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灵召唤 买哪个礼包:《山海經》為最古老全球地理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31:08
     1979年起,因研究中國古書中的UFO記錄所需,曾購買並閱讀不少歷史、神話、考古等類書
籍,對上古史及神話產生濃厚興趣,於是投入很多時間專研古書,一股莫名的「尋史情懷」油然而生。
其中以《山海經》一書給我很大的疑問,因為學界都認為山海經是神話,可是,我深入研究後發現真相
並非如此,因為《山海經》自殷商至戰國成書以來,以至於明朝胡應麟之前,都被視為「實用地理
書」,胡氏以一己之見視其為古今語怪之書,後人便以神話大全看待《山海經》,我認為此為後世學界
的大謬,至今也是如此。

     不久又讀到衛聚賢教授所著《中國人發現美洲》一書,激起還原「世界上古地史」的雄心大
志,但自己並非學歷史出身者,此念頭實在不自量力。1986年,我認真的研究,並依書中記載自繪地
圖,畫出了超過古代中國版圖的山海經地圖,當時直覺就認定《山海經》不僅是最古老之中國地理書,
亦是最古老全球地理書,因為其描述內容廣至全球。

     我深深認為該書不僅描述美洲、亞洲、歐洲三洲之山脈、河流(流向)、礦物、動物、植物,
更描述上古風俗民情以及信仰崇拜,並不是現代學者通認的「神話」而已。結果,我在文獻中得知美國
易經考古學會曾於 70年代,在美國、加拿大、日本、歐洲、台灣等地展出 1972 年在亞利桑那州出土
的許多零碎陶片,其中一件已有 7000年歷史的古印第安人彩,其上刻劃有易經文字。美籍華裔考古學家
洪天水經過數十年考證,加上在聖地牙哥又出土破片,發現有 9個符號與中國半坡文化使用的表意符號
完全相同,經過比對 113個標本,又將符號表意內容與中國古籍和易經印證,發現這些彩應是中國人
自上古半坡氏族移居美洲的一個明證。

     再加上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人類考古學教授塔那,根據對 9000名哥倫布以前美洲印第安
人、阿留申人和愛斯基摩人牙齒及骨骼的檢查,作出美洲先民於2萬年前來自中國北方的結論,他認為來
自中國的移民可能分三批,一批是經由白令海峽陸橋的南緣移來,美國西北部的那狄恩印第安人則經由
陸橋北緣從西伯利亞大叢林來到美洲,另一批為遠洋渡海而來。

     地球科學已證實白令海峽原本是連接亞洲和美洲大陸,此陸橋因 14000 年前巨大的冰河溶
解,海平面上升而淹沒。而 10年前,一些歐美學者經過考證認為,約在 3000年前,即殷商末年,一批
中國人就已來到墨西哥,由於在秘魯出土的一尊奇特女神銅像,雙手提著銅牌,其上鑄有「武當山」三
個南北朝時的漢字;在墨西哥又發現一方「大齊田人之墓」的墓碑,考證為戰國或秦末從山東半島橫渡
大洋來到美洲的田齊人埋骨遺跡。

     美國聖地牙哥大學莫里亞蒂博士針對在加州海岸外發現的古石錨及11塊大石塊做研究,認為
是早期中國人橫渡太平洋的證據,因為對照古文物和實物,以及美國科學機構鑑定,認定此石錨岩質
「不存在於北美洲太平洋岩岸,而同南中國海岸地區所產灰岩一樣」,應為5 只石錨及其附具。

     有了這些美國學界的考古發現,提高了我對人類上古活動研究的興趣,也更加認定《山海
經》是世界地理書,十多年來一直無法忘懷此觀念。近年研讀上古史,知中國人海上航行,始自新石器
時代晚期,在大陸東海之濱已有7000年前的船槳出土,證明了此點的可能性。

     而考古學上已知殷商時代已使用青銅器具,且有能力將獨木舟改良為穩定性強、載量大的木
板船。研讀古書知武王伐紂時,數千兵馬僅用47隻船,一日之間橫渡黃河孟津。《史記˙周本紀》中的
記載已反映了武王所乘船隻之大、船行之速、吃水之深的盛況。

     因此,個人思考「殷人東渡」可能選擇當時最合理的沿海島東航的「阿留申群島」航線,因
為此海路不僅比陸路 (白令海峽陸橋)方便,且殷人素習航海,當時已知用風帆為動力,更有掌握航向的
舵槳,且我研究古代天文學,知殷人天文學已能測得新星,也有早期天文導航術,更由美洲沉錨判斷,
殷商時已有能載百人以上的大船,此類種種均使我堅信我想法的正確性。

     但為何殷人要遠洋東渡?因為在周武王伐紂之前,商紂王曾把大軍留駐於被征服的「人方」
(今山東省),商朝滅亡時,大批殷人逃向海外,也就成為很正常之事。而且由山東半島出航,東渡日
本,沿日本列島之東向北,過千島群島、阿留申群島,再沿亞洲美洲連接處的白令海峽陸橋,過阿拉斯
加前行,南下美洲西岸的加拿大、美國,駛抵墨西哥,再下到南美洲秘魯。

     此路線沿途有陸地島嶼,有魚、禽、果可供食用,又有黑潮暖流,常年順風順水,木船航行
毫無困難。後世航海學者及造船學者也多次以木船實驗,證實此點。因此,個人對上古殷人移民美洲之
事件極感興趣。

     1981年讀到鄭德坤教授之《中國歷史地理論文集》,知東漢明帝時王景治水,明帝賜以《山
海經》等書,可見當時看《山海經》為實用地理書,而自《漢書》至《舊唐書》之間近900年,觀念沒改
變,甚至到明朝亦是如此。然而到胡應麟《少室山房筆錄》以其個人所見認為《山海經》為古今語怪之
書,將傳統數千年視《山海經》為地理書之觀念開始扭曲,至清代修《四庫全書》,將《山海經》放在
「子部小說家類」,從此《山海經》就被後世之人視為神怪(神話) 書。

     我覺得很奇怪,一部流傳數千年的地理書,在明朝被一位學者以一己之見扭曲為神怪書,後
世學者不僅不去還原《山海經》的原貌,進行地理志的研究,當今若干學者竟附從沿襲扭曲觀點,大作
山海經神話及神怪文章,何能稱為史實研究?

     有此種「義憤」思想,再加上殷人出洋的考古發現,使我在10年前結合此二種思維,便深入
研究《山海經》,並一一依經文畫出上古地圖,用現代精密地圖對照,總歸言之,〈東山經〉談的是自
阿拉斯加、加拿大、北美到南美洲的西岸地理;〈南山經〉為亞洲中南半島地理;〈海外南經〉及〈海
內南經〉已描述到中東的紅海;〈大荒南經〉描述到孟加拉灣;〈西山經〉描述華北地理;〈海外西
經〉及〈海內西經〉描述中亞地理;〈大荒西經〉描述遠及地中海。

     因此研究《山海經》可以知曉上古時代的全球地理、航海技術、風土民情等,若和現代地理
做比較,正符合目前「地球村」觀念之推展,以古鑑今,值得當今世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