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灵签姜太公钓鱼:文字风华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1:17:40
                     文字风华录 

                                   达夫          2009-10-18

 

《伤逝》台静农作

     张大千乃画界泰斗,作者为一代宗师,庄慕陵亦文化名人,三人交往情深,其息如兰,倏焉天人永隔,诚令人唏嘘。

    用笔精简,文约事丰,穿插写三人过从,一派山高水长风光,颇得传统书画神诣。

 

《记纽约钓鱼》林语堂作

   “钓鱼常在湖山胜地,林泉溪涧之间,可以摒开俗务,怡然自得,归复大自然,得身心之益。”在纽约大洋钓鱼,与故国先贤晤对,是真正向往、亲近大自然,飘逸、超然、出世,滌尽大都会的尘嚣,境界全出。

     承续早期提倡之“小品文”,闲适、冲淡、自然,心境益加澄明,语言亦更其精醇。

 

《放风筝》梁实秋作

 

   “放风筝时,手牵着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这时节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放风筝诚乃“一件颇有情趣的事”,而将此事之种种情趣写出,则端赖作者一只彩笔,读罢此文,谁不对旧时放风筝向往之至?

      以特有的浓郁京味叙说,兴致极浓。文笔潇洒佻脱,而其背后,则有深长的故国之思,宜细品之。

 

《树的沧桑》苏雪林作

    此所谓沧桑之人写沧桑之树,眼见几多树之沧桑,作者心头总有一番不堪言说的老来情味。然难能可贵者,还是心态安详,神定气闲。

  文中引录刘义庄《世说新语》文字,笔下亦有几分晋人小品余韵,虽非玄远,却显深隽。

 

《爱山庐梦影》凌叔华作

        作者一生爱山,与山有缘,遍历中外名山,虽濯濯童山,亦爱其单纯、素朴,意趣自然高远。

        青山多情,情思回绕,忽而故园,忽而域外,如在梦中,文笔婉约多姿,曲折有致。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梁实秋  载《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一)》73—80页(忆往、故乡)

直接以孟郊诗句为题,寄意醒豁。回忆旧宅,兼及儿时情事,不胜感怀。旧宅多曲折,而笔法不凌乱。文字凝练,叙若干往事,如吃糖、炕上、榆钱等,形象鲜明,令人难忘。

《记夏济安之“趣”及其他》

吴鲁芹  载《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一)》223—236页》(记人、师友)

所谓“趣”者,实为独特性情之自然流露,而有斯“趣”亦需有识“趣”之人,作者正“识趣”之人,本文虽未以记“趣”为限,而笔墨挥洒处,夏公之“趣”尽显矣。斯人之去,宁不使人倍感哀伤!悼逝文章,却由记“趣”着笔,作者一段郁结之思,尤为感人。

《殷海光的最后夜晚》

孟东篱  载《中华现代文学大系散文卷(二)》926—943页)(记人、师友)

(1937年生,原籍河北,曾任台大哲学系,著有《幻日手记》《耶稣之茧》等多种散文集。)

严格说来,甚至不能算他的学生,作者却从殷海光的最后夜晚,领略其至死不屈的风骨,写出一篇至情至性悼师的文章,堪为“自由思想者殷海光之墓”作注。笔法先抑后扬,由疏而密,未写殷海光全人,却于云烟中一鳞半爪,使人想见真龙。

《酒旗风暖少年狂——忆陈独秀先生》

台静农  载《中国优秀散文1978——2008》13—17页,现代出版社(记人、师友)

  读此文,或应道:独秀先生决不是个“传说”。作者以亲历之身,简贵之笔,状写陈氏之风貌,不着色而自有华,文字纡徐隽永,断续有情,所忆虽多陈氏晚年余事,亦“数尺而有千寻之势 ”,所谓“此老襟怀,真不可测”,则令人有更增风云之思。

《忆白石老人》

艾青(1910——1996)   载《境》26页,(记人/艺术人生)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早年曾赴法学画。)

记与白石老人交往,以画为轴,次第展开,移步换形,善绘情状,不通篇谀词,突出一“知”字,由知而敬而爱,老人创作之认真、执着,眼光独到,予人深刻启示,选取细节生动、真实,遗形取神,呈露老人音容笑貌与个性风采,率真自然,彰显本色。诗家文字,迥非一般记人泛泛之作。

 

 

 

《记郁达夫》

(1913——1992) 载《境》51页                   记人/人生)

(原名唐端毅,笔名晦庵,浙江镇海人,主要从事杂文等写作。)

由昔日一场宴会入笔,聚焦于郁达夫,用“画眼睛”的方法,凸现郁达夫的率真与狷放,既有真诚想念与期待,亦有些许惆怅与感伤,写来平易、温厚、真淳。善于略形取神,文简意精,剪裁得当,颇见功力。

 

《高峰堕石》选自《长歌当啸》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0(记人、评议)

卞毓方(1944年生,江苏盐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记者,作家。)

以“高峰堕石”喻周作人之生平行状,甚当。此事言之,“至为沉重,沉痛”,亦非仅惋惜而已,盖民族大义当前,铁案不容推翻,记人兼及论世,自有一股浩然正气充塞全篇,语句刚劲有力,犹如铁画银钩,“事情尽管千头万绪,人间自有斩乱麻的快刀”,读来痛快淋漓。

此类文字最易流于记述,而作者自觉“入于其中”,以情为纬,精于熔裁,遂使一段尽人皆知的人物“公案”,又现一番景观。

 

《父亲》选自《当代艺术散文集粹》,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记人、社会人生)

阿城(生于1949年,原名钟阿城。四川江津人,作家)

作者的父亲即写《电影的锣鼓》因而被划右派的钟惦,人道是“知子莫若父”,更难得者是“知父莫若子”,在特殊境遇中成长,作者亦可谓有阅历之人,言谈之间,相知何深!此等地方正是世情曲奥之所在,亡者精魂之所在,作者凝注于此,宁不悲慨。

悼亡文字,并不任情宣泄,但有可凝缩处总凝缩,有可掩抑处总掩抑,真男儿怀锥心之痛,其眼泪大抵如是。

 

《那片古趣的联想》选自《1991—1993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风光、记游)

金耀基

作者曾以抒写海德堡大学风光文字名世,堪称写名校风光之圣手,其文字清新俊逸,如行云流水,善将学识、才情、襟怀融为一体,从容挥洒,色彩缤纷,风韵流美,笔下的外国名校风光美,人文亦美。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选自杨牧主编《现代中国散文选》(1)126页

郁达夫

本文载《山居自乐》及明《四时幽赏目录》见雅士欣赏自然的极致,讲山水自然欣赏与人性的关系,可为风光散文张目。

 

《悼玮德》选自杨牧主编《现代中国散文选》(1)138页

方令孺(1896—1945)

也是一篇悼亡之作,痛惜,深情,逝者“有的是一个美丽纯洁的灵魂”,与宗璞《哭小弟》可并看。

 

《钓鱼》选自《百年美文》生活卷下,502页

曾永义(生于1941年)台湾学者,著有散文集《飞扬跋扈酒杯中》、《人间愉快》等。

精短文。写钓鱼之乐,“其乐无穷”。神凝志清,思接千载,自有一番情怀。

文字精约凝练,颇类明人小品。

 

《隔窗看雀》周涛  选自《百年美文》生活卷下,524页。

诗人之心,深于体物,对麻雀有独到的观察:它与人共存,“总也不远走高飞放弃贴近人时的方便”,此虽凡鸟,亦有可取可观可爱之处。形容其似逗号云云,甚具巧思。语言活泼,可“观”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