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鱼皮表带用什么护理:邂逅北极动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30:26

北极动物(摄影/w-007)

在地球最北端这片冰天雪地里,却不乏动物们的身影。环北极生态摄影考察中,w-007多次邂逅北极的动物,他用他的文字和镜头,为我们记录下这些北极特有的精灵。
麝香牛 群体性死亡


麝香牛(摄影/w-007)

北极的麝香牛是冰河时期幸存下来的一种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它曾经与猛犸象、剑齿虎等史前动物生存在同一个时期。但与猛犸象、剑齿虎不同的是,麝香牛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并保留下这些史前古生物的印记。40年前中美建交时,麝香牛和大熊猫同时作为活化石成为两国互换的国宝级礼物。

耐寒与食草是麝香牛在激烈震荡的生物进化中得以存活并繁衍至今的重要原因。麝香牛以草、地衣、苔藓和其他木本植物为食物。由于气候变暖而导致大多数动物的食物链断裂问题,对麝香牛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只要草和苔原生物还在,麝香牛就不会饿肚子。麝香牛的毛是世上最密的自然纤维,保暖效果比羊毛高出八倍。即使气温降到零下五、六十度,它们也不畏缩,更不南迁,因此是常驻北极的唯一大型食草动物。

当然,冬季的严寒对麝香牛的觅食能力是个考验。以派力山(北纬69°10′40〞,加拿大努纳武特领地维多利亚岛)周边的荒原麝香牛为例,当低洼处的草和地衣、苔藓都被大雪埋没时,它们必须转移到派力山深处的高地。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寻觅到露出雪面的草尖,并足以填饱自己巨大的胃囊。

麝香牛尽管是远古动物群中的幸存者,但不属于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由于食物充足(草和苔原生物),它们的生息和繁衍相对稳定。目前,初步探明的麝香牛存量为8万至12万之间,主要生活在加拿大、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的北极圈内。加拿大西北领地的班克斯岛是麝香牛最集中的地方,大约有6万至8万头麝香牛生活在那里。换句话说,这个岛上的麝香牛数量几乎接近加拿大北极地区人口的总和(西北领地人口为4.3万,育空领地为3.4万,奴纳武特领地为2.9万)。

当地政府官员杰伊说,作为传统的渔猎民族,剑桥湾的原住民因纽特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就是驯鹿、麝香牛、北极鲑鱼和海豹。在他们没有其他谋生方式前,不让他们猎杀这些动物,就等于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权。加拿大政府早在1917年就颁布了禁止随意猎杀麝香牛的法律,但面对世世代代以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北极原住民,这个法律还是给了他们豁免——因纽特人有权猎杀麝香牛用作自家食用,但商业性捕杀和加工必须申请配额。

事实上,麝香牛是阿拉斯加原生动物,据说加拿大的麝香牛祖先就在阿拉斯加。但近年来这里的麝香牛数量越来越少,即使是在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在其高峰时期的1986年,也仅有399头麝香牛。此后,因为饥饿、洪水和大灰熊猎食,大批麝香牛遭遇毁灭性的群体死亡。据阿拉斯加当地媒体报道:2006年春天那里只剩下一头麝香牛了。而这一头何时死亡,已经不得而知。目前阿拉斯加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几只麝香牛据说引自加拿大。为了保证他们的存活,在这里处于半野生的开放式圈养状态。

点击>>追捕麝香牛

北极熊 气候变暖下的生存挑战


北极熊(摄影/w-007)
北冰洋在过去这个冬季海冰面积减少到十年来新低,这对依赖冰面生存的北极熊幼仔来讲不是个好消息。非盈利性北极熊国际组织科学家表示,2010年是有记录以来温度最为温暖的年度之一,因去年秋天的洋流影响,北极冰面形成时间较晚,而且冰面也比较薄,今年北极海岸线的冰层融化时间也会随之提前,冰面范围进一步缩小。因此,对于在冰面上捕捉海豹的北极熊来讲,生存挑战较以往更大了。
点击>>哈德逊湾观北极熊

海豹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海豹(摄影/w-007)

在美国、欧盟、俄罗斯等世界上许多国家明令禁止进口加拿大海豹产品之后,加拿大把中国当成推销其海豹产品的最大和最有力的市场。加拿大渔业和海洋部长盖尔?谢伊亲自参加2011年1月12日—1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6届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并游说中国政府,要求中国大量进口加拿大海豹产品。

每年大约有90万只海豹被捕杀。加拿大捕杀海豹的理由是海豹每年捕食大量的海洋鱼类,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这完全不符合事实。海洋鱼类大量减少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过度捕杀而非海豹的缘故。反之,海豹的减少又导致了以其为主要食物的北极熊的食物短缺,北极熊吃海豹,海豹吃鱼,鱼吃浮游生物。人类大规模地捕杀野生动物将导致动物食物链的破坏,大自然自身的规律应当得到尊重。

加拿大捕猎者对海豹的野蛮杀戮,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残忍的摧残动物和破坏生态的案例。为了获取能够卖出大价钱的出生3个月之内(大多数为一个月)幼海豹洁白美丽的皮毛,残忍的捕猎者要从母海豹怀中抢走幼海豹,击昏后活剥其皮毛,将其尸体丢弃,任其腐烂,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

如果看过这些事实,你跟我一样愤怒,至少,请不要购买任何海豹制品。有的时候,你不去作鼓励罪恶的事情,就是作了最好的事情。

北极兔 雪地上奔跑的精灵


北极兔(摄影/w-007)

北极兔又叫山兔、蓝兔。因为蹄子很大,而且下面还长有长毛,有助于在雪地上奔跑,也被叫做雪鞋兔。这种兔子随着季节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毛色,春夏秋三季为灰褐色,一到冬季则变为洁白。

北极学家位梦华曾在他的文章中说“在北极草原上漫步,即使开着汽车飞奔,看到野兔的次数也是非常有限的,甚至还没有看到狐狸的次数多。这是因为,北极野兔的繁殖能力并不很强,由于气候和食物所限,它们每年只能产一窝,每窝也只有2—5只”。

雷鸟 北极的“变色龙”


雷鸟(摄影/w-007)

和麝香牛一样,雷鸟也是北极动物居民中铁杆“土著”之一。冬天,它们悠然地在雪地上散步、觅食,从不到南方避寒。

北极人崇拜雷鸟(阿拉斯加的州鸟就是雷鸟)。但,此雷鸟并非传说中那神奇善飞的雷鸟。现实中的雷鸟更擅长在雪地上疾驰,但不能远飞。飞翔能力的退化,致使雷鸟的自我保护功能相对强化了许多。为了更安全地隐蔽,雷鸟四季都要换羽。它们的冬羽完全换白,与大地的银装一致;春天是有栗棕色横斑的春羽;夏天为黑褐色及棕黄色斑纹;秋季则换成黄栗色。

海鹦 色彩斑斓的阔嘴雀


海鹦(摄影/w-007)

海鹦,又叫阔嘴海雀,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海雀,主要生活在北大西洋两岸的冰岛和挪威北部沿海。

海鹦身长约30厘米,有一张大嘴巴,呈三角形,带有一条深沟。背部的羽毛呈黑色,腹部呈白色,脚呈橘红色。面部颜色鲜艳:宽大而鲜艳的喙带有灰蓝、黄和红三种颜色,两颊则灰白色,像鹦鹉那样美丽可爱。因此,人们称它为海鹦。海鹦是潜水专家,至少可以潜到水下57米,并能在水下停留60秒。凭着高超的潜水技术,它们每日飞到大海中捕鱼,以抚养雏鸟。当北极圈内短暂的夏季结束时,新繁殖的小海鹦已经可以迁飞了。

绵凫 温情的感动


绵凫(摄影/w-007)

绵凫是我在北极地区看到的最让人感动的鸟之一。夏季,北极很多地方找不到草木,无法筑巢。于是准备产卵的绵凫便从自己的身上拔下羽绒,筑成温暖而柔软的窝,让出生后的儿女免受严寒的伤害。初生的小绵凫,在感受妈妈体贴的同时,往往还会得益于“阿姨”们的照顾。那些没有生蛋的母绵凫不仅会帮助生蛋的绵凫孵蛋,还会口含着新孵化的小绵凫与它们的妈妈一同到水里玩,并保护这些小绵凫免受捕食者的伤害。

北极燕鸥 偏激的母爱


北极燕鸥(摄影/w-007)

北极燕鸥是一种攻击性极强的鸟。某种意义上讲,燕鸥们的疯狂攻击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它源自一种偏激的母爱。

平时,燕鸥往往对人很友善。甚至可以在5米之内乖乖地呆在那里任你拍照。可是,到了它们孵卵的时候,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北极燕鸥在产卵期喜欢把蛋下在路边的草丛里或碎石滩上。它们假设所有路过这里的人都有偷蛋灭后的嫌疑。于是便群起而攻之,直至把嫌疑人撵出它们设定的安全半径。

格里姆塞的小路边到处都是燕鸥的蛋巢,行人躲到哪里都会与蛋巢很近,燕鸥们愈发疯狂地攻击,让你无处可躲。于是,在格里姆塞环岛的羊肠小路上,偶尔见到的行人几乎都要高举一根木棍行走。这是根据稻草人的原理用来吓唬燕鸥的有效方法。见到木棍,燕鸥们的气焰似乎收敛了许多,尽管依然聚集上百只成群结队地围着行人上蹿下跳,但行人毕竟不用再担心它们那尖嘴不停地敲击你的头部和肩部了。(来源:个人门户 作者:w-007 查看原文 编辑:张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