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取沙丘旅游: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9:12:34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讲    记

 

净空法师讲

(1986年          华藏图书馆)

 

 

 

前    言

 

各位同学:

今天是我们第十届冬令大专讲座的开始,这一次,在时间上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七天当中要跟诸位介绍《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首先要跟诸位介绍的,是这一部经的来源,也就是它的出处。诸位有一些对佛法是涉猎了一些,但是也有几位,是初学的同修。学佛,我们首先对佛法要有一个概略的认识。第一要明了的,佛教是什么。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搞清楚,那我们的修学,就从头错到底,一直就错下去了。所以,必须先正名,名是名词。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如果把它看成宗教,这就错了。宗教可以信,也可以不信,这个世间不信宗教的人很多。如果是教育,诸位想一想,如果我们跟人家说,我没受过教育,这个很难为情。我不信宗教不觉得怎么难为情,教育必定要接受的。何以晓得佛教不是宗教呢?如果我们以宗教的定义来观察佛法,的确佛法没有宗教里面所说的特质。宗教里头最重要的,一定要崇拜一个真神,佛教里头没有,佛教里头没有崇拜神的。佛与菩萨,都不是神。要把佛跟菩萨当神来看待,那你就完全误会了。要知道“佛”这个意思怎么讲法,什么叫做菩萨,这些名词的定义要搞清楚。佛,是从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它的意思是智慧的人,觉悟的人,简别我们一般说愚痴,迷惑。愚痴、迷惑的反面,就是智慧,就是觉悟。一个具有圆满智慧、觉悟的人,印度的言语、名词就叫做佛陀。在我们中国,古时候称之为圣人,贤人。很有我们中国圣人这个意思,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佛是人,不是神。菩萨是正在修学的人,正在求智慧、求觉悟的人,所以菩萨翻做“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称菩萨。我们学佛一定要搞清楚,不能把佛菩萨当作神明来看待,来供奉,那就错误了。既然佛是一个智慧、觉悟的人,他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东西,包括了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所以我们与佛的关系,我们称佛为本师。刚才在讲经之前,我们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也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归依,是恭敬的意思,或者是敬礼。本师,他是我们根本的老师,就是建立这个教育,最初的创始人。他是我们根本的老师,我们自称为三宝弟子。那么我们跟佛的关系,非常明显,是师生关系,所以跟那个宗教不一样,宗教是主奴的关系,是父子的关系,他不是师生关系。这是我们首先要辨别清楚的。菩萨跟我们是同一个老师,同门的关系。他学习在我们之前,我们在后,等于是我们前期的学长。像观音、势至,是我们的学长,我们对他礼敬,是他已经有了成就了,我们才初学。所以我们对菩萨,往往也把他当作佛一样的恭敬。他是我们的老学长,前期学长,可以代佛教化。对于现前的这些出家人,我们称他做法师。在中国习惯上称法师,称和尚。其实,这些称呼都是很普通的称呼,也是教育界里面的称呼。和尚是印度话,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亲教师,主持这一个教育教学的职称上的一个称呼,翻成中国叫亲教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主持教育政策的人。所以在一个寺院,只有住持才能称和尚,只有一个和尚,好比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校长,这个教育政策是校长来主持的,所有这些教职员都是执行的人,执行这个政策。教育的成功与失败,主持政策的人他要负完全的责任。教育成功了,是校长的功劳。校长从来没上过一堂课,功劳是他的。为什么呢?那些教职员都是听他命令,执行他的政策。所以校长是亲教师,印度称和尚。教员称阿阇黎,阿阇黎也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他是我们的老师,他的言行都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做我们的模范,有这个意思,就是我们中国人习惯,普通称之为老师。所以从这些称呼上看起来,佛法确确实实是教育,而不是宗教。既是教育,任何人都应该修学,乃至于宗教徒们也应该修学。所以我常常劝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师,都应该归依三宝,好好的来学佛法,与信仰他的教没有冲突。这是必须要晓得的。譬如你在学校做学生,你求学,同时你也信仰宗教,有没有冲突?没有冲突。如果说我信了基督教,再去信天主教,这个有冲突。教与教有冲突,宗教与教育没有冲突。在美国,现在有一批基督教的牧师,他们对佛法很有兴趣,我劝他们认真来学习。现在国外讲经,翻译的工作很困难,所以现在我的计划当中,是每一个月与他们举行一次研究讨论会,就是座谈会。座谈会一次有三、四个小时,来讨论,来沟通,使他们对于佛法,有正确的理解,来接受佛陀的教育,对他那个宗教有很大很大的帮助。这是他们非常乐意接受的。如果把佛教看做宗教,宗教与宗教就对立了,彼此不能相容了。所以在台湾,宗教界的排斥,互不相容,都是对于佛法误会,不知道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佛教本身也称宗教,但是称宗教是说佛教教学的性质,与一般宗教的定义完全不相同。佛教称宗,专门讲禅宗,宗门教下,合起来称为宗教,是这个意思,所以与今天一般宗教界里面的名词完全不相干。这是讲佛教教学,两个大系统不相同。宗门的教学,着重在悟,着重在开悟,着重在启发,他少用经典,所以禅宗里头讲经少,非常非常之少,只讲开示。这个开示,着重各个人的根性的启发。可是,悟了之后,一定要读经,经是最主要的教学教科书,他是悟后再读经,这是走这个路子。除了禅宗之外,其余的九个宗派(在我们中国一共是十个宗派,小乘两宗,大乘是八个宗),都叫做教下。教下是从渐修,就是从教科书,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由浅而深,由小而大,逐渐逐渐地来修学,正如同世间的学校一样,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有研究所,所以他是属于渐修,按部就班的来修学。他跟宗门不一样,宗门是不按部就班,所以叫顿修:顿悟,顿修,顿证。毕竟禅宗里面成就的人是少数,那是上根利智,这一门有用处;中下根性的人都不行。今天虽然海内外讲禅宗的人很多,那些禅都是口头禅,不管用的。换一句话说,他修一生,他也不能开悟。这个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中下根性的人,从教下手,一定有收获。所以我们对于教,决定不能疏忽。从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我们来看,他老人家一生从事于教学的工作,所谓是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在世,像我们中国孔子一样,到处教学。由此可知,佛教最根本、最主要的,还是从教科书,用正规的方法来教导。这是我们首先要明了,佛教的性质。

但是在今天这个社会,无论在国内、在国外,诸位所看到的佛教,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出现在世间。第一个所看到的,宗教的佛教,佛教变质了,变成宗教了。你看这个寺院里头,每一天经忏佛事、超度死人,这是宗教。做这些法会,这是宗教,变质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一生教学当中,你们查遍大藏经,释迦牟尼佛没有做过现在这种法会。它变质了。释迦牟尼佛的法会是教学,像讲经,是这种法会,而不是这些经忏、佛事的法会。没有,这个东西在那个时候没有,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也没有。所以这个是后起的,这个是把佛法变成了宗教。很大的不幸,变成宗教,佛法就灭亡了,变质了。另外一种,就是学术的佛法,也错误了。把佛法教材、经典,当作世间一种学术来研究,这个也错误了。佛法的教育,不可以把它当作学术来研究。当作学术来研究,与我们生活脱节了,不相干。佛法的教学,是生活教育,与我们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穿衣吃饭,息息相关。换一句话说,它确确实实能给我们最圆满、最美满、最丰富、最踏实、最幸福的人生生活。这个是佛教的本质,所以佛法不可以不学。你希望能够得到最幸福、最圆满的人生,那么你一定要学佛,否则的话你得不到。这个是佛教教育的特色,我们要把它认清楚。所以佛法不是玄谈,不是空谈。

今天我们所研究的这一部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家要翻到后面,后面是这一次我们要讲的这一部分,就是《普贤行愿品辑要疏》。这一本里头有两篇,实际上是两章,不能算篇,算两章。这一部经,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的时候,第一次讲的经。这有很奇特的一个现象,这一部经是佛在定中讲的。我们看释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树下打坐。那一边有一张画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那个座,我们现在下面画了一个台,金刚台。其实释迦牟尼佛不是在那个台上,地下铺的是草,在草座上打坐的,没有这么好的台。这种台,菩萨眼睛里面看到有台,我们凡夫肉眼看到释迦牟尼佛铺的是草座,铺的草。是在定中所说的,时间在我们看起来不长,只两个星期,“二七日中”。定中所说的,给什么人说的呢?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大菩萨们,为他们所讲的。权教菩萨,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跟我们凡夫,不见也不闻。我们也没见到这个法会,也没有听说,是佛在定中所说的。说完之后,当然也有结集,就是记录,保存下来,被大龙菩萨收藏在龙宫里面,并没有流传在我们这个世间。到以后,佛灭度九百年间,我们这个世间出现了一位菩萨,龙树菩萨,这个人聪明绝顶,实实在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他读书,不止一目十行,真正是过目不忘。世间所有的典籍,他读尽了,连佛的经典也读尽了。读尽了以后,贡高我慢,认为这个世间他是第一,再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他了,傲慢心就生起来了。今日之话是,“值得骄傲”,其实骄傲是大病。大龙菩萨看到了,特别接引他到龙宫里面去,他说你固然是了不起,世出世间学问你都通达了,可是还有好东西,你还没见到,我那里有收藏的。龙树菩萨就跟着他一块到龙宫。一到龙宫看到他所收藏的经藏,龙树菩萨这个傲慢心马上就息掉了。为什么呢?才晓得自己读的东西,太渺少了。看看《华严经》,完全的《华严经》有多少份量呢?他老人家回来之后告诉我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我们中国人计算一本书,这一本书份量多少,是算字数。像通常讲的,“老子五千言”,五千字啊,算字数。印度人不是用字数为单位,他是用“偈”,偈就是四句,不管长短,长行文都一样,只要是四句,就叫做一偈,就是一个单位。这一部书份量有多少,看它有多少偈。换句话说,乘四就晓得了多少句就是了。像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个《华严经》是十万偈,十万偈就是四十万句,长短不一样,有四十万句,以这个为单位。完全的《华严经》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这个数量就太多太多了。不但不是我们这个世间人所能够接受的,龙树菩萨本身也没法子接受。大千世界,什么叫大千世界?我看在此地也不必多浪费时间,你们去查参考书去,那真是天文数字啊。有多少品呢?一个四天下微尘数品。我们常讲“恒河沙数”,恒河沙不能比呀。那是大巫见小巫,没法子比。这是他看到完整的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定中,二七日中所说的,真正不可思议。上本太大了,再看看中本,中本等于说是节录的,也是完全的,也不得了,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那真的少太多了。这个龙树菩萨可以接受了,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有一千二百品,他行,但是一想,世间一般人不行,一般人还是接受不了。于是再看下本,下本就是更减少了,好像提纲,等于说是大本的纲要,纲目。有多少呢?有十万偈,有四十八品,龙树菩萨觉得,这很适合,我们这个世间人可以能接受。所以就把这一部经带出龙宫来了,流传在我们世间。于是后来有一些学者,对于《华严经》就提出异议,说《华严经》不是佛说的。说龙宫,现在科学发达了,潜水艇到海底去了,没有发现龙宫。所以就有人疑问多端,猜测龙宫大概是皇宫,从前皇帝都称为真龙天子,皇宫也可以称为龙宫。这个话讲不通的,皇宫里头绝对没有这么大的藏经楼,能够藏下大本的《华严经》,不可能的。刚才说过,佛教不是宗教,但是佛教承认,宇宙之间有神存在,有诸天存在,有这些龙存在。这个是事实真相,你不能不承认的。但是佛教认为,他们也是众生,他并不是宇宙的主宰,我们自己的命运他管不上,他管不了的。所以我们对他尊敬,就跟一般人与人相见尊敬是一样的。人与人相见,应该礼敬。所以人对于那些神,对于这些天,乃至于对于鬼,都应该要尊敬。孔老夫子说的很好:敬鬼神而远之,这个就对了。遇到的时候要行礼,要彼此打个招呼,但是不必要亲近他。我们有什么疑难,用不着去问他。应该是这个态度。所以龙树菩萨把这个经带出来了,我们世间才有这一部《华严经》。这部经我们对它要尊重,决定不能怀疑。诸位将来在理上要通达了,这个疑虑就完全消除了。经带出来是梵文,流传到中国,这个本子是残缺不全的本子。往往部头太大了,保存完整就不容易。所以流传到中国,这个《华严经》当中缺少的经文太多了。你看,十万偈,最初到中国来是东晋,这个《华严经》来到中国,只有三万六千偈,一半都不到。但是也很珍贵,很难得,所以也就翻译出来了。翻出来之后,我们称之为《六十华严》,就是六十卷,晋译的,现在在台湾也有流通。华严莲社把它印过,我们华藏法施会过去也曾经印过一千部。因为这个经读的人很少,所以就没有大量的流通。读诵最多的,是《八十华严》,八十卷的。八十卷是唐朝时候,第二次翻译的,就是实叉难陀从印度到中国来的,这个人在西域那个时候也是非常有声望,知名度相当高的一位法师,我们中国这些大德,乃至于帝王,对他都非常景仰,特地把他聘请到中国来。在那个时候,聘请是皇帝聘请的。他来的时候就带来了《华严经》,也不完整,但是比晋译的经,要多出了九千颂,一共有四万五千颂。到中国来,我们中国人非常欢喜。那个时候皇帝是武则天,武则天作皇帝的时代,就请实叉难陀把《华严经》重新再翻译一遍。译场规模也非常大,武则天自己也常常去参与。经译完成之后,一共是八十卷,多出二十卷,所以补充晋经缺失的部分,补充了不少。虽然不是完整的经,但是全经的义理已经能够看得出来,相当明朗了。所以称之为新经,新译的《华严经》,那个《六十华严》叫旧译,这个新译的。这个经译成之后,当然翻译成功先要送给皇帝看,送给武则天看。武则天在封面上题了一首偈,就是“开经偈”,你们现在所念的 “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武则天作的。特地替《华严经》在封面上题一首偈。这首偈作的实在太好了,以后无论是出家的法师大德们,在家的居士们,说再作一首开经偈,作不出来了。不管你怎么作,比不上武则天这一首。所以以后就没有人作了,就用武则天这一首开经偈。作的太好了。这是第二次的翻译。而我们今天读的这一部分,是新旧两种译本上都漏掉没有的。就是我们现在要研究的这一部分,这是经文的缺失。这个一部分,是在唐朝代宗的时候,贞元年间,西域有一个小国的国王,乌荼国王,给中国进贡,就是送礼物,当做礼品送到中国来的。这是《华严经》最后一品。他不是一共有四十八品吗,四十八品里面最后的一品,这一品叫《普贤行愿品》,一共有四十卷。这一品完整的,没有缺失,完完整整的一品经。来了之后,我们中国人太喜欢了,所以当时请般若三藏为首席,来担任翻译的工作。译成之后,就叫做《四十华严》,四十卷,就是《八十》后面的“入法界品”。《八十》的入法界品只有二十一卷,现在完整的有四十卷,几乎补充了一半。这是说他三次的翻译,三次翻译,四十华严与八十华严后面二十一品是重复的。所以在晚近,像弘一大师、徐蔚茹居士他们一些人提倡,读《华严》怎么个读法呢?应当读八十卷经前面的五十九卷,然后再接着读四十卷,这个《四十华严》,总共九十九卷,这是我们中文译本最完整的《华严经》。我们觉得弘一大师提倡的确实很有道理,所以我是提倡念九十九卷的《华严经》。因此我们《华严经》在最后这一次影印流通的时候,我们就以这个意思来印。《华严经》我们是印了不少次,流通份量是相当之多,最后一次就是以这个构想,我们印九九华严。印这个经之前,我特别到台中去请教李老师,李老师说,不太合适。他说《华严》只有六十、八十、四十,怎么跑来一个九九华严?他告诉我一桩重要的事情,就是佛法今天衰灭了,谁灭了佛法呢?学佛的四众弟子,把佛法灭掉了。这个罪,太大太大了。所以我们自己要提高警觉,学佛不要学到阿鼻地狱去了。学佛是要成佛,纵然佛不能成,说人天都得不到,将来要堕阿鼻地狱,这个未免太冤枉了。所以他就警告我,劝我不能这样做法,一定要保持佛法原来的面目。读可以这么读法,做不能这个做法。我那个时候说,从前有人曾经这个做法,他说那是别人,我们不能效法。我们要效法正道,正确的道路,不能效法偏路。所以他就教我,印八十,印四十,印这个两种,读的时候可以照弘一大师这个方法来读。我就接受了,所以我们这次最后印的,精装本五册,一二三四册是八十华严,第五册是四十华严。我们念的时候怎么念呢?念一二三五,就可以了,因为第四册跟第五册是重复的。用这个方法,所以我们最后印的这个是“唐译二种”,因为这两种都是唐朝译的,六十华严是晋译的。这是老人非常慈悲,爱护我们后学,我们尊重,我们觉得他讲的话非常之正确。所以我们印这个本子,就印八十与四十。这是把这一部经的来源,概略地跟诸位说明。

其次,我再要告诉诸位,我跟这个《华严经》的因缘,可以说非常之有缘。我在台中跟李老师求学的时候,这一部经也是我主要修学的一部经典。那也不是完全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这一部分,很下了一番功夫。这个初学的时候,民国四十七年,在这一部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以后李老师在台中讲《华严经》,也是我祈请的,那是八个人祈请,我是其中之一。同时,我学佛,在台北期间,一直跟方东美先生有很密切的关系。他对于《华严》,特别有兴趣,曾经称赞这一部经,是世间最好的哲学概论。诸位晓得,他是个大哲学家,他把《华严经》当作哲学来研究,所以曾经在辅仁大学博士班,讲“华严哲学”。录音带由杨政河整理出来之后,出版了两册,上下两册,叫华严哲学,那是他在辅仁大学所讲的。那个时候他在学校讲这个东西,我也正好在台北市讲《华严经》。这个是非常非常有道理,他认为《华严经》有最圆满的哲学理论,有最精密的修学方法,有最好的境界。同时,更难能可贵的,还有善财童子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说这种教科书,在这个世间是找不到的。理论、方法、境界,还带表演,善财童子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所以对这个书极力的赞叹。而明朝蕅益大师,蕅益大师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早年学天台,以后专修净土,成为净土宗的祖师。他老人家说,这一部经在翻译上,无论是文字,无论是理论,都是一流的,文也好,理也好,意思也好。而特别在这个四十华严,末后这一部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些善知识开示的当中,非常的详细,明白。这是指什么呢?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切于日用,日常生活待人接物。那些开示太宝贵了,真正能够救末法时期许许多多的流弊。所以他认为,流通八十华严,应当把这个四十华严要一总流通。因为这个知识开示,那是四十华严比八十经的“入法界品”要详尽的太多。蕅益大师赞叹,认为这一部经,特别是指这个《华严经疏钞》,清凉大师所作的,他说那就是一个完整的佛学大词典。如果从这一部疏钞下手,真正可以做到学佛事半功倍。岂止事半功倍,不止。在这上奠定了基础,以后不管学哪一宗、学哪一派,学哪一部经论,修哪个法门,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他劝一般知识分子,从《华严经疏钞》入门。我们今天因为时间的限制,只介绍最后的一章,而这一章是《华严经》的精华,是《华严经》的总结论。

这一部经的内容,清凉大师把它分做四大部分,叫四科,就是信、解、行、证这个四科。第一科,就是第一部分,“举果劝乐生信分”,这个名词是这样标的。我们展开《华严经》,在前面有十一卷半的经文,是讲毗卢遮那佛依正庄严,就是说明佛的境界。古人有所谓,“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成佛有什么好处?念念《华严经》就晓得了。真正是那样殊胜的果报,天上人间都找不到,太殊胜了。这种果报,诸位要晓得,不是只有佛有,我们没有。如果只有佛有我们没有,我们看了也没意思嘛,那不是吊吊口味而已。佛告诉我们,这个果报,是我们自己本来有的,那这个关系就密切了。所以不是外面的,是你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园。我们出外旅行时间久了,忘掉了,不知道家里这么好。读读《华严》就晓得,原来我的家这么好。所以劝你回去啊。你要相信,你一定要相信,经里面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是我们自己本分的事情,不是讲的外人。所以从这个地方要建立信心,我们要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恢复本有的能力,恢复我们自己本来的依正庄严,这才是我们修学佛法的目标。所以佛教的教育,又与世间教育不相同,目标宗旨不一样。也就是禅宗所讲的,要找回自己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华严经》也不例外,本来的面目就是《华严经》里面所说的依正庄严。第二个部分就是“修因契果生解分”,第二部分讲理论,这一部分经占的相当之长,是一半以上的经文。佛法实在说,是知难行易。知太难了,行不难。真正要是知道了,行容易。凡是说你不能行,你说我能知不能行,你知的不透彻,是一知半解,所以你不能行。如果你具足圆满的智慧,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这个“知难行易”的学说,用在佛法上非常恰当。如果知要不难,你想想,释迦牟尼佛何必要讲四十九年呢?如果行要是难的话,释迦牟尼佛你看看经典上,他老人家有没有带着大众打一次禅七?有没有带着大众,打个念佛七?查遍大藏经,没有。那修行很重要哇,释迦牟尼佛一生从来没有搞过一次,他老人家接引众生,都是教学,都是在解决问题,答复疑难。可见得,行不难。这个打佛七、打禅七,大家在一块共修,是后人提倡的,佛陀在世的时候没有,佛法早期传到中国来,也没有。修行在个人,个人的事情。所以这一部分非常的重要,是讲理论的,我们求解。所以佛法跟宗教不一样,宗教只要信,无需要解;佛法呢,重要在解。信是入门,入了门之后一定要解,要明理。第三个部分,是讲行:“托法进修成行分”。这个行,实在是妙绝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统统是修行。行就是行为,诸位要记住,修是修正。我们的行为有了错误了,把它修正过来,这个叫修行。因此讲到修行,这个行门实在讲,无量无边。你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发生错误,犯了毛病了,就要把它修正过来。境界无量无边,我们的过失也是无量无边,一一把它修正过来,这个叫修行。可是那个一一修行,不胜其繁啊。因此修行要懂得,从根本修。根本修正了,那个枝叶自然就健全了嘛。从枝枝叶叶上修正,那苦啊。所以三大阿僧祗劫,要无量劫。如果从根本修,就快了。禅家最着重的,是从根本修。一般大乘法可以说都是着重在根本,小乘着重在枝叶,就是在细节上,大乘着重在根本上。根本是什么?心地。根本是修心,心正了,行没有不正的。心要是邪了,身做的怎么样正,那是装的,不是真的,是假的,那是欺骗人的。所以根本在修心。心一定要清净,慈悲。在本经,这一部分一共有五卷经文,普贤菩萨给我们说出两千法门,也就是讲修行的方法,两千法门是举出两千个例子,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留意修正自己的行为。末后一部分是讲证果,“依人证入成德分”。我们今天要读的这一分,就是最后这一个部分。依人,这个人就是善财童子与五十三位善知识,也就是五十三位善友,他们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典型,我们依照这个样子来修学,这样才能够证入。所谓证,就是心、智能够相契合。我们今天不能证,是心与识相应,识是分别、执著、妄想,与这个相应,你决定不能证入。智是什么?智是没有分别,叫无分别智。离开一切分别、执著、妄想,这是智。这样才能够入道,才能够入门。我们今天讲修行的功夫,就是要去分别、执著、妄想。果然去分别、执著、妄想,这个现实的世间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平等的法界。还有分别、执著,这个世间不平等。不平等从哪里来?从分别心来的。一切的罪孽从哪里来的?从高下心来的,就是执著。有执著,就造罪业,就是六道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我们要想超越三界,要想了生死,要想脱轮回,那你必须在境界里舍掉你的分别、执著、妄想,你才能成功。如果你有这三样东西,你就把大藏经从头到尾能够倒过来背得一字不错,讲得天花乱坠,还是三界之内的凡夫,不能成就。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的注意。我们学佛的目标在什么地方?真正想成佛,想成菩萨,那你得要循规蹈矩,认真去做,就是一定要舍分别执著妄想,要把你的性德显出来。这样才能够说性修不二,修德是显性德。要把你种种烦恼、习气去掉,这样才能够成就。这个也是佛法跟世间教育不相同的地方。其实,中国古代的世间教学,与佛法是相同的。现代着重在知识,疏忽了教育。从前,师资道合,现在没有了,真是像方东美先生过去给我讲的,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彼此不相干。从前,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日为师,诸位在《坛经》里面看到,永嘉禅师跟六祖,就是一天。永嘉亲近六祖,六祖教导他,只有一天。六祖给他开示,他大彻大悟之后,他马上就要走,就要离开,六祖把他留了一晚上,说你何必这么急着要走,住一晚上,明天再走。所以他称为有名的“一宿觉”。他在曹溪住了一晚上,一日为师啊。所以老师指你这一条路,你一生就循着这条路走,这个路是他指点的,你的成就是他给你做增上缘的。所以老师的恩德,与父母是一样的。这在中国礼记里面,诸位读过礼记,你就明了了。所以悖逆父母、背师叛道,决定不能成就。纵然他在世间能够显赫一时,享受世间的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之乐,死了之后没有不堕落的。他的业障太深了。这是《华严经》的四个大部分,四大段落。

    另外,又有九会的说法。这部经不是在一个地方讲的,也不是一次讲的。是九次所讲的,而且在七个处所所讲的。这是清凉大师说的。如果依李长者的《合论》,他老人家讲的用十来表法,他说一共十次,十次所讲的,十个处所,十会十处。我们现在是依清凉,清凉讲的是七处九会,一共七个处所。初会在菩提场,一共是讲了六品,十一卷(照八十华严来讲),是普贤菩萨说毗卢遮那佛的依报因果。第二会在普光明殿所讲的,也是普贤菩萨说佛的正报因果,一共三品经。所以本经里面讲佛的依正庄严,一共是有十四卷。这一部分,一般初学的人不大容易看,看了这些看不出门道,看的枯燥无味。就好比带你到故宫博物院,去看商周的铜器,看到这个有什么好看的,破铜烂铁,给我我都不要。你不晓得,那是无价之宝啊。带你看明清的玉器,你喜欢的不得了,非常的可爱。看商周的破铜烂铁,如果给你的时候,你喜欢哪一种?一定喜欢明清的那些玉器。所以你就不识货啊,《华严》依正庄严,你也不识货。正因为不识,后面详细给你讲解,给你介绍,叫你认识这些宝藏。二会的后半部,是文殊菩萨说十信,十信位,讲发心,讲初发心,一共有三品。所以二会是六品经,四卷经文。所以读《华严经》,初读《华严》,从十信位看起,那就很有趣味了。因为是讲理论,你能够看的下去。看前面这个十几卷依正庄严,你会看的很枯燥无味。但是内行的人,看前面很有味道。为什么,他懂得。三会在忉利天,佛在忉利天讲的。法慧菩萨,实际上菩萨都是代表佛,佛不说法,菩萨说法。佛代表法身、本体,法身本体没有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不说法,表这个意思。菩萨是在因地,他可以说法,他是可思,可议,他可以说。他代表用,从体起用。用里面有言说,体里头没有言说。所以佛代表本体,菩萨代表从体起用。所以三会是法慧菩萨说十住,有六品经,三卷经文。四会在夜摩天,是由功德林菩萨说十行法门,也是有四品,有三卷经。第五会在兜率天,弥勒菩萨就是在兜率天,是由金刚幢菩萨说十回向法门,有三品,十二卷。他这个十回向文长。我们曾经记得,我们讲第六回向,就讲了一年。那个时候好像是一个星期讲一次,讲了一年,也讲了五十多次,十回向只讲一章。那一章我记得特别清楚,因为一年只讲了一章,讲得很详细。第六回向完全是讲布施。六会是在他化自在天,是由金刚藏菩萨为会主,说十地法门,他只有一品,但是这一品很长,有六卷经文。七会又是在普光明殿,这一会是佛做会主。为什么呢?因为讲的法讲得太高了,讲等觉,讲妙觉,完全讲如来自己的境界,所以是佛为会主。这有十一品,有十三卷经文。八会也在普光明殿,普贤菩萨说,这就是四科里头第三科,讲修行。普贤菩萨说两千种修行的法门,经是一品,有七卷,经文相当长。第九会是在逝多林,就是祗树给孤独圆讲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读的这一部分,这个里头是有佛、有五十三位善知识为会主,说行成证入法界的法门,有一品。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个本子,是四十卷的最后一卷,就是第四十卷,是《华严经》的总纲领,总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