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以什么著称:《朱子家训》讲义(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4:43:55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这句话的意思是:兄弟叔侄之间,经济好的应支持扶助经济差的;家里无论年长年幼男的女的,都应家法整肃,语言严谨。
    这句话是接着上句讲的,不刻薄该是什么样,伦常不乖舛又应是什么样。治家不刻薄就应分多润寡,家庭要有伦常就必须法肃辞严。分多润寡是中国文化的宝贵精神。老子讲:“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就是说老天的规律是减损那些富足的去补贴那些穷困的。《易经》的谦卦也讲:“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裒当取讲。意思是君子裁取多余的去增益不足的。弟兄叔侄就是指一个家庭内部,一个家庭内部总有一些人条件好些,一些人条件差些,那么条件好的就帮助条件差的。特别是以前大家庭聚族而居,表现更明显。不过现在这个问题同样存在,有些弟兄姐妹多的家庭,做父母的总会多关心那些条件差的子女,而那些条件好的子女就不能理解了,说什么爹妈老偏心,顾这个不顾那个,这是极不对的。这弟兄姐妹叔伯子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亲邻贫苦都要恻隐,何况是手足呢?而从古至今弟兄姐妹为财产发生争执甚至反目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既是伤害彼此亲情,更是不孝。你想,弟兄姊妹相互争斗,做父母的看了是何感想?所以《弟子规》里说得好:“兄弟睦,孝在中。”人生在世,有什么比亲情更可贵的呢?为了财而伤情,实在值不得。
    “法肃辞严”是说一个家庭长幼有序,法度井然。晚辈都能尊重孝敬长辈,长辈能慈爱晚辈,平辈间互相尊重,这就是家庭礼法整肃的表现。辞这里当语言讲,辞严指大家不乱说、不吵闹、不嬉皮笑脸、不巧言令色。“长幼内外,法肃辞严”在当代确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很多家庭家里没老没少,说话没大没小。“法肃辞严”从表象看只是家庭中的一些礼仪规矩,其实它的背后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敬妇爱,尊老爱幼”的精神实质,没有这些精神的规矩就变成教条,变成形式主义。学生放学回家,见到爷爷奶奶父母亲问好,这问好的形式背后就是孝的思想、敬老的精神。吃饭的时候将上席留给长辈,对长辈说话和颜悦色,声音不大但清晰,不撒谎,这些都是敬的精神体现。有些人认为家里搞得法肃辞严就没有亲切感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有了恰当的规矩礼法,才能更好地维系亲情。一个人在家里守规矩,在社会上也会守规矩,在家里都无法无天,在社会上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分多润寡”、“法肃辞严”是一个家庭家风的体现,它充分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道德水准与价值取向,大家对此切不可小视啊。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乖是不顺不和的意思。妇言这里并非指所有妇人的议论,而是特指后妻的言语。意思是:听信后妻挑拨离间而疏远自己前妻的儿女,不是大丈夫所为;看重钱财而对父母不好,就是大逆不道,不孝之子。
    因为后妈的缘故使得家庭不和或骨肉离散的故事,从古到今都有,且很不好解决。《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大舜就被他的后妈虐待,舜的后妈和后妈的儿子鼓动舜的父亲,几次三番想置舜于死地,但舜都因为大孝感动天地而得以逃生。《二十四孝》中另一个故事讲孔子弟子闵子骞的后妈,她在冬天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和闵子骞各缝了一件新棉袄,可闵子骞穿的一点不暖和,后来才发现,后妈给自己两个儿子缝的棉袄用的新布新棉花,给闵子骞的却用的陈年旧布和芦花,虽体积大,却一点不保暖。为什么后妈会对丈夫前妻的子女不好呢?这里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天性使然,母爱是很伟大的,包括对子女无私的喂养和对子女的保护,所谓护子之情。母亲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时,对其他孩子是有排斥之心的,一是怕其他孩子欺负自己的孩子,二是怕其他孩子分享自己孩子可占有的资源。其结果则是对其他孩子特别是对跟自己孩子关系最近的孩子的敌意,这是自然属性,人与动物皆然。大家观察动物就可以知道,像狗生了小狗,除了主人,其他人只要靠近,哪怕是远远的,哪怕没有恶意,它也会狂叫并扑过去乱咬,即使原本性情温和的狗也是如此。但人又毕竟异于禽兽,人有思维,能认识分析问题,丈夫前妻的儿女得不到母爱是很可怜的,做后妈的更应该关爱前妻的子女,给他们以对自己子女一样的母爱。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没有同情心就根本不是人。孟子还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就是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去爱别人的儿女。作为一个善良的后妈,应把爱自己儿女的情感推及爱前妻的儿女。如果说后妈对前妻子女不好,第一个原因还是由母亲的天性使然,那么第二个原因则完全是因人的私欲和贪念引起。后妈老是觉得前妻的子女必定会和自己的子女同分家产,所以对前妻子女百般虐待,这在古代尤为突出,当代也仍有存在。还有第三种情况,有些后妈开始是想对前妻子女好,但由于前妻子女不太懂事,或心态不健康,一开始就对后妈抱有敌意,即使后妈对他再好,他也不信这是真的,每以语言行为去刺激后妈,久而久之后妈也就心生怨恨,不再对他好,甚至恨起来。第四种情况则是因误会引起,也许后妈想对前妻子女好,前妻子女也想对后妈好,但因为彼此的表达方式不对,交流不畅,最终导致双方不和。如果后妈心胸不宽广,那误会就更深,结果则更不好。
    后妈不喜欢前妻的子女,必然在丈夫面前搬弄是非,在这种情况下,丈夫绝不能“听妇言,乖骨肉”。丈夫首先要有公平之心,不偏袒,具体事件具体分析,绝不能偏听偏信。一听后妻的话就斥责打骂前妻的子女,是千万要不得的。作为父亲,前妻后妻的子女都是你的骨肉,都应对他们好,而前妻的子女得不到完整的母爱,做父亲的就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呵护。当然这不仅仅是针对继母,继父也同样。古往今来,因为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引起的家庭悲剧相当多。这不能不引起再婚父母的高度重视,所以大家对于婚姻问题一定要慎重,特别是有了子女的情况下,除了配偶自然死亡外,千万不要随随便便离婚,这将给子女带来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有可能是一辈子的。现在百分之六七十的青少年问题是因为父母离异引起的,为了孩子,父母对婚姻、家庭必须慎重又慎重。
    关于“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首先必须分清财与情孰重孰轻。财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则多用,少则少用,它可以带来物质的满足,但绝不能滋养人的精神、慰藉人的情感。孟子说人生有三种最大的快乐,第一种就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没有什么比父母健在更重要,你有再多的钱都买不来父母的生命,买不来天伦之乐。李太白说“千金散尽还复来”,千金即使散尽了,还可以再挣回来,父母要是不在了,就永远不在了。
    古人有一副对联,上联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家贫无孝子。”意思是说孝是第一大善,但孝的关键是那份心,并不一定看你做出怎样了不得的行动,给父母买多大的房子,买了多少好东西。如果用财富来衡量孝顺不孝顺,那贫困家庭就没有孝子了。你自己要给父母买什么,那只是你的心意而已,通常父母亲的愿望都是希望子女幸福,子女幸福了,他们也就高兴。但不能因为父母没有要求,子女就不管父母,更不能在父母需要子女时,比如生病住院需要钱、意外事故需要钱时,吝啬钱财而不予理睬。还有的子女,为财产分配与继承的问题和父母闹翻,我亲眼见过一家五个弟兄姐妹,因争夺父母的房子互相敌对。没争到继承权的一派以后再也不管老父亲,父亲生病住院直到去世他们都没去看过一次。这些儿女很有钱,各自都有房子,并不缺那点遗产,然而却让老父亲在孤独寂寞悲伤中度过余生。像这样的子女,还算子女吗?现在农村中因为争财产而刻薄虐待父母的情况仍很普遍,我们中华文化自古重视孝道,读书明理,就更应该懂得孝的道理。《论语》的许多章节和《孝经》都专门论述了孝的问题,《弟子规》还详细谈了行孝的具体步骤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体会。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六十年春晨,阳光明媚,喜而绘此于山寺窗下。聘,指结婚时男方给女方的礼物。奁(lián),指女方的陪嫁品。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嫁女儿要选择品行好的女婿,不要去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要追求善良贤淑的女子,不要去计较陪嫁品的多少。
    其实这句话的核心就是婚姻应看重男女双方的人品,而不应看重钱财。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尤其看重婚姻。佛家、道家,还有其他很多宗教都是叫人出家去修道,而儒家却教人回家来修道,在婚姻中来修道。《中庸》上讲:“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于天地。”意思就是说:君子修道是从夫妇之道开始的,将夫妇之道参透了,就能和天地之道相通。因为夫妇是一小天地,天地是一大夫妇。《史记》中也讲:“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意思是夫妇关系是最紧要的伦理关系,礼的运用,唯独对婚姻特别慎重。为什么呢?就因为婚姻的重要性。而婚姻之中又以夫妇的人品为最重要。只有夫妇的人品好,才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体贴,孝顺对方父母,友善双方亲人。所以《大学》里讲“身修而后家齐”,只有将个人的品行修养好了,才能构建家庭。一个人在家里是好儿女、好弟兄姊妹,在工作岗位是好同事、好领导或好下级,在朋友中是好朋友,那他在夫妇中一定是好丈夫或好妻子,即使有些生活习惯差异,但只要人品好,都能克服或包容。夫妇人品都好,即使双方家庭都不富裕,开始的时候经济拮据,只要共同勤劳去创造,就能建立富足的家庭。如果人品不好,懒惰、赌博、浪费、不务正业,家庭再有钱,也会坐吃山空。而从古到今,凡因为贪图钱财而建立的婚姻,大多不幸福。
    《论语》第五篇第一句:“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长是孔子的学生,孔子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监狱里,但不是他的罪过。这一段被称为孔子的择婿之法:择女婿不问贵贱,不论当下处境,只论人品,且看以后的发展。哪怕公冶长当下还在监狱中,但他人品好,是无罪的,也将女儿嫁给他。这种见识胸襟确是圣人的情怀,试想一般人,有几个敢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犯人,即使这个犯人是被冤枉的。尧帝也是如此,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一个农夫舜,当时舜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甚至连性命都难保,而尧帝看重他的大孝、仁厚,后来舜果然没有辜负尧帝,成为一代圣王,并且和尧帝的两个女儿非常恩爱,28年没有红过一次脸,没有吵过一次嘴。这都是圣人择婿的典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诗经》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就是说一个贤淑的女子嫁到男家,能协和整个家庭。一个家庭是否和谐,女主人的作用十分重要。女主人贤德则一家和睦,女主人不贤德,一会儿妯娌不和,一会儿姑嫂不和,一会儿挑唆丈夫和弟兄闹矛盾,一会儿撺掇丈夫与父母不和,这种情况现在在农村中还极普遍。所以前面讲“听妇言,乖骨肉”还有这层意思,就是听信了不贤德妻子的挑唆而和自己的父母弟兄姊妹不和,甚至反目成仇。所以妻子贤淑对一个家庭太重要了,尤其对子女的影响极为深远。明朝学者吕坤《闺范》中说:“居室之道,未有妻子不贤而能夫妇父子好合者也。”讲的即是这个道理。他还说:“闺阃(kùn)为贤才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本。”意思是说妇女的居室是生产贤才的地方,母亲的教育是天下太平的根本。每个母亲都能培养优秀的子女,那么天下就不治而治了。阃与闺一样,都指妇女居住的地方。贤淑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善解人意,事事能为他人着想,不计较个人得失。另外谈婚论嫁时计较聘礼与陪嫁的多少,引得两亲家不和,伤害小两口的感情也是万万不值得的:财产本是让生活更好,因财产而让生活过不好,那这财产又有什么意思呢?今天很多女子只嫁有钱人,或者必须有房子、车子、票子才嫁,完全不看人品,最终还是伤害了自己。学了这一句,应好好反省呀。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谄(chán)容指巴结奉承的样子。富指有钱财,贵指有权势。贫指没钱,穷指仕途上不通达。这句话连起来就是:见到有钱有势的人就去巴结奉承,是最可耻的;见到贫穷无势的人做出骄纵傲慢的样子,没有比这更卑贱的了。
    《论语》中孔子和弟子子贡谈论过对待贫富的态度问题。子贡问老师孔子说:“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贫穷而不巴结奉承,富足而不骄横傲慢,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可以的,但这样还不如贫穷而快乐、富足而知晓礼仪。贫穷还能快乐,富足能够懂礼,这是什么?这即是心不为外物所动。一切喜怒哀乐、穷达荣辱都不影响自己的本心。这即是圣贤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自然不谄富骄贫。谄富骄贫的人都是将钱势看成了衡量人的标准。其实这和上段讲的婚姻是同理,看人根本是看人品。我们敬重别人,是因为他的道德文章,而不是看重他的财富权势。一个人品行低劣,不学无术,再有钱有势也不值得尊重。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做任何事都以利益为标准,有利则为,无利则不为。评价人事也是以利为标准,有利则好,无利则坏。这种人就容易见富贵而生谄容,遇贫穷而作骄态,只不过有些人表现得明显,有些人表现得隐晦罢了。表现得越明显的人就越显得势利丑陋。像战国时的纵横家苏秦,在没有得势时,父母妻嫂都不理他,待他极凉薄。苏秦自叹:“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等到后来苏秦六国拜相,全家的态度都大变,父母亲自为他打扫房间、道路,请来乐队,到离家三十里以外的道路上去迎接;妻子更是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嫂拜倒在地上,像蛇一样爬到苏秦脚下,又是磕头,又是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你以前对我那么倨傲,而今天又这样低声下气?嫂子回答说:因为你现在地位高了,金钱多了。这个故事见于《战国策》。大家看:这是不是骄贫谄富,而且是多么的恶心丑陋,从中也看出了世态炎凉。世态炎凉就是得势时大家都来捧你,失势时则门前冷落鞍马稀,这也是世俗社会处于功利境界的人们的普遍状态。
    道德境界的人则不论做任何事、评论任何事都是以道义为标准。符合义的则做、则称赞,不符合义的则不做、则批评。我们读书的目的是要不断提高人生的境界,当你超越了功利境界进入道德境界,自然不会谄富骄贫。中国传统读书人有一种品格叫“不卑不亢”,即在任何情况下都既不显得卑微低下,也不显得傲慢无礼。中国社会从宋代以来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阶层叫“书香门第”,这个阶层没有显赫的政治地位,也没有炫人的财富,但一千多年中一直受到社会的尊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阶层的人知书达礼,有道德,有操守,有学问,有境界,不是权势金钱就能打动收买的。我们四川103岁的大儒刘克生老先生有一首题扇诗是这样写的:“不屑趋炎但引凉,指挥如意善行藏。平生特具中坚骨,识透人情自主张。”这其实就是对不谄贵骄贫、不趋炎附势,而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的写照。另外儒家讲“泛爱众”,佛家讲众生平等,既然众生都是平等的,都需要爱,又怎能因人的贫富而生出分别心呢?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讼指打官司,争泛指争吵、争夺。这句话讲:居家过日子切忌起争端、打官司,一旦打官司,终归会带来凶险祸患;待人处事切忌多说话,话说多了必然会有失误。
    争讼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家的成员争斗,一种是和其他家庭争斗而起官司。自家的争斗如弟兄之间为分家产而起争端;家族之间、家庭之外的争端,如与亲戚起争端,与亲家起争端,与邻居起争端,与朋友起争端等。而这些争端严重了则会引起官司。且不要说打官司,单这争端对于一个家庭就不是好事。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不和睦,其他一切事情都受影响。家庭是每个人的港湾,在社会上不管遇到什么麻烦矛盾,回到家就应感到轻松温暖。如果家中乱七八糟,那人还有什么最后的栖息地呢?家庭矛盾首先引起心情不愉快,工作不顺,也影响子女的成长,但凡是在家庭矛盾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心理都是不健康的。所以只要有争端,家庭就有凶患。
    巴金老人的小说《寒夜》就刻画了小知识分子汪文宣在家庭矛盾中痛苦死去的悲剧。汪文宣的妻子曾树生和汪母天天吵架,汪文宣在报馆看别人脸色受气,回家还要面对母亲和妻子无休止的争吵,长期抑郁不得宣泄,肺结核加重,最终妻子出走,自己凄然死去。家庭的争端尚且如此,打官司自然更加严重。第一,打官司无论输赢,都要出钱,这即是损失。第二,打官司,影响从家庭扩展到社会,造成不良的名声。第三,打官司将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裁决以后大家的积怨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会更深。故而打官司无论怎样都会给家庭带来损伤。当然也不是说什么事情都没有原则,都不靠法律,真正遇到大是大非、必须借助法律的事,还是应该打官司的。“戒争讼,讼则终凶”说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也就是说处家庭过日子要息事宁人,少与人争执,对人多宽容,即使他人冒犯,也以隐忍为要。能忍一时之气,则可得一世之安。家庭中更应相互谦让,和睦相处。
    处世为什么忌多言呢?因为“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声音,既是心灵的声音,就有几点当忌:第一,心灵的声音不是随时都发,随时都发,这个声音就不诚挚、不厚重。试想,一个人一天到晚都说个没完,一个人很少说话,哪个说出的话更能引起别人的重视呢?第二,每个人由于出身、环境、经历、性格、受教育程度不同,内心世界也不相同,所以对事物的理解也大不相同。这就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道理。也许同一句话,你是这个意思,甲听成那个意思,乙又听成另外的意思,丙更不知道听成了什么意思……生活中由此而引出的误会多得很。比如甲关心乙,说你穿这么薄的衣服会冷,乙就理解为甲是在嘲笑自己没有衣服穿,这也是我在生活中亲身遇到过的。第三,人是很复杂的,内心也随时在变化,今日似乎好得很的朋友,说不定哪一天因为某种原因反目成仇,昔时你告诉他的那些知心话,现在就全变成了你的罪状。第四,话说得少,那所说的话必定经过深思熟虑。随时都在说话,自然欠考虑,容易引起矛盾,给生活、工作都带来许多麻烦。第五,说话还有辞不达意的时候,这在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以上几个原因都说明话要少说,说多了就会有失误。当然也不是教人一天到晚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话都不敢说,那就太压抑、太累了。家训中说得很清楚,少言是针对处世,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如此。在家中、在至亲的人面前,在知己面前多说几句、推心置腹说几句是无妨的。儒家教人做人谨慎,要有节制,内敛,所以对说话也要求慎重、严谨,不夸夸其谈,不随便乱说。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就是花言巧语、嘻皮笑脸的人离仁德是很远的。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共和国六十年清明,李里绘于射洪蓬溪交界之青堤镇。此里于安岳乡下为农时所见之情景。鳏读ɡuān,指丧妻;寡指丧夫;孤,指幼而丧父;独,指老来丧子。这几种人都是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倚仗地位和权力欺侮逼迫那些无依无靠的可怜人;也不要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肆意宰杀牲畜。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唾弃仗势欺人的行为,特别是欺侮孤儿寡母、老弱病残。儒家讲仁者爱人,对弱小者应给予更多关爱帮助,怎么还忍心去欺侮伤害呢?《礼记》的《大同》里在描述大同世界的时候专门讲到:“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就是要特别照养保护这些弱势群体。清末北洋大臣李鸿章曾有一段告诫属下的话说得很好:“有生杀之权则嗜杀无度,有行政之权则作威作福,有度支之权则为己敛财,当为为官者戒。”意思是有了可以杀人的权力就滥杀人,有了行政权就肆意赏罚、专权蛮横,有了财政权就为自己捞财,这几点是为官的人必须引以为戒的。不仅做官的人必须警戒,一切有权有势的人都应警戒。
    下面谈一下毋贪口腹的问题。佛家讲“众生平等”,就是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哪怕是花木鸟虫都一样。儒家也讲对天地间的一切生命都要怀一颗敬畏之心。儒家讲人的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把天当成父亲,把地当作母亲,把天地间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善待一切生命。但人既是动物中的一种,则必然离不开摄取饮食来维持生命。而且前面讲过了,人是杂食动物,杂食动物则免不了会吃肉。不过我认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就够了,不能为贪图口腹而肆意滥吃。那人的基本需要是多少呢?是七天吃一回肉,这是根据人牙齿的比例推算出来的。因人的生理需求吃一些肉,原也符合食物链自然规律,符合宇宙的生克制化之道,无可厚非。但吃多了,第一会危害身体健康,第二会破坏生态平衡,第三会扼杀人的同情心,滋生残忍心。现代很多人的疾病是食肉过多引起,所以少吃肉反而有利健康。古人一般是一个月吃两回肉,初二和十六。初一和十五祭祖先神灵要杀牲禽,初一、十五祭祀后的肉,初二和十六一家人才分来吃了。现在生活好了,但一个月吃四五次肉也就够了。
    孔子少小贫穷的时候说“钓而不网,弋而不射宿”,就是只钓鱼而不用网网鱼,只打飞行的鸟而不打睡觉的鸟。用网打就会一网打尽,很难逃生;而钓鱼则是愿者上钩,那就怪不得谁了。睡觉的鸟是没有防备的,一打一个准;飞鸟则是警觉的,如果打中了,那就是天命了。孔子即使不得已打猎,也是怀着对众生深厚的同情的。孟子也讲:“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故君子远庖厨也。”意思是君子对各种动物,愿意看见它们活蹦乱跳地活着,而不忍心看见它们悲惨地死去;听见它们被宰杀时凄厉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要远离厨房。这就是圣贤的仁爱之心,不光是对人,对动物也是一样的。佛教里最起码的戒就是戒杀,这也是对众生的慈悲。一个对动物都有同情心的人,那对人自然会更好;一个对动物很残忍,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任意残杀动物的人,对人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画的六卷本《护生画集》就是画的保护动物,不要恣杀牲禽,许多画都感人至深。有幅画画了一个屠夫牵了一头猪从肉店门口经过,猪望着肉店上挂着的一只大猪腿,画上题着“我的腿”三字。丰先生讲,护生就是护心,保护生命其实是保护人的那一颗善良的心。“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就是教人要有一颗悲悯弱小的仁慈之心。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古怪孤僻、自以为是,必定常因所犯的错误而后悔;颓废懒惰、甘于现状,则家业难成。
    人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自然有群居群处的原则,人若古怪孤僻则必定违反群居群处的原则,违反原则势必犯错误,错误一多后悔也就多。孔子的哲学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叫仁。仁字前面讲过了,是指两个人,所以仁的基本精神就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反映了孔子对于人作为群居动物的自觉。人要群居就必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如果一味按自己的想法办事,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就是乖僻。自以为是也是很麻烦的,自以为是的人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看不起别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结果错误烦恼如影随形。自以为是的人往往都有几分聪明,在某些方面也确实比一般人强一点,然而这点聪明与才能恰恰成了他们进步的障碍,有点可炫耀于人的东西就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易经》里边有一卦叫谦卦,谦卦的卦象外边是平地,内中是高山。真正的君子就应像谦卦一样,外表平易谦和,德如大地,而内中的学养却崇高得像高山一样。所谓“谦谦君子”就是这个意思。乖僻自是的人多偏狭,偏狭者看问题多不能全面,不全面则错误自然很多。
    颓惰自甘的人说得形象点就叫破罐子破摔,破罐子破摔怎么能将家庭建设好呢?颓废的人意志消沉、精神委靡,这种人是悲观主义者。其实生活本身就是美丑并存、善恶同在,就看你怎么看。如果你光看事物不好的那一面,那人生就是悲剧,是消极的;如果你多看事物美好的那一面,你就会觉得生活充满阳光,无比美丽。换一种眼光,生活本身并没变,可你的心态一下就变了。从前有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开布鞋店,一个开伞铺。一到下雨天,老太太就愁鞋店的布鞋卖不出去;一到出太阳,她又愁开伞铺的伞卖不出去了。老太太是下雨也愁,天晴也愁。后来遇到一个高僧,高僧告诉她:下雨的时候你就想,女儿的伞卖得出去了;天晴的时候你就想,另一个女儿的布鞋卖得出去了。老太太按照高僧说的做,果然从此不再愁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差不多,只是各自的不如意表现形式不同。所以乐观、悲观,并不是生活的境遇有太大的不同,关键看你用什么心态面对。懒惰则是绝对不行的,懒惰的人可以说做什么都不能成功。人的最基本品行就是要勤劳,不勤劳,其他品德也很难建立起来。现在很多人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而不愿意劳动,这是很不好的风气。学习、工作、生活、治家,哪一条都离不开勤劳。懒惰的人家里乱七八糟,生活也一塌糊涂。历史上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首先必定是一个勤劳的人。《易经》里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君子应像天一样生生不息,生机勃勃,勇猛精进,永远有一股阳刚正大之气。这种品格的对立面即是颓惰自甘,对此大家应引以为戒。孔子说,一个人不能行中道,就会有狂和狷两种情况。乖僻自是就是狂,颓惰自甘就是狷,这两种情况对做人和治家都是大忌。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狎(xiá)昵(nì)表示与人亲近但态度不庄重;“恶少”指不良少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和那些恶少来往亲近,时间久了必然受到连累;而谦虚地和老成稳重的人交往,遇到急事就可以向他们讨教。
    这句话讲了择友的重要性。与不同的人交往,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狎昵恶少有直接、间接两重连累,直接的就是因参与干坏事而受惩,间接的就是自己不知不觉间学坏,最终也变成一个坏人。君子和恶少是很难成为朋友的,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像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里,祁老太爷的二孙子祁瑞丰本质并不是多坏,就是因为和坏人冠晓荷、大赤包等人交往亲近,最终成了汉奸。而且恶少都是酒肉朋友,你真正有危难时,他们早已逃之夭夭。
    与社会阅历广、经验丰富、稳重厚道的人交往,可以学到许多人生道理,涵养性情,改掉自身的许多毛病。与老成者交朋友,他们能肯定朋友的长处,批评朋友的短处,不会阿谀奉承、敷衍塞责,朋友急难的时候更是鼎力相助,出谋划策。《颜氏家训》中讲:“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暗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翟悲于染丝,是之谓也,君子必慎交友焉。”意思是说:少年人性格没有定型,和朋友常常亲密相处,互相熏陶浸染,虽然没有存心学习,却因潜移默化,言笑举止,自然相似,何况操行和才能是很容易习练养成的呢?所以和好人相处,如入满栽兰草之室,时间一久,自己便全身是香了;和坏人交往,如入卖鲍鱼的铺子,时间一久,自己也沾染了浑身臭气。墨子看见染丝就感慨,丝放进什么染缸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有德行的人必定谨慎交友。这段话也深刻地反映了少年谨慎交友的重要性。
    其实和恶少或老成朋友交往只是表相,只有你自己心中是非善恶标准分明,你自然就不会去和恶少来往,只有你自己分不清是非,自己也有不良习气或者意志不坚定,才会和恶少交友。关键在自己要修身成德。所谓“清者自清”,倘若你的德行更高,还可以去教育感化那些品行不好的人。比如《论语》第九篇《子罕》中所记:“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就是说,孔子想到东边的少数民族那里去住,有的人就说,那里那么鄙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那里,又怎么会鄙陋呢?故而真正有德的人可以改变别人甚至移风易俗,又怎么会被别人改变呢?但这是指成德以后的情况,而青少年处在人格养成期,交友是一定要有选择的。那什么是青年择友的标准呢?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的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正直、诚实、见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搞歪门邪道、阿谀奉承、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有害的。另外,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就是说要在各种积极向上的文艺活动中去交友,交朋友的目的是辅助自己涵养仁德。孔子还说:“无友不如己。”就是每个朋友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没有哪个朋友不如自己。所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贤德的人就向他看齐,看到不贤德的人就反思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问题,这样自己的品德慢慢就提高了。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静想。共和国六十年季春桐月,李里于青堤古庙春江花月夜。谮(zèn)当诬陷中伤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人说长道短,不可轻信,应当三思,因为你怎么知道他不是在诬陷别人?和别人发生争执,应静下心来再作考虑,因为你怎么知道不是自己的不对?
    《论语》的《颜渊》篇中孔子说:“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为远也已矣。”意思就是说:暗中诬陷,以及当面的诬告,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之人了。一个明智的人是不会被别人的诬陷之辞所迷惑的。一般人听到别人来传两句坏话就跳起来了,很少冷静去思考这话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传话人添油加醋,哪些是夸张,哪些是传话人主观臆断。这还只是传话人本身没有恶意的情况。如果传话人是有意来挑拨,那问题就更严重了。《增广》里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但凡一个人到你身边来说长道短,说张三说了你什么,李四又说了你什么,你就一定要注意了,这个人肯定有问题。因为他来说是非,这本身便有错,哪怕说得再逼真,也是错的。人的语言往往与事实有出入,即使描述者主观上是要传达真相。因为语言描述的是描述者心中的真实,描述者心中的真实和客观事实往往是有一定距离的。加之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差异,各人的学识、修养、境界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大不相同,同样的事物,反映在不同的人心中就有了不同的样子。知道这些道理,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就更应该细细思量,多方参照,不能听了风就是雨,听了这个人的话马上就忌恨或者去辱骂那个所谓说你坏话的人。每个人的话都是一面之辞,就像盲人摸象,摸到的都只是象的一部分,把各部分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大象。
    下面再谈与人相争的问题。上句谈到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这里也一样,只要你和别人相争,你再有道理都没有道理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和别人起争执,必是两方都在用力,单有一方是争不起来的。如果说你觉得对方有问题、很不对,既然他这个人很有问题,你还和他去争,你不是把自己也等同成和他一样很有问题的人了吗?孔子的弟子子张说:“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就是说我如果是个贤德的人,又有哪个人容不下呢?中国文化自古以来讲礼让,孟子说:“无辞让之心,非人也。”孔子也说“君子无所争”,为什么呢?因为君子胸襟宽广,什么都看得透彻,什么都能包容。
    当然上面所说的这些争,是指生活中为名利得失、是非对错发生的言语口角、称讥毁誉之类。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比如国家民族大义,那是怎么样也要争的。历史上每当有外族入侵,会有那么多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那就是争,是为民族独立自由而争,那样的争就是崇高伟大的。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争往往是因为义气用事,一时冲动。在生活中要想和人少起争执,首先要控制我们的情绪,而更关键的是要开启智慧,深刻地认识人生社会,提高境界,培养宽广的胸怀。人的智慧提升了,境界宽广了,才会看得清楚,想得明白,不会轻易相信别人说的是非,不会老去和人争执,老认为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这一句的意思是:给了别人好处、恩惠,不要总想着让人酬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恩惠,切莫忘了报答。
    为什么要施惠无念呢?因为给人恩惠的目的并不是要人回报,而是出于仁爱恻隐的本心,儒家讲每个人心中都有同情人、关爱人的善意,这是自然而然的。你帮助别人,是出于你的本心;同理,看见别人受苦落难就心中难受,不去帮助心中就过意不去,与人惠恩是为了自己心安,与别人无干。而生活中很多人做了好事总是想着别人应该酬答他,如果别人没像他想的那样,他就不高兴。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别人让座,坐下的人没有说谢谢,让座的人心里就很不舒服,后悔让了座。这不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吗?做好事自寻烦恼。2008年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自发向灾区捐款捐物、献血出力,哪里是为了回报呢?都是出于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不这样做良心上就过不去。其实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不忍人之心”,不忍心让别人受苦受难。
    给别人恩惠不要想着回报,但接受别人的恩惠是一定要想着报答的。别人不要你回报是别人的境界高,你报不报答则反映你的品德。报答和施与一样,施与别人恩惠是心中不得不然,不如此就不安,报答别人的恩惠也是一样,不报答内心就不安,不报答内心则过不去。我们中国人一直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教人要报恩。我们四川崇州上古寺的登宽老法师总是语重心长地说:“人一定要懂得报恩。父母生你、养你、抱着你,一泡屎一泡尿地将你带大,多不容易啊,一定要对父母好,孝顺父母。老师教你读书,一个字一个字教你认,让你明白道理,也是多么不容易啊,一定要尊敬报答老师。”我们中国人把知恩不报的人称为“忘恩负义”,这种人是大家深恶痛绝的。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这句话是讲: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不应做得太绝;成功后就应该知足常乐,不要没完没了地去追求。
    孔子讲:“过犹不及。”我们吃胀了比吃不饱更难受,即是这个道理。做事不留余地就是过,这样常常是自己把自己的后路断了。存钱就是留有余地,以备不时之需。一个人挣多少用多少,没有一点节余,那遇到急事需要用钱的时候又怎么办呢?人的身体也是如此,现在很多人仗着自己年轻,就经常熬夜,或者兼几份工作,拼命挣钱,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异样,但其实这些超量的消耗早已给身体造成伤害,久则成疾,等到它突然发作的时候,已是不可收拾了。
    《黄帝内经》中讲,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不妄作劳”,意思就是不能过于操劳,应劳逸结合。书法家于右任先生曾做过一副对联:“天留余地开新运,人以无私至大同。”这副对联现在还挂在于右任先生老家陕西省三原县的故居里。上联也是讲的留余地,人间留有余地,才会不断有新气象。另外“余地”这个词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余地,即剩余的空地。大家想想,生活中哪个人不喜欢有多些空地呢?屋前屋后如果有块空地,我们就可以栽花种树,养鸡养兔,谁不喜欢呢?谁愿意到处是房子,挤得满满的,让人透不过气来?我们国画里面很讲究留白,所谓留白,即是画中留出空白,不要画满了,满了则死板,留白方有生机。现在很多人做事不留余地,特别是超前消费,自己还没有这个能力就要先享受,结果将自己逼得很累。
    “得意不宜再往”,事情做成了,就应见好就收,不应贪得无厌,一贪得无厌,不知休止,则物极必反。所谓物极必反,即是事物发展到极致,必然向它的反方向发展。易学中讲:“阳之极为阴之始,阴之极为阳之始。”意思是说阳气达到极致的时候就是阴气的开始,而阴气达到极致的时候也是阳气的开始。所以事物走到顶峰的时候,便是其衰落的开始。天上的月亮圆满之后要残缺,所谓月盈则亏。每一个朝代到了顶盛,也就同时开始走向衰亡。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思是说大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凡发展到极致的东西,都是不能长久的。国学大师杜道生先生说:“四季流行,成功者退。”就是说春夏秋冬四季,春天做完春天的事情,让万物生发起来,就悄然走了。夏天秋天冬天也是这样。人效法天,也该功成身退。比如炒股票,本来今天抛售肯定赚了,但为了赚更多,想等明天涨高些再卖,结果赔了。为什么人得意了还想更得意呢?就是贪心在作怪,而贪心是万恶之源。另外还要补充一下,这里的“得意不宜再往”主要指的为人处世方面,至于道德学问,则应勇往直前,锲而不舍。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共和国六十年冻桐花时节,李里绘于青堤古渡。妒忌是指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超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别人有了吉祥可贺的事,不可生出妒忌心理;而别人遭逢祸事灾难,也不可生出幸灾乐祸的心。
    人往往有一种很不好的心理,看见别人比自己好就不舒服,看见别人比自己差又瞧不起。其实这都是由于没有看透人生宇宙的道理。天是最公平的,它绝不会让一个人什么都好,也绝不会让一个人什么都不好。瞎子失去了视力,老天便补给他灵敏的听力,瞎子的耳朵大多格外好,从古到今,许多琴师是瞎子,现在街头卖唱的很多也是瞎子。红颜多薄命,天才多早逝,口吃善著书,大器偏晚成。你太漂亮了,老天就让你命运坎坷,古今红颜没有几个逃脱得了这个命运。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无一例外。你太睿智才高了,老天就减少你的寿限。汉代的大文学家贾谊,被称为汉代最有智慧的学者,即使董仲舒也比不上他,结果32岁便去世了。魏晋时的王弼19岁注解《周易》,横绝一世,21岁便去世了。唐朝的大文学家王勃14岁作千古名篇《滕王阁序》,26岁便去世了。现代天才诗人徐志摩也只活了34岁。你话说不清楚,老天就让你写得好文章,韩非子口吃,文章却是一流,与孟子、庄子、荀子齐名,并称庄孟荀韩四大家。大哲学家冯友兰、大史学家顾颉刚两位先生在北大讲课,听者寥寥,可他们的著作却对现代学术产生了不朽的影响。新文化领袖胡适之先生在北大兼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外文五个系的课,讲课时学生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窗子外都是人,但胡先生的著作远没有他的讲学精彩。不少人成名时年龄比较大,近代画坛泰斗齐白石50岁才有小名,70岁成中名,90岁得大名。清末大翻译家林琴南成大名也是近50岁了。他的成名作——用古文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也是40余岁时完成。所以老天是最公平的,它不给你这样,一定会给你那样。另外任何事情都是利有多大,弊就有多大。做大官的,你看到他平日有钱有车,可是他的责任同样重大,有时觉都睡不稳。一个家庭子女多,确实热闹,可是矛盾自然也多。我外祖父曾经给我舅公写信说“有天伦之乐,必有家室之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些道理,心态一下就平衡了,还怎么会有妒忌、幸灾乐祸的心呢?
    当代高僧94岁的昌臻法师给我家写了一幅字“回头如意”,旁边写了几行小字:“古人常执玉如意,寓有知道回头乃能如意之深旨。人之常情,每欲万事如意,殊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此古今之所同然也。古谚曰:别人骑马我骑驴,向前看去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大家细细体味一下昌臻法师这段话,心情自然就平和下来了。自己的心平和了,再看别人,再看世界,一切也都平和了。按照儒家仁者爱人的精神,对于有喜庆的人,我们应该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如同自己有喜事一般。别人有祸患,我们更应该同情帮助,如同自己有祸患一样,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同胞,都是弟兄姐妹,都是天地这个父母所生,都应该相亲相爱,相互帮助。另外我们将心比己想一想,如果你有喜事,别人不是为你祝福,而是在旁边冷嘲热讽,你有灾难,别人不是关心帮助你,而是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你会作何感想呢?其实有喜庆希望别人分享祝福,有灾祸希望别人关心帮助,是人之常情。我们都用这种情怀来对待别人,我们自己也感到幸福,哪还会有幸灾乐祸与妒忌呢?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做了善事,总想别人看见、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善;一个人做了恶事怕别人知道,一定是大恶。做善事绝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出于人的恻隐心,不忍人之心。
前面已经讲了,做善事是因为不这样做,自己的内心就过不去,就像看到一个瞎子要掉进井里,你不去拉他一把,你心里就过不去。如果为了让别人知道而去行善,那性质就变了,你做善事是为了名利,而善事只是你捞取名利的手段而已,这样的善自然不是真善了。真正的善是有人见没人见,哪怕被人责骂都要去做。比如路上见到一只又病又丑的土狗,看起来都很恶心,你去救它,有没有人看见你都会救,甚至别人都骂你神精病,你还是要去救,为什么?因为你同情这只狗,心痛这个生命,这种同情、心痛就是真善。
    人都会犯错误,但犯错误也有几种,一种是无意的,一种是有意的。无意犯的错误,知道错了可以改正;有意犯的错误,你是明知故犯,那就麻烦了。但明知故犯里边有一种是因为情绪使然。比如明知杀人抵命,可是你们两个闹矛盾,你因为一时太冲动,一气之下就将别人杀了,杀完以后你后悔万分,内疚自责,最后到公安机关自首,这种恶都不算大恶。去年我到贵州监狱去给犯人讲学,就了解到犯人里边有一部分人是因为一时冲动而犯罪的。但是有意犯错误里边还有一类,这些人心肠极坏,杀人放火盗抢奸淫都蓄谋已久,做了这些坏事根本没有一点自责愧疚,只求怎么逃脱,这样的恶就是大恶。一般能够承认改正的都不算是大恶。孔子说“过则勿惮改”,犯了错误不要怕改正。孔子的弟子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意思是说君子犯错误,就像天上的日食和月食,人们都能清楚地看见。你犯错误别人看得清楚,你改过时别人也看得清楚,只要你改正了错误,人们仍然景仰你。一个人,不怕犯错,只要知错能改,便是好事。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意思是说小人犯了错误总要掩饰,一开始犯了小错,遮掩过去,长此以往,小错一个接一个,最终便酿成无法挽回的大恶。所以一些贪官污吏在被抓以前都是堂而皇之、一本正经的样子,一但查出来,其罪恶都是惊人的。《中庸》里讲:“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就是指自己独处的时候要谨言慎行,有人没人一个样。人能做到有人没人一个样,自然不会因为没有人看见就不做善事,也不会因为没有人看见就做恶事。行善去恶都是完成自己人格的需要,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色指美色,即漂亮女子;淫心指邪乱的念头;报当报应讲;匿读nì,当隐藏讲。这句话是说:见到漂亮女子就生起邪心,后果将报应在自己的妻子或女儿身上;隐藏怨恨之心而对人用暗箭,将给自己的子孙埋下祸根。
    这段话是用因果报应的道理来告诫人们不要做坏事。因果报应是佛家很重要的理论,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有因果。我们四川乐山乌尤寺客堂有副对联就是讲因果,非常形象有趣,联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佛教传入中国后,因果思想很快便在民间流行,像道教的劝世文《太上感应篇》就全是讲的因果报应,一开篇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与福是没有定数的,都是人自己招来的,善恶的报应就像影子一样,随时跟随着人。其核心就是讲人做了善事有善报,做了恶事有恶报。读儒家圣贤书的人,不讲因果他也会行善止恶,但对于没有读过圣贤书的普通大众,因果思想是有很大用处的,他们会为了善报去做善事,会因为惧怕恶报就不去做坏事。见了美丽漂亮的女子而生出倾慕敬爱之心,这是正常的,也是高尚的,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但一见了美丽漂亮的女子就生起邪心,那就是低俗丑陋的。倾慕敬爱是对美的礼赞,是对天地造化的礼赞,就如看到了美丽的鲜花和奇瑰的山水而生出喜爱一样。邪心则完全与美无关,而是自私粗陋的肉欲。古代的小说中讲这种“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的故事相当多。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刻画了一个叫蓝东洋的人物,头发把脸遮了一半,长期不洗澡,一件西装的领子被油汗浸透了,全身又脏又臭。他长年用没被头发遮住的那只眼睛到处阴森森地瞄,看到每一个女性想到的都是男女之事,简直丑恶得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则不然,他和大观园里众多女子都很好,但他对这些女子都是一种欣赏、赞美与同情的态度,并无淫邪之念。宝玉的情怀是纯洁美好的,对女性尊重、真诚地礼赞与关爱,这正是宝玉这个人物在中国文化中的不朽价值。不管有没有报在妻女的事,我们见到美丽的女性都应该像宝玉一样怀着尊重与赞美的情怀。女性是美的化身,国父孙中山先生说:“世界少了女性,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七十的善,百分之百的美。”所以不光是对美丽的女性,对所有的女性我们都应该敬重,我们对女性的赞美就是赞天地之化育。中山先生还说了:“人类在生育女人时,女人也生育了全人类。”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对人生、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因为认识看法的不同,经常会产生误会,误会不及时消除,就形成矛盾,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怨恨。有了怨恨不表现出来,却想要报复,就用暗箭。所谓暗箭,就是用阴谋诡计来伤害人。这种暗中伤人的做法,其报应是在儿孙。古代讲因果报应的书中多有祸延子孙的。对于报应,我们应该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匿怨而用暗箭”这个问题要解决,关键是怎么对待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孔子教育我们“君子和而不同”,就是求大同存小异,尊重别人的习性。人与人有误会也是在所难免的,有了误会要尽量消除,不要将误会憋在心里。如果一时不能消除,也不要记恨,因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子长了,你以行动说话,别人就能真正了解你。若是已经形成矛盾了,则应将心比己,推己及人,多予宽恕。如怀仁爱慈悲之心,则无矛盾可言。比如有人来问我,工作中老是有小人跟他作对,他看不惯,每与争执,心中怨恨不已。我就告诉他,小人不明大道,作了很多错事,已经够可怜了,你慈悲为怀原谅他,自己也就想通了。另外按照《中庸》里讲的,“赞天地之化育”,那么就更不会有怨恨了。所谓“赞天地之化育”,就是以赞美大千世界万物的心态来对待所有的人事。天地生万物皆是相生相克的,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道理,你能说天上的仙鹤就好,粪坑旁的苍蝇就坏吗?没有苍蝇就无法分解腐烂的秽物。你看你用赞美天地间万物的心态去看问题,哪里还有什么怨恨可言。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饔读yōnɡ,早饭;飧读sūn,晚饭;国课指赋税;橐读tuó,囊、橐皆指口袋。这句的意思就是说:一家人和睦相处,即使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也还是能余下欢笑;该缴纳的赋税早早交完,即使口袋里所剩无几,也会因为没有负担而得到极大的快乐。
    这段话主要讲了家庭和睦与社会责任两个问题。家庭当中最大的事便是一家人和睦相处。家庭生活有物质、精神两方面,物质生活再穷,一家人只要和睦,也很开心。如果生活很富足,但一家人却钩心斗角,互相攻击,或者关系冷漠,又有什么意思呢?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写了许多大家庭,物质条件都是很优越的,但家庭成员的关系却极差,结果大家都很痛苦。最有名的像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就是写的这样的家庭,曹禺的话剧《雷雨》也是。俗话说,家和万事兴,那样的日子才是最温暖幸福的。在和睦家庭长大的人与在不幸家庭长大的人,心理状况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前者多比较开朗、自信、阳光、有爱心,而后者多比较内向、自卑、暴躁或孤僻。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家庭和睦的重要意义。物质只能满足人的欲望,滋养不了人的情感。孟子说人生有三乐,第一乐就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中国是农业古国,几千年的国家财政主要来自农业税收,哪怕是读书人也要耕田种地,叫耕读传家。耕地则必须交农税,这是每个人都要尽的义务。无国则无家,我们个人的家是小家,国家才是大家。只有国家好了,老百姓才能好。抗战时,国破家亡,你的小家再好,也只得颠沛流离,所谓“既处覆巢,焉得完卵”。打烂了的鸟巢中哪里还有完好的鸟蛋呢?所以纳税是每一个公民都要做的事。把税交了,心安理得,即使自己口袋里所剩的钱粮不多,心中也是很快乐的。这深刻反映了我们中国文化中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随时将个人利益置于群体利益中,而不是将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税收是国家对财富再分配的过程,有了稳定的税收,国家才能拿这些钱去办教育,搞福利,办养老院、孤儿院。所以你交税就是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家是每个人的依靠,国是每个家的依靠,个人想生活得幸福必须家庭和睦,家庭要兴旺必须国家富强。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读书志在圣贤。西南师范大学有著名刘又辛老学者,时年九十有六,与杜道生先生为北大同学。两先生皆每以读书志在圣贤诲人。徒当仅仅讲,科指科举考试,第指科举考试的等级。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科举为隋朝隋文帝所设,历代沿袭,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始废除。“科举”的“科”当门类讲,因科举考试分了许多门类,唐朝时竟有五十余种之多;“举”当选拔举用讲,科举就是分类考试选拔举用人才。科举除了文考外,也有武考,称为武科,唐武则天时开设,一直沿袭至清末。隋文帝创设科举时分了志行修谨与清平干济二科,隋炀帝又设进士、明经两科。“进士”这个词出自《礼记·王制》,本义是进受爵禄。隋炀帝设的进士就是考试策论的科目。唐朝科举开始完善。唐宋的科举都分常科、制科两类。常科就是常例举行的考试,每年一次。制科是皇帝临时诏令设置的考试。元朝曾一度废除科举,到元朝第四个皇帝元仁宗时又恢复,开始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并沿用到清末。明清是科举的极盛时期。其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在各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乡试都是秋八月举行,故称秋闱。“闱”是考场的意思。乡试考三场,第一场在八月初九,第二场在八月十二,第三场在八月十五。第一场考《论语》,第二场考《大学》、《中庸》,第三场考《孟子》。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于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在礼部举行,又称春闺。逢辰、戌、丑、未年举行。参加会试者都是各省举人。会试也考三场,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于会试同年举行,皇帝亲自在皇宫中主持,考取者通称进士,进士又分三甲:第一甲叫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叫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叫赐同进士出身。一甲首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进士榜称甲榜,用黄纸书写,故又叫金榜,中进士又叫金榜题名。在特殊的年份设科考,一般皆因朝廷有庆典或皇帝登基,称为恩科。比如甲午海战这一年,战败本应停科考,又因慈禧皇太后万寿庆典,加开恩科考试。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与试帖诗。八股文专取四书五经命题,作文要用古人语气,所谓代圣贤立言。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领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段组成,后四段各有两股,相对成文,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字数在七百字左右。又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明清两朝许多古文家的八股文是做得很好的。考诗的制度起于唐高宗时,后一直沿袭。试帖诗的题目和用韵有严格的限制,一般以古人诗句和成语为题,并限韵脚,文句要求庄重典雅。因题目皆冠以“赋得”二字,故又称“赋得体”。
“读书志在圣贤”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是要立志做圣贤的,并非仅仅为了科举考试;为官则要心中想着国君与天下,岂能计较个人的身家性命。
    整段话可以说将读书人的追求讲得很清楚明白了。《左传》里讲人生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就是说人生最大的基业就是立德,树立崇高的品德;其次是立功,为天下苍生建功立业;最次是立言,如果你不能建功立业,那也应著书立说,将你的思想学说留传下来。这三者中立德是根本,没有伟大的人格,不可能建立奇功伟业,没有崇高的品德,不可能写出伟大的著作。孔子也说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意思就是说有德行的人必然有话要说,韩愈把它叫做“气盛言溢”;而夸夸其谈、能说会道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三不朽,立德是体,是根本,立功、立言都是立德的功用。圣贤就是能够立德、立功、立言的人。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等都是中国的圣贤。伏羲画八卦,建立了中国特有的符号系统,八千年后,今天我们还在运用;炎帝播百谷,创立了农耕文明;黄帝则制定了中华民族的衣冠文物制度;尧、舜开创了中华历史上最早的盛世;大禹治洪水,将天下分成九州,使百姓免于灾难;商汤推翻暴君夏桀,文王武王推翻暴君商纣,周公制礼作乐,教化百姓,使中华民族成为千古礼仪之邦,这些都是又立德又立功的圣王。孔子一生凄惶,周游列国不见用,虽没建大功业,但孔子修诗书、正礼乐、赞易传、著春秋,总结了几千年前的历史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以后几千年思想文化的根基;孟子一生亦如孔子不得志,但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著《孟子》七篇,影响深远。孔孟则是又立德又立言的圣人。圣和贤的区别是:有全德者为圣,某方面的德突出者为贤。像黄帝时造字的始祖仓颉,商汤的大臣伊尹,孔子的弟子子贡、子夏、子路等,都是贤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做圣贤,要完成自己,要为社会人民做贡献,要留下有益于人类的言论。圣贤中有大圣大贤,有中圣中贤,有小圣小贤,只要尽自己的努力,每个人都可做圣贤。像这次汶川地震中牺牲的教师谭千秋、向倩,他们以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学生,他们也是圣贤。我们四川的老学者谢祥荣先生,在他所著的《周易见龙》中专门谈到圣贤崇拜的问题。他说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西洋是神灵崇拜,中国是圣贤崇拜。所以中国读书人的理想是做圣贤。孔子之所以那么喜欢颜回,就因为颜回是真正在学圣贤。西南师范大学的大学者刘又辛老先生就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高在哪里,不是别的,就高在读书人的理想,读书人是追求要做圣贤的。”
    应考科举是争取做官的机会,通过科举考试去做官,而做官是要为百姓做事,这才是目的。但很多人是把做官当成捞取名利的手段,这样一来,应考科举的目的也变了,成了做官的前提。很多人拼命读书只是为应科考,应科考只是为了升官发财。这样一来,读书就有了强烈的功利性,离圣贤就很远了。这句话在古代有用,在当代仍有很大的意义。现在大部分的学生读书都是为了高考,高考又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找好工作是为了挣钱多,过上富裕的生活。过富裕的生活并不错,但那只是做圣贤的副产品,况且做圣贤很多时候还是要牺牲个人的幸福。就像只为追求快乐是永远得不到快乐的,因为只为快乐的快乐是自私的快乐,而在自私中是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的。当你学圣贤的时候,快乐自然随之而至,那样的快乐是超越在一般的痛苦与快乐之上的永恒的快乐。
    读书的目的是做圣贤,那为官的目的则应是报效祖国了。做官,要竭尽全力为民众分忧解难,为老百姓做事,老百姓的事就是国家的事。民族英雄林则徐有副对联作得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对“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的最好诠释。如果对国家有利,个人的生死都可以不顾,哪里还会计较个人的祸福而趋往或回避呢?不因祸而避,不因福而趋,就是岂计身家。我们敬爱的温总理当政之日就发表演说,引用林文忠公的这副对联,而在几年的当政中,温总理确确实实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次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小时后,很多人还在惊慌恐惧之中,温总理已从千里之外来到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在帐篷里指挥抗震救灾。余震还极厉害时,温总理又爬上数十米高的废墟去慰问搜救伤员的官兵。受灾的每一个地方,温总理都亲自去视察。如果顾及个人的安危,又怎么能够做到如此呢?所以,一个好官是时时事事以国家人民为念,而不是把做官作为谋取个人利益、满足个人权力欲的手段。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给蒋经国做了一副对联,蒋经国一直悬挂在其总统办公室中,联曰:“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做官的人也要求名利,但他追求的是天下的利,所求的是万世美名。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个人仕途通达能做官则应兼济天下,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不能做官则应完善自己,做一个有道有德之人。朱柏庐在家训的最后提出了作为人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做圣贤,存君国。这值得我们好好去体会。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里有族兄八十八岁李炽昌先生,饱学之士,早年入地下党,后被错划右派,还乡务农三十年,彼毫无怨言,教儿孙曰:党光明正确伟大,然党内亦有非党意识,不可因此则否定党。一生坎坷,晚年更老病缠身,兄皆达观泰然,里崇仰至深,特绘之以表景崇。共和国六十年季春于故乡蓬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守住本分,安于自己的命运,顺从所处的时空,听从天意,做人做到这样,差不多就接近一个真正的人了。
    守分就是安守本分。你是一个农民,就守住你农民的本分,竭尽全力将庄稼种好;你是一个教师,就守住教师本分,好好地传道、授业、解惑。你是一个官员,就守住官员的本分,心系家国,为民做主。其实这就是儒家讲的正名的思想,守住本分也就是名实相符。你一边教书,一边想着要去做生意发财,这就是不守本分。
    安命,并不是消极地听任命运的摆布,而是指尽人事,听天命。所谓尽人事,就是对每一件事,你都尽自己的努力去做,至于成不成功,那就听命运安排了。比如这个女孩子很善良美丽,你很喜欢她,你就应竭尽全力去追她,最后能否追到,那就是天命了。如果你追都不追,结果女孩子没和你好,你怎么知道是人事还是天命。你尽了努力还是没追到,那才是天命。你尽力了,那就无悔,听天命,那就无怨,你能尽人事、听天命,就可以无怨无悔。
    顺时即是顺应时空,也即是与时俱进。人所处的时间空间是不断变化的,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环境绝不是说为了活得好,什么原则也不顾,有奶便是娘。为适应环境什么也不顾叫圆滑,只讲原则不适应环境叫迂腐。既能守住自己的原则,又适应环境,方叫圆通。所谓原则就是做人应有的起码的道德。与时俱进,就是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则必须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认清你所处的时空,要认清时空,必须要有大智慧,要有大智慧,则必须深入学习圣贤的经典,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听天即是顺其自然,什么事情都不强求,随缘即可。孔子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什么事情老天都有一定的安排,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有了这种思想,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坦然面对。生是大自然将你送到这个世间来,死是大自然将你接走,每个人被送来了,都是要被接走的,老天不会送你来了就不管你,你顺应老天将你送来、将你接走,自然就平和了,也就是圣人说的“生顺死安”。《庄子·大宗师》里也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把生死的问题都参透了,那么人世间的得失成败、荣辱毁誉就都不是问题了。所以一切事情皆随顺自然就可达观以对、澹泊以处。荀子谓:“物来能应,事至不惑,是真儒也。”《论语》第二十篇《尧曰》的最后一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就是说不知道天命,是不足以成为君子的。乐天知命、知足常乐,才够格做一个君子。
    “庶乎近焉”,这个“近”就是接近一个君子。能做到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差不多接近君子的状态了。我们四川乐至的国学泰斗、大诗人刘克生老先生就有这样的境界。刘老出身书香之家,自幼聪颖好学,20余岁已以骈文名世,得到柳亚子、于右任、章士钊诸名家的褒赞,30岁就已将《全唐诗》四万余首全部背得,至于经、史、子、集无不如数家珍。可是解放后,由于极“左”政治,刘老的家被抄,父亲跳楼,妻子上吊。刘老则被弄去挑大粪、挖厕所、给死人穿衣服、打石头,一整就是30年。在这种情况下,刘老毫无怨言,随顺平和地对待,让他担粪,他一天就担十来挑。一个旧时代的才子书生,居然一天担几百斤大粪,来回走六七十里山路,就连农民看了都觉得佩服。叫他给死人穿衣服,他就认认真真穿,摸索出给僵硬的尸体穿衣服的技巧。批斗他的时候,他闭着眼睛,在心里背他的诗词文章,毫不以批斗辱骂为然。打石头,他努力地打,打石之暇仍然吟诗填词,丝毫没有怨恨痛苦之情。改革开放后,刘老任乐至县政协委员,住着租来的房屋,100岁后政府才给他分了两间房屋,还在楼上。就是这样,刘老仍怡然自乐,与诗词文章为伴。他作了一首《茅屋》诗:“茅屋避风雨,数椽年年僦。居深尚觉安,巷僻权因陋。开卷对古人,恍若逢亲旧。上下五千年,穷通并夭寿。我心淡如水,静看云归岫。老梅伴孤吟,花与人同寿。”僦(jiù)就是租的意思。这首诗写出了刘老几十年住在租来的房子中却仍然超迈自乐的心境。政府但凡给刘老加工资,刘老总会说:“乐至是个穷县,还给我加工资,我这么大年纪了,这几百元钱足够了,不要加了,不要加了。”晚年刘老的名气益增,全国各地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刘老也一点不以名人自居,还是以平常心对待,临走还送点乐至特产。不管什么文章,请刘老阅看,刘老都戴着老花眼镜,从头到尾仔细看完,并工整地写出勘误表,至103岁仍是如此。刘老怎么能够坦然面对一生的曲折坎坷、荣辱得失,并安详健康地活到103岁呢?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浸润中,刘老达到了这种超然澹泊、乐天知命的人生境界!
    将刘老之经历写在篇终,可以让大家看到真正得我们中国文化真谛的读书人是什么样的,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文化,被文所化。我们学习《朱子家训》、学习国学、学习传统文化,最终就是要以此来指导自己、匡正自己,将先贤所讲的道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做一个抬头对得起苍天、低头对得起大地、居中对得起良心、问心无愧的真正的君子。

共和国五十九年孟夏汶川地震后渝州李里完稿于四川成都天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