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世贸绿洲新楼盘:《朱子家训》讲义(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1:59:32

《朱子家训》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朱柏庐治家格言》,也称“朱子家训”,是清代以来一部影响巨大的蒙书,旧中国的传统家庭无不受其影响。家训是中国教育中一种独特而有魅力的形式,源远流长。儒家文化极重视教化的作用,而教化的最初场所则是家庭。历来的读书人都将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教育的第一课,视为最重要的教育,所以撰写家训就成了读书人的重要工作。家训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周公对儿子伯禽的教诫。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孔子以前最大的圣人,也是孔子最崇拜的人。周公以后的许多帝王将相文人学士,无不有家训传世。最有名的像汉高祖的《手敕太子》、诸葛亮的《诫子书》、嵇康的《家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的《戒宗室》、范仲淹的《与子侄书》、欧阳修的《戒子侄书》、司马光的《温公家训》、陆游的《放翁家训》、康熙皇帝的《庭训》、郑板桥的《板桥家书》、曾国藩的《曾国藩教子书》,如此种种,不可尽说。在古代,影响最深远的家训是南北朝时颜之推著的《颜氏家训》。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杰出的学者、文学家,活了60岁。他是将家训当成专著来写的。《颜氏家训》共20篇,从立德、治家、处理亲朋邻里关系、教育子女到书画、音韵、考证、校勘、文章等,涉及修身齐家的各个方面,可谓体大思精,内容宏富。宋朝人评价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清朝人也说“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足见《颜氏家训》的成就与地位。但《颜氏家训》语言古奥,篇幅过长,典故太多,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是不易读懂的,所以在民间的影响很有限。而篇幅短小、言简意赅、易于记诵、深入浅出,又集中体现了历代家训的精神,被广大读书人和民众共同喜爱的家训,则首推《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朱柏庐所著。朱柏庐生于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熹宗天启六年(1627),死于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活了71岁。江苏昆山人,名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明朝时中秀才,明朝灭亡后,不再求取功名,长居家乡教授学生,研究程朱理学,提倡知行合一,一时极负盛名,从学者很多。他都是自己用工整的楷书手抄教材,教材达几十本之多。人品诚孝方正,父亲在抵御清军入侵昆山时战死,他昼夜恸哭,痛不欲生。康熙皇帝多次征召他,他都坚拒不往。临终时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朱柏庐一生的著述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愧讷集》、《困衡录》、《春秋五传酌解》、《耻躬堂诗文集》等,最有影响的则是《朱子家训》。《朱子家训》525字,极全面详细地展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之道。《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世上绝没有空洞的修身,修身总是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去修,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治国、平天下,但齐家却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都要面临的,所以在齐家中去修身就显得尤为重要。《朱子家训》是将修身与齐家联系起来,教人在齐家中修身,在修身的基础上齐家。现代社会许多人家庭不稳定,许多人家庭生活不幸福,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搞清修身与齐家的关系,不知修身对于家庭和睦的重要性,更不知在家庭生活中去修身。而《朱子家训》正是这方面最好的教材。
    《朱子家训》从治家的角度谈了安全、卫生、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姻、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戒性、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积德等诸方面的问题,核心就是要让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贯追求。大家如果真正依此践行,不仅能成为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更能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朱子家训》之所以三百年间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除了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修身齐家的理想与追求,更重要的是它用了一种既通俗易懂又讲究语言骈偶的形式。通俗易懂则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语言骈偶则朗朗上口,容易记忆。骈指两马相并,骈文就是用作对联的方式写的文章,每句都两两相对,讲究平仄对仗,铿锵有韵,是最能展现汉语独特魅力的一种文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最为兴盛,后世也不乏佳作。《朱子家训》就是以骈文形式写成,每句都对仗。
    家训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蒙书,一般多悬于厅堂屋室,以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弟起警戒的作用。但《朱子家训》影响巨大,脍炙人口,几乎家喻户晓,自然也就成了旧时人人必读的蒙书之一。今将《朱子家训》放在《蒙书讲义》之首,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对小孩子的教育必须从家中的点点滴滴小事教起。比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我从小就见我外公是这样做的,他也是这样教我的。外公每天总是早早起床,将屋里连同门前的小院子扫得干干净净,边扫地边教我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道理。渐渐的我也这样做起来,以后外公搬了家,我住进那老院子的时候,也是早起将屋里院外扫得干干净净,直到老院子被拆迁。一个人的品行人格往往就是从这些点滴生活小事中培养起来的,这就是《朱子家训》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作用。所以《朱子家训》尤需家长和子弟一起读。做家长的读了,知道怎样管理家庭、怎样教育子女、怎样在家庭生活小事中去教育;儿童读了,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在具体生活中要求自己,将来也更知道怎样管理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大家细细去体会,就会感受到《朱子家训》的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

 李里于四川成都天人轩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幼时每见外祖父晨起洒扫,潜移默化,里亦如是。共和国六十年桐月于外祖父故乡射洪柳树对岸。黎明是一天的开始,既昏是一天的结束,所以《朱子家训》开篇就讲这两个问题。“黎明即起”说来简单,却培养了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向上的生活从天亮一起床就拉开了序幕。起床以后首先要做什么呢?就是“洒扫庭除”。“庭”字,清朝注解《说文解字》的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讲:“室之中曰庭。”清朝说文四大家的另一位朱骏声也讲:“堂、寝、正室皆曰庭。”庭就是指的室内。除指台阶,这里代指室外的阶沿院子。
    “洒扫庭除”是要把屋里屋外收拾整齐。整齐是什么?整齐即是有序,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建序,建立家庭的秩序、社会的秩序、国家天下的秩序、人伦道德的秩序。将屋内外收拾整齐,看似小事,其实是养成人有序的生活,这种有序的生活反过来也就陶冶了人的心灵,使人的心灵有序。这清扫洁净的过程就是去恶扬善、求是格非的过程,人生就是不断清洁自己内心的过程。唐代禅宗祖师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其实这首佛家的谒语也正说明了保持心灵清洁的重要。
    “既昏便息”,既当已经讲,既昏即过了黄昏,天黑了。“黎明即起”、“既昏便息”看起来简单,但这恰是中国人顺应天道的观念的体现。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人间的秩序要效法大自然的规律。早晨太阳升起,人应与太阳一起运动,夜晚太阳落下,阴气升起,人则应休息,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天地同步的结果,即是获得健康。而现代社会许多人白天睡觉、夜晚兴奋玩乐的作息是既违反天道又损坏健康的。“关锁门户”,古代的门有门与户之分,单扇开的叫户,双扇开的叫门。关锁门户必须亲自检点,是培养人严谨的生活态度,当然也是治理家庭的重要原则。另外,清晨是阳气开放的时候,夜晚是阳气闭藏的时候,人效法天道,所以清晨要开门,夜晚要关门。
    《朱子家训》开篇短短26个字,从作息洒扫这些日常最简单的事情开始讲起,教导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在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中培养顺应自然、健康向上的生活作风,养成良好有序的生活习惯。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丝是蚕丝,缕是棉线。我们每吃一顿饭,不论干饭稀饭,都应当想到它得来不易;哪怕用半根线半根丝,也要常想物资生产的艰难。恒当常讲。这两句话对我们中国人影响极其深远。大画家齐白石老人更是终生念叨这两句话,到了名满天下时还是异常节约。现在我们国家蒸蒸日上,物质极大丰富了,而随之而来的浪费也异常严重,每天餐厅里的剩菜剩饭,学生食堂里扔的馒头面包,小区垃圾堆里被丢弃的上好衣物真是惨不忍睹。这些浪费的人都说:这是我的钱买的,我想怎样就怎样。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浪费的东西既有生产这些东西的人力,更有大自然的造化之力。唐朝诗人李绅有一首名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经过春夏秋冬四季辛苦耕耘种出来的。我当过农民,我就知道,夏天,当城里人都争着进空调房的时候,农民还顶着烈日在田地里劳作,汗水大颗大颗流;冬天,城里人都在烤暖气的时候,农民还在寒冷中灌冬水田,这时汗水也能湿透衣衫。
    北宋诗人张俞有一首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读这首诗我们也就知道养蚕人的艰辛。我在乡下当农民的时候,一个初夏的午后,到一个远房表姨婆家去。她家门开着,门口用几个竹簸箕拦着,我进去了,屋中没人,屋里的大方桌、长板凳、床上放着一簸箕一簸箕的蚕。我看了一下蚕就走了,忘了将门口的簸箕拦回去。未想没过多久,表姨婆就跑来很心痛地对我说,她辛辛苦苦养了几个月,日夜守候,眼看就要吐丝的一条条肥蚕子,就因我忘了拦门,鸡跳进去,一时间被吃了几十条,表姨婆说这几十条蚕子要吐多少丝呀。事情过去十多年了,表姨婆见了我还在说这事。这半根丝也是来得多么不容易呀。
    一粒饭半根丝尚且如此,那么其他哪样物品又不是人们用心血铸成?再说造化之力,凡是我们吃的东西,哪一样不从大自然来,而且不管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在吃它们的时候,就已经是牺牲他物来成全自己,如果再浪费,那就是极大的罪过了。现在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匮乏,若再不节约,以后我们的生存都成问题。现在的一次性用品,就是对地球资源的极大浪费。一次性筷子要浪费多少木材?一次性毛巾要浪费多少棉花?97岁的国学大师杜道生先生说,一次性物品来自海盗文明,海盗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为了减轻船重,他们的东西用了就扔。中国本身人口就多,消耗就大,再用一次性产品,再浪费,将来就无法承受了,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深思啊!目前国家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节约型社会,那怎么构建节约型社会呢?这就需要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做起。如我母亲操持家务就非常节约,在餐馆吃饭,但凡有剩的饭菜,不论多少,母亲都要打包,我也如此。她还总是教导我随手关灯,特别是对水的使用。她说淡水缺乏已经成了地球上一个严重的问题,这节约并不是吝惜钱财,而是对资源的爱惜。母亲特别珍惜水。洗菜的水浇花冲地,洗衣机放出来的水都用容器盛着。她认为抽水马桶每冲一次便,都要用许多白花花清亮亮的水,洗衣机洗衣用水也很多,太可惜了。所以她把洗头遍衣服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清洗的水再洗下次衣服的头遍。其实很多家庭也有不少勤俭节约的做法,不过大家还应将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不自觉上升到自觉。要认识到节约是美德,这种美德怎样培养?就从“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做起。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鞋未脏时即须擦,莫待需穿尽是泥。共和国六十年春李里绘于顶顶庙。绸缪读chóu  móu,当缠缚讲,引申为修补。未雨绸缪这个典故出自《诗经·豳风·鸱鸮》,其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牗户。”鸱鸮读chī  xiāo,是猫头鹰一类的鸟。牗读yǒu,表示窗子,户指门,牖户这里代指窝巢。诗句的意思是:鸱鸮在未下雨的时候就啄剥桑树皮,修补窝巢。后来“未雨绸缪”就比喻做什么事情都预先准备,防患未然。
    毋当不要讲。临渴这句意思是不要到了口渴的时候才去挖井。真是到口渴才去挖井,等井挖出来了,人也渴死了。后来“临渴掘井”就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这两句反映了中国人重视预防,强调事先准备的远虑观念。孔子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黄帝内经》讲:“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乱,不治已乱。”意思就是说好医生教人预防调理,让人不生病,而不是到人病得很严重了才去治疗;圣人在天下未乱时就治理好天下,而不是等到乱了再去治理。在这种理论下就形成了中医注重预防养生的保健思想。中国老百姓都讲家要有积蓄,存钱的目的就在以备临时急用。其实这也是“未雨绸缪”思想的体现。齐家是如此,治国又未尝不是如此。甲午海战,大清小看日本,没有做充分的备战工作,是其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对什么事情都有准备,那么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可以从容应对,不会手忙脚乱。不然则如佛家说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当代中国十大高僧之一竺霞法师在90岁时做了一首诗,诗云:“日落西山忆故乡,即需检点办资粮。等闲整顿好行李,莫到临时手脚忙。”意思是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总难免生起对故乡的思念。而人生到垂暮之年更是要思念人永恒的故乡,就是人未来到这个世界时的地方。人要回生命的老家了,就需要把行李准备好,闲暇的时候将该做的事都做完,该带走的东西都准备好。临终那天就可以从容离开人间,不至于手忙脚乱了。竺霞法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九十岁后做完了他全部想做的事,选了接班人,传了方丈位,到93岁,2003年11月16日这天,他说他上午11点钟要圆寂,到了11点他果然安详地离开了人间。我们一般人生活中能做到“未雨绸缪”已很不错了,竺霞法师对死亡也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那是怎样豁达的境界呀!有了这样豁达的境界,还有什么事不能坦然面对呢?
    另外,当代人常说:“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也就是说,每个人平时只要不断充实丰富完善自我,一旦有用武之地,就可以展现才能,为国家、民族做事出力。如果你平日什么准备都没有,要学问无学问,要能力无能力,要技术无技术,要手艺无手艺,要德行无德行,即使有机会,你也没办法抓住。易经乾卦第二爻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说,一个人初露才华,得到贵人相助。要得到贵人相助,是你已经显露才华。如果你是个草包,见到贵人也没有用。千里马遇见伯乐才有用,如果不是千里马,遇见伯乐也没用。所以“未雨绸缪”实在是太重要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方面面都可以用到,大家应当细细体会,特别是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更不可不好好思考啊。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的一切所需必须节约,宴请客人不要留恋,舍不得完结。中国文化追求有节制的中和之美,既不讲纵欲,也不讲禁欲,讲“发乎情,止乎礼”的节制。节制从哪里开始?就从个人的生活开始。儒家文化并不否定人的欲望,认为人基本的物质需求是应满足的,但不能放纵,必须有所节制。一旦放纵,人的欲望就没有止境了。酷暑时,人们最早用手、纸扇、蒲扇纳凉,继而用电扇,再而用空调,现在恨不得把整个城市都用空调罩起来。故而人的欲望被放纵时,随之而来的就是自私、贪婪、罪恶、骄奢淫逸,最后人被物质异化,变成了物质的奴隶甚而成为失却良心的魔鬼。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就深刻揭示了人在不断追求享乐时人性的异化和扭曲。我们中华先圣早就看到了这点,所以一再告诫我们不要贪图物质的享受,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了,不管外界条件怎样,他的本性都不会改变。像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吃着粗茶淡饭,住在陋巷里,人们都觉得他太苦了,他却丝毫不改变他快乐的精神状态。孔子对颜回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传统的读书人大多生活俭朴,若到全国众多大学的不少老知识分子家去看一看,大家就会得到一个惊异的结论,原来他们的生活是那样俭朴,简直超出大家的想象。他们的成就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与他们的俭朴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女作家宗璞回忆他的父亲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时说,冯老自奉极其简约。从85岁到95岁,完成发海潮音作狮子吼的150万字皇皇巨著《中国哲学史新编》时期,宗璞照顾他的生活。宗璞自己也是知识分子,不擅做家务,煮的饭菜不是咸了就是糊了,朋友们都惊讶他们家饮食粗糙。但不管多难吃,冯先生都吃得津津有味,从不挑剔,也从没有一句怨言。国学大师杜道生先生更是俭朴,一件中山服穿了40余年,裤子补得疤上重疤,学校分的教授楼自愿让给别人,自己却住中文系弃置的办公室,睡的还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上下铺木板床。直到今天,家里唯一的电器还是一盏电灯。先生的积蓄都拿来印各种圣贤经典,免费送人,以传播文化。和这些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而自奉如此节约的老学者比起来,当今这些只追求个人享受的年轻人,能不感到惭愧吗?
    “宴客切莫流连”,也是讲要有节制。宴请客人本是件好事,是亲戚朋友交流感情的好时光,但如果沉溺其中,醉酒划拳打麻将,搬弄是非,没完没了,就适得其反,变成亵渎感情、破坏感情。现在更有许多人以应酬为名,沉溺于声色犬马,这就要不得了。另外许多人把宴客搞得很庸俗,宴客的内容就是吃喝打麻将,或者把宴客当成拉关系、谈生意、办事情的手段。其实亲人聚会就应该话话家长,互相问候关心。以亲情来温暖大家的心灵。家里的老人年岁大了,行动不便,接触有限,家庭宴聚的时候年轻人就应将自己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心得体会多摆给老人听,老人也应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训、感悟告诉给儿孙。平辈之间可多交流各自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体会困惑,相互启发,也可就整个大家庭成员都关心的话题,或经济或政治或健康或文艺或体育或某件事,各抒己见,交流认识,也可以大家唱歌跳舞,自由表演节目。这样的宴聚真正能使人交流感悟,沟通思想,对健康也很有益处。朋友的聚会也应是如此,青年人可以谈理想,谈人生,切磋学问,砥砺人格;中年人可以谈事业,谈家庭,交流子女教育,探讨孝敬老人;老年人可以忆往事、怀友谊,学习养身之道,关切夕阳晚景,交谈议论。在欢声笑语中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怀与温暖。“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是两条戒语,如果我们真正体会了其中的深意,有了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两条戒语就不难做到了。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上一句是宏观地讲“必须俭约”,这一句是具体地讲怎么俭约。质指质朴。瓦缶即瓦罐。胜当超过讲,约当俭约讲,精作精当讲,这里指营养搭配得当。馐读xīu ,珍馐表示珍贵而精美的食品。愈读yù,也当超过讲。胜和愈都表示超过,因为骈文对仗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字,故而表达同一个意义用了两个不同的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家庭中的器具应当质朴干净,这样即使是瓦罐也胜过(金玉制的)贵重器物;饮食应当样量少而精当,这样蔬菜反而超过珍贵的食品。
    为什么器具要质朴呢?中国传统文化以自然质朴为美的最高境界。富丽堂皇、镂金雕玉固然美,但却是美中的下品。自然质朴之美是含蓄内敛的美,中国文化讲中和,追求含蓄内敛,瓦罐质地朴实内敛,自然胜过珠光宝气的金玉之物。使用的器具也体现出主人家的境界、追求、品格。所谓“满壶水不响,半壶水响叮当” 。真正富有的人并不处处以金玉自炫。像清朝同治中兴名臣曾国藩,出将入相,但他坚决不准家人挂相府的匾额,生活物用一律要求朴素。而处处追求金玉的人往往是暴发户。文艺作品刻画的那些暴发户形象,就是十个手指头都戴上金戒指,两耳金耳环,更有甚者恨不得将满口好牙撬了,全装上金牙。另外,除了质朴,还要干净。不管瓦缶还是金玉,只要脏了,都不好看。美总是和洁净相连的。母亲从小就教育我,衣服不一定要穿多华丽,干净整洁是最重要的,再华丽的衣服,只要脏的都难看。干净整洁是一个人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一个人良好生活习惯的反映。
    “饮食约而精”,关键并不在花样多,合理搭配才重要。怎样搭配法呢?肉与蔬菜的比例、饭与菜的比例、各种营养兼收很重要。凡是食草动物都是平牙,凡是食肉动物都是尖牙,人是既有平牙又有尖牙,所以人是食肉动物又是食草动物,但肉与素有个比例,什么比例呢?人的尖牙只有4颗,平牙有28颗,二者的比例是一比七。故吃肉与吃素的比例就应该是一比七,也就是说七天吃一回肉是最符合天道而有利于健康的。饭与菜的比例呢?孔子说:“肉虽多,不使胜食饩。”意思是说菜吃得再多,也不要超过饭。各种营养兼收,则需要经常更换不同的品种,不能说这一样菜好吃就天天吃,那一样菜不喜欢吃就不吃,各种菜都要吃,才能满足人体所需的不同营养。现在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很多人认为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就有营养,就健康。恰恰相反,当今的许多病,像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都是营养过盛引起的,这就是“园蔬愈珍馐”的道理。另外和古代比起来,现代人口不知增长了多少倍,对肉食的需求又远远超过了古代不知多少倍,大量的牲畜饲料、催肥剂、添加剂应运而生。这些饲料、催肥剂、添加剂的毒素就从动物体内转入人体内,你吃的肉类越多,吸收的毒素就越多,现在许多稀奇古怪的疾病就是从这些肉食中吃出来的。所以“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的道理,尤其值得当代人好好注意。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营,营造修建;华,华丽;良当好讲,谋当谋求讲。意思是不要营造华丽的住宅,不要老想着购买好田地。
    现在国家不准私人买卖土地,谋良田当地主的自然没有了,可营华屋、买小车却成了当今不少人的第一要务。当然这个营要分两种情况。农村人是自己修,城里人则是买。农民进城打工,赚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回家修房,即使已经有房了,也要再修更大更好的。城里人更是拼命挣钱买房,买了房又买车,搞得人生就是为了房子车子而活。没买房的,拼命挣钱买房,房子买了又要找钱装修。有些房子买得多的人,还要考虑租房子、涨房租。如果要离开,走远了,牵挂更是大得很。这些麻烦简直如影随形。大家都想买房子,开发商就不断地搞房地产,由此侵占的良田耕地不可计数,破坏生态更不可估量。过不多久一片风景优美的山水田园就变成了一堆钢筋水泥楼房,成为一个个单调的火柴盒。这真是人自己整自己,为买房子背上沉重的负担,为建房子逼得大自然的生态越来越恶劣。其实房子就是栖身之地,基本够住就行了,何需让这些外在之物把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人心累了住什么样的房子都不快乐,人心轻松住什么样的房子都高兴。现代人都是做加法,被加在身上的物质压得苦不堪言。那些住着别墅洋房、开着小车的人不见得就有真正的快乐幸福。所以我们要学着做点减法,把身上这些洋房轿车的包袱放下,把心灵解放出来,真正快乐地在天地之间逍遥。
    古代人储存财富的方式就是建房买地。一般人发财致富了,首先就造房买地,一来自己享受,一来炫耀于乡里。购买了肥沃良田就可以当地主,收租,享清福了。但这只是世俗的价值标准,依《家训》看来,良田华屋这些财富实际都是捆绑人的枷锁,财富越多,枷锁就越重,人的烦恼也就越深。我讲两个故事,也许大家就有所体会了。我外祖母的父亲苏知瀚公,精通艺文,写得一笔好字,刻得一手好印,受聘于几所学堂,教艺术,薪水不菲,有了些积蓄后就回乡修小洋房。乡里的土匪见知瀚公修洋房,以为他不知挣了多少钱,就将知瀚公的父亲鼎元公绑架去了,丢下话要两万两银元去赎。知瀚公哪来这么多钱,急得不知如何才好。幸亏鼎元公精通医术,为土匪头子治好了病,土匪才将他放回来。这件事我18岁时写进了一篇古文《小三苏传》中。我祖父李显烈公,幼读五年私塾,又做学徒,然后出师创业,发家致富,抗战时成了重庆的大商人、民族资本家,还供给冯玉祥将军石油打日本。显烈公发家了,念及手足之情,就给三个哥哥许多钱。三个哥哥得了钱都回乡买田地,结果不久解放了,三个哥哥都被划为地主,被批斗。这两个故事都生动地告诉了我们何以“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何以财产是人的负担。我小时候到贵阳去,陪一位奶奶逛街的时候她告诉我,人的东西越多、质地越好,那这个人的包袱就越大,越不自由。比如现在,走累了,穿得朴素一点,就可以随便往路旁一坐,如果穿漂亮了,你就顾虑多,坐这怕弄脏了,坐那怕坐黑了,还怕随便坐了不体面。家也是一样,屋里弄豪华了,你就多了许多担心与小心:担心别人来偷,出门也提心吊胆;生怕把家具弄坏了,来了客人,带个调皮小孩,你更是脚板心都揪紧了,怕小孩调皮把你的什么东西弄坏了。这个道理说得深刻呀,现代人为什么这么累?就是被这些物质困扰的。
    宋朝大儒朱熹做了一副对联:“担起一担,通身白汗,阿谁识;放下两头,遍体清凉,只自知。”意思就是说,你担起重担,全身流汗,谁知道呢;但你放下包袱,那种清凉自在,只有自己才知道。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值得我们好好温故。《陋室铭》开篇即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房子不在多大多好,只要主人有道有德,房子自然灵气顿生。雅的主人,再小再破的房子都可以布置成芝兰静室;俗的主人,再好再大的房子,不管怎么装修,都透着俗气。这就是古人所谓“室雅何须大”。我从17岁出来工作,到今年31岁,做了七八年的大学教员了,都是租房子,并未买一处屋舍。但不管我住哪处屋子,即使像我在华严寺重庆佛学院教书时住过的小屋,我都布置得干净雅致,挂上字画,摆上书,点缀一两面镜框,凡来访者都觉得清雅。我现在住的天人轩,最初就是一座到处打了老鼠洞的土墙筑的农家小院,我租来后略加修葺,用竹席将四围土墙都钉了,摆了两样廉价收来的古旧家具,配上书籍,笔墨纸砚,种植点花木,养了猫兔,如此布局,现在竟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桃花源。这里并不是说我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告诉大家,人生有许多种选择,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对于过度追逐物质的当代人真是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啊!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三姑六婆”,按古人的笔记讲,指的是尼姑、道姑、卦姑,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卦姑即以算卦为业的妇人,牙婆指女人贩子,媒婆指专给人做媒的妇女,师婆指女巫,虔婆即妓院的鸨母,药婆指女医,稳婆即产婆。这里三姑六婆并非实指,而是泛说那些搬弄是非、说长道短的中老年妇女。实当确实讲。淫本指雨水过多,如《岳阳楼记》中写的 “淫雨霏霏”,后引申为不正当的性行为。媒当媒人讲,也就是牵线搭桥之人。婢指女仆。妾指正妻以外的妻子,古代是一夫多妻制。闺房本指女子住的房间,这里指家庭。这句的意思是:那些搬弄是非、说长道短的妇女,确实是淫乱盗窃的媒人;而女仆太美丽、妻妾太娇媚,并不是家庭的福气。
    为什么说三姑六婆就是淫盗之媒呢?旧时代女性大多没读过书,没读书就不能明理,认识、判断、处理事情就每以利益和个人好恶为标准,难从道义大局着眼。结婚以后管理家务离不开钱财。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样样都要钱。”要用钱,自然要想着钱,不知不觉钱财就成了生活第一要义。处理事情不顾大局,只顾自己,则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婆媳、妯娌、姑嫂、邻里矛盾随之而来。看重钱财则容易惟利是图,利欲熏心。这些势利俗气的妇女聚在一起,就相互攀比,说长道短。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画了一幅画,水井边两个妇人在一起洗衣服,妇人都没画眼睛鼻子,只画了两个张开的嘴,题名“东家长,西家短”,这是对三姑六婆形象的生动写照。
    三姑六婆一旦有机会便会做淫乱盗窃的中介人。中国古典小说中这种为淫盗之媒的三姑六婆屡见不鲜。最典型的就是明朝《水浒传》里,恶霸西门庆看上了武松哥哥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就去收买潘金莲的邻居王婆。王婆见钱眼开,为了西门庆的十两银子,竟为西门庆勾引潘金莲出谋划策,穿针引线,最终居然给西门庆出主意,将武大郎活活害死。你说这王婆可恶不可恶,不过王婆最终也没有好下场,被武松给除掉了。还有《喻世明言》的第一回写了个薛婆。《喻世明言》是明朝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写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中的一部,另两部为《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故事讲有个叫蒋兴哥的公子娶了王三巧,婚后二人非常恩爱。不久蒋兴哥到异乡做生意,王三巧一人在家独守空房,异常思念丈夫。恰在此时外地来了个做生意的陈公子,无意间看到了在街旁二楼窗前守望丈夫的美貌的王三巧,便生非分之想。为了能接触亲近王三巧,陈公子寻到了王三巧的街坊薛婆,如此这般说了自己心意,并用钱财贿赂薛婆,薛婆先用计接近王三巧,相熟后又百般挑逗王三巧,待王三巧酒醉春心荡漾之时,引陈公子夜来相会,从此做了数月的露水夫妻。后来陈公子又因生意要离开此地,临别时王三巧将丈夫蒋兴哥家祖传的一件珍珠衫赠与陈公子为念。哪想陈公子客行他乡在一同乡会上识得蒋兴哥,二人相投,竟约再见,吃酒发热时,陈公子脱去外套,将贴身穿的珍珠衫露出,蒋兴哥见了诧异,赞美衣衫,询问来由。陈公子酒兴正浓,就将如何识王三巧、得珍珠衫的风流韵事津津有味地说了一遍。蒋兴哥气愤极了,回乡休了王三巧,又痛打了薛婆。而陈公子回家异常珍爱珍珠衫,其妻平氏奇怪就将珍珠衫藏了。第二年陈公子想再去寻王三巧,刚到王三巧的家乡就被土匪抢了,又听说三巧被丈夫休了后已再嫁,气得一病不起,急写家书令妻子平氏来救他。未想平氏赶到,丈夫已死,平氏的仆人将其首饰盘缠偷了个精光。平氏守着丈夫棺木,无钱还乡下葬。暂住处的邻居来与平氏做媒,平氏为卖身葬夫,也就嫁了,未想嫁的正是蒋兴哥。平氏赶来救夫,它物带得很少,因怀疑珍珠衫,就随身带了,蒋兴哥认出询问,平氏说出来由,蒋才恍悟所娶正是陈公子妻,深叹人世之奇。婚后蒋兴哥又外出做生意,与一个做生意的老者争执,轻轻一推老者就倒在地上死了。老者儿子拉蒋兴哥吃官司,结果这判案的县令正是王三巧再嫁的丈夫。王三巧央告丈夫救了蒋兴哥,二人相见,抱头痛哭。县令见状,问明二人原是恩爱夫妻,也就成全他们,叫蒋兴哥把王三巧带走。回家以后,平氏做正房,王三巧做偏房,从此三人恩爱到老。这故事很奇巧有趣,所以详细讲给大家听听。但书归正传,还是说回这做淫盗之媒的薛婆。若无这薛婆,也不会让一对恩爱夫妻生出这许多悲欢离合。若无那王婆,武松一家也不会搞得家破人亡,最后武松也被逼上梁山。讲了这两个故事,大家就能比较形象地体会到什么叫“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了。另外,在中国戏剧中,三姑六婆都是被人取笑的丑角形象。
    再说什么叫“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旧时代都是聚族而居,大家庭人很多,女仆丫环太漂亮了,难免生是非。这是非或许根本不是女仆丫环主观愿意的,但如果太漂亮,客观上就会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红楼梦》中贾母的丫环鸳鸯,本是很贞正的,就是生得俊美,竟被年龄可以当她父亲的大老爷贾赦看上,要纳为妾,逼得鸳鸯差点上吊自杀,又惊动贾母,闹得满城风雨。小妾太娇媚,则难识大体,必然任性撒娇,或恃娇卖宠。像巴金老人《家》、《春》、《秋》中高老太爷的小妾陈姨太,就恃娇卖宠、呼风唤雨,搞得高家不得安宁。所以说婢美妾娇常是家庭祸乱的根源。不过今天社会不同了,婢妾都没有了,这里讲讲只是让大家了解以前的情况。但三姑六婆这样的妇女在今天还是有的,遇到这类人,我们依然要多加提防。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童仆指丫环、小厮、佣人等,切当切记讲,忌当禁止讲。意思是家中的丫环、小厮、佣人不要用那些长得漂亮的,妻子和小妾也切记不要浓妆艳抹。不用漂亮的人和不要浓妆艳抹,除了上一句讲的怕生是非、惹麻烦以外,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传统文化追求朴实内敛之美的特征。孔子的弟子子夏说过“贤贤易色”,意思是要尊重那些贤德的人而轻视美色。如果妻妾成天想着涂脂抹粉,打扮得花枝招展,足见她爱慕虚荣,离贤淑还有距离。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女性,适当而得体的打扮是无可厚非的,而且是很好的。但如果沉溺其中,只知穿衣打扮,甚至拼命追求,那就不仅不美,反而是丑了。美总是以善为基础的,如果这个人内心不善,她再怎么打扮也不美,还会露出俗气和戾气。俗话说“相随心生”。有些人说,好人坏人又没写在脸上,怎么看得出来?其实从一个人的相貌中就能看出个七八分。心地善良的人即使五官长得不是很完美,但总能给人一种舒服和蔼的感觉。而且人真正永恒的美丽是从她的内在修养中流露出来的,内在修养越深厚,气质就越优雅。像大学者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历史地理学创始人侯仁之先生的夫人张炜英、大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新月派大诗人陈梦家的夫人赵萝蕤、社会活动家雷洁琼这些女性,她们到90多岁了,依然美丽动人。这就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你的精神有文化的涵养,你就美丽,而且越老越美,越老越有气质。
    有些女性只追求外在的妆扮,而对自己的人品修养、言谈举止则全不注意。有些女性打扮得十分漂亮,一听她开口,则粗话怪话连篇,让人顿倒胃口,开始的美感荡然无存。还有些女性害怕衰老,年龄很大了还和青年女性一样打扮,穿个超短裙,烫个爆炸式的头发,走出来,结果把人吓倒一大片。为什么?因为不得体。穿着打扮不符合其身份、年龄、职业或者个人的形体、肤色、脸型。而要想青春长在,更重要的还是要有良好的心态。若有一颗平和、宽容、善解人意、乐观向上的心,你一定青春长在。反之你如果狭隘小气、嫉妒贪婪、患得患失,必定容颜易老,再怎么打扮也是徒劳。正如法国著名小说《红与黑》上讲的:“一个人只要她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恨,她的青春定可因此而延长。世间上有许多漂亮女人,心中忧愁过多,年龄未老,而美貌已经消逝了。”另外美和漂亮是有区别的,漂亮是外在的,美是由内而外生发的。漂亮是短暂的,美是永恒的,这值得大家细细体会。“童仆勿用俊美”,更重要的是对主人忠诚和体贴。“妻妾切忌艳妆”也是同理,做妻子更需要的是内在的贤善、宽容、豁达。虽然现代社会已没有童仆小妾,但对于怎样做一个好妻子,这句话仍然是有意义的。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六十年清明李里绘于故乡。祖是指一个家族的始祖,宗是这个始祖的儿子,一个儿子就是这个家族的一宗。现在农村里还有许多聚族而居的家族,一个大家族的成员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比如我外祖父老家黄村坝,就全是姓黄的人家住在一起;我外祖母老家苏家沟,就全是姓苏的人家。这些聚族而居的人家就爱说我们共同是哪个祖先,而我们这一家又是出自哪一房。这哪一房就是指的哪一宗,也就是始祖的哪一个儿子。这里顺便说一下家族这个词,在古文中家就是指一个小家,族是指一个祖先繁衍的整个大家。祖和宗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家族在某地的一宗迁到另一个地方,就可能成为那个地方的祖。比如我祖父老家四川蓬溪县花莲寺李家塆,始祖叫李坤吉,是大清乾隆年间由湖广来到蓬溪的。坤吉老人迁来蓬溪就在花莲寺耕作生息,繁衍后代,子子孙孙多了,聚居在花莲寺附近,就形成李家塆。坤吉老人在李家塆是祖,但在湖广的老家则只是宗了。坤吉老人的儿子在李家塆是宗,但若他到了另外的地方去繁衍生息,那他就是那地方的祖了。我们四川人大多是湖广填来的,所以更远的祖先就很难追溯了,故而祖宗总是很遥远的。《家训》因此讲:祖宗即使很遥远,祭祀却不能不诚敬。儒家文化是很重视祭祀的,因为祭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报本返祖,培养人报恩的观念。祖宗是很久远的亲人了,对很久远的亲人都能有一颗诚敬感恩的心,那么对很近的父母亲人就更能关爱了。所以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谨慎地对待人生命的完结,追怀远祖,即谨慎地对待丧祭二事,那社会风气就能变得淳厚。儒家重丧祭,目的还是对活人的教化。什么是诚敬呢?孔子说:“祭如在。”就是说祭祀祖宗的时候,好像祖宗就在你面前一样。以前的人家,每天早晚都要给祖宗烧香,叫做“晨昏需报祖宗香”。传统中国民风淳朴、社会和睦与重视祭祀是有极大关系的。新中国建立后奉行唯物主义,认为人死则灰飞烟灭,很长时间不大提倡祭祀之类的活动,忽略了祭祀的重大教化作用。现在国家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敦化民风,我们应当重新认识归厚民德的祭祀活动,对民众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深刻理解祭祀的意义。而祖宗越往上推就越少,推到远古就你我都是一家了,都是炎黄子孙,所以祭祀还可以起到凝聚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作用。不过我们也要坚决杜绝打着祭祀旗号搞封建迷信的行为,清除祭祀的负面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教化作用。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意思是子孙即使愚笨,经典书籍也不能不教他们读。经和书也是有区别的,经是被朝廷认定的儒家经典,书就是一般的书籍。中国的儒家经典是在汉武帝时确立的,从汉武帝到北宋,朝廷认定的儒家经典共有十三部,称为儒家十三经。而民间通行、影响最大的则是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包括在十三经中。“五经”是《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为孔子修订。“四书”是《论语》、《孟子》和《礼经》中的两篇文章《大学》、《中庸》,为宋朝大儒朱熹编定。四书五经几乎是传统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书,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处世态度、立身标准,甚至风俗习惯。读这些经典,能让人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寻到通向人生光明的道路,开启除迷去惑的智慧。正如佛家所云:“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深入到经典中去学习钻研,可以收获如海的智慧。
    书是指儒家经典以外的子、史、百家诗文、小说等。读经典是涵养人格气象,形成基本的价值观,提高人的境界,而读其他各种书籍,则是为了丰富人的知识学问,增广见闻,陶冶性情。读经是生长树干,读书是生长枝叶,读经是构建框架,读书是充实血肉,二者都是必要的。只读经的人容易板正,只读书的人容易枝蔓,故而二者要结合读。一个人要由粗俗变斯文,由野蛮变文明,由愚昧变智慧,由刚暴变温润,由紊乱变有序,由蛮横变明理,陶冶性情以脱胎换骨,必须要读经和书。儿童如同一张白纸,这时候学习的东西将会铭刻在心。给青少年读的书,内容很重要,好的内容能让青少年的精神得到滋养。《易经·蒙卦》讲:“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在儿童启蒙的时候,给他以正确的指导,有圣人般的功劳。我和学生办了一份报纸叫“国学蒙正”,意思是用国学给青少年以正确的导引。现在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青少年基本上都能上学读书,但为什么很多学生书读到大学了还是迷茫、郁闷呢?这不能怪我们的青年,根本问题是要看现在的青少年读的什么书。现在青少年读的书以教授知识技能的为多,而培养人格、建立价值、陶冶性情的少。读了十几年书,却不知道人之何以为人,怎么解决人生诸如理想与现实、婚姻与爱情、人与人的关系、世俗与崇高等的困惑与矛盾。问题的实质是现代教育只教青少年读书,没教青少年读经。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经与书是相连的,只读书不读经,如同只有枝没有干,只有肉没有骨,那是肯定不行的。现代许多大学生知识学问不少,但统领这些知识学问的独立人格没建立起来,自然难以顶天立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废止读经,是有特定时代原因的,因为当时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现在中华民族雄强于世界,恢复对承载着民族精神灵魂的儒家经典的学习,是当今时代的需要,这就是儒家文化讲的经权之变。“经”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常道、真理,“权”是应特殊时代需要而做的调整。废除读经是特殊时代的权宜之计,恢复读经是正常时期的正常要求。所以现在对青少年开展读经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儒家经典的核心就是完成对真正的人的教育,对祖宗的祭祀和对子孙的教育就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承上启下。这种承上启下也就构成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延绵不绝。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教字要有义方。教者孝也。教子当自胎教始。共和国六十年季春李里绘于庆云山下顶顶庙。质字的本义是抵押,所谓人质,即以人作抵押。抵押的东西必定是实实在在的,故质又引申为实在、朴实的意思。朴的本义指未经过加工的木材。未经过加工的木材就是天然朴实的。“居身务期质朴”就是说做人应实在,朴拙无华。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儒家是反对花言巧语的。一个质朴的人绝不会这样。孔子又说:“刚毅木讷近于仁。”意思是说一个人有刚健、坚毅、朴实、诚厚的品德,就接近于仁者了。中国人对人的评价标准自古看重老实、厚道。因为老实、厚道是和诚信挂钩的。“诚”是宇宙的本质,大千世界万物,没有一样的生命过程不是真实的。就像人的生命,从出生到辞世,每一秒都是真实地在代谢、在运动,如果哪一秒不代谢、不运动了,人就会生病会死亡。人效法天道,就应有真实不虚即诚的品格,而朴实是诚的基本要义。另外质朴更接近自然。凡非天然的,而是人自己做的,就叫伪。伪字,人为的就是伪。所以质朴有一种天然之美。从人的感受来讲,质朴的人给人以安全可靠、值得信任的感觉。要做到质朴,必须力戒浮华虚伪,生活上不奢侈,与人相交诚信不欺也就是质朴了。
    “教子要有义方”,就是教育子女既要有大义,还要讲究方法。什么是有大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使子女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当今不少家长在子女教育上,普遍存在片面重视智力技能教育而忽略品德教育的现象。从孩子三四岁直到上小学中学,争着送去读奥数班、钢琴班、书法班、绘画班、围棋班、乒乓球班、舞蹈班、音乐班,这班那班,巴不得孩子什么都会,弄得子女喘不过气来,不少孩子由此产生厌学情绪。家长看重的是成绩、分数、名次,至于子女的品性、追求、内心世界却漠然视之,考好了什么都可以,考不好则什么都免谈。久而久之,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样样满足,事事顺心,将父母长辈的关爱看成应该的,既不知为他人着想,又缺乏劳动观念,独立生活能力差,学习无兴趣,对生活缺乏热忱,贪图享乐,受不得委屈,经不起挫折。教育子女的首要任务是要使其成为一个有高尚理想、善良勤劳、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爱生活、爱学习的人。有了这些做人的基本品格,知识技能的学习才会水到渠成,学成后也才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为民族做贡献。没有高尚的情操,只有知识技能,那知识技能就可能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资本,更有甚者或以知识技能作为威协破坏社会的武器。所以家长教子,首在德行,这就是教之以大义。至于音乐、美术、书法、棋艺等兴趣教育,都是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德行的,可以引导子女学习,培养其学习兴趣,但一定要明确学习目的。要把重点放在引发子女对真、善、美的感知与热爱上,且不应门类过多,使陶冶变为枯燥的灌输。我三岁就习画,那是因为母亲发现我在这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但她并没有功利地要求我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她总是教育我,一个人有才华、有大成就固然好,即使不行也没关系,但最起码必须做一个好人。我的外公在我期末考试成绩册发下来后,从来是首先看老师的评语,成绩差了,外公不会说我,要是品行上有不足,则一定要批评教导我。
    教子除了要明之以大义,还需要恰当的方法。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身教。所谓身教,即以身作则,父母希望子女有良好的品德,自己应率先做到。子女在童年时期有很强的模仿性,而父母则是其第一模仿对象,父母的语言、动作、表情、待人接物的方式、生活习惯都会对子女产生很大影响。古人云:身教胜于言教。父母以身作则的教育远远胜过言语的教育。比如父母一边打麻将,一边对子女说要努力学习,不要贪玩好耍,不要打麻将,子女能听得进吗?父母天天吵架,出口即骂脏话,要子女性情平和、说话文明,可能吗?《小儿语》上说:“老子终日浮水,儿子做了溺鬼。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这就是上行下效的道理。如果父母恩爱,讲话文明,待人宽厚,勤劳善良,爱读书学习,家庭气氛温馨,子女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不需要你过多说教,他必定受到潜移默化深层次的影响。所以要将子女教育好,父母要完成自身的教育。这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的道理。父母自己做好了,子女谁不跟着做好呢?
    除了身教以外,还要注意尊重理解子女。传统文化不太重视儿童与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这是我们现代教育应注意弥补的。尽量了解子女内心,尊重他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想法。因为子女在成长中对人生、世界必定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家长不能将成人的认识强加于子女,有时哪怕让子女犯点错误,也是必要的。犯错以后子女自然知道此路不通,就像小孩子不摔跤就学不会走路一样。尊重理解子女,子女也愿意将心里话告诉父母,这样更利于家长了解子女从而及时引导。现代许多家长对子女的物质生活异常关心,对子女的精神世界则淡漠忽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总抱怨说自己对子女那么好,可子女却老是和自己疏远的原因。另外还要注意尊重差异,因势利导。要发现子女的特点,不管是性格上的还是兴趣上的,根据特点作相应导引,不能一刀切,看见别人的子女怎样,也要自己的子女必须怎样。差异性是宇宙的本质,大千世界没有哪两片树叶是一样的,没有哪两个人的眼睛鼻子是一模一样的,人的性格、兴趣更是如此。像毛主席读书的时候数学就很差,但你能因为他数学差就否定他是一代伟人,是大诗人、大政治家、思想家吗?每个人的长短是不一样的。这其实也就是孔子说的因材施教的道理。
    另外,在子女教育上一味放纵、什么都不管和什么都管、不给子女一点空间,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在给子女一定空间的基础上加以必要与恰当的引导,才是家长应努力做到的。教育子女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只能将几条最重要的列举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教子要有义方”这句话真是微言大义,值得好好体会,而每一个做家长的人更应该认真学习,恰当地落实于子女教育中。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意外之财即本不应得的财富,不应该得的财物就不要贪。《论语》第十四篇《宪问》中讲了“义然后取”。义就是应该,应得的财物才去取。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取之有道,就是发财要有正确的门道,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钱财。当然这个辛勤劳动还必须是对人类无害和合法的,像那些贩毒、走私、偷盗、抢劫,也都付出了劳动,但都是违法的,发的也是不义之财。大画家齐白石老人画过一幅《发财图》,图中别无他物,仅一算盘,题辞云:“善哉,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耳。”不该要的钱财不要,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为什么还是有许多人想要呢?就源于一个贪字。贪的本意就是不知足。为什么不知足?就是因为欲望。欲望如果不加以约束,就会变为一切罪恶与痛苦的根源。佛家将贪列为首先必须戒掉的第一大恶。人只有知足常乐才不会贪。怎么才能知足呢?关键要明白一个道理:得失利弊永远是相辅相成的,世间的事,利有多大,弊就有多大。你看一个人得了多少,那他就一定也失了多少。皇后王妃得到了人间最大的荣华富贵,却失去了最起码的天伦之乐。公司老板经理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许多自由清闲的时间。贪了意外之财的人总是提心吊胆,总担心有意想不到的灾难等着他。贪官也终有被清查的一天,即使还没查到他,他也一天到晚提防着,总是有种恐惧在心头。贪小财受小灾,贪大财受大灾。一个人只有用自己应有的钱财时才会心安理得。佛家讲“有求皆苦”,你只要有所求就是苦,何况是贪呢,就更不知道有多苦了。财富之类,一般情况够自己生活,略有富余也就够了,多了反而是负担。
    “莫饮过量之酒”,就是喝酒不要过量。这个问题孔子专门讲了:“惟酒无量,不及醉。”意思就是喝酒没有特别的规定,但原则是不能喝醉。《弟子规》里也讲:“饮酒醉,最为丑。”一个人喝醉了酒,又哭又闹、乱说乱动是最丑的。佛教把在家习佛的人称居士,居士要守杀、盗、淫、诳、酒五戒,尤以酒戒最为重要。为什么呢?因为酒后乱性,喝醉酒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杀戒可开、盗戒可开、淫戒可开、诳戒可开。酒有许多好处,古代的医师就用酒来治病。每天晚上喝一点点酒,可以舒筋活血。诗人、艺术家喝了酒还可以使大脑兴奋,灵感泉涌,故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说。另外过年过节、寿诞婚庆,喝酒可以活跃气氛,助兴取乐。但一定不要过量,过量除了让人醉倒以外,还给身体带来伤害,伤胃,伤肝,刺激神经。现在有很多人以应酬之名大肆喝酒,接待领导要喝酒,陪客户要喝酒,检查工作要喝酒,拉关系更要喝酒,劝他少喝点,他就说没办法,不喝就是不给面子,就谈不成生意,就赢不得领导欢心,其实这都是自己给放纵找的借口。身体坏了,那些用喝酒换来的所谓功名利禄都化作了梦幻泡影。特别是在东北,有些人冬天喝醉了酒倒在街上,一夜没人发现,第二天清早一看早已冻死。还有我亲历的一件事,我住的天人轩屋后土坡上有个泥水匠,长年酗酒,喝醉后老婆就和他吵架。有一次醉了,又吵,泥水匠就以喝农药吓唬老婆,老婆也气极,根本不信,泥水匠竟糊里糊涂将一瓶农药喝了,送到医院抢救,清醒过来后痛苦至极:这时根本不想死,可已没有办法,最后只有在病床上眼睁睁等死,才32岁。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小看了这过量饮酒的危害。
    财与酒都有它的积极作用,但切记不贪不该要的财,不喝超过身体承受限度的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

    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里天人轩侧有老祖祖,勤劳善良,八旬而后仍自挑粪、种菜、买菜,种菜之余尚拾破烂卖钱。里每以钱物相赠。共和国六十年桐月于青堤古渡目连寺。“肩挑贸易”指担着挑子做生意的人,这里代指小生意人。温恤当同情讲,恤当怜悯、体恤讲。这句话连起来就是说:跟那些做小生意的人打交道,不要去占人家便宜;对穷苦的亲戚邻居,要多体恤同情。
    要体会这句话就要认真解读儒家的仁爱思想。“仁”字由一个二一个人组成,就是说一个人心中随时要想着他人,不能只顾自己。孔子说:“仁者,爱人也。”仁的根本就是要爱人,爱人从哪里做起?从同情体恤他人做起。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心是仁爱的发端,恻隐心就是同情心。同情心正是善心的体现。把同情心推广开来,达到极致,就是圣贤的情怀了。担着挑子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辛辛苦苦做点小本生意,是极不容易的。不管严冬酷暑,起早贪黑赚点微利,这样的人,我们还去占人家便宜,斤斤计较,争一分二分的利益,于心何忍!我家不远是蔬菜批发市场,每天清晨三四点钟菜农就从四面八方赶来进菜,剔除烂了的菜叶,再一把把捆好,守候一天,最后卖不完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掉。明白了小商小贩的艰难,就不应再跟他们过于计较。我在小生意人那里买东西,从来都不讲价,若见是老者、孤苦者,往往还要多给他们一点钱,哪怕在我自己经济也很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如此。我20多岁的时候卖过半年报,每天清晨四点钟就要起身,跑步到离家很远的报馆发行部批发报纸,批发五十份,够卖一上午了。批发来以后就快速跑着叫卖,因为报贩很多,跑慢了就落在人后,报就卖不出去了。故乡重庆又是山城,经常爬坡上坎,跑得气喘吁吁。一份报纸批发来二角五分,卖五角,一份赚二角五分,一上午下来才赚十二元五角钱。夏天有时突下暴雨,躲雨都来不及,淋成落汤鸡,报纸自然也全部被打湿,报上的油墨还流得一手一身都是,这样的报纸当然不会有人再买,这一天就一点收入都没有。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更知道这些小生意人的不易。街上那些擦皮鞋的、背个背兜卖麻糖的、挑个担子卖豆腐脑的、提个篮子卖黄桷兰的,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艰难求生,我们应平等对待他们,多给他们一些关注,千万不要去欺负他们,占他们的便宜。
    穷苦的亲邻也需要我们多去关心帮助。俗话说人生一根田坎三截烂,哪个人敢保证说自己一辈子都顺利,没有波折起伏?人都会有落难失意的时候,这个时候帮人家一把,人家一辈子都感激你,说不定你落难的时候,人家也能帮上你。亲戚邻居中时常都会有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遭灾受穷的人。有的突然生了病,有的遇到意外事故,有的年老丧子,有的孤苦无依,有的失业无钱,遇到这些情况,我们都应伸出援助之手。有时候虽然你并没有做多大的事,或许就是一句问询、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次积极的出谋划策,就会给人莫大的温暖。有些人会说,天下穷苦人那么多,怎么帮助得完?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身边做起,帮助一个算一个,帮助两个算两个,即使帮不完,也能让大家感受到这人间的爱。有个这样的故事,大海落潮了,许多小鱼留在沙滩上挣扎。一个小孩把鱼一条一条捡起来,扔回大海。旁人问:你这么做,有谁在意?小孩一边扔一边说:“这一条在意,这一条也在意。”亲戚和邻居都是身边比较亲近的人,先贤告诉我们,关心帮助他人,就从身边做起。小时候我家乡的老院里有个刘祖祖,因年龄大了,行动不便,我就总是到处去为她捡废纸来引火。有个黄婆婆,老气管炎,病倒在床上起不来,大小便失禁,我每天放了学就去给她洗脸擦身,换洗垫大小便的布,还将家人给我的广柑给她吃,用自己存的钱去给她买她想吃的饼子。还有一位杜孃,被丈夫抛弃,自己下岗无收入,还要养个女儿,实在没有办法,我那时在庙里整理经书,每月两百元工资,就拿一百元来资助她们。后来我在乡下当农民,还用自己存的一点钱来资助一个贫苦孩子读书。我家有个远房亲戚张祖,她一生没结婚,没子女,我从十来岁就照顾她,她后来年龄越大行动越艰难,我又帮她洗头洗澡,每年过年都接她到家里团年,直到去年她离开人世为止。提到这些,我只是想说,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是非常幸福的。当别人感受到温暖,其实自己的心中也温暖极了。每当我去看望张祖,年近九旬满脸皱纹的老人拉着我的手,欢喜地唱起她年轻时为抗日救亡而唱的歌,唱到激动时热泪盈眶,我也感动得热泪盈眶。外人不了解张祖,都说她孤僻古怪,如果你不用心去关心爱护老人,你又哪能了解一个孤苦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同情帮助他人、关注弱势群体是中华文化的宝贵品质,今天更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我们对所有弱势群体——老人、儿童、残疾人、病人、下岗工人、农民、民工等——都应有一份深厚的同情心,并多给予一些真挚的关爱。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刻薄指冷酷无情,过分苛刻,舛读chuǎn,乖舛在这里指混乱。伦常则指人与人关系的常理。古代的人伦主要有五种,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称为五伦。五伦中君臣关系是由父子关系推演出来的,朋友关系是由兄弟关系推演出来的。而在家庭中,伦常主要是指父子、兄弟、夫妇。这里顺便说一下,五常和五伦是不同的,五常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应守的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道德。这句话连起来就是说:用刻薄的态度来发家或治家,家庭是不会长久平安吉祥的;而家中伦常都混乱了,这个家庭很快就会解体。
    用刻薄的方法、态度来发家,是将发家致富建立在对别人的剥削压榨上,这样发的家是不会长久的。以前有些恶霸地主对农民太刻薄,最终自己也没有好下场。
    首先对下人不要刻薄,事事挑剔,不然跟前边讲的一样,也会积下许多怨恨。而且下人本是弱者,就应多给予关心、理解、宽容。现在很多人抱怨保姆难请,甚至一周换一个,除了保姆自身的问题外,也还要考虑主人家的问题,用刻薄的态度治家,家庭不会长享和睦。
    对自己的家人更不能刻薄。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而在家人面前,这些缺点和不足往往更为明显。这就必须彼此宽容、谅解,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他着想,将心比心,不要总是苛求别人和自己一样。许多家庭矛盾都是因为大家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不换位思考引起的。老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或老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宽以待己,严于律人,或只许周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处理家庭、管理家庭,那确实要不了多久,这个家庭就会解体。现在离婚率这么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婚姻双方不能互相理解宽容。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讲,人生最好的处置方法之一就是宽容,尤其是家庭当中,宽容更是第一重要的。当代十大高僧之一正果法师也说:“刻者薄。”意思是刻薄的人命薄,因为刻薄别人的人往往自己的内心都不宽广,多疑多愁善怒,最终也是穷愁潦倒,悲剧收尾,大家在日常生活常能看到这种人。《红楼梦》中王熙凤就是治家太刻薄,结果家破人亡,自己落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所以大家不要对人刻薄,尤其不要对家人、下人刻薄。
    所谓“伦常乖舛”就是指家庭人伦关系混乱。这混乱怎样讲呢?用儒家的话说就是“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兄不兄,弟不弟”,也就是说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子,儿子不像儿子的样子,儿子随便打骂父亲,父亲在儿子面前卑躬屈膝;丈夫不做丈夫该做的事,终日吃喝嫖赌,抽大烟,养戏子;妻子不像妻子,家务儿女全然不管,整天打麻将、逛商场。
    另外人伦关系混乱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家庭关系不正常,比如公公和儿媳好了,嫂嫂和小叔子好了,姐夫和小姨子好了,姨太太和儿子好了,婆婆和女婿好了等。这样混乱的家庭关系必然导致家庭的迅速崩溃。巴金老人的小说《家》里边就描写了“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的情况。像高老太爷的四儿子克安、五儿子克定这些人就是成天吃喝嫖赌,抽大烟,玩戏子,而他们的太太就长期钩心斗角,惹事生非,最后导致高家灭亡。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里边则描写了周家的女主人繁漪和丈夫周朴园与前妻的儿子周萍相好,从家庭关系来讲就是继母和儿子好,后来周家也是乱七八糟,家破人亡。《红楼梦》里贾珍和秦可卿就是公公和媳妇好,后来秦可卿不明不白地就死了,贾家也被抄败落。所以家庭要好,家庭成员各守伦常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守伦常呢?就应各安其分,各尽其责。即每个家庭成员安于自己的身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中国文化重视建序,家庭的伦常就是家庭的序,家庭有序了,社会也就有序,社会有序了,国家也就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