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禁书目录迅雷下载:《集结号》:被“英雄主义”掩盖的人性悲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35:57

《集结号》:被“英雄主义”掩盖的人性悲剧

魏剑美

 

我一向不是个凑热闹的人,但当周围的人都说《集结号》“好看好看”的时候,我就无法再不为所动了。从电影院之后,我第一个冲动就是要问问那些说“好看”的人们:到底“好看”在哪里?

事实上不说我也明白,他们所谓的“好看”除了残酷的战争场面、不错的画面音效之类肤浅的理由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被谷子地那种义无反顾的“一个人的抗争”的决绝所感动。他终于为弟兄们和自己洗刷了沉冤,终于赢得了英雄的礼遇与清白之身。看上去正吻合了冯小刚的宣传语:“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也就是说,冯小刚用新的叙述方式、新的观察视角给观众重温了一遍革命英雄主义的死亡颂歌。

在流行靡靡之音的和平年代,《集结号》这种“看上去很美”的战争酷派和“不朽”基调确实很有票房号召力,起码比玩网上电游和看小资文字要来得震撼。但这种“英雄主义”却是以牺牲人道悲悯和人性追问为前提的。无论导演还是片中人物,从未试图去追问死亡的意义,追问人的价值,追问战争双方对等的生命尊严。即使是在了解刘团长从没下令吹所谓的集结号的残酷真相之后,暴怒之余的谷子地居然也理解了刘团长对947名烈士的欺骗。对他来说,只要被组织上追认为“烈士”了,所有的牺牲、冤屈、被欺骗都物有所值了,而那些寡妇遗孤的凄寒心境也得到了全部告慰。在这里,生命的意义完全被等同于“组织认可”。此外,我看不到谷子地还有任何的精神悲苦与命运反思。

从本质上来看,《集结号》在骨子里和几十年来战争片的“英雄主义”传统是一脉相承的。这类“英雄主义”的首要特点是美化牺牲和人的工具性。越是不把生命当生命、比着找死的人越是形象高大,“拼到最后一个”成为英雄主义的口头禅,而从不试图去追问这“拼”的意义及其可能。从《集结号》来看,要求残缺不全只有48个人的连队去抵挡拥有装甲部队的师部,无论那团长是否别有用心,最起码就违背了基本的战争常识。而我们的每一部英雄电影,都是以违背常识为前提的,否则就无法构成那“英雄主义”的内核。也许这是那个年代确实存在过的某些事实,但在强调人权、尊重生命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美国军方甚至明确要求士兵“处于明显不利的情境下应该投降”,《集结号》还在美化和讴歌这种牺牲,其主题上的陈腐与潜意识中的冷酷不言而喻。战争固然会有牺牲,也必须牺牲,但牺牲的意义在于避免更大的、更多人的牺牲。就个体而言,无论在什么名义下的死亡都是一种悲剧,作为文艺形式的电影也好、小说也罢,如果没有这种悲悯情怀和意义追问而一味美化、神圣化那种“悲壮”,那就和赞美两头斗兽的勇敢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类“英雄主义”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漠视对方的生命尊严。任何一场战争就其根本来说,都是人类自身的悲剧。而谷子地置身的这场战争,更是中国人打中国人的一场痛苦内战。但导演逃避为这一性质承担哪怕仅仅是情感上的痛苦拷问,残酷的“杀人无数”被一句“杀的都是反动派”轻描淡写地带过。起码的常识告诉我们,真正的“反动派”并不会亲自上前线流血掉脑袋,那些成群结队倒下的“敌军”其实也是和自己一样由娘生父母养的、有妻儿有兄弟的下层民众。关于“三年内战”期间死伤的军方人数,大陆官方公布的数字是“歼敌807万,其中毙伤171万”,“解放军方面伤亡130万”,此外还有大量无辜死亡的平民百姓,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很大的民族创伤。战争以及战争之后的政治清算给无数家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精神与肉体的伤痛,但这些在“英雄主义”的调门下都被归于虚无。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残酷的血腥事件都是在“正义”、“消灭反动派”的旗号下进行的,那举着屠刀者的心里充满的未尝不是这种“英雄主义”的豪情!

电影最后照例给了我们一个大团圆的浪漫主义结局,47个死去多年的士兵终于被追认为“烈士”。谷子地从此可以心安理得、心平气和了,但是我仍然想说:这个孤儿,这个可怜的被欺骗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