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至道圣皇女娲txt:实用心理学(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20:43

第十一章    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

第一节     应激的内涵

心理压力在心理学和生理学上的正式名称叫作应激。(参看教材P139)汉斯·薛利是研究应激的大师,曾把应激定义为:“应激,就像相对论地样,是一个广为人知,但却很少有人彻底了解的科学概念。”

一、普遍意义上的定义与非普遍意义上的定义

(一)   普遍意义上的应激

当我们大多数人谈到应激时,通常指的是来自我们周围的感受到的压力。它与“压力”、“张力”同义。韦氏新21世纪字典就曾明确地用这两个术语来定义应激这个概念:应激是“压力、张力作用于物体而使物体产生张力或破坏物体的形状。”

(二)非普遍意义上的定义

应激有消极与积极两种作用。薛利曾用“烦恼”与“正应激”来指称两种不同的应激。

心理应激的产生对于人或有机体适应环境是有利的。因为应激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动员机体内部的潜能,以应付各种变化的情境和事件的挑战,所以应激状态是人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另一方面心理应激特别是持续长久的或过分激烈的应激状态一旦超出了个体所能耐受的适应和应付能力,又会扰乱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功能,损害人的心身健康,甚至造成或加剧人体及精神的疾病。

1958年布拉地作过一项实验,使一只猴子很快学会按电源开关,另一只猴子面前的开关无效,按与不按开关都不能控制通电。实验者每隔20分钟给两只猴子实行一次电击。学会按开关的猴子和到20分钟就开始紧张并保持警觉,到时就去按电键以避免受电击。而另一只猴子处于无助、坐以待毙状态,虽受电击也不去按开关。23天后发现会按开关的猴子死亡,解剖发现,出现严重的胃溃疡,致病死亡的原因就是高度的应激状态。

紧张刺激对个体心身健康影响的性质,一般可分为有利和有害两种。例如“结婚”应视为是一种生活事件,但对个体有利,所以能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虽忙但乐。而“家庭成员死亡”则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对个体会产生不良影响,表现为悲恸、绝望、高度紧张、焦虑、失眠等。如个体长期处于悲恸之中,心身健康将受到损害。从量上来看有轻重缓急之分,生活事件有些分量较轻,如出差等,而有些则是严重的生活事件;有些生活事件来得快去得快,有些则持续很长时间。这些“量”的不同,对人的心身健康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1.应激与烦恼:一个消极的观点    应激=烦恼

薛利把烦恼定义为:有破坏性或不愉快体验的应激。

2.应激与正应激:一个积极的观点 

薛利所谓的正应激表现的是一种愉快的满意体验。正应激可以加深我们的意识,增加我们的心理警觉,还经常会导致我们高级认知与行为表现。

意识觉醒度升高,特别警觉与敏感     急中生智  

正应激是一种挑战,它引发了应激,并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

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总结了唤醒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该定律认为:在到达某个点之前,效率将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当唤醒水平处于一个最优值时(而不是最高点),其效率是最高的,如果超过了这个最优值,那么其效率开始下降。

除了高水平的紧张状态外,当一个人根本没有被唤醒时,其效率也是最差的。

应激太少或应激太多其结果是一样糟的。因此应激管理的目的,不是彻底消除应激,而是把唤醒水平控制在一个最佳状态上。

二、应激的正式定义

沃特·坎农是哈佛著名的生理学家,他的把应激这个术语引入了社会领域。他提出了稳态这个思想,即有机体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状态。有机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反弹”或“防止变形”,即有机体在面临压力时会试图保持平衡。

应激的生理、生化反应主要有:植物神经系统兴奋:在应激状态下,主要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以便为机体应付紧张刺激做准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直接加强机体对外界危险因素的防御有关,如凯农描述的“战斗-逃跑”反应。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动员机体的潜在能量,立即采取行动应付应激情境,一方面促使心血管系统机能迅速变化,血液循环加快,使之立即发挥作用;一方面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通过它来增强代谢过程,总之,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分泌的增加一起促成了“紧张反应”。

在当代的科学文献中,应激这个概念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含义。

(一)应激与外因

应激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激对人是外部的因素。

当我们把应激看成是外部刺激时,更恰当地说是应激源。

应激源:凡是能够引起人们应激反应的所有主观内在、客观外界的刺激物。应激源(致应激因素)是机体内、外界环境向有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付的要求,并可能导致应激反应的紧张性刺激物。

(二)作为心理阻抗和心理紧张的应激

应激指的是一种主观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应激是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的、情感性的、防御性的应对程。

认知过程当中的一些方法,如问题解决、计划、决策和认知重建等都是应付应激的积极的方法,而认知过程中的合理化、否认、幻想等则被认为是消极的方法。研究表明,这些消极的应对策略能帮助人们应付创伤性应激的早期阶段。

在应激过程中,即使阻抗是有效的,认知副作用也会出现。你可以对应激作出被动的或主动的外部反应。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面临外部需要等心理过程总是主动的、消耗能量的和产生紧张的。情绪反应则是更易多变的,其特点是激怒、暴躁、愤怒和挫折的转移等。知觉过程如解释外部刺激可能会被歪曲。先前被认为是风趣的、安全的情境现在却被认为是有讨厌的、有危险的,理性计划和决策过程可能根本不能执行。

在忍受应激时,机体的防御器官会衰退。

应激源这个术语反映的是作用于人身上的力,紧张则指的是压力所产生的效果。根据薛利的观点,无论应激源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紧张都会发生。

(三)作为身体防御的应激

应激是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薛利、坎农)

需要会提高人体的自然唤醒水平以达到高水平的活动。这些身体反应的作用大概支持行为和心理上的应对努力。  引发应激的刺激重复出现可能导致生理障碍。迪尼斯·特比尔把生理强健定义为一种对应激作出反应的能力(这个应激还包括应激所带来的潜在的生理伤害)。长期的应激条件可能会引发消极状态,包括心力衰竭、疾病和死亡。

应激的第三个定义强调的是对应激作出的普遍性的生物反应。薛利指出:“应激不仅仅是神经紧张。”应激是“人体对某些需要作出的非特定性的反应。”人体有三个系统控制着非特定性反应:神经系统(下丘脑)、腺体(脑垂体和肾上腺)及激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其它激素)。在应激生理学中,这三个系统有一个名称,叫复合体(HPA)。

综上所述,一个应激源是一种外力,而紧张则是忍受压力而产生的后果。由此可见,应激源是原因,紧张则是心理效应和生理的联合。因此,如果应激与紧张的概念在没有限定的条件下出现,那么我们就应该想到是心理唤醒与生理唤醒的联合。

应激是指出乎意外的紧迫情况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遇到对人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事件或突如其来的危险,必须迅速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的采取决定的时刻,容易出现应激状态。

应激是机体对应激源作出反应的过程,概括起来可分为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两大部分。

心理唤醒

心理应激:有人又称为心理压力、紧张状态或紧张刺激等。指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关于应激的定义最早提出的是加拿大学者塞里。

心理应激主要表现为下面三个阶段:①对应激源的认知和评估,即对应激源的性质加以辨认,同时对它与机体的关系进行评估,划分有利和有害刺激,趋利避害;②心理应激状态出现,常表现为意识觉醒度升高,特别警觉与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杂乱,易冲动激惹,焦虑,紧张,坐立不安,手脚发抖,口渴,尿频,睡眠障碍等;③心理应付阶段。在此阶段,常表现为动用自己的心理应付方式(包括心理防御方式)来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理平衡,如作出合理化解释,或否认,或以幽默、升华的方式来应付等。

生理唤醒

人处于应激状态时,有机体的生化系统发生急剧变化,激活水平显著提高。血压和血糖升高

第二节  应激生活事件

应激这一概念在心理治疗领域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与应激有关的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阿道夫·梅尔最先应用了“心理生物学”这一概念。这一概念表示,为了完全了解病人,生物学和心理学是同等重要的。

霍姆思和瑞在20世纪60年代末编制的《社会再适应评价量表》中列出43种有代表性的生活事件的量表,根据应激的强度对这些事件进行了排列。

在制作量表的过程中,关于题目的选择有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应激事件包括不受欢迎的和受欢迎的两类。(由于对应激的定义是“生活需要重新调整”,而有些受欢迎的事件是与不受欢迎的事件一样需要调整生活的);二是应激程度应由外人而不是由经历这些事件的的人来进行判断。

一、            对应激生活事件的测量

20世纪60年代,霍姆斯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量表按照紧张生活事件影响的严重程度,顺次列举了43种主要的生活事件,并给出了它们各自的严重性评分,称“生活变动单位”(LCU),结果是“配偶死亡”最严重,排在首位,LCU为100。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假如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变动单位总和在150以下,来年则可健康安泰;总和在150 ~ 300之间,有50%的可能性在来年生病;超过300单位则有70%的可能性在来年生病。

霍维兹等人编制的“生活事件问卷”也是一个较常用的研究一般生活事件的量表。该量表认为:事件的应激程度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是事件本身的性质,另一方面是事件发生的时间。越严重的事件和发生时间越近的事件,被认为是应激程度越高和事件。

不同生活事件的应激程度

生活事件

事件发生时间

1个月

1~6个月

6~12个月

1~2年

2年以上

夫、妻、情人或孩子死亡

90分

81

67

50

32

离婚或失恋

79分

70

51

34

23

家庭成员病重住院

70分

53

36

22

12

另外,生活事件除了在时间长短和严重程度方面有所不同外,还有其他不同的方面:如它的可预见性,熟悉程度,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突发性的还是逐渐发生的,间断的还是不间断的,个体对事件的控制程度,与即将发生的疾病是否有关等。

另外,有些研究者在测量生活事件时测量个体的心理紧张程度,而不是测量事件本身。

二、            应激生活事件与疾病

应激生活事件是需要个体进行调整和适应的外部事件。个体可以成功地适应一些事件,而有些事件却会引起心理和生理的压力,久而久之形成某种疾病。

据美国调查统计,人类的十大死因当中: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是传染病,战后的主要死因是与精神因素(也可说是心理应激)有密切关系的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意外事故。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人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适应性疾病发生。(教材P139)

适应性疾病是:人们处于应激状态的各种反应本来是要防止身心受损,是一种防御性机制。但如果防御反应不适当,特别是过度的反应,又会危及人的生理、生化和心理机能,甚至造成一系列与应激状态有明显关系的疾病,我们称之为“适应性疾病”或“应激状态病”。有些人称适应性疾病为“现代文明病”。适应性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斑秃、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免疫性疾病,各种癌症和各种神经官能症,实际上所谓心身疾病都属这种疾病。

应激是指出乎意外的紧迫情况引起怕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遇到对人有切身利害关系的事件或突如其来的危险,必须迅速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的采取决定的时刻,容易出现应激状态。人处于应激状态时,有机体的生化系统发生急剧变化,激活水平显著提高。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以致使人减弱抵抗力为疾病所侵袭,导致某些慢性病甚至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

应激生活事件与随后发生的疾病之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几个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研究者对这些因素有不同的看法。

瑞认为,一是过去的经验;二是心理防御能力;三是应激生活事件引起的生理反应。四是减轻生理反应的应对能力。五是疾病行为,个体如何对生理反应进行解释,是否认为这些反应属于疾病,并决定去就医。

有人认为,机体较易得病的人在生活事件发生后得病的可能性增加,而有较强的应对能力、社交能力及较强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人得病的可能性则减少。

大多数应激生活事件和疾病的研究者都有三个重要的观点:第一,对生活事件所产生的影响的理解只有在社会和心理的背景下进行。这个背景中包含着减轻生活事件的不良影响的因素(如较强的社会支持系统或较强的个性),也可能包含着增加生活事件不良影响的因素(如有较差的对付危机的历史,特殊的、过分的生理反应)。第二,应激生活事件的长期后果并不一定是消极的。最后,如果要评价应激生活事件的后果,应该了解个体寻求医疗帮助的特点。有的人在生活事件发生后身体出现不适可能会去医院,有的人则不去医院。这两种不同的行为并不是由于对应激的不同反应造成的,而是个体对医疗制度的不同态度造成的。

三、            应激生活事件的后果

很多研究考察了应激生活事件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金克在近30年的研究中一直在考察人际关系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他发现个体在经历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的挫折的同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一项实验研究发现,某些应激生活事件特别是那些要求活动水平改变较大的事件,与发病程度有显著的相关。

卡塞尔在许多情景下研究了应激的后果。结论是,减少应激引起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之一是有自己同类成员的存在。他的结论来自对动物及人的研究的综述。他提出了四条假设:第一,高人口密度条件下得病危险的增加并不是高人口密度本身造成的,而是人际关系的无序造成的。第二,在权力位置上处于服从地位的人最容易生病。第三,在人际关系无序的状况下,个体的生物或社会的保护层可以保护个体不受这种状况的影响。最后,当社会和社会组织状况发生变化时,个体得病的危险性就会增高。

第三节  应激的生理学

一、            应激和生理反应

个体之所以在应激事件发生之后可能会发生疾病,是因为外部的压力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到机体内部来。人体的主要器官几乎都会受到心理和具体事件交互作用的影响。应激会影响神经化学、激素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在应激的过程中,机体中两个相关的系统在保持机体的稳定和灵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即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在适应综合症发生的第一个阶段,即惊恐阶段,大量的葡萄糖和氧气被送入大脑、躯干的肌肉和心脏,这些部位都是机体消除外部压力的最活跃的部分。在这一阶段所产生的身体上的变化会导致以下几个现象的出现:(详见教材P311)

在应激的第二阶段,即抵抗阶段,机体内也会出现各种各样复杂的神经生理变化,以使机体能够继续抵抗外来的压力。

在应激的第三阶段,即疲劳阶段,机体分泌出的大量激素开始耗尽,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钾,也可能会消耗完。结果是细胞得不到足够的养料就会开始死亡。在应激发生之前就有疾病的器官可能会丧失工作能力,因而危及生命。

Selye将生理应激分为三个阶段:①警觉反应期。机体在受到刺激的初期首先出现休克时相,有短暂的神经张力降低,肌张力降低,体温下降,血压下降,心跳加快等,其次出现抗休克时相,表现血压和血糖升高,血容量恢复,体重回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②阻抗耐受期。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合成代谢占优势,机体对各种刺激的抵抗力增加;③衰竭期。抵抗时间过长,机体出现各种营养不良症状与衰老过程,出现各种慢性疾病,严重消耗体内应激资源而最终导致死亡。

应激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警觉期,动员全身自卫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状态,另一方面,警觉期的状态也可随着应激情境的消失而消失;阻抗期,动员保护系统抵抗这种应激状态,抗体增加,代谢水平提高,结果引起身体糖储量过度消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过度活动,给器官带来物理性损伤,如胃溃疡、胸腺和淋巴结退化等;衰竭期,有机体的适应性存储全部被消耗,就会导致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二、            应激与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机体保护自己不受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侵害的监督系统。免疫系统可以减少受各种疾病危害的可能性。

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有防御、自身稳定和免疫监督三个方面,它能消除病原体和毒性产物,起着抗感染的防御作用,还能监视体内突变细胞的出现,并有排斥、制约这些变性细胞、抑制其增值的功能。

机体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免疫力:一种是出生时就具有的先天的免疫力,它可以保护机体不受多种细菌和有毒物质的侵害;另一种是后天获得的免疫力。

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对这种控制的研究称为心理神经免疫学。这一学科中的一个主要课题即应激如何改变免疫系统。

应激会使机体患上受免疫系统控制的疾病。

免疫功能受下丘脑调节,因而也受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因此,在不良环境刺激影响下,即在应激状态下,能够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失调,从而影响到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免疫反应、阻止抗体形成,从而削弱机体对癌症的抵抗力,导致癌症的发生。

应激虽然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各种影响,但应激本身并不会损害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应激与交叉的应对同时对身体健康起着影响作用。

第四节  应激的应对

所谓应对就是个体减轻或消除应激的努力。对应激的消极反应可以因为环境的改变或者个体内部的改变而减少。

应激的主要来源有三个:心理社会因素,生物生态因素,以及个性。

引起应激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四个突出的心理过程:(1)需要适应变化的环境;(2)由于无力取得渴望的目标或行为而产生的挫折感;(3)超负荷,过分的刺激或要求;(4)刺激不够,表现为无聊或孤独感。

应激的生物因素产生于外部的环境,它所产生的庆激反应是生理反应,很少取决于个体的特性。

某些个性特征也是使应激产生不良后果的原因。

个体可以采取很多方法来应对应激。一般说来,应对方法可分为两大类: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调整情绪的办法。

使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指的是个体通过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来改变引起应激的事件和环境。

使用调整情绪的办法则是设法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进行调整(如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换个角度看问题,对事情进行合理化)。

知足者—常乐

如果你开车遇到堵车,想想对于许多人而言汽车依然遥不可及。

如果你今天工作不愉快,想想有人3个月还没有找到工作。

如果你因与爱人产生矛盾就对其失望,想想有人还从来没有尝过爱情的滋味。

如果你在某个周末感到无聊,想想有的人为了养家糊口,每天工作12小时,从来没有休息日。

如果你驾车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抛锚了、孤立无援,想想瘫痪病人多么渴求徒步旅行的机会。

如果你在镜子里发现自己又多了一丝白发,想想接受化疗的癌症者多么希望在脱光的头皮上长出头发来。

如果你因人际关系,无知或生活无保障而痛苦,想想还有更糟糕的情况可能出现。

如果…想想……

这两种应对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对于不同的事件,先用的应对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一、            成功应对的标志

成功应对的标准不止一个:

(一)个体通过应对是否减低了生理唤起(如心跳\脉搏和皮肤电的指数从过高恢复到正常),这是生理和生化的标准,如果个体通过应对减低了生理唤起,应对就认为是成功的。

(二)个体是否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以及恢复过程的长短。

(三)是否能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这是一个最常用的标准。

成功的应对依赖于各种应对资源。它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应对方式和个性;外部资源包括金钱,时间,社会支持。

二、            个体应对方式

(一)逃避和迎击

逃避指的是生活中出现问题时采取逃避的手段,如喝酒、看电视,企图忘记问题的存在。

迎击指的是当生活中出现问题时直接面对,设法加以解决。

逃避和迎击各有优缺点。

如果生活中的问题是短期的,暂时的,逃避方式则比较有效。如果这个问题反复出现或持续时间很长,逃避的方式可能就不太成功了。

与逃避者相反,对问题直接迎击的人对长期的问题应对得更好一些,然而,在对付暂时的问题上,他们可能比逃避者存在更多的焦虑,比如面对小手术。

(二)情感的宣泄

根据宣泄理论,人不应该压抑自己的情感而应把它表达出来。宣泄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积极意义的。

心理学家潘尼倍克和另外一个研究者作过一系列研究。

(三)人格特征

某些人格特征也反映了个体的应对方式。下面是两种受到大量研究的人格特征。

1.A型行为

A型行为症状的人有一种特殊的行为和情感方式,它的特点是总是处于进攻状态,希望在尽量少的时间内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总是处于同别人竞争的状态。A型行为有三个组成成分:易激起的敌意,时间紧迫感,竞争性。

A型性格的人常常能够取得很大成绩,对于所取得的成绩他们总是以数量而不是以质量来评价,而且常常会对工作的数量感到不满意。喜欢同别人挑战,并且同别人竞争。

A型行为与心脏病有密切的关系。关于其中的原因有两种说法(详见教材P317)

B型行为者的竞争性较弱,没有A型行为的特点。

2.内控人格

内控人格是一种认为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生活的人格特征。

卡芭萨的研究表明,如果要在应激的生活状态下保持健康,一个人必须要对自己的价值、目标和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信心,积极参与周围生活的活动,相信自己能够挖掘和改变生活中的事件,有能力对付生活中的应激,使它们不会威胁自己的心理调整。

三、            应对的社会资源

面对应激,除了可以运用个体的资源(如个体的应对方式)来进行应对外,还可以运用社会资源进行应对。对于社会资源的研究,大量注意力都集中在社会支持这一概念上。

什么叫做社会支持呢?研究者认为,如果一个人认为他是:(1)被关心和爱护的;(2)被尊敬的和认为是有价值的;(3)属于互相交流和负责任的网络,那么他就是有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个体在情感上所受到的关心和支持。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周围人情感上的关心和支持都属于社会支持,朋友、同事及集体和社区都是社会支持的来源。

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情景下,社会支持可以减轻高度焦虑引起的不良后果。

有一个密切的可以与之交谈的朋友关系可以使老年人在失去同龄人时起到保护作用。然而,是否结婚与是否有一个可交谈的朋友并不一定是相等的。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可交谈的人,那么即使减少社会交往也不会产生抑郁情绪。但是如果你没有一个可以与之交谈的人,同时又减少社交活动,得抑郁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孤独、应激与免疫的生理反应特点有着显著的相关。高度孤独的被试的免疫反应都较弱,如抵抗肿瘤和抵抗病毒的细胞都较少。高度应激的被试也有这样的现象。

社会支持是在什么时候影响人的健康的呢?一种叫做“直接影响”的假设认为,社会支持对人总是在起着有益的作用,不管是当人面对心理紧张事件的时候,还是在平时。另一种假设,叫做“防御假设”,认为社会支持对人的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只是在不良的生活事件发生时才起作用,而在平时则不起作用。这两种假设都得到证实,说明社会支持存在这两种作用。

 

如何增进人的心理健康:

1.积极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人总是要在一定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要适应环境,就要正确认识现实,不回避,并且积极地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能力、气质、性格。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工作和社会活动能使个人与现实保持密切联系。从事职业性的工作对个人心理健康有极大的益处。工作能发挥一个人的创造力,表现出他的价值,使个人的成就感得到满足,感到自己被社会承认,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第十二章    心理发展与社会化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儿童心理的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概括地说是心理活动不断得以改造、日益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

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从出生到成熟大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心理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心理活动从不随意、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的发展;三是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特征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以上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不断完善、螺旋式上升的。

生命中的每个时刻都可以产生关键性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二、关键期

在人一生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心理成分有不同的形成关键期。在人生的某一时期,因缺少引发某一心理特征或行为的环境刺激,而致使这一心理或行为永远不能产生,这个时期即称为行为的关键期。这一现象是由著名的动物心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发现的。

&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一时期就难以产生,这个时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人类所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2左右开始真正形成的。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岁。

印刻——生物体在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的生物体产生的依附现象,叫做印刻。印刻是一种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特有的学习方式,但却对有机体与环境的关系有着持久深刻的影响。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恋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

无论是生物还是人类,依恋的产生有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就叫依恋形成的关键期。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形成各种心理现象的关键期,在儿童的关键期进行培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以说明,儿童的发展不仅可以划分成不同的阶段,而且在不同的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每一时期都是这一任务的关键期。

艾里克森把心理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毕生的过程,一定要经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发展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有机体生物学上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所规定的。相对而言,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期就是这个年龄阶段。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任务,也是解决不同任务的关键期。但是不能认为在关键期没有完成这种任务,这种任务就不能完成了。在以后的发展中还会逐渐形成。

三、“最近发展区”思想

维果斯基认为,发展的实质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维果斯基相当重视社会、文化、历史和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维果斯基提出也著名的“最近发展区”思想。

维果斯基认为,在确定发展水平与教学可能性的关系时必须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为借助启发帮助可以推进和达到的水平。在这个可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与现有水平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据此,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走在教学发展的前面”的看法。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

&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他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由此,维果斯基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四、代沟

(一)什么是代沟

儿童和成人,孩子和家长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环境下,但他们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和裂痕。

代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代沟是指两代人在思想方法、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狭义的代沟是指父母与子女两代人的差异与互不理解。

(二)代沟产生的原因

1.社会文化变迁

代沟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社会环境塑造了不同价值观念的两代人。

人的个性初步形成是在学前期,因此孩子在学前期就逐步在心理和行为上和家长产生了差异。随着主流文化结构的不断变化,孩子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2.心理吸纳程度上的差异

年长的人其价值观已经成型固定,新兴的价值观念可以融入其较为稳固的价值体系,但很能彻底改变它;而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心理的开放度很大,容易接受新事物,没有旧有价值观念对新观念的抵御,所以他们往往是时代新潮的追随者。

(三)如何对待代沟

1.  代沟的存在具有必然性。现代世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代之间存在“断裂”现象。

2.  代沟对孩子的成长有其积极的一面

从一定意义上说,代沟对孩子的成长有其积极的一面,代沟是活力的表现,是社会兴旺的标志。使孩子在思想与行为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这符合时代的要求。

3.要正确地缩小代沟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回答是:代沟是不会弥合或变窄的。

如何处理代沟是非常关键的。保持孩子一定的独立性,并不意味着对他们的一切都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并不意味着要把我们的一切优良传统都丢弃掉。而要以优秀的传统和美德,以社会的良好风尚来感召他们、教育他们,同化他们的言行,弥合彼此之间的裂痕。

缩小代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其一,互相尊重,加强理解。以换位思维方式来理解对方,同时要了解各年龄阶段人们的心理形成与发展的特点。长辈要主动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只有双方态度诚恳地交流,缩小裂痕才有可能。

其二,全面、客观地看问题。长辈不仅自己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也要帮助孩子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地看待任何事物,使孩子成为优秀新生事物的促进者和创造者。

第二节     毕生发展阶段

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质的特征,也称为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毕生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发展过程,包括有不同的阶段。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等几个时期。

一、            婴儿期

婴儿期是指儿童从0岁到3岁的时期。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婴儿动作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行走动作和手的动作上,表现出三条发展规律:第一,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分化动作;第二,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第三,从大肌肉动作发展到小肌肉动作。

(二)婴儿的认知发展

1.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它在婴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2.注意、记忆和学习的发生发展

婴儿一出生就有注意了,表现为一种先天性的定向条件反射,属于无意注意的雏形。婴儿注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注意的选择性上。

近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在胎儿末期(妊娠8个月左右)就已有了听觉记忆,出生以后可以再认。婴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刚刚萌芽。

婴儿也具有学习能力。

3.思维的发生发展

婴儿3个月时就已有了比较明显的问题解决能力,6个月时已能进行模仿,12个月以前已能利用工具解决问题。但婴儿的思维能力还远不成熟,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这种思维与儿童的感知觉和行动密切相联,儿童只能在感知行动中思维。与此同时,随着儿童的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逐渐加强了思维中的概括性和间接性。

(三)婴儿的语言发展

(四)婴儿的情绪发展   婴儿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

二、幼儿期

儿童从三岁到六七岁这一时期,叫学前期(因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以前的一个时期),也叫幼儿期(因这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时期)。幼儿期儿童的活动主要以游戏为主、儿童在游戏和活动中逐渐地发展能力,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促进自己进一步发展。但他们的心理过程还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的和不随意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开始形成最初的性格特点。

(一)幼儿的认知发展

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

1.记忆的发展

记忆容量与婴儿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充。

记忆类型从幼儿初期到幼儿晚期发生两个变化:从无意记忆向有意注意发展,从形象记忆向词语记忆发展。

对信息的接收和编码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从记忆无策略(5岁前)——还不能主动使用策略(5—7岁)——记忆策略初步形成并稳步发展(10岁)。

2.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这时儿童的思维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来进行,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来进行。到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语言在思维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二)幼儿的言语发展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

(三)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

三、童年期

童年期也称学龄初期是指儿童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一时期。

(一)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1.思维的发展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推理能力也开始发展,直接推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质变”或者说“飞跃”,这个质变发生的时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小学4年级(约10岁—11岁)

同时,思维的品质也在发展,如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2.记忆的发展

从记忆的目的性来说,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从记忆方法来说,意义的、理解的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从记忆的内容来说,词的抽象的记忆也在迅速地发展着。这时儿童的记忆策略使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他们开始学会运用复述、组织和各种外在的辅助手段来帮助记忆了。

(二)小学儿童的言语发展

(三)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

四、少年期

指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这一时期,又称为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一)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二)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五、青年初期

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于高中教育阶段。

(一)认知发展   这一阶段是抽象逻辑思维成熟的阶段。

(二)人格发展   青年初期是学生人格品质发展趋于稳定和成熟的时期。

六、成年期

从十八九岁到三十五岁。

(一)职业与工作  (二)婚恋及育子

七、中年期

从35岁到60岁这段时期。

(一)事业成就与价值转变  (二)危机与压力   (三)空巢

八、老年期

指60岁到死亡这一阶段。

(一)认知变化   (二)退休   (三)丧偶   (四)疾病   (五)死亡

 

&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详见《教育心理学》)

埃里克森构造了一个庞大的人格的毕生发展理论,即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岁);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一)人格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各个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不但要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教育作用。

(二)人格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引导个体向着对立发展过程的积极方向发展。

(三)人格的发展虽然在各个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各个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作用过程。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起迄岁数

《学与教的心理学》

《实用心理学》

《教与学心理导论》

0 — 1

乳儿期

婴儿期

(0~3)

乳儿期(新生儿期)

1 — 3

婴儿期

婴儿期(托儿期)

3 — 6、7

幼儿期

幼儿期(学前期)

幼儿期(学龄前期)

6、7 — 11、12

童年期

童年期(学龄初期)

11、12 — 14、15

少年期

少年期(学龄中期)(约当初中教育阶段)

14、15 — 17、18

青年期

(14、15~25)

青年初期

(约当高中教育阶段)

青年期(学龄晚期)

——18、19

成年初期

(18、19~35)

 

——25

 

成年期

(25~65)

 

——35

 

——60

中年期(35~60)

 

60以后

老年期

(60岁以后)

 

      ——65

 

65以后

老年期

 

 

皮连生主编

许燕主编

王新如著

 

第三节  社会化

一、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人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对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本质是经验的传递。

二、儿童社会化的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和沃尔特斯。

1.儿童行为的起源

(1)直接学习

(2)模仿   模仿学习的过程

第一个子过程是注意过程,即儿童对榜样学习的注意。

第二个子过程是保持过程。

第三个子过程是动作表象过程。

第四个子过程是动机过程。

(3)强化

强化分为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

2.自我与社会学习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影响生活的事件能够加以控制的观念。自我效能感通过决定着人试图去做什么以及做的过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的期望,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到现在为止所获得的成就。二是对他人活动效能的观察。

(二)认知发展理论

主要体现在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等人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和性别认知发展的论述中。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认知和发展都依次通过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阶段。不过,不同的儿童通过这些阶段的速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儿童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在过渡时期,还可能会表现出几个阶段的特点。(1)感觉运动阶段(0-2岁)。婴儿的智慧表现在动作中。(2)前运算阶段(2-7岁)。在感觉运动阶段后期,幼儿的语言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日益频繁地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具体运算阶段以“守恒”的出现为标志,守恒意味着儿童思维具有了可逆性。儿童的思维比前运算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归类和排序等智力*作,均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进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开始运用抽象的规则思考问题。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社会化研究的影响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改变了人们对儿童的看法。

行为主义把儿童看作是环境的消极适应者,精神分析是把儿童发展看作是性本能生物成熟的过程。皮亚杰则认为,儿童从一出生就是自身的积极动因。

2.皮亚杰关于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观点

关于认知发展与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儿童认知的发展和社会化不是彼此分离的过程,而是相互依存的。但是,相对而言,认知发展是一个更为基本的过程。

(三)正常成熟理论

正常成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等提出的。人的社会化并不是由单纯的社会规范、社会压力等外部力量影响而形成的,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形成过程。所谓的成熟,指由基因引起和指导器官的形成与动作模式的有序扩展的过程。

    三、社会化与个性化

与社会化相对的概念是个性化。所谓个性化,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个人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性形成和个性化的过程。

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对于个人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个性化使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第四节  社会化的历程

一、依恋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性社会化的开端和组成部分。它是社会化的起点,对儿童心理发展尤其是社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

依恋一般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依恋的主体是社会情景当中的人,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感情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系的特定个体,如孩子的父母与看护者。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是特定的群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参看教材P325—326)

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它心理现象一样,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鲍尔贝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前依恋期、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这四个阶段,并描述了四个阶段中儿童依恋行为的典型特征。

1.前依恋期(0~2个月)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

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

(二)儿童早期的教养原则

1.母爱教养

母爱是儿童依恋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与母爱教养直接相关联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良好的生活环境。

2.保护儿童依恋的连续性

儿童依恋由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会发生种种困难,保证儿童依恋关系的连续性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环。

(1)离异家庭中的儿童

(2)孤儿的收养及无生育能力家庭收养孩子

(3)家庭受虐儿童

二、同伴关系

(一)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的区别

同伴关系是在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其特殊性。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抚育关系、教养关系。亲子之间在心理上是不平等的,父母处于权威、主动状态,而儿童处于服从、被动状态;而在同伴关系中,由于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大致相同的水平,因而是平等的、互惠的。

(二)同伴关系的作用

(三)同伴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

1.同伴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最初的伙伴关系建立在交换游戏物品的基础上。

同龄儿童的交往和不同年龄儿童的交往是有区别的。儿童通常较喜欢与同龄伙伴交往,而喜欢与年长儿童交往则胜于与年幼儿童交往。

2.同伴团体    同伴团体的雏形,产生于小学低年级。

3.友谊

友谊是同伴关系的最高形式,是建立在利益一致和相互依恋的基础上的一种持久的个体关系。友谊是社会支持的源泉。主要可以归结6种作用。

三、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道德发展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中两个密不可分的领域。在发展心理学中,道德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去表现道德行为的历程。广义的亲社会行为是指帮助、安慰、分享、合作、同情等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本质在于不期望任何外在的报答。按照认知学派的理论观点,幼儿不可能有一心为公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一种自觉的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通过教育或训练的途径来培养的。主要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

角色扮演使人们能够体验他人的角色,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

在社会心理学中,角色体现为一个人由其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拥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地位、身份等等。

社会心理学中的角色类型:

(1)先赋性角色和获得性角色。先赋性角色是指个体不经过自身努力而由先天因素或社会制度决定的角色;获得性角色是指个体经过自身的努力进入某一社会位置而取得的角色。

(2)活跃性角色和潜隐性角色。林顿认为个体作为社会成员要扮演多种角色,但是每一时刻他只能扮演一种角色,这种角色便成为活跃性角色,他所扮演的其他角色此时便成为潜隐性角色而暂时表现不出来。显然,活跃性角色和潜隐性角色可以互相转化。

(3)经常性角色和依赖性角色。经常性角色是指个体不依赖于特定的个人或情景,而在一定时间内固定拥有的角色;依赖性角色是指个体依赖于特定的个人或情景而拥有的角色。

角色期望——当个体处于一定社会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会对他提出相应的要求,规定他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这些可视为社会对个体扮演角色的期望,称作“角色期望”。如在家庭中,妻子总是希望丈夫是好男人,能够分担家务,体贴、照顾自己,妻子的这些“期望”就是对丈夫的“角色期望”。

角色冲突——指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合的角色期望发生冲突的情景,也就是说,个体不能执行对角色提出的要求就会引起角色冲突情景。例如一个公司员工既想做一个好员工,又想在家里做一个好丈夫,如果时间和精力不充足时,这两种角色就会发生冲突。

2.移情训练法

移情训练是一种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的方法。

3.榜样示范法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以外,还有认知冲突法、行为练习法。这些方法在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上各有独特的作用。

(二)儿童的道德发展

道德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属于“知”的道德,即对是非善恶事理的判断;其二属于“行”的道德,即对道德理念的具体实践。

1.皮亚杰的理论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

在前道德阶段,儿童对事物发生的原因只有朦胧的认识,他们的行为直接为行为结果所支配。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在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认为公正就是服从权威,对行为好坏的评价完全看行为后果,而不看主观动机。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在自律道德阶段,儿童把外在的道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认为所有的规则都不是绝对的,对行为的判断更多地依赖于内在动机。

皮亚杰指出,(11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外在标准支配转向内在标准支配的转折点。

2.科尔伯格的理论

科尔伯格使用了两难推论故事来引发儿童的道德判断。

案例:“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问题:海因兹在走投无路无路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偷药?为什么?法官是否应该判他的罪?为什么?

通过分析被试(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科尔伯格划分出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三级水平和六个阶段。

一级水平:前习俗水平

7岁以下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处于前习俗水平,对行为的评价主要根据这些行为能否避开惩罚和获得奖励作出。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

(1)惩罚和服从倾向:道德判断以服从规则、避免惩罚为依据。

(2)朴素的工具性享乐主义:遵从,以获取奖励、得到好感为原则进行道德判断。

二级水平:习俗水平

大约到了13岁的时候,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大部分都处于习俗水平,对行为的评价是以得到别人的好印象为标准的。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3)保持良好关系,被别人夸奖的“好孩子”道德:遵从,以避免别人的非难、厌恶。

(4)坚持权威的道德:遵从,以避免遭受合法权威的指责,避免导致犯罪的结果。

三级水平:后习俗水平   这是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儿童形成并遵从抽象的伦理道德原则,以避免自我谴责。

(5)以契约、个人权利、民主采纳的法律为准的道德:遵从,以保持公正,并考虑个人权利,但要以共同协商的民主方式来改变规则。

(6)以个人良心为准的道德:遵从,以避免自我谴责。

科尔伯格提出人们道德判断的发展共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

前世俗水平(9岁以前)

1.惩罚与服从阶段

2.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世俗水平(9-20岁)

3.好孩子定向阶段

4.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

后世俗水平(20岁以后)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