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服务器有哪些: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22:40

昨日是第2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

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几位市民正在阅读有关抑郁症的知识。

    ■昨日是第2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旨在强调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应该多些了解,多些理解和包容,消除偏见和歧视,接纳和关爱精神病患者。

    ■记者从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到,根据该院近年来所接病人的情况来看,青少年学生、农村青年以及老年人三类人群是我市精神病高发人群。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躁狂症)以及老年痴呆患者为主。

    ■专家建议,每个人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卫生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多参与社会群体活动,积极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要主动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事的心理状况,通过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全民精神健康水平。

 ●本报记者 曹优生

    昨日是第2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记者从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每年接受并确诊为精神病患者的人数达1500多人。医生表示,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重在社会与家庭,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就是强调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应多些了解,多些理解和包容,消除偏见和歧视,接纳和关爱精神病患者。为此,记者挑选了3个典型病例,请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精神卫生的重要性。

    16岁初中生患上精神分裂症

    家住五华的小张今年16岁,正在读初二,由于父母在外务工,他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近来,小张逐渐变得孤僻离群、生活懒散,对外部事物不感兴趣,注意力涣散。同时,他白天头疼、心烦,晚上经常失眠。他有时叫喊不停,有时独自说话,总说有人要伤害他,但面部表现却很高兴。他还认为别人咳嗽、吐痰等都是要对他采取行动的某种信号,他为此还打了人。

    “小张是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数青少年发病原因多与遗传、性格、社会、心理等原因有关。”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二科医生刘献标表示,有关研究表明,大多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父母之间关系都比较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协调。这些因素以及父母的不良行为习惯在患者成长过程中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或强化作用,使易感素质增强。比如,对子女管教过于严厉,对子女提出的要求不予理会,父亲对子女不够关心,母亲有过度保护的倾向等,都是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33岁农村男子患上情感性精神障碍

    今年33岁的李先生来自兴宁,由于家中经济拮据,他性格孤僻,至今未婚。两年前,李先生开始睡不着,并出现生活懒散、常发呆发愣、衣衫不整等现象,同时,他还不愿料理日常农活,经常漫无目的地在村里游荡。后来,李先生还经常跑到邻居家中傻笑,并出现有人要陷害他的幻觉。李先生的家人这才把他送到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李先生患上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主治医生介绍,由于我市地处山区,农村青年精神卫生状况较差,不少青年会因婚恋、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就业等方面问题诱发精神病。

    70岁老大爷患上反复性躁狂症

    “我之前经常吹牛,有点钱就大手大脚花掉,脾气也很暴躁……”昨日,病房里的杨大爷告诉记者,他由以前的不爱说话变得异常开朗,有时甚至非常冲动,并自我感觉非常伟大。据了解,1993年底,50多岁的杨大爷一天只睡得着一两个小时。后来,他的话语越来越多,经常对别人评头论足,做事草率,脾气也很暴躁,动不动就在家里摔砸东西,还经常幻想着以后会升官发财。手头一有钱就全部花掉,并把买来的东西随便送给他人。家人感觉杨大爷情况不对劲后,便送他到医院检查治疗,可他的躁狂症还是不断复发。

    今年9 月中旬,杨大爷被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为反复性躁狂症。他的主治医生表示,遗传、性格、环境都有可能引发躁狂症。老年人因为子女经常不在身边,无人陪伴,精神很空虚。同时,由于在社区与他人互不交流,这让他们极易患上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全社会应多接纳和关爱精神病患者

    记者从市第三人民医院了解到,根据该院近年来所接病人的情况来看,青少年学生、农村青年以及老年人三类人群是我市精神病高发人群。据统计,该院每年接受并确诊为精神病患者的人数达1500多人,目前,正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病人有300多人。其中,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躁狂症)以及老年痴呆患者为主。

    那么,应如何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呢?刘献标表示,一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重视精神心理疾病知识的宣传。二是个人要有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做人要有宽广的心胸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凡事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要有一颗平常心,做到知足常乐。三是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促进个人精神健康。每个人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卫生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遇到困难和挫折应保持乐观的态度,树立信心,多与人接触,和睦相处,多参与社会群体活动,积极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学校来说,老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谈心,多加留心他们的心理状况。如果发现孩子心理有了不良变化,应及时疏导。对于家长来说,应该尽量创造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不要对子女要求过严,期望过高,使孩子们过早地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对于子女来说,应该多鼓励老人外出参与社区活动,结交朋友,在家双方多沟通,让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生活。农村青年如遇婚恋、就业等问题,家属都应该及时沟通、劝解,以此来解开其心结。(梅州日报2011年10月10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