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幻吾书法的用章:《温病条辨》对三焦治湿热法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55:01

《温病条辨》对三焦治湿热法的研究

2009-06-23 22:36:46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显示次数:203  编辑:常淑枫   进入论坛

《温病条辨》明确将温病划分为温热与湿热两大类,湿热类涉及病种有暑温、伏暑、湿温、温疟等,其治 湿之法紧密结合三焦辨证,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治湿理 论。

1 上焦湿热辛宣开上 湿热之邪在上焦,针对湿邪困阻,肺气失宣,主以 轻宣肺气,化湿泄浊,尤善用杏仁达宣气化湿之效。 1.1 解表化湿适用于暑湿或湿热邪气侵袭体表者。 手太阴暑温初起无汗,治以新加香薷饮清暑解表,清热 化湿(上焦篇第24条)。太阴伏暑邪在气分而表实 者,见“舌白口渴,无汗”,治以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 仁滑石方(上焦篇第38条)。

1.2 宣气化湿以轻苦微辛,芳香宣化之品,宣通肺 气,透热化湿的治法。吴鞠通言“肺病湿则气不得 化”,通过轻宣肺气以达调畅气机解除湿郁之目的。 湿温初起邪在卫气证。“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 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 (上焦篇第 43条)杏仁苦温,宣畅上焦肺气,属开上;白蔻仁辛温, 芳香化湿,行气宽中,宣畅脾胃,转枢中焦,属畅中;薏 苡仁甘淡寒,利湿清热而健脾,疏导下焦,使湿从小便 而去,属渗下。吴鞠通以三仁分入三焦,宣发肺气以开 水源,燥湿化浊以复脾运,淡渗利湿以疏水道,使气机 宣畅,湿祛热清。同时配伍滑石、通草、竹叶、厚朴利 湿、燥湿。合之集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温燥湿于一 体,芳香辛散,宣化表里之湿。 暑温后期余邪留于肺络证。上焦篇第27条:“-T-- 太阴暑温,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 邪不解者,清络饮主之。”自注言:“既日余邪,不可用 眠恶梦,面赤目红,口苦舌糜,颜面疔疮,小溲黄赤灼 热,舌红尖赤、苔黄、脉数有力等。治宜泻火清心,潜阳 益阴。方选泻心汤、朱砂安神丸合知柏地黄丸化裁,药 用:大黄、黄连、黄芩、当归、甘草、生地、栀子、竹叶、知 母、黄柏、山药、山茱萸、丹皮、丹参、泽泻等。 6 精亏火旺型 虚火内生,乃百病之源,虚火越甚阴精越亏,阴精 愈亏虚火愈甚。综观众多性功能障碍患者,其初乃纵 欲无度,房事劳伤,意淫不辍或诸多内外之因导致阴精 亏损为其本,虚火翻腾不息走窜诸多脏腑为其标,日渐 终致精室受损而阴器不用为其病理变化之结果。本证 收稿日期:2008—07—07 作者简介:g-淑枫(1972一),女,天津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医温 病学的教学及l临床研究。 型多见于诸因之劳之伤者 J。 临床表现为阳举不坚或阳兴即泄,或梦遗频繁,常 伴有潮热盗汗,虚烦少寐,头晕目眩,腰酸膝软,口干咽 燥,五心烦热,尿赤便秘,舌红苔少,脉细而数。治当滋 养阴精,潜藏虚火。方宜大补阴丸、二至丸合左归丸加 减。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怀牛 膝、鹿角胶、龟板、知母、黄柏、墨旱莲、女贞子、车前子、 牡丹皮、佛手等。 参考文献 [1] 王劲松,曾庆琪,徐福松.早泄辨治七法[J].四川中医,2005,23 (1):11. [2] 王劲松,王晓虎,徐福松.试论精室与脏腑[J].辽宁中医杂志, 2006,33(11):1411. [3] 王劲松,曾庆琪,徐福松.遗精辨治七法[J].辽宁中医杂志,2008, 35(2):206. [4] 王劲松,曾庆琪,徐福松.阳痿辨治9法[J].中医杂志,2004,45 (7):548. · 372· 重剂明矣。只以芳香轻药,清肺络中余邪足矣。”方中 以鲜荷叶、鲜扁豆花、鲜银花等,芳香化湿,轻宣肺气。 类似方剂另有清络饮加甘桔甜杏仁麦冬汤(上焦篇第 28条)、清络饮加杏仁薏仁滑石汤(上焦篇第32条)二 方,皆选杏仁利肺气化湿浊。 此外,吴鞠通治湿温发哕的宣痹汤(上焦篇第46 条),太阴湿温喘促的千金苇茎汤加杏仁滑石汤(上焦 篇第47条),肺疟的杏仁汤(上焦篇第52条),暑湿弥 漫三焦的三石汤(中焦篇第41条),湿热并重的杏仁 滑石汤(中焦篇第42条),湿浊蒙窍机窍不利的三香 汤(中焦篇第55条)皆体现了其宣气化湿的思想。

1.3 蠲饮和中利肺泻湿 适应于暑温湿盛,兼有水 湿痰饮证。上焦篇第29条:“两太阴暑温,咳而且嗽, 咳声重浊,痰多不甚渴,渴不多饮者,小半夏加茯苓汤 再加厚朴杏仁主之。”此由暑湿犯于肺脾,选《金匮要 略》中具蠲饮和中治支饮呕吐的小半夏加茯苓汤化 裁,杏仁、厚朴分别针对肺失宣降和脾为湿困而设,具 “利肺泻湿”之效。

2 中焦湿热辛苦畅中

2.1 辛开苦降辛开苦降法,指辛温以开湿郁,苦降 以清降胃热的治法。此法苦辛并进,顺应脾胃升降,能 分解中焦湿热,是此期主要治疗大法。 辛开苦降,清热化痰:阳明暑温水结在胸证。中焦 篇第38条:“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 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 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小 陷胸汤加枳实主之。”由于热邪与痰湿结于胸脘,故取 黄连苦寒清热,栝蒌辛开行气,宽胸化痰,半夏辛温燥 湿化痰,降逆止呕,枳实辛散苦降化痰散结,四药合用 辛开苦降,清热化痰。 辛开苦降,开结除痞:主要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 疗。暑温心下痞证,中焦篇第39条:“阳明暑温,脉滑 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 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由于暑热 兼挟痰湿阻于中焦气分,气机郁结,浊痰凝聚心下成 痞,用辛开苦降的半夏泻心汤,清邪热化痰湿,减健脾 和胃甘温辛温的参、姜、草、枣,加枳实、杏仁行气开痞, 理肺降气。实取半夏之辛,芩连之苦,枳杏之降,合之 湿痰得化,暑热得除,痞满塞滞得解。 湿温心下痞证,中焦篇第64条:“阳明湿温,? ? 呕甚而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 生姜主之。”此由邪热内陷,湿热与饮邪交阻于中,胃 气失却和降所致,以半夏泻心汤去参、姜、枣、草,加枳 实、生姜益胃行气除满消痞。 疟病胃阳损伤而胃阴不足证,中焦篇第77条: “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劫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 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加减人参泻心汤主之。”黄 连、枳实、干姜、生姜合之辛开苦降,既能温中泄热,又 能清化湿热,人参以救阳,牡蛎以镇逆。 另有疟邪结于心下气分致痞的泻心汤(半夏泻心 汤去甘草、大枣,加枳实,中焦篇第74条);湿温邪陷 神识如蒙人参泻心汤加自芍(黄连、黄芩、干姜、枳实、 人参、白芍,中焦篇第54条)。 辛开苦降,降逆止哕:湿热气壅为哕证,中焦篇第 57条:“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新制橘皮竹茹汤主 之”,以橘皮、姜汁苦辛通降,竹茹清胃热,柿蒂入胃以 降逆,合之苦辛通降。 辛开苦降,泄热降逆:太阴脾疟热聚心胸证,中焦 篇第79条:“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 胸,黄连白芍汤主之。”由于湿邪困阻脾气不运见四末寒;热聚胸脘,胃气上逆,则呕恶频繁,此为中土病而肝 木来乘。方以两和肝胃为主,以芩、连之苦清胃清肝,

以半夏、枳实、生姜之辛宣气化湿、和胃止呕,自芍敛肝 脾之阴。合之寒温苦辛,泄热降逆。 辛开苦降,调畅脾胃:湿热阻于三焦,升降失司证。 吴鞠通制五加减正气散(中焦篇58~62条),均用藿 香、厚朴、茯苓、陈皮芳香化湿,疏利中焦。肺气不利, 食滞胃脘者,加大腹皮、杏仁、茵陈、六曲、麦芽成一加 减正气散;湿郁经络者,加防己、薏苡仁、豆卷、通草成 二加减正气散;肺气不宣,湿郁化热见舌黄脘闷者,加 杏仁、滑石成三加减正气散;

湿困脾阳寒湿者加草果、 楂肉、神曲成四加减正气散;湿伤脾阳泄泻,加大腹皮、 谷芽、苍术成五加减正气散。 辛开苦降,分解湿热:湿热胶结中焦证。中焦篇第 63条:“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 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对此“发表攻里,两不可施”, “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当湿热两清,治 以黄芩滑石汤。黄芩苦寒清热燥湿;白蔻仁、大腹皮辛 温宣气、行气化湿;滑石、茯苓皮、猪苓、通草甘寒甘淡 渗健脾,合之辛开苦降,分解湿热。

2.2 通络化湿 适用于湿热留滞经脉痹症。中焦篇 第65条,“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 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以杏 仁开肺气化湿;防己、薏苡仁清经络之湿热,除痹痛;蚕 砂祛风湿,化湿浊;滑石利窍而清热中之湿;半夏辛温 通降以行水湿;栀子、连翘清气热;赤豆清血分湿热;痛 甚加片子姜黄、海桐皮宣络止痛。全方宣通清利经络 湿热。 3 下焦湿热甘淡渗下 指淡渗利湿法,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泄泻清稀、 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湿热困遏三焦小便不通神昏证。中焦篇第56条: “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 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因湿热浊邪阻于下焦, 小便不通,浊邪无以外泄,而上蒙清窍。“先宜芳香通 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继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 以茯苓皮汤(茯苓皮、猪苓、生薏苡仁、白通草、淡竹 叶、大腹皮)分利下焦湿浊之邪。 湿邪郁结下焦大便不通而湿浊上蒙者。

下焦篇第 55条:“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大 便不下,宣清导浊汤主之。”因湿郁肠道气机闭塞不 通,湿浊进而上蒙清窍。方以茯苓、猪苓利小便,寒水 石清热利湿,晚蚕砂、皂荚子通大便,合之祛湿荡涤肠 中湿浊。 4 结论 湿邪以三焦为通路,流布而渐及全身。薛生白曾 指出“湿多热少则蒙上流下,当三焦分治”(《湿热病 篇》)。吴鞠通指出:“湿温较诸温,病势虽缓而实重。 上焦最少,病势不甚显张。

中焦病最多湿在上焦者主以轻宣,尤重宣肺气化湿,体 现其“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思想,常用杏仁、藿 香、桔梗、豆豉等;湿在中焦者主以辛开苦降,此乃受仲 景之法启示,灵活化裁,运用于湿热治疗;湿在下焦以 淡渗,通利水道,趋湿于外,此乃治湿必用之法。吴氏 治湿往往三法并用,三焦分利,开上、畅中、渗下,以杏、 朴、苓为其代表,其治湿热之法,可谓是集历代治湿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