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域塔防2苹果版:中学生健康知识讲座(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1:37:51

时间:2009年10月13日下午

地点:油田一中高三四班教室

参加人员:油田一中高三四班学生

主讲人:李来稳

主题:健康知识与传染疾病防治
今天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一下健康知识与传染疾病防治。通过每年的健康体检,我们会发现:同学们在常见传染疾病检查当中,发病率还是很高的。今天就其中几种常见的传染病,介绍其症状、病理,并教给大家如何控制和预防这些疾病,要求每位同学了解和掌握。

第一种、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本病好发于儿童时期,成人少见。

一、病原学

本病毒属副粘液病毒,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很敏感,1%来苏儿、乙醇、甲醛等,可于2-3分钟内将其杀死,暴露在紫外线下迅速死亡。在4℃时其活力可保持2个月,对低温具有相当的抵抗力。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为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自腮腺肿胀前6日至肿胀后9日均有传染性。隐性感染者约占50%。

(二)传播途径:由唾液排除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三)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二季为高峰。在集体儿童机构或人群聚集处,如学校及幼儿园,可形成暴发流行。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4-25天,一般为18天。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颈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天后既见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严重者体温高达39℃以上甚至40℃。腮腺有一侧或两侧肿痛,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触痛,由于腮腺管口红肿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重,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不红,皮肤表面发热但不化脓。通常一侧腮腺肿1-4日后对侧也肿,肿胀于1-3天达最高峰,3-7天腮肿逐渐消退,体温下降,整个病程为10-14天。

四、治疗

(一)一般治疗: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口腔卫生,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吃酸性食物。

(二)中医中药治疗:采用内外兼治法,内服以普济消毒饮为主,再随症加减。大青叶或板蓝根注射液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1-2次。炒全蝎10个研为细末分3包,每晨空腹服1包。局部用紫金锭或青黛散醋调外敷1日数次。

(三)对症治疗:高热、头痛、呕吐等可对症治疗。

(四)抗生素和磺胺药可用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

五、预防

发现病人及早隔离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目前已有有效的活疫苗,疫苗的效果显著,使用范围会日益扩大,在儿童中普遍使用疫苗免疫,可能完全消除腮腺炎病毒。中医中药:板蓝根煎剂口服,每人每日30克。或针刺颊车、合谷2次,也可作为预防。

第二种  水痘

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有高度接触传播的儿童病毒性疾病,以轻度的全身症状和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为其特征。

一、病原学

水痘病毒属疱疹病毒。是有双链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水痘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疱疹的疮浆、血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人感染后体内产生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水痘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而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时亦可发生水痘和引起流行。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均具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

(三)易感性:人对水痘普遍易感,且本病传染性很强,故接触后的易感者约80%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两季较多。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常见于10岁以下儿童,在小学和幼儿园内易于发生流行。一次患病终身免疫。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0-20天,一般13-17天。

(一)前驱期:起病急,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此期不超过24小时。

(二)出疹期:发热数小时后出现皮疹。以躯干部为主、头部次之,逐渐延及面部和四肢。成批出现皮疹,初期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又数小时后变为疱疹,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扪时感觉表浅。中央轻微凹陷,24小时内变浑浊,6-7天后干燥结痂,2-3周痂盖自动脱落一般不流疤痕。疱疹期常带有瘙痒。

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和头部为多,四肢较少,手掌和脚心更少。

四、治疗

应隔离病人全部疱疹变干为止。发热者应卧床休息。对一般病例主要是加强护理,勤剪指甲,以免搔伤,保护皮肤清洁。继发细菌性感染者可选用适当抗菌素及对症治疗。

五、预防

应严格隔离病人。个别体弱及患慢性病的儿童,在接触本病3天内,可用丙种球蛋白,以减轻病情和防止并发症发生。

第三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感染人体后通过飞沫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菌自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病变。患者多见于儿童,常在冬春季引起发病及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有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一、病原学

脑膜炎双球菌为奈瑟氏菌属细菌之一。革兰氏染色阴性。该菌严格需氧,在5%-10%二氧化碳浓度下生长较好。对寒冷及干燥极为敏感,在体外极易自溶,故采集标本后必须立即送检。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

(二)传播途径:病原菌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由于病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染的机会极少。

(三)人群易感性:本病在新生儿少见。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10天,一般为2-3天。

(一)普通型:约占全部病例的90%。开始病人有咽喉疼痛,鼻咽部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有恶寒、寒战、头痛、呕吐、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和神志淡漠等毒血症症状。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少数病人可出现全身玫瑰色丘疹。大多数病人在发病24小时左右出现明显脑膜刺激征。病人持续高烧,头痛欲裂,呕吐频繁,血压可增高而脉搏减慢,狂躁及惊厥。1-2天内病人可进入谵妄昏迷状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婴儿前卤未闭者可出现隆起饱满感。

(二)暴发型:起病急,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常于24小时内死亡。病人以高热头痛呕吐开始,中毒症状严重,抽搐频繁,神志昏迷,呼吸不整,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水肿或脑疝表现。常于12小时内出现遍及全身的广泛瘀点瘀斑,且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皮下出血,或继以坏死。休克是本型的主要表现,出现面色苍灰,唇周及指端紫绀,四肢厥冷,血压明显下降,脉压缩小,不少病人血压下降至零。

四、治疗

(一)普通型:

1.一般治疗:安静卧床休息,室内空气流通,以流质饮食为宜,

给予适当的液体输入。

2.病原治疗:磺胺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磺胺嘧啶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血浓度的50%-80%因此常为首选药。成人首次剂量2克,以后4-6小时1克。儿童剂量按每日0.1-0.2克/公斤体重计算,分次给予。不能口服亦可静脉注射,同时加用碳酸氢钠。严重者可并用青霉素,对磺胺药及青霉素有抗药性者,可选用氯霉素每日50-75毫克/公斤体重计算分4次口服或肌注,静滴均可。

3.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酒精擦浴,或给予退热药,抽搐者可用镇静定剂。

4.对感染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者,应及时抢救。

5.用脱水剂降颅内压,如:20%甘露醇1-2毫升/公斤体重,50%葡萄糖2-4毫升/公斤体重,按每4-6小时交替使用。

五、预防

(一)开展冬春卫生运动,经常做到勤晒衣服,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

(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应尽早服用治疗量磺胺药预防。并对学生应急接种流脑疫苗。

第四种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多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炎疾病的总称。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我国发病面广,危害严重,尤以甲、乙型肝炎普遍。肝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肿大及肝功能受损。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一、病原学

(一)甲型肝炎病毒:为核糖核酸病毒。抵抗力较强,56℃时30分钟仍能存活,100℃时5分钟,紫外线照射1小时灭活。

(二)乙型肝炎病毒:为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抵抗力很强,60℃时4小时及一般消毒剂均不能灭活,煮沸10分钟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二)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型肝炎主要通过注射途径和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

(三)易感人群:人对甲、乙两型均易感。病后均可产生免疫力。两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四)流行特征:甲型肝炎较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如污染水源或水产品则可呈爆发流行:乙型肝炎无季节性,多呈散发。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甲型肝炎为2-6周,乙型肝炎6周-6月。甲型肝炎发病较急,黄疸型较多,但预后较好。

肝炎突出的症状是全身明显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甚至呕吐,上腹部不适,肝肿大,有压痛。部分病人有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黄如浓茶洋,大便呈灰白色,皮肤瘙痒,称为“黄疸型肝炎”,其症状往往较严重,而大部分病人的“无黄疸型肝炎”症状较轻微,容易忽视。少数病人为重型肝炎,本型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主要表现病情发展迅猛,黄疸迅速加深,肝脏迅速缩小。最突出、最有诊断意义的乃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如嗜睡,烦躁不安、尖声喊叫、精神错乱、昏迷抽搐等。

四、治疗

应立即去医院隔离治疗。目前对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采用综合疗法。主要是注意合理的休息及营养。急性期卧床休息,多以清淡低脂饮食为宜。避免劳累。禁止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忌饮酒。西药采取保肝疗法,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C等,亦可用中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多属阳黄症,热重者可用茵陈蒿汤加减;湿重者可用茵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可用茵陈蒿汤与胃苓汤合方加减。如进食过少可补充葡萄糖溶液。

五、预防

(一)开展卫生运动,加强水源、粪便管理,学生严谨喝生水,搞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孳生地。

(二)提高食堂管理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炊事人员要定期查体。健全食堂卫生制度,生、熟食要分开,餐具要坚持消毒。

(三)发现病人应予住院治疗,隔离(至少30天),密切接触者应观察45天。病人的呕吐物、大便、痰盂用漂白粉消毒。

(四)切断医源性感染,学校保健室注射器,针头应高压消毒或煮沸30分钟以上。

(五)预防接种: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可注射乙肝疫苗,按10微克三针注射,0、1、6个月间隔程序注射。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或在流行期注射甲肝疫苗;或用中药茵陈,板蓝根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7-10天;或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每次3毫升,儿童为0.05-0.1毫升/公斤体重,可预防或减少甲型肝炎病例的发生。

第五种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好发于小儿。临床症状为口腔内、手、足等部位发生疱疹,故得此病名。它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5-7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这种病具有周期性流行的规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我国近10年来有过两次较大的流行。

手足口病是一种能通过空气、水源、唾液或粪便传染的疾病,大多数患病幼儿都是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被传染。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的症状。患者的手掌、脚掌和臂部皮肤会出现小丘疹,丘疹周围有红晕,顶部出现水疱。同时,嘴唇、舌、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糜烂面。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源为疱疹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等,轻者可以在1至2周内自愈,一旦发现有类似症状,请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

手足口病的治疗:一旦患上该病,应立即将患儿隔离,以防传染他人。可采用对症治疗或中药治疗,一般愈后良好。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当前应重点做好托幼机构和小学的预防工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晨检制度,由专人负责对每天儿童出勤情况、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登记,凡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的,一律由家长带回诊治,对缺勤儿童要电话询问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发现疑似病例时,要及时电话报告当地疾病控制机构。

2.搞好校舍环境卫生清洁,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室内空气可用紫外线是消毒灯每天消毒2次,严格执行湿式拖地。

3.休息室、教室、厨房、餐厅要有完善的卫生防蝇防鼠设施。

4.指导儿童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喝生水。禁止食用凉拌食品。

5.患儿的呕吐物、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漂白粉搅拌放置30分钟以上。所用餐具一用一消毒,可用水煮沸30分钟以上。

6.玩具、家具、室内地面、墙壁、门窗等固体表面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消毒一次。衣服、被褥、各类玩具定期置阳光下曝晒消毒。

7.患儿应在治愈后7天方可入托(入学),避免感染其他儿童。

预防手足口病十五字令:“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第六种  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者也具传染性。传染期从发病前1天到发病后7天左右。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类似,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可以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染,也可以通过触摸甲型H1N1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触摸口鼻而获得感染。

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与其他流感(季节性流感)症状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战和乏力。有些患者可能还有呕吐和腹泻症状。甲型H1N1病人可能加重基础病(如心脑血管病)。

【预防措施】

1.睡眠充足、多喝开水、吃熟食、加强营养、加强身体锻炼。尽量避免与禽、鸟类的不必要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2.经常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日常用品可用酒精擦拭方式消毒。

3.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4.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人。

5.多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本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场所。

6.如果一旦发现染病,应立即到定点医院就诊,患者应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将病毒传染他人。

预防口诀:常通风、勤洗手、人多不去凑热闹,

              多喝水、睡眠足、锻炼身体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