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域星座幻兽卡:2010中考探究—文言文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3:49:32
一、考点盘点

    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文言文知识积累,理解文言字、词在句子中的意义,理解文言句子在文段中的意思以及整个文段的内容,理解分析其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

从近年来我省及全国试题的分析看复习阅读文言文重点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基本可归纳分:(1)文学知识;(2)背诵默写;(3)重点实词解释;(4)重点句子翻译;(5)对文意的理解;(6)对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把握;(7)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考查材料一般来自课内,适当兼有课外。主客观题兼而有之,以主观题为主。

今年文言文的备考策略是首先要加强诵读,注重积累。对新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一定要能熟练背诵,烂熟于心,而且要能准确理解、准确运用;加强重点实词及重点语句的翻译练习;对语文教材上篇目,最好能够熟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重点培养理解和领悟能力。对文言词句和基本内容,重在理解和领悟,要结合语境练习,归纳特点;要重点培养理解和领悟能力。对文言诗文的词句和基本内容,要在理解和领悟上下工夫,要结合语境练习,归纳特点。适当选择一些简短、浅易的课外文言篇段进行阅读训练。要注意比较,如相关题材的诗文比较,同类文章的比较阅读,很多词语都具有多义性,语境不同,含义也不相同,要通过梳理进行归类比较,切实把握其正确含义。要学会联系实际。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直到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学习后悟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都应该进行归纳总结,以提升阅读的品位;适当关注开放性试题,这是发展的一个方向,并应加以适当练习,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二、真题演练

(一)(2009广东)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答: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2)_______;(3)_______。

(二)(2009天津)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1-3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

2.下列句子中表达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A.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C.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三)(2009上海)阅读《黄生借书说》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1-3题。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随园主人”是      朝的      (人名)。

答: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答:                                    

3.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      ”的观点。

答:                                    

    三、过关练习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2)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私拟作群鹤舞空。

                                           

(2)鞭数十,驱之别院。

                                           

3.本文以“闲情记趣”为题记述了作者童稚时的哪些趣事?

                                           

4.这些趣事说明了什么?

                                                            

5.文章哪些内容是表现儿童的憎恶之情的?为什么会产生憎恨之情?

                                                            

6.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孩子丰富想像力的句子,进行赏析。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从流飘荡(       )       (2)窥谷忘反(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文: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3.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4.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                                                                    

6.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请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天 大 寒,砚 冰 坚,手指 不 可 屈 伸。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2)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答: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答:                                                           

4.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                                                                  

5.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答:                                                             

6.“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这种态度可取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我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各组词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吾与徐公孰美    孰视之

B.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C.门庭若市       能谤讥于市朝

D.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翻译下列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5.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就一个方面谈谈。

答:                                

    四、拓展练习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濯清涟而不妖。濯 :__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一句。

答:                                                             

3.文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_____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 ____                       _ 的世风的鄙弃。

5.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6.本文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喜欢的“物”,并揭示出寓意。

答:你喜欢的“物”是           ,寓意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填空

⑴《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⑵《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

2.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  为坻为屿      为宫室器皿                       

B 之  乃记之而去    余闻之也久

C乃    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D 尔    尔远逝          惟手熟尔

     3.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

C.不可久居   (居住)            D.影布石上   (  映  )

4.翻译下列句子

⑴全石以为底。

      答: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答:                 

5.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观鱼时和游览到最后所描写的景物可看出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你认为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       )九十,面(       )山而居。

⑵操(       )蛇之神闻之,惧(       )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2.翻译写列句子的意思:

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答:                                  

⑵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答:                                  

3.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而愚公坚信能够移山的根据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

4.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                     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在括号中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⑴牺牲(       )玉帛

(2)小大之狱(       )

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乃入见。问:“何以战?”

答: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答:                                  

3.下面加点字均有几个义项,请将其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写出来。

(1)故

A.既克,公问其故                B.彼竭我盈,故克之               

C.桓侯故使人问之                D.温故而知新                

(2)夫

A.夫战,勇气也                  B.其夫呓语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予观夫巴陵胜状                

4.(2)本文最后一节中,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                    ;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即:                     

5.请找出体现曹刿作战思想的句子。

答: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余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吼,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荣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

(1)胜状__________              (2)骚人__________        

(3)去国__________              (4)仁人__________      

2.辨析下列加点词的词义

或异二者之为 (        )      吾谁与归 (       )

而或长烟一空 (        )      朝而往暮而归(        )

南极潇湘(       )          前人之述备矣(       )

感极而悲者矣(        )     众妙毕备(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答:                                  

⑵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答:                                  

4.从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句子。

  答:                                    

5.“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运用什么的修辞手法?

答:                                    

6.“是进亦忧,退亦忧” 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

文中借斯人来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

7.文段中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