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改编:曾荫权2011-2012施政报告(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3:12:05

曾荫权发表2011-2012年度香港政府施政报告(全文)

2011-10-12 16:42 来源: 人民网-港澳频道  民意調查民調指《施政報告》評價正面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所作的調查顯示,市民對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宣讀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即時評價頗為正面。
比去年評分輕微上升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在《施政報告》發表後,成功訪問1,000名市民。得悉《施政報告》內容的市民中,有四成七人感到滿意,比去年明顯上升六個百分點。市民對《施政報告》的評分是59.1分,亦比去年輕微上升。整體而言,市民對今年《施政報告》的即時評價頗為正面,在曾蔭權7份《施政報告》中排名第三。
在《施政報告》發表後,曾蔭權的支持度亦明顯上升2.2分,重上50分水平,最新分數為50.6分,顯示報告對特首民望有正面影響。
此外,兩成九人表示,在《施政報告》發表後對香港前途的信心增加,兩成一表示信心減少,四成五無改變。調查亦顯示,30至49歲人士,對《施政報告》的滿意程度,以及對特首的評分,都明顯較其他組別的低。
                 新報記者 =========================================================================================   人民网10月12日电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今日发表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

  甲、引言

  零七年竞选第三任行政长官,我明确提出以基建带动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同时平衡发展与环境保护和保育的需要,创造优质、进步的生活环境。我的政纲获得香港市民认同,当选后立即推动十大基建工程上马,让香港的经济发展登上新的台阶。

  要持续发展经济,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我在任内有两大工作,首先是配合国家第十一及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成为国家的全球金融中心,推动本港工商专业进入内地,在这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第二项工作是来自零八年全球金融海啸,我集中应付金融危机,推动上下一心拼经济,在稳金融、撑企业、保就业之余,也捕捉机会,发展六项优势产业,推动经济多元化。

  香港经济在二零零九年第二季已开始复苏,然后持续向好,去年经济有百分之七的增长,估计今年会有百分之五至六的增长。经济发展不是目标,而是手段,最终是令香港市民可以分享繁荣成果,改善生活,安居乐业。

  贫富差距、房屋问题及高龄化社会是香港近年最受社会关注的民生议题。我成功落实了最低工资立法,保障基层工作收入,也全力推动社会企业发展,并先后推出多项援助基层及长者的措施。而房屋问题自金融海啸后出现资产急促升值,楼价屡创新高,市民置业难而生出怨气,我正全力从土地供应、打击炒楼及重整资助房屋政策三方面入手。稍后我会交代有关政策的新发展。

  在政制方面,我承诺在任内落实普选时间表,二零零七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我提交的报告后,决定香港在二零一七年可以实行行政长官普选,在行政长官实行普选后,二零二零年可以实行立法会全部议员普选。我随后提出政改方案,扩大二零一二年选举的民主成分。去年六月立法会通过政改方案,为走向普选迈出了关键一步。

  乙、福为民开

  社会发展最终目标是要为人民带来美好生活,这也是我从政的理想。我深信政府的任何努力,也必须要以持续改善市民生活为目标。

  房屋政策

  目前概况

  住屋一向是香港市民最关心的课题。经过政府和市民几十年来的努力,我们在房屋方面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天,香港有二百六十万个住宅单位,约二百三十五万个住户中,七十三万户居于公屋,三十八万户居于资助置业的居所。换言之,全港共有接近一半的住户正接受政府提供的房屋资助。另外,在一百二十四万个居住在私人楼宇的住户中,有八十七万户是住在自置物业。整体而言,有接近八成半的住户现正居于公屋、资助置业房屋,或自置物业。

  公共房屋

  “安居乐业”是市民的期望,也是政府的愿景。对于住屋,政府一向都有承担。早在一九五四年,石硖尾大火后令五万多人无家可归,政府已经启动公营房屋建设计划。

  除了公屋,政府以前设有“居者有其屋(居屋)计划”等的资助置业计划,一方面为公屋居民提供置业的途径,使他们可腾出公屋单位以编配给有需要人士;另一方面亦协助其他有需要的市民自置居所。

  私人市场

  私人市场在满足市民的住屋需要上亦发挥重大作用,为市民提供多元化选择。九十年代后期,香港经济先后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和科网股泡沫爆破的打击,再加上持续通缩,令香港物业市场承受很大压力,整体楼价一度下调超过六成,不少业主的物业成为负资产。在二零零二年,政府检讨房屋政策,决定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其后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停止兴建居屋及其他资助置业计划。

  现行政策

  我重申政府在房屋政策上有以下基本原则:第一,我们房屋政策的目标是确保所有香港市民都居有其所。第二,政府有责任通过土地开发供应足够土地予私人市场,兴建多元的住宅单位。第三,政府会提供公共房屋予无法负担租住私人单位的低收入人士。当私人房屋供应短缺和价格上升,脱离市民购买力时,政府需要介入市场,透过增加土地供应和资助房屋政策,作出调节。过去的居屋计划便是主要资助计划。

曾荫权施政报告摘要:

  ·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复建居屋新政 面向月收入三万以下人士

  ·曾荫权发表施政报告 以持续改善市民生活为目标

  ·曾荫权发表施政报告 香港九龙东将建核心商业区

  ·曾荫权发表施政报告:香港新居屋设5年公开禁售期

  ·香港继续优化人才入境安排 保持开放姿态

  ·香港人口老龄化严重 203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1/4

  ·曾荫权发表施政报告:香港居民优先使用医疗服务

  ·香港将改善食品安全标准 立法规管食物残余除害剂含量

  ·香港将积极配合国家“十二五”规划 尤其加强港粤合作

  ·香港争取今年年底前签订CEPA第八份补充协议

  ·曾荫权:本届特区政府在推动政制发展方面取得两大突破

  ·曾荫权:“一国两制”切实可行 在香港成功实践

  ·香港拟在台成立经贸文化办事处 推动多层次交流

  ·曾荫权:香港在经济、民生及政治上均面临巨大挑战

  ·曾荫权:香港社会正面临高龄化问题的困扰

  ·曾荫权:推动香港经济多元化发展 继续发展六项优势产业

  ·曾荫权:积极推广完善离岸人民币业务

  面对挑战

  近月来检视房屋市场及听取社会不同人士意见,我认为香港房屋市场面对以下一系列问题。

  保持公屋产量

  目前要确保平均每年兴建一万五千个公屋单位,正面对两大挑战。首先是香港土地供应紧张,公屋及私人房屋均需要土地。为达到这目标,我们要开发新土地,也需要探讨在不影响环境质素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公共屋邨的密度和地积比率。第二个挑战,是部分小区人士反对公屋建设,我认为这是不合理及不负责任的,置社会整体利益不顾。

  私楼价格超出市民负担能力

  现时市民“买楼难”问题源于过去一两年,住宅物业供应量相对较少,流动资金充裕及利率长时期处于超低水平,令楼市异常炽热。今年八月的整体楼价比较去年八月上升了近百分之十八。第二季的供款与入息比例是百分之四十七,显示市民置业的压力和风险都正在增加。

  此外,由于海内外投资者对高价的私人住宅物业需求殷切,发展商近年推出的主要是针对高购买力消费者的楼盘。虽然多年来,二手市场平均占总成交量超过八成,但中低价和中小型的一手住宅物业在市场上的供应量大大减少。这情况对拟置业的人士,带来了忧虑及压力,亦影响整体楼市气氛,尤其是收入较低,而准备首次置业的家庭,价格超出了他们负担能力。

  土地供应不足

  自停建居屋之后,加上私人房屋市场在九十年代后期至二十一世纪初持续低迷,土地的需求大减,相关的规划和基建工程亦受影响,不利开拓新土地的成效。到楼市开始复苏,楼价上升,但前几年卖地少,私人房屋供应也减少,价格进一步上升。要确保楼市健康平稳发展,在未来十年平均每年要提供可兴建二万个私人住宅单位的土地。我去年已宣布以此为指标,务求政府在一段时间内累积一定土地储备,稳定住宅土地供应。

  物业销售不当手法

  近年市民对发展商售楼手法有不满,认为透明度低,容易受误导,为进一步加强对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的规管,我在去年表示,运输及房屋局会成立督导委员会,具体讨论立法规管一手楼宇销售事宜,并于一年内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旧区房屋的老化

  去年马头围道塌楼事件,令我们更加关注日益严重的旧区楼宇老化问题,我们随后提出改善楼宇安全的措施,从立法、执法、支持业主和公众教育多方面着手,全方位加强楼宇安全。

  “劏房”现象

  社会大众关注楼宇失修及僭建问题,也关注“劏房”现象。无疑“劏房”关乎楼宇安全,但同时也是为未符合上楼资格的基层市民提供居住地方。“劏房”不能用一刀切方式去全面取缔。

  重新定位

  公屋兴建的长期承担

  根据房委会的公营房屋建设计划,未来五年共有约七万五千个公屋单位落成,亦即平均每年有一万五千个。加上每年收回的单位,预计这建屋量目前可以维持一般轮候册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约三年的目标。这是政府重要政策,令社会和谐稳定,政策绝对不会改变,若将来需求有变化,会就建屋量作适当调整,以保持此目标。

  复建居屋新政策

  资助对象

  我们清楚知道普罗大众对楼价不断上升以及“上车”困难的忧虑,特别是家庭收入在公屋之上,但却未能负担所谓“上车盘”的家庭。这些月入低于三万元的家庭,在目前的楼市情况下,由于他们可以负担首期及按揭供款有限,所以购买力亦很有限,而市场上符合其购买力的私人住宅物业的供应却越来越少。

  为了响应中低收入家庭的置业诉求,政府提出复建居屋的新政策。新计划的对象是每月收入低于三万元,主要是属首次置业人士的家庭。计划会提供实用面积约四百至五百平方呎的单位,以可负担的楼价出售。

  政府会拨地推行有关计划。根据现阶段已经物色到的土地,由二零一六至一七年起四年,我们会以总共提供超过一万七千个有关单位为规划目标,每年约为二千五百至六千五百个单位,而首个年度可先提供二千五百个单位。将来土地供应增加,我们会以每年平均可以提供五千个单位为规划目标。为了保持灵活性,每年实际上新建和推出的单位数目,要视乎当时市场的需求情况而定。

  我已要求房委会负责提供新居屋计划下的单位,预期首批单位可于二零一四或一五年预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房屋署已开始在沙田、荃湾及元朗的选址进行初步规划及勘探,并会短期内在其它选址开展上述工作。

  订价政策

  新居屋计划的定价及转售政策要与时并进。我决定将售价与合资格家庭的供楼能力挂钩。例如一个月入二至三万元的家庭,我们会把实用面积四百至五百平方呎单位的售价订在有关家庭可负担的水平,初步估算为一百五十万至二百万元左右。

  转售限制

  一如以往的资助出售房屋,新居屋计划下的单位设有转售限制。我们现时构思是,业主在购入单位后的五年内出售该单位,只能售予绿表人士或房委会。业主在购入单位五年后出售单位,在向房委会缴付补价后,便可自由出售,以方便业主在私人市场转换单位,以及在物业市场向上流动。有鉴于居屋市场转售并不活跃,我要求房委会认真检讨帮助受惠业主向上流动的措施,在计算补价方面,将单位购入时的资助额视为对业主的贷款,不会跟随物业市场往后升值而调整,业主把单位在公开市场出售前须偿还有关贷款。但在构思细节时,要顾及对现有居屋业主的公平性,以及有关安排始终涉及公帑的资助,也要考虑整体社会的接受程度。

  新居屋计划的执行细节,我会交由房委会进一步厘定,包括绿表人士及非绿表人士的配额比例、非绿表人士的入息及资产上限的准则,单位以可负担售价为本的基准,以及单位日后的补价安排等。

  新居屋计划的目的,是当私人住宅物业市场因为供求问题,以及内外的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利率环境以及其它地区的量化宽松措施,令本地楼市出现失衡时,提供缓冲。

  当私人住宅物业市场未能提供合理价格以及数量的中小型单位时,政府会透过房委会每年平均最多五千个新居屋单位,协助符合资格的家庭“上车”。当私人住宅物业市场再次能够提供合理价格以及数量的中小型单位时,我们会调节该年兴建以及推出这类资助单位的数目,甚至停止兴建以及出售有关单位。

  优化置安心计划

  至于收入相对较多,即月入约四万元以下的家庭,虽然长远有能力负担市值楼价,但未能储蓄到足够首期的市民,政府会继续与香港房屋协会(房协)合作,推行“置安心资助房屋计划”(“置安心”),提供实而不华的中小型单位,让他们可以先租住“置安心”单位,同时为日后置业作好准备。

  “置安心”的定位在新居屋计划之上,是住屋阶梯中的另一选择。

  “置安心”单位的租住期最长五年,其间不会调整租金,让租客在有预算的情况下,努力储蓄。另外,计划会提供租客在租住期间所缴纳的一半净租金的金额,作为租客日后置业时的资助,以协助他们缴付部分首期。

  公众一般认为“置安心”计划的安排够弹性,此外,亦有意见认为本港楼市瞬息万变,假如“置安心”的单位以出售时的市值计算,“先租后买”的家庭可能会在楼市攀升时大失预算。

  在细心聆听了各方意见后,我们会优化“置安心”计划。首先,“置安心”除了提供“先租后买”的模式外,亦会提供“可租可买”的选择,让参加者一开始便以市价直接购买“置安心”单位。

  “置安心”单位在首次开卖时的市价,亦是该单位“封顶价”。选择“先租后买”的参加者在终止租约后的两年内购买“置安心”单位,在升市时可获保证以当初订定的“封顶价”购买,不会因为楼价急升而打乱置业计划,亦能为储蓄计划定下较明确的目标;在跌市时,则可按当时的市价购入有关单位。运输及房屋局会与房协商讨具体执行细节。

  政府目前已经为“置安心”预留了多幅土地,提供合共约五千个单位。首个位于青衣的发展项目将会提供约一千个实而不华的中小型单位。有关单位可于明年接受预租申请,并在二零一四年落成。

  我们相信,过去一年推出的增加土地供应包括“限呎”或“限量”安排、遏抑投机、确保市场透明度,和防止按揭信贷过度扩张措施,再加上我刚宣布的新居屋计划,以及优化“置安心”计划,有助楼市健康平稳发展。

  房屋土地供应与限呎出售土地

  增加私人住宅土地供应方面,我去年提出建立土地储备,并以勾地表制度为主轴,辅以政府主动卖地安排,以确保住宅土地不会短缺,并订定了在未来十年内,平均每年提供可兴建约二万个私人住宅单位的土地供应目标。本年度可供私人住宅发展的房屋用地,估计可兴建约三万五千个单位。

  为了增加市场上中小型单位的供应,我们去年推出首块指定可建住宅单位最低数目及面积限制的用地。至今,已经出售了三幅这类“限呎楼”用地,提供三千个中小型单位。此外,为确保单位数量的供应,我们亦推出“限量地”。上述政策会持续执行。

  在西铁物业发展项目方面,南昌站项目即将招标,其余三个项目的招标正在筹备中。四个项目总共可提供约七千五百个单位,当中中小型单位约五千个,比原有方案多一倍。

  我们正加紧工作,务求启德发展区私人房屋土地于二零一三年前陆续推出市场。其它土地供应的来源包括新界北的新发展区、安达臣道石矿场用地、前茶果岭高岭土矿场、南丫岛石矿场用地和东涌新巿镇余下发展地区。各项前期工作皆密锣紧鼓进行中。

  发展及积存土地政策

  我们必须以创新思维开拓土地资源,并选定了下列的措施:

  (一) 释放大约六十公顷工业用地作非工业用途,其中半数可作房屋发展。

  (二) 探讨在维港以外进行适度填海,即将展开公众咨询。

  (三) 积极利用岩洞重置现有公共设施,从而腾出原址作房屋和其它用途,初步选定的项目包括沙田污水处理厂和摩星岭及坚尼地城食水配水库。

  (四) 检讨新界没有植被、荒废或已平整的“绿化地带”,把失去其原有功能的土地改作房屋发展用途,首阶段涉及五十公顷,主要属于政府土地。

  (五) 检讨作“政府、机构或小区”用途的土地,以避免长期被预留,却没有明确发展计划的土地未被善用,并研究减低政府公用设施对周边土地发展的限制。

  (六) 研究把约一百五十公顷位于北区和元朗主要用作工业用途、临时仓库或荒废的农地作房屋发展用途。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供应的土地每年平均能提供约四万个各类住宅单位。当土地需求下降时,开拓土地工作会继续,新开拓土地会成为政府土地储备,在适当时候再推出,务求做到当需求上升时,可及时提供足够土地应付超过四万个单位的需求。

  立法规管住宅销售

  我去年提出立法规管住宅销售。运输及房屋局成立的督导委员会,已提交有关建议,包括把所有“楼花”纳入规管范围,制订售楼说明书、价单、单位面积、示范单位、交易数据及售楼安排的规管要求,以及具体罚则和执法机制。我们会在下月以白纸草案的形式进行公众咨询。运输及房屋局会尽力在明年完成立法。希望各位议员充分合作,支持引入立法规管。

  旧区发展

  楼宇安全

  为提升楼宇安全水平,我们会尽快把实施强制验楼和验窗的附属法例提交立法会审议,使措施早日生效。我们亦会提交立法建议,加强对楼宇安全的管制,包括屋宇署可申请法庭手令入屋检查,和把“劏房”通常涉及的工程纳入小型工程监管制度,加强规管的成效。

  房协和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会为业主提供财务和技术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承担维修楼宇的责任。自从二零零九年推出以来,“楼宇更新大行动”计划已涵盖了约二千五百幢楼宇,当中包括不少没有业主立案法团或没有能力自行组织维修的楼宇。

  屋宇署会加强对违例建筑物的执法行动。同时,我们将以“分类规管、按序处理”的手法,加强对新界豁免管制屋宇上的违例建筑工程和僭建物的执法工作。

  市区重建

  我们已于今年二月公布新《市区重建策略》。市建局亦迅速制订了具体执行措施,包括“楼换楼”计划,以及市建局在市区重建中担任“促进者”的新角色,和推行“需求主导”新重建模式的执行细节。在九龙城已成立第一个“巿区更新地区咨询平台”和“市区更新基金有限公司”。“楼宇维修综合支持计划”亦已推出,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维修支持服务。此外,市建局在大角咀设立的首个“市建一站通”资源中心,预计在明年初投入服务。

  起动九龙东

  香港的传统核心商业区已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写字楼的需求,我们必须开拓另一个核心商业区——九龙东。过去十年,位于观塘和九龙湾的甲级写字楼楼面面积已大幅增加两倍半至一百四十万平方米。随着启德的写字楼地带及旅游休闲设施投入市场,和工厦活化的效应,九龙东有极大潜力蜕变成为优越的商业区,再增添四百万平方米的写字楼楼面面积。

  九龙东包括新的启德发展区、观塘和九龙湾。政府正拟备的策略包括:

  (一) 加强九龙东的区内连系,包括改善行人通道网络,并考虑以环保连接系统贯通全区,及通过港铁观塘线和未来沙中线加强对外连系。

  (二) 制订富吸引力的城市设计概念和绿化环境,发展行人通达的海滨长廊,缔造舒适怡人的商业区。

  (三) 倡议包括文化、休闲、水上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为商业区注入动力。

  政府亦会把政府写字楼搬往启德,和释放政府设施用地作商业发展。发展局会调配额外人手专责推动九龙东发展的工作。要促成九龙东的蜕变,我们需要有前瞻性的视野和执行的决心。

  活化工业大厦

  我在二零零九年,宣布一篮子措施,透过推动重建及整幢改装,善用现时空置或未尽其用的旧工厦。这些行政措施在二零一零年四月正式生效,有效期三年。活化工厦的工作进展令人鼓舞,截至上月底,地政总署已批核三十五宗申请,涉及拆卸重建九幢工厦和整幢改装二十六幢工厦,提供总共三十八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作非工业用途,另外二十三宗正在处理中。

  根据上个月完成的中期检讨,我们决定把活化工厦的措施延长三年。此外,为改装工厦提供创意空间,我们会容许小规模改动建筑物的现有结构,并鼓励改装工厦申请参与绿色建筑评估。

  人口老化

  目前概况

  老化程度

  香港人口老化程度日趋严重,战后“婴儿潮”出生的市民正步入退休年龄,本港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口预计会从目前约九十万,急升至二零三零年的二百一十万,届时六十五岁以上的人口将达至整体人口的四分之一。高龄人口剧增,对长者服务及公共医疗带来极大挑战,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低生育率

  香港生育率在过去二十年持续维持在低水平,二零零三年生育率跌至零点九的历史低位。虽然去年轻微回升至一点一,但仍远低于每名女性生育二点一名子女的更替水平。

  现行政策与挑战

  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吸纳和培育优秀人才,优化人口,以便香港发展知识型经济,并且平衡人口结构,确保香港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人口不断老化加上持续的低生育率,预期劳动人口在十年后减少,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鼓励生育。今年财政预算提高了子女免税额,以减轻父母抚养子女的负担。

  在吸纳人才方面,政府一直维持开放的入境政策,近年推出了三项输入人才计划及简化工作签证的申请程序;也推行宽松措施,吸纳非本地学生毕业后在港工作。我们会继续优化人才入境的安排。

  我在去年要求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集中研究两项课题:第一,如何为退休后选择回内地养老的长者提供便利和支援;第二,内地妇女在香港所生的儿童返港就读和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就长者回内地养老,委员会认为,对于选择返内地定居的长者,政府可提供利便措施,让他们在内地获得更佳的财政及服务支援。

  至于社会关注内地妇女来港分娩,基本原则是必须让香港居民优先使用医疗服务。因此,在港分娩的非本地妇女人数,须限制在医疗服务所能处理的范围内。至于她们在港所生的子女,日后可能选择跨境入学或回港居住,也可能对本港幼儿照顾和教育设施构成压力。然而,面对人口老化,这些港生儿童可能成为补充香港人口的新血。我必须强调,政府并非鼓励内地妇女来港产子,但这些港生儿童是香港永久居民,我们要正面看待他们,培育为有利香港的人力资源。为此,我们必须在相关的公共服务作好规划,对来港定居或就学儿童的数字有更好的掌握。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会统筹有关工作。

  对于考虑港生子女来港入学的家庭,我们会加强向他们发放香港教育制度的资讯,以助他们考虑是否和如何安排子女来港接受教育。我们并会于各口岸推行辅助措施,以便跨境学童安全往返。

  具体对策

  优化长者照顾方式

  随着人口老化,长者对福利及医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政府除了提供足够资源扩展服务外,也会优化长者照顾方式,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支援。

  长期护理

  根据安老事务委员会的研究,现时投放在社区照顾服务的资源远比院舍照顾的少。要扭转这个局面,除了增加社区照顾服务名额,还要改良服务内容、形式,以至资助模式,使之成为院舍以外一个可取的选择。

  去年的施政报告和今年的财政预算分别提出新措施,让轮候护养院宿位的长者,试用更周全的家居照顾服务,以及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计划下社区生活补助金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包括六十岁以上居家安老的受助人。

  下一步,我们会研究推行社区照顾服务券,直接资助有长期护理需要的长者选用多元化的服务,并吸引更多不同类型服务机构参与。同时,我们会增加现有社区照顾服务的名额。

  院舍照顾服务发展比较成熟,津助及合约院舍宿位占两成,私营及自负盈亏院舍占八成。私营院舍的空置率近年一直维持在三成左右,仍有相当空间分担服务需求。

  资助宿位轮候时间长,除了因为护理程度较高的护养院宿位确实是短缺之外,长者本身的意愿也是重要因素。以护理程度较低的护理安老宿位为例,现时轮候册上百分之九十九长者对院舍的地区都有指定要求,因而需要较长时间配对,平均轮候期是二十二个月;但如果长者没有任何指定要求,现有宿位随时可供编配。

  现时长者申请资助宿位毋须接受经济审查,只须通过长期护理需要评估,确认有服务需要。在这情况下,要有效分配公共资源以协助最需要住宿照顾服务的长者,就要一方面善用私营界别可以有效提供的护理安老宿位,另一方面把政府资源集中用于提供私营界别难以营办的护养院宿位。

  多年以来,政府都有透过“改善买位计划”向私营院舍购买宿位。现时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私营院舍参加了该计划。我们会增拨资源,鼓励院舍升级,提高质素,吸引更多轮候册上的长者选择入住,并增加买位,以减轻津助和合约院舍的压力。

  近年来政府已集中资源增加护养院宿位,所预留的拨款,已确保到二零一五年时可增加五成以上宿位。另外,我们也会致力增加可提供持续照顾的长期护理宿位。我强调,即使政府大力提倡居家安老,也绝对不会忽略院舍照顾服务的需要。

  此外,考虑到不少长者仍选择入住非资助院舍,我建议在综援计划下,为六十岁以上,使用非资助安老院舍住宿服务的受助人提供额外津贴,以减轻他们的院费负担。残疾综援受助人入住非资助院舍也可领取,年龄不限。

  现时,政府向资助安老院舍发放补助金,让院舍聘请额外专业护理人员,为患有痴呆症的院友提供适切的训练和照顾。去年补助金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包括长者日间护理中心。我建议增加有关补助金额,加强对痴呆症长者的支援。

  相关配套

  我们明白照顾长者不只需要资金,更需要解决土地和人手短缺的问题。我们除了在新发展和重建项目中预留地方设置福利服务单位之外,也会积极物色院舍专用地。我们也会确保政府在计划整体医护人手时,会顾及社福界的需求。

  加强医疗服务

  政府会因应人口结构转变及长者需要,增加公营医疗的资源及加强服务,例如白内障手术、洗肾、更换关节、精神健康服务等。除了为长者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之外,我们也会优化为体弱长者而设的长期护理服务。

  优惠长者

  康乐设施优惠

  游泳是长者及其他年龄市民喜爱的运动。我们会推出公众游泳池月票,减轻经常使用游泳池的长者的负担,同时亦可鼓励市民多游泳。

  长者与残疾人士公共交通优惠

  目前,主要公共交通营办商皆有为长者及残疾人士提供票价优惠,个别营办商的优惠有所不同。我建议让所有六十五岁以上长者及合资格残疾人士可以在任何时间以两元乘搭港铁一般路线、专营巴士及渡轮。政府会以实报实销的方式,定期向公共交通营办商发还因执行此项新措施而减少的票价收入。政府会要求营办商继续承担现时自愿为长者及残疾人士提供的票价优惠。

  退休保障

  全民退休保障

  我认为社会对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并不容易得到共识。我们刚实行了最低工资,也正研究自愿参与的医疗保障计划及检视如何优化强制性公积金(强积金),现时香港基层市民在退休及基本生活上都有一定保障;若把制度作根本性改变,以资源再分配的方法去处理退休保障的问题,中产和专业人士现时普遍不会接受,是不切实际的。更有建设性的做法是优化现行的退休保障制度。政府现正就此进行深入研究。

  强积金检讨

  强积金制度实施至今,已有近百分之八十五劳动人口获得退休保障,而扣除费用后的每年平均回报亦达百分之五点一。强积金制度仍在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完善。

  政府与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积金局)会致力促进市场竞争,透过增加雇员选择权,使强积金计划减费。积金局正研究将来推行强积金全自由行的配套措施,亦会研究应否让雇员在退休时分阶段提取强积金,及在特定情况下提早提取。

  广东计划

  我们会在公共福利金计划下附设新的“广东计划”,让选择移居广东并符合资格的香港长者在当地领取高龄津贴,金额与本地高龄津贴相同。申请获批准后,受惠人毋须回港,亦可以领取全年津贴。劳工及福利局稍后会公布计划重点。「广东计划」的构思是基于四个独特的理由。首先,现时长居内地的香港长者主要集中在广东。同时,粤港两地在各方面都有特别密切的关系。配合《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多项大型运输基建相继落成,未来两地往来更为方便,融合会更进一步。最后,长者即使迁居广东,与香港亲友仍可保持紧密联系,容易得到家庭支持。

  内地医疗支援

  长者考虑在内地定居时,除了财政及生活环境外,医疗服务亦是重要因素。《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对医疗界别的开放措施,让香港医生可在内地执业、开办诊所或医院,为在内地定居的长者提供港式医疗服务。首间由香港大学及深圳市当局共同筹办的医院,也将于明年初开始提供服务。我们会继续深化本港与内地医院的合作,及与内地商谈优化开办诊所和医院的手续。我们亦会与广东探讨住在内地的香港病人的跨境运送安排,便利他们回港就医。

  生活负担

  目前概况

  贫富差距

  过去数年香港经济持续增长,但社会仍然对贫富差距扩大有怨气。香港贫穷问题与经济转型有关,转型后劳动力市场对低学历和低技术工人需求减少,拖慢他们的工资增长。政府一直以房屋、教育、医疗、福利及各项津贴来提高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今年落实法定最低工资及推出交通津贴,都有助提高他们的收入。在一个成熟、自由、开放、奉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贫富差距难以彻底消除,长远而言是要靠投资教育、提高社会流动性,以减少跨代贫穷。

  通胀高企

  香港经济在年初以来维持可观的增幅,失业率处于低位,基层市民收入明显增加,但同时面对巨大的通胀压力。今年的通胀预料平均达百分之五点四,是一九九七年以来最高的年度通胀率。政府会通过为楼市降温、严防信贷过度扩张等措施,力求纾缓来自内部的通胀压力。

  现行政策

  我十分关注通胀高企加重市民,尤其是基层市民的生活负担。去年的施政报告及今年的财政预算提出了多项经常及一次性措施,有助纾缓市民在通胀下的生活压力。这些措施不少已实施并正发挥效用,例如四月开始的一年差饷宽减、七月开始的电费补贴及额外综援/高龄及伤残津贴、八月及九月代缴公屋租金。其它措施稍后也会陆续发挥效用。

  具体对策

  一次性纾困措施

  来年全球经济环境并不乐观,通胀及衰退危机可能会先后出现。为应对这情况,我会推出短期措施,纾缓基层市民的压力,在与财政司司长商议后,我建议明年:

  (一) 为全港约七十万个公屋租户代缴两个月租金,涉及开支约十九亿元。

  (二) 向领取综援、高龄津贴及伤残津贴的人士发放相当于一个月标准金额的额外津贴,涉及开支超过十九亿元。

  财政司司长在准备明年预算案时,会再检视最新的经济及公共财政状况,决定明年落实纾困措施的细节,目的是帮助基层市民面对明年可能出现的经济逆转。如有需要,亦会考虑加强措施,包括税务减免。

  食品价格

  近期通胀上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世界食品价格急升,推高本地食品价格。今年头八个月,世界食品价格按年上升百分之三十四,而本港的食品零售价格亦按年显着上升百分之九点一。事实上,香港的基本消费物价升幅之中,接近四成是由食品价格和外出用膳费用所带动。

  食品供应

  政府致力扩阔食物供应来源,令食品种类多元化,并分散个别地区不稳定情况所带来的风险,以确保食物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我们更得到中央政府支持,保障物资供给和加强对供港食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继续保持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优质农副产品对香港市场的稳定供应。

  食物银行

  政府的短期食物援助服务能为有需要人士提供即时及直接的支持。我们稍后会向立法会申请动用已预留的一亿元拨款,延续并改善这服务,包括增加食物种类及供应新鲜食物。社会福利署(社署)会密切留意服务的运作,如有需要,政府会再增加一亿元拨款。

  在职贫穷援助

  本届政府在劳工政策领域最大的突破,莫过于今年实施的法定最低工资,以及刚推行的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两项措施在保障基层劳工、纾缓在职贫穷、促进就业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法定最低工资的推行标志政府传统思维的改变,在无损本港自由经济前提下,适度介入市场改善数以十万计基层市民的生活。

  劳工处会主动视察各低薪行业的工作场所,全力协助有需要的雇主及雇员,以及密切监察法定最低工资的影响。

  加强培训及就业支援

  雇员再培训局(再培训局)本年度培训名额会增至十三万个,提供近九百项涵盖约三十个行业范畴的课程,部分课程更设有就业跟进服务。劳工处会继续提供全面的就业支持,以加强青年人、中年人、残疾人士及其它弱势社羣的就业能力,及向雇主提供经济诱因,鼓励他们聘用弱势社群。

  部分残疾人士就业遇到不少困难,当局会强化为他们提供的支持。社署透过“创业展才能”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成立小型企业,聘用残疾人士。政府会向计划注资一亿元,为残疾人士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我们亦计划由明年起,资助聘用残疾雇员的雇主购买辅助仪器及改装工作间,提高残疾雇员的工作效率。

  针对待学及待业青年所需,再培训局自二零零八年起举办“青年培育计划”,提供增强自信、重启学习意欲的培训,协助他们重新投入进修或事业发展。职业训练局会推出试点计划,把有系统的见习培训扩展至服务行业,为十五岁以上的青年提供实习及相关的专业教育,预计每年可多提供一千个培训名额。

  劳工政策检讨

  标准工时

  政府已就标准工时展开政策研究,包括了解其它地方的相关制度和经验,而统计处亦会协助收集有关香港劳动人口的数据及各行各业目前的工作时数情况,以便深入分析。研究将于明年中完成,结果会为社会讨论这个议题提供良好基础。

  雇员侍产假

  不少外国先进国家设有雇员有薪侍产假以鼓励生育及推动“家庭友善”政策。政府会带头推动,研究向公务员提供有薪侍产假。就立法规定全港雇主向雇员提供侍产假,我们会小心衡量香港的实际情况。

  支援弱势社群

  康复服务

  残疾人士

  残疾人士对康复服务需求殷切,政府会增加学前、日间和住宿康复服务的名额。此外,我们正筹备残疾人士院舍发牌工作,以规管院舍运作及提升服务水平。为配合发牌计划的实施,政府亦推出了“私营残疾人士院舍买位先导计划”,以鼓励私营院舍提升服务水平,增加资助宿位的供应,并协助市场发展不同类型的院舍。

  政府十分关注严重残疾人士的特别照顾需要,因此在本年推行先导计划,为他们提供家居照顾服务。此外,社署于二零零八年为四肢瘫痪病人试办过渡性住宿及日间训练服务。鉴于成效良好,我们会将服务常规化。

  为落实建设无障碍社会,方便残疾人士进出建筑物和使用公共服务,政府已开展大型的改善工程,为约三千七百个政府地方和设施,以及三百个房委会物业提升无障碍设施。其中约三千三百个地方及设施的工程将于明年六月底前完成。

  精神健康服务

  社署去年在全港各区设立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提供一站式的支援服务,成效理想。我们会加强这些中心的服务,以配合医院管理局的“个案管理计划”。目前还有九个综合社区中心未有永久会址,我们正积极物色合适地点。我衷心呼吁地区人士鼎力支持在社区中设立这些中心。

  新来港人士与少数族裔

  我们会加强支援少数族裔及内地新来港定居人士,协助他们融入社会,以及与主流社区加深认识及互相尊重。在就业支援方面,少数族裔及新来港人士可报读再培训局特设的课程,亦可透过劳工处的就业中心专责柜位获得就业服务。劳工处亦会加强在不同地区举办招聘会,协助他们就业。我们会为少数族裔设立多一间支援中心和两间分中心,扩大“融入社区计划”,又会提供更多以少数族裔语言广播的电台节目。

  家庭、妇女及儿童

  为支援暂时未能得到家人适当照顾的儿童及青少年,我们一直透过非政府机构提供不同类型的住宿照顾服务,费用全免。我们将分阶段增加儿童住宿照顾服务的名额,包括寄养服务、儿童之家及儿童院等,我们亦会调高给予寄养家长的津贴,包括服务奖励金及寄养儿童生活津贴。

  政府近年来一直拨款予妇女事务委员会推行“自在人生自学计划”,支援妇女的学习需要,由于成效显著,我们将把计划转为常规项目。

  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预防、支援和补救性家庭福利服务。政府会增拨资源,在服务需求较高的地区,增设四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令中心数目增至六十五间,为有需要的家庭,包括单亲家长、新来港定居人士、少数族裔人士及跨境家庭等目标组提供服务。

  支援青少年

  青少年外展服务

  为处理日趋严重的童党问题,我们打算在将军澳、马鞍山及东涌增加青少年外展队的数目,主动接触边缘青少年,提供辅导及协助他们接受其他的主流服务。

  单身青年宿舍

  本地多家非政府机构关注到在职青年希望有自己的居住空间,所以在提供青年服务之余,也希望利用已获政府批出的“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部分用以兴建青年宿舍,政府会积极协助。

  青年临时工作职位

  当局于二零零八年透过非政府机构,为十五至二十九岁青年提供三千个临时工作职位,作为在经济逆转的情况下支援青年人就业的特别措施。该计划原定于明年三月完结,为使青年人有更多时间装备自己及让有关服务单位作出适应,我们决定将职位按需要延续一年。

  公共医疗

  医疗政策

  根据医疗改革谘询结果,市民支持以政府规范、自愿参与为原则的医疗保障计划,推动私营医疗改革。我们正为落实计划作准备。第一,制订计划的运作细节,包括有关规管和组织架构的建议,以及提出财务诱因,适当运用为医疗改革预留的五百亿元储备;第二,检讨医护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确保人力供应足以应付未来需求,并提升专业质素;第三,增加医疗市场透明度和发展配套设施。我们预计在二零一三年上半年完成上述三项工作,继而进行所需的立法程序,确保尽快落实医疗保障计划。

  增拨资源

  政府过去数年因应市民的医疗需要,不断投放额外资源以改善医疗服务。政府每年给予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的经常性拨款,从二零零七的二百九十亿元,大幅增加近四分之一至今年的三百六十亿元,并额外拨出二十六亿元添置及更新设备。

  提升服务

  医管局会在五个医院联网增加初生婴儿深切治疗病牀一成,亦会增加为末期肾病患者提供的血液透析服务,以及加强磁力共振扫描和电脑断层扫描服务,改善危疾诊断。医管局亦会把严重精神病患者个案管理计划推展至另外四个地区,并透过药物名册提供更多具成效的药物。

  在设施方面,除了现正积极筹建的天水围医院外,北大屿山医院将于明年年底落成,将军澳医院扩建工程于二零一三年完成。至于在启德的儿童专科医疗中心,建筑工程将于二零一六年完成,联合医院亦正筹备扩建。

  基层医疗

  政府已联同各医护专业制订了长远的基层医疗发展策略,并按部就班推行。自二零零八年起,我们已经拨出超过五十三亿元加强各项基层医疗服务,并推展多项试验计划。来年我们会落实各项措施,包括延续长者医疗券试验计划并将金额加倍,和启用位于天水围的社区健康中心。我们亦将会联同志愿机构推行试验计划,为长者提供健康评估服务,鼓励预防性护理。

  人手培训

  未来医护人手需求会大增。我们由明年起的三年度,拨款二亿元增加第一年医科学士学额一百个、护士学额四十个,及专职医疗人员学额一百四十六个。自资专上院校亦会增加护士培训学额。

  拓展教育

  教育可以提升人口的质素和竞争力,而且有助促进社会流动。本届政府增拨大量资源,在质和量多方面改善教育。我们落实了十二年免费教育并扩展资助至学前教育、逐步实施小班教学、推行高中和高等教育新学制、扩充专上教育、鼓励高等院校提升教研水平等。我们并致力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升学途径。

  多元升学途径

  国际厨艺学院

  职业训练局辖下的中华厨艺学院,为有志投身餐饮行业的人士,提供教育培训。学院在短短十年间已建立国际品牌。我建议在职业训练局下设立国际厨艺学院,培育精通国际厨艺的优秀人才,并吸引世界各地相关的专才汇聚香港。该学院将有助促进旅游、餐饮、零售、葡萄酒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预期学院于二零一四年成立。

  青年学院

  职业训练局亦提供多元化和不同程度的职业导向课程,配合青少年的不同学习需要。该局现时设有七所青年学院,为中三以上的青少年,提供以就业为核心的课程,让学生可按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读专业科目。他们修毕课程后不但可选择投身职场,也可以继续升学。我们建议增设一所青年学院,为非华语学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专项支援,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升学途径。预计该学院将提供四百二十个新学额。

  建造业人手培训

  在未来几年,公营部门的基建支出将维持在高水平,而私营部门的建造量亦因土地供应增加而上升,为建造业人手带来机会和挑战。我们去年拨款一亿元,支持建造业议会透过培训和工艺测试,提升工人的技术水平,并透过公众教育,吸引更多人投身建造业。这些工作初见成效,如有需要,我们会提供额外资源支持培训。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教育局计划进一步扩展“校本教育心理服务”,支援中小学照顾有读写困难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服务的复盖率将由现时的百分之五十五,逐步扩展至全港公营中小学,预计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学年全面落实。

  高等教育研究经费

  环球竞争日益激烈,加强研究和开发是提升香港竞争力的关键。政府在二零零九年设立一百八十亿元的研究基金,为高等院校的学术研究作长远承担。在基金支持下,我们推出了“主题研究计划”,资助与香港长远利益攸关的研究。

  近年,香港在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已达国际水平,香港的大学跻身国际及亚洲区知名学府之列。我建议向研究基金注资五十亿元,当中三十亿元由自资高等教育院校参与竞逐研究拨款,推动香港的学术和研究发展。其余二十亿元为教资会资助院校提供稳定的经费来源,其投资收入会取代每年拨给研究资助局的一亿元经常拨款。

  发展电子教科书

  使用电子学习资源,已成为教育的大趋势,除了可为学生提供互动性的学习模式外,亦可提高编制教科书的弹性,减低制作成本及减少浪费,及有助提供价钱合理的教科书,在现时只有印刷版教科书的市场上提供另一合适的选择。

  政府会致力发展电子学习资源。教育局于年中成立的“学与教资源检讨工作小组”,会探讨各项措施,以善用电子学习的优势,优化教科书的供应。

  学生资助检讨

  社会关注专上学生贷款的利息及还款安排。政府已展开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的检讨,范围包括计划涵盖的课程、贷款额、利率、还款安排及改善拖欠还款情况的措施。我们会就具体的建议于年底谘询公众。

  丙、美好生活

  环境保护与保育

  我任内提出进步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优先,但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平衡和多元。发展经济要协调环境保护及文化保育,让市民得享美好城市生活。

  改善空气质素

  过去几年,我们针对本地不同的主要空气污染源,由发电、燃油,以至汽车和船舶的排放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改善空气质素的重点,是针对路边空气污染。

  环保巴士

  为改善路边空气质素,我们必须减少大型巴士的排放。我们正测试在欧盟二期和三期专营巴士加装“催化还原器”,以减少它们排放的氮氧化物。倘若试验成功,便会为巴士全面加装。

  去年,我提出在未来的巴士新专营权中加入条款,要求巴士公司在更换适龄退役柴油巴士时,使用零排放或最环保巴士。我们会为此作好准备,除鼓励巴士公司试验混合动力巴士外,会要求所有专营巴士公司,尽早试用属于零排放的电动巴士。我建议拨款一亿八千万元,供专营巴士公司购置三十六辆电动巴士在多条路线试验行驶,以便全面测试电动巴士在不同环境、不同路线下的运作表现。如测试成功,政府会在顾及专营巴士公司及乘客的负担能力下,以最合适的方法推动巴士公司更全面使用电动巴士。

  加强车辆维修

  缺乏维修的汽油和石油气车辆会排放过量无色废气,亦会令路边氮氧化物浓度偏高。因此,我们会引进路边遥测设备和先进的废气测试,以管制这些车辆的废气排放。我们已预留一亿五千万元为石油气的士及小巴的车主提供一次性的资助,帮助他们更换“催化器”,改善车辆的环保表现。

  船只清洁能源

  我们会联同粤、深、澳政府研究,要求在珠江三角洲水域的远洋船泊岸时转用低含硫量柴油,以及设立排放控制区。我们也会与业界共同研究提升本地出售的船用燃油质量,以减少船舶排放的废气。

  更新空气质素指标

  我们已就更新空气质素指标,包括多项改善措施谘询公众。空气质素指标是一套有法定效力的标准,政府会拟定更新空气质素指标的最终建议,然后向立法会提出。

  应对气候暖化

  我们去年制订了香港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及行动纲领,建议订定目标,在二零二零年将香港的碳强度由二零零五年的水平减少百分之五十至六十;我们同时建议采取多项减排措施,并推动社区广泛参与提升能源效益工作,加强电力需求管理。

  就如何增加使用清洁能源,我们现正整理公众谘询意见,亦会考虑本年初福岛事件对核能发展的影响,平衡安全、稳定、环保及合理价格等因素,以决定未来的发电燃料组合。

  核电安全

  福岛的严重核事故引起全球关注,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我们正全面复检《大亚湾应变计划》,明年初会进行大型的跨部门演练,并安排公众参与,确保应变计划有效。

  水资源管理

  维港水质

  经过多年努力,改善维港水质的工作已渐见成效。我们已拨款一百七十亿元,以收集和处理目前仍排放出海港每天约四十五万立方米的污水。工程预计于二零一四年完成,进一步改善维港水质。

  同时,我们亦已提早于昂船洲污水处理厂兴建部分污水消毒设施。有关设施于去年启用后,维港西部及荃湾区各泳滩的水质已显著改善。荃湾沿岸多年来停用的泳滩,都已符合水质指标,适宜游泳,部分亦已重新开放。

  东江水供应

  我们正与粤方商讨新一轮的东江水供应协议,确保直至二零一四年,东江水会继续以可靠及具弹性的方式输港。

  海水化淡

  香港作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负责任的一员,要致力探索其他供水水源,以满足香港的需求。我们一直留意最新的海水化淡技术及安排所需的规划和研究工作,务求在供水紧张时能适时引入其他供水水源。我们正就兴建一所中型海水化淡厂进行详细研究和实地勘察,以确定可行性和成本效益,并已在将军澳预留土地。

  固体废物处理

  我们已提高都市固体废物的回收目标,在二零一五年达到百分之五十五的回收率。为此,我们会加快拟备法例,扩大推行塑胶购物袋环保征费计划至全港所有零售店,以及引入废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计划,鼓励源头减废。我们亦会与公众讨论都巿固体废物收费的可行方案,以直接经济诱因,鼓励减废。政府会透过区议会,在地区推行减废、回收再造等推广活动。

  我们计划引入先进技术,以处理未能回收的废物。我们正筹备兴建综合废物管理设施、有机资源回收中心及扩建现有堆填区,计划在明年初向立法会申请拨款。

  自然及文化保育

  地质公园

  过去几年,虽然城市不断发展,香港受法例保护的土地面积,不减反增。目前本港共有二十四个郊野公园和二十二个特别保育地区,复盖超过全港四成土地。此外,香港地质公园在今年九月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这是对香港保育工作的肯定。地质公园将成为世界标志,吸引游客和市民,确立了保育和发展并存的模式。

  禁止拖网捕鱼

  我们已立法于明年禁止在香港水域拖网捕鱼,为保育海洋生态环境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踏出重要一步。我们会于本立法年度提交条例草案,设立本地渔船登记制度,禁止非本港渔船在香港水域捕鱼,减少过量捕捞。草案亦建议设立渔业保护区,以保护重要的鱼类产卵及育苗场。

  保育中环

  政府提出“保育中环”的各项目进展良好。经考虑公众意见后,我们修订政府合署西座计划,扩大公众休憩用地面积,大幅减少商场规模。新大楼部分会用作证监会及港交所办公室,提升中环作为核心金融区的形象。

  食物安全

  市民关注海内外发生的食物事故。政府自二零零四年先后推出或修订共十二条有关食物安全的法例。新的《食物安全条例》有助追溯问题食品来源。来年,我们会改善食物安全制度和标准,立法规管高风险的食品入口和食物中残余除害剂的含量。我们会继续为市民做好把关工作。

  文化艺术

  为配合西九文化区发展,政府一直发展艺术节目、拓展观众羣,以及推动艺术教育和培育人才。康文署计划来年举办乾隆花园和秦始皇文物大展,利用新科技及崭新的陈列方式,吸引市民进场观赏。康文署会着手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内筹建李小龙展览厅,亦计划更新多间博物馆的常设展,扩阔观众群。

  体育发展

  我们会利用刚成立的七十亿元“精英运动员发展基金”,支援精英体育,加强照顾运动员在参赛期间以至退役后出路安排。我们亦正就启德的多用途综合体育馆融资方案及营运模式进行研究,尽快展开前期工作。我们会在各区筹划及兴建更多新的体育设施。

  地区小型改善工程

  为了让区议会持续改善地区设施,以及支援有关设施完工后的管理和保养,我们会在未来两届区议会会期内,将“地区小型工程计划”的拨款逐步递增至每年四亿元,当中包括工程费用及设施建成后所需的经常开支。

  动物福利

  近年市民关注动物权益与福利,我们会与伙伴团体研究方便市民领养流浪猫狗的方法。另外,我们亦协助有关团体进行“捕捉、绝育、放回”试验计划,并会谘询相关区议会。

  丁、发展经济

  二零零八年爆发金融海啸,两年来欧美经济在衰退阴影中度过,美国经济复苏后劲不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挥之不去。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转移至亚洲及金砖五国(即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金融海啸后,世界经济版图正在改变,近年我多次外访交流,明白全世界都在注视中国发展。香港要保持全球竞争力,必须把握新发展机遇,背靠祖国,面向国际。

  配合“十二五”规划

  国家“十二五”规划,表明会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并支持香港发展优势产业。此外,国家会继续实施CEPA,并根据《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建设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的金融合作区域、建立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以及支持广东对香港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我们会积极配合跟进,尤其是加强与广东合作。

  开拓市场

  新兴市场

  我们会加强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和投资合作,积极与贸易伙伴商讨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安排,为香港货物及服务贸易开拓市场,创造商机。我们除了正与智利探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外,亦即将与俄罗斯展开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的谈判。此外,我们正积极探讨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与金砖五国的证券市场加强联系。

  内地市场

  为支持香港企业拓展内地市场,我们建议拨款十亿元,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朝高增值方向发展,并结合本地设计的优势发展品牌。我们会争取在今年年底前签订CEPA第八份补充协议。中央明确表示会对香港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并订下目标,争取在“十二五”规划末期,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我已要求财政司司长尽快展开跟进工作。

  区域合作

  成渝和海峡西岸经济区

  国家“十二五”规划把发展西部、成渝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升至区域发展的重点战略定位。为抓紧这些地区的发展机遇,加强和深化香港与成渝地区和福建的多范畴合作,我们打算在重庆和福建设立专责联络单位。

  台湾

  我们正积极筹备在台湾成立“香港经济贸易文化办事处”,推动与台湾多范畴和多层次的交流,包括加强两地经贸合作、建立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紧急事故通报常设机制,及促进民商事法律的合作和教育交流。

  六项优势产业

  为推动香港经济多元化发展,我们会继续发展六项优势产业。

  医疗产业

  在医疗产业方面,我们预留了四幅土地发展私营医院,计划明年第一季先就其中两幅招标。我们会继续物色土地,发展不同规模的医疗服务;并在私营医院发展中加入条件,包括服务种类、水平和收费透明度等,以确保服务切合市民需要。

  环保产业

  在推动环保产业上,我们的工作会朝以下几个方向推行。首先,是以资源投入带动。我们在环保项目投放超过三百亿元,创造了大量环保工程的机会。其次,是以政策带动。通过推动减废回收措施,香港的回收行业逐步成形。有关建筑物能源效益的立法,也为环保建筑业界带来新机遇。其三,是利用本港优势,开拓内地环保产业商机。政府会支持业界参与环保博览会、贸易考察等活动,建立本港环保产业品牌。

  检测及认证产业

  政府会落实检测及认证产业的三年发展蓝图,加强行业整体竞争力。我们会在中药、建筑材料、食品及珠宝四个选定行业发展新服务。我们亦成功争取中央政府同意,扩大香港检测机构承担内地认证检测任务的试点范围。

  教育产业

  为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我们会吸引更多海外学生来港升学,扩展交换生计划至副学位课程,亦会与院校积极配合,提供更多宿位。我们透过批地及贷款,协助院校兴建校舍。前皇后山军营用地预期在明年正式推出供申请。此外,我们将推出二十五亿元的“自资专上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及提升教与学的质素。我们建议扩大“开办课程贷款”计划,支援拥有学位颁授权的自资院校兴建学生宿舍,同时将计划的总承担额增加二十亿元。

  随着四间新国际学校相继落成,预计未来数年会增加约五千个学额。我们会继续协助个别国际学校在原址扩建或在适合的空置校舍作短期扩充。

  创新科技

  全球对数据服务需求日益增加,政府在将军澳预留约两公顷土地作发展数据中心之用。首幅土地最早可在二零一三年供市场竞投。香港科技园公司亦会检视各工业邨内的情况,推动活化,以配合这方面的发展需要。另外,我们会积极考虑利用活化工厦措施发展数据中心。政府会推动本地业界开发先进的云端运算技术及应用,并在未来数年构建政府云端运算平台,及采购公共云端运算服务。

  我们会检讨“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和“小型企业研究资助计划”,更有效支援中小企研发工作。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时宣布,在香港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及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我们正积极跟进,并已向中央提议,在香港科学园发展国家绿色科技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文化及创意产业

  在推动文化产业方面,今年我们推出“艺能发展资助计划”,每年发放约三千万元,为有潜质的艺团及艺术工作者,以及较大型和较长期的活动,提供资助。资助包含配对成分,藉以培养各界捐助艺团、支持文化的风气,促进政府、艺团、私人三方的伙伴关系。另外,我们会拨款予艺术发展局在合适的工厂大厦提供艺术空间,以优惠租金出租予艺术工作者进行创作。

  在创意产业方面,我们会投入更多资源,加强支援香港设计中心。我们计划将明年定为“香港设计年”,举办多项设计界的盛事,以加强香港作为亚洲创意之都的地位。

  支柱产业

  提升香港金融竞争力

  香港的战略定位是国家的全球金融中心。我们会推行措施,以加强香港金融竞争力。

  离岸人民币业务

  在完善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平台方面,我们会加强人民币资金的使用和循环机制,通过贸易、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三条桥梁,扩大和深化与内地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连接:

  (一) 在贸易方面,我们会推动银行发展复盖全球的人民币业务网络,巩固香港作为全球贸易结算平台的地位。

  (二) 在直接投资方面,随着外商以人民币到内地进行直接投资的管理办法出台,企业以人民币融资的需求会大为增加。我们会进一步拓展银行贷款、债券及股票发行的人民币融资业务。

  (三) 在证券投资方面,透过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及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安排,香港人民币资金有更多投资的渠道。我们会争取进一步扩大这些安排。

  我们亦会促进金融市场和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并且积极向外推广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

  其他优化措施

  为了令香港的上市平台更多元化,我们会完善规管制度,包括于本立法年度完成规定上市法团披露股价敏感资料的法例,吸引更多欧美和新兴市场的企业来港上市。我们亦会增加香港债券市场的广度及深度,以及争取于本立法年度完成更新《公司条例》。我们会积极推行成立独立保险业监管局的工作、改进保险中介人的规管制度,以及拟备设立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的方案,作为立法基础。

  我们正在积极跟进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期间宣布的多项与金融有关的措施。

  旅游业

  我在去年公布检讨香港旅游业的运作和规管架构。其后我们发表谘询文件,现正考虑收集到的意见,并会在年底前公布改革建议。在旅游基建方面,海洋公园现正积极研究于大树湾一带建造全天候水上乐园及配套设施,而迪士尼乐园亦正探讨扩建的可行性。启德新邮轮码头大楼和第一个泊位将于二零一三年年中启用。

  物流

  为了支持物流业提供高价值服务,我们正逐步推出长期用地,供兴建现代化的物流设施,预期第二幅位于青衣的物流用地可于年底前公开招标。我们亦会物色后勤用地,以配合业界的发展需要。

  机场管理局已完成有关机场未来发展,包括是否兴建第三条跑道的公众谘询,并会于今年年底就未来路向提出建议。

  竞争条例草案

  政府提出《竞争条例草案》,目的是保障消费者利益及维持香港持续竞争力。政府自去年七月向立法会提交《竞争条例草案》后,一直与立法会紧密合作,协助法案委员会审议草案。我关注到商界特别是中小企对草案内容的疑虑。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稍后会向法案委员会提出修订建议。我期望草案可在本立法年度获得通过。

  扶助中小企

  近期外围经济急剧恶化,较通胀威胁更令人担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能迅速冲击全球金融体系,引发经济衰退。明年香港经济要面对的下行风险明显增加。我们要做好准备,密切监察外围形势变化,特别关注中小企面对的困难,有需要时会推出措施协助他们渡过难关。

  戊、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祖国已迈入第十五个年头,当中出现过不少的起伏。为了继往开来,我们要实事求是,总结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以及实施《基本法》的经验。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对回归以来几个基本方针政策实施的观察和感受。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开创性,在实施初期不少人对其可行性和对中央落实的决心,都抱怀疑态度。

  回归以来的历程渐渐消除了这些疑虑。香港与国家关系日益密切,市民对国家认同感大大提高,同时我们成功而有效地保持了香港制度的运作,亦维护和巩固了香港社会的核心价值,包括自由、法治、人权等市民珍视的权利和义务。我认为这证明了“一国两制”切实可行,而且在香港成功实践。

  中央政府支持

  回归后,香港面对不少严峻挑战,中央政府推出多项措施,使香港得以稳步发展之余,亦能发挥独特优势,贡献国家。中央政府不仅贯彻《基本法》,确保香港的高度自治,还及时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与支持。我代表香港,再次衷心致谢。

  高度自治

  《基本法》授予香港特区广泛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包括终审权。但是,“一国两制”毕竟是新事物,在行使高度自治权力时,实施初期无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有待厘清的地方。

  月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就终审法院关于刚果(金)案的法律解释,就是一个例子。特区实行的普通法,与国家的法律体制不同。人大的“释法”就国家豁免权在香港的实施作出了澄清,指明国家豁免原则或政策是一种涉及外交的国家行为,香港原有相关法律必须符合国家原则才能继续使用。这例子表明在实践中逐步明确自治的界限,使制度趋于完善,是必经的过程。

  己、民主发展

  政治制度发展

  本届政府在推动政制发展方面,取得两大突破。首先,我们确立了普选时间表。第二,我们通过了二零一二年政改方案,提升了选举的民主成分。

  这些进展证明人大常委会二零零四年所订定的政制发展“五部曲”是切实可行的,而且特区政府和立法会有能力就推动政制发展达成共识。只有通过坦诚讨论、求同存异、衷诚合作,才可以推动政制进步。现在我们已经成功打开了普选的大门,未来的特区政府要致力推动社会讨论如何落实普选,寻求共识。

  政团与政治人才

  在发展政治制度的硬件时,我们亦需要软件配合,当中政团和政治人才均是重要元素。

  政团在社会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向政府反映民意,提出政策立场供政府参考,并经选举加入立法会监察政府施政。随着民主政制发展,政团所担当的角色将会更加重要。

  政府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培育政治人才,包括:

  (一) 进一步发展政治委任制度,吸纳不同背景,包括具政团背景的人才加入政府,扩阔社会各界人士参政空间。

  (二) 增加立法会及区议会选举议席数目,拓宽社会各界人士参政机会。

  (三) 提高对立法会和区议会选举候选人的财政资助。

  政治伦理

  作为从政者,不论身处行政机关或立法机关,纵使所持意见不尽相同,都应该以社会整体利益为依归。事实上,过去数年的经验表明,要推动社会发展,必须建立求同存异的政治文化。若政团选择毫不妥协,甚至采取激烈抗争手法,将会窒碍社会进步。

  政治委任制度

  政府推行政治委任制度,目的是加强主要官员对其政策范畴承担责任,保持一支常任及政治中立的公务员队伍,以及吸纳合适的人才出任主要官员。在民主国家,政治委任制度十分普遍,但在香港,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是新的尝试,同时亦带来新挑战。政治委任制度仍在演进,我们会仔细聆听政府内外人士的意见,总结经验,以调整和改善这个制度,确保能与时并进,为普选作好准备。

  公务员团队

  随着市民对公共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公务员会秉承专业精神,提供优质服务。我衷心感谢公务员同事的努力。各决策局正陆续迁入添马新政府总部,我深信公务员团队必定能够体现新总部“民永系”、“门常开”的设计理念,坚守以民为本的信念,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服务市民,贡献社会。

  国民教育

  在国民身分认同方面,有系统的国情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和多角度认识祖国,有助提升学生国民身分的认同,从而对国家发展有所承担。

  我们已于本年就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进行了公众谘询。学界大都认同推行该科目的理念及其重要性,并就推行模式及时间表、课程内容及支援措施等提出了意见。课程发展议会稍后会提交修订建议,政府会详细考虑。

  庚、未来挑战

  主席先生,四十多年前我加入政府工作,由二级行政主任一直到行政长官,见证了香港的起落变迁,与香港一同成长。现在已到了我公务生涯的最后阶段,还有八个月我就卸任行政长官一职。我任内的工作表现应留给市民去评价,但过去七年治理香港的体验,我有责任与市民分享。

  我认为香港在经济、民生及政治上都面临巨大挑战,本届政府在短时间内是不能彻底解决的。未来我们能否成功克服这些挑战,将影响深远。

  政府角色

  多年来治理香港,我们是以“大市场、小政府”为核心理念,自由市场先行,政府配合为辅,由此衍生出低税制、量入为出、严格控制政府经常开支等的理财哲学。香港过去三十年的经济转型,都是跟从世界经济大势改变而作出回应,并非由政府规划的结果,市场与企业家先行一步,政府作出积极配合。今天这种管治理念正受冲击。

  第一,贫富差距带来所得再分配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工作职位两极化,全球人才竞争本地条件优厚的工作,而低技术工作收入则停滞不前。再者,由于科技发展及工业北移,本港部分蓝领与中层管理职位正逐步消失,即使保住职位亦要提升技能,应付知识型经济的需要,贫富差距由此扩大。因此,社会出现一种呼声,希望政府介入所得再分配,以公共政策及财政手段缩窄贫富差距,市民对政府角色的期望越来越高。

  贫富差距已变成结构性社会矛盾。处身全球化经济和高端行业,例如金融业,工资会持续增长;相反在低端服务业,收入会停滞不前;而中层工作的消失,也减少市民向上流动的阶梯。香港是城市经济体,这种由全球化衍生的贫富差距会更加突出,我相信这问题是难以彻底解决的,但我们会用各种政策措施去缓和矛盾。

  我认为香港应维持低税率、简单税制及市场主导的基本理念,靠加税、发债以期达到大幅增加经常性福利开支并不可行。自金融海啸以来,欧洲不少政府陷入公共财政危机,被迫削减开支,结果引发社会暴乱,对此我们要时刻警惕。公共福利开支扩张,容易受市民欢迎,但同时要慎防一旦过度膨胀,会变成尾大不掉。我们亦不要忘记,加税会削弱香港对企业的吸引力,持续赤字和发债会影响香港的信贷评级。作为高度对外开放的经济体,我们要捍卫香港赖以成功的经济特色。

  市场力量是集体智慧的表现,政府不应该随便作出干预。但这并不代表完全放手不理。当市场失效时,政府要适度介入,例如资助房屋及法定最低工资,都体现了政府适度介入市场的重要性。

  目前政府在审慎理财原则下,公共开支以不超过本地生产总值百分之二十为指标。我认为这财政纪律要保持下去。从实践可见,这有助保持香港长远的竞争力和应对世界经济的急速变化,但这并不表示政府无视基层市民困苦。政府应有策略地扶助基层家庭。我任内已就最低工资立法,并推出交通津贴直接援助基层;在财政状况许可下,也推出多项直接纾困措施。

  另一个对管治理念的冲击,是来自希望政府加强经济规划、拣选和扶植产业,以强化香港竞争的优势。

  对此我认为要实事求是。对于宏观规划、介入市场及带有倾斜性的产业政策,我认为必须紧守“捕捉机遇、优势互补”原则,不能以教条方式或长官意志而行事。香港是细小而开放的经济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大趋势,只能乘势而上,这方面企业家往往比政府官员更能把握先机。政府的配合工作,包括批拨土地、财政资助、促成企业配对及签订经济协议等,目标是把自己擅长的工作做到最好,将已有的优势尽量扩大。

  人口老化

  除了政府角色以外,香港社会正面临高龄化问题的困扰。全球先进经济体系都正面临类似问题。出生率偏低、平均寿命延长,令老人扶养比率上升,令不少国家公共医疗及福利体系的可持续性成疑。

  香港应对高龄化挑战,刻不容缓。早前我已提到需要有年青生力军,要维持开放的入境政策、吸纳海内外人才、以及尽早做好规划,为在港出生居于内地的儿童回港做好准备。

  对于退休问题,我们要以政策协助长者回乡定居。为了令长者安心选择回乡生活,他们在港享有的福利可携性至为关键。香港须全面展开各种福利可携性研究,包括从法律、政策及公共财政层面,探讨安老院舍、医院、诊所等公共服务,应否扩展至内地。

  政治改革

  最后在政治方面,回归以来香港人围绕普选问题反复争论。今天时间表已确定下来,社会分歧逐步收窄。要令民主制度在香港生根,维持政府高效率施政及建立共识,我们须聚焦思考,设计相关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团角色、行政立法关系、政治人才培育及政治伦理建立等,并要捍卫香港人讲求理性、互相尊重的核心价值免被蚕食。我们同时亦要虚心研究及比较其他民主国家实施民主制度的经验。

  在行政改革方面,当今全球政经环境正处于变革阶段,民众对政府的要求不断上升。香港推行政治问责制,是希望迅速回应社会诉求。我们要检视行政体制是否适合未来的民主化发展,议题包括:问责官员与公务员的相互职权界定;编制与及流动;政府内部财政、人力及土地资源分配模式和程序;进一步下放权力予地方行政;各司局长及其下部门的分工安排;以及政策制订、倡议及谘询工作安排等。

  香港与全球政府一样,正面对全新的政治挑战,这是来自资讯革命后网络社交媒体普及化所引发的政治生态转变。传统上我们以代议政制为主轴,通过选举产生民意代表,授权他们参与制订政策。但新网络媒体出现后,年青一代以社会运动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政治观点,也以此作为政治参与方式。网络媒体及年青人社运正在改变传统主流的政治生态,政府须回应青年人的多元诉求,也要深化沟通。我们仍在摸索之中。

  辛、信任自己

  在多年公务生涯中,我一直信任香港人,也信任大家的理性与包容,可以求同存异,寻求共识,一起面对挑战。香港在回归后经历种种挫折,都能够再次奋起。以下数字说明这十多年来大家的成就。

  首先,我们的经济总量由一九九七年至二零一零年实质扩大了百分之五十五,就业职位增加五十万个,就业人口达到三百六十四万人的历年新高。全职雇员的平均就业收入实质增加百分之三十一。凭着我们的经济实力,香港赢得“AAA”级的长期评级;目前全亚洲只有两个经济体获得这个评级,香港是其中之一。我们的股票市场总值增加近七倍,至二十一万亿元;过去两年,港交所首次上市集资总额排名全球第一。今年,香港在世界竞争力排名榜上与美国并列第一。

  民生方面,政府开支累积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五,将经济繁荣的成果,取诸社会,用诸社会,改善民生。随着社会经济条件改善,香港人平均寿命比一九九七年时延长了三年。香港的年轻人接受专上教育的机会增加超过一倍;免费教育由九年增加至十二年,并扩展资助至学前教育。在保障劳工方面,我们订立了最低工资,而政府部门亦实施五天工作制。

  政治方面,我们确立了普选时间表,成功推动二零一二年的两场选举更开放和含有更高民主成分,逐步走近普选目标。政团比回归前更加活跃,政府更加开放,决策更具透明度,也累积了成功的危机管理经验。法治方面,我们在普通法体系中保持先进,深受各国赞赏。

  这些都是实实切切的香港成就,是每一位香港人努力奋斗的成果,我们不要因为对未来发展有分歧而妄自菲薄,低估了自己的成就、香港的成就,也低估了香港的潜力。

  香港是由移民组成的城市,我们的上一代从五湖四海来到这个小岛,多年来辛勤工作只是为了稳定生活,安居乐业。香港人在不知不觉间建立了一个独特的城市,也塑造了这个城市的性格。我们崇尚自由,尊重法治,要公平、有公义、爱廉洁、多元包容,这成为香港的核心价值所在。

  回归以来,香港人有忧虑,恐怕核心价值不保。但事实证明,我们的核心价值未有任何削弱,我与每一位市民一样热爱香港,热爱国家。我们全心捍卫核心价值,香港才可以继续对国家发挥独特的贡献,“一国两制”才可以继续成功,而香港亦可以继往开来,迎向更光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