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动王主题曲国语版:读经典 2011-8-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08:44
读经典 

《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  阅读原文

1 .苍蝇可被视为狂妄无知、肆无忌惮的象征,因为所有动物都惧怕人类甚于一切,巴不得躲得越远越好,唯独苍蝇可以在人的鼻子上安坐。(《比喻和寓言》) 2 .一个人的智慧只是一种理论性的东西,并没有多大的实际用途,这就类似于重瓣玫瑰:其芬芳和色彩使观赏者赏心悦目,但至凋谢为止,仍不曾结出果实。(《比喻和寓言》) 3 .大量的知识如果未经自己思想的细心加工处理,其价值也远远逊色于数量更少、但却经过头脑多方反复斟酌的知识。(《论思考》) 4.衡量一个人的伟大,在精神方面和身体方面各用彼此相反的不同定律:身体的距离由于距离的加大而缩小,精神上的伟大则因距离的加大而加大。(《比喻和寓言》) 5 .头脑中的思... 全文↓

《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 阅读原文


1 .苍蝇可被视为狂妄无知、肆无忌惮的象征,因为所有动物都惧怕人类甚于一切,巴不得躲得越远越好,唯独苍蝇可以在人的鼻子上安坐。(《比喻和寓言》)

2 .一个人的智慧只是一种理论性的东西,并没有多大的实际用途,这就类似于重瓣玫瑰:其芬芳和色彩使观赏者赏心悦目,但至凋谢为止,仍不曾结出果实。(《比喻和寓言》)

3 .大量的知识如果未经自己思想的细心加工处理,其价值也远远逊色于数量更少、但却经过头脑多方反复斟酌的知识。(《论思考》)

4.衡量一个人的伟大,在精神方面和身体方面各用彼此相反的不同定律:身体的距离由于距离的加大而缩小,精神上的伟大则因距离的加大而加大。(《比喻和寓言》)

5 .头脑中的思想就跟我们的恋人一样……最精妙的思想如果不是写下来的话,也有可能从此无法挽回地失之遗忘,而我们的恋人除非与我们缔结了婚姻,否则也有可能跟随了别人。(《论思考》)

 


感谢伯爵在城堡的投稿 :)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阅读原文

目录: 序言 穆罕默德二世:拜占庭的陷落 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亨德尔:亨德尔的复活 鲁热:一夜之间的天才 拿破仑:滑铁卢的一分钟 歌德:玛丽恩巴德悲歌 苏特尔:黄金国的发... 全文↓

《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 阅读原文


目录:

序言
穆罕默德二世:拜占庭的陷落
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亨德尔:亨德尔的复活
鲁热:一夜之间的天才
拿破仑:滑铁卢的一分钟
歌德:玛丽恩巴德悲歌
苏特尔:黄金国的发现
尼采:奔向宇宙之巅
斯科特:与他的队员在探索南极的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列宁:封闭的列车
后记

简介:

1、 拜占庭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2、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3、亨德尔的复活: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亨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4、一夜之间的天才: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因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
5、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6、玛丽恩巴德悲歌: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疗养院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于那里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著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
7、黄金国的发现:1848年1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在自己的领地,今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混合在泥沙之中,从而掀起了持续四年横扫世界的“淘金热”。
8、奔向宇宙之巅:1872年1月,尼采发表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剧的诞生》。
9、争取南极的斗争:1912年1月16日,英国上校斯科特到达南极点。
10、封闭的列车:1917年4月9日,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这列封闭的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把革命的导师送回了祖国,打垮了一个帝国。

短评:

茨威格经典之作,将数个决定历史的瞬间定格、放大,不乏味、不死板,像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
有人说:《人类群星闪耀时》曾培养了我们这一代的激情和梦想,但愿这梦想与激情能薪火相传,穿越信息时代的庞杂,将人类文明延伸至久远。曾经,在这本书中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绪,浓浓地包裹着我们的青春。这里的历史与英雄,不是学校里的教科书,也不是影视里杜撰的场景,它是人类文明世界里的另一种真实!
说得太好了,中肯。
历史在一个瞬间,由于一个人,而改变了前行的轨道,从一个常人难以捉摸的视角,茨威格重现了那些伟大的人与事。

 

读经典 http://dujingdian.tk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长相思》白居易  阅读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感谢纸鸢之恋的投稿 :) 题解: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 全文↓

《长相思》白居易 阅读原文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感谢纸鸢之恋的投稿 :)

题解: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南吕·一枝花·怨雪》唐毅夫  阅读原文

【一枝花】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易添身上冷,能使腹中饥,有甚稀奇?无主向沿街坠,不着人到处飞。暗敲窗有影无形,偷入户潜踪蹑迹。 ­ 【梁州】才苫上茅庵草舍,又钻入破壁疏篱。似杨花滚滚轻狂... 全文↓

《南吕·一枝花·怨雪》唐毅夫 阅读原文


【一枝花】
不呈六出祥,岂应三白瑞?易添身上冷,能使腹中饥,有甚稀奇?无主向沿街坠,不着人到处飞。暗敲窗有影无形,偷入户潜踪蹑迹。 ­

【梁州】
才苫上茅庵草舍,又钻入破壁疏篱。似杨花滚滚轻狂势。你几曾见贵公子锦茵绣褥?你多曾伴老渔翁箬笠蓑衣?为飘风胡做胡为,怕腾云相趁相随。­只着你冻的个孟浩然挣挣痴痴,只着你逼的个林和靖钦钦历历,只着你阻的个韩退之哭哭啼啼。更长,漏迟,被窝中无半点儿阳和气。恼人眠,搅人睡。你那冷燥皮肤似铁石,着我怎敢相偎?­

【尾】
一冬酒债因他累,千里关山被你迷。似这等浪蕊闲花,也不是久长计。尽飘零数日,扫除一堆,我将你温不热薄情儿化做了水。­

­

感谢saishangxiang的投稿 :)

 

整个套曲用对雪的埋怨,来表达对薄幸人的无情的痛恨。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为什么读经典》卡尔维诺  阅读原文

我爱司汤达,因为只有在他那里,个体道德张力、历史张力、生命冲动合成单独一样东西,即小说的线性张力。我爱普希金,因为他是清晰、讽刺和严肃。我爱海明威,因为他是唯实、轻描淡写、渴望幸福与忧郁。我爱史... 全文↓

《为什么读经典》卡尔维诺 阅读原文

我爱司汤达,因为只有在他那里,个体道德张力、历史张力、生命冲动合成单独一样东西,即小说的线性张力。

我爱普希金,因为他是清晰、讽刺和严肃。

我爱海明威,因为他是唯实、轻描淡写、渴望幸福与忧郁。

我爱史蒂文森,因为他表现为他愿意的那样。

我爱契诃夫,因为他没有超出他所去的地方。

我爱康拉德,因为他在深渊航行而不沉入其中。

我爱托尔斯泰,因为有时我觉得自己几乎是理解他的,事实上却什么也没有理解。

我爱曼佐尼,因为直到不久前我还在恨他。

我爱切斯特顿,因为他愿意做天主教徒伏尔泰而我愿意是共产主义者切斯特顿。

我爱福楼拜,因为在他之后人们再不能试图像他那样做了。

我爱《金甲虫》的爱伦·坡。

我爱《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马克·吐温。

我爱《丛林之书》的吉卜林。

我爱尼耶沃,因为我每次重读他,都有初读般的快乐。

我爱简·奥斯汀,因为我从未读过她,却只因为她存在而满足。

我爱果戈理,因为他用洗练、恶意我爱果戈理,因为他用洗练、恶意和适度来歪曲。

我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他用一贯性、愤怒和毫无分寸来歪曲。

我爱巴尔扎克,因为他是空想者。

我爱卡夫卡,因为他是现实主义者。

我爱莫泊桑,因为他肤浅。

我爱曼斯菲尔德,因为她聪明。

我爱菲茨杰拉德,因为他不满足。

我爱拉迪盖,因为青春再也不回来。

我爱斯维沃,因为他需要变得年老。

我爱……

感谢伯爵在城堡的投稿 :)

延伸:

这是卡尔维诺一篇文章的题目,也是他去世后出版的一本文集的名字。他在文章中讨论了“为什么读经典”的问题,而书中则列出了他自己的经典作家名录和书单,都是在不同阶段不同意义上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和作品。熟悉20世纪世界文学的人,对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名字不会陌生,作为上个世纪最才华横溢的作家之一,他挑选作品的眼光不容忽视,他的大脑也绝对值得我们崇拜(他患病时,主刀医生说从未见过如此复杂精致的大脑构造)。

我想卡尔维诺的意思是,每个人都该有自己关于经典的定义以及自己独特的经典目录,那是人生的必修课,是你自愿而不是被强制要做的事,就像活着一样理由充分。西方人卡尔维诺已经在他的有生之年圆满完成了这件事,现在轮到我们了。

也许还应该另外加上一条更通俗易懂的理由,读经典总比不读好。

读经典 http://dujingdian.diandian.com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拜伦  阅读原文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消磨这幽深的夜晚,尽管这颗心仍旧爱着, 尽管月光还是那么灿烂。 因为剑能够磨破了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难以承受,这颗心啊,它得停下来呼吸,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全文↓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拜伦 阅读原文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

消磨这幽深的夜晚,

尽管这颗心仍旧爱着,

尽管月光还是那么灿烂。

 

因为剑能够磨破了剑鞘,

灵魂也把胸膛磨得难以承受,

这颗心啊,它得停下来呼吸,

爱情也得有歇息的时候。

 

虽然这夜晚正好倾诉衷肠,

很快的,很快就要天亮,

但我们已不再一起漫游,

踏着这灿烂的月光。

 

感谢驴一鸣的投稿 :)

 

原文: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George Gordon, Lord Byron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late into the night,

Though the heart still be as loving,

And the moon still be as bright.


For the sword outwears its sheath,

And the soul outwears the breast,

And the heart must pause to breathe,

And love itself have rest.


Though the night was made for loving,

And the day returns too soon,

Yet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拜伦  阅读原文

我愿做无优无虑的小孩, 仍然居住在高原的洞穴, 或是在微曛的旷野里徘徊, 或是在暗蓝的海波上腾跃; 撒克逊浮华的繁文缛礼 不合我生来自由的意志, 我眷念坡道崎岖的山地, 我向往狂涛扑打的... 全文↓

《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拜伦 阅读原文

我愿做无优无虑的小孩,

仍然居住在高原的洞穴,

或是在微曛的旷野里徘徊,

或是在暗蓝的海波上腾跃;

撒克逊浮华的繁文缛礼

不合我生来自由的意志,

我眷念坡道崎岖的山地,

我向往狂涛扑打的巨石.

命运啊!请收回丰熟的田畴,

收回这响亮的尊荣称号!

我厌恶被人卑屈地迎候,

厌恶被奴仆躬身环绕。

把我放回我酷爱的山岳,

听山岩应和咆哮的海洋;

我只求让我重新领略

我从小熟悉的故国风光。

我虽然年少,也能感觉出

这世界决不是为我而设;

幽冥的暗影为何要幂覆

世人向尘寰告别的时刻?

我也曾瞥见辉煌的梦境----

极乐之乡的神奇幻觉;

真相啊!为何你可憎的光明

唤醒我面临这么个世界?

我爱过---所爱的人们已离去;

有朋友---早年的友谊已终结;

孤苦的心灵怎能不忧郁,

当原有的希望都黯然熄灭!

纵然酒宴中欢谑的伙伴们

把恶劣情怀驱散了片刻;

豪兴能振奋痴狂的灵魂,

心儿呵,心儿却永远寂寞。

多无聊!去听那些人闲谈:

那些人与我非敌非友,

是门第、权势、财富或机缘

使他们与我在筵前聚首。

把几个忠诚的密友还给我!

还是原来的年纪和心情!

躲开那半夜喧嚣的一伙---

他们的欢乐不过是虚名。

美人,可爱的美人!你就是

我的希望,慰籍,和一切?

连你那笑靥的魅力也消失,

我心中怎能不奇寒凛冽!

又富丽又惨苦的繁嚣俗境,

我毫无叹息,愿从此告辞;

我只要怡然知足的恬静---

“美德”熟识它,或似曾相识。

告别这熙来攘往的去处---

我不恨人类,只是想避开;

我痴心寻觅阴沉的幽谷,

那暝色契合我晦暗的胸怀。

但愿能给我一双翅膀:

象斑鸠飞回栖宿的巢里,

我也要展翅飞越穹苍,

飘然远引,得享安息。

杨德豫 译

感谢一点通的投稿 :)

 

英文原文:

I would I were a careless child
By George Gordon Byron
I would I were a careless child,
Still dwelling in my Highland cave,
Or roaming through the dusky wild,
Or bounding o'er the dark blue wave;
The cumbrous pomp of Saxon pride
Accords not with the freeborn soul,
Which loves the mountain's craggy side,
And seeks the rocks where billows roll.
Fortune! Take back these cultured lands,
Take back this name of splendid sound!
I hate the touch of servile hands,
I hate the slaves that cringe around.
Place me among the rocks I love,
Which sound to Ocean's wildest roar;
I ask but this - again to rove
Through scenes my youth hath known before.
Few are my years, and yet I feel
The world was ne'er designed for me:
Ah! why do dark'ning shades conceal
The hour when man must cease to be?
Once I beheld a splendid dream,
A visionary scene of bliss:
Truth!- wherefore did thy hated beam
Awake me to a world like this?
I loved - but those I loved are gone;
Had friends - my early friends are fled:
How cheerless feels the heart alone,
When all its former hopes are dead!
Though gay companions o'er the bowl
Dispel awile the sense of ill;
Though pleasure stirs the maddening soul,
The heart - the heart - is lonely still.
How dull! to hear the voice of those
Whom rank or chance, whom wealth or power,
Have made, though neither friends nor foes
Associates of that festive hour.
Give me again the faithful few,
In years and feelings still the same,
And I will fly the midnight crew,
Where boist'rous joy is but a name.
And woman, lovely woman! thou,
My hope, my comfortet, my all!
How cold must be my bosom now,
When e'en thy smiles begin to pall!
Without a sigh would I resign
This busy scene of splendid woe,
To make that calm contentment mine,
Which virtue knows, or seems to know.
Fain would I fly the haunts of men -
I seek to shun, not hate mankind;
My breast requires the sullen glen,
Whose gloom may suit a darken'd mind.
Oh! that to me the wings were given
Which bear the turtle to her nest!
Then I would cleave the vault of heaven,
To flee away, and be at rest.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  阅读原文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自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哪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 全文↓

《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 阅读原文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自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哪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空间的概念。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
人们常常说,安居才能乐业。如今的城里人一见面,就问,你是住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啊?……喔,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也不富余,也算小康了。
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他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按一日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每年就要为你的职业付出2000个小时。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70000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70000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70000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大比例?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乏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适合你的事业,白桦林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囔过的。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画过的。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好好,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

感谢牧羊人的投稿 :)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黑羊》卡尔维诺  阅读原文

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 全文↓

《黑羊》卡尔维诺 阅读原文


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

一到傍晚,他们手持万能钥匙和遮光灯笼出门,走到邻居家里行窃。破晓时分,他们提着偷来的东西回到家里,总能发现自己家也失窃了。

他们就这样幸福地居住在一起。没有不幸的人,因为每个人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别人又再从别人那里偷,依次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人去第一个窃贼家行窃。该国贸易也就不可避免地是买方和卖方的双向欺骗。政府是个向臣民行窃的犯罪机构,而臣民也仅对欺骗政府感兴趣。所以日子倒也平稳,没有富人和穷人。

有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总之是有个诚实人到了该地定居。到晚上,他没有携袋提灯地出门,却呆在家里抽烟读小说。

贼来了,见灯亮着,就没进去。

这样持续了有一段时间。后来他们感到有必要向他挑明一下,纵使他想什么都不做地过日子,可他没理由妨碍别人做事。他天天晚上呆在家里,这就意味着有一户人家第二天没了口粮。

诚实人感到他无力反抗这样的逻辑。从此他也像他们一样,晚上出门,次日早晨回家,但他不行窃。他是诚实的。对此,你是无能为力的。他走到远处的桥上,看河水打桥下流过。每次回家,他都会发现家里失窃了。

不到一星期,诚实人就发现自己已经一文不名了;他家徒四壁,没任何东西可吃。但这不能算不了什么,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错;不,问题是他的行为使其他人很不安。因为他让别人偷走了他的一切却不从别人那儿偷任何东西;这样总有人在黎明回家时,发现家里没被动过--那本该是由诚实人进去行窃的。不久以后,那些没有被偷过的人家发现他们比人家就富了,就不想再行窃了。更糟的是,那些跑到诚实人家里去行窃的人,总发现里面空空如也,因此他们就变穷了。

同时,富起来的那些人和诚实人一样,养成了晚上去桥上的习惯,他们也看河水打桥下流过。这样,事态就更混乱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在变富,也有更多的人在变穷。

现在,那些富人发现,如果他们天天去桥上,他们很快也会变穷的。他们就想:“我们雇那些穷的去替我们行窃吧。”他们签下合同,敲定了工资和如何分成。自然,他们依然是贼,依然互相欺骗。但形势表明,富人是越来越富,穷人是越来越穷。

有些人富裕得已经根本无须亲自行窃或雇人行窃就可保持富有。但一旦他们停止行窃的话,他们就会变穷,因为穷人会偷他们。因此他们又雇了穷人中的最穷者来帮助他们看守财富,以免遭穷人行窃,这就意味着要建立警察局和监狱。

因此,在那诚实人出现后没几年,人们就不再谈什么偷盗或被偷盗了,而只说穷人和富人;但他们个个都还是贼。

唯一诚实的只有开头的那个人,但他不久便死了,饿死的。

 

感谢轻心理的投稿 :)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序言)》许知远  阅读原文

很少有比我更拙劣的旅行者了。二零零二年三月,我第一次前往纽约。距离两架波音飞机撞击大楼的事件不过半年,我却没想起去看一眼世贸中心的遗址,把很多下午时光仍进了拥挤不堪的史传德二手书店。这所城市的悲伤、... 全文↓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序言)》许知远 阅读原文

很少有比我更拙劣的旅行者了。

二零零二年三月,我第一次前往纽约。距离两架波音飞机撞击大楼的事件不过半年,我却没想起去看一眼世贸中心的遗址,把很多下午时光仍进了拥挤不堪的史传德二手书店。这所城市的悲伤、震惊、韧性、犹太面包房的香味和中央公园里的阳光,我都记不清了,发霉的纸张、腻腻的汗味、高高的书架、还有收银台前那个胸部丰满的姑娘,倒是从未忘记。

二零零四年的五月,我在巴勒斯坦的首都拉姆安拉的街头。阿拉法特正处于垂死状态,全世界的记者蜂拥至此,他们要捕捉一代传奇的落幕。在同事拍摄的一张照片里,我站在混乱街角的一根电线杆旁,身旁是表情亢奋的人群,我在心无旁骛地读一份《纽约时报》。它的记者就在现场,我浏览的这篇报道所描述的,不过是身边的场景。

阅读是一种逃避。真实而巨大的纽约、悬而未决的拉姆安拉,都令我茫然无措,甚至心生恐惧,而书籍、报纸提供秩序、节奏与边界,多么惊心动魄、不可理喻的事件都在页边终止,只要跳过几页,就掌握了历史的结果。

我忘记自己是怎样逐渐爱上了旅行。在行程中,我能控制自己的烦躁不安,试着观察陌生人的表情,和他们交谈,品尝他们的食物,进入他们的客厅,倾听他们的往事……

二零一一年一月,我坐在“突突突”声响的三轮摩托车穿越班加罗尔的小巷时,意识到自己真的爱上了旅行。我期待自己像是浮萍一样,从这条河流飘到那条河流。

但我不是浮萍,无根的自由带来的喜悦也注定短暂。书籍是一种逃避,它让你回避现实的失控。旅行也是,它经常是智力与情感上懒惰的标志,因为无力洞悉熟识生活的真相与动人之美,人们沉浸于浮光掠影的新鲜感,以为看到了一个新世界,不过是在重复着旧习惯。异质的声音、颜色与思想,没能进入他们的头脑与内心,不过是庸常生活的小点缀。

旅行更深的意义是什么?是加缪说的吧,旅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恐惧。旅行者远离了家乡,一种模糊的恐惧随之而来,他本能的渴望旧环境。正是在恐惧中,你变得敏感,外界的轻微变动都令你颤抖不已,你的内心再度充满疑问,要探询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类的所有知识、情感、精神世界,不都因这追问而起?

我期待、却可能永远也成不了加缪式的旅行者。他在一个充满着溃败与挣扎的时代生长,旅行与写作、武装抵抗一样,是他重构意义的方式。他对于恐惧的理解,或许只有浸泡在基督教气氛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

收集在这本书中的游记,不管它是多么故作感伤与镇定,仍带有明显的乐观情绪。它首先寻求的不是恐惧而是愉悦与知识。我像是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的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世界如此的多元与丰富,跳出这狭隘的自身吧,了解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我也常炫耀自己的见闻,沉浸于道听途说的快乐。拙劣的旅行者的弱点也从未消失,我谈论了死去的人物与书籍,描述了太少的当前与未来。

这些篇章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痕迹。离初次纽约之行已经十年,这也是中国崛起的十年。在我试图把不同见闻带给中国读者时,中国也迅速涌入了世界。中国的商品、中国人随处可见,中文的标牌也进入了欧洲的百货商场、博物馆中,开罗的小贩们会说“你好”,而阿姆斯特丹的橱窗里性感女郎们则大声叫出“有发票”。中国形象,不仅是那个广东烧味、黄琉璃瓦亭子、客家话构成的唐人街,更带着一个暴发户的金光闪闪、粗陋不堪的痕迹。中国社会内部的成就、困境与失败,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愈发分明。在旅行中,我总是不断地寻找这些痕迹。

在通往世界的途中,中国变得更清晰了,在试图了解中国时,我也多少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与价值。但我清楚,对内心的更彻底的追问尚未开始,我对于世界的理解,仍停留在知识层面,即使这层面也浅薄不堪。至于偶见的内心追问,也更多是暂时的情绪,而不是深沉的情感。我还生活在生活的表层,连接灵魂深处的根还没有生长,它需要真正的恐惧与爱。

 

感谢伯爵在城堡的投稿 :)

发给好友 | 转发到QQ空间 | 保存到记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