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削弱攻势任务:美术教学手段和作业评价方式的转变与更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20:46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格局。以新的视角,从学习方式上把美术课程划分为四大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因此,新课程标准赋予了美术教学更多的内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是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所有从教者的最高目标。

关键词:创设营造力求创新重视评价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而时代也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素质教育的舞台。作为老师,如何教会、引导孩子走好成长中的步伐,是急待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少儿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角,同时也是多学科知识交合、传播的载体。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份资源,实际上等于为孩子的未来提供、储备了一个综合的强大智库。

多年教学实践,深悟些道理。由于儿童的特定心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知识而淡化技法。对于儿童来说,前者是“游戏的序言”,而后者才是“游戏过程”的精彩所在。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往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我们常常要求孩子坐端正,不得讲话。而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趣。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把威严放下,做孩子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沟通。我在上课时,常以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较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由此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二、绘画课要摆脱“像”立意创新。

按照旧思想的主张“你这张画画得好不好,像不像”很重要。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多数画得不好,或是不像,那这堂课就宣告失败。而现在,我们要改变这种思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他们将来都成为“梵高”而是借以美的熏陶更加健康地发展。例如在学习《猫和狗》一课时,在讲解猫、狗的头部及身体形状的时候,要求学生画出姿态不同的动物模样。“逼着”学生求新求异,画后再让学生对不同的猫和狗的姿态进行比较。而通过此种作法,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有益于课堂教学。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来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摆脱旧说法中的“像”。

三、创作课应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求变创新。

创作在美术教学中是个难点,教师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的重要性。但实际操作却并非易事:如有的学生根本想不出让你如何对他进行点拨,让他想象。又如,遇到画功较差的学生即使他想创造立意的作品,可他想到了却画不出。在以前,这些学生教师就让他们“顺其自然”。而后果是把学生的想象力扼杀了。现在我们换一种角度思维:不一定非要学生创造出“标新立异”的作品来,而是采取把好的作品变一变,改一改,同样也是种创作与想象。例如在教美术教材第一册《鱼在水中游》时,可以把教材中的范画进行改变:把一群鱼变成几条鱼,把大海变成水波,把暖调变成冷调,这样由繁变易,学生也体会到通过想象得到满意作品的乐趣,同样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

四、工艺课要敢于突破、超越,力求新意。

小学阶段的工艺课教学对材料准备依赖性强,工艺教学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说受限于教师、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课前没准备相应的材料,工艺课教学便无从下手。所以,令不少学生怕上工艺课甚至不喜欢上工艺课,不仅是因为工艺美术课要耗费大量材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少学生无法达到课本中成型的工艺品的样子,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讲策略,更要“超越”。通常的方法是:平时让学生准备一只“宝贝箱”收集日常生活中闲置的小物品,这只“宝贝箱”待到真正上工艺课时就派上了大用场。除此之外,教师在课上启发、引导学生制作工艺品的过程时,从开始设计、制作以及完成的几个环节,都应该始终贯彻让学生以本身的热情、个人喜好等内在因素投入作品中,而不要受困于制作技巧。如此让学生能有更多时间、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材料与作品的内在联系,从而超越材料本身的意义。例如在上《有趣的拼摆》一课时,启发、引导学生用各种收集的实物、材料进行拼摆,并告诉他们一定要发挥想象,摆成与别人不同的图案、造型来,如此提高了学生对美的创造力。

五、欣赏课要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美术欣赏课可以理解成语言、文字、实物或结合挂图的综合运用与传播。针对学生个体对所学的欣赏知识难以消化的窘境,现代化教育手段“迎难而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很快得以消化,而且扩充了课堂容量。例如在上《表现革命历程的绘画》一课时,通过自己找些画册、光盘、网上下载资料储存在电脑硬盘中等途径,制作课件。它通过声音、图象、音乐刺激学生兴趣。同时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在画面欣赏的过程中陶冶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加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六、建立正确的作业评价方式。

一堂课的终结阶段这里主要是指作业评价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审美尺度,从作品中去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把它作为衡量好差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增强。为了探索美术作业的有效评价途径,我们把评价职责落实到师生双方。

1、确立评价标准。根据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理解儿童的眼高手低。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不从艺术性考虑,更不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

(1)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

(2)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

(3)允许大家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获得成功。

2、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让学生学会自省促进发展。

(2)师生共评。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的画哪里好?你认为他的画有没有创意……

(3)作品展评。将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优劣比较,一目了然,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力求完美。

(4)作业批改。这一形式不能因为课堂上的讲评而简化,这样会使未能在课堂中展示作业的学生觉得得不到关注,使无力修正的学生得不到指导,教师应利用这一时机,用铅笔圈点加简短评语的方法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评价。

作为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课程改革的重任。在美术教学中,把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把美术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