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破天录:实用心理学(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0:59:00
第五章   动机与情绪
第一节  动机与行为
一、动机的定义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将这种活动导向某种具体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愿望和意图等。它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内部驱动力和直接原因。
动机是一种精神状态。是针对一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而言的,是一种内在的东西。
动机(社会动机):使社会生活主体趋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人们为达到一定社会目标的内在动力)。动机与行为是相对应的概念。动机是行为的动因,是内在历程,隐藏在行为的背后,行为则是外显活动。
动机:是引起个体的行为,维持已引起的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历程。动机作为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可以在(强度)和(方向)二个维度上发生变化。与动机相关的术语包括:动机与兴趣、动机与需要、内驱力,动机与期望、诱因,动机与态度。
动机有三层意思:
1、动机是一种内在动力,是内驱力;
2、动机是一种心理历程,是一种心理活动,一种意识活动;
需要不一定形成动机,只有意识到的需要才能形成动机。“废寝忘食”,寝、食的需要并未形成寝、食的动机。
3.人的动机也有无意识成分。
动机与目的(目标)的关系
联系:
1.动机在行为中的具体指向就是目的,目的在行为中的达到,就是动机的实现。
2.行为动机是行为目的的前提条件(动机先于目的);目的是动机的延伸和发展。但动机并不一定延伸出目的。某一动机有时受某种因素影响而中途放弃。
3.动机与目的可以互相转化。在一种情况下是动机的东西,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可能是目的。如:完成某一作业,既可以是学习活动的短近的目的,又可以是学生学习活动动机的诱因。
区别:
1.    目的是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属于行为的向度条件;动机则是推动人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心起因(表明为什么而行动),是行为的动力条件。(《现代汉语词典》:目的――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想要得到的结果。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目标――A.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B.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2.目的与动机有时并不一致。如:目的相同,动机不同(目的:考上大学;动机:光宗耀祖/深造、提高/利于求职)动机相同,目的不同(动机:深造、提高;目的:业余自学/脱产进修。动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目的:参军,考大学)。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始动功能(始发功能)——引起和推动主体活动。有了动机才会产生活动。
需要>愿望、动机>为满足需要而行动
2.指向性
指向或选择功能——指引活动向着一定目标,即驱使人们趋向一定的目标。如:为锻炼身体>到操场跑步。动机不同,个体活动的指向和目标会有所不同。
3.调节与维持功能
强化功能——主体的活动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动机可以加强目标活动的活力及力量。强烈的动机可以增强目标活动的活力及力量。
二、动机的产生
(一)   动机产生的条件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内在条件(主观需要):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2.外在刺激(外界刺激)——当前的事物或事物的表象和概念,甚至是人的信念、道德和理想等。(目标)。外在的环境刺激是产生动机的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本身并不是动机,它是形成动机的前提。但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一定形成动机,需要和动机之间还有一个中介环节,即目标。只有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例如:口渴--à需要喝水,若周围无水源,就不会产生去找水喝的念头,即不会形成找水喝的动机,而若周围有水源,就会产生去找水喝的念头,即形成找水喝的动机。
* 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在有些情况下,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如色香味俱佳的食物可能会使一个本来并不觉得饿的人不由得产生尝一口的想法。”——按:这里反映的是外部环境对人的需要的产生起着巨大的诱发作用,即外部环境诱发需要,从而高利贷发动机。
需要是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它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求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
需要——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前提。它是指人们对内部缺乏状态自动平衡和对缺乏物自动择取的倾向。这里包含三层意思:
1. 需要是人们内部不断出现的缺乏状态,这种缺乏状态对于主体的主观愿望而言是客观的,是由种种原因造成的客观趋势。如:口渴(缺乏状态)>需要喝水。
2.  需要是由缺乏状态引起的主体自动平衡倾向。缺乏状态是需要产生的前提、原因,但并不是所有的缺乏状态都能成为需要。由缺乏状态到需要,中间有一个转换的环节,就是自动平衡。  人在主观上对缺乏状态达到一定的意识水平,就主动解除缺乏状态,使缺乏得到满足。(没有对缺乏的一定意识和平衡过程,“缺乏”照旧是“缺乏”)需要是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表现为自动恢复平衡的心理倾向。有解除缺乏状态的意识、要求。
3.需要是伴随主体自动平衡倾向出现的择取倾向。自动平衡倾向必须有择取倾向伴随而出,才能使“缺乏”和对缺乏的“平衡”这些体内状态转化为需要。需要的内容,相对于主体而言是客观的,但是,择取倾向本身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它是主观的。
(二)动机产生的过程
动机的产生过程实际上是需要、驱动力和目标相互转化的过程。
(产生需要)

(没有目标)
需要

发现目标

产生动机

促使行动

(满足需要)

(实现目标)
←——————————————
人的内部有缺乏状态-->形成需要-->遇可满足需要的目标时,形成动机-->促成行动
(详见沙莲香《社会心理学》P178—179)
三、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按性质分)
1.生理性动机(天然动机、物质性动机)
以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为基础,与人的生存和繁衍种族相联系。
2.社会性动机(精神性动机)
以人的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成就需要为基础,与人的能动性、社会性和阶级性相联系。
(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从动机的来源分/按动机诱因(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来分)
1.内在动机(内部动机)
活动不是受外来力量的驱动、迫不得已进行的,而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2.外在动机(外部动机)
由外部诱因激发的动机,不是源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源于对活动可能导致的结果的兴趣。如努力学习不是出于对所学的兴趣,而是为了得到家长的奖赏。
(二)   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  (按动机的地位和作用的大小分)
1.主导动机
推动人们活动的往往不是单一种动机,而是几种动机的综合。其中起主导、支配作用的动机就是主导动机。
2.从属动机(一般动机、辅助动机)
⊿ 按其社会意义分((从动机内容的性质分)
1.积极的动机(正确动机)
2.消极的动机(错误动机)
⊿ 从动机与活动的关系分
1.直接动机――与活动直接联系,由对活动的直接兴趣、直接追求所引起。(如为了通过考试而复习功课)。较具体且有实际效能,但起作用的范围较窄,所起作用的时间也较短而不稳定,容易随当时的具体条件和一些偶然的情境而变化。
2.间接动机――与活动的社会意义,系社会要求在活动中的反映,是一种与社会意识有关的概括的社会动机。它使活动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不受偶然情境的左右。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
第二节  社会性动机
一、交往动机
(一)交往动机及其获得
1.交往动机的含义
2.交往动机的获得    两种观点:(1)先天遗传   (2)后天习得
(二)交往动机的原因(这里说的实际上是:“不同的交往动机”   属于文题不符)
1.合作——
2.情谊——以情感为取向的交往,具有持久性、亲密性、少功利性
3.归属——
二、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含义
成就动机指的是个人或群体为取得较好的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
成就动机:个体选择目标定向的成败活动并努力追求成功的一般性倾向,它是激发个体把某一件事情做好的一种内部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是由心理学家迈克里兰提出的。
(二)成就动机的结构:
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 和 回避失败的倾向
(三)成就动机的特征
按:教材中说的是“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因此,教材中所列几点并不是“成就动机的特征”(属文题不符)
(一)成就动机的特征
成就动机的特点
1.以主体的积极努力为重要标志
成就动机把克服困难、做出重大努力即把成功的主观概率纳入课题设计之中。这是成就动机区别于一般动机的主要之点。
成功的主观概率大,意味着克服困难的决心大和措施得当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潜能。这一点可从社会归因中看出。(详见教材P195)
2.成就动机的目标是既定的。这里有两层意思:
(1)从其目标的确定上看,目标是由主体个人或群体为实现目标所具备的主、客观条件设定的。目标是目标客体的未来状态,是一种情境,目标设定和情境规定是分不开的。成就动机的目标设定包含了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规定和意志规定,不仅把目标客体评价为极有意义的,而且对之施以极大的努力。因此,成就动机的目标确定之后,比较稳定,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
(2)从其目标的实现上看,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常常暂时“牺牲”或限制其他目标追求。“废寝忘食”、“舍车保帅”
(二)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的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
& 归因(attribution),又叫归属,是认知判断研究的概念,表示主体对认知客体的某种属性或倾向的推论和判断,是社会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归因,就是指人们对其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根据一个人的外部行为对其内部心理状态所作的解释和推断。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在笑,就会问,他为什么笑,找出笑的原因,这样就可以预测他人以后的行动,从而对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控制。
归因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凡是认知的对象都有归因问题。有责任归因、动机归因、成败归因、自我归因、错误归因等等。而归因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甲对自己考试不及格的归因,影响着其日后的努力程度和成绩,乙开车撞人致死的归因,则涉及到法律责任。归因在生活中十分普遍,不仅影响着个人活动成就,而且影响人际认知,影响人际交往。
社会心理学对归因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且发展迅速,主要的归因理论有海德的恒常原则说,维纳的成败归因论,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和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 阿特金森提出成就动机影响个体成就行为的理论。它的模式为:(Ts=Ms×Ps×Is),式中:(Ts—成就行为倾向;Ms—成就动机;Ps—成功的可能性;Is—成功的诱因价值)。
从公式可以看出,个体的成就动机越高,个体所表现出的成就行为倾向就越大。
公式中Ps和Is是一种(相反)的关系,即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成功的诱因价值越小。
阿特金森指出,避免失败的动机使个体产生一种避免失败的行为倾向,公式为:(TAF=MAF×PF×IF),式中:(TAF—避免失败的倾向;MAF—避免失败的动机;PF—失败的可能性;IF—失败的诱因价值)。
阿特金森和雷特温所做的套圈实验指出,只有在成败机会参半的情形下,成功的诱因价值才最大,被试者才会去努力追求。
避免失败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高的人更容易做出不现实的职业选择。
成就动机的强弱与个人的性格有关,阿特金森将个体分为:成就定向者和失败定向者。成就定向者喜欢对成败机会参半的工作去冒险挑战,对太难或太容易的工作都没有兴趣。失败定向者不愿意承担风险,他们只对非常容易的工作或极难的工作有兴趣,以此来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
研究发现,成就定向者比失败定向者在完成容易任务过程中坚持的时间要长。
三、工作动机
(一)   含义
(二)   几种不同的工作动机理论
对人的管理,必然会首先碰到如何认识人的问题,如何看待人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西方管理科学中曾经提出过各种不同的假设,这些不同的人性假设,便成为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基石。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沙因把诸种人性理论归纳成: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的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与之相对应出现了以下工作动机理论。
1.X理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雷戈把经济人假设指导下的管理理论概括为X理论。
所谓经济人又可叫做实利人或唯利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干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在组织的控制和操纵下,人是被动的。
X理论人性假设的基本内容是:①多数人天性懒惰,尽可能逃避工作。②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地接受他人的指挥。③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矛盾,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惩罚的方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④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⑤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上述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克制感情冲动,这些人应担负起管理的责任。
2.Y理论
麦格雷戈指出,X理论是错误的,提出了“自我实现的人”的人性观,并将其概括为 “Y理论”。
“自我实现人”也称作“自动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是本世纪50年代末由马斯洛、阿基里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来的。“自我实现人”的假设主张: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记的才能;人有希望越变越为完美的欲望,人要实现他所能实现的一切的欲望;人的潜力要充分挖掘,才能得以发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
麦格雷戈总结归纳了马斯洛、阿基里斯等人的观点,结合管理问题,提出了Y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工作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就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厌恶工作并非普通人的本性。工作可能是一种满足,也可能是一种处罚,到底怎样,要看可控制的条件而定。②外来的控制和处罚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任务。③致力于实现目标是与跟实现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报酬在起作用。报酬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最大的报酬是通过实现组织目标而获得个人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④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接受,而且会追求责任,逃避责任、缺乏雄心和强调安全,一般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天性。⑤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3.V理论
社会人假设属V理论(?)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人又译作社交人。这种社会人在梅奥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追求金钱和物质,而是人的全部社会需求。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乐趣和意义。因此,人们便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求乐趣和意义。③工友之间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组织给予的经济报酬更为重要。④工人的工作效率,会随上级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变化。“满意的工人才是有生产率的工人”。
4.Z理论
复杂人假设,又称作Z理论或超Y理论。复杂人假设是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的。其含义在于: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需要会随着人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每个人的需要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状况也因人而异。②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的整体,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③人在组织中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④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分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⑤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且能力各异,自然会对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不同的反映。因此,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第三节  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本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
(一)   匮乏动机
(二)   成长动机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1943年在《动机与人格》(一译《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人的动机是由五种需要构成的,这些需要存在于个人内部,有层次高低之分:
1.生理需要。包括饮食、性、排泄、睡眠等。
2.安全需要。包括免受恐惧和焦虑,对体制、秩序、法律、规范的依赖,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
3.社交需要。所谓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包括两方面:
A.自尊的需要,表现为个人的自尊心、自爱心等,这些都有是一种自慰感。对于实力、成就、优势、胜任、自信等的欲望。
B.受人尊重的需要。对于名誉或威信,对地位、支配、重要性、高贵或赞赏的欲望。
5.自我实现需要。
指人们希望从事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自我实现(或自我充分发展)指充分发挥自己的禀赋能力。
自我实现:是一个人的潜在能力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实现,是其自身内在本性的更充分地把握和认可。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从而达到个人潜能之颠。
自我实现——指的是以己为荣,获得丰足感、喜悦感,有智慧和创造力等。(教材P393)
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A.胜任感——人们都有主动地控制客观环境,做好自己应做工作的愿望。
B.成就感——人们都有追求远大目标,渴望取得巨大成就的需要。
这五种需要中,前三种需要属于低级需要,它们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后两种属于高级需要,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
各层次需要会相互重叠、依赖,会同时并存。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位于需要层梯之颠。大约仅有不足1%的成人能够达到自我实现,而大多数人则停留在其他的需要层次上,不再向上发展。
马斯洛于1954年将其需要层次说同五层次改为七层次,即在“自尊需要”(也叫“尊重需要”)之上增加“求知”、“求美”两种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需要的层次性和人们自身存在价值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理论上的不足:
(1)对人的需要层次性的认识较绝对,带有机械性。人的需要并不是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按:关于这一点,有人认为是人们对马斯洛的误解。因为马斯洛认为,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可以同时并存的。(详见韩明谟主编《社会学概论》P46)
2.从人的本性出发,只侧重于研究人的本能的需要,认为一切需要都是出于人的本能,否认了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对人的需要的决定性影响。(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
3.宣扬个人主义,只讲个人需要,不讲对社会的义务。如把自我实现作为最高需要,而没有把奉献和社会实现作为崇高的需要单独置于最高层次。
三、认知与期待理论
(一) 认知——动机理论
认知——动机理论认为: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于客观的事实,而是来自于人们对这些事实的解释。
这一理论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即强调人的思维对行为的调控作用。
(二)期待——动机理论
期待——动机理论强调期待在引发行为上的重要作用。认为动机的强度和目标的价值与期待有关,动机的强度与期待成正比。并提出如下公式
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在这一公式中:动机力量是指目标激发人内部力量的强度,效价指目标对个人的价值,期待是指个人依据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第四节  情绪情感及其种类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感情:情绪与情感的统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例如,美好的事物引起爱慕之情,丑恶现象令人憎恶。
感情:情绪与情感的总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的反映。它与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不同,主要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反映。感情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产生,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在客观事物与感情之间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需要。在一般意义上,凡是符合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能引起肯定的感情(高兴、满意等),反之,凡不符合或防碍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会引起否定的感情(烦恼、愤慨等)。
(二)情绪情感的构成   包括三个层面
1.主观体验(属认知层面)
2.生理唤醒(属生理层面)——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
3.外部行为(属表达层面)
& 感情的发生机制
感情虽与客观事物密切相关,但双不是由客观事物直接、机械地决定的。这可以情绪为例说明。情绪唤醒研究说明,环境影响(客观事物的刺激)、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才导致情绪现象。其机理是:第一,对环境输入信息的知觉分析。第二,在长期工作、生活经历中建立的对外部影响的内部模式,这个模式包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期望、需要或意向的整体认知。第三,对现实情境的知觉分析与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加工之间进行比较的系统,可称之为认知比较器。认知比较器附带有庞大的神经系统和生化系统的激活机构,并与效应器官相联系(如下图)
二、情绪与情感区别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2.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差异
3.从反映特点看差异
情绪
情感
先天的
后天的,靠后天培养
与生理的、物质的需要相联系、与人的本能相联系
与精神的、社会的需要相联系,含有较多的理性成分,表达一定的价值观、信仰或民族文化的特征。
反映人的生物性方面
反映人的社会性方面
不稳定、短暂、不易控制
稳定、长期、易控制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一方面,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感的产生一般都伴有情绪的反应。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另一方面,情绪的变化又往往受情感倾向性、深刻性所制约。那些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有时会因情感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其原始表现形式。如在战争年代,为了战友的生存,为了最后的胜利,有的战士把最后的口粮让给了别人,而把死亡留给了自己,这种崇高的责任感、友谊感、集体感压倒了并改变了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恐惧、绝望情绪。
三、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基本形式
西方现代关于情绪的分类研究中将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称为基本情绪,又称原始情绪。我国古代把情绪分为“喜、怒、哀、欲、爱、恶、惧”,我国医学中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即所谓“七情”就都有属于这种基本情绪。这一类情绪同一个人所处的情境及追求的目的活动相联系。
(二)情绪状态
按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也叫心情。它常常不是关于某一特定事物的体验,而是一段时期内使人染上某种情绪色彩的体验,它不是由事物的现存性的刺激作用引起的,而是由事物的痕迹性刺激作用引起的。心境有愉快的和痛苦的两类。心境具有持续性和弥散性的特点。某一心境一旦产生,全部心理活动都会染上这一心境情绪色彩,往往以同样的情绪对待一切事物,并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良好的心境常常表现出朝气蓬勃,思维有条理性,做事有效率等;不良心境常常表现得好发脾气,轻举妄动,萎靡不振,等等。引起各种心境的原因很多,心境不是不可控制的,一个人的理想、人生观、价值观、信念,对心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克服消极心境,培养良好的积极的心境,需要意志的努力和平时的修养、磨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生持以正确的态度,有意识地掌握自己的心境,做心境的主人,用第二信号系统调节主导心境,保持乐观主义的心境。
2.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速的、猛烈的、短暂的、勃发性质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甚至是过分激烈的机体内外部表现,如暴怒、狂喜、恐惧、绝望、悲恸等,使整个身心都处于激动状态。激情具有鲜明的激动性和冲动性的特点。故激情也称激动。其生理特征是皮层下中枢失去了皮层的抑制和调节,皮层下中枢占统治地位,使得体验到的激情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很难掩盖。激情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意识控制能力减,身体变化和表情动作愈来愈失去控制,由于高度紧张而使细微动作发生紊乱,行为服从于所体验的情绪。第二阶段:人失去意识的监督和控制,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控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甚至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和结果。事后回忆起来往往感到后悔。第三阶段:激情爆发之后,出现某种疲劳现象,严重时会出现精疲力竭,即激情休克。激情状态下,强烈的情绪笼罩人的整个身心,使用权人的认识范围变得狭窄,理智分析能力降低,常常不通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和结果,行动盲目,带有冲动性。激情带有不顾周围环境的、突破一切障碍的冲击力量;具有不顾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的特点,可达到“失去理智”、“忘我”的程度。因此,激情的意义由它的社会而决定,大体分为破坏性和建设性两类。从破坏性来说,它对一个人正确处理问题是有害的。由于激情,头脑不易冷静,以态度代替说理,活动失去控制。这种激情对自己也是有害的,往往引起体内机能失调。从建设性来说,它能调动人身心的巨大潜力,以极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投入正当的、有社会意义的活动。激情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两种因素:一是生理因素(如气质方面的,胆汁质的人易激动。从病态方面来看,患肝炎、甲亢的人易激动。“人困则多怒,人疾则气躁”。)二是意识因素(如渴望的事情办成,前进的意志被阻碍,非常事件的突然发生,人格被羞辱等等。特别是自尊心强的人,稍受怠慢便怒气横生。也有另外一种就是向往已久的目的达到了,出现兴高采烈、得意忘形的激动。)无论哪一种原因,凡有害的激动,都是理智不强的表现。克制有害的激情就要加强意志的锻炼,让理智掌握情感,让情感服从意志。
3.应激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人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适应性疾病发生。
适应性疾病是:人们处于应激状态的各种反应本来是要防止身心受损,是一种防御性机制。但如果防御反应不适当,特别是过度的反应,又会危及人的生理、生化和心理机能,甚至造成一系列与应激状态有明显关系的疾病,我们称之为“适应性疾病”或“应激状态病”。有些人称适应性疾病为“现代文明病”。适应性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糖尿病、斑秃、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某些免疫性疾病,各种癌症和各种神经官能症,实际上所谓心身疾病都属这种疾病。
应激同激情相比,其激动水平更高,更强烈,认识范围更狭窄,理智的分析力、判断力急剧减弱,注意分配与转移出现困难,做事颠三倒四。应激状态下,原来训练的技巧不仅没有受到抑制,而且可能违背人的意志,代替了自觉指向的动作。此外,应激状态时还可能出现知觉、记忆上的错误。当然,不显著的紧张也能使精力旺盛,激化活动,使思维特别活跃与精确,产生增力的情绪。
对应激的反应个体差别很大,这与每个人植物神经系统的反应特点,身体各器官薄弱环节的差异,过去的经验、经历、锻炼情况,人的个性特征,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上得到的支持在小等有关。另一方面,平时注意培养和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求异性,培养果断处理问题的品质,加强应付危险情境的技能训练,可提高在意外情况下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可减轻应激状态的强度。
参看教材P301——
(三)情感的种类
这是关于高级情感(人对具有一定文化或社会意义的事物所产生的复合情感)分类。高级情感按内容可分为:
1.道德感——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体验。是个体用社会道德准则去感知评价社会各种上现象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如:肯定见义勇为、扶老携幼、与人为善等行为的体验,对于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于组织的集体感,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同事、同伴的友谊感,荣誉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等。
2.理智感——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坟相联系。发现新事物的喜悦感,对某种难以理解的现象的怀疑感,不能作出判断时的犹豫感等,都属于理智感。
3.美感——人们对事物美的体验(人对客观事物和人美的特征的体验)。它通常在人们欣赏艺术伤口社会和自然和谐美好的现象时间生。分为简单的美感(由事物美的形式直接引起)和复杂的美感(由对事物美的内容的领会和评价所引起)。与道德感一样,美感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的风俗习惯等,都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美的评价,因而影响人们对美的感受的形成。
四、情绪情感的表达
(一)表情
(二)表情的种类
人在不同的情绪与情感状态下,总是伴随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外显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可以为自己体验到,又可以为他人所观察。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称之为表情,它可以成为人们研究情绪与情感的客观指标和资料。人类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情动作变化,主要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身段各部位的姿态)、言语表情三个方面。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反映内心的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和外在表现形式,是个体认知他人的重要途径。F.奥尔波特1924年《社会心理学家》将人类面部表情分为六类:愤怒、幸福、悲伤、厌恶、恐惧、惊讶。
人类面部表情具有先天性、普遍性,而且有后天习得成分。
(1)先天性--表情最初是为了适应机体生存而产生的,以后逐渐变为一种先天的、固定的行为模式。是先天遗传而来的。(达尔文的观点)
(2)普遍性--世界上所有民族,面部表情都是普通共通的。(P.埃克曼等的研究)
(3)后天习得成分(J.S.富克的研究)
¯目光表情认知——通过目光可以认知到他人的情感、意见和其他被传达的信息。
一般而言,目光接触可以表示对对方有兴趣,也可以表示爱情、热爱和极大的关心。而目光注视有时是一种威胁性和攻击性的表示。(埃尔斯沃斯等人的研究   1972年)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在争辩、观点交锋的场合,一个人是否经常昂然直视对方,一般表明这个人是否有自信和制他的人格特点。(阿盖时〈M.Argyle〉等人的实验1974年)
人们是通过他人的目光的主动性和控制性来判断其自信程度的。阿盖时〈M.Argyle〉等人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在协作的场合,亲和欲求强烈的人多是把目光投向对方。在竞争的场合,支配欲望强的人把目光射向对方。
一个人在不能较充分地表现自己或者不适应某种环境时常常避开众人的目光,将自己的视线收缩回来,这种人多半自卑感较强、较胆怯。视线回避具有人格自我隐蔽的功能。
精神病人和自闭症儿童常避开对方视线。
2.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又称姿势。人们的身段姿势有不同的意义。人们可以通过姿势来判别认知他人的情感和意图。身段表情比面部表情更难控制,因而更加真实。
双方交往中时,身体的紧张和放松程度能反映双方的地位高低。(戈尔曼1956年及科恩1972年的研究)
身段表情按功能可分为两种:
(1)代替言语交际的(标记物)--有明确的含义,不具有普遍性。一般在人们不能说或不想说但又需要交流信息时用(在不同地区、民族,同一身段表情有不同含义。如有的地方,点头表示不同意)
(2)伴随言语使用的(说明物)--用于帮助语言表达。
3.语调表情
指的是言语的音调、速度、节奏等特征。(有人称之为副语言)。同一个短句“你好”,使用不同的声调、节奏说出来,既可表示热情、友好、亲切的感情,也可以表现冷淡、蔑视、怨恨的感情。
说话时的音调、速度、节奏的变化,是由说话人的情绪体验导致喉头、声调等发音器官的活动、变化而促成的。说话时的音调可以表明所说的话的真实程度。
第五节  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
——情绪情感与动机的关系
(一)情绪情感具有激励作用
情绪情感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
激励——指激活需要、激发动机、鼓励士气、推动行为的过程,即让人们形成动机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情绪对人的社会行为起定向和推动作用(对事而言)。有些人积极做某件事,往往是由于从中能得到快感。当一个人讨厌做某事时,就很难有积极性。
* 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看,情绪可分为积极增力的情绪与消极减力的情绪两类。
(二)情绪情感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情绪的表达能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故情绪可作为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即对动机的认识可以通过对情绪的辨别与分析来实现。
* 动机潜力——在具有挑战性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变化能力。
& 感情的动力功能
感情的动力功能是指感情对于人们的行动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一般来说,具有积极意义的感情能发挥增力的、激励人们行动的作用,如爱国感、正义感、集体感等往往是人们献身事业、积极进取、忘我奋斗的力量源泉。相反,具有消极意义的感情能产生减力的、阻碍人们行动的作用,而这在一定的意义上,是挫伤人们积极性的。当然,感情的动力功能是微妙的。有时,积极意义的感情也可能阻碍人们的行动,而消极意义的感情,如强烈的蒙羞、悲愤的感情等,却能促使人发愤图强。因此,在分析感情的动力功能时,要注意多方面的分析。
1.不同强度的感情的增力或减力效应
感情的强度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息息相关。人越兴奋,感情强度尤其是情绪强度越大。无论是激发人的积极性还是挫伤人的积极性,都需要使人的感情达到相应的强度,否则就难以达到激励或挫伤的目的。例如,群情激愤的场面、亲朋的怂恿等往往可以使人们对原本无太大兴趣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这是因为外界刺激使当事人感情由弱到强,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同样,人们有时遇到某种人为的打击,稍微有点不舒服,不会产生强烈的反应。但如果有人挑唆,很可能使受挫者原本微弱的情感体验迅速放大,以至怒火中烧,采取强烈的报复行为。可见,达到一定强度的感情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力量之一。
2.不同色彩的感情的增力或减力效应
一般为说,有积极色彩的感情给人以力量,而有消极色彩的感情使人乏力。这为赫克劳森 (Hecknausen)的实验所证实。人先让被试解若干道题,其中有的有解,有的无解。做完后,让一组被试想像一次成功的演说,引发其愉快的情绪;让另一组被试想像一次失败的演说,引发其不愉快的情绪。继而让被试回忆自己解题的情况。结果是愉快组回忆未解决的多,不愉快组回忆已解决的多。这说明愉快情绪有增力效应(不满足已有成绩,仍想解题),不愉快情绪则产生减力效应(满足于已解之题)。
3.成败感的增力或减力效应
人们若受到激励,获得成功,相伴而产生的情绪就会加强其行动;否则,情绪低落,工作乏力。有人对工人在不同生产定额下取得的生产效率作过对比。在通常情况下,工人每天加工产品5件左右。劳动竞赛开始后,先将劳动指标这为每天加工20件,后改为每天加工12件。结果表明,把指标改为12件后比原定20件时每件产品平均加工时间减少了一半。究其原因,原来指标过高,工人预感到注定失败,生产情绪低落,导致了生产的低效率。而指标改变后,他感到成功在望,于是热情高涨,使生产效率成倍增长。
——熊川武《管理心理学》P96—98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功能
——情绪情感对认知过程的作用
(一)促进功能(属积极作用)
* 耶尔克斯—道森定律
(二)瓦解作用(属消极作用)
& 感情的启智功能
1.感情对记忆的作用
首先,积极的感情对识记的数量、速度和持久性有较大的影响。愉快的感情能有效地强化记忆过程,不仅能提高无意识记的效果,而且能使有意识记加速进行,在短时间内完成识记任务。其次,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发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再现和再认。因此,人在愉快的时候容易追忆过去的情景。最后,良好的感情有助于记忆品质的提高。研究证明,许多职工识记能力差或记忆品质低下,常常是由学习中的一些不良内心体验(如学习经常失败、受到不恰当的斥责等)引起的。这从反面说明,如果人们的感情是积极的,那么它会有助于人们记忆能力的增强。
2.感情对思维的作用
一是饱满的情绪有利于思维的敏捷性。因为饱满的情绪可以加速能量转化,促进思维过程中信息的传输,从而使思维的敏捷性提高。伊思特布鲁克(Easterbrook)的研究证明:人在情绪饱满的时候能更快地理解词语之间的异常关系,提取带有相应感情色彩的信息的速度加快,因而能更敏捷地思维。二是感情信息是创造性思维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表现在文艺作品、社会科学成果等方面。当人们的感情体现在字里行间时,哀则催人泪下,喜则令人颜开。这都是人们从中获得了感情信息之故。可见,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感情信息是不可缺少的。
3.感情对判断的作用
感情往往对人们的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非常热烈的情绪易泛化到被评价的对象上,使评价偏高。恶劣的情绪易使人把本来美好的东西视为丑陋或毫无价值之物。据说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在收到尚未出名的青年贝齐里乌斯寄来的一篇论文时,正患牙病,情绪烦躁不安。他粗略地看了一下论文,觉得满纸胡言,便把它丢在一边。过了两天,他的牙病好了,无意中拿起那篇文章重读一遍,则发现论文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想法,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于是马上提笔向一家科学杂志作了推荐。贝齐里乌斯这篇论文发表后竟获得了诺贝尔奖。             “情人眼里出西施”
——熊川武《管理心理学》P98—99
三、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
——情绪情感对健康的作用
当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愿望相一致时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如愉快、爱慕、振奋等情绪情感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活力,提高活动效率;如果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愿望不一致或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悲哀、消沉、厌烦、绝望等使人精神不振,心灰意冷,无所事事,不求上进,削弱人的意志,降低活动能力。对立的两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由于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复杂性,有时同一事物、同一情境既可以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又可以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比如危险的情境,可使人遭受恐惧无力的情绪体验,也可产生紧张亢奋的情绪体验。人在产生耻辱的时候,也可以激发起顽强的斗志,清洗耻辱,从消极的情绪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情绪情感。
& 感情的健身功能
感情不仅影响人们的精神,同时影响人们的身体。医学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是维持人的生理机能正常运行的前提。美国维兰特资料统计,21~46岁年龄阶段中,精神舒畅与精神忧郁者患重病死亡的比例为2:18。造成如此大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一个处于愉快情绪状态下的人的大脑功能是完善的,而完善的大脑功能有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调控,保证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延缓人体重要器官的病变过程,避免或减少一些恶性疾病的发生。
——熊川武《管理心理学》P99—100
四、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
——情绪情感在信息传输、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
外显的情绪情感(即表情)具有传递信息、构成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作用。“观颜察色”
情绪情感对人际关系起调节作用(对人而言)人际间的交流不但是信息的交流,而且是感情的交流,同时,在信息交流时,感情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乐于接受”——或因对所传递的信息有好感,或因对传信者有好感。
& 感情的信号功能
——熊川武《管理心理学》P100
& 社会感情的整饰化问题
社会感情的整饰化指的是人们的内在感情因受到环境的压力而不直接表现出来或按照情境的需要而表现。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内在过程与外在表现不相一致。
人们之所以要整饰其情感,主要是因为他们考虑到了规范、价值、环境、社会关系、文化习俗等许多外在因素(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对周围的人有意见,甚至讨厌某人,但见面后仍对其做出亲热的行为)也可能因为他在表达感情时有行为策略上的考虑(如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对丈夫的某一习惯很不满,她尽管可以对他发脾气,但从策略上看,可能温柔地表达出来更能奏效,因此在行为上仍表现出温柔可亲的样子)。
情感整饰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表情整饰——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自己的内在情感在表情上有所控制和设计,从而达到自己的形象化目的或迎合他人期待的过程。(强装笑脸   欲哭还笑)
2.表里一致性问题——由于受到大的文化背景或小的社会情境的约束,人们经常不能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情感。情感的表达必须与一定的场合氛围相适应。不能简单地认为能随便表现自己的感情比不能随便表现自己的感情好或相反。重要的是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给人自由表达情感的空间有多大,或它自身的价值是否鼓励人表现得真切一点。
3.感情整饰的群体功能——群体的形成同成员之间行为的一致性及从众性有关。相应地,群体的感情也要求群体成员具有一致性的表现,使群体所要求的情感对其成员造成压力。因此,群体的团结不但是群体目标一致性的结果,也是群体成员的情感在群体的压力下相似性或感染循环的结果。群体感情是可以引导的,通常的方法是群体的反复性宣传,或在群体的要求下根据群体的感情要求所进行的人际交沟通,以促使群体成员在交流中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根据社会学的看法,这种经过群体整合后的情感是不可以还原到个人身上去的,因为它这时不再在个体身上体现出来。就这一意义而言,群体感情在一定意义上总是感情整饰的结果。
4.公开和私下的感情整饰——也是情感表达要看场合的问题。公开和私下的场合之分接近于社会学中的内群体与外群体之分。人们在内群体与外群体中的感情和行为是不一样的。一般是人们的关系越接近,感情也就越容易自然流露,而关系越疏远,感情也就越受到整饰。(熟不拘礼,礼越多情越疏)
第六章    能     力
第一节  能力的一般概念
一、能力、才能与天才
能力、才能、天才的含义
二、能力的种类
(一)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功能
一般能力:指在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保证人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即认识能力,也叫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五种成份,其中核心成份是思维能力。  * 一般能力 = 智力
特殊能力:指完成某种专业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各种特殊能力都有自己的结构。例如:音乐能力包括区别旋律曲调特点的能力(即曲调感,它表现在对音调的准确性的感知和对旋律的情绪反应上),音乐表象能力(即能随意地反映音高关系和音强关系的听觉能力,它表现在能再现听过的旋律,并能实现听觉与发声之间的迁移和转换),节奏感(即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表现在音符之间的时间关系的敏锐感觉和准确的再现能力上)和音色辨别等能力。飞行能力一般包括手脚动作协调、空间定向准确、注意的广度、地标识别和图形记忆等能力。
(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按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大小进行划分:
再造能力:指在活动中顺利地掌握别人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并按现成的模式进行活动的能力。如学习绘画书法时的临摹,学习作文的套路格式,按照数学定理来解决同一类型题目等,都  主要是依靠再造能力来进行活动的。
创造能力:指在活动中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如科学发明、工具革新、小说创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
(三)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  流体智力的含义、特点与发展
2.  晶体智力的含义、特点与发展
(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 认知能力 = 智力
三、能力与知识、技能与关系
(一)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1.区别:
(1)能力与知识属于不同的范畴。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积累的经验的概括。“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它以思想内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周瑛《普通心理学》P274)“知识是社会的财富,它既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又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对象和内容。当它以思想、观念等内容的形式被个体认识时,就变成个体意识和个体的知识系统,从而有利于人们去完成改造现实的某些活动。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个体的能力特征。因为,知识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是客观的,不存在个性差异。人对知识的掌握是一种心理活动,虽有个别差异,但差异不稳定,也不是能力特征。只有加工过程、掌握知识的快慢速度、理解知识的深浅,记忆的敏捷、持久、精确程度及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等,才存在较明显的个别差异,即调节认识活动的差异才是能力。”(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刘大文主编《心理学科简明教程》P129)
知识在西方又称言语信息。它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是人类经验、思想、智慧赖以存在的形式。——《教育心理学》
能力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对思想材料进行加工活动过程的概括。“能力是为顺利完成活动而在个体经常、稳固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因此它是在个体固定下来概括化的东西。” (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周瑛《普通心理学》P274)
例如:证明几何题时,所用的公理、定理和公式等属于知识范畴,而论证过程中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等属于能力范畴。
又如:在篮球活动中,对篮球运动的起源、篮球规则及基本技术理论的了解属知识的范畴;在运动中传球接球、防守突破、运球投篮等一系列的动作方式,在比赛时,对双方力量的分析判断,对赛场不断变化的局势的迅速反应,选择战术等属于能力方面的表现。
(2)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个人知识的多少不能完全表明他的能力的大小。
2.联系
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1)知识的掌握与储备,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发展能力的基本条件之一。
(2)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学习、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难易及巩固程度。
知识是能力的前提、条件;能力是知识的运用,是知识的转化、表现。心理学家、教育测量专家张厚粲教授指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讲,知识与能力不能截然分开。知识储存而有活动,就表现为能力。无知无所谓能力;有了知识不一定有能力。能力又影响获得新知识。”(《 审慎地、科学地开展高考题型功能研究――全国高考题型功能专题研讨会综述》上海教育出版社  《语文学习》1991年第四期)
(二)能力与技能的关系
技能是由于不断练习而自动化的动作方式(北师大出版社1995.8陈录生等主编《新编心理学》P207)
“技能是操作技术,它以行动方式的形式为人所掌握。” (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周瑛《普通心理学》P274)例如,在篮球运动中传球接球、防守突破、运球投篮等一系列的动作方式,便是技能技巧的体现。
技能可分为两类:(1)动作技能(操作技能):以机体的外部动作或运动点主要地位的活动。如写字、做操、实验操作等。(2)智力技能:以思维活动为主导的解决问题的智力活动。如读书、计算、设计、解题、作文等。
&《教育心理学》:
技能:指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定的、合乎法则的动作进行方式。技能可相应地分为两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1)操作定向,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2)操作模仿,它虽然是操作技能掌握的必要前提,但操作技能的实际掌握,却是从(模仿)开始的。(3)操作的整合,它在反复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将构成操作技能的各个动作成分,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4)操作练习,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最高阶段。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教授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基本阶段。(1)原型定向:原型是指被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心智活动的原型指的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即“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心智技能形成中的原型定向就是使学生了解心智活动的原型,从而明确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这成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主要是教师的直观示范及讲解。(2)原形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学生将头脑中建立的操作活动程序映象,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在原型操作阶段,心智活动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3)原型内化指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与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对象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在原型内化阶段,心智活动在言语水平上执行。
无论操作技能还是心智技能,都是在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因此,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
1.能力与技能的区别
“技能是一种通过训练而巩固了的自动化活动方式,基本上属于心理过程。而能力是指心理活动的可能  动作活动的可能性。能力和技能都有概括性,但概括的水平不同。技能是动作和动作方式的具体概括,能力是调节技能行动方式的心智活动的概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刘大文主编《心理学科简明教程》P129)
“技能是那些在个体固定下来的行动方式。这些行动方式虽具有概括性,但它对某种技能来说仍是比较具体的。而能力不是这些行动方式本身,它是调节这些行动方式的心理活动的概括化。比如操纵机器或驾驶汽车的一套固定的活动方式是技能,而在支配和调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注意转移性、思维的灵活性等则是能力。(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周瑛《普通心理学》P274)
2.能力与技能的联系  (同“能力与知识的联系”)
第二节  能力的结构
一、二因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斯皮尔曼的观点
1.一般因素(G)一般能力
2.特殊因素(S)特殊能力
二、多元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5年提出人有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1.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作以及会话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3.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地图等。
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
5.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如打篮球、跳舞等。
6.社交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7.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三、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似称“三元理论”为好。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理论。
(一)三种成分    斯腾伯格认为,智力的内部成分涉及思维的三种过程或成分:
1.  元成分——指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它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与监控,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分配心理资源,调整解题思路等。
2.    操作成分——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作出判断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3.  知识获取成分——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贮存。
(二)各成分的应用
(三)关于情境智力(实践智力)
&  情境——从主体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情境是从认知的角度说明行为者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者在行动之前又对于环境的知觉和认知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从主观上给予规定和把握。把环境作为情境加以把握叫情境规定。如一个人对周围环境有反感或很喜欢,就属于情境规定。这个环境也就成为情境。社会生活环境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作用,是要经过情境地规定这一环节进行的。社会环境只有在变为情境时,才开始同主体接近和联系起来,具有某种关系,从而对社会心理的变化发展起作用。(在相同或相以的社会环境里,由于人们的情境规定不同,人们对于环境的态度、工作表现也就不同。换言之,由于人们的情境规定不同,相同或相似的环境对于主体的心理的影响与作用也就有所不同)
第三节     能力测验
* 能力测验的分类
一、智力测验
(一)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Binet)应法国公共教育部的要求,与助手西蒙共同设计了一套儿童智力表,称为“比奈—西蒙量表”。主要用以鉴定智力落后的儿童,以便让他们转到公立学校的特别班学习。量表问世后,经过1908年和1911年两次修订,很快被译成各种文字,传到欧美各国。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推孟(Terman)将该量表结合美国实际加以修订,改称为“斯坦福—比奈量表”。
1.   特点
以年龄作为测量智力的标尺,规定每个年龄应该达到的某一智力水平。
2.   应用
(1)比率智商的计算        计算公式: IQ = MA / CA × 100
智商(IQ):,智力商数的简称,它表明人的智力高低。
智龄(MA):智力年龄(也称“心理年龄”)的简称,即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年龄(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
实龄(CA):测试者的实际年龄(实足年龄)。
用这一公式得到的智商是比率智商(用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来代表的智商)。它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计算出来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MA)与实际年龄(CA)的关系。它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一种相对比值。
量表中共142个题目,所有题目按年龄排列,分为20个年龄阶段,每一年龄(5岁前每半岁一组测验题)各有6个测验题加一个备用测验题。每题代表两个月智龄。
假设儿童A和儿童B的实龄都是8岁。A通过了8岁组的8个项目,其智商为:IQ = 8 / 8×100 = 100,表示A的智力水平与实际年龄相当,智力正常,属于中等水平。而B不仅通过了8岁组的8个项目,而且还通过了9岁组和10岁组的全部项目,则其智商为:IQ = 10 / 8×100 = 125,表示B的智力水平属于优秀,高于儿童A。——广东高教出版社2000年10月版,莫雷主编《心理学》P276
在测验时,如果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了10岁组的全部条目,那么他的智龄就是10岁。如果他还通过了11岁的两个条目(代表4个月)和12岁的组的一个条目(代表2个月),他的智龄就是10岁6个月。——广东高教出版社1990年8月版,谢千秋、王锭城主编《心理学》P202
一般认为,智商在90以下的,属智力稍有缺陷;在70以下的,属智力低下,学习困难;在120以上的,属智力较优秀;在140以上的,属智力超常或类似天才。一般人的智商多数在90—110之间,智商在70以下的人数较少,约占人口的3%,智商在50以下或145以上的人数更少,约占人口的0.1%—0.3%。
(2)比率智商的局限性:用比率智商来表示人的智力水平,智商将逐年下降。这是和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的。
3.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的局限性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是对个体智力状况的综合测量,只能给人的智力一个概括的描述。但是智力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它包含着各种结构成分。在同一个人身上,智力的各个成分可能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不过,在各种智力量表中,目前最有代表性并在国际通用的,仍是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1.结构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含言语和操作两个量表,可分别度量个体的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意义
不仅可以度量出智商的一般水平(综合智力),而且可以度量出智商的不同侧面: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
3.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
韦克斯勒革新了斯坦福—比奈的智商计算方法,将比率智商改为离差智商。
(1)     提出离差智商的根据
人的智力的测验分数是按常态分布的,大多数人的智力处于平均水平,IQ=100;离平均数越远,获得该分数的人就越少;人的智商从最低到最高,变化范围很大。
(2)     计算公式:  IQ = 100 + 15Z        Z=(X – X )/SD
Z:标准分数    X:个体的测验分数   X:团体的平均分数   SD: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三)文化公平测验
1.  文化公平测验的提出
2.  文化公平测验的构想
3.  文化公平测验存在的问题
二、特殊能力测验
1.  特殊能力测验的含义
2.  特殊能力测验的意义
3.  特殊能力测验的应用(注意事项)
第四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详见教材P162
二、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发展水平的差异
人的智力、特殊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表现在有人智力超常,有人智力低弱,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
人类的智力分布曲线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常态分布,即智力极高和极低的是少数,大多数人智力水平属一般。有人认为:智商(比率智商)大于100为超常,小于100为低下,等于100为正常。
1.   智能超常
(1)智力超常儿童的特点
(2)天才儿童的能力结构(前苏联心理学家的观点)
2.   智能低常
(1)智能低常的含义——智商(比率智商?)在70分以下,智力低下或社会适应不良
(2)智能不足的三个等级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3)特征
(4)造成的原因
(一)   表现早晚的差异
早慧与大器晚成
(三)结构与类型的差异
1.   结构差异
2.   能力类型的差异
(1)知觉方面所表现的类型差异,一般有:
A.分析型——细节感知能力强,整体感知能力较差
B.综合型——知觉富于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性和细节感知能力较差
C.分析综合型——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点。
(2)记忆方式方面(一说:表象活动方面)所表现的差异,一般有:
A.视觉型——视觉较清晰,即视觉记忆好,如画家。
B.听觉型——听觉较清晰,即听觉记忆好,如音乐家。
C.运动型(动觉型)——动作感受较深刻(动手能力强),运动记忆好,如运动员。
D.混合型——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或说:能综合运用多种各种表象),记忆效果较好。
* 记忆方面所表现的差异,根据识记不同材料的方法和效果可分为:
A. 直观形象记忆型——识记物体、图画、颜色、声音较好
B. 词的抽象记忆型——识记词的材料、概念和数字较好
C. 中间记忆型——兼有上述两种特点
(3)思维方面所表现的类型差异,可分为:
A. 艺术型——善于形象思维
B. 思维型——善于抽象逻辑思维
C. 中间型——兼有上述两类的特点。
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是巴甫洛夫的提法。
* 言语和思维方面所表现的类型差异,可分为:
A.生动的言语思维型——言语特点富于形象性,情绪因素占优势
B.逻辑联系的言语类型(抽象思维型)——言语特点富于概括性,逻辑联系占优势。
C.中间型——兼有上述两类的特点。
(四)   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
在认知能力的不同方面,在以下三种主要的认知能力上,性别差异的特征也不相同:
1.   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2.   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
言语能力是对语言符号的加工、提取、操作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言语能力并非单一结构,它包括对言语信息的记忆、转换、理解、组织和应用等方面。
3.   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这是体现性别差异最明显的一种能力,也是在与性别差异有关的认知活动中最难解释、最难描述的一种能力。
第五节  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一、遗传素质
(一)含义
(二)作用: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无此前提,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
(二)三方面的研究情况
(三)教材的观点:
1.智力本身是不能遗传的。遗传对智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身体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对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2.遗传素质本身不等于能力,它不能现成地决定一个人的能力,它仅提供了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性则要通过后天教育与训练的作用。理由:
(1)具有相同身体素质的人,可能发展多种不同的能力;
(2)良好的素质如果没有良好的培养、训练,能力也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3)同一能力在不同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也能形成起来。即使在某种身体素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也可以通过机能补偿来弥补。
* 机能补偿(不同感觉的补偿)——由于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以后,其他感觉给以补偿的现象。如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可以通过自己的脚步声来辨别附近的建筑物、河流、旷野等地形,也可以通过触摸觉来读盲文。
二、环境和教育
(一)产前环境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1.母亲怀孕的年龄     2.母亲服药、患病
(二)营养状况
(三)(儿童的)早期经验
(四)早期家庭教育   *要注意因材施教问题
(四)学校教育  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五)实践活动  * “施用累能”与“科用累能”
“科用累能”:从事不同职业的活动就积累了不同的能力。一些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由于长期使用某一种感觉器官,其相应的感觉能力能得到高度发展。如:染色专家能分辨出40—60种黑色的色度,一些印染工人分辨出30—40种黑色的色度,而一般人只能分出2—3种不同色度的黑色;熟练的磨床工人能看到0.0005毫米的空隙,而一般人只能看到0.1毫米的空隙;有经验的飞行员能辨别出每分钟1300转和1340转的发动机转速的差别,而一般人只能辨别出每分钟1300转和14000转的发动机转速的差别。
三、主观努力
(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离不开人的自觉能动性。
(二)坚强的意志也对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意志(意志过程)——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或者说,意志过程是人们支配自己的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
(三)能力的发展还依赖于自我分析与评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