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露致癌吗:2008中考文言课文中的常见虚词集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44:25


(一)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这(件)事”等,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作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时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意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一)结构助词
译作“……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睢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
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也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字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可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一)作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二)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测、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相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唐睢不辱使命》)
(三)作连词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一)作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二)作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前。(《出师表》)
(三)作动词
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
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睢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二)连词,表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作判断动词,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
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
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作介词,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在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前一个“为”)(《公输》)
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