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雄怎么那么胆大:透析占领华尔街:99%为什么反对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45:36

透析占领华尔街:99%为什么反对1%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1日 10:39  新华网
    10月5日,抗议者在纽约曼哈顿祖科蒂公园内集会示威。当日,数千名美国民众在纽约下城华尔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园和市政厅附近的福利广场举行“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开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示威活动,抗议华尔街的贪婪与失业等问题。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透析“占领华尔街”:99%为什么反对1%

  美国纽约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三周。最初,这被认为不过是一场失业青年发泄不满的“闹剧”,华尔街人士甚至讽刺说,这是“一群无事可干的人聚起来开一场PARTY”而已。但局势发展正在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如今,抗议活动已由纽约蔓延到洛杉矶、波士顿、芝加哥等50多个大城市。活动的发起人甚至宣称要发起一场全球运动。

  毋庸置疑,美国的游行抗议活动将目标锁定为华尔街,旨在表达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不满,的确暴露了美国社会所面临的最急切的现实问题。正如抗议者的口号“我们代表社会的99%,我们不再忍受那1%的贪婪与腐败”。然而问题是,99%为什么要反对1%[详细]

    10月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自由广场,一名抗议者举着标语游行。数百名抗议者当日继续在华盛顿市中心举行游行集会,“占领华盛顿”进入第三天。 新华社记者张军摄

  华尔街因何成了众矢之的

  美国人口普查局9月发布的报告,对金融危机三年来美国经济社会状况做出了悲观的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贫困率为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为52年来最高;收入在贫困线一半以下的“深度贫困”人口为2050万人,为36年来最高;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数量从2009年的4900万人上升至2010年的4990万人。同时,美国的贫富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收入最低的10%的人的所得,相比1999年下降了12.1%,收入最高的10%的人同期只下降了1.5%,而同期收入显著增长的唯一人群是最富有的1%的人群,他们拥有总收入的约1/5。[

  

一名抗议者戴着“中产阶级,中年人,也愤怒”的标语。

  △增发货币制造投机资本 中产阶层财富遭到侵蚀

  在全球经济步入 “雷曼兄弟破产以来最艰困时期”、二次衰退可能性一点也不能排除的关键时刻,一向优越感强烈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似乎再度集体无策。大洋彼岸的英国,两个月前,经济学家和分析师们还在为英国何时加息争辩,可随着欧债危机持续以及英国经济数据低迷,二次定量宽松(QE2)在9月初再次被提上日程。有分析认为,英国央行的方案可能是10月推出2000亿英镑的定量宽松政策。与此同时,9月20日,美联储召开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是否会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或变相地继续量化宽松,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而此前,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韩国已经纷纷宣布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显然,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在押宝宽松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复苏。[

    10月7日,人们手持标语牌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纪念阿富汗战争10周年活动。当天,上百名反战人士在洛杉矶联邦大楼外集会,纪念阿富汗战争10周年,同时声援“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新华社发(赵汉荣摄)

  △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陷泥潭不能自拔

  美国国防部发布的视频文件显示,美国特种部队在不明地点登上一架不明飞机,这个视频制作于2001年10月20日,这一天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理查德·迈尔斯在五角大楼宣布,美国特种部队在阿富汗“袭击并摧毁了目标”。美国中央情报局与美国特种部队一起,是9·11恐怖袭击后最先进入阿富汗的美国武装力量,也将可能成为最后撤出阿富汗的美军部队。

  随着大部分美军计划于2014年撤离阿富汗,留驻在阿富汗的中情局和特种部队将为下一次重点行动做准备,这令他们继续驻留的时间可能长达10年。[

    2011年10月9日美国民众继续举行“占领华盛顿”游行示威10月8日,一名妇女手持标语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自由广场参加“占领华盛顿”游行示威活动。新华社\法新

  △美元越来越不守信用 美国经济“泡沫化”

  资本的基本属性就是贪婪和不劳而获。在资本还处于早期扩张年代时,马克思就给它定了性。到今天一点没有改变。在传统的实业领域,产业资本的利润率一般在10%以下,例如长期以来美国汽车产业利润率只有5%,从事这种又脏又累的“倒霉的事情”对于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来说毫无吸引力,因为从跨国产业转移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可以赚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它们当然不愿意回到发展物质产品生产的老路上去。

  多年来,美国企业一边把大量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便宜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造成美国本土的产业“空心化”;一边又在企业内部大力拓展金融业务,在赚取超额利润的同时,加剧美国经济的“泡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