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仓优全集 百度网盘:阎崇年:袁崇焕其人、其事及其精神(总第十三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6:01:41

阎崇年:袁崇焕其人、其事及其精神(总第十三讲)

2010年06月30日 13:58:00   来源:中国出版网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诸位朋友们,“袁崇焕:其人、其事及其精神”是个老题目,范围很宽。我今天想侧重就袁崇焕的成败之鉴谈一些看法,同大家作一次交流,主要想讲三个问题。

 

    一、袁崇焕之生

 

袁崇焕这个人死了之后是很不幸的,大家知道宋朝的岳飞是个冤案,但是岳飞死了之后有他的儿子,有他的孙子岳珂编了《金陀粹编》留下材料,替岳飞鸣不平并且写了书。于谦死了之后,于谦有个儿子叫于冕给他爸爸鸣冤,把他爸爸的藏稿整理成《节庵存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出版,这个书现在只有一个孤本,存在上海图书馆的特藏部。

 

袁崇焕死了之后历史记载他没有儿子,抄家之后他的资料基本上散失了。紧接着就建立了清朝,清朝跟明朝属于敌国,当然要贬斥袁崇焕,所以袁崇焕长期得不到正确的理解,袁崇焕的事迹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弘扬,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八十年代才开始研究。

 

我研究袁崇焕是起于对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研究,因为我发现,有人比努尔哈赤还高明。努尔哈赤征战44年,可以说百战百胜,没打过败仗。但是宁远之战,败在了袁崇焕手下,这一年努尔哈赤68岁,袁崇焕才42岁,名不见经传。这就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就是袁崇焕一定有比努尔哈赤高明的地方,那么他高明在什么地方?我就从明朝的角度研究袁崇焕,也从清朝的角度研究袁崇焕,同时从清朝的角度研究努尔哈赤,也从明朝的角度来看努尔哈赤,这么两个方面对照看。

 

接触袁崇焕已经四五十年了,不断地积累资料。正式专题研究袁崇焕是在1980年。1980年北京社科院要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就是关于北京的历史学术研讨会。我想把袁崇焕作为一个研究的课题来探讨,这样我就集中精神,集中时间来查访有关袁崇焕的资料。

 

我写了一篇论文,《论明代保卫北京的民族英雄——袁崇焕》,一万多字,与会的专家给予了肯定。研究过程当中碰到了一个问题,袁崇焕到底是什么地方人,哪年出生的,搞不清楚。因为材料很多被销毁了。袁崇焕是什么地方的人?有三种说法:广东东莞,广西藤县和广西平南县。

 

我就看地方志,看地方志看不清楚,怎么看也看不清楚,几种版本地方志都看不清楚。后来我就到广东、广西去实地考察,实际查考袁崇焕的遗迹,查当地的地方文献、地方志,各种版本的地方志。走访一些专家学者,最后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了。

 

发表后引起了很大争论,东莞坚持说袁崇焕是东莞人,平南坚持说袁崇焕是平南人,藤县坚持说是藤县人。现在看起来,袁崇焕的祖籍是广东东莞,他的祖父沿着珠江的北江和西江到了广东和广西交界的梧州,是梧州所属的一个县叫藤县,在西江边儿上,他的祖父就在那个地方找了货栈落脚了,做木材和药材的生意。有一条线索就是袁崇焕考进士的时候的进士题名碑,现在还在北京孔庙里面,他是万历己未科的进士,就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这一年的进士题名碑,还有袁崇焕的名字,名字底下有四个小字,广西藤县。就是袁崇焕在考举人的时候是在桂林考的,因为他的学籍登记在了广西藤县。他在广西藤县中了举,再到北京考进士,应当说进士题名碑是可信的。

 

所以李济深先生说:袁崇焕通籍两广。这既反映了历史事实,也协调了双方争论。

 

这样就继续研究,1984年在广西藤县开了全国第一次袁崇焕学术研讨会,出了论文集。后来又在香港开了一次国际的袁崇焕学术研讨会。他的主要事迹是守辽宁的兴城,当时叫宁远,所以辽宁兴城的领导也提出来再开,又在兴城开了国际袁崇焕学术研讨会。在广西藤县,广东东莞,香港和辽宁兴城,开过四次大的袁崇焕国际学术研讨会。应当说从1980年算起,到现在30年了,袁崇焕的研究比较充分了,能够找到的材料基本上都找到了。

 

袁崇焕到底出生在哪一年,明确的记载找不到了。《东莞县志》说他是万历十二年,1584年出生,我们现在就按这个时间了。努尔哈赤是万历十一年起兵,这一年是1583年,第二年袁崇焕出生。努尔哈赤起兵这一年是25岁,也就是说袁崇焕比努尔哈赤整整小25岁。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就在东北地区统一女真的各部,先统一建州女真,又统一海西女真,又统一东海女真(就是现在沿着鸭绿江和图们江及沿海一带的女真),又统一黑龙江的女真(就是现在松花江中游地区)。到努尔哈赤死之前他的势力范围东到大海,南到长城以里,北到松花江的中游就是现在哈尔滨一带地区,西到大兴安岭的东麓。到皇太极的时候范围更大了,北到外兴安岭,西北到贝加尔湖,南实际控制范围到长城,东到大海,西到现在的青海、河套。

 

努尔哈赤父子征战的时候袁崇焕在念书,他纯属南方的一介书生。他主要是在藤县上学,后来到桂林考举人,举人中了之后到北京考进士,第一次没考取,到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考中了进士。他考中进士之前就是个普通的读书人,记载也很少。有一本袁崇焕的诗集,《三管英灵集》,现在只有一本,是个孤本,现藏在国家图书馆。这本诗集收了袁崇焕66首诗,我把这66首诗完全录下来了,经过考证,这66首诗中,有的是袁崇焕作的,也有别人冒袁崇焕之名而作的诗。

 

袁崇焕考中进士这一年,就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很重要。这一年在现在辽宁省抚顺市的萨尔浒发生了一场战役叫萨尔浒大战,这一场战争对明清的兴亡至关重要。

 

在这之前努尔哈赤对明朝一直采取两面政策,这也是努尔哈赤的高明之处。这个两面政策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只称臣不称雄。他对明朝称臣,明朝封他为建州左卫指挥使,封龙虎将军,他表面上恭恭顺顺,因为努尔哈赤知道自己力量弱不能跟明朝对抗。这样在明朝的眼皮底下,努尔哈赤采取两面政策发展自己的势力,先把建州女真统一起来,又把东海的女真基本统一起来,就是现在的鸭绿江图们江一带,这个势力就大了。又把海西女真基本统一起来,势力更大了。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政策改变了,就是明称臣,暗称雄,暗着发展我的势力,建立根据地,建立军队,建立政权,不声张。到了第三阶段就是边称雄边称臣,一边对明朝称臣,一边公然称雄。

 

举个例子,日本侵略朝鲜的时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壬辰战争,说明朝与朝鲜“唇亡齿寒”就是这场战争。努尔哈赤给明朝的兵部尚书石星上书说:日本人侵略朝鲜了,朝鲜是大明的属国,我现在有力量,我可以出兵,帮着明朝一块把日本军队打败。他暴露自己的力量了,明朝的兵部尚书很警惕,这会儿要出兵不等于壮大自己的力量了吗?明朝不许他出兵。明朝派东北的军队到朝鲜,后来把日本的军队打败了,战争经过了七年的时间。

 

努尔哈赤的力量又发展了,叫做只称雄不称臣。标志是什么呢?就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叫金,或者叫大金、后金都可以,建元称汗,称后金汗,要同明朝分庭抗礼。这个“汗”是“Han”,是满语的译音,这个“汗”原来满语也没有,是从蒙古语借过来的,是成吉思汗的“汗”。

 

从此,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建立基地,建立八旗制度,制定满文,有一整套的建国方略。之后他就要发展,往哪儿发展呢?就往抚顺,就是现在的辽宁抚顺。抚顺是在山地和平原之间,抚顺往东就进入山地,抚顺往西就是辽河平原。明朝很巧妙,就在抚顺设个城,来堵女真势力往辽沈地区发展。努尔哈赤首先选择了抚顺,打开了抚顺就打开了从赫图阿拉山区进入辽河流域的通道,努尔哈赤就打出去了。

 

抚顺有护城河,骑兵怎么打?努尔哈赤很狡猾。抚顺有马市,就是我们今天的集市,蒙古人、女真人、汉人都可以在这儿贸易,努尔哈赤派他的军队穿着便服,假装去贸易,里面藏了兵器,这些人都混进城了,就在城里埋了伏兵。努尔哈赤打抚顺的时候里应外合,就把抚顺打下来了。打下来以后接着把清河打下来了。建州女真走出山区进入辽河平原有两个门户:一个是抚顺,抚顺通沈阳;还有一个门户就是清河,现在属于辽宁的本溪市,清河也在平原和山区之间,打开了清河就直接进入辽阳。这是进入整个辽河腹地的两个关口,两个通道。

 

明朝不了解女真的情况,但女真了解明朝的情况。努尔哈赤的奸细工作做得非常好,明朝军队的一举一动他都知道,甚至派人到北京探听朝廷和军队的部署情况。战报汇报到万历皇帝那儿,朝廷就派兵讨伐,领兵的是杨镐。杨镐这个人是进士出身。明朝有个特点所有的统帅都是文官,不是武官,武官只可以做将军,不可以做统帅,统帅一定是文官,而且一定是进士出身。进士出身的统帅优点是有一点兵略,但最大的弱点是没有实战经验。杨镐在全国组织军队,从福建、江西、浙江、安徽、山西、陕西等地调兵,包括后勤的准备,要对努尔哈赤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明朝调了多少军队呢?号称47万的军队,这在古代是不得了的,兵分四路——每一路一个到两个总兵统帅,实际的军队大概一路三万人左右,合起来实际军队12万左右,还有后勤,还有预备部队,机动部队,后援部队,梯队。这样在赫图阿拉这么一个地方,酝酿一场大仗。

 

努尔哈赤大约有8万左右军队。杨镐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规定在三月初一把赫图阿拉打下来。四路出兵,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无线电,各部的进度很难协调。结果这四路就分别出兵了,阴历二月下旬,明朝那个时候的气候比现在寒冷,东北还是大雪冰封。这些兵有江西来的、浙江来的、安徽来的,南方来的兵他们没有御寒的衣服,到了山地里粮饷又供不上,就很困难。

 

当时努尔哈赤采取一个办法,就是:“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努尔哈赤的基本判断是:四路兵不可能同时到,东路是从鸭绿江那边过来,还有朝鲜的兵;西路从沈阳来,北路从开原来;南路是从清河来,道路崎岖,粮饷供应不上,不可能同时到。结果西路先到了,努尔哈赤集中六个旗的兵力先打西路。西路明军三万人,女真六个旗差不多五万左右的军队,就以逸待劳,以众击寡。再加上明朝西路将领杜松大意轻敌,陷入埋伏,结果全军覆没,努尔哈赤就把西路歼灭了。这是三月初一。

 

打败了杜松以后,努尔哈赤也没有平分兵力,八个旗兵力中又调六个旗来对付北路,两个旗策应。三月初二那一天把北路整个给消灭了,就剩统帅一个人,带着侍从“只身而逃”,逃回到开原。

 

第三天就是初三,这时东路将领刘带着军队,还有朝鲜1万3千军队,过了鸭绿江一直往赫图阿拉城走,就是现在辽宁的新宾。途中要通过阿布达里冈,五十里的山冈,两面都是山,底下是河谷,有羊肠小路,一高一低,曲折崎岖,兵不能成伍,马不能成列。除了地形险恶,兵也没有粮食吃,供应不上,都是南方人,江西的、安徽的,御寒的衣服也没有,冰天雪地,那个仗怎么打?三月初一打西路,初二打北路,初三努尔哈赤进行调整,初四就打东路,努尔哈赤很有智谋,先派八旗军队顺着山的两侧埋伏在树林里头,派奸细穿着明朝军队的衣服,到了刘的阵前,诱骗明军进了八旗军队的埋伏。就这样,东路军也全军覆没了。

 

初五就打南路。南路这时候已经知道三路都已经败了,就往回撤,又是崎岖小道,后金没有兵力了,只有500人在山上埋伏,这些人就拿着树枝挑着盔甲晃悠,一面晃悠一面呐喊,南路明军也不知道后金伏兵到底有多少,吓得就后退,自相践踏,人马互踏,结果自己踩死了两千多人。南路也败退了。四天多点时间,四路出兵,全部败北,号称47万大军基本全军覆没,这是明朝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当时朝廷震惊了,这一年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就是袁崇焕中进士那一年。我想这时候北京发完榜之后,街谈巷议,庙堂朝野,全在议论这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对袁崇焕的影响太大了。

 

中了进士之后分配工作,袁崇焕被分配到福建邵武做知县,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帝死了,之后16岁的天启皇帝即位,这时候袁崇焕在做知县。袁崇焕这个人有抱负,他天天找一些福建的退伍老兵,了解山海关以外的情况学习军事。

 

接着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朝的知县三年要到北京考核一次,他就随着福建官员到北京考核。明朝考核分两次,第一次由省里面管干部的布政使(相当于副省长)考试,考完进京,进京以后由吏部主持考试。袁崇焕考试以后全合格,政绩很好,比较出色。这个时候有个人推荐他,就是侯恂,侯朝宗的父亲,推荐他做兵部的一个主事,相当于现在的处级干部,当时的知县是七品,主事是六品。这样他就到了兵部做职方司主事。到了兵部他没上班,就赶紧骑着马到山海关内外考察情况,兵部里找不到他,后来回来了,袁崇焕当着同僚就说了一句话,这句话后来大家印象太深了,他说:“予我兵马钱谷,我一人能守住山海关。”别人当时被吓得胆小如鼠,谁都不敢去山海关外工作,他既然说出这样的话来,那好吧,就派他到山海关去。至此,袁崇焕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关于袁崇焕的经历,袁崇焕实际的政治、军事活动很短,46岁就死了。《袁崇焕传》里说得比较具体,我就不详细说了。

 

    二、袁崇焕之魂

 

我跟大家交流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袁崇焕之“魂”。

 

我觉得袁崇焕最值得我们重视的就是“袁崇焕之魂”,魂魄的“魂”,灵魂的“魂”。袁崇焕的魂,主要体现就是四个字——“仁”、“智”、“勇”、“廉”。

 

先说“仁”。袁崇焕最可贵的品质,最值得我们景仰的精神,就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这是儒家的仁。袁崇焕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政治与军事舞台的,他深受儒家理念的熏陶与影响。

 

儒家的仁爱,佛家的慈悲,基督的博爱,道理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儒家的仁爱,它是爱君子不爱小人,孔夫子对小人咬牙切齿。基督的博爱呢,它也有制约。佛家的慈悲是泛爱众生,要对所有人、所有生命都施予慈悲。

 

袁崇焕就是继承了中国儒家仁爱的精神和优良的传统。袁崇焕本来做知县做得挺好,三年考完了之后或者留任,或者升级,把老婆孩子接来不是挺好的吗?他偏要往辽东战场上出生入死做什么呢?辽东战场是什么地方啊,朝廷派了一个辽东经略到山海关,他不去,说身体不好。朝廷又派了一个,他说家里有困难还是不去。天启皇帝很生气,说不去就削职为民,你回家种地去得了。这才去上任,去了以后也不好好工作。这种情况下袁崇焕自己申请到关外去,所以他是有一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胸怀;他还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愿。袁崇焕的大愿是以战止战,争取国家的和平与安定。

 

袁崇焕的仁,有很多具体表现。我举一个小例子。他为保卫京城,从山海关骑着马,“士不传餐,马不再秣”,三天三夜,赶到北京。马没有草料,兵没有粮食,他不许士兵抢老百姓家的东西,朝廷又不给,冬天也不能砍树生火取暖,在这种情况下和皇太极的军队打仗。而皇太极的八旗军四处抢掠,吃饱了,喝足了。袁崇焕是身先士卒!他是一个书生啊,冲在前头,举着刀跟八旗的贝勒拼杀,容易吗?他盔甲上中的箭像刺猬一样。受了伤以后把战袍撕了,把伤裹起来,继续打拼。打了十个小时,激战数十回合,后金军退了,明军胜了。这时候你是统帅啊,应该下马休息休息,但他没有。袁崇焕马上到各个营房巡视,慰问受伤的官兵,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慰问完了,才回到自己的帐篷,袁崇焕就是有这种大仁大爱。

 

再比如说,明朝派了一个辽东经略叫高第,属于阉党,他上任后特别怕,就下令撤守,从大凌河、锦州、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宁远,一直撤到山海关,军撤、民撤,都撤!袁崇焕说我不撤,他自己守宁远。他说:我是宁前道,做官在这里,死也要在这里!你们都撤,我一个人躺在大道上,阻挡努尔哈赤军队的前进。袁崇焕有一种大爱的精神,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宁远,宁死不撤。

 

次说“智”。袁崇焕有大智慧。他不仅有大的仁爱,而且有大的智慧。我举一个例子。袁崇焕去辽东之前,明朝的军队一战败一战,一城丢一城。第一把抚顺丢了,第二把清河丢了,第三把开原丢了,第四把铁岭丢了,第五把沈阳丢了,第六把辽阳丢了,第七把广宁丢了,第八把义州丢了。宁远以北全丢了,特别是沈阳、辽阳丢了,唯独袁崇焕把宁远守住了,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智慧。

 

努尔哈赤打抚顺主要是靠里应外合;打清河的办法也是里应外合;打开原、铁岭里应外合;沈阳是大城,城墙高,护城河又宽,努尔哈赤怎么打?沈阳的守将叫贺世贤,下令把城门打开,吊桥放下,他酒喝得醉醺醺的,骑着马就从城里冲出来了,同后金军野战。这是匹夫之勇。有城墙干嘛不利用城墙,把吊桥吊起来,把城门关上,死守。努尔哈赤军队野战不能过十天,因为努尔哈赤出来打仗没有后勤补给。但贺世贤关着城门,硬耗七天,努尔哈赤就得退兵。守城不战而退兵算胜,攻城不下而撤兵算败。但贺世贤把城门打开,吊桥放下,骑着马带着兵往前冲。结果后金军一包围,总兵贺世贤中了14箭,落马而死。明兵退回来时,路上有伏兵,城里有奸细,里应外合,前后夹击,特别是奸细从里面把城门打开,后金军就把沈阳打下来了。后来的辽阳、广宁,也是这么丢的。

 

袁崇焕的智慧在什么地方呢?他吸取了前人失败的教训,进行宁远保卫战。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战胜利的经验并不复杂,就是六个字:“凭坚城,用大炮”。明军的优长有二:第一是有城池,第二是有火炮。后金军平原野战、骑兵冲突是其优长。袁崇焕的谋略是扬长避短。努尔哈赤打到宁远城下,袁崇焕下令坚壁清野,城外的老百姓到城里来,吊桥吊起,城门关上,城外粮食运到城里,柴草烧了,不给后金军提供粮草。努尔哈赤到宁远城下就骂,叫阵;袁崇焕不管你怎么骂,他就是不出城。努尔哈赤攻城有一种器具叫楯车,上面是牛皮的,箭射不透。士兵在楯车里凿城墙,眼看城墙要被凿穿,袁崇焕就带领勇士拿绳子和铁丝缠着被絮,倒上油,点上火,烧那挖墙的后金士兵。努尔哈赤一看凿城墙不行,就派贝勒率领官兵往前冲。先时,袁崇焕下令把朝廷从葡萄牙买来的10门西洋大炮运到宁远,放到城上。这时,他发令往城下打炮。后金的士兵就往上冲,一炮打去,一道火海,人仰马翻,死伤一片。努尔哈赤命八旗军再冲,又是一炮,死伤惨重。

 

努尔哈赤是否受了炮伤?清史学界有争论:我个人认为是。有个记载,从城上头看,一个大红毡子,包着一个头目,一些贝勒放声大哭,就抬着跑了,一般贝勒不至于这样,第二天就退兵了。我查了文献和档案记载,这次激战中八个贝勒没有一个受伤的,后来打仗都出来了,就是努尔哈赤再不出来。可能是努尔哈赤受伤了,当时没有消炎药,夏天伤口发炎,他就洗温泉,得了败血症,当年八月十一日就死了。他的儿子皇太极不服气,他继位后又带部队打,先打锦州,再打宁远。皇太极还用老办法,袁崇焕也还是六个字:“凭坚城,用大炮。”他告诉锦州守将赵率教,不管怎么骂你不要出城。所以宁锦这一仗皇太极又失败了。

 

这里面体现了袁崇焕的智慧。有人认为“凭坚城、用大炮”的道理很简单,但真理总是朴素的。袁崇焕之前明朝死了14个总兵,东北地区的总兵基本上都死了。到袁崇焕这儿,把城守住了,把仗打胜了,这说明袁崇焕有过人的智慧。这是一个例子。

 

还有一个体现袁崇焕过人智慧的例子,就是山海关外怎么守?明朝有位辽东经略叫王在晋,也是进士出身,兼着兵部尚书。他说在山海关城外八华里的地方再修一个城,用那个城来守山海关城。袁崇焕建议在宁远即今天的兴城建一座城,守卫山海关。现在的兴城离山海关100公里,这个地方的地理特点,东面是海,西面是山,海和山之间有两座山——首山和窟窿山,后金骑兵从沈阳过来到山海关,必须通过这个隘口,没有别的通道。这个隘口通道,我拿尺子测量过,最窄的地方总共100米宽。袁崇焕建议明朝就在这儿修座城,守山海关,比较高明。袁崇焕提出来,王在晋不同意。袁崇焕怎么办?人微言轻啊,人家是部级,自己是处级,差得太多了。袁崇焕有办法,他给当朝宰相叶向高写了一封信,说自己的理由,但没回信。他又写了一封。叶向高看完之后拿不准主意,找孙承宗商量。孙承宗当时有三重身份:第一是大学士,第二是兵部尚书,第三是天启皇帝的老师。叶向高就把袁崇焕的信给孙承宗看了,他说我也没去考察过,拿不准主意。孙承宗说我去考察一下,并向天启皇帝请了假,骑着马去山海关考察,袁崇焕陪着。考察完了孙承宗找王在晋谈,说袁崇焕的意见正确,可以在那儿设,不要在山海关八里铺的地方设。不久,孙承宗到山海关去,接替王在晋的工作。他支持袁崇焕把宁远城建了起来,后来就有宁远之战,守住了,否则是守不住的。孙承宗和袁崇焕还建了一条关宁锦防线,就是从山海关经宁远到锦州,是一个纵向防线。你打锦州时,宁远、山海关支援;你打宁远时,山海关和锦州两面支援;你打山海关时,前面两座城堵着你。这条防线一直坚持到明朝灭亡。多尔衮率领八旗军进北京的时候,宁远还是明朝的,他绕开宁远,没敢打宁远。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太怕宁远这座坚城了。当年的惨败,努尔哈赤的受伤,给他的子孙们的印象太深刻了。

 

再说“勇”。袁崇焕的确是有大勇。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袁崇焕就是这样的人。他刚到山海关,就被派去40里以外的前屯卫。山海关以外基本上是蒙古、满洲的势力,也是虎狼出没的荒野地方。他走了一夜,天亮了一到那儿,大家都惊讶:夜里一人独行,胆子有多大啊?他确有过人的胆量。他敢于向辽东经略提不同意见,而且把意见直接跟宰相叶向高奏报,这需要胆量,一般人是不敢的。他就是为了国家利益,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他是南方人,身材很矮小,又比较瘦弱,但几次打仗,还是骑着战马同后金贝勒拼杀,实在有一种勇敢的精神。

 

袁崇焕辞职回家之后又被重新启用,刚一到山海关,宁远发生兵变。谁也不敢去,怕去了被扣。这种情况下,袁崇焕去了,不带卫兵,不带秘书,一个人去宁远,直奔哗变兵营,跟兵变首领谈判。说过去你们都是我部下,你们不是要发饷吗?我三天之内给你们发饷。三天之内,他借到银子,欠饷真的发了,兵变给平息下去了。他又说,跟朝廷得有个交代,军人怎么可以闹事?为首的人说杀我吧,我为首。就把他给杀了,其余不问。袁崇焕一个人就单骑从山海关直奔叛军军营,把哗变平息了,只死了一个人,这里可以看出袁崇焕的智慧和胆略,看出袁崇焕的勇敢和性格。

 

后说“廉”。“廉”,就是廉洁的“廉”,清廉的“廉”。

 

袁崇焕很廉洁。他做福建邵武知县,《邵武府志》记载袁崇焕为官四个字:“分文不取。”后来他调到关外负责军队的事务,这时候他已经是处级干部了,很快又升到局级干部,可他父亲死了,回家奔丧没有盘缠,一点积蓄也没有。同事、长官一起给他凑盘缠,走到今天河北这个地方,皇帝不许他回家,要他在前线坚守,他把钱又还了人家。他是很廉洁的,他死了以后抄家,《明史·袁崇焕传》记载:“家无余赀。”后来我看到崇祯朝抄袁崇焕家的奏报,也说他家里没钱。

 

当时是战争环境,明朝的军费大部分都在辽东花了,袁崇焕掌握的白银数以百万两计,但他分文不贪,太难得了。

 

袁崇焕的魂魄,他的精神,可贵的品质,就是“仁智勇廉”。

 

    三、袁崇焕之鉴

 

    曾有人问我,你研究袁崇焕是不是有偏爱,他是不是有缺点有错误?我说也有,但没有仔细地回答。最近这一两年我看了一些材料,反复想了一想袁崇焕的弱点、不足和遗憾,这些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袁崇焕是受磔刑而死的,磔刑太残忍了,把人吊起来,拿刀一片一片剐,鲜血淋漓,惨不忍睹。袁崇焕就是受的这种酷刑。

 

    袁崇焕的死,有客观的原因,有崇祯皇帝个人的原因,也有袁崇焕个人的原因。我今天重点从袁崇焕个人的角度,做个简略的分析。

 

    第一个是天时的问题。

 

    袁崇焕之所以立功,成为千古英雄,就是那个“天时”。袁崇焕早生一百年,没有这个问题,做个知县、知府就不错了,成不了民族英雄。特殊的历史时代,使他成为英雄。特殊的历史时代这个“天时”,又造成了袁崇焕的悲剧。

 

    我个人认为,对待“天时”:第一要“敬天时”,第二要“顺天时”,第三要“知天时”,第四要“借天时”。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和北京保卫战,这三战袁崇焕利用天时取得了胜利,他最后的死是没有借天时,在这个事上出了问题。

 

    皇太极突然袭击,绕过宁远,通过蒙古地区,越过长城,打到北京。袁崇焕这个时候在山海关,他得知皇太极突袭北京的时候特别惊讶,这个时候怎么办?就看智慧了。他有三个策略可供选择。

 

    第一个是急点军马到北京。第二个是驻兵山海关观望。第三个是围攻沈阳救北京。统帅骑兵,三天三夜,攻打沈阳,用“围魏救赵”之计,解北京之围。皇太极是倾尽全力打北京,整个沈阳是空虚的。如果袁崇焕打沈阳,皇太极必然去救,当时的副将周文郁给袁崇焕提建议:没有崇祯皇帝的圣旨,带着兵马到北京城下,可乎?袁崇焕说:“君王有急,何遑他恤!”情况紧急,顾不上了。

 

    袁崇焕是一位军事统帅,这个时候你要考虑政治,你没有得到皇帝允许,带着大队兵马直接开到北京来,皇帝不怀疑你吗?本来就怀疑你,你杀了毛文龙就已经怀疑你了。北京对袁崇焕的谣言很多,说他跟皇太极有城下之盟。皇太极已经打到北京了,你在这个时候怎么利用这个天时?

 

    第二个选择是按兵不动,保守自己实力,这不符合袁崇焕的性格,也不符合我们今天讲的原则。他可以选择的是,或带兵救北京,或带兵打沈阳,后者皇太极肯定害怕。皇太极打北京的时候,走到半路八大贝勒之间发生了分歧。大贝勒代善说你要到了北京,明朝军队截我后路,两面夹击,那就可能全军覆没。皇太极说有道理,他又跟几个小的贝勒商量,说我们已经定了不能变,他的几个哥哥没办法只好跟着往前走。

 

    同样一个天时,怎么借用?袁崇焕在宁远之战借了天时,这个时候怎么借天时来取得胜利?天时对每个人是平等的,对任何人不偏爱,袁崇焕在皇太极打北京的时候怎么借天时?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第二个是借地利的问题。人离不开地,大地谁也离不开。怎么敬地利、顺地利、知地利、借地利?

 

    袁崇焕当时应该借地利,他不应该借北京的地利,应该借关外的地利。因为天子在北京,又怀疑你。你的地利在山海关外,在宁远,在锦州,在沈阳,在辽阳,你应该借东北的地利来打击皇太极的力量,为朝廷立功。他错了,他拿北京地利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是北京反倒成了袁崇焕冤狱的陷阱。

 

    第三个是借人脉的问题。我们诸位公务员也好,事业单位的领导也好,大家特别了解人和的问题,人和太重要了。

 

    谁害的袁崇焕,是他的同僚害的,满桂害的。满桂原是袁崇焕手下的大将。宁远之战他负了伤,立下功劳。满桂对袁崇焕不满意,就提出调动工作。这时候袁崇焕同意,但朝廷考虑不能调,做了平衡矛盾的处理。到了北京之后,朝廷命令满桂守德胜门,满桂的军队没吃的就抢,所以满城都嚷嚷是袁崇焕的军队抢了老百姓的东西。崇祯皇帝召见,满桂在崇祯面前说袁崇焕的坏话,崇祯皇帝就把袁崇焕拿下,打入锦衣卫狱。

 

    还有,袁崇焕在宁远之战、宁锦之战立功期间,有一个重要的人际因素是东林党人的支持。但他被下狱、凌迟的时候,朝廷发生变局,东林党人失势,阉党余孽抬头。这是袁崇焕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个就是“己和”没有处理好。袁崇焕的“己和”做得不够。他原来就是个知县,几年之间就做到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相当于今天的沈阳军区司令。他管山海关以外,还管今天的河北北部、天津、山东北部。袁崇焕原来是个知县,升得太快,他不适应。军事谋略我刚才讲过,政治谋略就是要适应整个朝廷的复杂性。东林党与阉党、皇帝与大学士、文官与武将、中央与地方等,这么多复杂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袁崇焕没有经验,也没有来得及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他提出“五年复辽”,他擅杀东江总兵毛文龙,这都成为他后来被杀的“口实”。毛文龙是总兵,总兵是只有皇帝才有权杀的,袁崇焕是蓟辽督师没有权力杀总兵。这个事情表明袁崇焕思虑不周,他应该是先奏后斩,或者应该回到北京请旨后再杀。他去了皮岛后和毛文龙密谈,劝毛文龙到杭州养老。毛文龙不干,袁崇焕就突然宣布他的罪状,当下就把他杀了,后来留下了话柄,给人以口实。

 

    袁崇焕这个人是优长很明显,性格上的不足也很明显。《三国志·蜀书》评论关羽和张飞时说:“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同样,人往往以长取胜,以短取败。袁崇焕因为有性格修养方面的弱点,造成了历史悲剧。这既是袁崇焕个人的悲剧,也是明王朝的悲剧。其悲剧的形成有很复杂的原因,有崇祯皇帝的原因,有社会矛盾的原因,有民族关系的原因,有军政危机的原因等等,当然也有袁崇焕个人处理问题不够圆融的原因。

 

    (本文根据阎崇年2010年5月29日在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2010年第5期主题讲坛上的讲座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