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踪之国 有声:谁会是有色股下一个热点?非“钒”不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55:13
 有色股一季度表现出色

  2011年一季度的行业涨幅排名里,资源型的行业大多排在前面,其中有色金属的涨幅更是排名第一,而钢铁、煤炭等行业也是排名靠前。在有色行业子行业排名里,表现最好的是铅锌类公司,其次是小金属,再次是黄金和铝,铜表现最差。在市场顺着元素周期表寻找标的公司的思路下,只有底部金属才更有机会,钒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略地位非同“钒”响

  钒作为战略金属资源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不久前在北京召开“十二五”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基地规划征求意见会,发改委综合司、地区司,河北、湖北、四川、云南省发展改革委,承德市、攀枝花市、凉山州政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东北大学、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攀枝花学院,攀钢、重钢、川威集团、龙蟒集团、承钢、承德万利通集团、云冶新立有色公司、云铜集团钛业公司、昆钢集团等单位代表出席会议。编制《“十二五”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基地规划》是“十二五”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的内容之一,是建国以来国家编制的第一个钒钛产业规划,对促进优势资源钒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及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等,都有积极意义。

  钒目前主要应用下游是钢铁,未来随着钢铁中钒消费强度提高,钒需求量也会随之提升。钒电池将是钒需求的巨大增量空间,未来若干年,钒在储能领域将大幅增长。全球钒的未来需求增速将会加快,到2025年每年将保持10%以上,中国增速将对全球增长至关重要。

  回首钒过去的价格走势供求关系,钒价格正处在供求关系逆转阶段,钒的价格目前正在历史底部,未来数年需求的快速增长前景,将使钒价走出底部区域。美国钒业陈述,预计到2015年国际钒消耗量将翻倍,国内外对钒的关注度将越来越高。

  挖掘弹性最大的公司

  钒价格走出底部,在攀钢钒钛西宁特钢明星电力河北钢铁天兴仪表中,根据弹性计算,攀钢钒钛、天兴仪表和河北钢铁弹性更大,西宁特钢和明星电力弹性较小,我们重点推荐攀钢钒钛、天兴仪表和河北钢铁。

  ----------------------

  钢铁转型钒钛 国企民企争抢布局

  “钢铁,总有一天会成为我们的副产业!”“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就是要做大钒钛。”——在3月24日攀钢钒钛(000629)股东大会上,董事长樊政炜如此诠释公司的发展战略。

  目前,除攀钢钒钛外,河北钢铁(000709)、宝钛股份(600456)、宏达股份(600331)川威集团、龙蟒集团等多家企业,也都加紧了在钒钛产业的布局。钒钛产业已经形成了国有企业为主,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

  三强争先恐后做大钒钛

  攀钢钒钛、河北钢铁、宝钛股份三家大型钒钛上市公司被誉为传统钒钛“三强”,它们占据着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和资金优势。近年来,三家上市公司纷纷加快产业布局,努力做大钒钛产业。

  攀钢钒钛是我国最早进入钒钛领域的企业,也是最大的钒钛企业。根据公开数据,攀钢钒钛2010年的钒钛产品(不包括钒钛钢铁)共实现产值4.25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近30%。

  樊政炜告诉记者,攀钢钒钛今年对钒和钛的投资比例已达到25%以上,而这之前,每年还不到3%。“十二五”期间,公司已经对钒钛发展做了重点规划。目前,已经在高品质的钒、钛产品上进行规划和投入,并与国内外的研究机构、科研院所进行合作。

  今年3月,《攀钢(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攀钢钒钛表示,将以做大钒钛产业为主线,全力推进新钢钒、攀成钢、攀长钢三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建设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新基地,加快新钢钒环保搬迁、攀长钢灾后重建等一批重大项目。

  面对我国钢铁产业过剩的状况,攀钢钒钛进军钒钛的步伐愈加坚定。据公司总经理余自苏介绍,在钒钛产业未来发展上,攀钢将在钛领域打造全产业链,在选矿、冶炼、钛材、钛白粉等各个领域布局,并做强钒钛钢铁产业。

  “尽管要打造全产业链,但我们发展的重点还是在高端领域。”余自苏透露,低端钒钛产品领域,将主要通过兼并、联合或是入股的形式,整合民营资本,避免重复建设。而高端领域的主要方向是氯化钛白、加钒特种钢、高端钛材等,同时,公司也在加紧对钒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的研发。

  无独有偶,宝钛股份与河北钢铁均在调整钒钛产业规划,增加了投入力度和产业项目。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宝钛股份将继续实行增长战略,完善钛材等多种金属材料的科研体系。预计到2015年,形成40000吨铸锭生产能力、30000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及一定量的锆、镍、钢等金属产品生产能力,锆、钛产品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

  河北钢铁并购承德钒钛后,2010年上半年实现钒产品收入5亿多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一倍。在钢铁市场整合、产量过剩的情况下,钒钛产品已经成为河北钢铁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之一。据悉,此前承德钒钛2006年募集的8.7亿元资金,已全面投入到了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改项目之中,对原有的炼铁工序、提钒炼钢工序、钒加工工序进行了技改,并新建了80钒铁和氧化钒生产线,目前均已投产。

  四川民营资本不甘落后

  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让四川成为了钒钛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今年四川省两会期间,省政府提出,将通过5到10年的努力,打造5条万亿元特色产业带,其中之一就是打造攀西钒钛钢铁和三江流域特色资源产业带。

  四川省经委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该省已有钒钛开发重点生产企业100余家,钒钛产业(含钢铁)已实现销售收入1584亿元。千亿钒钛产业带来的是巨大的发展机会。无论是攀钢、川威集团等钢铁企业,还是龙蟒集团、宏达等化工企业,都把目光投向攀西这块钒钛热土。

  2008年初,川威集团董事长王劲公开宣称,要实现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的转型。之后的2009年10月,川威集团旗下的中国铁钛在香港上市,目前,该公司还在四川内江投资上百亿建设钒钛产业园区。

  据悉,川威集团内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钒渣14万吨、五氧化二钒1.4万吨、含钒新钢种500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可达到250亿元~300亿元、利税40亿元以上。至此,川威集团将成为四川省钒钛资源深加工基地,川渝地区最大的高强度优质棒材生产基地。

  “对于钒钛产业,不能仅仅看到眼前,还要看将来。”川威集团副总工程师、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斌向记者透露,根据该公司战略,川威将建成全国第三大的钒钛企业。“我们不仅具有资源优势,在技术上也相当成熟。”黄斌说,川威不仅要做强钒钛钢铁,还将涉足钛白粉、钛材等领域,同时也在加快钒电池的研发。

  四川两家大型化工企业,龙蟒集团和宏达集团,近几年也加紧了在钒钛产业的布局。在攀枝花盐边县,龙蟒集团2003年组建了四川龙蟒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的总投资已超过10亿元,初步形成钒钛磁铁矿采选、煤炭开采、煤基直接还原深加工、铁路运输等为一体的企业集群。宏达集团也不甘落后,三年前,联合攀枝花当地企业,出资组建了四川钒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此外,天兴仪表(000710)、明星电力(600101)和四川达钢等一批川企,也积极在钒钛领域布局。明星电力并购了陕西金盾钒矿;天兴仪表取得了陕西商南县耀岭河钒矿探矿权;四川达钢投资了广元市椿树坪钒钛磁铁矿开发及综合利用项目。

  据四川省统计局统计,该省2010年钒钛钢铁产业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929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利税103亿元,同比增长15%;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为61.66亿元,同比增长15%,经济效益明显回升。全年生产钒制品3.58万吨,同比增长14%;生产钛白粉36.56万吨,同比增长25%。

  涉足钒钛的部分企业

  攀钢钒钛(000629)

  河北钢铁(000709)

  宝钛股份(600456)

  天兴仪表(000710)

  明星电力(600101)

  宏达股份(600331)

  川威集团

  龙蟒集团

  达钢集团

  欣宇化工

  华铁钒钛

  攀枝花——从钢铁之城到钒钛之都

  半个多世纪以来,攀西(攀枝花和西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在中国工业史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芒。随着国家加强对钒钛资源的战略规划,攀西地区又将获得怎样的新生?那片神秘的高原峡谷,如何能完成钢铁之城向钒钛之都的演绎?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攀枝花市。

  钢铁故事

  成都开往昆明的列车经过汉源,便进入了攀西的地界。高山、隧道、峡谷与桥梁陪伴着夜幕中的攀西,催生着一个钒钛之城的奇迹,那就是攀枝花市。

  列车上有上世纪60年代参与三线建设的老兵,他见证了成昆线的奇迹。在“吓死猴子困住鹰”的攀西搭建铁路,“我们那时哪有现在的机械化,这条铁路就是靠肩挑背磨出来的!”说起成昆线的故事,老兵总是充满骄傲和自豪。

  对于中国,这个饱经沧桑的古老国度,这个因为没有工业而曾被列强欺辱的民族,老兵们的骨子充满渴望,对工业化的渴望,对崛起之路的渴望。这种渴望,也铸就了攀枝花这样一个荒原之上的城市。

  攀枝花的地名多以“坪”字命名,弄弄坪、清香坪、瓜子坪……“坪”字中充满了愚公移山的执着和豪迈。这个城市里的100多万人口中,80%以上都属于移民。如今的繁华,纪念着一代人的汗水与奉献。

  进入攀枝花城区的密地大桥头,有一个地质学家常隆庆的塑像。正是他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发现了攀枝花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当时,目睹积弱的中国,常隆庆认为必须要办工业、兴实业。为找到矿产资源,1934年~1940年的6年间,常隆庆6次深入攀西地区,在勘踏了攀西地区7个县之后,常隆庆等首先发现了这里的大铁矿。

  渴望终于铸就工业的力量。解放后,三线建设首次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号角。知识人才、技术人才开始云集攀西并扎根攀枝花。当地一种有趣的现象是,百货店的售货员是山东人,收银员操着江西话,买烧酒的大爷则来自河南……而他们到这块土地的目的只有一个:振兴民族工业。

  沿着金沙江,攀枝花城跨江而建,一边是行政中心,一边是密集的攀钢厂区。住在清香坪的技术工人蒋师傅,40多岁了,90年代接父亲的班来到攀钢,今年他将去钒制品厂,7月份就将随着企业举家搬到西昌。“我们就是跟着企业走,跟着国家的建设走!”在攀枝花,像蒋师傅这样的父子工人不计其数。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数十万人的举家迁徙,也正是这种迁徙,让数代人的工业梦想在大山的深处铸就起了一个城市崛起的脊梁。

  钒钛之梦

  “攀枝花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攀枝花市发改委副主任罗启武直言,十二五期间,攀枝花经济将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钢铁经济向钒钛钢铁经济转变;二是由基础原材料基地向加工制造业基地转变。

  资源在攀枝花经济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当地钒钛磁铁矿十分丰富,目前已累计探明71.8亿吨。但同时,由于矿床的共生、伴生矿床多,也造成选冶难度大。钒钛磁铁矿中伴生着铁、钛、钒、铬、钴、镍、铂族和钪等多种金属元素。

  据四川省有色金属研究院选矿中心高级工程师王云介绍,我国目前已攻克了高炉冶炼高钛型(钒)精矿的技术难题,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钒钛磁铁矿冶炼工艺。尾矿中,攻克了造钛(钛铁矿)的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国高档钛白和镁还原海绵钛的生产。此外,从提钒后的炉渣中回收镓,从提钛后的氧化渣中回收钪的技术已经试验成功,不过目前仍无法运用到工业生产之中。

  据了解,尽管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分选出的铁精矿含钛高,冶炼难度大;而钛精矿中镁和钙的含量高,深加工利用的技术难度大。要充分实现铁、钛、钒分离和镓、钪、硫、钴的提取,加强高炉渣的综合利用,还面临着很多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目前,攀枝花市从事钛原料、钛制品生产的企业有50余家,形成了钛精矿、钛渣、钛白粉、纳米钛白、钛铁、四氯化钛、海绵钛、钛锭等系列产品。从事钒制品的生产企业有20余家,主要包括钒渣、钒氧化物、钒氮合金、钒铁、精钒等产品。

  此前的钢铁之城,如今要打造“钒钛之都”。近几年来,攀枝花工业走上了转型升级的道路。在经济转型中,最重要的是产业转型,特别是钒钛产业,将作为攀枝花市的支柱产业进行培养。

  根据综合规划,攀枝花市将打造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全流程产业链,在保持铁的利用率不降低的同时,使钛的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钒的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钴的利用率提高到14%以上,并实现对铬、镍、铜、镓的利用,使终端材料产品从原来的19种增加到27种以上。

  据悉,2010年,攀枝花市钒钛产业园区已经完成产值134.38亿元。预计到2015年,钒钛产业将形成180亿元的产能,建成中国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全流程的钛工业基地。其他包括化工产业、有色电冶合金产业、钢铁机械制造产业、太阳光伏产业等在内,打造年销售收入500亿元的产业园区,同时将形成拥有10万居民的东部城市新区。

  警惕一路欢歌背后的荆棘

  最近几年,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钒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资本市场加快了企业在钒钛产业上的布局,市场仿佛存在这么一个观点:战略资源有限,投资钒钛“钱”景广阔。然而,是否真的如此呢?

  记者原以为,对钒钛这样一个新兴的、充满朝气的产业,无论是投资者、专家、企业高管还是政府部门,他们谈起这个话题来一定会滔滔不绝。但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被采访者都不愿过多地谈及钒钛,或是选择回避采访。

  曾经,他们高调进入钒钛市场,积极布局,不断地炒作概念,但当真正触及深层次的探讨时,却又如此的低调。记者不禁要思考,近年来,钒钛产业一路欢歌的背后,真相到底如何?

  三年前,四川宏达股份称将与攀枝花的地方企业联合,组建四川钒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攀枝花市政府最近的钒钛产业规划中,对此还有专门介绍:2009年到2015年,四川钒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将在红格南矿区投资240亿元,建设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项目,预计到期销售可实现400亿元。

  一个多月来,记者试图从多方了解四川钒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项目进展,但无论是攀枝花市政府,还是宏达股份,都不愿意正面回应。而据部分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反映,这个项目如今并没有多大进展。而记者在采访攀钢研究院钒专家孙朝辉时才知道,攀枝花红格矿区的钒钛磁铁矿中含有大量的铬,这个元素本身对环境有巨大的破坏性,但科研上至今未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此外,天兴仪表和明星电力等企业也曾披露投资陕西的钒钛磁铁矿开采,但从最近的年报上,同样找不到相关的信息。记者曾致电相关企业进行采访,也遭到了委婉拒绝。

  记者在四川省经信委采访时,当推开四川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办公室的门,想要了解钒钛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时,被办公室的人以“不接受采访”为由拒绝。

  在攀枝花工业园区,当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地的恒为钛业公司,2007年就大举进行投资,建起了海绵钛生产线,并从各地招揽人才,也曾搞得轰轰烈烈。但四年之后,企业的经营管理一直没有理顺,目前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

  采访四川省钒钛专家李朝柱的时候,他曾提醒记者,钒钛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孙朝辉和钛专家杨仰军的采访,记者了解到,钒钛产业目前的市场还很小,很多领域都还有待开发,产业发展还面临着环保瓶颈和技术壁垒。

  在对攀钢集团、川威集团、华铁钒钛公司、欣宇化工钛业分公司、攀枝花大互通钛业公司的采访中,一些企业高管也指出,我国钒钛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技术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但对于这些进入钒钛产业的企业,他们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前景。

  从目前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钒钛市场在低端产品领域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现象仍很严重,存在低价竞争,也有一些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但在高端产品领域,比如氯化钛白、特种钛白等,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

  综合这些现象不难发现,钒钛产业高歌猛进的背后,也布满着荆棘。包括技术壁垒、封闭和垄断经营、生态环境制约、新产品的开发程度等,特别是一个企业在科研与经营管理上的投入等方面,都使钒钛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变数。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尽管市场对钒钛产业发展的前景看好,但真正要从在这个领域的投入中赚到钱,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那些缺少技术积累、人才积累、资本积累与管理积累的企业,如果盲目地进入钒钛产业,则不得不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

  正如李朝柱所说,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成为“百年老店”,只有在市场的冲击中,最后留下的才是胜利者。因此,对于钒钛产业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但投资也要具备必要的实力,盲目地进入,不负责任地进入,最终将倒在满是荆棘的路上。(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