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管理费有什么服务:《朱子家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26:30
一、《朱子家训》    宋·朱熹
      【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其父朱松,进士出身,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因反对秦桧妥协而出知饶州,未至而卒。此时朱熹14岁,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朱熹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年谱》卷1)。其仕途生涯多艰,做官清正有为 。朱熹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链接★:百度百科:朱熹
            【全文】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
          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
          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
          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普》)
      二、朱子家训     明·朱用纯
      【作者简介】《朱子家训》是“经典诵读口袋书”的一种,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作者朱用纯(1617-1688),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朱用纯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纳集》。《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
        此《朱子家训》实际应为《朱子治家格言》,与宋朝朱熹的《朱子家训》是不同的,应该分清楚。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妨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敖不可长【节选自《礼记·曲礼》】——做人治学的准则_ 【原文】
              敖不可长②,欲不可从③,志不可满,乐不可极④。贤者狎而敬之⑤,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迁⑥。临财毋苟得⑦,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⑧,分毋求多。疑事毋质⑨,直而勿有⑩。            【注释】             
            ①本节选自《曲礼》上。《曲礼》记录了先秦儒家关于各种礼仪制度的言论,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礼教,使人们的言行符合礼教的规范。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讲做人和治学的态度。②敖:同“傲”,傲慢。③从:同“纵”,放纵。④极:达到顶点。⑤狎(xiá):亲近。⑥安安:满足于平安的境遇。迁:改变。⑦临:遇上,面对。苟:苟且。⑧很:争论,争执。⑨质:判定,证明。⑩直:明白。            【译文】
             
              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达到极点。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并敬重,要敬畏并爱戴。对于所爱的人要了解他的恶德,对于憎恨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能积聚财富,但又能分派济贫;能适应平安稳定,又能适应变化不定。遇到财物不要随便获得,遇到危难不应苟且逃避。争执不要求胜,分派不要求多。不懂的事不要下断语,已明白的事不要自夸知道。
            【读解】              古代儒家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凡事保持中间态度:既不能不及,又不能太过。这种态度叫作“中庸”。              做人,保持中庸尤其重要,而且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也是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内心要庄重矜持,但又不能过分,过分便成了傲慢。欲望可以得到正当的满足,过分则走向放纵。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能达到顶点,不能走向极端。这样,才能在上下左右的关系中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站稳脚跟,有所作为。              这种观念体现了儒家对人生的基本态度。它是积极的、现实的、进取的,同时又是谨慎的、保守的。千百年来,它对塑造我们民族的人格心理起过重要作用,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思想资源。
              无论我们现在如何来评价这种人生态度,事实上它已深入到了我们人格心理的深层结构之中。我们已习惯于按这种方式来待人接物,习惯于寻找历史的和现实的例证来证明傲慢、纵欲、自满、享乐的有害,以及保持中间状态的成功。我们也习惯于以此来品评他人,要求他人。这种传统,恐怕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