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烧饼培训中心:小说闲话第四篇:罗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10:33
   屠格涅夫(1818-1883)生于世袭贵族家庭,是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就读,并开始诗的创作。后到德国学习,长期侨居国外。1847-1852年发表了《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暴和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的中篇小说《木木》表现了对农奴制的抗议。早期诗作有《帕拉莎》、《地主》,其他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父与子》、《烟》、《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还有剧本《村中一月》和散文诗等。他善于写景,擅长塑造少女形象,风格清新,富于抒情,被列宁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
    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罗亭》创作于1856年。19世纪40年代,黑格尔的学说在俄国流行,青年们崇尚空谈,不善实际,作品描写的主人公罗亭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出身于破落贵族家庭,念过大学,又曾到国外游历,热爱自由,能言善辩,向往理想的生活、事业、爱情。但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虽诸多追求,却一事无成。他赢得了美丽勇敢的娜塔利亚的芳心,却为遵从娜塔利亚母亲的意志而放弃幸福。后来他曾创办农业、水利、教育等20多种事业,都以失败告终。之后,他一直过着痛苦的漂泊生活,小说结尾写道:“愿上帝帮助所有无家可归的流浪者!”1860年作者又给《罗亭》作了补充:后来他在1848年的巴黎巷战中阵亡,临死时手里还握着一面红旗。作品以罗亭与娜塔利亚的爱情为线索,情节单纯,以各种人物的对话、观点、评价为依据,深刻展示主人公的人物特性。
    《罗亭》是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着手创作于1855年夏,于1856年发表于《现代人》杂志的第一、第二期。其时正值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结局是俄国遭到惨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军事和经济上的落后,也迫使人们去思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寻求能够改造社会的力量并探索强国富民之路。围绕俄国的前途问题,早在40年代就在主张全盘欧化的西欧派和强调保存国粹的斯拉夫派之间有过一场大论战。而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有关俄国前途的争论主要在贵族自由派和革命派之间进行。前者表面上也赞成废除农奴制,但希望由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地位;后者则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统治,消灭农奴制。从“不可救药的西欧派”转入自由派的屠格涅夫试图对这些重大社会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对贵族知识分子前一时期的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并且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如何发挥作用。这便是作家仅用50天时间创作《罗亭》的动因。

    罗亭身上集中了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他受良好教育,接受了当时哲学思想中最主要思潮的影响,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信仰科学,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才思敏捷,口才出众,能感染人、吸引人。但是徒有过人的天赋才智,却不会正确将其运用、付诸斗争实践,成为“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侏儒”。罗亭式人物的不幸在于脱离人民,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因而注定一事无成。屠格涅夫所塑造的罗亭这个人物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作家将自己同时代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如巴枯宁、赫尔岑、格拉诺夫斯基等等的性格特征都融合到了的身上。就是罗亭所参加的波科尔斯基小组,也是以30年代莫斯科的文学哲学团体斯坦凯维奇小组为原型的。所以高尔基曾说“罗亭既是巴枯宁、又是赫尔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屠格涅夫本人”。由于取自现实内部的形象经过作家之手而成为典型,罗亭这个人物才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继奥涅金、毕巧林以后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多余人形象。

    与《罗亭》不同,写于1871年的《春潮》没有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从情节看似乎只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虽然其篇幅与作者的长篇小说相差无几,但屠格涅夫却称其为中篇小说。1840年5月屠格涅夫在游历了意大利和瑞士回柏林途中来到德国城市法兰克福。在那里他偶然踏进一家糖果店想喝杯柠檬汁,适遇店主的女儿向他呼救,请他帮助抢救突然昏厥的弟弟。女郎的美貌和气质使他产生爱慕之心,只是由于匆匆离去,爱情种子未及萌芽便夭折了。这成了30年后创作《春潮》的基础。小说开始部分的情节与作者的经历几乎毫无二致。但不能说这是自传体小说,因为作者只是采用了自已经历中的一件事作为小说的引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春潮》发表后受广泛欢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俄国评论界的反应则褒贬不一,后来的文学史家和传记作者在论及屠格涅夫创作时对它较少提及或几乎不提。究其原因,大概就如本段开始所说的那样,小说不像作者其他许多小说那样总是反映重大社会政治问题。不过《春潮》在艺术上仍是成功之作。无论杰玛这个从外表到内心都美的少女形象,还是萨宁这个青年贵族的多余人的虚弱性格,甚至波洛索夫太太这个外表华美内心丑恶的坏女人形象,都刻画得极为成功。情节的安排,景物描写也引人入胜。

                                        屠格涅夫

    关于《罗亭》的叙事
  这是广袤深邃充满了苦难与悲悯的银色的俄罗斯大地,这是一个宁静而安详有着油画一样明亮色彩的乡下庄园,这里有云雀,有黑麦,有晶莹的露珠,有清新的芳香;这里的人按照长久以来的秩序营造自己的生活方式,生,爱,恨,死,一切是这样的自然而缓慢;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在永恒的舞台上上演或喜或悲的剧目,时间和空间就这样慢慢地消去了。陌生的异乡者罗亭的闯入曾经暂时改变了这一切,于是水面上有了苦涩的皱纹,接着又复归于死寂的沉静,一切以原有的轨迹运行,就像空中散着白色光芒的月亮,又在凄冷的风中滑到白桦树的末梢,只留下一道迷离的弧线,只有娜塔利娅长久的沉浸在了回忆之中,但她也在默默地愈合伤口。
  然而,罗亭的到来真的没有温暖和激动任何的心灵和寒夜吗,不,如同耶稣的布道一样,罗亭以自己的热情和真理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扎下了根,这双粗糙的手在古老的青铜像上划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罗亭的归来与离去是一个惆怅而伤感的风景。
  罗亭是一个永恒的流浪者,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流浪最后终结在了遥远的异乡。异乡的肉身的消失真的可以消弭这种流浪的创痛吗?他在死亡之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的归宿了吗?当罗亭生命的黄叶飘落之后,他的眸子里该有什么样的影像呢?罗亭经受了爱情与自由这样美好事物的双重挤压,在最终逃离了爱情之后也失去了心灵的自由。
  这个凄然但不美丽的故事让人在凄冷的寒夜里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理想与爱情之间是否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呢?爱欲与真理是否有着一层欲说还羞的暧昧关系,这个热情的宣讲真理和正义的人是如何在心底的深处安排爱情和真理的位置呢?罗亭以自己的方式接受了社会伦理对于偶在个体的伦理的压抑并与之进行了妥协;罗亭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圣徒的献身祭典,将十字架背上了沉重的肩头。罗亭以耶稣宣道般的方式完成了对于这个乡村的启蒙,又在启蒙对象的爱欲的觉醒后惶然离去。这实在是充满了吊诡的奇特的叙事逻辑。如果说《父与子》是屠格涅夫与自由的困境,那么《罗亭》是真理与爱情的悖谬困境,也是启蒙与爱欲的困境。
  让我们震撼的是娜塔丽娅的勇敢使这片寒冷土地上的坚冰融化,让我们真正明白了“巨人何以能成为巨人”这个斯芬克斯一样的谜,正是因为这样在寒冰上绽放的雪莲使流浪者的心震颤,而不仅仅把苦涩与酸辛奉献给只有北风的冬夜。这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可爱的俄罗斯少女,她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极其具有牺牲精神。是的,尤其是当她说出:“请您相信,一个女性不但能够懂得自我牺牲的意义:她自己也会牺牲自己。”的时候。这样的女性我们在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中也曾经见到过,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参加起义的贵族被流放,被判处苦役。不像中国文革时,先知者的亲人与之划清界线,恩断义绝,甚至是落井下石。

    俄罗斯伟大的女性表现出了独有的品格。流放苦役犯的妻子们跟着丈夫远赴西伯利亚东部边陲,甘心丧失一切公民权利,放弃财产和社会地位,在严酷的气候中,在更为严酷的当地警察的迫害下,忍受终身的奴役。他们的姊妹们无权随同前往,但她们从此远离宫廷,不少人还离开了俄国;她们心头几乎全部蕴藏着对受难者不灭的爱。俄罗斯民族绝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短短的两百年里,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他们能够从斯大林的血腥残暴的统治下走过来,能够从剧变后的困难时期走过来,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我相信,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在新的世纪里一定会崛起,让世人刮目相看。沉睡的俄罗斯庄园里,这个少女在沉默着。也许没有罗亭的到来,她像那千千万万的人一样,随着春天开花,伴着秋天落叶。但罗亭的到来使她心中的火山喷发了。
  在罗亭到来之前,沃伦采夫已经陷入到对娜塔利娅的单方的狂热迷恋之中,娜塔利娅虽说并不是很欣赏沃伦采夫,但是对于这个平静的生活来说,心地单纯而清白的沃伦采夫也许是最佳的选择。但是罗亭的到来改变了这些,罗亭以自己热情和对于真理的献身完成了对于娜塔利娅的启蒙。
  当娜塔利娅第一次见到罗亭的时候,她就“满脸红晕,她那凝视罗亭的目光,时而暗淡,时而放出光辉。”罗亭成了她的精神教父,罗亭的目光使她沉醉。罗亭对于自由,牺牲,死亡,自尊的演说使她“一分钟也没有睡着,连眼也没有合。她用手支着头朝黑暗中凝视;她的血管狂热地跳动,沉重的呼吸使她的胸口起伏着。”就这样,两个人的心扉敞开了,但是在娜塔利娅表白了之后,罗亭却选择了逃离。
  为什么罗亭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宁可带给自己还有所爱的人以永久的痛苦,这实在是值得好好考虑的问题,是软弱吗,是因为娜塔利娅的妈妈反对吗?仅仅是这些吗?罗亭对于自己的爱情有没有确信呢。罗亭再三强调的是责任,他必须为他所爱的人负责任,但他不能担保自己能给娜塔利娅带来幸福。当娜塔利娅怀疑他的爱的可靠性的时候,他再三强调说“我是爱您的”;当娜塔利娅说罗亭胆小软弱的时候,罗亭说:“胆怯的是您,不是我。”后来在他给娜塔利娅的信里,他说:“如果我,至少是为了未来的事业,为了我的天职而牺牲我的爱情,那还情有可原,但我只是被落在我的肩上的责任吓坏了;因此,我的确配不上您。”所以他离去了,但上面提到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在长久的奔波和劳碌之后,过了几年,列日涅夫偶然的机会碰到了罗亭,于是两人又有了一番精彩的对白。
  小说尾声前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的:但是外面却起风了,风声不祥地哀号着,重重的,凶狠地打着窗玻璃作响。秋天漫漫的长夜来临了。在这样的夜晚,能安然坐在自家的屋顶下,有一个温暖的角落的人,是幸福的……愿上帝保佑天下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当罗亭奔波在旅途的时候,心里揣着的是这团温暖的火焰,这支撑着他走过了所有的荒谬与孤独。这个温暖的角落在他的心里,直到他倒下的那一刹那。

    罗亭:启蒙者的魅力

    我们这代人是深受俄国文学影响的,罗亭曾经是我们青年时期崇拜的英雄。在讨论知识分子堂吉诃德气质和哈姆莱特气质的问题时,自然会注意到罗亭显然有一种浓厚的堂吉诃德气质。小说中在罗亭出场前,人们就这样议论他:“真是口若悬河,会把你淹没的”;而他一出场,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一刻钟之后,客厅里就只能听见他的声音,大家都挤成一圈,将他团团围住。”这正是启蒙主义者的罗亭:“词句是左右逢源地、自由自在地流到他唇边的,每一个字都好像是径直从他的灵魂深处喷涌出来,燃烧着全部信仰的火焰。罗亭掌握着一种几乎是最高的秘密——辩才的音乐。他知道怎样去挑起一条心弦,而使其余一切的弦全部轰鸣起来,颤动起来”,“罗亭的一切思想似乎都投向了未来;这使他的思想显得热情奔放,朝气蓬勃”,“他站在窗边,也并不一定望着什么人,只顾谈着”,“也许有的听众并不确切明白他讲的是什么,但他们的胸臆为之掀动,好像有什么帷幕就在他们面前揭开,有什么光辉就在他们眼前闪耀”。而罗亭本人“在普遍的同情和注意的鼓舞之下,在青年女性的接近和夜的美丽的激发之下,他不禁情感洋溢,达到了雄辩的高潮,诗的极致——凭他说话的声音,恳切而且温柔,就增加了语言的魅力;好像有什么崇高的魔力,从他唇边流吐出来,连同他自己也吃惊了……”

  这是一段极其形象的对启蒙者的魅力的描述。这首先是语言的魅力,罗亭的言说竟能产生如此的迷惑力、感化力、煽动力,这确实是惊人的,甚至可以称之为“语言的魔力”。而语言的魅力、魔力,只是一个外观形态,隐藏其后的是信仰的火焰,是思想的丰富,是一切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自然真挚的情感和人格的魅力。可以说,这是思想、信仰的魅力、魔力,与情感、人格的魅力、魔力,和语言自身的魅力、魔力三者的结合。我们知道,内在的思想及相关的信仰、人格、情感与外在的语言,这是知识分子的存在形态,可以说罗亭这样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他是把知识分子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同时罗亭也把人的内在精神和灵性全部发挥出来。按照“五四”的说法,人本身是兽性和神性的统一,而人的灵性就是一种神性,自然有其神秘的、不可言说的方面,称之为魅力和魔力,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罗亭这样的启蒙主义者是非常容易被英雄化和神圣化的,特别容易成为人们尤其是女性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小说中就写到了一位以赶时髦为天职的贵妇人,听罗亭讲话逐渐成为她生活中的必需,如果不听罗亭讲话她就觉得耳中缺了点什么。而且后来又发生了一个有趣的转移,她开始听罗亭讲话,是被他的语言背后所显示的信仰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所吸引,但听到最后就变成单纯的语言的迷恋,不再关注他讲什么,就听他的语言本身。这就发生了一个很微妙、很重要的转移,转向了对语言本身的迷恋,进而发展成自身对语言的炫耀,她就会对别人说我听罗亭怎么怎么说了。这是一个过程:由对信仰的迷恋、人格的迷恋转向纯粹的语言的迷恋,最后变成了语言的炫耀。

  而反过来,罗亭自己也沉浸在语言的雄辩所造成的幻想之中了,他忘记了现实世界。罗亭讲话时对着窗外,滔滔不绝地说着,然后就产生了一种对语言的幻觉,把现实世界幻觉化了。从语言的迷恋到语言的炫耀,再到幻觉。而一旦到了幻觉,语言、说话就变成了一种表演了。这样,启蒙主义者就由“英雄”逐渐地向“戏子”转化。本来堂吉诃德这个形象就有点戏子的味道,他当年就曾对桑丘说过:“我从小就喜欢看戏,对演戏这一行很感兴趣。”堂吉诃德本身的行为就有着表演的成分,而到罗亭这里这种表演的成分就更加突出了。
    而且人们很快就发现,在听罗亭讲话,接受他的新思想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被他支配了。小说中一个人物这样埋怨说:“他于是着手来解剖我们自己,解剖我们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待人接物;他暴君似的硬要我们弄清我们的感情和思想”,人们接受他的影响,又被他压抑,情不自禁地要反抗他。罗亭这样的启蒙主义者由“英雄”转化成“戏子”,又从戏子转化成“暴君”,而且形成了一个概念:“启蒙的专横”。

  屠格涅夫能写出罗亭这样的人物形象也是有他的道理的,他写罗亭是有原型的,罗亭的原型就是俄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而巴枯宁有什么特点呢?人们说他是一个立论武断,爱对他人横加干涉,还以领袖自居,动辄训人的人。他实际上就表现出了像俄国、中国等落后国家的启蒙主义者的某些特征。他们的启蒙并不是真正立足于唤醒对象的自觉,以求达到对象的独立自主,而是以一个领袖和导师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地把自己的主观思想灌输到对象中去,而灌输本身就带有强制性。这种启蒙是干预式的,而非启发式的。这种干预式的启蒙显然带有专制的特征。但是这种启蒙的专制是隐藏在堂吉诃德式的热情无私的教诲背后的。不但启蒙者自身不自觉,而且被启蒙者也难以自察。问题在于,是被启蒙者同意这么做的,是被对象所欢迎的、所渴望的。这是崇高的理想和道德追求目标下的手段的专制,人们往往为了目标的崇高,而自觉或半自觉地接受这种专制。

  人们由此概括出了三个概念:这是“堂吉诃德式的专制”,或者叫“专制主义的浪漫主义者”,或者叫“独裁政治的堂吉诃德”。这三个概念是非常深刻的。“堂吉诃德式的专制”提醒我们注意:有一种“专制”是以“热情澎湃的理想主义”的形态表现出来的。“专制主义的浪漫主义”则昭示人们:浪漫主义是可能导向专制主义的。而所谓“独裁政治的堂吉诃德”则揭示了这样的历史和现实:如果一个政治领袖是堂吉诃德,但又是独裁者,这就更加可怕。

  据说拿破仑是非常喜欢堂吉诃德的,并对他有深刻的研究。当年拿破仑被放逐到小岛上,他就和周围的侍从一起朗读有关堂吉诃德的篇目。不要把独裁者看得简单化,独裁者往往热情澎湃,拿破仑是这样。这里有一种很深刻的悲剧性的联系。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些人们看起来很美好的东西,往往和专制主义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精神联系。所以说启蒙主义是一个陷阱,你怎么启蒙,是启发对象的自主性还是把对象作为你的一个强制灌注的对象?你是把他内在的美好的东西启发出来,让他独立地走自己的路,还是让他服从你的思想和思路?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不同的启蒙。启蒙主义如果搞不好,它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陷阱,会导向专制主义。

    我顺便讲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所谓“女性堂吉诃德”。我刚才说了,罗亭是一个启蒙主义者。而在屠格涅夫的小说里,有一系列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往往开始时是一个启蒙主义者或堂吉诃德的崇拜者。《罗亭》里的女主人公娜达丽亚,我们一提起她,首先想到的是她倾听罗亭讲话时的神态:“娜达丽亚脸上泛起了一阵红晕,目光一动不动地注视着罗亭,眼睛里一时感到迷惑,一时又发出异样的色彩”,“她如饥似渴地倾听着他的言语,可极力探索它们的意义,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怀疑,都交给他来判断;他成了她的导师,她的领袖”,她愿意把自己交给罗亭。她感到“神奇的美丽的世界,在她无限期待的眼睛之前展开来;从罗亭手中的书的篇页里,奇妙的憧憬,新的,光辉灿烂的思想,如淙淙的流泉一般地流入她的灵魂。而在她那受伟大感情的崇高喜悦所鼓舞的心灵里,圣洁的热情的火光就静静地燃成烈焰了……”这完全是一种迷恋状态,对于书本,对于语言的迷恋,进而达到讲话者的迷恋。迷恋是一种神情恍惚的梦幻般的境界。正是语言唤起这位纯洁的少女无羁的想象力,在想象的幻觉世界中,就泯灭了语言所描述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甚至用前者代替后者。女性的幻觉是有一个魔力的,能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意志、情感、思想无条件地交出,成为类似宗教徒那样的信徒,从而唤起内心的神性,无限的忠诚、热情和勇气。女性美和堂吉诃德精神的结合使屠格涅夫笔下的娜达丽亚具有极大的魅力。而有意思的是到小说结束时,当需要将言辞制造的理想变为行动的时候,被视为领袖、导师的罗亭却退却了。一旦进入现实操作中,为现实生活中的利弊所趋,现实感要比女性强的男性会很快地作出妥协:罗亭露出来他下半身的“哈姆莱特”气。而娜达丽亚却一往无前,不顾一切,愿意迎接任何困难。人们终于发现,女性一旦被唤醒,就决不回头。而女性以她特有的极端性与韧性,把她已经做出的选择坚持到底,她们才是真正的、彻底的堂吉诃德。而罗亭只是半吊子的堂吉诃德。这就是“女性堂吉诃德”,她们有两个特点:一是容易生活在幻觉世界中;二是具有行动的极端性和韧性。                            罗亭画像:语言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

    读《罗亭》札记

    有人评论说,罗亭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若是如此简单就好了。当你真正去咂摸这个人物的时候,初始会感觉不好,又读会使你震颤,再读你会理解这个人物,突然发现不仅罗亭是这样,竟然还有我们。这时就会明白这个人并不那么讨人厌,或者竟不能用“无用”一词简单概括,甚至转而认可了此人。《罗亭》写于1855年,人物竟从遥远、从异域走来,逼进我的眼眸中,凝结成思想中的一个结。

    一、这是一位性格复杂的小人物,但很真实。

    出场很有意味,期待中的公爵没有来,无约的罗亭带着公爵的信突然闯入,就这样以大家未曾期待的时机来到了故事中,蓄势很足;而后是一鸣惊人的强烈冲击。击退皮加索夫,成为座上宾;被主人宠幸,甚至参与了主人事务的处理;达到鼎盛,拥有了娜塔莉亚的爱情。

    荣极而衰,事情急转直下,因主人不同意婚事,罗亭屈从、接受了爱情之花的瞬间凋谢的结果。这与列日涅夫在先前欲言又止的评价相融合,汇成罗亭性格的另一主调。无奈离去后的罗亭,重新飘零各地,双线相交于列日涅夫处,终于有了列日涅夫对罗亭的重新定位,使双重性格的罗亭形象丰满起来,确立罗亭确是个有缺点的的人物。

    二、善于言说,尤其可以引得不谙事务的年轻人的喜欢。

    他的魅力源于他的博识。聪明有悟性,巧譬善喻,极好的博得了出茅庐小子的喜爱。表达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他在谈自由和权利,让年轻人明白了世界,或者讲是给年轻人打开了一扇窗。这其中,并不涉及功利,罗亭不是自私的人,甚至是奉献自己的人,如此他言语的诱惑力就更强了;但当不喜欢时,这就是“卖俏”。展示给我们的侃侃而谈,不仅巴西斯托夫为之痴迷,甚至让他获得爱情。罗亭辩言巧议,博得喝彩。但言语的最大弱点同时也暴露无遗,事情的转折点竟是他唯一一次可能得到的爱情,但达里娅米哈伊洛夫娜的反对,竟让罗亭瞬间崩盘——屈服了。这既伤了娜塔莉亚的心,让她反思了自己的爱情,又充分暴露了罗亭的地位与思想。一位毫无身份的食客,寄人篱下,借款度日。言语不能让他赢得什么,也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忧天下而心不大,不敢承担,但也不是一般只为稻粱谋的人。无奈之下,告别众人,踏上流浪之路,继续自己有志无为的一生。

    三、罗亭受打击有三:一是午餐上的沃伦采夫,一是娜塔莉亚,一是灰溜溜从达里娅米哈伊洛夫娜家离去。第一次的结果是做了愚蠢的的决定,去拜见了沃伦采夫,差点惹出大事;第二次只能写信以明志;第三次只得靠时间来证实。其实关注罗亭的只是日加诺夫等正面的人物,也是罗亭维持形象的意义所在,对于达里娅米哈伊洛夫娜而言,罗亭只是一时的宠物,失宠后,也就没有了意义,罗亭如何不是她们所关心的,所以这也是罗亭很凄凉的一方面。他只是处于夹缝中的一个人物,他不受实际人物的喜爱,又不被实权人物所用,与百姓距离遥远,所以罗婷是无法做什么事情的,多余人自是宜情宜理

    四、罗亭这个人物让人很纠结。

    性格优缺点泾渭分明。虽然经常有冠冕的理由,也有反省自查的特点,却也情绪化严重,说得多做得少。

罗亭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影响。日加诺夫的评价,巴西斯多夫的痴迷,娜塔莉亚的爱情,还有罗亭做老师的一节,说明罗亭的思想是好的、自由的、进步的,这让年轻人喜欢;但这些语言暂时受欢迎于权贵之家,只是作为一种时髦的或者是表现主人开放的表现,并不真正有用。

    对于年轻人则是有着巨大的作用的,巴西斯多夫的痴迷,娜塔莉亚的爱情,学生的欢迎,所以罗亭的作用许是在将来,是暂时的多余人,或者讲只是这个时代的多余人,这使作品通过人物有了深度和张力。性格可能让罗亭未必作出大事,但也许是时代拘束了罗亭的能力。

    当然罗亭是善良的、无私的。这可用列日诺夫的话来证明;他又是积极而自尊的,能毅然承认无力而退出,如何娜塔莉亚一幕。思维是活跃而积极,是反省而进步的。从达里娅米哈伊洛夫娜家走后,罗亭身体力行做了多件事,重点有三件,可因为各方面原因皆是无果而终。屠加涅夫在小说新版时,给了我们一个结尾,罗亭战死在巴黎街头。作者没有让罗亭继续浪迹天涯,而是让他和生活的时代决裂,奉献了自己;没有保存,在孤零零的情况下死去,也不会有人记住这个拼死的人。这个多余人实际上也就在和旧营垒的决裂中杀死了自己,也弃掉了零余者的世人定位。

    五、舌战群儒的罗亭靠舌觅食,可惜不能吃遍天下,毕竟是要靠足来站定的,甚至改变的。读完的时候,真说不出罗亭是好还是不好,就这样一位奔走四方,谈论天下的人物,是既让人喜欢,又让人可怜的人物。他是诱人的,是孤独的,是可怜的,敏感的,洞察的,他甚至是真诚的。他点燃的情绪、想法不是做作的表演,就是真实。他在娜塔莉亚的追问下无所措手足的话语是真的;他宣布恋爱后去找沃伦采夫的举动是愚蠢的,但也是真的,他并不是为炫耀或者羞辱去的,他想到了觉得需要就去了;而后尴尬凄惶的无奈离去也是真实的;走时给沃伦采夫和娜塔莉亚写的信,对自己的自我分析全是真实的。

    这样罗亭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多余人了,他也有价值。他是一个很丰富的人,真实的可怜的无用的人,多的是让人的可怜,甚至成为了达官贵人的宠物,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是悬浮在上空的人。是清谈者。即便做事也不能做好。最终在位理想的征途中奉献了自己。

    六、造成这种尴尬的情形,是人之弊,时之弊呢?零余者的可有无的清客形象让人无奈,罗亭到底是有才无才呢?算是有才无才呢?这只是一位一事无成的奢谈者,或许瞧不上任何人,又或许任何人又都瞧不上他。他在谈自己的想法,只是来自内心的想法,和外界无涉。不是在现实中的思想者,是位纯粹的有想法的人。不为现实容纳,不能立足,成为现实世界的零余者,像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印象很深刻的是罗亭做教师一节。

    又或许这些东西在遥远的将来是对人有益的,就像现今的培养学生读古文样,是不能立时给予影响的,只能期待在将来的某天让这些显现,这样的工作真的是让很多的现实功用论的人认为是无用的。

再读之,你会理解罗亭,生活中也有很多的罗亭。

    七、小说所设场景有限。罗亭是公爵推荐的默默无闻的人物,他轻易打败了皮加索夫,成为座上宾,征服一干人等。爱情三角戏,懦弱退场,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罗亭言胜行的性格特点;而后又通过巴西斯托夫和日加诺夫,展示罗亭另外的一面,从而完整揭示了罗亭的形象。这是一个巧言无行的好人,是一个自律自省的智者,又是一个无势起行的夸夸其谈者。他不是一个坏人,但也绝不是一位英雄,他只是时代孕育的一个无力改变一切的孤独的行者。

    他可以因为改变,委曲求全而有势有位,但罗亭没有,是一位前期只想的幻想者,后期又是理想的无力践行者。是一位让人读之为之同情的人物,但又无可奈何的人物。他有眼光,但只是表现在分析上,于事无补。罗亭已经走得很远了,正如地球是圆的,他又转回来了。有时竟如放大镜,对照而下可以照出如此多的罗亭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