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你个芭乐下一句:重新认识世界城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7:19:04

连玉明  人物漫画:孙晓纲作
对世界城市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世界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包括国外的、国内的专家在这个方面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还没有形成一个学科体系。大家对世界城市概念的理解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世界城市呢?
从形态上讲,世界城市作为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世界城市是一种社会形态。形态就是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
第二,世界城市必须是国际城市。国际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21世纪有四种基本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政治多极化,三是文化多元化,四是社会信息化。这四种力量主导和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要素按照扁平化、网络化的机制进行流动和配置,使世界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网络空间中,国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城市成为资源集聚、辐射、流通和增长的载体,也成为资源配置的网络节点。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建制市有660多个,全世界的城市有3000多个。在网络空间的资源配置过程中,根据城市等级的高低、能量的大小、联系的紧密程度,把城市分成不同层次的节点,其中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或全球资源配置起到关键作用的主要节点城市,就叫做国际城市。国际城市也就是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中的主要节点。
第三,世界城市是一种高端形态。国际城市的形态从层次上可以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高端形态是指全球性国际城市,也叫世界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公认的只有这三个;中端形态是指区域性国际城市,它在跨国界的区域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如巴黎、新加坡、香港等;低端形态是指国家性国际城市,也叫国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广州就是国家认定的中心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还处于国家性国际城市形态的阶段。
从功能上讲,世界城市是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城市。控制力和影响力是世界城市两大基本功能。
什么是控制力呢?控制力是一个城市拥有整合和配置全球资源要素,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能力和权力。从控制对象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战略性资源,如石油、铁矿石等硬资源,也包括人才、信息、资金等软资源;二是战略性产业,包括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三是战略性通道,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是需要一定渠道的,比如现代物流必须通过机场、铁路、港口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临空时代、高铁时代、远洋时代,战略性通道对资源配置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是影响力呢?影响力是一个城市拥有主导和改变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能力和权力。从影响力的内涵上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公认度,世界城市不是自封的,是公认的,是需要有社会认可度和国际公认度的。这个认可度、公认度,不仅要国内认可,国外也要认可,不仅中国的政府认可,外国的政府也要认可,还要国际组织、NGO组织、企业和老百姓都认可。提升国际公认度至少要有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偏好度、联想度等,本质是满意度。二是话语权,从某种意义上讲,影响力就是话语权。话语权是平等参与全球化事务的一种资格。从影响话语权的要素看,至少应当包括定价权、信息发布权、文化主导权、技术标准权、市场引领权和规则制定权等六项权利。这些权利是话语权的基本权利。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没有。三是软实力,软实力是影响力的本质。也有人把软实力翻译成软权力。从影响软实力的要素看,软实力至少包括国际语言环境、国际机制和对外政策、人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文明程度和大众传媒。国际语言环境是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国际语言环境不仅在于多少人会讲外语,关键是跨文化交流。语言是文化的外化,语言环境实际上是文化环境。在这方面,北京有了很大发展,大约500多万人会讲外语,但真正做到跨文化交流,恐怕还有一些差距。我们在国际惯例、法律框架、对外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传媒的国际影响力还很小,起不到主流和主导作用,在国际上政治影响力很不够。如果说,控制力是硬实力,那么,影响力就是软实力。世界城市不仅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控制中心,也是中外文明融合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心,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高度统一体。
从特征上讲,世界城市至少应当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是雄厚的经济实力。这是一个硬指标。这个雄厚至少包括四层意思:第一,GDP总量大;第二,人均GDP程度高;第三,后工业化经济结构明显,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达;第四,总部经济贡献率大。对照这几条,北京和世界城市相比都还有不少的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从经济总量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北京GDP总量大致相当于东京、纽约的十分之一,具体讲为东京的11.2%,纽约的11.8%;从人均情况看,按常住人口计算,2009年北京人均GDP仅相当于纽约、东京10年前(1998年)的1/3左右。
对世界城市演变规律的再认识
世界城市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世界城市的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世界城市产生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区域;二是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世界城市区域体系的强大支撑。任何一个世界城市都不是孤立的,纽约、伦敦、东京都有一个区域腹地的繁荣和支撑。这两个基本规律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有三点重要启示:
第一点启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和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趋势,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和实力加速上升,并在后危机时代占有更大的发展先机和空间。世界金融体系正在重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中国有理由成为国际金融新秩序中的主角之一,并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发挥其大国作用。大国崛起中的中国城市有条件、也有必要承担全球经济引领者的职能,从而释放大国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也将催生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带来世界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期,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经济增长中心所在区域的城市化不断加快,必然出现若干片城市群,而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中又会崛起一批世界城市,这为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可能和机会。北京应当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城市。
第二点启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环渤海都市圈的加速崛起。中国有条件建设世界城市的是香港、上海和北京,从而带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的加速崛起,这是国家的战略布局。今年三月份出台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更加明确了以香港为龙头,带动珠三角地区繁荣,从而辐射和影响东南亚区域发展。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面向太平洋地区,影响亚洲。而在环渤海地区,龙头自然是北京。但光北京还不够,还必须加上天津。北京和天津的同城化,形成京津大都会,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环渤海都市圈的龙头城市,从而带动环渤海,辐射和影响东北亚。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亚洲的重心在哪里,不在东南亚,而在东北亚。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中国共同形成的东北亚区域是亚洲繁荣和稳定的重中之重。而东北亚的重中之重在东北。东北振兴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搞起来,关键是缺少龙头带动。这个龙头就在环渤海,核心在京津。如果京津合作,并在环渤海区域互相作用,那么,以京津为核心的环渤海的世界城市区域体系就得以形成和发展,从而推动环渤海地区繁荣,成为影响东北亚的重要力量。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对手不是纽约、伦敦,而是东京,或者说,在未来20年~30年内能否替代东京的地位。有人质疑,全世界只有三个世界城市,中国一下就搞出三个,可能吗?可能不可能尚且不论,起码从国家战略布局上讲,中国有条件建设三个世界城市跟东京竞争,至于谁来取代东京,是北京、上海,还是香港,这是国家的战略布局。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国家战略,其意义更加重大而深远。
第三点启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推动首都城市战略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世界城市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方式,它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是高端的、低碳的、优质的、集约的和多元的。从纽约、伦敦、东京这些城市的演变过程中看,世界城市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社会分化;二是生态环境恶化。这种“先分化后治理”、“先恶化后治理”的老路子北京不能重复走了。必须承认,北京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土地资本依赖程度过高,金融资本、知识资本、消费资本要素市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支撑体系。也必须承认,北京在人口、产业、空间、资源、生态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比如,从空间结构讲,行政区划就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城市功能不强、资源要素配置性较差,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世界城市功能的发挥,必须下决心彻底解决。大兴和亦庄正在进行整合,但不彻底,真正需要整合的是大兴、亦庄和通州;海淀、昌平、石景山也必须合并,成立中关村科技新区,这是必然趋势。上海有浦东新区、天津有滨海新区,面积都在一两千平方公里,重庆正在申报的两江新区,也有1200多平方公里,一个海淀区只有不足500平方公里的空间,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没有空间不行。还有一个就是东城、西城、崇文、宣武也要合并,从保护古都风貌和历史文化名城的角度看,需要尽快合并。现在东、西、文、武四区精力集中在搞经济上、搞GDP上,而且还搞恶性竞争。如果合并,成立中心城区,自然就成为首都经济第一大区,不用和别的区县争了,别人也争不过你。那么,你就集中精力把古都风貌保护好,这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独特财富。总之,推动首都城市战略转型,需要在空间上实施四大战略:一是大区协同战略,二是新城崛起战略,三是城乡联动战略,四是区域一体战略。
对世界城市发展阶段的再认识
世界城市都在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西方市场化和国际化力量互动的必然结果。我们建设世界城市有三个背景与西方完全不同:一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发展中国家,三是执政党主导的国家治理模式。因此,我们建设世界城市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也不能简单仿效西方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必须尊重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既发挥我们独特的优势,又最大程度地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和科学借鉴国际经验。
从世界城市发展历程看,每一个城市都是依赖于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而兴起的。英国是全世界最早实现城市化的国家,用了200年时间,美国用了100年时间,日本用了70年时间。我们国家需要多长时间?至少40年。因此,世界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持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
我建议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0年,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是北京新修编规划确定的。基本目标是建设“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核心是实施“三个北京”的发展战略。从奥运城市到世界城市,从“三大理念”到“三个北京”,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独特财富,是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力点。奥运标准就是世界标准,奥运会至少要影响北京50年。可惜,奥运会开完了,对奥运遗产我们重视不够。未来10年的路怎么走,三大战略如何兑现,并不是搞一套指标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一点,还需要我们再反思!
第二阶段:2030年,初步形成世界城市的基本框架。框架是世界城市的基本支撑。我个人认为,世界城市框架必须有五根支柱,或者叫五大功能中心:一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政治中心;二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三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四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中心;五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运中心。只有这五大中心才能支撑世界城市的基本功能。
第三阶段:2050年,基本建成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首都特点的世界城市区域体系。世界城市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首都核心价值体系、现代服务经济体系、高端人力资源体系、城市综合创新体系、开放多元文化体系和公民社会法治体系,形成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城市。实现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多元、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不断增强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发挥推动中国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
(作者连玉明 为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
刘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世界城市建设
北京向世界城市迈出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