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物娘的相伴日常 漫画:密宗瑜伽的真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43:56

密宗瑜伽的真实

密宗瑜伽对身体的欣赏与膜拜演变成了各种实验,世代的瑜伽行者通过各种清洁身体的方式进行试验,而使昆达利尼觉醒并带给他们巨大的能量。

 

 

   著名瑜伽学者乔治·福伊尔斯坦说:“哈他瑜伽就是从密宗瑜伽创造另一种身体的理念演变而来的,另一种能够完全被瑜伽行者掌控的身体,可以自由显现和隐藏不朽的身体,就像道教神秘主义所追寻的身体一样。”      

 

 

真实的密宗瑜伽

 

 

密宗瑜伽之花开放于公元500年时,500~700年后到达鼎盛。最初,密宗瑜伽是挑战正统宗教规范的激进教义。在印度教中,密宗瑜伽与婆罗门的吠陀教义完全相反。维吉尼亚大学宗教学教授米兰达·肖介绍说:婆罗门阶层主导的宗教信奉忠实执行的仪式和保持圣洁的严格规定,并永远与下等阶级保持距离。而密宗瑜伽唤醒了强大僧侣组织以外的人们,激起了一场抗议运动,这场运动的拥护者首先来自平民百姓,而非僧侣和尼姑。给密宗瑜伽一个清晰的定义十分困难。因为它包含了太多不同种类,有些信仰和惯例甚至是相互矛盾的:

 

首先,密宗瑜伽是以解放和启迪为目的的实际技术的汇集,虽然它也出产了很多哲学方面的文献著作。“tantra(密宗瑜伽)这个单词来自梵文词根,意思是“编织或伸展”。密宗瑜伽从业者都把这个词看作无限延伸的知识和智慧的全面体系—用以认识整个世界,这个全面而相互交织的统一体。

 

 

第二,密宗瑜伽超出印度普遍神性理念的是,给予女人和女人之神更多的尊重。印度派密宗瑜伽看来,世界的起源和不断发展源自性爱之舞,以及男性之神湿婆和女性之神沙克提的结合。男性提供必要的种子,沙克提给予活性的能量,从而创造出一切的事物。密宗瑜伽佛教也意识到男性能量是更加活跃的,但是比起其他佛教,密宗瑜伽仍更多地强调女人和女性力量的重要性。

 

 

第三,密宗瑜伽不仅是开悟启迪的练习,还是可使用的魔法体系。各种密宗瑜伽都重点强调超常能量的开发—飞翔的能力,随心所欲地造物体、隐身或变成巨人、分身等。实际上,它的同义词siddhi(神通)—既有“精神完美”的意思也有“超自然能力”的意思。密宗瑜伽的真谛在于让研习者了解世界是如何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这些见识让习练者在物质世界里(包括他们自己的身体里)拥有超凡的能量。密宗瑜伽认为,人的身体是整个宇宙的微缩体现;神圣的女性能量在人体中体现为昆达利尼—盘踞在脊柱底部的能量。大多数的密宗瑜伽技术都以唤醒并疏通这个能量为中心。

 

 

密宗瑜伽的缘起

 

 

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叫做萨罗哈,他原本是一位知名婆罗门的儿子,以博学多闻为世人所景仰,甚至连国王都将他列为驸马的首选。但他却放弃了名利和婆罗门的地位,拜佛教大师萨·克提为师。

 

 

萨·克提让他放下所有的吠陀经典和学识,而是进行实际的修行—冥想。不久,他的冥想就如同一片新生的树叶,一滴早晨的露珠一样新鲜晶莹。因此,他又以成功的冥想而名闻天下。但,这并不能让萨罗哈得到最后的解脱。他继续精进的练习。直到有一天他在禅定中看到,原来萨·克提并不是自己最终的师傅,只是教导他前半部分的导师。而他真正的师傅却说一位住在市井中的平凡女子。

 

 

萨罗哈向萨·克提辞行,并带着萨·克提对他的祝福,在市井中找到了那位地位低下的女铸箭师。萨罗哈当即被女铸箭师,铸箭时目不斜视,一丝不苟的精准所射中。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被誉为冥想高手,却远不见这名平凡女子铸箭的专注。于是,他上前请教。

 

 

这个毫无知识的女铸箭师告诉萨罗哈,虽然萨·克提让他放下所有的经典进行冥想。但萨·克提却未让他真正放下所有的知识,萨·克提虽然是反对哲学的,但他的反哲学仍是一种哲学。萨罗哈只不过是从对印度教的信仰转为对佛陀的信仰,但他的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她告诉萨罗哈要全然的行动,才能从半心半意的妄想中解脱出来。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往后看,也不要渴望将来,就如同铸箭时既不左顾,也不右盼,将所有的能量都放在铸箭之上。

 

 

她告诉萨罗哈,没有什么要被完成,只有当下全然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一件件未完成的虚幻假象,当乌云消散后,真实变现眼前。

 

 

女铸箭师带着被她深深折服的萨罗哈来到了火葬场,她成了在坟地修行方式的创始者。他们相爱地生活在一起。但这种爱并不是依赖之爱,而是有意识的爱。于是,女铸箭师成了萨罗哈的密宗瑜伽师父和灵修伙伴。终于,萨罗哈在最后连冥想也一起放弃,在火葬场唱歌、跳舞,不了解的人以外他疯了。

 

 

不久,他放弃冥想的事情传到了宫廷,国王感到非常的惋惜,并仍能希望他能回来,就派人前去劝说。这时,萨罗哈便吟唱了一篇由160首诗组成的“人们之歌”,所来的人被打动了,没有回去,而是成了他的弟子。国王见没有人回来,又派了王后前去,萨罗哈对王后唱了80首诗的“王后之歌”,王后后来也皈依了他没有回去。国王自己前去了,萨罗哈对国王唱了40首诗的“国王之歌”,也就是3组诗歌里面最高的一组。国王心诚悦服地皈依了萨罗哈。

 

 

中国,灵性的沃土

 

 

非常有趣的是,佛陀虽是尼泊尔人在印度成佛,但他所传佛法中最重要的两支却都先后来到了中国:一派是经由与佛陀心有灵犀,拈花微笑的迦叶尊者的传人达摩传到中国后立为禅宗;一派是经由佛陀的儿子罗喉罗的传人萨·克提之徒萨罗哈传至西藏,也就是现在的密宗瑜伽。

 

 

说到这里可能就会有些习练瑜伽的朋友开始纳闷—难道瑜伽是佛教么?

 

 

与其说瑜伽是佛教,倒不如说佛教是瑜伽。为什么?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引出瑜伽这个词的原意:联结。Yuji是瑜伽的梵文读音,这个词的原始含义是指马车与马的连接部位。在古代,圣贤们都认为,人们之所以痛苦或迷茫,都是因为情绪之马、身体之车和车内主人之间没能完整统一。情绪之马无法听命于主人,以至于他的狂乱会损害身体之车并危机到车内主人。

 

 

所以,瑜伽习练就像车上马与车的连接,使马、马车和主人可以协调整合,同步运作。这种古老的方法,在上古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成就者来体证并传达。而佛陀,刚好就是那个时代的瑜伽密意传达者。

 

 

正如肯·威尔伯所说,密意并不是说它是密而不传的,而是它必须通过亲身的实践与体证才能了解,而一旦一个人了解并体证了这种状态,那么他的状态对于其他人来说,便是一种秘而不宣的神秘体验了。

 

 

现代学者们认为,由于西藏几千年来在文化、经济和地理位置上的闭塞,使得密宗瑜伽这种古老的传统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所以,在当今的印度也会有很多瑜伽师傅到西藏寻找那失传已久的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