黄继光的英雄事迹作文:关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22:39

关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

作者:直面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好的成绩,可以说是每个教师的梦想。也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素质教育改革开展以来,教育形式不断变化,对教育教学质量和老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宝坻区教育局一系列高效教学改革的举措出台之后,我们的在校时间和课节数大大减少,更是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没有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不答应,家长不答应,上级领导不答应,社会也不答应。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因此,作为我们广大教师,必须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对待。

1、是要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在每一学年开始的时候都要思考一个问题:今年我如何比去年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如果每年总是在原地踏步走,那将是一件很令人悲哀的事情。为此,我们首先要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在专业成长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并持之以恒,切实实行,这样日积月累,才能不断提高。

2、是要加强学习,更新思想。在一线教师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的现象,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能力却随着而下降。有的老师将其原因归结为精力的下降,而真实的原因是教师缺乏学习,仅仅靠经验上课,面对变化了的教育教学形势往往就不知如何应对。经验是一笔宝贵财富,但是如果仅凭经验办事,不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那经验就成了前进的绊脚石。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常教常新,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持续提升。教师的学习,我认为主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要多阅读一些教育教学名著,提升理论水平,做到站得高,看得远;经常浏览与本学科有关的报刊杂志;涉猎与教学无关的书籍,以扩大知识面。二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进步。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源泉,实践出真知,只有结合个人实际,才能不断提高。三是在向他人学习,通过听评课、听取报告等方式,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化为己有。

3、是要善于利用网络来提高自己。网络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以无可比拟的大容量、共享性、信息传递的高速度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网络主要有以下途径:登陆教育教学网站或教育专家的网站,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和学科信息,学习先进思想;同网友通过聊天的形式建立在线交流机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建立个人教育教学博客,发表个人作品,与博友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网络引入备课环节,学习借鉴他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很多老师现在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我们学校部分教研组和学科组正在进行电子备课的实验,学校也有建立网络教研机制的长远打算。从当前形势看,“无纸化办公”绝不是梦想,21世纪,联合国对文盲的定义作了修订,即“不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的人属于文盲”。能否利用网络,经济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关键是观念问题。

4、是要加强反思。“教然后知困”,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值得推广。课后反思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 对生成问题的处理、课堂教学的再设计(即二次备课)。

5、是要勤于写作。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是以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文字的出现,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承提供了物质载体,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可惜的是,在我们教师中,除了写一些应付上级检查的官样文章外,很少有人将自己的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这不能不说以一种巨大的浪费。写作,有助于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能够整理自己的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和理论水平。平时,写一些教学反思,教育随笔,记教学日记都是很好的习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试着将自己的作品向一些报刊杂志投稿,提升写作的品味。

二、理论实践相结合,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

对国家来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对于学校来说,“教科研应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推动力”。但是,教研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解决的是眼前的问题,即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问题;而科研解决的长远的问题,即上好很多节课的问题,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科学、持续发展。要实现二者的结合,要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原则”和“一条途径”。

“一个中心”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主战场,脱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就成了一句空话。要善于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有针对性的解决阻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扫清障碍。

“一个原则”即问题性原则。不管是教研还是科研,都要以问题为起点。教科研实际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解决的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一条途径”即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从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将其上升为小课题加以研究。小课题的选题要注意从教学实际出发,选真问题,而不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假问题”,要有研究的价值;选题要具体、明确、不宜过大;研究周期不宜过长,一般以几个月为宜。相对于大课题,小课题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更加具有针对性,收效更为迅速。如语文组本学年进行的学生作文研究,从学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以及老师作文教学无序、不系统,随意性强、没有序列的问题出发,积极进行小课题研究,让课题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已经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了,写作水平提高了。老师们可以想一想,在课堂教学中,有多少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

三、积极探索,构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必须具备六大机制:即:课前预备机制、课堂运作机制、质量监测机制、课后反思机制、师生交流机制、学习提高机制。

1、课前准备机制

一堂高效益的课,必定是要经过充分准备的,这是高效益课堂的前提。课前准备包括:认真研读教材、学习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现状(思维水平、生活和学习经验、对所学内容的感兴趣程度等等)、撰写教案、与同事进行交流、准备相关的教具等等。这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也是基本功,一名高水平的教师必定在这方面炉火纯情。许多教师之所以课堂教学效益低下,往往是由于这些基本工作没做好做成的。

2、课堂运作机制

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主战场。科学的课堂运作机制应该包括:突出“双为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导学,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课堂,使学生在对问题思考的中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使学生能够主要依靠个人的学习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精讲、少讲,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点拨及时,恰到好处;适度练习,注意方法指导;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质量监测机制

课上完了,学习效果如何?这就需要建立质量监测机制。一是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判断;二是通过当堂达标来判断;三是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来判断;四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来判断;五是通过阶段性测试(如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来判断。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监测,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讲解或个别辅导的方式及时补救,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

4、课后反思机制

学而不思则罔,实际上,教而不思也罔。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往往就是由于不反思自己的教学造成的。

5、师生交流机制

这往往是教师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活动,交流是必须的。在商业领域有“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在我们教育领域,如果要找一个“上帝”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学生。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这种交流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二是课下的个别辅导;三是教师口头询问、问卷调查、让学生留小纸条等等。

6、学习更新机制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老师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决定一堂课效益的高低。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观念,这样才能实现“名师出高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