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争霸3吞食天地:回归学科 回归课堂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天元路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2:23:10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事,当时称之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倒也红红火火,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大了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学校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网络教学逐渐兴起,并迅速成燎原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成为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时髦口号,一个研究“整合”的热潮很快掀起。

一、       新兴的事物一定能普及吗?

什么是整合?目前一种比较流行的倾向是网络课就是整合课,这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网络课确实是整合课;另一方面它也只是其中之一。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是整合课。这是因为整合课的目的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或者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改善绩效。计算机辅助教学无疑能在这方面有所体现,因此是整合课的一种。那么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到底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什么呢?对这个问题,尽管说法不一,我的看法是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改善学习、增加绩效。既然优势如此明显,为什么不对此全面普及?教学实践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是有的地方和学校的硬件条件达不到要求;二是并非所有的学科、所有的内容都适用于网络环境,这是最关键的。由于上述两大因素,特别是第二点,使得许多追求时尚的人为网络而上课,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为了网络而教学,根本不管教学的效果,致使课上得很热闹,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很低。本人在参加了数次全国、省、市级整合课的评委工作后这方面的感触特深,而且这种课的教学三维目标的定位普遍较低,特别是认知目标,而这恰恰是我们的教学最为密切关注的。

早在1986年,美国就提出:教师是教改成功的核心和关键,认为教师应该像医生、建筑师、律师一样,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要求成为“无限熟练教师”。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从信息的不对称到信息对称,教师的专业要求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只有自觉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规律、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要真正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融合,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二、现实是利弊交织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发展到今天,现状又是怎样呢?

1、        风景这边独好

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信息技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以数学学科为例,信息技术的环境,使数学实验的重要性及其表现形式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图像或动态表现,有了更多的观察、探索、试验和模拟的机会,从而可以形成顿悟和直觉,既可以作出预测,又可以通过检验假设,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是数学的一个必要的而又往往被忽视的部分,但“证明”却是数学的一个特殊而又充满活力的成分,因此有人认为,借助于计算机,数学已经成为一门新的实验学科,它的活动天地不再局限于演绎推理的形式体系之中。数学实验的引入,给我们的数学课注入了许多活力,更给予学生一个“完整的数学”。在多媒体手段的支持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成了一间功能齐全的“数学实验室”。

在“数学实验室”进行数学教学是一个能体现用归纳和实验手段进行的数学教学,其流程为:从实例出发——在计算机上做实验——发现规律——提出猜想——进行证明和论证。这是一个以问题为载体,以计算机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模式。它能体现数学发明、发现中具体与抽象的辩证关系,能充分展示“真实的数学”。在数学实验室里,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理解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过程,从感觉到理解,从意会到表述,从说明到证明,一切均可在眼前发生,数学的抽象变得易于理解,数学的严谨变得合情合理。数学实验缩短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数学变得可爱而亲近了。同时,数学实验中也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了学生。比如,我们熟知的“几何画板”,由于“几何画板”能够在变动的情况下,反映不变的几何关系——几何结论(定理),“几何画板”也就成了一个极好的“数学实验室”,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聪明才智得以开发,思维能力得以培养,数学素质得以提高。现以“几何画板”这个数学平台为例,看两个教学实例。

〖案例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先让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每一个角的大小,求三个角的和,猜想出三角形和为180度这一命题,再让学生自行证明。这样,首先学生情感上容易接受这一知识点,其次体现了数学前后知识的联系,更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富有成就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案例2〗“勾股定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从三角形的旋转中,自己发现“勾股定理”及证明方法,这就很好地利用了学生普遍具有的“图形旋转面积不变”这一非形式几何知识作为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自然“生长”出新的知识,这一知识的生长过程是一种主动的探索过程,不仅使新知识找到了牢固的附着点,而且使知识结构在探索中得到发展。

为进一步说明问题,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题目〗已知动点P在直线y=a上运动,H是Y轴上的定点,试求三角形OHP的内心点E的轨迹。

利用几何画板,在Y轴上取一点H,作X轴的平行线y=a ,在直线y=a 上取一点P,连接O、P、H成三角形,并作出该三角形的内心E。让P点在直线y=a 上运动,跟踪E点的轨迹;在Y轴上拖动点H,观察轨迹变化。学生通过上机实践,首先发现E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段;在第二步操作实践后发现轨迹还可能是线段。观察的结果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他们主动进行字符计算,分析图像形成的原因,检验数学实验的结果。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轨迹的变式,比如求三角形的重心、外心的轨迹;让P点在其他曲线上运动,求解相应的轨迹等等。让学生选择一种变式,继续做数学实验,观察图形的变化,并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论证,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实践表明,计算机能够提供理想的“数学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个别活动与小组讨论的要求,也便于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由信息技术支撑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实验、探究和发现等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更可以动手操作,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学生通过听、看,特别是做,获得数学学习的切身体验和深刻感悟,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与价值。诚如有心理学家所说:“听过会忘记,看过会记住,做过会学会”。这也是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讲,可归纳为三点:信息技术的介入有利于创设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情境;信息技术的介入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介入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

2、春天里的不和音符

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了多媒体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像讲椭圆的定义,完全可以用木条加钉子的操作方法处理,方便实用。而有的教师却不厌其烦地做成动画,既费时又费力,投入大、收效小。二是用了多媒体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三是用了多媒体方便的是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如有的教师把数学概念、性质、例题、过程等一概做在课件里,上课没有板书或很少板书,教学容量是大了,学生却只顾观看,根本无暇理解和思考,教学成了“单边”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没有体现。四是仍然存在着教学为了媒体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如一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课,大量的三维动画的展示,影响了已是高中学生空间想像力的发挥。五是运用数学工具型软件有混乱现象,如几何画板和Excel,这果然与现行教材有关,但教师的把握却是最为重要的。笔者曾经到过德国,媒体运用是德国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投影胶片、电视、电脑、示教板、模型及实物投影等,种类繁多,运用灵活,效果显著。德国教师运用最多的还是投影胶片和实物模型,简洁明了表达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容易收到实效。由此使人想到了我们的“整合”,“整合”不是要热闹,不是作秀,而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为了改善学习、增加绩效。从德国的教学,他们教师媒体的合理运用,至少使我们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整合”必须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效果而“整合”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三、想法多多正当时

新课程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种整合并不是两者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具体讲,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帮助学生主动探究、分析研究的工具,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发现、创造。

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开放性质的整合,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这种开放不仅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教学时空、呈现方式等方面。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整合”研究成果的推广度;“整合”的有效度;“整合”的显见度;“整合”的认可度等“度”上下功夫,就数学学科而言,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如何在“整合”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及自学能力?如何对情感缺失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于这些问题,总的想法是应该正确处理好课程与技术、预设与生成、形式与内容、主导与主体、互动与呈现的关系;要关注课前和课后,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整合;要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和教师的基本功。在“目中有人”、“人机互动”、“突破重点”这三方面作努力。具体来说,强调“目中有人”,就是要求教师克服以课件为中心的教学倾向,牢固树立“以学论教”的教学原则; 强调“人机互动”,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课堂是学堂,课件“动”起来不是目标,学生“动”起来才是目的,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才是整合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突破重点”,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摸清“两端”,即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依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好整合课的教学重点,然后“重锤”敲击,这样才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切不可有“人灌”加“机灌”或者说“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陈酒”之嫌,真正让“整合” 回归学科、回归课堂,这也符合现在倡导的回到“原点”的课程理念。

由此,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的教师们在实践中,还得少一点“热闹”或者说“作秀”,多一点实在,多为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着想,要充分重视“情、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当然,我们更有理由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课程整合的深入,信息技术会使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插上翅膀,使之更加扎实、有效。注:本文发表于江苏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教育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