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形拳教学视频: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6:16:09

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

 

第一章 导 论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三章 效用论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九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五章 成本论 第十章 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章 引论 

                                         

案例一

地狱与天堂

从前,有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

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但这些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

这位参观者很迷惑: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结果却大不相同?最后,经过仔细观察,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原来,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汤;而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结果,在地狱里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

 

这个寓言有助于说明什么是经济学。请加以解释。

 

理论提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返回

        

 

第二章 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

                                                       

案例一

睡帽和汽车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仅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1999年6月的上海车展是在上海少有的漫长雨季中进行的,参观者人头攒动,但看的多,买的少。在私有汽车最大的市场北京,作为晴雨表的北方汽车交易市场,该年上半年的销售量只相当于上一年同期的1/3。尽管当年全国轿车产量可达75万辆,但一季度销售量不过11.7万辆。面对这种局面,汽车厂商一片哀鸣。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

 

理论提示:需求的定义   返回

 

案例二

石油与天然气

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很多美国东海岸的学校都采购了昂贵的设备,准备用来使学校能迅速地从以油为热源转而使用天然气,以避免遭受油价突然上升的打击,就像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曾遭受过的那样。
  在1990年秋天,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油价飞涨,而那些学校已由烧油改为烧天然气。估计能源费将有很大节省的学校主管们却受到了一个打击:他们根本没有节省多少。当他们收到来自当地公共事业公司的账单时,他们发现天然气的价格就像油价一样也显著上涨。许多主管在公共事业公司愤怒地抱怨和谴责公司的价格欺诈。他们的理由是,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根本没有影响到天然气的供应,所以天然气的价格没有理由也上升。这些学校的主管们正确吗?这是公共事业公司乘国际危机之机,为增加自己的利润而搞价格欺诈的一个例子吗?

 

   试用供给和需求理论回答这样两个问题:(1)为什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造成了油价的上升?(2)为什么天然气的价格也上升?

 

理论提示:均衡价格模型   返回

 

案例三

轻轨列车的票价

2002年,大连至金石滩的轻型轨道列车一期工程通车。过去,人们乘小客车从大连到开发区需要1小时,现在乘轻轨只需不到30分钟。而且轻轨内部环境好,运行过程也安全。但是轻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却陷入了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每节可以容纳100余人的车厢,一般只有十几个乘客。

为什么呢?因为价格。小客车从大连到开发区的票价是5元,轻轨却要10元。而且,小客车随叫随停,而轻轨只在车站才能停车,而车站多数设置在距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地方,乘客下车后还要自己打车或坐公交走很远才能到市中心。所以在票价高、不方便的条件下,人们一直都不认可轻轨。

这样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轻轨的票价由10元调整到3元。这样,虽然下车后还要搭一段公交车或出租车才能达到市中心,但毕竟和小客车相比轻轨也有许多优势,而且价格也便宜了。所以很快,轻轨的车厢里由过去的十几个人变成了座无虚席,每节车厢人数基本都在100人以上。后来,轻轨列车由过去的香炉礁车站又延伸到了市中心的大连火车站,票价又涨到5元,和小客车票价相同。但是它更方便了,它已经直达大连市中心了,所以虽然涨价,但是它的乘客却猛增,每列车都座无虚席。

 

   这个案例中说明了我们所学的什么经济原理?

理论提示:弹性理论   返回

 

案例四

奇怪的税项

1990年,作为力图削减财政赤字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国会同意对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征收10%的“奢侈品税”。如豪华游艇、私人飞机、高级轿车、珠宝首饰和皮革制品等。到了次年,由于有钱人为了逃避税收转而前往邻国加拿大等地购买游艇,导致美国东海岸度假胜地南佛罗里达地区的游艇销量迅速下降了90%,与此同时,德国奔驰和日本凌志在内的高级轿车的销量也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而在这一年美国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进账,反而倒赔了钱,因此两年后宣布撤销这一税项。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奇怪的结果?试分析这一结果的原因。

 

理论提示:货物税对于均衡价格的影响   返回

 

案例五

飞机票价的折扣

1997年以前,在我国飞机票价是受到严格管制的,各个航空公司不能随便定价。但是,我国民航总局在1997年放松了对航空价格的管制,实行“一种票价、多种折扣”。于是各个航空公司展开了机票的折扣大战。有些机票票价甚至低至二到三折。由于多数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漩涡,民航总局于1998年5月上收企业定价权力,并规定各航空公司不得滥用折扣。然而迫于竞争压力和任务指标,航空公司的各种暗扣行为使得禁折令流于形式。消费者仍然能够拿到折扣后的机票。

 

    结合我国飞机票价的最低价格说明价格管制的恶果。

 

理论提示:最低限价问题   返回

 

 

 

 第三章 效用论

                                          

案例一

最好吃的东西

兔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兔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兔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呀!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兔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呢? 

    请你说明为什么三个动物的回答不一样?

 

★  理论提示:效用的定义   返回

 

案例二           

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子者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说消费者的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和用一元钱买到的商品边际效用相等。假定一元钱的边际效用是5个效用单位,一件上衣的边际效用是50个效用单位,消费者愿意用10钱购买这件上衣,因为这时的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与用在一件上衣的一元钱边际效用相等。此时消费者实现了消费者均衡,也可以说实现了消费(满足)的最大化。低于或大于10元钱,都没有实现消费者均衡。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在你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花钱最少得到的满足程度最大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我们前边讲到商品的连续消费边际效用递减,其实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你存货币越多,购买物品就越少,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在增加,明智的消费者就应该把一部分货币用于购物,增加他的总效用;反过来,消费者则卖出商品,增加货币的持有,也能提高他的总效用。通俗地说,假定你有稳定的职业收入,你银行存款有50万,但你非常节俭,吃、穿、住都处于温饱水平。实际上这50万足以使你实现小康生活。要想实现消费者均衡,你应该用这50万的一部分去购房、用一部分去买一些档次高的服装,银行也要有一些积蓄;相反如果你没有积蓄,购物欲望非常强,见到新的服装款式,甚至借钱去买,买的服装很多,而效用降低,如遇到一些家庭风险,没有一点积蓄,使生活陷入困境。

经济学家的消费者均衡的理论看似难懂,其实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他的消费行为已经遵循了消费者均衡的理论。比如你在现有的收入和储蓄下是买房还是买车,你会作出合理的选择。你走进超市,见到如此之多的琳琅满目的物品,你会选择你最需要的。你去买服装肯定不会买回你已有的服装。所以说经济学是选择的经济学,而选择就是在你资源(货币)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消费满足的最大化,使每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这种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摘自:online.njtvu.com

 

    消费者怎样花钱才能实现消费者均衡?

★  理论提示:消费者均衡的定义   返回

 

案例三

春晚的怪圈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老百姓在过春节的年夜饭中增添了一套诱人的内容,那就是春节联欢晚会。记得1982年第一届春晚的出台,在当时娱乐事业尚不发达的我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晚会的节目成为全国老百姓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题材。

晚会年复一年地办下来了,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越来越大,技术效果越来越先进,场面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不知从哪一年开始,人们对春晚的评价却越来越差了。原来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词变成了一片骂声,春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晚会陷入了“年年办,年年骂;年年骂,年年办”的怪圈。

 

    春晚的怪圈反映了什么经济学原理?

 

★  理论提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返回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案例一

大企业的低价

在现实经济中,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生机勃勃地存活在市场经济的沃土里,而且每一天都有无数小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诞生。但是小企业并不是适合于任何行业和任何门类的。在市场中大企业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比如,湖南有一家“老百姓大药房”,开业的时候对外宣称,5000多种药品的价格,将比原来国家核定的零售价降低45%,有的降价竟达到了60%以上。一般的小药店能和他们比吗?同样的,在很多大型超市里,它们的商品价格的确很低,它们出售的商品甚至比其他一些商家的进货价格还要低。

 

    小企业在价格上为什么竞争不过大企业呢?请加以解释。

★  理论提示:规模经济问题   返回

 

案例二    

分工与专业化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他对一个扣针厂的参观描述了一个例子。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引起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

“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门职业。”

斯密说,由于这种专业化,扣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工人选择分开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团队,"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扣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人均产量和每枚扣针更低的平均成本。

斯密在扣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在经济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你想盖一个房子,你可以自己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但大多数人找建筑商,建筑商又雇佣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和许多其他类型工人。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而且,这使他们比作为通用型工人时做得更好。实际上,运用专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像现在一样繁荣的一个原因。

 

                            摘自www.lntvu.com

 

     专业化为什么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请解释。

 

★  理论提示:生产专业化与规模经济   返回

  

 

第五章 成本论

                                            

案例一             

   上大学值吗?

最近看一报刊上报道,天津市投资教育的支出是全国第一,北京是私家车消费支出全国第一,上海是投资保险支出全国第一,广州是旅游支出全国第一。是否准确,我们占且不论。我们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舍得把大把的钱花在子女教育上?

  我们简单的介绍经济学说所的成本。经济学所说的成本有两种一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即会计成本;另一个是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均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利用这个原理我们计算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会计成本是上大学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按照现行价格标准,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这三项费用之和是4万。机会成本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大学生如果不上学,会找份工作,按照现行劳动力价格标准假如也是4万,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机会成本也是4万。大学生上大学经济学概念的成本是8万。这还没算上在未进大学校门前,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的择校费用。

上大学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家长还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因为这种选择符合经济学理论,收益的最大化原则。我们算一下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一生的成本与收益。不上大学18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42年,平均每年收入是1万,共42万。上大学22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38年,平均收入是2万元,共76万,减去上大学的经济学成本8万,剩下68万。与不上大学收入比较上大学多得到的收入是26万。这还没考虑学历高所带来的名誉、地位等其它效应。为什么家长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就在情理之中了。这里说的“选择”是有两种机会,你能考上大学的情况下。另外我们说的只是一般情况。

  在这里顺便纠正一个错误的说法,有人说教育是消费行为,其实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消费与投资的区别是消费不会给你增殖一分钱,比如你今年买一台电视,明年再卖,会大大的贬值不会增殖;投资是有可能增殖,一个大学生尽管投资8万,但与不投资的多得的收益是26万。但投资是有风险的,如果一个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小学到中学在教育上的高投入,如果考不上大学或考上大学毕不了业。其投入与产出之比是可想而之的。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比如,一个有足球天才的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踢足球,每年可收入200万人民币。这样,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人民币。这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因此,有这种天才的青年,即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这就是把机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不上大学的决策就是正确的。同样,有些具备当模特气质与条件的姑娘,放弃上大学也是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机会成本太大。当你了解机会成本后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上大学的原因了。可见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摘自blog.sina.com.

 

    试分析上大学的成本与收益。

 

理论提示: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返回

 

案例二

泛美国际航空公司的倒闭

1991年12月4日,世界著名的泛美国际航空公司关门倒闭。这家公司自1927年投入飞行以来,曾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其公司的白底蓝字标志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企业标志之一。然而,对于熟悉内情的人来说,这家公司的倒闭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奇怪的是什么支撑了这个航空业巨子这么多年?因为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除了一年以外,这家公司年年都在亏损,亏损总额将近20亿美元。1991年1月,该公司正式宣布破产,然而这个日子距离公司关闭的日子又将近一年。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垂死的巨人又多活了一段时间,而且,在1980年出现首次亏损后,为什么不会马上停止该公司的业务?又是什么因素使得这家公司得以连续亏损经营12年之久?

 

    请运用经济学理论加以分析。

 

理论提示:利润最大化原则   返回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案例一

农村春联市场:完全竞争的缩影

   去年临近春节,我有机会对某村农贸市场的春联销售进行了调查,该农贸市场主要供应周围7个村5000余农户的日用品需求。贴春联是中国民间的一大传统,春节临近,春联市场红红火火,而在农村,此种风味更浓。

   在该春联市场中,需求者有5000多农户,供给者为70多家零售商,市场中存在许多买者和卖者;供应商的进货渠道大致相同,且产品的差异性很小,产品具有高度同质性(春联所用纸张、制作工艺相同,区别仅在于春联所书写内容的不同);供给者进入退出没有限制;农民购买春联时的习惯是逐个询价,最终决定购买,信息充分;供应商的零售价格水平相近,提价基本上销售量为零,降价会引起利润损失。原来,我国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春联,其销售市场结构竟是一个高度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

    供应商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都不愿意单方面降价。春联是农村过年的必需品,购买春联的支出在购买年货的支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其需求弹性较小。某些供应商为增加销售量,扩大利润而采取的低于同行价格的竞争方法,反而会使消费者认为其所经营的产品存在瑕疵(例如:上年库存,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等),反而不愿买。

   该农村集贸市场条件简陋,春联商品习惯性席地摆放,大部分供应商都将春联放入透明的塑料袋中以防尘保持产品质量。而少部分供应商则更愿意损失少部分产品暴露于阳光下、寒风中,以此展示产品。因此就产生了产品之间的鲜明对照。暴露在阳光下的春联更鲜艳,更能吸引消费者目光、刺激购买欲望,在同等价格下,该供应商销量必定高于其他同行。由此可见,在价格竞争达到极限时,价格外的营销竞争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不可小视。

   在商品种类上,例如金鸡满架一类小条幅,批发价为0.03元/副,零售价为0.3元/副;小号春联批发价为0.36元/副,零售价为0.50元/副。因小条幅在春联中最为便宜且为春联中的必需品,统一价格保持5、6年不变,因此消费者不对此讨价还价。小条幅春联共7类,消费者平均购买量为3到4类,总利润可达1.08元,并且人工成本较低。而小号春联相对价格较高,在春联支出中占比重较大,讨价还价较易发生;由此,价格降低和浪费的时间成本会造成较大利润损失,对小号春联需求量较大的顾客也不过购买7到8副,总利润至多1.12元。因此,我们不难明白浙江的小小纽扣风靡全国、使一大批人致富的原因;也提醒我们,在落后地区发展劳动密集、技术水平低、生产成本低的小商品生产不失为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至富方法。

春联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时间性很强,仅在年前存在10天左右,供应商只有一次批发购进货物的机会。供应商对于该年购入货物的数量主要基于上年销售量和对新进入者的预期分析。如果供应商总体预期正确,则该春联市场总体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大致相同,则价格相对稳定。一旦出现供应商总体预期偏差,价格机制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将会出现暴利或者亏损。

   综上可见,小小的农村春联市场竟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缩影与体现,横跨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这也就不难明白经济学家为何总爱将问题简化研究,就象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一书中,总喜欢以简单的保姆公司为例得出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这也许真的有效。

                          

         案例来源:杨晓东:《农村春联市场:完全竞争的缩影》 ,经济学消息报599期(2004年6月25日)

 

    结合案例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与条件。

 

理论提示:完全竞争市场   返回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案例一       

铁路部门的垄断定价还能掌握多久?

近20年的中国季节性大迁徒——“春运”,已成为中国特色。“春运”市场提供了世界上罕见的爆发性最大的商机。2001年“春运”,自1月9日开始至2月17日结束,共40天时间,全国运送客员约16.6亿人次,比2000年增长2.7%。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数字统计分析,在16.6亿人次中,公路将承担14.9亿人次的运力,铁路春运1.34亿人次,使用这两种交通工具者占有中国春运预计总数的90%以上。这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最高峰值的一次“春运”。据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的资料显示:仅春运40天时间,竟能够创造一些客运“专业户”本年度至少50%以上的营业总额;而70%以上的参加者,在这40天“工作”中所创造的价值可抵本年度价值的120%以上,甚至可以在未来这一年内什么都不用做也能够正常维持。这一切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涨价。

  国家铁路部春运办有关人士解释,涨价是为了“削峰平谷”,以达到“均衡运输”的目的,但就以关键的广州铁路为例,2006年1月16日涨价后的事实证明:广东铁路客运高峰更为尖锐,超过历史日最高峰,“均衡运输”就当然成了画饼充饥;对于中国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出门坐火车是首选交通工具,无论火车票涨不涨价,该回家的还得回家,涨价根本无法削峰平谷,只能是让铁路部门狠狠赚一笔。据北京一家报纸报道,节前15天,北京西站和北京东站客票收入增长了50%,收入近3亿,只是在15天取得的。春节给了铁路部门一个极为厚重的大礼包。有舆论指责,这是“垄断行业大发横财”

不过,中国老百姓这次不买账了。河北律师乔占祥首先就铁路调价方案向铁道部提出行政复议。这无疑是破天荒的。2006年2月1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也致函铁道部,要求就涨价问题给个说法。当然,现在还不能过于乐观。但相比以往习惯于沉默的中国老百姓,今天终于有了维权的意识,“铁老大”再要“惟我独尊”,恐怕不那么容易了。

 

摘自www1.tlu.edu.cn

    结合案例试说明铁路部门垄断的原因和问题。

 

理论提示:垄断问题   返回

 

案例二

囚徒困境

刘刚和苏生合谋盗窃,在作案过程中被警察局抓住了。但是警察局获得的证据不足,对于两者的量刑取决于两者对于犯罪事实的供认情况。于是,警察局将他们分别关押,防止他们互通消息。并且向两个人说明了量刑的政策,即如果两人都坦白,将各自判刑5年;如果两人都抗拒,将会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自判刑1年;如果一个坦白,一个抗拒,那么坦白的会宽大处理,立即释放,抗拒的则从严,要判刑8年。结果,刘刚和苏生最终都选择了——坦白。然而,他们两个都面临着5年的监狱生涯。

 

    两个罪犯为什么会做出看似有些傻的行为呢?其中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

 

理论提示:博弈论的含义   返回

 

案例三                

  聪明的小猪

笼子里有两只猪,一只大猪,一只小猪。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按按钮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问题是按钮和食槽分置在笼子的两头,按钮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如果大猪先到,大猪呼啦啦吃到9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如果小猪先到可以吃到4个单位,而大猪吃到6个单位。经过策略分析,最终两只猪的选择是:小猪按兵不动,坐享其成地等待;而大猪却要跑去按按钮,小猪先吃,大猪再赶来吃。

   

    为什么大猪会看似那么笨呢?请加以解释。

 

理论提示:纳什均衡   返回

 

案例四

折扣和优惠券

王大爷刚过完他的60岁生日,这天,他带着孙女去看电影。他很高兴地发现他可以得到老年人的五折电影票,但是他也很惊讶地发现,在他买爆米花时却必须付出全价。王大爷的经历引出了两个关于厂商定价决策的问题:
  (1)对老年人实行折扣是慷慨之举,还是一种利润最大化的手段?
  (2)如果对老年人的电影票实行折扣是明智的,为什么爆米花的折扣就不明智呢?

与折扣类似的,就是消费品生产商与零售商,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经常发行的一些商品优惠券。凭这类优惠券在购买商品时,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比如,正常价格下买一个汉堡包需付12元,凭优惠券却可以以10元的价格购买到同样的汉堡包。为什么厂商不降低产品的价格而是发行优惠券呢?

 

 

    试用所学经济理论说明以上两个案例中提到的经济现象。

 

理论提示:价格歧视问题   返回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案例一                  

            漂亮的收益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与杰文·比德尔在1994年第4期《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这份调查报告,漂亮的人的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高5%左右,长相一般的人又比丑陋一点的人收入高5%一10%左右。为什么漂亮的人收入高?

  经济学家认为,人的收入差别取决于人的个体差异,即能力、勤奋程度和机遇的不同。漂亮程度正是这种差别的表现。

  个人能力包括先天的禀赋和后天培养的能力,长相与人在体育、文艺、科学方面的天才一样是一种先天的禀赋。漂亮属于天生能力的一个方面,它可以使漂亮的人从事其他人难以从事的职业(如当演员或模特)。漂亮的人少,供给有限,自然市场价格高,收入高。

  漂亮不仅仅是脸蛋和身材,还包括一个人的气质。在调查中,漂亮由调查者打分,实际是包括外形与内在气质的一种综合。这种气质是人内在修养与文化的表现。因此,在漂亮程度上得分高的人实际往往是文化高、受教育高的人。两个长相接近的人,也会由于受教育不同表现出来的漂亮程度不同。所以,漂亮是反映人受教育水平的标志之一,而受教育是个人能力的来源,受教育多,文化高,收入水平高就是正常的。

  漂亮也可以反映人的勤奋和努力程度。一个工作勤奋。勇于上进的人,自然会打扮得体,举止文雅,有一种朝气。这些都会提高一个人的漂亮得分。漂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勤奋,与收入相关也就不奇怪了。

  最后,漂亮的人机遇更多。有些工作,只有漂亮的人才能从事,漂亮往往是许多高收入工作的条件之一。就是在所有的人都能从事的工作中,漂亮的人也更有利。漂亮的人从事推销更易于被客户接受,当老师会更受到学生热爱,当医生会使病人觉得可亲,所以,在劳动市场上,漂亮的人机遇更多,雇主总爱优先雇用漂亮的人。有些人把漂亮的人机遇更多,更易于受雇称为一种歧视,这也不无道理。但有哪一条法律能禁止这种歧视?这是一种无法克服的社会习俗。

  漂亮的人的收入高于一般人。两个各方面条件大致相同的人,由于漂亮程度不同而得到的收入不同。这种由漂亮引起的收入差别,即漂亮的人比长相一般的人多得到的收入称为“漂亮贴水”。

收入分配不平等是合理的,但有一定限度,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甚至出现贫富两极分化,既有损于社会公正的目的,又会成为社会动乱的隐患。因此,各国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收入再分配政策以纠正收入分配中较为严重的不平等问题。

 

摘自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

结合案例说明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的因素?

 

理论提示: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返回

 

案例二         

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警戒线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2005年6月,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5.4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呈现增长趋缓的态势。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8元,同比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2020元,同比增长9.9%,实际增长7.2%,增幅回落0 .7个百分点。同时,数据显示,高低收入组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880元,同比增长15. 7%;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55元,同比增长7.6%。高低收入组之比为11.8∶1,比2004年同季(10 .9∶1)有所扩大。

  中国社科院研究收入分配的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2005年迅速逼近0.47,已经超过了警戒线0.4,收入差距已经处于高水平,形势严峻。

 

摘自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

结合案例说明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与对策?

 

理论提示: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返回

 

 

 

 第九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案例一  

帕累托最优标准——满意即最优

帕累托是29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他是新福利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帕累托最优”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经济学的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

  这一命题是判断福利优劣的新标准,其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某一经济变动改善了一些人的状况,同时又不使一些人蒙受损失,这个变动就增进了社会福利,称为帕累托改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一些人的经济福利,就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大化的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这个概念非常的费解,让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假如原来甲有一个苹果,乙有一个梨,他们是否就是帕累托最优呢?取决于甲乙二人对苹果和梨的喜欢程度,如果甲喜欢苹果大于梨;乙喜欢梨大于苹果,这样就已经达到了最满意的结果,也就已经是“帕累托最优”了。如果是甲喜欢梨大于苹果;乙喜欢苹果大于梨,甲乙之间可以进行交换,交换后的甲乙的效用都有所增加,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我国经济学盛洪在他著的《满意即最佳》里说过一句话,“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这项交易是否双方同意,双方是否对交易结果感到满意。”而真是谁也不愿意改变的状态,就已经是“帕累托最优”了。

  我们通俗地讲“帕累托改进”是在不损害他人福利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自己福利,用老百姓的俗话说就是“利己不能损人”。同样,只有在不损害生产者和经营者权利的前提下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各个主体之间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均衡状态。

市场经济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其一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二是实现充分竞争。所谓的帕累托最优,通俗的解释就是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但没有任何一方受到损害,而且社会福利要尽可能实现最大化,社会发展要达到最佳状态。西方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实际上就是要求不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摘自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

 

    结合案例分析市场经济能否实现“帕累托最优”。

 

理论提示:帕累托最优   返回

 

案例二

阿罗不可能定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局限性

在我们的心目中,选举的意义恐怕就在于大家根据多数票原则,通过投票推举出最受我们爱戴或信赖的人。然而,通过选举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呢?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阿罗采用数学中的公理化方法,于1951年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得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否定的结论,那就是鼎鼎大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一般情况下,要从已知的各种个人偏好顺序中推导出统一的社会偏好顺序是不可能的。我们对此加以证明。

  假定有张三,李四,王五三个人,他们为自己最喜欢的明星发生了争执,他们在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三人谁更受观众欢迎的问题上争执不下,张三排的顺序是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李四排的顺序是张学友、郭富城、刘德华。王五排的顺序是郭富城、刘德华、张学友。到底谁更受欢迎呢?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如果规定每人只投一票,三个明星将各得一票,无法分出胜负,如果将改为对每两个明星都采取三人投票然后依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次序,结果又会怎样呢?

  首先看对刘德华和张学友的评价,由于张三和王五都把刘德华放在张学友的前边,二人都会选择刘德华而放弃张学友,只有李四认为张学有的魅力大于刘德华,依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第一轮刘德华以二比一胜出;再看对张学有和郭富城的评价,张三和李四都认为应把张学有放在郭富城的前边,只有王五一人投郭富城的票。在第二轮角逐中,自然是张学有胜出;接着再来看对刘德华和郭富城的评价,李四和王五都认为还是郭富城更棒,只有张三认为应该把刘德华放在前边,第三轮当然是郭富城获胜。

  通过这三轮投票,我们发现对刘德华的评价大于张学有,对张学有的评价大于郭富城,而对郭富城的评价又大于刘德华,很明显我们陷入了一个循环的境地。这就是“投票悖论”也就说不管采用何种游戏规则,都无法通过投票得出符合游戏规则的结果。如果世界上仅限于选明星的事情就好办多了,问题在于一些关系到国家命运的事情的决定上,也往往会出现上述的“投票悖论”问题。对此很多人进行了探讨,但都没有拿出更有说服力的办法。

  在所有人为寻找“最优公共选择原则”奔忙而无获的时候,美国经济学家阿罗经过苦心研究,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提出他的不可能定理。并为此获得了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思是,“只要给出几个选择者都必然会接受的前提条件,在这些前提条件的规定下,人们在一般或普遍意义上不可能找到一套规则(或程序)在个人选择顺序基础上推导出来”。由此进一步推出,在一般或普遍意义上,无法找到能保证所有选择者福利只会增加不会受损的社会状态。

  阿罗所说的几个选择者必然接受的条件是:广泛性。至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被选方案,以供选择者选择;一致性。既一定的社会选择顺序以一定的个人选择为基础,但必须符合公众的一致偏好;独立性。不相关的方案具有独立性;独立主权原则。对备选方案的选择和确定,应由公民完全依据个人的喜好而定,不能由社会强加;非独裁性。不能让每一个人的喜好决定整个社会对备选方案的排序顺序,应坚持自由和民主的原则。

  阿罗认为上述五个相互独立的条件每一个都是必要的,但是要构造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可能的。导致不可能的原因在于1—5个条件之间存在相互矛盾,因此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他从中得出了一个似乎不可思议的结论:没有任何解决办法能够摆脱“投票悖论”的阴影,在从个人偏好过渡到社会偏好时,能使社会偏好得到满足,又能代表广泛的个人偏好这样一种排序方法,只有强制与独裁。这样寻找合理的社会选择机制的努力就几乎陷入了困境。

  阿罗不可能定理,打破了一些被人们认为是真理的观点,也让我们对公共选择和民主制度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我们所推崇的“少数服从多数”的社会选择方式不能满足“阿罗五个条件”如市场存在着失灵一样,对公共选择原则也会导致民主的失效。因此多数票原则的合理性是有限度的。

 

   摘自www.people.com.cn

 

    怎样理解“投票悖论”?请用阿罗不可能定理的观点加以说明。

 

理论提示:阿罗不可能定理   返回

  

 

 

 第十章 微观经济政策

                                          

案例一

火烧庆功楼

相传朱元璋做皇帝后,建造了一座庆功楼。庆功楼建成那天,他摆下宴席邀与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诸位文武功臣们前来赴宴庆功,暗地里却派人在楼下埋好大量火药和干柴,准备借机引火烧楼,以除后患。这事虽然做的很隐秘,但却被神机妙算的刘伯温看穿了。席上,刘伯温坐坐在了朱元璋旁边,悄悄将朱元璋龙袍的一角压在自己的坐椅上。当大家喝得酩酊大醉时,朱元璋悄然离席。由于有衣角牵动,刘伯温顿时警觉,于是跟随皇帝出了门。果然,朱元璋下楼以后,功臣楼便笼罩在滚滚烈焰中。可怜赴宴功臣,全部葬身火海。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皇帝夺取政权之后总会以种种借口杀掉曾经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的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

 

      那么,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呢?请用经济学的观点加以说明。

 

理论提示:信息不对称问题   返回

 

案例二

南郭先生的故事

中国古时候有一个滥竽充数的寓言:齐宣王好大喜功,喜欢群竽合奏,每次演奏的时候有300只竽一起吹奏,蔚为壮观。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是他装模作样地混迹于300名乐手中,一直也没有被人们发现,也体面地在宫中混了碗饭吃。后来齐宣王驾崩,齐泯王即位。齐泯王继成了老爸的爱好,也喜欢听如丝如缕的竽乐。但是他的喜好又不完全相同于他的老爸,他不喜欢合奏而喜欢独奏。这回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只好悄悄地溜走了。

这个寓言大家都很熟悉。你能够解释其中反映的经济学原理吗?

 

理论提示:搭便车行为   返回

 

案例三

公地的悲剧

公共资源(Common Resources)是指那些没有明确所有者,人人都可以免费使用的资源,如海洋、湖泊、草原等资源。一个寓言说明的就是一片草原公地的悲哀。寓言说的是中世纪的一个小镇,该镇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养羊。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羊群,并靠出卖羊毛来养家糊口。由于镇里的所有草地为全镇居民公共所有,因此,每一个家庭的羊都可以自由地在共有的草地上吃草。开始时,居民在草地上免费放养没有引起什么问题。但随着时光流逝,追求利益的动机使得每个家庭的羊群数量不断增加。由于羊的数量日益增加而土地的面积固定不变,草地逐渐失去自我养护的能力,最终变得寸草不生。一旦公有地上没有了草,就养不成羊了,羊毛没有了,该镇繁荣的羊毛业也消失了,许多家庭也因此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公地的悲剧?请用相关经济理论加以回答。

 

理论提示:公共物品问题   返回

 

案例四

信息非对称——买的不如卖的精

 

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卖的精”这其中的道理就是信息不对称。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面掌握的信息多一点,一方面掌握的信息少一些。

  中国古代有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讲的是商人卖的货物表里不一,由此引申比喻某些人徒有其表。在商品中,有一大类商品是内外有别的,而且商品的内容很难在购买时加以检验。如瓶装的酒类,盒装的香烟,录音、录像带等。人们或者看不到商品包装内部的样子(如香烟、鸡蛋等),或者看得到、却无法用眼睛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如录音、录像带)。显然,对于这类产品,买者和卖者了解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卖者比买者更清楚产品实际的质量情况。这时卖者很容易依仗买者对产品内部情况的不了解欺骗买者。如此看来,消费者的地位相当脆弱,对于掌握了“信息不对称”武器的骗子似乎毫无招架之术。

  由于信息不对称,价格对经济的调节就会失灵。比如某商品降价消费者也未必增加购买,消费者还以外是假冒伪劣商品;某商品即使是假冒伪劣商品提高价格消费者还以为只有真货价格才高。这就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市场的无效率。

为消除因信息不对称,精明的商家想了很多办法。在大商场某一生产鸭绒制品的公司开设了一个透明车间,当场为顾客填充鸭绒被,消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摘自www.people.com.cn

结合案例说明假冒伪劣产品出现的原因与治理措施?

 

理论提示:信息不对称与道德危险   返回

 

案例五

解决外部性需要明晰产权

科斯定理是经济学家科斯提出通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的外部性市场化和内部化。例如,一条河的上游和下游各有一个企业,上游企业有排污权,下游企业有河水不被污染权利,下游企业要想使河水不受污染就必须与上游企业协商并要求支付费用,以得到清洁的水,这样上下游企业进行谈判,上游企业要想排污将给予下游企业一定的赔偿,上游企业会在花钱治污与赔偿之间进行选择。总之,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并可转让,那么市场交易和谈判就可以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就会趋于一致。除此明确产权的外,还有使有害的外部性内部化办法。按照科斯定理,通过产权调整使有害的外部性内部化,将这两个企业还合并成一家,合并为一家以后,必然减少上游对下游的污染,因为是一个企业,有着共同的利益得失,上游企业对下游企业的污染会减少到最小限度,即把上游生产的边际效益等于下游生产的边际成本。

还比如,一个湖泊里的鱼的数量是有限的,大家都来捕鱼,鱼越捕越少。对这种情况有什么解决办法?湖泊里捕鱼太多会使鱼的数量越来越少,这就是有害的外部性。解决这个问题可用明确产权的办法,即由某一个企业或个人来承包这个湖泊的捕鱼作业;也可用征税的办法,即对捕鱼者征税,并把税收用于投放鱼苗。也可以用法律手段明确规定休鱼期禁止捕捞的时间。

 

摘自www.bookschina.com

    结合案例说明明晰产权的意义与方法?

  

 


 

理论提示:科斯定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