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缠身完整版下载:[评论随笔]房价 契税 钱庄----历史经济学视角下的辛亥革命(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55:06
 又到月初更新时,这个系列维尼打算出十篇,到现在才四篇,要加快节奏了。废话不说,开始今晚的第一个问题,晚清的楼市。

  
  关于晚清汉口楼市,为何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原因,维尼在第二回里已经详细挂盘讲解过(看过的可以直接跳过这段)。无非两个目的,一是拉动地方经济,圈地增加官府的财政收入,土地银子多了,市面虚假繁荣,老爷的政绩上去了,顶子越来越红,荷包越来越鼓。一是为了抑制通胀,通过楼市,吸纳百姓手里的游资,实际就是回笼货币。总而言之,操盘楼市的幕后推手是衙门,双核驱动,拉动GDP和控制CPI.
  
  
  汉口当时的房地产高到何种价位,举个例子,地产(单算地价),从沿长江一线到市中心黄金地段,再到城郊后湖,河街(也就是江景房地基),每方(前后左右各走出一丈路的总面积)300~500两,正街(花楼街至黄陂街),沿街一方400两至500两,背街,夹街一方200~300两,后湖湖堤至玉带门(城郊结合部)一方40两至100两,而如果算房屋造价,小屋一户平均200~500两,门面房700两起。如果有兴趣,维尼可以给参照系,大清的一丈,等于英国的4码差3寸,根据这个可以算出大清的一方土地面积是多少。小熊最讨厌数学了,数学好的自己算去。
  
  
  FQ会问,那汉口租界岂不是要天价,汉口地价一定是洋人来了以后,市场阴谋操作的结果。这就错了,大清的市场经济向来和正常逻辑相反。开发区是招商引资,请金凤凰来筑巢,就不是拉GDP和控CPI这类对内技术活了,而是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构筑良好国际形象的事了。例如老朋友里排名最后的日本,一亩地每年付大清,地丁银1钱1分7厘,漕粮2升(每担米又折合白银3两),这是老朋友支付给朝廷的年租金,所以理论上列强们都是朝廷的佃户,泱泱大国特有面子。他们按各自母国的方式运作房地产开发,同样的河街地段,地价90两,二层洋楼200两还送小花园。也就是说一个在华界内连背街小巷房都买不起的大清子民,如果能到化外之地,洋佃农的地盘,3百两不到,连地带房,更好地段的江景房都消费得起,而且如果住满五年,每年依法纳税250两以上,还可以有资格参选公董局或纳税人会议(各国租界规则略有不同,主要是英或法模式),就算有司法纠纷,有法庭,有律师,有陪审团,不用跪堂,不用打板子,不用青天大老爷,就算入狱,也没有杀威棒,运气好,罪行重的,还可以流放澳洲,阿尔及利亚去见识异乡风情。说实话,谁不愿去租界落户,只是门槛比较高,不是那么好进罢了。
  
  
  
  
  大体解完房价,进入第二个问题,契税。有房地产买卖,自然就有各式税收。官府想搞钱,技术无穷尽。有正税,乡下田地不管地主是谁,买卖多少手,每年的地丁漕粮都要如数交足,城里房铺店面,不管东家房客,经营过户,每年的铺税房捐一分也不能少给,这些都属于常年的进项。还有延伸辅税,买卖双方成交订立的房田地契,叫白契,事后还要到衙门打税单,这叫红契,红契契纸价银1两,随契征税银3分,各地还有土政策,可以任意加捐,像湖北汉口,红契契纸银1两,正税银3分,地方捐银6分.有人说,既是私有,那买卖双方谈定立约,衙门方面可以规避苛税嘛。那你就惨了,不给官府抽头吃红,按大清律,不走红契程序的话,各笞50,银地充公,轻则号枷示众,重则支边宁古塔。以上这还是私有房地产方面,至于衙门明火执仗的圈取民地,各种技术花样,那真是说也说不尽,不是维尼今天的重点,也不说了。
  
  
  
  更有意思的是,官府对辅税的征收有无限延展性。例如宣统元年,又推出新当税,比方有人把地契抵压在当铺借钱周转,如果到期死当,当铺获得产权,按年交正税,过户的契税,这不废话,可衙门还要收特别税,表面理由指责当铺是炒家,干扰房产市场的稳定,对地价过高要负责任云云。实际站在衙门立场,2个原因,一是官府多一笔财政收入,一是政治秀,真正的楼市幕后庄家吃饱之余,有时也要考虑众多散户房奴的情绪,时不时甩几个大户出来,平息市场不满,转移焦点。
  
  
  
  这里有个前提问题,所谓的炒家到底是不是高房价的推动力?摆明了不是,他们也不过是和众多散户一样的市场投机者,只是入场比较早,资金本钱比较多一点罢了。真正的操盘手,实际还是衙门。很多仇富的民粹主义FQ会指责这些商人富户,有钱为什么不投资实业,而要进入投机市场呢?这就不讲理了,首先,钱是人家的,爱投在那儿是他的自由,其次,前文说过,大清的市场运行规律和正常经济逻辑相反,投机比投资更现实。
  
  
  
  例如花果山农民企业家孙大圣,如果猴子想在东土大唐投资搞实体经济,建设水蜜桃罐头厂的话,从投资成本,到市场环境,再到利润预期,各方面都是一笔血泪帐。投资总要向相关方面贷款,要政策支持吧,王母娘娘那儿不上贡,玉帝肯批条子吗?企业投产以后,工商,税务,环保各个相关,或是不相关的职能单位,下到土地,山神,上到天师,老君,但凡名列仙班的,是个神仙都敢来收香火钱。说到日常运营,各级市场管委会,从二郎神到啸天犬,不喂饱了怎么行?此外人小鬼大的哪吒三太子,一个人能吃三个人的分量,不打点的话驾风火轮撞死你,人家爸爸也姓李。市场对手里还有家大业大的天企蟠桃园垄断市场。以上这些支出,就算大圣有72变,也不知要卖多少筐桃子才能回本?所以说,在大唐做实体经济是不符合投资者利益的,真想做,只有挂洋旗,或是西天取经,到如来那儿换一张英联邦的派司,或是南海求法,到观音那儿求一张台胞的返乡证,总而言之,叫石猴,叫齐天大圣,旧有天庭秩序都不会给你条路走,只有改个洋名叫悟空,才能扬眉吐气。有头发谁愿意做和尚,可这个大唐实在是让人伤不起,不剃头拿外卡不行。
  
  
  
  在汉口,敢做实体经济,建新式工厂的,不是有衙门背景的大官商,就是有租界依托的新买办,其余商人,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于是他们代表的民间资本自然而然地进入金融,房产等等领域。相对于前景黯淡,投多亏多的投资市场,投机领域,至少自身对市场的流程运作把握度更大一些,如果眼光独到,运作得法,运气不差,就算先期要高息融资,事后除还本付息以外,还是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商人最怕的其实不是市场风险,而是官府操控,投机领域之所以繁荣,关键是商人认为衙门在这些短线金融市场上的干涉不像在长线实体经济上那么有绝对的实时控制力,商户可以自由伸缩的空间也更大。
  
  
  
  当时汉口金融领域,有四大机构,当铺,钱庄,洋行,票号,主要由四省商人主持。他们各自第一桶金的来源,有白,有灰,有黑,出身背景又影响到他们的金融运作方针。
  
  
  当铺的老板,基本是徽商,他们是什么出身?传统的行商。早年在两淮做粮盐买卖,每年按季度,船行在苏北,皖南之间,也就是说他们第一桶金是做物流得到,然后进入金融领域做当铺,物流讲究周转,赚快钱,这些朝奉也秉承行商时的理念,高息放贷,快速流转,百两银3分利,面冷心热,同乡会赈济乡党,徽商不落人后,但如果说到融资,那徽商就难通融。所以汉口这些当铺,都是做薄本快钱买卖。
  
  
  
  钱庄的老板,则多是浙商,也就是浙东宁绍一带人。这些老板多是货郎出身,走街串巷,做小五金生意,兼营零钱兑换。当时铜钱,银两小额兑换,各地不同,这些货郎做街坊生意,靠眼尖腿勤,白手起家赚点差头。有了积累,口碑,慢慢做银楼,钱庄,搞民间融资。讲究聚沙成塔,以百两银作万两事,例如信用额度贷款,米商在钱庄存千两,可预支1200两,下乡收米,返城销售之后,结算按1200两本息结算,所以浙商钱庄做的就比较大,钱业公会也大,生意和人情,彼此沟通,不像徽商那么分明。
  
  
  
  洋行的老板,大都是粤商,相比前两者本金来自于白道,粤商的原始积累大多是灰色的。依托于开埠后的港澳,做小舢板买卖,往来穿梭,冒的是风险,赚的是大钱。这些灰色收入,于法不合,可于民有利。FQ装义愤,说他们偷税了,可与其高税入朝廷的口袋,被官府挥霍,洋货入关之后,又被加几个零卖给大清百姓,还不如曲线无障碍入境,买卖双方直接交易,各得实惠。FQ又扮天真,关税各国都有啊,洋人国税,拿来搞教育,社会福利,用之于民,可大清的税收,除了官人,还有谁见过半文?这些大飞出身的粤商通洋务,所以他们搞金融买卖都和洋行有关。
  
  
  
  票号的老板,全是晋商。比起那些白道,灰道出身的钱业同行。他们就是纯黑道了。晋商先天和朝廷有关,早期西北用兵,他们做军饷转运,镖行出道,或是乡间典吏,劣绅,征收军粮田赋,实际也就是包税人。到了晚清战乱,朝廷在各省饷银征调,几乎全由他们包办,票号慢慢成形。官员也愿意把官库,宦囊交由他们打理,庚子后,这些票号其实就是准央行。他们发迹是无本买卖,有原罪的,所以他们和朝廷户部银行,交通银行在是一条线上。这些票号,好似衙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回到开头的新当税,湖北当时的总督瑞澂是度支部尚书,也就是财政部长载泽的大舅子,在推行新当税方面,他当仁不让要冲在前头。此税一出,汉口各当铺大受影响,在房产市场中,哪家当铺手里没有吃进几块地产房屋,过往要交正税,契税,已然吃力,毕竟这些产业不是转手就能找到下家的,在当铺来说,这些地产也是真金白银的押金放出去,抵价而来。而且徽商前文说过,本小利薄,背后依托的其实是浙商的钱庄在支撑,新当税虽然从单税来说并不多,但当铺本金,要支撑日常运营,要缴纳各项商业税赋,在还要负担几块地皮的税收消耗,现在每块再额外加税,银根抽紧。更要命的是,社会舆论导向此时被衙门引导,盲目仇商仇富。
  
  
  
  首先吃紧的是同丰当,每到年关前后,依照惯例要缴纳各项官府税收,属于当铺部分的,有藩司衙门的领帖费,也就是换照钱,藩房(省民政厅)规费220两,府房(市民政局)规费100两,府料号费(市民政局挂号费)1400文,厅署请示费(省委办公厅)50两,厅料号门规费(省委办公厅挂号费)5400文,这些都是进门请公仆办公事的孝敬,正税在后头。这些都不说,光交税也就算了,当铺还能支撑,可衙门其实不在乎他交那两税钱,而是想要他手里的地,去缴税,借故拖延不收,然后授意官报抹黑他,说什么炒家非法牟利,偷税漏税,将受重罚,实际就是要压迫当铺把手里的地块低价吐出来,好收为官地。如此一来当铺信誉扫地,马上影响到他背后大金主,浙帮的丰大庄。做钱业,最重要的是市场口碑,市场谣言出现,同丰当,丰大庄要上门板了。这还得了,市面人心摇动,挤兑潮出现。而整个民间钱业公会,实际是个铁锁联舟的格局,一损俱损,很快浙帮的同大,源成,信诚,大成,江西吉安帮的裕厚德,怡和升,惠怡厚,徽帮的启大,恒丰,湖北本土的宏泰,宏大,义升,信顺,源盛一家家全都风雨飘摇。
  
  
  
  现在外有市场挤兑,内有官府的高压,难题抛给了钱业公会,公会里主持董事的是宁波镇海帮,怎么办,调动现金,那是没戏,去年上海橡皮股灾,钱业公会已经赔进一大笔款项,自身储备不够现在外不光有储户挤兑,还有晋商票号收紧银根,趁火打劫来催还贷款。晋商最大的是平遥侯家的蔚字五联号,在汉口开业的是蔚泰厚,蔚丰厚,蔚长厚这三家。这些朝廷户部银行的外围庄家,平日里正常民间融资去官办银行,根本贷不到款,要到他们这里来借高利贷。现在他们出场要求钱业公会各帮还钱,实际想借机挤跨民间资本,垄断金融市场。内外交困,镇海方家,提出干脆一翻两瞪眼,把汉口地皮大王老刘拖下水,老刘当初起家依靠的是洋行人脉,钱业公会的资金支持,刘氏的资金主力都押在地产上,这次风暴,我们如果跳江,他的资金链也要断,请他动一动吧。老刘于是避居租界。现在轮到总督衙门着急了,老刘是市面繁荣的航标,他一撤,市场露出颓像,那市场信心跟着就会崩溃,更大的挤兑潮要来,而且他和官府,票号之间都有见不得人的资金往来,真要是全线崩盘,谁都吃不住劲。衙门也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而且瑞澂的公子国华,和老刘之间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关系。事态如此,风向就变了,瑞总督出来,高调宣布官府要救市,一期向注资刘氏注资500万两官银,而且还有后续诸多措施。市面慢慢恢复平静,钱业公会诸君暂时渡过一劫。
  
  
  
  开始是龙王看牡蛎肉厚多汁,想尝尝鲜,顺便给广大水族上上课,告诉他们大海里的坏事都是牡蛎干的,现在龙王要主持公道,结果牡蛎反制,一面把海水搅浑,一面乱咬,把小白龙也咬出来了,龙王一看,大海起风波,海啸即至,珊瑚宝座毕竟比什么都重要,唉,没办法,算了吧。不仅如此,还得倒赔进几件龙宫的宝贝来救市。
  
  
  
  事情到了这里,海面上的海啸风险暂时过去,可海底却依旧暗流涌动。例如龙王的枪杆子,那些虾兵们。新军的成分维尼前几篇已经说过,里头有士官生集团,下层的军曹集团,以及废科举之后那些失业落地秀才组成的学兵组织。这些虾兵们都是靠军饷吃饭的,每月班长不过4两5分银子,小兵只有4两2分,这些钱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军饷发放里的门道,小熊也说过。例如,主管这一块的各级蟹将们,自有奥妙,直接吞没喝兵血的那是笨贼,最常见的手法是不按时发放,月初军饷到帐之后,蟹将延期支付,先存到票号钱庄里去吃息,参与金银买卖,获利生息之后,再把本金发放给虾兵们。不能如期领到饷银,蟹虾间的天生不平等待遇,都是乱源。还有这些虾兵自己内部也有传销组织,像文学社之类,按月收取个人饷银的十分之一,放饷日交给棚(班)代表,2日内由各棚交到队(连)代表,3日交到营代表,5日内交到标(团)代表,一周内交到总社,由社会计存放银行,然后靠这笔军人公积金生息投资等等,每月开社会议时,会计要带存单到会上对账。这个乱党传销组织挺有经济头脑,可千算万算,也算不到市场金融风暴,钱庄都在亏,他们的那些血汗铜细,别说盈利,为各项社务提供经费,老本都亏掉了。虾兵本就心向孙猴,怨恨龙王,此刻更甚,倚靠齐天大圣,倒戈屠龙的戏码,转眼就会上演。倚天屠龙这个成语大概就是这么来的。虾米们只要有梦想,肯努力,一样有机会洗牌从来,成为龙虾。这又是下一篇的主题了。
[评论随笔]房价 契税 钱庄----历史经济学视角下的辛亥革命(之四) [评论随笔]钢铁 牛皮 楼市------历史经济学视角下的辛亥革命(之二) 类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历史-战争和人口 〖辛亥百年〗纸上的战争--新闻传媒学视角下的辛亥革命 [评论随笔]汉使到达的最远之地----希腊化王国查拉塞尼 [评论随笔]自由有多远---近代南美的革命之路(持续连载中) [评论随笔]军饷 公债 处女-- 薛兆丰: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富分化和“民粹” 薛兆丰: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富分化和“民粹” 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富分化和“民粹” 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富分化和“民粹” [评论随笔]历史是偶然的 [评论随笔]崽卖爷田心不疼--中国古代十大草包将军 汪丁丁:政治现象学视角下的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人大经济论坛#pid93156... 历史随笔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辛亥百年〗教会 善堂 会馆——社会保障学视角下的辛亥革命 汪丁丁:政治现象学视角下的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人大经济论坛#pid1473663#... 历史视角的选择 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论) 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论) 读书无用论的经济学视角 [评论随笔]由中国电影现状想开去,睹社会现状,看历史之重要 [评论随笔]清朝的那些缺德事——全面解读清朝历史(50万字连载) 专论: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