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7.0生存猎人怎么样:金刚经直释 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7:52

金刚经直释 一  


 

 

 

 

 

目    录

题目              页    题目              页

前言                   1    法会因由分第一         1

善现起请分第二         4    大乘正宗分第三         8

妙行无住分第四        12    如理实见分第五        15

正信希有分第六        16    无得无说分第七        20

依法出生分第八        22    一相无相分第九        26

庄严净土分第十        31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37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38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45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52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61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66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69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80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84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85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87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91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92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94    持经功德分第二十五    95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97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101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103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105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107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110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112    结    尾             116

帝释及三十三天的故事 118    阿修罗王与帝释的故事 119

金刚经常见词语注释目录122

 

前    言

在佛教典籍中,《金刚经》居佛藏之显要,流通最为广泛,因为《金刚经》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遍修六度等的规范,是成佛过程中的路标。此经是入大学的教科书,但无论初修久学,男女老幼,识字或不识字,无不喜欢读此经,可知其因缘之不可思议,夙世必读诵此经,故学佛不可以今世论,而轻视初学者!

《金刚经》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因为《金刚经》涵容了六百卷《大般若经》。《心经》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般若是诸佛之智母,至道之精微,是法海之泉源,如來之秘藏。

生命的内涵是福德和智慧,佛陀的福德与智慧都达到圆满,故称为两足尊。众生最缺乏的就是智慧,故很多人活得很累,心里的负担很重。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观念里,就是相同的环境,因各人的观念不同,就有不同的情怀。同样一轮明月,看到它有人伤心、有人欢喜,此即“唯心所现,唯识所辨。”“心生则种种法生”。又众生非常执着,不明白宇宙人生就是因缘和因果,亲友、身体、事业、财富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故轮转生死无有出期。《金刚经》是医治心病的良药,能开发众生

. 1 .

的智慧,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能扫除心灵的尘埃,提高心境的层次,最终了脱生死,成就无上佛果。

《金刚经》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形成产生过巨大影响。《金刚经》与《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颇有因缘:中土禅宗自梁代菩提达摩发轫,至隋唐时,其五祖弘忍已将所依经典由《楞伽经》改为《金刚经》。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惠能,因闻客人诵《金刚经》而豁然明悟,别母弃家投奔弘忍。在听弘忍讲《金刚经》时,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接受《金刚》印心,最后成为禅宗六祖。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即金刚石,佛教中常用金刚的坚固不坏喻如来智慧,故经名的意思是说以金刚不坏之志和大智慧心乘度众生到彼岸。《金刚经》属大乘般若系经典,其内容为“多闻第一”的佛弟子阿难记述释迦牟尼世尊与须菩提关于佛教义理的答问,梁昭明太子将全经内容分为三十二分。

《金刚经》为一切凡圣悟心之门,了悟无明妄心,即是妙慧真心,二心同体,故曰悟心。三界以心为主,心名为地,能印心者,究竟解脱,故又名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此经以空慧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次第用“无我、无人、无众生、

. 2 .

无寿者。”和“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等三段论式,阐发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者即是非相”,即世界上一切事物皆是空幻不实的空观、中观和假观认识论,它提倡修行者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留恋执着,并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去降伏妄心,从而悟到三千大千世界是个幻相,是一合相,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现出来的,故不可执着,达到“如如不动”,证入“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的实相境界。

《金刚经》最早由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四年(402年)译出。鸠摩罗什(344——413年,日本冢本善龙考证为350——409年)是天竺人,七岁随母出家,由小乘改学大乘而成为中观派大师。弘始三年(401年)到长安,十多年间共译出经论七十多部近四百卷,第一次把印度佛学按本来面目完整地介绍到中土,在中国佛教史上,他与真谛、玄奘、不空并称为四大佛经翻译家。《金刚经》的广泛流传,与鸠摩罗什忠实原文的态度、呕心沥血创立佛学名词、娴熟的意译技巧有很大的关系。

继鸠摩罗什译本后,又有五种异译本:北魏菩提流支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南朝陈真谛的《金刚般若波

. 3 .

罗蜜经》、隋朝达摩笈多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第九会第五百七十七卷)、唐义净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而世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通行。

    现代人读佛经,第一难关就是文字关,特别是文言文、繁体字、偏僻字、佛教典故和叙事方式等,因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这些常识,这就是“文字障”。这个“文字障”不破是很难明白经中义理的,更不用说去领悟了。有鉴于此,末学借鉴直释方式,着重于字、词、句的解释,文字一律用简化字,正文用二号字,注释用加粗四号字,讲说和附文用小三号字,但愿这样的注释方式能给读者带来学习本经的便利,为“释字”与“解义”做个桥梁。又因前后经句文同而义不同,学者每苦于不明经义之所在,故每在注释时加以说明。

这次校释用的是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由于末学识量有限,而佛教义理博大宏深,校释中粗疏和谬误一定不少,祈盼各方大德和读者斧正。

 

 

                                夏省虞

                             2007年3月16日

. 4 .

法会因由分第一

每一部佛经前都有序分(即序品,“分”或“品”指佛经的篇章),它包括通序(诸经都有的序文)和别序(有别于他经的序文)。它们是说法聚会的因缘所由来。通序有六种成就(业绩):信成就(阿难信顺本经——“如是”)、闻成就(阿难亲耳听闻佛法——“我闻”)、时成就(说此佛法之时——“一时”)、主成就(说法之主——“佛”)、处成就(说法处所——“祗园”)、众成就(一座同闻佛法僧众之多——“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这六种成就证明此法可信,非为谬妄。别序则表现佛的实相(本然状态),由释迦牟尼的饮食起居而引出正文。

如是如此阿难自称如是我闻即“我闻如是”,是佛经开卷语,谓我亲闻佛如此说一时当时,佛说经之时全称佛陀、浮屠等。本体上说是“智慧”,作用上讲是“觉悟”,意为觉者,智者。指彻底觉悟并且具有大智慧的人,即觉行圆满的人舍卫国舍卫译为丰德,财丰德足之意。原为古印度憍萨罗国都城名,位于中印度境内,为了区别于南部另一憍萨罗国,故以城名代国名。城内有给孤独长者施舍的祗园精舍,释迦牟尼成佛后,曾在此安居、说法祗树给孤独

. 1 .

简称祗园、祗树园,也称祗园精舍,原为波斯匿国的祗陀太子的树林,故称祗树,位于舍卫城城郊,祗陀太子与给孤独长者两人在此共建精舍,施舍给释迦佛,供佛陀停留、暂住和说法用,这是继印度南方王舍城耆阇崛山的竹林精舍后,佛陀在印度北方说法的根据地。给孤独:人名,本名须达多与大比丘佛教“四部众”之一,指已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僧侣,俗称和尚。意为乞士、破恶、怖魔。乞士:就是乞求的人,在这里是:“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意谓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为维持生命,要受用饮食,但只是为乞食而乞食,不知乞求如来的正法,那就与一般讨饭的人没有差别了,所以乞食是为了修行。佛陀规定,在四十里之内,有人讲经说法,出家二众如不去听,即是犯戒。破恶:是说出家二众,既然已经出家,就应本着佛法修行,破除种种恶法,如出家不能破恶,那就与俗人无异。怖魔:是说出家二众,在登比丘坛受比丘戒时,诸护法神皆来护佑,遣使地行夜叉,报告空行夜叉,展转传到魔王波旬那里,魔王就生起极大的恐怖。因魔王最喜欢魔子魔孙越多越好,令三界内的众生,都掌握在他的魔掌之中,决不愿意有一个众生跳出他的掌握,现在出家人发愿受戒,依法修行,将离三界,当然使魔恐怖起来,

. 2 .

故名怖魔。大比丘:指年高德劭的和尚意为法众,佛教指四人以上的僧团千二百五十人指先习外道,后皈依佛门,随侍佛祖左右,并参加每次法会的基本会众偕同、聚集

尔时其时,那时世尊佛十号之一,原为婆罗门教对长者的尊称,佛教用以尊称释迦牟尼,因为佛具备众德,为世钦重,故名。一说释迦佛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环视四方,宣示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故名,食时到吃饭的时候,著法衣,指僧伽梨衣,又称忍辱衣、福田衣、百纳衣,佛教规定僧侣集会、说法、乞食时必须穿此衣全称钵多罗,也称钵盂、应量器,为僧人盛食的器具,入舍卫大城乞食佛教规定,比丘须乞讨食物养活自己,不能经营生计,乞食是佛教十二头陀行(苦行)之一。于其城中,次第按照次序乞已乞讨完毕,还至本处返回祗园,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铺设座位,打坐参禅

此经以无住为宗,正显般若智用之相貌,故以降伏为纲宗。但般若无相,唯借行住坐卧以显。显即领会之意,会则处处风光,在在般若,翠竹黄花,尽通人意,不会则越说越糊涂。

. 3 .

诸佛说法本无定相,诸法空相,随处是法。不离行住坐卧,应机而启,何须言语音声?在在般若,处处放光,非肉眼可得见的!自食时至敷座而坐一段,演世尊以六波罗蜜行化,乞食是教布施;着衣持钵是教持戒;次第乞是教忍辱;收衣钵洗足是教精进;敷座而坐是教禅定,一切皆是般若,此是世尊不开口之说法,六波罗蜜门尽已释入。放如是无相之光,是世尊已说真如般若竟,见此光者即证得金刚般若三昧。而人皆不见,独须菩提知机而启请。机者适时适地,如闻此法,必可领悟,这就是法会的因由。又此经所说,偏重金刚般若之用,故第一品即是表用。用随体立,体由用显,体在用之中。

般若者,要用于恰恰当机之处。眉言目语,本无声音,对方也不必以目见,不必以耳闻,又何必再启言说。但说法者为度众生,闻法者为利己益他,故须菩提虽已明悟世尊之旨,但为普利群生,仍当机启请,明知无法可说,不妨且说不可说。

 

善现起请分第二

佛的日常起居(行、住、坐、卧)无时不在体现并宣说实相般若,但只有那些证得佛果的圣人才能

. 4 .

领悟,一般的凡夫俗子以及善男信女都不能了悟这种般若妙法。为使大众开悟,须菩提从座位上站起,请求佛为众生解说佛法。

当时长老对出家年长、德高僧人的尊称须菩提意为善现、善吉、空生。原为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婆罗门种姓,出家之后成为释迦佛十大弟子之一,在大众信徒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谓披袈裟而偏露右肩,表示对尊者恭敬,右膝著地称为胡跪,比丘实行的礼节合掌又称合十,原为古印度一般礼节,佛教徒沿用,合两掌十指于胸前,表示一心礼敬恭敬谦恭礼敬,而白佛言:“希同稀旷世少有世尊!如来佛十大尊号之一。意谓乘真如(真正如实)之道而来,或如实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分三种:1、乘真如之道从因来果而成正觉之故,是真身如来;2、乘真如之道来三界垂化之故,是应身如来;3、如诸佛而来,是化身如来善于护念使外恶不入为护,使内善得生为念所有菩萨全称菩提(觉悟)萨埵(有情),意为觉有情、道众生。凡是抱着广大的志愿,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苦恼中救度出来,而得到究竟的安乐,即自度度他;并要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

. 5 .

底的觉悟,即自觉觉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发大心的人,便叫做菩萨。泛作受如来教法的大乘僧侣或居士的尊称,善付嘱嘱托佛法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指皈依佛教的善男信女,是佛对在家出家的男女的称呼,美其信佛闻法,许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译为正遍知,合起来就是无上正遍知,意为无上正等正觉。无上表示佛的觉悟是究竟圆满的;正等表示佛的觉悟是普遍无遗的;正觉表示佛是觉而不迷的。全句指能够觉知真正平等的一切真理,能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一种智慧,是佛教徒修炼的最高境界指誓愿,云何应住稳定?云何降伏制服心一般指人的天然本性。心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异名,有积集和集起二义,积集就是集诸法种子,集起就是生起诸法。这里是指心头魔障,迷妄之心。句意谓他们应当怎样稳定心念,得到常住的真心即无上正等正觉?怎样去制伏他们的迷妄之心呢?”

须菩提问话的意思是,般若以无住为宗,不住于住,是名正住,那怎么才为究竟住呢?于是请佛为诸菩萨来决定。因世人迷惘,内心因知见烦恼疑惑不定,为多生习气所冲动,现前习俗所引诱,不

. 6 .

觉入于邪道。及已修行,悟道未彻,法障仍在,所知又起,此微细疑即无明惑,非佛不能为之决定。若得究竟住者,即能降伏其心,即名证得无上菩提。降伏不是压伏六识如凡夫之修,也不是断灭七识如二乘之修,而是用般若扫荡八识田中的微细习气,转识为智,如化敌为友,化恶人为良民一样,故称降伏。降伏二字是用在已发心之后,因为虽然发心,而取舍进退莫决,因而生疑,心遂惑荡,若不将此妄心降伏,必不能安住于大乘。故不依有住而住,也不依无住而住,才是真降伏。

修行要从根本修,而心就是根本,何以故?《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辩。”《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心生,所以心为根本。教有警偈:“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维摩诘所说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虽经劫数,终不能成。若于内觉

. 7 .

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佛言:“善哉赞叹词,犹言“问得好”,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仔细听,当立即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好吧世尊,愿乐欲闻希望并乐于听闻说法。”

须菩提因机启请,世尊赞叹而印可,彼此原已心领神会,故须菩提曰唯然,表示自己已明悟如是之旨。但目的在于度众,因大众尚未达意,愿佛再以言语说如是法来启发大众,故愿乐欲闻。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能广度一切众生,使他们进入脱离生死轮回、绝对寂静的涅槃境界而到达理想的彼岸,但又不执着于度众生之相——即不认为众生被灭度,因为佛性平等,众生可以自度成佛。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而度众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正宗的大乘之理。

佛告须菩提:“诸所有菩萨摩诃萨摩诃译为大、多、胜,摩诃萨意为大众生,是对众生的

. 8 .

称颂词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众生又称有情。指借因缘和合而生的人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之类,若或者卵生,若胎生,若湿生从湿气而生,如腐肉、粪便中的蛆等,若化生不用孕育,依靠善恶报应的一种不可抗拒之力而生者,如天神、饿鬼等,若有色欲界、色界和有色身(质碍之身)的众生,若无色没有形体,没有物质,仅存识心(精神世界)的无色界众生,若有想指认识直接反映的表象及据此形成的概念。有想指住在有想天的众生。有想天是欲、色和无色三界中除色界无想天和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外,其余诸天诸处的统称,若无想指住在色界无想天的众生,此天众生已灭绝一切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指住在无色界最高层非想非非想天的众生。此处众生,无下界众生粗想的烦恼,故名非有想或非想;但又有细想的烦恼,故名非无想或非非想,我皆令入进入无馀涅槃涅槃:除尽了烦恼,到达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是佛教修炼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一般指息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涅槃译作圆寂,圆满一切智慧,寂灭一切惑业之意。无馀涅槃指寂然不动之心,即生死的因果和烦恼已经断绝,不再受生于世间欲、

. 9 .

色、无色三界,人法双空,了无挂碍,受无乐之乐,更无有乐过于此乐灭度涅槃的意译,指灭烦恼,度苦海,到达不生不灭,不去不来的境地。这里谓使之灭度之一切众生。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一切众生按生成方式,分胎、卵、湿、化四生;就其身虚实而言,分有色(有物质形态之身),无色(无物质形态之身)二类;从心的虚实来说,分有想、无想及介于两者之间的非有想非无想三类。佛让一切众生自觉自悟进入无馀涅槃境界。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是从众生成佛的内因来说的,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可以自度成佛;众生性本清净,无生无灭,所以没有众生得到灭度,这有三种含义:一言实无能度、所度诸相,有能度,即立我人四相。二言众生本来成佛,不必定由我度而成。三言众生即内烦恼,此内众生由四相而起。自己的烦恼众生何时度尽,即何时成佛,一切众生之类,皆如是此,也各各有其内烦恼众生。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指一切事物的外观形状。我相:指执着于构成“实我”的四大(地水火风)的色身这外在相状人相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作真实存在的

. 10 .

外在相状,执着我是人,与其它众生不同,故心存憎爱,意不均平,以人自高,欺杀它形众生指把轮回六道的自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故心存憎爱,意不均平,以人自高,欺杀它形众生众生相指把依五蕴而生的众生之体当作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故念念常随世心流转,不求解脱寿者相指把假相的生命存在时限(即寿命,一种阶段式存在的生命)当作真实的外在相状,故心识不忘,业种常萌,不悟无生真空实性,常随心境意识流动,即非菩萨如有能度之我,即名我相;有所度之众,即名人相;我和众生,具此因缘,即生功德胜劣成就烦恼等法见,名众生相;此念不除,坚执如寿命,即名寿者相。但大乘菩萨有实教离相菩萨和权教有相菩萨之分。前者的特征是离弃诸相,如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那就不是实教离相菩萨。但实教离相菩萨为度化众生,会权且现种种身,就变成权教有相菩萨,但此菩萨呈现的四相俱为假相。”

    凡事必赖资粮才能成就,何况是学佛修行!世无众生,依何成佛?佛度众生,众生也成就了佛。佛说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各各本来成佛。发菩提心者,就是发亲证菩提心之心,故先降伏其心。但众生迷而不觉,间或有觉,忽又复迷,这是因为众生

. 11 .

只知执我,愈执愈小,愈难成就。由小发大,必先无我,而无我的层次甚多,此略说二种:一明我,明白自己究竟是何物,四大幻身为我吗?根尘幻合为我吗?层层开释,则知真我并不是这些,只有我常恒不变的如来藏性才是真我;二法我,即我本性中所起的幻心幻法,既因幻心而由觉入迷,就必借幻心出迷入觉。人果能同体大悲,则执我之见日小,利众之心日大,至普遍广大,冤亲平等时,即离一切诸相,是名无我,即名为佛,故发大心度众,必须扫除我人四相。以大心无相故,了知本来不有,若有我人四相,即是根本烦恼,这是入生死之总根,怎么能成佛呢?此分是总破四相,是降心的唯一办法,为成佛第一资粮。

 

妙行无住分第四

无住就是不要执着。菩萨对一切事物都应该无所执着,这种原则运用到布施上,就是不住相布施。不执着于相的布施才是妙行,才具有不可想象和度量的福德。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对于梵语达摩,为通于一切之语,泛指一切人、事、物

. 12 .

和现象(精神和物质现象),小的大的、有形的无形的、真实的虚妄的、事物、道理,皆悉为法应无所住对一切外界事物无所执着,行运用、施行布施指把财物、体力和智慧施舍给他人,为他人造福成智,从而求得功德积累乃至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分三种:1、财施:施舍财和物,济助穷人,供人急需,建寺印经造佛像等;2、法施:指人格上的启发,学问上的指导,把佛法的道理讲给别人听,使别人得到做人处世的正确方法;3、无畏施:指解救他人的危难,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即好言相慰,拔力相助,鼓舞鞭策,所谓不滞碍、系缚、执着、攀缘、着相、贪恋相当于物质的概念,即眼所见的有形状和颜色的现象,但也并非全指物质现象,泛指一切能变坏,并有质碍的事物布施,不住声耳所听到的声音、香鼻所闻到的气味、味舌所尝的味道、触身所能接触的对象、法意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对象布施色、声、香、味、触、法合称六尘,因为它象尘埃一样会污染人的情识。六尘之中,色具主体作用,故先单说不住色布施,其余都是依附于色的派生物。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此指事物的相状。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即法施,说法度人

. 13 .

福德布施供养、行善修福的功德,即一切善行所得的福利不可思量音良,用于动词想象度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在你的意中认为怎么样?东方虚空可思量不音否,用于问句?”“不音否,用于答句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如所教住句谓菩萨布施只须象我教化的那样,不执着于事物的相状。”

四谛、六度、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乃至八十一科,无一非法,皆不可着住。菩萨虽行六度,而不执取六度之相,取法而无住,不着二边,取舍自在。于第一义(又称第一义谛、真谛、胜义谛,指最上至深的妙理,即远离空有两边,在诸法上,能够不住一切法亦不离一切法,是为中道真理的最胜义,为诸法义中最上最第一,故名第一义)不动故,能施之我,所施之彼,以及中间布施之物,三轮皆空。此无相之福德性,如十方虚空,不可测量,福慧齐圆,不偏不枯。明心性之广大者,是破一切

. 14 .

法的资粮,故此分为资粮位。

 

如理实见分第五

所有事物的相状,都是虚妄不实的假象,即使如来呈现的应身之相亦是如此。如果能够认识诸相非相的道理,就能以真如之理实见如来的法身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身体的形相,这里指如来应身(为度脱众生而变现之身)呈现的三十二相。如来有三身:无相的法身,无遮无碍的报身,具有三十二相的应身见如来不意谓可以凭借三十二相去认识如来的法身吗?”“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来的应身之相是地、水、火、风合成的有相色身,并不是如来的真正的法身;如来的法身无相,所以说“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伪诳妄,荒诞不实。句谓所有色身相中都没有真实之体,所以是虚妄的。若见诸相非相并非真实存在的相状,一切诸相本空,非真实之体,故曰非相。句谓所有事物的相状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即见如来法身无相,却有真如本体,如能透过色身

. 15 .

虚妄之相而认识法身,就能以心见到法身如来了。”

度者就是破众生知见,开佛智慧。众生执于有相,执取色身,遂为情欲所蔽,故首当破之。如来是法身实相,法体非即非离,未尝来,未尝去,此非眼见,而属证知,故不应以外在虚妄幻躯之相见如来,而应以内证微妙之相见如来。如来应化示相尚不可取,何况世间的一切幻化非实的诸相、世人多欲之色身!了达此义,明白因地离相,果地则无相,才能证得法身实相,此唯以慧见了知,即名得度。法身并非如来独有,一切众生同具法身,末世众生也可证到。在凡夫为因心,在如来为果德,即如来已圆证法性之佛身。众生之中能生信心者,已于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已成就无量福德,不能以其生于末世而轻之,或自暴自弃。此分总表法身。

 

正信希有分第六

即使在末法时期,也会有累劫勤种善根的众生对此经文产生正信,这是十分希有可贵的。这些众生不再执着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也不会执着法相与非法相,因为他们懂得了佛所说的筏喻之理。所以,这些众生能够获得无法度量的福德。

. 16 .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指本经中无住相布施、非相见如来之法等经文,在口为言说,在文就是章句,生产生实信真实信仰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不要作这样的提问。如来灭灭度后,后五百岁指如来灭度后第五个五百年,即进入末法时期(佛教认为如来逝后佛法渐衰,经历正法一千年、象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三时。),有持戒指为佛教徒防非止恶而制定的戒规。戒者防禁身心之过,即防非止恶叫做戒。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是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是如来所制之法;戒体是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戒行是随顺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戒相是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戒能降伏贪爱心。持戒:坚守戒律修福行善积德以求来世之福报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虔诚信仰之心,以此为实真实不虚妄。当应当知是人指能产生信心,认为经文真实的人,不于一佛犹说一劫,一世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人所以行善的根性,分二种:1、世间善根:无贪嗔

. 17 .

痴;2、菩萨善根:精进念佛诵经修行求生佛国净土。善行能产生妙果,所以称根。种善根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于无量千万佛犹说千万劫,千万世处、之中、当中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甚至,哪怕一念一个念头。也为时间词,九十刹那为一念,表示极短时间净信即正信,清净纯洁的信念者,须菩提,如来悉全都知悉见了解,是诸这些众生,得能获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不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事物的相状、性质、概念、含义等,亦无非法相不是佛法的其它相状。这二句是说不执着于佛法的相状,也不执着于非佛法的相状。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假如心中存在相状,即为就会执着我、人、众生、寿者句谓这些众生如果心中有事物的相状,那么就会执着于我、人、众生、寿者的存在。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意谓如果心中有佛法的相状,也会执着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存在。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

. 18 .

非法二句意谓如果心中存在非佛法的相状,也会执着于我人四相。因此心中不应该有佛法的相状,也不应该有非佛法的相状。以是义故因为此道理的缘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中阿含经》中有《筏喻经》,讲述佛为阿梨吒比丘说筏喻故事句意谓:你们这些比丘,应当懂得我宣讲佛法为何常用船筏渡河的故事作比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未渡河之时,不可没有船筏(未了悟真性之时,不可无佛法);渡河之后,就不需要船筏了(了悟真性之后,就不再需要佛法了。)。佛法尚且应当在到达真理彼岸后舍弃,更何况不是佛法呢?”

末世众生闻此妙法,一念净信,其人已种诸善

根,多生值佛。信根一念,诸佛尽知,此时虽尚称众生,未具足成就,但其福德已无量,这是离我人四相的缘故。其人已无颠倒之我,方能如此深信不疑,不可因末世而断定无此等利根之人。若稍存疑惑,即取相取法了,或偏于不取。“是故”二字,是佛告诫决定之辞,谓有法无法,两无自性,如空谷传声,怎么能妄起有无之情见呢?佛之说法,如渡河之筏,到岸即舍,用舍两无意,有取即成迷。从有相归于无相,是起般若之智用,不执有为之法相,

. 19 .

也不执无为之非法相,得法无我慧,人法俱空,量等太虚,故其福德不可量。“不应取法”,是不住于有为生死之法;“不应取非法”,是不住于无为涅槃之法,二边不住,中道也不立。唯有般若妙用,于经而离经,于法而离法,但离其病,不离其体。此分表言说法身。

 

无得无说分第七

佛乘真如之道已成正觉,这种正觉本身具有,既没有丢失,也就无得;如来教化度人的原则是因人施教,所以也没有一定之法可以宣说。“无得”、“无说”,都以“无”为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按照,根据我解佛所说义义理。这里指佛所说的筏喻义:未渡河时当用筏,到达彼岸后应弃筏,“用”和“弃”都是佛法,无有定法确定之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二句意谓:没有确定的佛法叫作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确定的佛法可让如来宣讲,因为如来所说法都是因人施

. 20 .

教、应病开药的。如果认为有定法,那就拘泥于法,执着于相了。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拘泥、执着,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句谓如来宣讲的佛法,没有相状可执着,也没有定法可讲说,它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法为有,非法为无,非非法为不无,非法是对法的否定,非非法是对非法的否定。以为有法,虽有而未尝有;以为无法,虽无而未尝无。所以者何?一切贤圣泛指时无区别,特指时则有区别。离恶但还没断恶,仍在凡俗,称为“贤”,指修炼果位处于低级阶段的佛弟子;悟见正理,断惑脱俗,进入圣途,称作“圣”,指修炼果位达到高级阶段的佛弟子,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句谓贤圣虽然都以“无”为法,但由于悟见和持受程度不同,所以出现差别,得之浅者为贤人,得之深者为圣人。”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唯佛得证,这无相的大智慧相,本体即空,何有得失。黄檗云: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有见。说无即成断灭,说有即成邪见,此无着之妙,不可思议。佛为利众生,不妨起种种言语声音诸相,但说即无说,得即无得,无得之得,才是智得。无上菩提之法非

. 21 .

口可道,故说者不可说;非耳能听,故听者不可取。说其有,则无状可名,因为无有实体,这就叫非法;说其无,则灵妙难思,因为这是真如实有,这就叫非非法。故不取,也非不取,名不二取。此无为之极则,最易落于偏空,无为不着作为,故不见有无,无为无可分别,故无得无说,此理圣位得全证,贤者得分证,这就是“差别”。此分表智相法身。

 

依法出生分第八

将整个宇宙(即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七宝用来布施所得到的福德,依然比不上奉持《金刚经》、宣说此经四句偈所得的福德。因为一切诸佛和一切佛

法都出自此经,都依实相般若产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犹说宇宙,简称大千世界。世指时间,界指空间。以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相围绕,海的四面各有一洲(东为东胜身洲,南为南赡部洲,西为西牛货洲,北为北俱卢洲),四洲以外以铁围山为外廓,这就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宇宙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指七种珍宝,佛经

. 22 .

中说法不一:《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以用用来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音另,用于问句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指无相福德,即自性中的般若福德,它是按六度修行后才能得到的福德。两句意谓:以七宝布施所得的有相福德,终究不是自性中的无相般若福德,是故如来说福德多意谓有相福德不及无相福德,但既然如来按俗问我有相福德多否,我则按俗回答福德很多。”“若假如有人,于此经中,受持领受在心,持之于身乃至四句全称偈陀,伽陀、伽拖,译为颂,是佛经中的唱颂词,由固定字数的四句组成。主要有二种:一通偈,由固定的三十二音节构成,也称首卢伽陀;二别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字不等等,为他人说说法,其福胜彼指七宝财施。如能自利——奉持此经乃至四句偈,而且又利他——为他人说法,那么法施的福德

. 23 .

就胜过七宝财施。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句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和佛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都是出自此经。须菩提,所谓佛法上一句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者,即非佛法句谓佛恐怕人们拘泥于有此佛法,所以说:所谓佛法者,非有真实佛法,乃虚名为佛法而已。释迦讲佛法之有,必然要回到佛法之无,因为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

这是第一次较量功德。福德有二,一福德相,即以世间财物及名利供养者是,此是事福,但是事福幻而非实,且有相有为,更有数量,故可言多。

二福德性,就是荷担无上菩提,依般若智慧,自性清净,不堕诸有,性周法界,其福德也随之广大无边者是,此是理福,理福不可以福与不福或多与少来论。两相比较,胜劣不可思议,因为一为有限,一为无量;一为有尽,一为无穷;一为添烦恼转堕落,一为出生死超三界;一为速朽,一为究竟。故远不如以少分经义,如一行偈,受持可以利己,为人说可以利他之福德为胜。是故般若为诸佛之母,成菩提证佛果,皆依般若而出。出即成就之义,即

. 24 .

波罗蜜。此经不是仅指文字,文字是文字,何由而生佛,如香非焚不薰,钟非击不鸣,故经是心佛相印的妙莲华。以般若为成佛之资粮,若无资粮,终不能成就。若只求文字般若,忘却自性般若,如看人吃饭,自不能饱。经是世尊依真智而说,因佛而有,是一切生佛同具之本德,烦恼则隐,智了则显。佛固由经而出,但读经者万不可死执文字而求,而要依经义修证。近世学佛的人很多,能成就的却如凤毛麟角,其原因是由于取相病深,不容易变易。如初取恶相,习久不觉,后因悔过,改恶而趋善,又执善相,善未究竟,乃求于佛。求佛者,是求自觉,求究竟,若又入于佛相,习成依赖,终不能成。及明究竟,还归本性,内求诸己,复又着法性,虽内亦外,虽空亦相,此是仍未离我所的缘故,但比较执文字者要高一筹罢了。如取物而食,必以到口亲尝为究竟。求经与自求,关系得失甚大,修行者万不可草率,不要辜负了此金刚般若经。经是假名,法是幻法,佛法只是为不知者道,于世俗之理为有,于出世之义则无,实际本空,何有佛法?故曰即非佛法。但不废有而偏空,不妨存名,故曰是名佛法。此分表福德法身。从第五分至本分为加行位,极言

. 25 .

开佛知见以为根本,是以般若称为佛母。

 

一相无相分第九

一相,就是离虚妄相,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一切诸法之相,也就是无相。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些小乘修行果位统统不过是虚名,修行的人一旦执着于这些虚名,那就谈不上清净行,就会堕入有相的境界之中。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译为入流、预流。为小乘修行初果位,指通过思悟四谛之理而断灭三界见惑八十使(各种妄见妄惑),达到的最初修行果位,能逆生死流,预入圣道之流,再经七番生死证阿罗汉能作是念能否产生此念头——‘我得证得须陀洹果果位’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意谓须陀洹这个果位称“入流”而无所入,正因为不入六尘(对六尘无所执着),所以才有初果的名称。可是这不过是个名称,名称没有实体,所以他不应产生已证得须陀洹果位的念头。”“须菩提,于意云何?

. 26 .

陀含译为一往来。为小乘修行二果位,指通过思悟四谛之理而进一步断灭欲界思惑所达到的第二修行果位。欲界思惑有九品,断六品后,余下三品思惑再经一番生死的往来(一次生天上,一次生人间),方证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意谓斯陀含这个果位叫“一往来”,而实际上并无往来,色身可以有一番生死,往来天上人间,真性岂有往来?正因为没有往来,所以才有二果的名称。二果也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并没有实体,所以也不应产生已证得斯陀含果位的念头。”“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音挪译作不还、不来。为小乘修行第三果位。指进一步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即修惑,通过修行而断贪嗔痴等惑)而达到的第三果位,此后就不再来欲界受生死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意谓阿那含这个果位叫“不来”,而实际上没有不来,既然到此果位已断欲界修惑,内无欲心,外无欲境,心空无我,还

. 27 .

有什么来不来呢?但正因为“实无不来”,所以才有三果的名称。不过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虚名,没有实体,所以也不应该有证得三果的念头。”“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为小乘修行的最高果位。指断尽三界见、思(修)二惑所达到的果位,已至修学顶端,但无明(妄想)烦恼和尘沙(分别)烦恼未断。有三义:⑴杀贼,谓杀尽一切烦恼之贼;⑵应供,谓应受天、人供养;⑶无生,谓永远进入涅槃,不再生死轮回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这里指真实存在的事物名阿罗汉意谓阿罗汉这个道果也不过是个名称而已,既然我心已空,诸漏已尽,不再烦恼,何必再称这个虚名呢?所以说实际上并没有真实存在的事物叫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执着我、人、众生、寿者意谓既然已得阿罗汉果,那就已经超脱生死,没有烦恼,没有贪嗔,进入非相、非非相境界,难道还会有得果之心、得道之念吗?如果认为于道有得、于法有名,那就是凡夫的行为,就会回到有相境界,执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从而失去罗汉道果。世尊,佛说我

. 28 .

无诤三昧诤通争,即争论、争执、争夺、争讼等意。无诤:安住于空理,与物无争。三昧:又称三摩地,译为定,谓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或功能,佛教把它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定”包括与生俱来的精神功能“生定”和通过修习而产生的“修定”,常与禅连称为禅定。无诤三昧指安住于空理、与事物无诤(没有胜负心)的禅定,意思是屏除一切烦恼入于禅定。因其解空,则人我俱忘;不恼众生,也不令众生起烦恼;对众生多行怜愍;内既无诤,外亦善顺群心,令无诤讼,得此定名无诤三昧,人指弟子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指四相灭尽,离开一切贪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意谓世尊虽然褒奖有加,但须菩提自己并不抱有“我是离欲阿罗汉”的念头。假如有此念头,则堕入有相,就不成其为离欲了。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喜好阿兰那音挪,原意是树林,意译为寂静处、无诤声、远离处。原为比丘习静修行之所,后指佛寺行者阿兰那行也叫无诤行,十二头陀行之一,按佛教规定,比丘应常居阿兰那(远离人家的空闲处),凡

. 29 .

此规定修行的,就叫阿兰那行。以因为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意谓须菩提没有这样的念头:我得到了无诤三昧,我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我是弟子中第一,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假如有这些念头,那就谈不上清净,谈不上离欲,谈不上无诤了,世尊也就不会称赞须菩提是乐于修清净无诤行的人了。无诤三昧、阿罗汉果等等统统不过是虚名,正因为须菩提实无所行,实无所得,所以佛才说须菩提是喜欢修清净无诤行的人。”

此分以离我慢障为旨,均言修证法身之办法。修行的目标在舍我见,则苦厄方度,若自以为有所得,则反而不得。世尊引须菩提自己所证四果而言说,若有自以为我已证果得道之念,即立我人众生寿者之相。因为四果差别,各各有得,论果则不无,论相则非有,正应前说佛法者即非佛法,是故动念有取,已尘根缠缚,能所对立,即入凡流。四果之中初为见道,次二为修道,后一为无学位,谓心地已明,所作已办,无可再学。如果必需再转有学,则学世间法,通达人情世故,用以方便度众生。无论于人于法,外诤内讼,均属颠倒,不名为净,不名为乐阿兰那行。就是佛陀昔在燃灯佛所,虽蒙授

. 30 .

记,可自以为得法吗?不也,以实无所得,方是证得,才名广大。故不当自起知见,横生我慢。证果成佛者尚如是谦下,何况世间微小之得,萤火之光,可骄慢以自障于道吗?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土清净,岂用庄严?行菩萨道、修菩萨果的人,也不应存有庄严佛土之心,否则就会外染六尘,内生执着。其实,只要净化自心、他心(生清净心),无所执着,即是庄严佛土,就能证得菩萨果,乃至修得法身、证得佛果。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过去。这里指过去世然灯佛也叫锭光佛。此佛出世时,身边一切光亮如灯,后出家成佛。他是释迦牟尼授记之师。据《瑞应本起经》说,释迦前世为儒童,曾买五茎莲花供养该佛,故被授记(预言)九十一劫后的“此贤劫(现在之劫)”时将成佛,于法佛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意谓如来在燃灯佛开导下,得无上菩提,但是他自有佛性,自悟自性本来清净,即自成佛,不存有“所得”的念头,所以

. 31 .

说于佛法实无所得。”

此段表世尊在燃灯佛所证道时的境界。谓凡自谓有所得所闻者,已落分别执着,心量已小,不名广大,只名少闻。心行无所行,得而无所得,才是多闻广大。此法见之障,亟当远离。况道属自证,离心缘相,故无相可得。燃灯佛授记,也只是言表,言属缘空,离言说相,自然也无相可取。世尊自释在燃灯佛所,得无生智,不取于法,如经云:“海慧当知,菩萨有四,所谓初发心菩萨,修行菩萨,不退转菩萨,一生补处菩萨。此中初发心菩萨,见色相如来;修行菩萨,见功德成就如来;不退转菩萨,见法身如来。海慧,一生补处菩萨,非色相见,非功德成就见,非法身见。何以故?彼菩萨以净慧眼而观察故,依净慧住,依净慧行。净慧者,无所行,非戏论,不复是见。何以故?见非见,是二边,远离二边,是即见佛,若见于佛,即见自身,见身清净,见佛清净,见佛清净者,见一切法皆悉清净,是中见清净智,亦复清净,是名见佛。海慧,我如是见燃灯如来,得无生忍,证无得无所得理,即于此时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一切智智,明了现前,断众见品,超诸分别,异分别遍分别,不住一切识

. 32 .

之境界,得六万三昧。燃灯如来,即授记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迹牟尼。是授记声,不至于耳,亦非余智之所能知,亦非我昏蒙都无所觉。然无所得,也无佛想,无授记说、授记想,乃至广说言无想者,显是智证,而无所取故,想者心法,非是语故,当知此中说智之境界,是故言以净慧眼而观察故。”经言如是,读此当处明了,总言不着四相。燃灯佛系世尊第二劫满时所遇之佛,世尊献五茎宝莲,表示五蕴性空,遂得授记。世尊第一劫满遇宝髻如来,第三劫满遇胜观如来。世尊成佛时得燃灯佛印可,此证法身成佛之时。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庄严:世法讲是庄重而严肃。佛法讲是以善美装饰国土或以功德装饰依身,有二义:1、具德,2、交饰。以恶事积身也叫庄严(如《观经》上说“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庄严分二种:凡以物品装饰佛殿、佛像或造寺、写经、供养等,就是有相庄严;凡是戒、定、慧净化自心或他心,使之进入佛境,即是无相庄严佛土又称佛国,佛刹,佛界。指佛陀所居住或施行教化的种种国土、场所,有净土、秽土等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

. 33 .

是名庄严谓菩萨用他的功德庄严佛土,却不认为是在庄严佛土,因为佛土本清净,其性无相,其体虚空,如此净土,何用装饰?其实佛土就在心中,只要外不染六尘,内不执着我人诸相,以戒定慧净化自心或他心,就是为佛土增光添彩,就是庄严佛土,所以说不是庄严(即非庄严),又是庄严(是名庄严)。”

佛土有二:一法相土,即有形相可得之土;二法性土,谓离相湛寂之真如性。庄严亦二:一形相庄严,即七宝严饰;二第一义庄严,谓无分别智,通达实相,内发恒沙清净功德。此段以清净佛土为住,正取自性庄严之意,以不取为取,无住为住。若执以为可取者,此即妄相,住于色境,遂起染心。佛土本来庄严,何劳众生再事庄严。若徒取形式上之七宝、香花等庄严,岂是真供养给事?而当以养志为先,明了自性,清净自心,求了生死,才是真庄严。并且“庄严”本身也是假名而已。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心念:不应住执着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谓应当这样来产生清净的心念:不应该执着于色而产生心念,不应该

. 34 .

执着于声香味触法而产生心念,应当在对任何事物无所执着的基础上产生心念(清净无邪的心念)。”

一切法皆由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若达心地,所作无碍,此是真住于净土者。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正是住于清净。应无所住,是明其体,而生其心,是表其用。修行人当见境无住,住即执着,着即颠倒。又当见境而应,应而不染,染即系缚。有般若智慧者,自然体用一如,于无所住中,不废其心,虽生其心,生即不生,外不住于六尘,内不住于六根,中不住于六识,以无住之广大,非证法身者不足以当之。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须弥山,又名须弥楼,意译为妙高、善高、善积、妙光、安明,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古印度的世界观认为器世界的最下层为风轮——大气,其上为水轮——大洋,再上为金轮——大地。在金轮上有九个山八个海,互相间隔围绕,以须弥山为中心,依次外围有持双、持轴、檐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铁围八山。因为此山是七宝所成,故名“妙”,因为此山高出众山之上,故称“高”。相传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为帝王一日行军的路程,约二十公里),位于大海之中,

. 35 .

一半没于水中,一半出于水面,是娑婆世界的中心。日月在该山的半山腰回转,诸天之所游舍。四面山腰为四天王天,山顶住有帝释天(忉利天),周围有七香海、七金山,环峙环列,四面各有一色:东面是黄金色,南面是琉璃色(青色,绿色),西面是银白色,北面是颇梨色,而且不论哪一方面,其水都同山的颜色一样。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咸海,咸海之中有四大部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由于此山在四天下之中,并且为众山之王,故称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无相的法身,是名大身意谓某人的身躯如须弥山高大,那充其量不过是有相的应身。佛认为无相的法身才真正称得上大身,因为法身无所不在,遍满一切处,即使须弥山也不足以拟比。”

清净的法身是真正的大身,即所谓佛身。法身充满虚空法界,不假修证,本自圆成。以众生非众生,其大身与佛相同,皆不应以形相执取。文殊曾问世尊,何名大身?世尊曰,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净法身,故名大身,即此大身,亦不可住着,况报化身乎。“身如须弥山王”是指阿修

. 36 .

罗王之大身而言,用以为喻,彼身如是大,尚不应取,何况俗世众生之身?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将充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其福德不及领受奉持《金刚经》四句偈,因为无为(无穷尽)的福德胜过有为(有穷尽)的福德。

“须菩提,如恒河又译作恒伽,南亚大河,意为“由天堂而来”。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流经印度与孟加拉国入海,印度各教把它看作圣河,教徒常到河里沐浴,认为可涤除罪恶。佛教也把它看作“福水”,认为它圣名永存,可供众人分享;佛常到此宣说妙法,并常以恒河之沙比喻数量之多中所有沙数数量,如是沙等相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所有沙,宁为多不意谓恒河里沙子的数量无法计算,每一粒沙子再作一条恒河,那么多恒河的所有沙子,算不算多?”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只、仅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意谓仅这些恒河尚且多得无法计数,更何况它们的沙子?”“须菩提,我今现在实言实话告诉汝,若有善男子、

. 37 .

善女人,以七宝满堆满尔所如此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用来布施,得福福德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意谓假如有善男信女,在这一部《金刚经》里,哪怕不读完全部经文,甚至少到只领受、奉持四句偈,并为他人说法,这种福德,胜过前面七宝布施的福德。七宝虽多,不过财施,财施有尽,不出欲界;奉持经中一偈并为他人讲说,乃是法施,法施无穷,能出三界,所以法施之福德胜过财施之福德。”

这是第二次较量功德。以恒河沙那么多恒河,如是多的恒河中的沙那么多的三千世界七宝堆满来布施,其福德也比不上受持《金刚经》中的四句偈,布施而无般若,不趋菩提,终属有漏之果,不为殊胜!所谓有形终不大,无相乃为真,必如是证知,是名净佛土。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所谓“正教”,就是真理,即所说契于正理,《金刚

. 38 .

经》就是“正教”。因此,凡是受持读诵此经者,都应受到供养;《金刚经》所在之处,就是佛的法身或真身舍利所在,都应受到尊重。

“复次其次、再说,须菩提,随说随时随地讲说是经《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意谓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讲完全经,乃至只讲其中四句偈,当知此处讲经之处,一切世间指世俗世界,佛教指宇宙,包括有生灭烦恼的有情众生和他们所存在的周围环境又称天界、天道、天趣,佛教中反映世间最高最优越的有情,也称天人、天众、天神。天有二十八层,分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三类。欲界众生有生命,有肉体,就是因为有淫欲心,欲界越高,淫欲心就越淡。欲界仅天界就有六层,亦称六欲天,淫欲心相应也有六种,即:受欲、交、抱、握、笑、视。第一层叫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山腰,太阳和月亮都在须弥山腰转。四天王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这层天的一天是人间的50年,寿命500岁,等于人间9百1十2万5千年。这一层天的天人淫欲心较强,即“受欲”。受欲就是接受淫欲心,和人类差不多,只是稍微淡一点。第二层天叫忉利天,又称帝释天,就是传说中的玉皇大帝(释提桓

. 39 .

因)居住的地方,其一天是人间的100年,寿命1000岁,等于人间3千6百5十万年。忉利译为三十三,所以也叫三十三天,但不是说有三十三层,而是分东南西北中五方,东南西北每一方横向各有八天,合计为三十二天,加上中央一方就是三十三天。释提桓因住在中央一方,统治三十三天,也管理人间等。忉利天的淫欲心比四天王天又减少了,但男女还是要相交的,即“交”。太阳在四天王天下照人间,上照忉利天。四天王天和忉利天总称为地居天,表示最下层的天,同时管理以下各道的事务,如六斋日,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在每月初八遣使臣下界,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蜎飞、蛟行、蠕动之类的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界;十五日四天王亲自下界;二十三日使臣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天王复下。第三层天叫夜摩天,不论日夜都是亮的,它是以莲花开了为白天,莲花合起来为黑夜,所以这里的一天就很长。此天一天为人间二百年,寿命二千岁,等于人间1亿4千6百万年。这里的天人淫欲心少到只是拥抱一下就行了,即“抱”。第四层兜率天,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是享福的天人居住,快乐无穷;内院是位登补处,将欲成佛的菩萨住的,菩萨修功圆满,尽此一生,便可成佛,因此又名“一生

. 40 .

补处”。弥勒菩萨就在兜率天内院为诸菩萨、天人讲唯识论。此天一天是人间的四百年,寿命四千岁,等于人间5亿8千4百万年。兜率天的男女只需拉拉手就行了,即“握”。第五层是化乐天,此天的一切受用由自己变化而成,相当自在。此天的男女只是相对一笑就行了,即“笑”,碰都不用碰。第六层是他化自在天,是欲界天顶,此天的天王为欲界之主。这层天的天人于他化诸妙欲境中,自在受用,即能夺他所化而自娱乐。这层天有魔宫,为魔王波旬所居。这层天的男女只是相对一看就行了,即“视”。如能断除六欲,就生色界天了。色界天众,没有性欲和食欲,但以禅悦滋养身心,有妙胜的色相,只是形象稀薄,我们的肉眼看不见,这是正报之身,也有依报的宫殿国土,殊妙精好,故名色界。色界有四禅天,即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共十八层天。初禅三天为: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为: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三禅三天为: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九天为: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初禅天能升腾放光;二禅天喜悦无穷,即法喜充满;三禅天快乐无比;四禅天叫舍念清净地,就是禅定的功夫深了,乐也没有了,连色

. 41 .

也不住了。假如没有什么美丑强弱,没有什么贫富贵践,都平等了,那么就升到无色界天了。无色界众生不但无饮食、淫欲之欲,也无业果所生身,弃诸形色,故名无色界。无色界并不是什么形象都没有,只是越高越微妙,越微薄。正报唯受想行识四蕴之假和合,无有色身。又无依报国土,唯有以识心住深妙之禅定。无色界即四空天,就是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天人寿命八万大劫,等于人间1百零7万5千零2亿年。如果我们认为有空可得,住在空上,还是出不了三界。所以要无所住,空也不可得,那么就出了空界,真出离三界了即四天下的人,是欲界中思虑最多者,在六道众生中居第二位阿修罗译为不端正,即品貌不端正,女的很美而端严,男的很丑陋,没有半点端正相;二译为非天,即有天神之福,而无天神之德;三译为无酒,无酒可饮。阿修罗过去很喜欢喝酒,可是有个时候找不到酒,无酒可喝,就戒了酒。阿修罗的特性是疑心重,嗔心大,争强好胜,爱面子,特别好斗,不论什么事情,都不轻信别人。在争斗时,杀掉一个头,就马上再生一个头,断一只手,就再生一只手,他们福大,有神通,故杀不死,皆应供养佛教称以香花、明灯、饮食等物,资养佛、

. 42 .

法、僧三宝为供养,凡以实物供养为财供养,以修行、讲经说法供养为法供养,如佛塔庙塔音译作塔婆、兜婆等,意译为庙,音译意译合称为塔庙。梵式塔庙一般用木、砖石建成,覆钵形,俗称宝塔。用以供奉、安置舍利、经卷和各种法物。何况有人,尽全部能受持读诵总谓只要有人讲说《金刚经》,哪怕是只讲其中四句偈,那么一切天、人、阿修罗都应该用香花、璎珞、缯盖、香油、酥灯恭敬供养,就好象佛真身舍利宝塔在这里,更何况有人能够领受、奉持、读诵一经全文呢。须菩提,当知是讲、读《金刚经》的人成就完成,造就最上高明圆满第一希有之法佛与众生本无差别,众生只要心常清净,不生不灭,无诸妄念,便可立地成佛,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意谓能持诵此经,能体会无着无相之理,常修佛行,那么自心就是佛,就如有佛在,所以说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学在师后称弟,解从师生称子(或云以父兄之礼奉事师),故称弟子,即学生、徒弟,信徒,也是徒众对老师的自称。尊重弟子:指受天、人、阿修罗尊重的佛的大弟子,如文殊、普贤、舍利弗、阿难等。句谓不但有佛在,也象有佛的大弟子在此处。”

. 43 .

此微妙经典句句不离觉性,以成就法身为最上,成就报身为第一,成就化身为稀有,胜出诸乘,世间无比。迷者偏执文字,智者印诸心地。尽虚空遍法界,众生无尽,佛法无尽,即正教无尽。随时随地随人,皆表此无上法王,即一行四句偈之微义,亦可受人天供养,如佛塔庙,以言尊贵,固历劫不可磨灭。凡九法界众生,皆当一心供养,如对佛等,何况尽能受持读诵。帝释为天众说法,诸天皆向座恭敬作礼,为重于法,所以尊其处所。隋时蜀民荀氏,尝于空地,虚空手写金刚经,遂感诸天覆护,遇雨此地不湿,牧童藉以避雨。至唐武德间,有僧语村人曰,此地向来有人书经,诸天设宝盖于上覆

护,不可令大作践,后设栏围绕,内供佛像,常闻天乐之声。此亦诸天恭敬说法处之意。凡藏佛舍利为塔,奉佛形像为庙,藏佛经为阁。“若是经典”是法宝,“即为有佛”是佛宝,“若尊重弟子”是僧宝。众生虽未显三宝之胜德,究其可能本体,实完全具足,故人和人,有情与有情,各各自有其具足三宝,彼此互助,互相礼敬,各各自陈为弟子,又哪来贪嗔淫杀之恶果?诸佛子尤当念同体大悲,视一切众生皆本来佛。

. 44 .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应当“如法”,即按照观诸法之空谛的“空观”、观诸法之假谛的“假观”、观诸法亦非空亦非假的“中观”这“三观”来领受奉持《金刚经》。

尔时须菩提白禀告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梵语修多罗,又译为线、契经、经本,三藏之一,即佛所说的教法。线之意为:教象线贯穿什物一样,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契经意为:契于理,合于机,故名契;贯穿法相,摄持所化,如经线贯穿纬线,故名经?我等云何奉持遵奉受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音波音惹波罗蜜金刚:即金刚石,金刚石至坚至利,以喻弥密牢固,无坚不摧。般若:译为智慧,智度。智慧即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乃是先天性的超脱分别知识的无为智慧,为有别于一般所说的经验性的世智分别的有为知识,故尊重不翻而用音译。大乘佛教认为般若

. 45 .

是诸佛之母,它是一种大智慧,故具有三种特性:1.实相般若,因为般若之体本为众生所具,离一切虚妄之相,而具有实性; 2.观照般若,因为般若本身是一种能够观照实相之理的智慧;3.文字般若,因为实相本离文字,但不借用文字则不能诠释实相,所以文字是诠释般若之法的工具。智度即通过智慧到达涅槃的彼岸。波罗蜜:译为度,意为到彼岸,喻修行者乘着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般若波罗蜜译为智慧到彼岸。智慧如同金刚之利,能断一切烦恼疑惑,到达彼岸,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佛说般若波罗蜜”,是说用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去斩断烦恼之源,到达涅槃彼岸。“即非般若波罗蜜”,是说法体原空,真性中没有般若波罗蜜,离开语言文字,什么都空了,还有什么般若波罗蜜呢?“是名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波罗蜜只是个假名,是如来为度众生权且立的虚名。”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明明佛在说法,却问有否说法,须菩

. 46 .

提又回答说没有说法。其实,佛与须菩提的问答是讲的般若:一切法原空,有什么法可说呢?真正的般若不立文字,离开语言,又怎么说呢?佛所以否认说法,就是怕人们执着法相。”

佛法圣量,非同外道散乱诸论,约有五种胜因:一者摄取福德,随说是经,福德已不可思议;二者天人供养;三者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四者起尊敬之念,如即为有佛等;五者无执取义,不执于佛,不取于法。如佛说般若波罗蜜者,即不可取,故曰“即非般若波罗蜜”,但不偏空,仍存假名,故曰“是名般若波罗蜜”。今所说者,只为未了解者对治之法,若已明其义,即不必再说,故曰“即非般若波罗蜜”。如来所说法,毕竟性空不可得,故须菩提答“如来无所说”,说且不可得,何况这五千言之文字,但存假名而已,就是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是一个假名,故曰“是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细小的物质,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这所有微尘,按照非空非假的中观来讲,它

. 47 .

是微尘;按照一切法空的空观来讲,它不是微尘;按照一切法假的假观来讲,它不过是微尘的假名而已。如来说世界世指时间,界指空间,非世界,是名世界再大的世界是由微尘积聚起来的,同样道理,按中观讲,它是世界;按空观讲,它又不是世界;按假观讲,它不过是世界的假名而已。”

凡夫不能自在如佛者,是因为没有善巧方便的智慧,执取色身为身,假立一合相,成此世界,不知世界微尘,同一生灭之幻相,皆无自性,非有实体,散为微尘,合为世界,不过是影像相而已,故众生由微尘而世界,由世界而微尘,轮回无尽,苦恼无尽。如不能离于幻影,则执一切妄相为实有,在微尘执微尘,在世界执世界,在佛则执三十二相。如是颠倒,是因为不明一合相圆合而成为实相之理,故当离一切相,以无住为住,才是真供养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凭借三十二相1.足下平满相:即足掌贴地无隙,劝助不退菩提心功德所成。2.足下二轮(千辐轮)相:即两足心各有轮宝肉纹一千条,象日月、山、水、莲花,修布施功德所成。3.手指纤长相:十指纤细,长度相同,说法护生功德所成。4. 指间网缦相:即手指、脚趾之

. 48 .

间有皮膜相连如蹼状,佛十指伸开现一个光网,不坏他众功德所成。5. 手足柔软相:谓兜罗棉手,妙服奉施功德所成。6. 七处隆满相:即两手(手腕)、两足(脚脖子)、两肩、脖颈丰满,皆不会露骨,净饮食布施功德所成。 7. 伊泥延膊相,也称鹿王(大腿、股骨)相:即股骨(两腿)犹如鹿王那样纤好,承受经典功德所成。8. 马阴藏相:即阴部如马,生殖器缩于体内,远离色欲功德所成。9. 狮子颊车相:即面颊丰满,两边面好似狮子面一样,譬喻雄健威猛,广修净行功德所成。10.胸前字相:蠲除恶行功德所成。11.肢体具足相:救护怖畏功德所成。12. 身清净相:身不染尘垢,没有汗垢,修十善功德所成。13. 脑户充满相:后脑饱满有记性,前脑饱满有思想。施病药功德所成。14. 手摩膝相:双手过膝,见事乐助功德所成。15. 狮子步相: 稳步淡定,植众德本所成。16. 四十齿相:志性等仁功德所成。17. 齿齐密相:即牙齿齐密,和合诤讼功德所成。18.颌牙相:上、下唇含起来,讲话非常流利,有辩才,施可意物功德所成。19. 美好睫眉相:眼睫毛多而长,眉毛细弯修长,善护三业功德所成。20. 广长舌相:即舌头宽长而薄,伸出口能上覆至发际(三世不妄语舌能舔到鼻尖),所言至诚功德所成。21. 亹(音门)

. 49 .

大人相: 孜孜不倦,勤劳不息,满众生愿功德所成。22. 梵音相:声音清净深妙令人乐闻,软语功德所成。23. 眼如初月相:眼似娥眉,眼头、眼尾尖细,谓丹凤眼,心性和顺功德所成。24. 真青眼相(绀目相):即眼色如绀(黑中透红)青,慈眼视众生功德所成。25. 眉间白毫光相:两眉中间有一条白毫,中空外白,表里清净,卷舒自在,赞叹他人功德所成。26. 顶肉髻相(无见顶相):头顶上有一个红色隆起肉髻,礼敬贤圣师长功德所成。27. 身柔软相:和合结集法藏功德所成。28. 金色相:全身呈金色,布施卧具、衣服功德所成。29. 一孔一毛生相:即一孔生一青色汗毛,离集会众闹市功德所成。30. 毛上右旋相:汗毛皆右旋向上贴体,受师友教功德所成。31. 发绀青色相:不害众生功德所成。32.平正方圆相:身端直无伛曲,双臂张开后宽度与身高相等,安住禅定功德所成。其余还有丈光相:身放光明,照四面各一丈远。足趺(足背)高满相。两腋下隆满相:无深陷之膈窝。细薄皮相:即皮细滑相。牙白相:即牙齿白净。味中得上味相:即口中多唾液,食物有味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这句话重复前文“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佛虽现色身而呈三十二相,但到涅槃时,三十

. 50 .

二相则会变灭,所以不可凭此得见真佛——法身如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来所说的三十二相,是应化身的三十二相,不是真正佛的相,不过按假名叫三十二相而已,细而微尘,大到世界,妙而佛之色身,皆为虚妄,只是有名而已,唯有真性才是真实的。”

色身不过是微尘转世界之一幻起幻灭而已,何可执取!如来之三十二相,非正觉性体,又何尝不是幻身生灭,故不可因佛身为奇特而可分别。如来是法身,不可以取相见,不可以离相求。若以见相为供养如来者,则不是真供养给事。行者于此等处细参究,最可发平等智光。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身体与寿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是第三次较量功德。昔时释迦佛在因地修行时,曾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任由歌利王节节肢解等等,这是以身命布施的例子。今时有燃指供佛,残躯求法,舍身救人等等,功德不可谓不大,何况生生世世布施恒河沙相等的身命,所得功德肯定是难以计

. 51 .

量的。然而世尊在此说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的功德也比不上受持本经乃至四句偈的功德,因为本经是一切凡圣悟心之门,能启发众生般若之性,能以金刚不坏之志和大智慧心乘度众生到彼岸,故其功德不可思议。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对忍辱不应执着而有忍辱相,对布施不应执着而有布施相,对佛法也不能有执着法相……因为无相才是实相。受持《金刚经》,离一切诸相,才能真正寂灭(涅槃)成佛,才能成就“第一稀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意义和旨趣,涕泪悲泣意谓对无相之理深深理解,对经义旨趣完全明了,感动得涕泪交流,而白禀告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义深邃经典,我从昔过去以来,所得慧眼能见文字义理浅深,前生后世善恶因果。指缘觉、声闻之眼,即小乘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的智慧(智慧能观照事理,故名为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如果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指宇宙万物的真相或本

. 52 .

然状态。实相与真如、性空、法性、无相、真性等概念的含义大致相同。认为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的真实相状,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大乘义章》卷九说:“言功德者,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普通讲,功德有二意,⒈施物为功,罪己曰德。⒉恶尽言功,善满曰德。通常是功指做善事,德指得福报。一般指念佛、诵经、布施、持戒、了生死、度众生等一切善事为功德,可获得善的报应。德是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意谓这个实相,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相状,只是假名而已,所以如来说叫做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对佛法心无疑虑,明见其理,相信理解受持,不足为难不致成为难事。若当来世世为迁流义,用于因果轮回,指个体一生的存在时间。就众生来说,命终之后的生存叫来世,后五百岁指末法时代,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

. 53 .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之于意谓没有我人四相,就没有贪、嗔、痴、爱四种妄念。为什么?我相就是并非真实存在的相状,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并非真实存在的相状。离开一切事物的相状,就能得到实相,就能成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认可赞同语,犹说“对对”、“确实这样”。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不惊慌恐怖畏惧。不惊则对相信佛法没有疑心,不怖则对修行佛法没有惧心,不畏则对坚持佛法没有退心,当知是人指末法时期相信、理解、受持《金刚经》的众生,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布施波罗蜜。大乘佛教主张到达涅槃彼岸的途径有六种,就是六波罗蜜(六度),为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其内容包括:⑴布施(檀波罗蜜),⑵持戒(尸罗波罗蜜),⑶忍辱(孱提波罗蜜),⑷精进(毗黎耶波罗蜜),⑸禅定(禅那波罗蜜),⑹智慧(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说布施为第一?因为大乘佛教的布施是为了超度众生,布施能够通摄万行,直至菩提,所以列为第一,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

. 54 .

一波罗蜜如果能了悟人法俱空,既无众生可度,也无彼岸可到,哪里还有什么第一波罗蜜?不过是名称而已。须菩提,忍辱波罗蜜译为忍度,内容包括安于受苦受难而毫无怨恨情绪,认可佛教真如信仰。其重点在安于苦难和耻辱,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佛说忍辱波罗蜜,真性之中既无我人四相,又有什么可忍?也不过是虚名而已。何以故?如我昔过去、前世歌利王译为无道暴君,相传为古代摩揭陀国国王,后世生释迦佛朝代时,叫憍陈如,为释迦佛当太子时的卫士,释迦佛菩提树下悟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演说四谛法,将憍陈如等五个卫士度化,成为释迦佛的最初弟子割截用刀分割截断身体据《涅槃经》载:如来前世修忍辱行,在山中宴坐,正巧遇歌利王外出游猎。王憩息睡醒后不见左右宫女,于是入山寻找,见众妃宫女围绕仙人礼拜,王大怒问道:“为什么恣情看我妃子宫女?”仙人说:“我对女色,实在无所贪恋。”王说:“如何见得你见色不贪?”仙人说:“持戒。”王问:“什么叫持戒?”仙人说:“忍辱就是持戒。”王用刀割截仙人的耳朵、鼻子、手足,仙人心无嗔妒,面不改色,并对歌利王说:我将来成佛后,第一个先度你,我于尔时,

. 55 .

那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骨节支解肢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对于违情之境产生忿怒憎恨的情绪。如果执着于我人四相,就会产生嗔恨心;如果没有“我”的存在,就不会有嗔恨心。忍辱本指忍受不堪之凌辱,若执着于有辱可忍,就没有离相;若离凌辱之相,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没有凌辱可忍,所以心无嗔恨,面不改色。须菩提,又念想起过去于五百岁犹说长时间,作忍辱仙人就是前世修忍辱行,遭歌利王割截身体的释迦, 于尔如此,这样所世所世指五百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意谓如来长期修忍辱行,成就四相不执着

经文处处说般若,不是教人们偏于理解持说般若而惰于勤苦事修。世尊自表往昔所修之苦行,意谓若无般若,则不能行忍而起嗔恨。若以节节支解为苦,心有所动,即非忍辱,不名清净。世尊为菩萨时,不但已离我人四相,并且已离一切布施忍辱诸法相。以先有般若,后成忍行,否则忍于一时而非究竟,无慧苦行,仍不离诸相。歌利王表贪,凡

. 56 .

见色而蔽目,闻声而迷耳,是名割截身体,节节支解,故一有我人四相,即已支解而生嗔恨。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意谓菩萨应该心常空寂,不生起灭,湛然清净,这就是离一切相;发菩提无上道心,即清净无相心,然后可以成佛。不应住执着色生心指邪念,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意谓不应该执着于色等六尘而产生邪念,应当产生对一切都不执着的正念。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谓真如之心,本无所执着,假如生出执着之心,那就不是“应无所住”了。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意谓佛说菩萨的心念,不应该执着于色的布施即有相布施上。须菩提,菩萨为利益利生益世一切众生故缘故,应如是布施意谓应当这样进行无相法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诸相本空,非真实之体,所以说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意谓一切众生乃是五蕴和合而成,借名为众生,如果出离妄心,自性见佛,那就不是众生而是佛了

若有所住,即为有心,心住于六尘,则不名觉,

. 57 .

是故心不应有住,因为根本心不可得,此不可得者,即是菩提。住菩提者,住于无所住。若心有个阿耨菩提可发可成者,即已住色,因为有心了;若心以为无阿耨菩提可发可成者,也已住色,因为有法了;二者同属于法我,不名离相。那么如何是可呢?要先明根本,证得本空。立亦得,不立亦得,立不立都得。如不明根本,但达理解,未证于事,则立不是,不立亦不是,立不立都不是。此降心第一妙诀,先忍幻身受苦之我相,再忍幻心缘起之法相。离相者,别无他法,只有在诸相而离诸相,在众生而离众生。“应生无所住心”句,行者切勿误为有心可生,当知实实无心可生,只是幻起之功用而已,更进而知其如幻者,则不着功用而成妙用,否则以恒沙身命布施相衡,也不得名为忍辱,故必除妄生慧,方名真忍苦,真波罗蜜。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真话,真而非假的话者、实语实话,实而不虚的话者、如语如实如法的话,即佛话者、不诳语欺骗和迷惑人的话者、此句原文无,系鸠摩罗什所加。不异语怪话,怪异的话句谓如来是说真话、实话、如理如法话的人,是不说欺骗话、怪异话的人。圣言不虚不

. 58 .

谬,众生不应该怀疑。须菩提,如来所得证得佛法,此法无实无虚意谓此法空寂,无相可得,不具实体,仅为众生而设,非真性中所有,所以说“无实”,但众生又必须借助此法来悟得真性,此法中具有无量功德,所以此法又不是虚妄的,因此说“无虚”。总之,此法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既不实有,也非虚无,有而不有,无而非无,法在其中,这就是如来所证得的法

学般若法者,在初执有,次则偏空。佛言布施忍辱等行,恐众生执于有,故处处说幻离相,再再明示不可取不可说等,却又恐其着于空而偏乐寂静禅味,不能发般若大悲之妙用,不落“作”病,便入“灭”病,二病交起,翻成颠倒,真智无由显发,故世尊说“此法无实无虚”以圆之,但圆其体,非泯其用。此“无实无虚”一句,如画龙点睛,通体活现,由偏空而转知有,不落两边,不取中道,即所谓如语者。无实者,因为法体本空,故不住法;无虚者,因为恒沙德性,妙用不匮。只知布施而不知离相,即住于实;只知离相而不布施,即住于虚。一执我,一执空,皆非中道,但着意立一中道,又不离二边了,故重不得,轻不得,着不得,不着也

. 59 .

不得,唯随行者般若力大小而转。因其无实,故不见诸相可得,众生可度;因其无虚,故未尝不现起诸相而度众生。了此一句义者,必理事双融无碍。总之佛法以通达为主,无所偏执。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如果修行人执着于有为法而行布施,则无由见真性,如同有眼之人进入暗室,一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色彩。如修行人心与法俱泯灭,无所执着而行布施,则由此开悟而见真性,就如同人有眼睛,又得到日光明照,能够见到各种各样的色彩

入暗与有目是两大关键,圣凡之别在此。因为般若是根本成佛的资粮,开目则般若妙用起,方能无住布施,非空非有,否则心被尘染,心不知心,心不见性。见种种色者,即了一切义。因为了一切义,则心境双破,圆成实显,此是真正受持读诵者。

“须菩提,当来之世指如来灭后的像法、末法时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成为如来指自性佛,以佛智慧,悉完全知是此,

. 60 .

这些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句谓用佛的智慧,完全可以推知、预见这些人都能造就无可计量的功德。”

以受其文,持其义,口读默诵,为人演说,闻思修三法已全,不必其人当佛在世,后末世有能如此者,其人即已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此人则是如来无疑。如是胜因妙果,唯佛智慧才能悉知悉见,因为一切无不与佛相通。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即使在一天三时之中,用与恒河中沙子相等的身命来作布施,并且持续无量百千万亿劫,所得功德仍不及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因为此经乃是如来专为求大乘菩萨心的人所说,具有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所以持经才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无际的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昼三时之一,上午6~10点。古天竺记时法,昼夜各三时,每时合今天四小时以恒河沙等相等的身体和性命布施,中日分中午10~14点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

. 61 .

下午14~18点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象这样无量百千万亿梵语劫波,分小、中、大劫。人类寿命最长为八万四千岁,最短仅有十岁。从八万四千岁起,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再从十岁起,每一百年增一岁,增到八万四千岁,如此一减一增的历程,总称为一个小劫,总计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二十个小劫为一个中劫,计三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计一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众生所居住的世间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成一个循环(周期),即世界的一生一灭为一个大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是经典,信心不逆退却,其福胜彼,何况书写抄写经典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句谓昼三时用恒河沙相等的身命布施,这样布施无量百千万亿劫,其福德也不及受持《金刚经》的福德。因为舍身布施虽然得到无量福报,但这不过是世间有相之福德,而闻此经典则种下善根,能见自性,这才是出世无相之福,更何况抄写读诵、广为大众解说此经(即法施)的福报呢。须菩提,以要言之总而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想象、不可称量、无边功德谓此经的功德无法用心

. 62 .

想,无法用秤称量,无法用尺丈量,如来为发大乘乘即载(如车、船)或道路之意,大乘即大车大船,公元一世纪形成的佛教派别,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之海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小乘相对而言,大、小乘都奉行释迦创立的基本教义,但有明显区别,小乘视释迦为教主,大乘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作为最终目标,大乘不仅要自我解脱,而且要普度众生,把度世成佛作为最高目标。在修习上,小乘着重三十七道品的宗教道德修养,大乘则倡行以六度为内容的菩萨行。在义学上,小乘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大乘还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这里的“大乘”指大乘心者说句谓如来为发起大乘心的众生说法,为发最上乘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众生可度,不见涅槃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不作不度众生心,即超越诸相对的最上至极的教法。即一佛乘。这是最高明、圆满的教法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推知人,悉见预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用尺度量、不可称用秤称量、无有边边际不可思议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

. 63 .

微妙境界。这里指此经实相般若的妙义,无法用心思惟,也无法用言语描述,如果依照此经修行,所得果报,当也无法心思言达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承担,担负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受持、读诵、书写《金刚经》的人闻经解义,按说修行,广为人说无相之法,让所有人开发心中智慧,远离妄念,共成无上菩提,就是承担了如来的事业,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

这是第四次较量功德。每日三时,各以如是恒河沙等身布施,不是仅一日二日,一次二次,而是经百千万亿劫,可谓多之至,然而却不如般若之殊胜。若于此经,一闻于耳,即已深入,无所犹豫,其福已不思议,况复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呢!此等胜事,下劣根器的人却不想听,不想为,也不是声闻等所能共幸,唯顿入菩萨,直趋无上菩提,不落阶级,也无渐次的大乘人,才足以当之。

“何以故?须菩提,若如果喜欢小法外道之法,这里指小乘法者,著执着我见我执、身见。指执着于我相,以自身为实体的妄见。佛教认为它是一切烦恼、妄见的根源人见亦称“人我见”,指凡俗之人妄认为自身常住不变,实有人我,

. 64 .

人道优越,也即执着于人相而产生的邪见众生见指于五蕴等法和合中固执于实有众生,也即迷恋众生相而产生的妄见寿者见指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寿命,命有长短,也即执着寿者相而产生的妄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听闻接受读诵,为人解说意谓喜欢小乘法的人,执着于我人四相,就会产生贪、嗔、痴心,对《金刚经》中大乘的妙理,就无法理解,也就不能听闻接受,更谈不上对人解说了

“须菩提,在在处处不论何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指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中的众生,所应都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就是句谓应当知道此处就是如来真身舍利宝塔,皆应恭敬,作礼致礼,叩头顶礼围绕佛教仪式,即右绕三匝而敬礼,以花香香花、栴檀香等物,而散散布其处指有《金刚经》的地方

荷担如来无上菩提,具此大器,有此大心,人法双空,了无贪着,是名通达。上求大智,下化大悲,智悲双运,安于精进肩上,从生死海波罗蜜多,自他一齐解脱,方舍此担。若有所着,即是小法,四相就不能免,就为情见所覆,解说时,将不能如

. 65 .

义而说,听受时,也不能如义而领会。如果彼此互相通达,即在在处处都是经,都是塔庙。“若有此经”一句,不是指文字之经,而是指众生与佛同体不异的真如,是应受世间人天香华供养者。


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