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文新局:打牢坚实基础 鼓励全民参与 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10:09
焦作市文新局:打牢坚实基础 鼓励全民参与 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1-01-29]  

焦作市文新局局长 孔令江

    焦作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城市。近年来,在省文化厅和焦作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摸索出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和举措。借此机会,向与会的同志们作以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本情况

    2004年,焦作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和财政局牵头,成立了焦作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焦作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2005年8月,焦作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2007年6月,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全市六县市四区也都相继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相关组织,其中武陟县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目前该县已有两个乡级保护中心和五个村级保护中心。

    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至今,已有国家级项目9个,省级项目45个,已命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1名,各项指标均在全省排在前列。先后组织实施三批市级名录和两批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验收评审和公布命名,现有市级名录101项,市级传承人123人。各县(市、区)也先后公布了县级名录和传承人,目前,我市已有县级项目325项、代表性传承人193名,全市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初具规模。

    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打牢基础,建立完备的工作体系。

    建立完善的机构组织、严谨的制度体系是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我市十分重视机构和制度建设,着手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在成立相关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的基础上,出台了《焦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办法》,规范了非遗项目的申报标准、条件以及申报程序,建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逐步健全相关组织,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具备了较好地条件。

    (二)加强培训,大力提高工作队伍素质。

    过硬的专业队伍是有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力保证。在非遗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建立了非遗基础知识与专项培训相结合、专题培训与以会代训相结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机制。每年都要组织参加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组织的相关培训,而且不失时机地邀请国家、省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培训,同时还针对全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适时安排各非遗基础知识和专项工作的辅导培训工作。例如,2009年非遗普查期间,在基本知识培训基础上,组织普查专业知识辅导培训28场次,对全市六县四区的3000余名基层文化专干和业余文化骨干进行了非遗普查工作相关知识和基本操作的专项培训。

    (三)摸清家底,建立健全名录和传承人体系。

    摸清资源底数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后,率先开展了此项工作。2009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全面展开,经过广泛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普查任务,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情况。全市共收集普查线索100141条,立项调查3239项,形成文字记录、资料390万字,市级非遗普查工作汇编本和类别汇编本114册,音像资料113盒,电子资料62G,为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摸清家底的同时,我们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名录的申报和建立工作,在组织申报首批国家级、省级名录的基础上,大力组织和推动市、县两级名录体系建立,目前每个县区都公布了自己的非遗名录,全市已经建立了完备的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人体系,保护工作已基本步入规范化轨道。

    (四)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工作。

    为使非遗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我市组织新闻媒体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报道,并利用各种文化阵地,采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普及宣传。2006年以来,我市除利用“文化遗产日”进行多种活动宣传普及非遗知识外,还采用展板展示和动态项目展演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经常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并在形式和内容上逐步进行丰富完善。我们先后制作了《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宣传手册》,出版了《怀川记忆——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集成》,开展了非遗项目进课堂、进校园、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2010年,我市在端午节、七夕节期间积极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宣传活动。12月份,我们还与河南理工大学联合举办了2010年焦作市太极拳文化研讨会。

    在我们的不懈努力和鼓励扶持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自发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中。2010年,我市命名焦作市武术馆等8个单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河南理工大学等4个单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陈家沟太极拳学校等10个单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温县太极拳博物馆等3个单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其中,焦作师专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温县陈家沟武术院、博爱县月山八极拳传习所被命名为省级非遗传习所,温县太极拳博物馆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三、下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设想

    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思路已逐渐从单一的项目保护向项目、传承人以及相关自然、社会环境的立体性、整体性保护转换。正在积极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国家级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机构建设,努力推动市县两级保护机构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保护工作。二是要继续加大对非遗保护的宣传力度,将普及对象从大中专院校向中小学校扩展。三是加强非遗资源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对相关档案和数据库进行科学地整理、保存和利用。四是继续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培养高素质的非遗保护工作专业型人才。五是加强与高校合作,进一步提升保护工作的理论研究水平,筹划推行非遗保护志愿者制度,扩大社会参与面。六是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积极探索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路子。

    虽然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今后,我们将加强与兄弟市县的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