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王座神翼6 7:心网论坛-什么是信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05:25
您的查询字词都已标明如下:什么是信仰  (点击查询词,可以跳到它在文中首次出现的位置)
(百度和网页http://www.kxinet.net/bbs/printpage.asp?BoardID=6&ID=105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百度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A:link,A:active,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 ;Color:#000000}A:hover{TEXT-DECORATION: underline;Color:#4455aa}BODY{FONT-SIZE: 12px;COLOR: #000000;FONT-FAMILY: 宋体;background-color: #FFFFFF;scrollbar-face-color: #DEE3E7;scrollbar-highlight-color: #FFFFFF;scrollbar-shadow-color: #DEE3E7;scrollbar-3dlight-color: #D1D7DC;scrollbar-arrow-color: #006699;scrollbar-track-color: #EFEFEF;scrollbar-darkshadow-color: #98AAB1;background-image: url(Skins/Default/css/citye/bihaibg.jpg);}font{line-height : normal ;}TD{font-family: 宋体;font-size: 12px;line-height: 15px;}th{background-image: url(Skins/Default/css/citye/bihai3.gif);background-color: #A0CFFE;color: white;font-size: 12px;font-weight:bold;}td.TableTitle2{background-color: #F0F8FF;}td.TableBody1{background-color: #FDFEFF;}td.TableBody2{background-color: #F0F8FF;}td.TopDarkNav{background-image: url(Skins/Default/css/citye/bihai1.gif);}td.TopLighNav{background-image: url(Skins/Default/css/citye/bihai12.gif);}td.TopLighNav1{background-image: url(Skins/Default/css/citye/bihai2.gif);}td.TopLighNav2{background-color:#FFFFFF}.tableBorder1{width:98%;border: 1px;background-color: #A0CFFE;}.tableBorder2{width:98%;border: 1px #DEDEDE solid;background-color: #EFEFEF;}#TableTitleLink A:link, #TableTitleLink A:visited, #TableTitleLink A:active {COLOR: #FFFFFF;TEXT-DECORATION: none;}#TableTitleLink A:hover {COLOR: #FFFFFF;TEXT-DECORATION: underline;}input,select,Textarea{font-family:Tahoma,Verdana,宋体;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5px;}}.normalTextSmall{font-size : 11px;color : #000000;font-family: 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menuskin {BORDER: #666666 1px solid; VISIBILITY: hidden; FONT: 12px Verdana;POSITION: absolute;BACKGROUND-COLOR:#EFEFEF;background-image:url("Skins/Default/dvmenubg3.gif");background-repeat : repeat-y;}.menuskin A {P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25px; 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behavior:url(inc/noline.htc);}#mouseoverstyle {BACKGROUND-COLOR: #C9D5E7; margin:2px; padding:0px; border:#597DB5 1px solid;}#mouseoverstyle A {COLOR: black}.menuitems{margin:2px;padding:1px;word-break:keep-all;}a.navlink:link {color: #000000; text-decoration:none}a.navlink:visited {color: #000000; text-decoration:none }a.navlink:hover {color: #003399; text-decoration:none }.BrightClass{background-color: #D7D7D7; }.quote{margin:5px 20px;border:1px solid #CCCCCC;padding:5px;background:#F3F3F3 ;line-height : normal ;}/*编辑器特效CSS样式*/div.quote{margin:5px 20px;border:1px solid #CCCCCC;padding:5px;background:#F3F3F3 ;line-height : normal ;}div.HtmlCode{margin:5px 20px;border:1px solid #CCCCCC;padding:5px; background:#FDFDDF ;font-size:14px;font-family:Tahoma;font-style : oblique;line-height : normal ;font-weight:bold;} 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心网论坛(http://www.kxinet.net/bbs/index.asp)
--道德信仰(http://www.kxinet.net/bbs/list.asp?boardid=6)
----什么是信仰(http://www.kxinet.net/bbs/dispbbs.asp?boardid=6&id=105)

--作者:李俨
--发布时间:2004-10-7 12:20:17

--什么是信仰
什么是信仰?这样的问题像是在宣讲宗教教义的开场白一样,比较令人乏味。道德如果跟信仰连接一起,那么道德在叙说什么,信仰在叙说什么,而道德信仰又在叙说什么?一直以来,我都是把信仰与宗教很严格的区别开来,尽管这二者可以连接在一起。我们可以把信仰作为宗教的始发,即使这样也是很值得怀疑的。但却不能模糊的把宗教作为信仰的始发,也许两者的行为表现是一致的什么是信仰?我在叙说这个问题的时候,无意之中把信仰属己化了。
--作者:KXINet
--发布时间:2004-10-7 13:02:48

--
信仰的重要性在于它创造了事实。一个简单例子就好比现在人们都在追求什么?瞧,这就是背后信仰的驱使。如此,我们到底需要什么现实?那么人类意识的能动性就体现在信仰的塑造,而首先信仰是建基在个体的,就此意义说不存在信仰的“己化”问题。宗教的真实目的在于人类性目标的维护上,换句话说宗教呵护着人类走向今天,当未来哲学和科学全面雏形之后,宗教将逐步消融于其中而完结人类历史使命,换句话说信仰将由未来哲学和科学进一步延续下去。
--作者:李俨
--发布时间:2004-10-9 10:14:04

--
不敢苟同!信仰是属己的,这一点必须清楚。如你说的,所谓驱使,其背后的因素是复杂的,历史的,社会的,家庭的,等等。最重要的未必是信仰的。有一点,就是人们的追逐很多的成分不能进入情感的属己空间。
--作者:KXINet
--发布时间:2004-10-10 11:58:43

--

人们的追逐很多的成分不能进入情感的属己空间

这个点很重要,其重要性在于我们实践活动的背后信念中,有多少是它的存在影子,就此信念内涵决定我们的活动方式,对一个信念的执著化为我们熟悉的信仰,显然,此刻是属己的。但问题是社会不是个体所就,即广泛个体信念信仰的集聚结果是什么,它显示了社会现实和信仰,这里牵涉的是个体和群体的信念问题,即信仰的重要性在于它对现实的塑造方向,当这种信仰中对人类自身的情感认识存在纰漏或断裂时,只是说明了信仰内涵是存在缺陷问题的。


--作者:李俨
--发布时间:2004-10-12 9:43:33

--

信仰的重要性在于它对现实的塑造方向

也很关键。但信仰在属己之外的时候,我们走进的是一个普遍意识的生成问题。从我走向了我们,而这个我们是我的,也是他的。这个普遍是否可以激发情感,答案是肯定的。

信仰的表现可以很简单,或者是看到了一幅画,或者是听了一首歌,但是这背后又是多么丰富呀。


--作者:KXINet
--发布时间:2004-10-13 11:27:26

--
美妙所在
--作者:无量
--发布时间:2005-7-25 19:13:38

--
信仰:由信念组成的生命活动指向,我信仰未来美好的现实回落。
--作者:无量
--发布时间:2005-7-25 19:14:03

--
我信仰:大爱,慈悲,一切美的欢乐的事物。希望人人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作者:无量
--发布时间:2005-7-25 19:14:37

--

什么是信仰呢?
总结定义为四句话:对大自然的心灵感受、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对社会公正的内心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情感寄托。


--作者:无量
--发布时间:2005-7-25 19:15:48

--
信仰的四个阶段(转贴)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与神学家史考特派克(「心灵地图」作者)所归纳出的一套理论,把信仰大略分为四种进程,提供各位参考:

第一阶段是浑沌,反社会。在这最原始的阶段,人们似乎有宗教信仰,或世俗化,但不管如何,他们的「信仰系统」极为肤浅,基本上没有道德原则可言。这里可以算是无法无天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狂热,形式化,组织化。这是文字法规的阶段,在这里可以找到宗教的「基本教义派」。坚持字面上的标准,因此很容易排斥异己。这里可以算是见树是树,见林是林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怀疑,个人化。在这里有最多的世俗主义者。这阶段的人通常是科学至上,有理性道德,充满人性。他们看起来注重物质。他们不仅怀疑性灵,同时对一切无法证实的事物都不感兴趣。这里是见树不是树,见林不是林的阶段。

第四阶段是神秘,交融。这是宗教发展的成熟阶段,可以找到心灵的法规,人们有理性,但不会抓住理性不放。他们开始检视自己的怀疑,感觉自己与「看不见的事物秩序」密切相关——虽然他们无法确实说明这种秩序。他们对于神秘十分自在,再次回到见树是树,见林是林,但多了一份包容与接纳。

必须要提醒一下,不要简单地套用这些阶段。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很进步,其实不然。例如,有不少新时代主义者(New Ager)与科学家们其实是「基本教义派」,而有些在路上热心传福音的却是第四阶段的神秘主义者。不仅每个阶段中有渐进的层次,阶段之间也有过渡的阶段。有些人在成长发展,而有些人则被困在某个阶段中。不管如何,这些是进化发展的阶段,因此,第三阶段的世俗主义者事实上要比大多数宗教人士更进化。有些第二阶段的宗教人士会强烈批判第三阶段的世俗主义者,但是他们最好应该先加强自己的人道精神才是。


肯恩.威尔伯也有做了一些归纳,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结构、演化点、病理学与治疗的相互关系
意识的基本结构/对应的演化点/性格病理学/治疗模式ˉ
1..感官生理结构/第一阶段/精神病/生理安定
2..幻影─情绪/第二阶段/自恋型边缘症/结构建立技巧
3..表象思维/第三阶段/精神官能症/揭露技巧
4..具体规则-角色取代/第四阶段/人生脚本病理学-人生脚本分析
5..形式反思/第五阶段/认同官能症/内省
6..存在/第六阶段/存在病理学-存在治疗法
7..通灵/第七阶段/通灵症/瑜伽士之道
8..微细光明/第八阶段/微细光明病理学-圣者之道
9..自性/第九阶段/自性病理学/智者之道


--作者:无量
--发布时间:2005-7-25 19:16:25

--

内在信仰
信仰,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信仰是一块土壤,我们相信种下什么,会得到什么。我们相信付出什么,会获得什么。
共产主义者信仰共产主义,那不是全部。任何信仰都必然关联到自己的收获,共产主义者从奉献中收获安详与快乐,就像雷锋所追求的。并且,只有我们信奉与其他人,与更广大的民众是一体的,我们才会更喜悦于付出,并将别人的获得与幸福,也看作自己的获得与幸福。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小孩。
许许多多的人都与共产主义者一样,信奉那种奉献,信奉未来的美好。可能他们所看到的未来不是共产主义,但至少是一种共同的美妙的生活。
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关注于自己的更直接的获得。当人们恐惧的时候,奉献的快乐将不被顾及。人们可能专注于金钱,专注于更安全的感觉,而那并非是人们追求的全部,除非他们信仰金钱能带来所有他所关注的与追求的东西。金钱之所以变得那么被关注,往往都因为人的一些恐惧,而金钱所带来安全感,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终究想要的并不甚清楚,一个人所要的都比较复杂,往往弄糊涂了自己。而人们往往相信,金钱能够换取更多的东西,所以获得金钱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需求。
总之,信仰根植于一种交易,一种付出与获得的交易。这个交易的对象,有许多的层面。可能面对的是一个人,可能面对的是一个群体,可能面对的是人类社会,可能面对的是自然环境。面对这所有的时候,我们都有相应的追求。而这其中都有信仰的参与,我们相信一种交易的方式,相信自己在所面对的环境中的存在方式。
信仰并非是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来自许多的方面。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可能最多的影响,不仅仅是带来某些宗教的信仰——其实带来的更多的多。
人类本身有许多内在的信仰,是属于全人类的生存经验。经过无数岁月,人类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的努力与获得,教会了我们许多信念,那些可以说是知识,也可以说是某种束缚——如果面对未来的挑战的时候,我们会应用许多有用的信念与信仰,同时也有必要检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做出有必要的更改。
在一个人降临到这个社会的时候,许多信仰就已经加入到人这个信息系统之中。它们甚至不仅仅是一些像是“思考”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在机制,我们身体的非常深入的化学与物理反应,都受这内在信仰的指挥。那就像许多动物生下来就知道怎么觅食一样。我们在饿的时候,会付出哭声,并直接的知道那将获得关注与事物:)
这许多的信仰,需要我们去发现。而在最开始的时候,当然还是从一般的信仰出发。
当一个小孩还比较小的时候,一方面许多概念还没有,许多挑战还没有,也就不会真确地对上帝、真主、佛等等有感受。而另一方面,小孩子已经在直觉上对这个整体世界的最根本的存在,与自己之间的关系,有某种自然的感受。成人的眼睛已经看不到许多小孩子看得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玄秘的东西,而是自然最直接的展现。小孩子的一举一动中,往往还包容着许多来自人类更基本的一些信仰,就像印第安人,就像动物与自然的交互,那些内在信仰支持着小孩子的最初的探索,从中他们学会了许多。那种更直接的冲动与侵略,还有更直接的包容与协调。
当我们大一些的时候,到了青春期,我们有了某些“独立的思维”,我们会自然地对从父母,从原来的环境中得到的某些信念进行检验。许多人可能会改变信仰,许多人会从环境、朋友中获得新的信仰源泉。
这个时候,信仰已经向外移动,而不再是我们所本有的内在的信仰。我们会真正走入上帝、真主与佛的世界,我们会将交易的对象指向他们,尤其是他们的教导,那将变成渐渐实际的信仰与信念。
——而我们要说的是,这个时代,将会让更多的人走回到内在的信仰,让更多的人从思想所给出的信仰中走出,从那种间接走向更直接的信仰,就像孩子一样,直接接触最直接的世界本体,而得到最直接的滋养。

任何一个系统都给信奉者以滋养,同时也用信念限制了信奉者。具体来说,我对基督教、伊斯兰教并不十分了解。我们还是从我们生养的土地来感受。
中国古人的信奉十分复杂。而最开始要说的,却是“天”的信仰。现代人可能并不知道天是什么东西,它在我们的内在感受中居于一个什么位置。只是在某种极端的时候,一个人会仰天长啸,会怨天尤人。我们会忽然感受到那个内在指向的交易对象,就像佛教徒会忽然质问佛祖: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善事,还让我遇到磨难?
就是如此。天,是一个交易的对象,我们内在不知不觉有了那么个东西,你不用说你没有。我们对外在这个似乎无可琢磨的,无可变动的世界,有那么一个整体的看法,我们觉得有那么一个头目似的存在,觉得有那么一种规律存在,或者觉得有那么一种力量存在,或者那东西类似一个天平,或者是控制天平的东西。总之,我们觉得我们付出之后,那个家伙就立即出现了,并给出某种评判,说应该返给我们什么东西。可能返回的东西要一段时间吧,可能返回的东西我们没有注意到,可能返回的东西出乎我们的预料,总之,这是一个有趣的交易。我们往往并没有太多注意,只是,当我们遭受苦难的时候,我们会忽然想到它,觉得它有些不公平。
天啊,我们总是抱怨。往往甚少有人谢谢它,人们在收获的时候,总是忘记还有那么一个施舍的东西存在。当然,许多人的内在信念中都不相信是有个东西施舍了自己什么,而宁可相信是一种规律,造成了自己的获得。就像我干了活,老板自然给我钱。
总之,你信任什么似乎并不关键,关键的是我们要清楚自己到底信任什么,到底信仰什么,这似乎是第一步。我们不可以立即拿出一步圣经,那只是外在给我们的律条,而我们内在的信仰,到底是怎样的,那需要特殊的关注。


--作者:无量
--发布时间:2005-7-25 19:16:46

--
信仰不是一种迷惑人心的东西所引发的迷狂状态,它是一种
内在的精神状态,一种深刻的存在感,一种你或者有或者干脆没
有的来自内心的指导,它(如果你有的话)将把你的整个存在提
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
的信仰,甚至是否意识到了它的存在都无关紧要,唯一要紧的是
你多么渴望它,你多么深地被它代表的意义所征服,这种征服会
在你的全部行动和你与世界的关系中表现为悲天悯入的情怀。我
在这里谈的既是个人存在的意义问题,又是“根本意义的问题”
(作为个人存在的意义的惟一和终极的源泉),这种意义超越了
相对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超越了人类的功利性的计算(因为,只
有在对不朽的追求之中,人们所做的大多数好事才能得到解释)。
正由于这种意义超越了相应的现实世界,对此意义的信仰也就超
越了相应的功利考虑,并不受事物发展可能带来的后果的左右:
对于信仰来说,所有的事物,哪怕是坏事,都具有其自身的或明
或暗的意义。没有这针对意义的追求和投入,荒谬感——意义之
丧失——是不可能体验到的(这就是所谓的荒谬艺术包含了信仰
的道理,因为它是对丧失意义的状态的绝望呼喊。可以断定,没
有与信仰同行的艺术只能是商业性的艺术)。在任何情况下,信
仰作为一种对意义的深深投入,总会遇到虚无感这位自然而然的
对手。它们深深地纠缠在一起。实际上,人类的生命就是这两种
力量为争夺我们的灵魂而展开的永恒的争斗。


--作者:无量
--发布时间:2005-7-25 19:17:20

--
迷乱恐惧的追求奋争到底为了什么?
为什么人类历史记忆中有永远的痛?
我们的自由梦为什么总是如此清晰?
我们在这个星球存在的目标是什么?

其实,我们不要,黑暗中的镇定自欺;其实,我们回避,深隐心头的恐惧无奈;其实,我们假装,遮羞不严的充实忙碌;其实,我们寻觅,照亮心底的希望灯塔。

什么是我们未来希望的信仰?我们翘首凝望,星际深处的星光,欣慕,希望那就是我们的光耀。
我们知道,目标之路,一定会在我们脚下延伸。浸没在混乱迷茫中,我们挣扎求索,到底什么是我们的存在目标?否则,如何让我们相信意义所在?

我们不需要,过去的宗教,因为,我们相信,它们已经完结了自己的光辉使命,对它们的信仰,已经保障实现了我们懵懂地胜利到达今天,只是,我们所品尝的人类性痛苦,还在今天延续;今天的科学文明,是我们对自由追索的延续,只是,我们还在体尝那挥之不去的痛。我们知道,物质文明史是我们历史的必然,那么,萦绕心头的痛,难道也是我们的必然?难道,我们只是奴隶般被痛苦紧缚,被迫牵拉跟随在必然前进的物质文明下?

我们过去的痛,是在低诉我们今天的到达必须实现;我们今天的痛,是在低语我们过去的信念必须舍弃。我们自豪,已经站在了今天的成就辉煌,但是,我们无法回避,现代文明背景下的黑暗:生存饥荒、战争控制、环境污染、诚信危机。这是对我们自身伟大目标违背的惩罚,这是人类性信仰迷失的征兆,这是对未来信仰的诞生呼唤,这是要求我们转化到对人类真正目标实现的锁定上,狂风暴雨必将迎来清新气息。今天,我们抛弃,过去的信和念,我们不应该,沉溺跟随于我们的文明创造,我们必须清醒,我们是文明进步的真正缔造者,我们也是未来信仰的奠基人。

所以,我们的目标、人类的目的,才是我们的未来信仰,我们要走向美好未来,只有拥有我们的未来信仰。

人类过去的所有痛苦,只为了在这个物质星球上,维护住我们人类性的道德自然,这是我们历史过去的全部贡献。
人类今天的所有痛苦,只为了在这个物质星球上,释放出我们人类性的道德自然,这是我们历史今天的神圣使命。
人类发展的全部痛苦,只为了在这个物质星球上,回归到我们人类性的一致同一,这是我们历史全部的存在动机。
人类进化的全部喜悦,只为了在这个物质星球上,建立起我们人类性的和谐世界,这是我们未来合一的目标实现。

信仰,就像遥远地平线上永远的耀星,辉光已经弥漫了黑暗的尽头,撕破心头翻涌的黑云压境,低垂的头颅正在苏醒,人心,必将凝聚到未来美好信仰。

------------------------------------

无论如何,主帖内涵是以不久未来面临的进化分岔作为人类整个历史未来发展分水岭的背景下对于信念、动机存在的根本概述,基于这次人类面临的非凡分岔选择,我们将能够看到星球人类未来美好希望和历史全部贡献的所在,即在时空压缩的尺度上,人类的信仰成为了唯一关键。

就此我们发现这里的信仰概念和传统认识存在层次差异,至少传统的任何信仰没有人类目的性的内在明晰,而更多地体现了对美好的各式追求。譬如,这里的信仰涉及了人类历史发展所积淀的烙印性信念——外在唯一决定性,这是星球物质性生存的必然结果信念,就此聚合而成的人类根深蒂固的信仰事实上就是未来美好分岔走向的最大障碍,换句话说,这里谈及的未来美好信仰是对人类烙印心底的传统信仰的必然替代,这层关系是清晰的,是基于人类发展进化主线而言的。

而现实中的任何信仰可以说是之下的具体信仰,并且可能和烙印信仰相混合着,不象前述信仰存在必然的融合替换关系,否则,美好未来的分岔走向就失去了,如此,我们将发现现实各种信仰正混合于烙印信仰中,而我们的最高信仰一开始就受到这股烙印信仰势力的侵蚀,且最高信仰本身的理解也还需要扩展中,这是相对迫切的和现实的,并且,无论如何,我们需要自身的稳定局面,传统的最高信仰必须坚持,无论之中存在什么理论性和实践挫折问题,方向性的稳舵永远是首要的,因为我们的最高信仰符合人类性美好未来的走向要求,就此我们需要的是现实信仰依据的理论不断拓展充实和完善,最终逐步融入未来哲学的唯一中,未来哲学将体现了未来美好信仰的依据,这是星球人类性的事件,标志着我们人类文明对星空真正互融的开始。


--作者:无量
--发布时间:2005-7-25 19:17:55

--

什么是信仰

信仰便一定是对神或对宗教教义的信奉吗?

信仰不可避免地与理性和理性思维针锋相对、背道而驰吗?

对于信仰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区分理智的信仰和非理智的信仰

我对非理智信仰的理解是,它是人们对某人或某种观念的信奉,其基础是对非理智权威的屈从。与此相反,理智的信仰是一种植根于自身的思想经验和感觉经验的信念,它不是信奉某一事物,而是对某种必然性和确定性所怀有的坚定信念。

信仰是一种渗透整个人格的性格特征,而不是什么具体的信奉。

理智的信仰源于创造性的智慧活动和情感活动。

人们素来以为信仰在理性思维中并无立足之地,而事实上,理智的信仰是理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科学家的新发现是怎样取得的呢?他们仅仅靠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实验、反复地积累原始事实而全然没有想象过要发现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吗?在任何领域内,真正重大的发现几乎都不是这样取得的。当然,人们也不是只靠追逐幻想就能得出任何重要结论。在任何人类奋斗的领域中,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常常以“合理的想象“开始,它是先前大量研究、苦思冥想和认真观察的成果。当科学家成功的收集到足够的数据,或者当他成功地推导出数学模式,从而使最初的想象具有极大的可能性时,他可以说达到了试验性假说阶段。接着他对假说进行的仔细的分析,以便明确其内在含义,再加之积累大量的数据以支持其假说,从而形成更为恰当的假说。最后,它可能终于成为一种内容广泛的科学理论。

在科学史上,有大量的实例说明这种对理性的信仰和对真理的想象。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都满怀着对理性的坚定信仰。为信仰理性,布鲁诺被烧死在火刑柱上,斯宾诺莎被逐出了教会。从合理想象到形成理论,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信仰:坚信最初的想象是一个值得努力追求的合理目标,坚信假说是确有可能的命题,以及坚信最后形成的理论,至少在这理论得到普遍承认之前应毫不动摇。这种信仰深深植根于个人自身的体验,植根于对自己的思维、观察和判断的能力的坚定信心。如果说非理智的信仰接受某种信条,只是因为某一权威或多数人认为它是真的,那么理智的信仰则是个人独立的信念,其基础是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和观察,而不是多数人的意见。

理智的信仰不但存在于思想和判断的经验中,也存在于人际关系中,它是任何诚挚的友谊和爱情不可缺少的性质之一。“对某人有信心”就是相信此人的基本态度、人格核心和爱是稳定可靠的。这并不是说他不会改变其见解,而是指他的基本动机是保持不变的。比如说,他对生活和人格尊严的尊重,已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是决不会改变的。同样,我们对自己也充满信心。我们深知自身的存在,了解我们的人格核心是稳定的,在漫长的生涯中,千变万化的环境中,在世人纷纭的意见和情绪中,我们的人格核心将始终如一。这一核心正是“我”字里所包含的现实世界,也是我们确信的自我本质的基础。除非我们深信自己能始终如一,否则我们的自我本质感便可能丧失,从而变得处处依赖于人,让别人的赞许和认可成为我们的本质感的基础。只有对自己满怀信心的人,才可能对他人忠实,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一如既往,才能在将来也跟今天一样,才能在以后也能象现在预期的那样行为和感觉。坚信自己,才能使我们对人承诺。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本质如何,可以根据他对人承诺的能力看出。信仰是人类存在的条件之一,在爱方面,我们应坚信自己的爱,坚信他人爱的能力,以及坚信爱的可靠性。

对人有信心的另一个含义就是我们对他人的潜力也要有信心。母亲对其新生婴儿的信念就是这种信心的最基本形式:她坚信孩子会活下去,会走路说话,会长大成人。不过,孩子在这方面的发育成长具有很大的规律性,因此对这一过程的预期似乎无需求助于信心。这种生长发育的潜力不同于那些可能会停止发展的潜力,如孩子爱的潜力,幸福的潜力,理智的潜力以及象艺术天赋等那些更为特殊的潜力。这些潜力如种子,条件适宜便会得到发展,一旦条件丧失,潜力便会给窒息。

这些条件中最重要之一就是那些对孩子有重要意义的人,一定要对孩子的这些潜力抱有信心。有无这种信心,便造成了教育与控制之间的区别,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去实现其潜力。与教育相反的是控制,控制就是基于对孩子潜力发展缺乏信心,认为孩子只能在成人的监护之下,由成人不断向他灌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然而,对机器人才不需要有什么信心,因为它没有生命。

对他人有信心的最高形式,便是对人类抱有信心。西方人曾用犹太基督教的宗教术语来表达这种信心,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里,人们又用非宗教的语言在人道主义的政治观念和社会观念中对这一信心作了最强烈的表述。正如对孩子的信心一样,这种信心的基础是,在一定适当的条件下,人类能够用平等、正义和爱的原则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人类迄今尚未建立这种社会秩序,因而要确信人类能够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对此抱有信心。与所有其他的理智的信仰一样,这个信念不是基于愿望性思维,而是基于人类已取得的成就,基于每一个人的内在经验,基于每一个人对理性和爱的经验。

非理智的信仰源于人们对强权的屈从,源于人们对感到是压倒一切的全知全能的权力的摄服,源于人们对自身力量的否定。而理智的信仰却建立在截然相反的体验上。我们对一种思想抱有信心,因为它是我们自己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我们对他人的潜力、对自己的潜力和对人类的潜力充满信心,仅仅因为我们经历了自身潜力的发展过程,实现了自己的成长,看到了我们的理性力量和爱的力量。

理智的信仰是基于创造性,我们靠这信仰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富有创造性。顺理成章,对强权的信仰和对使用权力的崇拜,则与理智的信仰相反。信奉强权跟不对尚未实现的潜力抱有任何信心是一样的,都是仅仅根据现状来预见未来,这必将导致一个可悲的错误,即完全忽视人类的潜力和人类的成长。对于强权,不存在什么理智的信仰,有的只是卑躬屈膝,或者掌权人竭力抓权不放。如果有人以为,在一切事物中,似乎唯有各种权力最为实际,那么人类历史恰好证明了权力犹如过眼烟云,变幻莫测,最不稳定。因此,信仰跟强权是互不相容的。任何宗教体制和政治体制最初都是建立在理智信仰的基础上,只是后来逐渐堕落腐败而最终丧失了力量,于是不得不依赖于强权,或者两者的勾结和同盟。

信仰需要勇气,即敢于承担风险和敢于承受痛苦和失望的能力。任何企望过安全舒适生活的人,不可能有信仰,他们把自己关在保险箱里,与世隔绝和占据一小块空间,用这种方法来获取安全无异于使自己成为囚徒。无论是施爱还是被爱,都需要勇气,需要勇气判断某些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并且敢于为这些价值而牺牲自己的一切。

这种勇气与臭名昭著的墨索里尼所鼓吹的胆量迥然不同,他的口号是,“敢于过危险生活”.墨索里尼的胆量是虚无主义的,它源于对生活的破坏性态度,它是由于不能热爱生活而产生的弃绝生活的愿望。绝望的胆量和爱的勇气是背道而驰的,正如信仰强权和信仰生活一样。


--作者:无量
--发布时间:2005-7-25 19:20:19

--

信仰,是人内心对人生最高价值与理想的肯定、确认与追求。

我信仰佛陀无上的智慧与慈悲。


--作者:KXINet
--发布时间:2005-7-28 8:12:41

--

我信仰我此地所能联结到的核心智慧之家园,在那里可见到儒释道基督真主…、……之各尊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7.0.0 Sp2
Copyright (c)2004 - 2006 KXINet.net
沪ICP备05026516号
执行时间:203.12500毫秒。查询数据库3次。
当前模板样式:[默认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