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为什么退出中国:培养创造力须鼓励标新立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5 06:03:30
培养创造力须鼓励标新立异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中小学生减负”,意在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 然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丁邦平在谈起青少年创造力问题时则认为,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大、“填鸭式”教学、考试多,这些抑制青少年创新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问题,如今依然是普遍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的关键时期。无论在何种层面上,青少年时期对整个人生都很重要,创造力也仅仅是与价值倾向和精神态度密切相关的一个方面而已。 施建农常说:“我们的环境可能没办法培养所谓的创造力,但是我们一定有办法去扼杀创造力。”在他看来,所谓培养就是给青少年以机会让他去表达创造力,让他有发展的空间。教育并不能给予孩子创造力,能做的就是给他安全、宽松、自由和鼓励新观点的开放环境,让他发挥,而不要把思想和手脚都绑住。 在教学实践中,中小学教师则承受着升学率和“以成绩论业绩”的压力,普遍不会关注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基本上是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丁邦平在采访中以作文教学为例,认为作文理当是培养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方面。然而受到考试作文批改模式的影响,老师们在教学中就不鼓励学生发挥其写作个性,不鼓励独特观点,而是“四平八稳,能得高分就够了”。 “创造力是要突破既定的东西。因此,需要容忍一些怪异,甚至是不着边际。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多时候都在追求标准答案,统一口径。”施建农说,“这样一来,孩子的好奇心渐渐就给抹掉了,没有创新动机了。” 丁邦平的学术研究重心在科学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在他看来,我国中小学阶段的理科教学与文科教学在形式上基本没什么区别,都要追求标准答案,这是一个很大的毛病。 更进一步,丁邦平指出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局限,很大程度上源于考试的制约。相对于我们的“一考定终身”,国外的入学录取考试仅仅是纳入整个学习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方面,并非决定性因素。在美国,如果中学生在理工科学习中做过一些很好的项目,那么大学的招生人员会对这个很感兴趣,会依此评价其能力。这样一来,就鼓励着老师通过项目来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说起影响我国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施建农认为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的功利性,“以追求考试分数为导向的教育,使得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追问答案背后本质事物的动机和兴趣。开始习惯对权威的服从,看老师的眼色,看考试的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