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天君:话说长江 第13——17回解说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13:32

第十三回  荆江览古

    李白青年时代,西出夔门辞亲远游,当他随一叶扁舟由蜀入楚时,曾经这样写到“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显然啊,长江的景色之大变了。

    您看,长江是这样瀚漫开阔,长江是这样宁静安详,长江是这样舒缓柔和。

    人们把这里的长江又称作荆江,这是因为从湖北省的枝城到湖南省的城陵矶,在这全长423公里的长江流经的地段,正是古代的荆州地区,所以自古便称经为荆江了。

    荆江两岸,一面是八百里的洞庭湖区,一面是辽阔的江汉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湖泊成群,物产丰富。人们常说“两湖熟,天下足”,可见荆江两岸地区的重要地位了。

    不过,在江汉平原最引起我们浓厚兴趣的是这里的古迹传说,无论是飞扬着浪漫激情的楚汉文化,还是迷人的三国遗迹,处处都激起你历史的沉思,又处处都诱发你对今天、对未来的美好遐想。

    这是著名的荆州古城,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封王置府的重镇。诸葛亮在《隆中对》里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他建议刘备跨居益州、荆州从而统一天下。后来,刘备果然占领了荆州,并且派大将关云长亲自镇守,更使荆州名扬后代。

    但是,荆州作为一个古老的文化城市还不是为人了解的。还在春秋战国时代,荆州就是楚国郢都的官船码头和诸公的所在地了,因此,在荆州附近形成了光辉而灿烂的楚文化。

    这座古老的庙宇叫开元寺,它建于唐代,明代又重修。如今它是荆州地区博物馆,在这里收藏着极为珍贵而丰富的楚汉文物。

    您知道2000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吧,您可相信这把闪闪发光的青铜宝剑就是当年勾践亲自配带使用过的。你看这上面清清楚楚地镌刻着八个字“越王勾践  自作用剑”。这铮铮宝剑把我们带到历史的深处,带到古代的战场上,仿佛看到了那熊熊的战火,听到了战马的嘶鸣,而这青铜宝剑所凝聚的正是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

    不要小看了这些不起眼的漆器,这是西汉时代的工艺品,它用红色、褐色、金黄色漆施而成的图案,色泽艳丽,线条流畅,富于浪漫气息。

    汉代的漆器、织锦、壁画都是无与伦比的珍品,正如埃及的金字塔不可仿效的一样,这些工艺品也是现在人们还不能达到和仿效的。

    如果说以上的稀世文物都是珍宝,那么,这具保存完好的西汉男尸,更是难得的文物了。这具男尸距今已经有2140多年了,别看他现在其貌不扬,想当年他还是盛气凌人的官老爷呢,能保存至今,显示了西汉时代的防腐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

    荆州城还不算古老,这个纪南城才是楚文化的中心,它是楚国的都城名叫郢。从公元前689年到公元前278年,楚国有20个国王在这里建都,长410年之久。

 如今,纪南城只留下断垣残墙,但是据史书记载,两千年前,这纪南城中繁华得很,车碰车、人挨人,异常拥挤,早晨穿新衣服进城到晚上就挤破了。当然,我样说未免有些夸张了,但说明那个时候的确是个非常繁华的城市。

    这纪南城,城内城外,地上地下,就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楚汉文化的宝库。仅凤凰山就有古墓180座,现在只发掘30座。前面说的那具西汉男尸也是从凤凰山墓群中发掘出来的。

    纪南城周围,更是遍布楚墓,如离城不远的纪山、八岭山、雨台山等地方的墓葬规模庞大,不知有多少宝贵的珍藏深埋其中,可以说一座古墓就是一个博物馆,它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它等待着我们去研究。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想来你们会对三国的遗址发生兴趣吧,大概也想知道诸葛亮的茅庐今在何处,长坂坡遗址现在何方。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寻访它们的遗迹吧。

    古隆中是诸葛亮隐居过的地方,它在襄阳城西十五公里的隆中山上。从现在眼光看,诸葛亮隐居此地也是相当隐蔽的。在这里,他躬耕苦读,胸怀韬略,关心世事,被人称为“卧龙”。

    由于许庶的推荐,刘备思贤若渴,不顾天寒地冻,不管山村偏远,带着关公、张飞前往隆中察访卧龙先生,一访不见,再访又不见,三访始见诸葛亮。这个三顾茅庐的故事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建筑了这座三顾堂。

    自晋代以来,这里就有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从这些卧龙遗址,可以看出后人对他的尊敬。人们敬仰诸葛亮除了他智慧过人,用兵如神之外,大概更重要的还在于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看过《三国演义》第77回的,都该记得玉泉山关公险胜的故事,说的是关公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又不听王甫劝荐,最后为孙吴军队俘获残遭杀害。关公死后神魂不散来到玉泉山,经镇国寺长老普净指点才皈依而去。

    这个故事当然是不真实的,但这里面却饱含着人们对英雄的怜爱和惋惜。

    现在我们又回到荆江上来了,别看荆江是这样舒缓柔和,可是,在历史上它却是一条不驯服的河流,说起来呀,也有一段令人深思的史话。这座万寿塔,是明朝嘉靖皇帝为庆贺他母亲毛太后六十寿辰而建的,此塔屹立江畔,结构雄伟,造工精细,高达40余米。有人会问怎么把这样一座宝塔建在江边呢。

    据说这塔有镇江之意,有了这座塔在这里镇压,江水就不会泛滥成灾了。当然,这不过统治阶级欺瞒百姓的鬼话。

    登塔眺望,便可看到长江北崖横卧着一条长龙,这就是著名的荆江大堤。您看,这江堤高出地面10米左右,有的地方竟高出16米,既便枯水季节,荆江水面也高于北岸地面,因此人们就描述这里是“船从楼顶过,人在水中行”,倘若这江堤决口,那就不堪设想。

    这奇特的景象是怎么形成的呢?人们都说长江万里险,险段在荆江,这是因为荆江河道开阔,水流到这里流速减低,这样由上游携带的泥沙便在这儿沉淀下来,日积月累,河床不断升高,加上荆江河道曲折,洪水宣泄不畅,就很容易泛滥成灾了。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317年,古荆州一带的人们就在荆江边开始分段筑堤了。到明朝时,大堤已经逐渐连成一片。大堤虽有,却因官府不加维护整固,于是便一溃再溃,经常泛滥成灾,使沿岸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仅仅1931年的一场大水,就殃及江汉平原的9个县,淹没农田500万亩,受灾人口300多万,死伤人数无法统计,人民不胜疾苦,便用歌唱出自己痛苦的心声,“荆江水哟,好猖狂,荆江两岸遭祸殃,官家年年说治水,百姓岁岁望断肠。”

    现在大家看到的荆江大堤,是1952年,也就是全国解放不久国家财力物力不足的情况下加固的,它上起江陵枣林岗下至监利城南,全长182公里,它已经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屏障。

    在加固荆江大堤的同时还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

    这是长度为1054米54孔的太平口进洪闸;这是长度为337米32孔的黄山头节制闸。

    荆江分洪工程完成的第三年1954年,荆江出现罕见的特大洪水,当54孔的进洪闸打开后,很快便吞吸了荆江五分之一的洪水,有效地削减了洪峰,首次发挥了工程效益。

    这是新兴的轻工业城市沙市,可以这样说,没有这荆江大堤和荆江分洪工程,也就不可能有沙市的发展。沙市是江汉平原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新时代“人定胜天”的见证。

    荆江啊荆江,我们怎忍得离去,你是这样的瀚漫开阔、宁静安详、舒缓柔和,你给了我们多少历史的沉思,你又给了我们多少难忘的记忆!

第十四回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红日从洞庭湖中水淋淋地升起,夕阳在洞庭湖里火辣辣地落下。假如有两个村庄围着一个湖,对于城里人来说,这个湖已经够大的了,然而与洞庭湖相比,它实在不足挂齿,算不了什么。您知道吗,围绕着洞庭湖的是我们国家两个大的省份,北边叫湖北,南边叫湖南。

    洞庭湖南接湘江、资水,西纳沅江、澧水,北通长江。一条道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是啊,流经湖南湖北两省交界的长江,情形好象就是如此。

    自古以来,每年汛期来到之际,长江的洪水就像脱缰的烈马。这时候洞庭湖就让洪水奔腾着闯入自己的怀抱,慢慢儿的安静下来。等到汛期过后呢,洞庭湖又让失去势头的洪水缓缓地回到长江。洞庭湖就这样在关键的时刻使规模巨大的矛盾趋于缓和以至得到平息。

    洞庭湖年复一年地调节着长江的水位,减轻了洪水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压力,但是也因此使大量的泥沙在湖里沉积了下来,因而逐年在缩小着自己的水面,正由于这个缘故,洞庭湖不得不让位给鄱阳湖降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然而这些泥沙冲积而成的沙泥田,土层深厚,通透性好,而且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十分肥活,很适宜作物的生长,是号称“八百里洞庭”,成了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每年盛夏,洞庭湖湖里湖外蛙声一片,稻花儿荷花儿满眼是花儿,处处飘香。

    面对烟波浩渺、人欢鱼跃的洞庭湖,诗人会诗性大发,浮想翩翩。但是不少对洞庭湖有所研究的人却另有一翻感慨。

    他们认为,假如任凭泥沙无节制地在这湖中沉积,那么,要不了很少时间,在我们这块大地上,就有可能找不到洞庭湖了。

    这并非杞人忧天,因此,当今炎黄子孙们正在设法防止出现这样的局面。

    遥想三国当年,洞庭湖比现在辽阔多了。相传东吴君主孙权,曾经派大将鲁肃,在洞庭湖东岸建造高高的阅兵台。

    鲁肃就在楼上检阅水师操练。所谓水师,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海军吧。

    到了公元716年,唐代的张悦住守此地,他在鲁肃阅兵旧址修建了一座楼阁,定名为岳阳楼。

    张悦是被贬到这里做官的,他经常在洞庭湖畔、岳阳楼上,与怀才不遇的官吏、文人们聚会,吟诗作文,舒发忧肠骚绪。

    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曾先后登楼吟诗作赋,其中有很多诗句都成了千古绝唱。“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

    在这座怀甫亭里,我们可以看到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这里写下的名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春岸绿时连云梦,碧波红处见长安”(白居易)。据目前发掘和统计,仅仅唐代吟咏岳阳楼和洞庭湖的诗歌就有168首。

    公元1044年,宋代腾子京也被贬住守岳阳,他对岳阳楼进行了修整和重建,并且请好友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

    范仲淹是太湖东边的苏州人,曾经做过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不但是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个才华超群的文学家。

    他因为主张改革,遭到他人攻击被贬到河南南阳,《岳阳楼记》正是他被贬之后写的。

   《岳阳楼记》的正文只有360个字,它不但逼真地记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而且还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胸怀,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警句格言,近千年来,成了许多志士仁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座右铭。

     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只是根据腾子京提供的背景材料和一张图画就写成了不朽的《岳阳楼记》,这使人联想到养育范仲淹长大成人的太湖,它的风貌和性格,跟洞庭湖一定有许多共同之处。“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有趣的是,太湖里有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里的君山原先也叫洞庭山,洞庭湖就是因洞庭山而得名的。唐代诗人刘禹锡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比作一个白色的银盘,而把峻秀的君山看作是银盘中的一枚青螺。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美丽的诗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中一青螺。”

    君山虽小却有很多传说。相传在4000多年前,舜帝在南下视察的时候死去了,他的两个妃子闻讯赶去吊唁,没想到在君山水断去路,凭吊无处,于是扶竹痛哭,悲痛欲绝,她们的血泪洒落在君山的竹子上,斑斑点点,点点斑斑,因此在人世间就出现了君山斑竹,真所谓“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上班”。

    二妃真的投水了,人们在君山造了坟墓,盖了庙宇,只是如今已经无处可寻了。

    君山南侧的柳毅井,是后人根据唐代柳毅传说的故事传说开凿的。柳毅是个落第书生,在回家乡的途中碰到了一个牧羊女,她自称是洞庭龙王的女儿,因受丈夫虐待被赶出了龙宫,她拜托刘毅捎带书信给龙王,盼能早日得救回龙宫,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和善良的柳毅结为夫妻。这柳毅井中的水清洌甘美,用这用沏茶别有一翻沁心的清香味儿。君山不但有好水,而且有好茶。因为君山茶叶的白毫犹如银针,所以这里的茶叶也就叫作君山银针了。

    在洞庭湖东侧的这条江,论景色并非甲天下,然而,龙舟竞渡却在此江发祥,它就是屈原怀沙自沉的汩罗江。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凰在兮,鸡鹜翔舞。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两千多年前,屈原满怀着对黑暗的憎恨,写完一生中的最后这首诗,告别人世,怀沙自沉了。当时秦、楚、齐三强都想争雄称霸,统一中国,屈原不但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而且通晓国际形势,他要求严明法纪,选贤任能,改良内政,同时主张“联齐抗秦”保全楚国的独立和安全,他遭到了腐败贵族们的反对和陷害,终于被赶出朝庭流放到洞庭湖畔。

   在艰苦的流放岁月中,屈原忧国忧民,写下了以《离骚》为代表的许多不朽之作。在《离骚》这首诗里,屈原将他的思想、感情、想象、人格融合为一,通过绮丽绚烂的文采和高度的艺术倾吐出自己的历史、理想,表达出对昏庸王室和腐败贵族的愤恨,而流露出爱国家、爱人民的深厚感情,使我们体会到一个苦闷的灵魂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而感到幻灭的悲剧。

    楚怀王不纳屈原的忠言,自己做了秦国的俘虏,国都也失落了。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屈原彻底地绝望了,于是在农历五月初五,以身殉国,用死来鼓舞人民的爱国热情。

    屈原被埋在土坟之中,然而反动的贵族们对死了的屈原也不放过,妄图掘坟鞭尸。于是人们又垒了十一个土坟,以此来迷惑反动的贵族。

    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传开,当地群众立即包了许多粽子抛入江中,吸引鱼虾,以使屈原的遗体免遭伤害。相传端午节包粽子的风俗就是这样开始的。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各地人民都在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的。传说屈原怀沙自沉以后,汩罗江的鱼民纷纷出动寻找,只求尽快把屈原的遗体打捞上来,他们有的击桨,有的有扁担和木板划水,数十人同舟共济争先恐后,一直追寻到浩瀚的洞庭湖。

    龙舟竞渡在东南亚各国也都盛行,据说是从汩罗传出去的。日本朋友怀着对屈原的极其崇敬的心情,和汩罗人民一道参加龙舟竞渡。他们为能够在汩罗江参加这样一次龙舟盛会,感到非常荣幸。你看,他们用这种特有的方式,借汩罗江水在相互祝福。

    人民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屈原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为着理想,为着自由,为着真理,为着光明。

 

第十五回  从武赤壁到文赤壁

    长江告别了洞庭,掠过了洪湖,继续流向东北。

    在它流过蒲圻县境内的时候,从南岸立起了一座魏峨的石壁,两个醒目的大字告诉我们,这里就是赤壁。

    哦,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吧。是啊,不过,这还是个没有完全肯定的问题。

    那为什么呢?

    哦,因为赤壁不只一个,光是在武汉附近就有五个赤壁。哦……你看啊,蒲圻的是一个,第二个呢是在汉川,第三个是在汉阳,第四个在武昌,第五个呢在黄冈,也就是古代的典州。赤壁虽然有五个,但是,根据多方考证,比较一致的意见,还是认为赤壁之战是在蒲圻的这个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以后,率领20多万人马号称80万大军逐鹿千里,旌旗蔽空,浩浩荡荡直逼江东。孙权、刘备结成了对抗曹操的联盟,周瑜和诸葛亮共同谋划进军赤壁,用火攻法打破曹兵。“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顿时,火光映红了石壁,血水染红了悬崖,使江边岩石变成一片赭赤。千百年过去了,江流时不转,赤壁成为这次战争的历史纪念碑。赤壁之战确立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形势。

    离开赤壁顺流而下就到了武汉,发源于秦岭南麓的汉水,在这儿流入长江,两江汇合,把武汉市分隔成三个部分,就是汉口、汉阳、武昌,一般称为武汉三镇。解放后修建的汉水桥和长江大桥,又把武汉三镇连成一个整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京汉线、粤汉线,也在这里连成了京广线。从首都北京开来火车,通过这里可以直达珠江之滨的广州。

    武汉不但是交通要冲,也是长江中游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自古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屈原曾经在这里行吟,李白曾在这里漫游。

    这里是黄鹤楼的旧址,历史上的黄鹤楼已经毁坏,现在正在准备重新修建。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儿送别他的好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楼虽然几建几毁,诗却像长江一样永世长流。

    在江城武汉,更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流传。龟山脚下有一个古琴台,传说,战国里的俞伯牙在这里抚琴,琴声吸引了砍樵的仲子期,子期从琴声中听到了伯牙的心曲,领会出高山流水的意境,由此成为知音。后,子期死了,伯牙断弦毁琴以谢知音。他们坚贞的友谊,一直被后人称颂。

    武汉在近代史上占据着光辉的一页,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就是在这里发生的。现在,让我们通过纪录影片《辛亥风云》来重温一下这段历史。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武汉钢铁公司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长江流域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哦,对了,你知道吗,我国近代最早的一座钢铁厂也是在武汉建立的。

    近代最早的?哦,你是说清朝末年张之洞做湖广总督时候建的那个汉阳铁厂吧!

    是啊,就是它。这座汉阳铁厂1894年开始出铁,这是当时东半球最大的一座钢铁厂,它比1901年开始投产的日本著名的八幡制铁所要早七年。当然,张之洞时候的汉阳铁厂,同今天的武钢相比,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钢铁厂里人们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热,而武汉,素来就有长江沿岸三大火炉之一的称号。到了夏天,气温常常高过人的正常体温。武汉周围有大片水网湖泊,这是大自然给武汉安排的天然气温调节器。

    啊,在东湖,人们可以找到火炉中的一片凉爽天地。

    他们,这些杂技艺术的新苗,却赶着热浪锻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样才能达到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境地。是啊,一枝杂技艺术之花开放,要用多少汗水来浇灌啊。

    长江流域,是东亚大陆南北冷暖气团交锋的地带,进入雨季,暴雨如注,顺着千沟万壑,大小支流一起涌入长江,引起水位猛涨。武汉地势低洼,历史上经常遭受洪水威胁。1931年,洪水破堤上岸淹没了市区,这是当时在武汉关留下的洪水标记。那次洪水使78万人受灾,3万多人丧失生命。

    解放以来,我们兴建和加固了沿江的堤防,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1954年,武汉遇到了一次更大的洪水,但是留下来的,不是洪水上岸的标记,而是一座人民战胜洪水的记功碑。在汉水上也建立了许多水利设施兴利除害。这是在汉水上建立的丹江口水电站。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人民也成了长江的主人。

    近几年,武汉又连续受到洪水的袭击,但是,都没有造成严重灾害。1983年的一次洪水,最大洪峰接近1954年,大大超过了1931年洪水的水位。

    军民团结,众志成城,英雄的武汉人民正在战斗,

    历史将记载下他们的每一次胜利、每一个功勋。

    当我们向江城告别的时候,洪水已经消退,长江从容地继续东流。舟行90公里就从武汉到过了古代的黄州,蒲圻赤壁因为赤壁之战而闻名,叫做武赤壁。黄州赤壁的出名却因为苏东坡的赤壁赋,所以叫做文赤壁,或者就叫做东坡赤壁。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被贬谪到了黄州,在这里他得以接近人民,可以日夜亲近从家乡流过来的长江。天地变得开阔了,胸中充溢着激荡的豪情,他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等传颂千古的不朽诗篇。

    还记得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就是苏东坡在黄州留下的《赤壁怀古》里的名句。《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诗人把赤壁壮阔的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以此追颂古代英雄人物,抒发感慨,气势磅礴,流吐自然,有清旷之美,被称作古今绝唱。

第十六回  庐山独秀

    从东坡赤壁沿江而下,我们迎来了一座著名的古城——九江市。九江,古称九江口,又称江州浔阳,它位于鄱阳湖注入长江水道左侧。临江待湖,是江西省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

    九江市中心有个美丽的景心湖,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把它改名为甘棠湖,湖中建有烟水亭等名胜。这口浪井,相传是汉朝颖阴候灌婴所开凿的,后来被淹没。三国时期,孙权来九江又掘得这口井。有人说,这口井和长江水相通,长江起浪井内扬波。

    能仁寺里的大胜古塔,鹤立鸡群,魏然屹立,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它也是古城的一个象征。

    站在浔阳江畔遥放庐山,大家一定记得毛泽东同志登庐山时写下的豪迈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有人也许会问,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怎么会单独耸立这样一座独秀灵山呢。古老的民间传说是这样回答的:

    有一天,秦始皇拣到一条神鞭,他猛然一抽,把陕西的骊山抽掉一只角,于是出现一座独立的子山。秦始皇把它驱赶到鄱阳湖畔的长江边,从此它就那里落了户,这就是今天见到的庐山。

    其实呢,庐山是大自然的产儿,按照地质学家的科学回答,庐山早在秦始皇之前的几千万年就已经形成了。那时候,地球上经历了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得位于淮阳山脉顶端的庐山,受到南北方向的挤压,断块不断上升,本来是一座小小的庐山,一跃成为海拔一千多米的雄伟大山了。到了几百万年前,庐山又受到第四季冰川的洗礼,由于冰山运动把庐山打扮得更加峻伟奇秀了。今天在庐山周围所看到的那些多姿多态的飞瀑流泉,无不与冰川运动有关。许多冰川擦痕至今在庐山上还能看到。正是冰川这把锋利无比的刻刀,给庐山增添了无限的秀色。从这一点上讲,倒是应该感谢冰川的功劳了。可以说,冰川是大自然的杰出雕塑家和艺术大师。

    大雾漫漫,云海茫茫,更给庐山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一年之中差不多有190天是雾天了。自古以来,几乎历代名人都要登庐山,他们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和遗迹。的确,庐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名山,同时,它也是我国旅游和避暑的胜地。

    你看,浩浩长江犹如一条银白色长龙,在眼前滚滚东流而去。唐朝大诗人李白大概是在这里触景生情,写下了壮丽的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花径湖是解放后,在庐山上修建的人工湖,您看,湖面的开状多像一把提琴啊,山泉注入,声若琴师拨弦,所以人们称它为“如琴湖”。

    花径有山中公园之称,园内巨石上刻有“花径”两个字,相传为白居易手书。他在江州任司马的时候,暮春四月上庐山,当他走过一条小径,突然看到一片桃花怒放,惊喜之余他写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在这条幽深的山谷里,奇花异草,四季飘香,特别是春季,满山满谷如披锦绣,所以叫它锦绣谷。您知道吗,明朝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当年在这里还采过药呢。

    大自然莫非有一种什么魔力,你看,在两座峰岩陡峭的山顶上,凌空飞出一块巨石,就像一座断桥,人们称它为天桥,勇敢都总要到上面试试自己的胆量。

    凡是到庐山来的人,仙从洞几乎是必游之地。这里环境优美,而且留有迷人的传说。据说,八仙这一的吕洞宾,一眼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他就在这个洞里修道成仙的。在岩洞深处,有一个千年不涸的一滴泉,它的水质清凉甘冽,所以又称为洞天玉液。过去有人把它看作是能治百病的所谓仙水,那当然不足为信。不过,用泉水沏茶,却实别有一番风味呢!

    庐山植物园,是亚热带高山植物科研基地,也是著名的游览区。植物园占地面积有4400多亩,按照植物的自然群落,分成11个不同生态的自然展区。在这个高山植物王国里,您能看到我国的水杉、日本的冷杉、英国的云杉、北美的池杉和美国的花旗松、欧洲的落叶松等名贵树种。庐山植物园着重于植物引种驯化工作,在一些名山盛地建立植物园,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对于保持生态平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庐山瀑布首推三叠,三叠泉又称三级泉,在将近100米的距离上,泉水要跳跃三个台级,这有点像运动员的三级跳远,不过水流的弹跳能力大得惊人。水流把五老峰、大月山等地的溪流汇集一起,经过层层台级,形成一股巨流,然后从山崖处凌空飞泻,形成一幅多么壮观的水帘图。泉流在第一级上如飘雪脱链,是何等地潇洒多姿;泉流在第二级上如碎玉摧冰,是何等地飞扬激烈;泉流在第三级上如玉龙走潭,又是何等地神奇壮观。

    唐朝大诗人李白,只见到过庐山香炉峰瀑布,他留下了这样不朽的名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庐山云雾使多少诗人为之倾倒,它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它时而像薄纱慢舞,若隐若现,它时而似大海扬波,气势磅礴,而最为壮观的是瀑布云。每当春秋时节,雨过天晴,假如你从谷岭碣向东北方向望,常常能看到,大片大片如波涛滚滚的云雾越过山顶,泄入山北。云流连绵不断,真所谓“扯不断,理还乱”。此情此景,你才能更深入领会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历代名人游历庐山,各自抱有不同的目的,但是,到山里来办教育传授知识的教育家也不乏其人,而最著名的要算宋朝的朱熹了。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宋代的最高学府之一,这里原先是唐朝李渤读书隐居的地方。据说,李渤养了一头白鹿朝夕相随,而且鹿很通人情,主人要买的东西,只要把钱挂在鹿角上,白鹿就能进城把所需要的东西买回来。李渤成名以后,白鹿就飞升了。当然这近乎神话了。

    到了南唐,这里正式建立庐山国学。到宋初扩大为书院,朱熹对这个书院的振兴做过很大的贡献。白鹿洞书院,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它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天四大书院。

    而今,书院碑廊上翰墨云集,石刻如林,有朱熹等人的碑刻,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紫霞道人的游白鹿洞歌,风格跌宕不拘,笔调飘逸有致,称为书中珍品啊。

    晋朝著名诗人陶渊明,是道地的本地人,庐山脚下的栗里村便是他的故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奋然辞去彭泽县令归居田园,在《移居》一诗中他写道:“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诗中的南村就是今天的栗里,传说这座清风桥就是诗人归居田园以后,早出晚归,荷锄耕做的必经之地。横卧在濯缨池中的这块偌大的石块,相传是陶渊名酒醉后高卧的地方,石上刻有《归去来馆》。陶渊明晚年居住在这样一座无比灵秀的深山翠谷之中,过着与世隔绝,怡然自乐的恬静生活。大自然美景给诗人以激情,也给他提供了想象理想社会的环境。哦,这也许是构成著名散文《桃花源记》独特意境的生活基础吧。

    在两峰这间,形成一个大豁口,前方正对着远方的鄱阳湖,这就是著名的含鄱口,含鄱口居高临下,大有一口吞进鄱阳水之势。你如果在此登临远眺,湖天奇景便可一览无余了。

    哦,从庐山上下来,你可得好好看一看鄱阳湖,它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古称彭蠡又名彭泽,当你站在湖畔,只见烟波浩渺,水天一色,这哪里是湖啊,简直是海,一眼望不到边啊。鄱阳湖的外形很像是一只巨大的葫芦,紧紧地系在长江这根腰带上。沿湖区是江西省最为富庶的鱼米之乡。

     在鄱阳湖和长江的汇流处,一座孤山耸立水中,它就是著名的石钟山。它地势险要,有江湖锁钥之称。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甚多,微风抚浪,水石相击,能发出洪钟般响声。当你站在江天一览亭,就可以望到长江与鄱阳湖两水汇合的壮丽景色。鄱阳湖注入长江以后,长江水面陡然增加了三分之一,江面也显得更加开阔了。从湖口开始,长江便进入了下游航程。

第十七回  瓷都景德镇

    这个通过鄱阳湖和长江接连的小城镇,并没有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令人留连的名胜,但是千百年来,它却在平凡之中显出不极不平凡的异彩,这,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瓷都景德镇。

    我们很少听说用朝代年号命名的城镇,可是距离现在900多年前,就是宋朝的景德年间,却使用了年号,把这个原来叫做昌南镇的地方,改名为景德镇。

    把年号作为地名,这说明从唐朝盛世以来,由于瓷器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引起了巨大变革,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在这里耳闻是瓷,目睹还是瓷。人们把景德镇称为瓷都,这对景德镇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让我们从这里开始,追述一下景德镇的历史吧。千万别以为这是一条普通的石路,不,这是被车轮轧成的一条深深的沟,它就是当年景德镇瓷业发达、商业繁盛,客商不绝,车水马龙的遗迹,它是景德镇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使我们不得不缅怀这历代瓷都的盛衰,使我们不能不回想,世代陶瓷工的血泪和制瓷技术发展的艰辛道路。

    据考证,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当地人民就发现了陶土,并且开始筑窑烧瓷了。漫长的历史告诉我们,瓷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付了巨大的代价和劳动的。

    在景德镇,历代遗留下来的旧瓷窑已经破烂不堪。这个古窑是宋代遗留下来的湖田古窑,在这里,它足足沉睡了900多年,被称为地下博物馆。从这里发现的大量遗迹证明,隋唐以来就发明了高火度烧制瓷器的技术,独创了举世闻名的青花瓷。它造型多样,花纹装饰十分丰富,有“假玉器”之称,并受到了帝王的重视。宋代的景德年间,把昌南镇改为景德镇,并在瓷器上印有“景德镇制”的字样,从此,景德镇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青花瓷的出现,使我国进入了白瓷彩绘的新时期,形成了中国瓷的特色,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景德镇瓷器艺术的不断发展对世界影响很大,像欧洲等地的一些外国商人,纷纷络绎不绝的前来购买。

    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又把大量的青瓷传到了外国。

    中国瓷的大量出口,使许多外国人不仅从丝绸之路认识了我们中国,而且从瓷器认识了我们中国。在英语里面,瓷器和中国发音都是“china”,它们的拼写也一样,就是从这里,外国人把我们中国又叫做“东方瓷国”。

    这个昌江码头,使我们联想起当年景德镇瓷业兴旺的历史。那时候,国内外商人就是通过这里顺流而下,跨过鄱阳湖进入长江把景德镇瓷运往各地的。

    到了元明清三代,是景德镇瓷业史上的最鼎盛时期,专门烧造官瓷的镇窑就达50多座,民窑更是星罗棋布。白昼窑烟蔽日,夜间烟火烧天,真是终岁烟火相旺啊。

    由于这个时期烧造的白瓷达到了空前水平,品种繁多,色彩艳丽,《景德镇陶录》中称:“陶至今日工则良巧,色则精全,器则美备,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

    景德镇瓷业一直延续2000多年不衰,这是和它优越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矿产分不开的。

    这里有挖不完的高岭优质瓷土矿,它可塑性强,耐火度高,世界上把这种出产最优质瓷土的高岭,已经作为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了。

    此外,这里有挑不完的昌江水,人们让它推动着水轮,带动着水碓就变成了无穷的动力,它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它永不疲倦地为陶瓷工人敲打着陶瓷历史的交响乐。

    更重要的是,世代窑工,用血汗在漫长的劳动中,充分利用了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不断摸索积累了整套瓷器制作的技术和智慧,终于赢得和发扬了景德镇2000多年瓷都的地位和荣誉。

    这个古老的制瓷作坊不就是古代的镇窑吗?对了,这是为研究和发展我国传统的景瓷制作艺术,恢复起来的明清时期瓷都古貌博览馆。它完全是按照烧造仿宫庭瓷的明代制作作坊而复原的,它的一切制作工艺,都是按照明清时代的制作方法进行的。

    陶工们使瓷土降服在他们的脚下,这是美的旋转、力和旋转、智慧的旋转,手工艺,土办法,棍棒拨动着转盘飞动地旋转,这可真是一种创造啊。

    时代的缩影,历史的长河,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创造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灿烂历史,夺得了瓷都的荣誉。

    建国以来,随着时代的飞跃前进,景德镇瓷也日新月异。今天在2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从事瓷业生产,全市有20多个大、中型现代化瓷厂。哦,各厂有各厂的生产品种和花样,它的年产量为我国瓷器年产量的五分之一。

    新的设备和技术的改进,新的人才的培养,使古老的瓷都更加青春焕发。

    窑火是瓷器制作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窑火过度或者不足,都会使全窑瓷器报废,前功尽弃,可见在这里守候炉火是多么地关键。

    难道守看炉火的窑工,他们只是在观察火色判断火候吗?不,他们是在用双眼攀蹬火窑陶瓷的艺术高峰,他们是在维护景德镇的信誉。

     唉呀,真可惜。不过要赢得用户的信誉,一切不合格的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今天,悠久文明的薄胎瓷、各色釉彩瓷获得了新的生命,放出异样的光彩。这些釉彩鲜丽,丰富多姿的各种瓷器,使你不得不停步不前,留连难返。

    薄胎真是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瓷的厚度不到0.5毫米。哦,许多第一次看到它的外国人,还以为它是用鸡蛋壳做成的。

    在薄瓷上描画风景,如云中望明月,雾中看青天,只恐风吹去,还愁日久锁,令人爱不释手啊。

    这些巧夺天工的各种瓷器,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不朽的艺术之宫。

    面对这些震憾世界的中国景德镇瓷器,我们不能简单地只是惊讶赞叹它的制作技术鬼斧神工,因为美好的艺术总是令人思索,给人以联想,从美的享受中得到启示和力量,而又令人长久怀念,陷入沉思的。

     我们应该感谢终年劳动在景德镇瓷业战线上的工人们和科学技术人员,感谢他们为世界艺术之林制做了这么多的光辉灿烂的瑰宝。

     现在让我们回到塑形车间和彩绘车间,再看一看陶瓷工人这不平凡的手,这绝不只是一个窑工的双手,而是千万世代为振兴瓷业生产而奋斗的瓷工们的双手。

    两千多年来,历代窑工们的双手在持续不停地描画着、旋转着、创造着,于是这双手才如此自信,如此沉着,如此神奇妙化,使泥土在他们的手中获得了生命。

     这双手,不只是在描画陶瓷,而是在描画着他们那优美的心灵,美化着亿万人民的生活,净化出美的精神世界。

     瓷都景德镇,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精美的艺术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美,然而,更值得赞美的是那些古往今来,为发现瓷土和发展瓷业艺术而奋斗而献身的景德镇劳动者。

    中国景德镇瓷,将永远接受着人们的爱戴和崇敬的眼光,中国景德镇瓷,将永远为美的艺术世界不断地创造奇迹、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