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卡幻想淘宝号多少钱:中医药临床6、 五脏阴阳五行生理、病理辨证施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28:01

中医药临床6、 五脏阴阳五行生理、病理辨证施治

已有 42 次阅读 2011-9-5 22:09

 

                中医药临床6、 五脏阴阳五行生理、病理辨证施治

 

第一节  五脏生理

 

一、阴阳

        阴:‘元阴本阳所生,以水施人为精’,即葡萄糖、蛋白质、阴津、血液由阳气通化产生,是以有性有形的营养液为物质(精)。

       阳:‘元阳得阴气和,滋火予人为神’,即天元之气(氧气)以阴津血液、营养物质为燃料所产生的热能为动力,推动人体气机、经络、血脉、体能、脑能而做功,阳气是有性而无形的能量(神)。

 

二、五脏阴阳五行与三阴经

       1、五脏阴阳五行示意图

     

 

 

 

心火、肺金、肝木、脾土、肾水

       2、阳经五行相通

       厥阴经心包、肝与少阴经心、肾主阳气或能量,如图从心、肺、肝、脾、肾阳气循行通利气机,经络,血脉生肌见瘦(★)。

       3、阴经五行相生

       太阴经脾、肺、肾主营养物质(包括脾肺肾阴),宣降阴津,如图从脾、肺、肾、肝、心阴津循行滋腻生肉见肥(0)。

       4、阴阳互根同本

       阳气通化五脏六腑骨肢百脉,其性升散而耗阴伤血,同时又因通化脾阳而升运阴津滋肝养血,这以阳生阴又以阴养阳,从而阴阳生生息息循环不已正是人体生理性的阴阳平衡过程。

      可想而知,脾为后天之本,实为五脏之本,体正者邪无从入,所谓机体免疫功能也不过如此。

      5、五脏与三阴经脉位

     (1)左手脉

       厥阴经心包、肝脏主气行气机,少阴经心、肾主阳行阳气;五脏以心、肝、肾阳而主阳(热能、能量),分别应在左手寸、关、尺或浮、中、沉脉位。

     (2)右手脉

        太阴经脾、肺、肾主营养物质,宣降阴津;五脏以肺、脾、肾阴而主阴,分别应在右手寸、关、尺或浮、中、沉脉位。

       (3)交感脉位

         五脏脉左右手之分与五脏在体内位置的形左而脉右、形右而脉左称之为移位交感,即交感神经。

 

  三、五脏六腑病理

         1、实证

       (1)阳证气火血热为实

         01、五行相克、盛者必乘、胜其所胜

         一般指气、火、实热从心、肺、肝、脾、肾乘胜深入为之克胜,如心火盛者乘肺,则肺为之实热证。

         02、盛者去侮、胜其所不胜

         盛者可逆五行相克途经,反克乘胜,为之胜其所不胜,如肝气盛者可侮肺经实热。

       (2)阴证湿寒水肿寒积为实

        01、五行相生、母子生旺

        一般指营养物质或阴津宣降,或脾湿、肺寒而寒湿阴盛者从五行相生途径循脾、肺、肾、肝、心湿寒阴胜依次而生。

        02、子盛者可胜其母

        寒湿阴盛可逆五行相生途径,循肺、脾、心、肝、肾而阴胜阳衰,如肺寒盛者可胜脾湿寒胜,脾湿寒盛者可胜心阳而阳衰阴胜。

      (3)久盛必有来复

        一般指寒或热证时间持久极盛,必有寒热往返,反复变化,如热极必虚而因虚生寒为之热极寒复或寒极化热为之寒极必有热复。

        2、虚证

     (1)阴虚

       虚者母子同虚,一般指阴津血液营养物质从五行相生循脾、肺、肾、肝、心依次而虚,所以虚者补其母。

      (2)阳虚

       从阳经五行相通,循心、肺、肝、脾、肾依次而气虚阳衰。

       3、脏腑相表里

       六腑出纳开放主表,五脏精气内藏为里,心小肠、肺大肠、肝胆、脾胃、肾膀胱分别经络连通,从生理升发通降互利共济到病理寒热、虚实、燥湿、表里密切相关。

 

第二节  五脏辨证论治

 一、五行相克病理辨证

       1、热邪火毒,气盛阳亢,从心、肺、肝、脾、肾乘胜深入。

       2、气虚阳衰从心、肺、肝、脾、肾依次而虚。

 二、五行相生病理辨证

       1、寒湿阴盛从脾、肺、肾、肝、心依次而生。

       2、阴亏血衰从脾、肺、肾、肝、心母子同虚

 

三、卫、气、营、血辨证

       一般指外感热邪传里乘胜深入而加重病势(从阳经‘心肺肝脾肾五行相克’为之克胜)。

       心阳宣肺为之卫,肺气疏肝为之气,疏肝和脾为之营,脾阳通肾,肾阳升清降浊分阴份滋肝养血,肝又主心血聚散之舍(从‘阴经脾、肺、肾、肝、心五行相生’损阴耗血为之血份;肾阴为之阴份,肝心为之血份。)。

       可见外感热邪从肺、肝、脾(胃)、肾、心,即五行相克乘胜深入,直到耗阴伤血为之热入卫气营血而顺转;热邪也可从肺、心、肾、脾、肝反克(侮)乘胜为之逆转

 

四、五脏六腑辨证施治

       1、五脏以升为功

       处方用药总宜味甘性平或温补气,味辛性热补阳,辛甘化阳与味辛性温温经散寒、散风胜湿、通阳利水为主;味辛气香性温运脾化湿,味甘气淡性平渗湿利水为伍;味辛苦性温行气化滞、活血化瘀通络为佐;味酸甘性平固表营心补正为使。

       2、六腑以通为用

       处方药总宜味辛性温或热行气通脉活络,兼用味苦性寒攻下逐瘀、一通为用、推陈出新为主;味辛气香性温运脾化湿,味甘气淡性平渗湿利水为伍;味辛苦性温行气化滞、活血化瘀为佐;味甘性平调和药性、平衡处方阴阳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