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7.0猎人传说物品:金刚经直释 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02:36

金刚经直释 二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奉持此经的功德、果报不可思议。哪怕前生种下五逆十恶,应堕三恶道的罪业,只要今生受持读诵本经,便能前世重罪今生轻报,就能扫除干净前生的业障(由身、语、意业造成的妨碍修行证果的罪业,如五逆、十恶之业。),并且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轻贱鄙视、轻慢,是人先世前生罪业指身、口、意三业所造之罪,泛指应受恶报的罪孽,应堕恶道,以今世今生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消除,当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信女受持读诵此经,为什么反而被人轻贱呢?是因为这个人前生种下无量罪业,本来应该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中,因为今生奉持本

. 66 .

经,所以仅仅受人轻贱,而前生罪业也因受持此经而被消除,并且将来还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此品于初学人和中途疑退者关系不小。近世信佛人多半求佛,为图福报,并求眼前立至之福报,这是执取有相之总因。求佛确实可得福报,但有两个先决条件:一、眼前种种都是果,夙世造因而今世受之,顺逆之境,出有偶然,并非定法,今世受持读诵,系种未来福田,若为人轻贱,是受过去世罪报,不可并论合计,第受则果消,然后另转一因果。二、福报有二,一是无上智慧之福报,以证得菩提为极则,永久不失不退;二是人天有漏之福报,乃一时之得失,终非究竟。言轻贱罪业果报功德者,正表不废事修。一切无实无虚,原不应妄生一切有无前后等分别,加以思议,反而自生障碍。

“须菩提,我念回忆、想起过去过去世无量不可计量阿僧祗劫阿僧祗:无央数,表示异常久远的时间单位,一阿僧祗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阿僧祗劫:长宽高八百里的一块石头,以净居天衣重三铢,净居天日月岁数,净居天天人三年来此一坐,将此石磨尽时,名一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以前,得值得以遇到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亿

. 67 .

极言佛之多。第二阿僧祗劫满,释迦当时为儒童,遇燃灯佛,蒙佛授记;而燃灯佛之前无数劫中,释迦已遇此诸佛,悉皆全部供养承事奉事,无空过简慢,亏待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末法时期,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比得上其一,千万亿分,乃至以至算数数字譬喻所不能及道及,说得上。谓供养诸佛的功德纵有百分、千万亿分,也比不上持本经功德一分;持经功德之大,以至于用数字、比喻都无法说清楚

佛只令众生自求,自造因,自得果,自受报,好坏任由众生自由决择,佛不可能为众生代受祸福。故学以正因为第一,因不正则果乱。若不正因,但求有漏之福,虽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终属人天有漏之福,其功德之微,远不如明心功德千万亿分之一,因为这是偏于法相,未臻圆义。不内求诸心而外求诸佛,是毫无功德的,断无成就之理。昔达摩祖师不肯定梁武帝的功德,就是此意。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若有人指小乘人

. 68 .

听闻,心即狂乱昏乱,错乱,狐疑怀疑不信意谓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我如果全部说出悟后的净妙境界的话,那些修持小乘法的人因为执着我人四相,听了后必然会惊怪,疑惑不信,甚至会心生狂乱,这是因为此经是如来为发大乘心、最上乘心的人所说。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因果报应。即前世种善因,今生得善果;若前世作恶事,今生则得恶报亦不可思议。”

劣慧之人乐于小法,故不相信此经的精微妙义,不信则狐疑,狐疑则狂乱。无相功德之大,无法具说,要领会之人方能领会。领会什么?领会刹那间相应之功德只在当下,种种罪业,只是一念,前念为先世,后念为今世,但只一转,即证无上菩提,如作当来论,即失去此经本旨了。佛说不可思议,世人偏要于思议中求,则所得果报,也只有思议之果报,不是佛法真谛,不达无实无虚之妙义。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善男信女如果存有“我当灭度无量众生”、“我当庄严佛土”的功德心,那就是执着于我相,没有摆脱“假我”。其实,真性中“我”并不存在,岂但

. 69 .

“我”不存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法”、“菩萨”……都不存在,都不过是假名而已。

一切佛法的要谛就是真空无相(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所以,佛典中所指的最高境界“究竟”(指事理之至极)就是“无我”。如通晓“无我法”,即能明了“自己也是虚幻不实的假相”,那才是真正的“觉众生(菩萨)”。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应当产生这样的心念: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完毕,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句谓善男信女应该产生这种菩萨心肠:要度脱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共成佛道,但是当度完一切众生后,心中要有并无一个众生实际上被灭度的思想。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句谓假如这位度众生的菩萨认为“我能度脱众生”或者“一切人我都能度脱”,也即有了我人四

. 70 .

相,那他就不是修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于未来世成就佛果的菩萨了。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上文说发无上正等正觉誓愿心者,应当产生“如是心”,这是说有“法”,无“法”怎能见性成佛呢?这里又说实际上并没有真实存在的法、让人发无上正等正觉誓愿心,这是为什么呢?真性中既无“法”也无“如是心”,佛唯恐弟子们执着于“法”和“如是心”,所以提示妙谛,非但本来没有发无上正等正觉誓愿的众生,事实上连法都不存在,所谓一法不立,众生无度

此分与第二分文同义别,前分言须菩提为现在世的善男信女,为修大乘者发问;此处是为将来世的善男信女,为先修小乘后修大乘者发问。前分言病在未证前,为说人空,此分言病在证得后,为说法空。虽文气相似,却截然两事。发无上菩提心者,是发我本体具足的菩提心。发为证知之义。证什么?证能所双忘,不住于法。虽然已发无上菩提心,但此能发之心实也无法可得,故能发之心也不应有。因为在已证道后不无喜动,自以为有得有证,执住于法,由情见而生热恼,以微细之喜,顿可引动喜魔乘便入人心舍。当知修证一事,若有证有得者,

. 71 .

究为何物?幻心非我,幻觉非我,无我则能不立,无能则所自空,根本解决了,则证者为谁?且喜动也属恒情,见喜而动也是法,仍从有所证得而来,若不以慧剑斩断,则成剑剑相害,微细之热恼随生,又怎能名无住,怎能言降伏?倘以般若谛观而扫荡之,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但欲扫荡此等微细法垢,非般若功深,不能如是。此分点出空法见之法,以菩提本来面目,实无有少法可得,假名如是云云而已。

前分言发心度众,不可执取其事,虽不废所度之生,已不着能度之心。心既空寂,法又何在?若以为有众生可度,有心可发,是人我尚存,四相既立,不名菩萨。此分言发心度众,但不应执取其见,若尚有能度之心、与听度之见,是法我未除,四相宛在,不名究竟。

“须菩提,于意云何在你的意中认为如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来为佛自称,燃灯佛是其本师。佛问须菩提:我当初在本师燃灯佛处,有法所得,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的真性吗?”“不也,世尊,如按照我解领悟佛所说义义理

. 72 .

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深深领悟了无相之理:若有般若觉悟心在,即是有法;若执着有法,就堕入有相之中,所以说燃灯佛无有法能让如来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佛言:“如是如是确实如此。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句谓实际上并没有法,能让如来所得,名为无上正等正觉之真性的。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授记预言之意,谓佛对菩萨或发心修行的人,预告将来证果、成佛的时间、世界、名号、状况等:‘汝于来世当来世,当得作佛, 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公元前623年(一说544年)生于北印度(今泥泊尔)迦毗罗卫国伦明丽的岚毗尼园,父亲名净饭,是该国国王,母亲摩耶夫人,是拘利国的公主。太子诞生时脚踏莲花周行七步,举目四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传说当时天上飘落香花,还有九龙吐水为太子沐浴。太子诞生七天,母亲去世,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继任王后,抚养太子。十六岁时娶邻国公主耶输陀罗为妻,当儿子罗睺罗出生

. 73 .

时,太子叹道:“罗睺罗有般奴。”意思是镣铐锁住了父亲的颈项。太子有感于世间人和动物的总总苦难和生、老、病、死等现象,不能安住于王宫享受荣华富贵,于二十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痛苦的方法和人生的真理。六年后,在尼连禅河岸的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这个真理最重要的是缘起的理法,即宇宙人生是从缘起而有的,万法是由因缘和合共依存。从此世人就称他为佛陀,圣号就是释迦牟尼,佛陀意即真理的觉醒,简称觉者。释迦为种族名,译为能;牟尼为尊称,意为仁、儒、忍、寂,合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意为释迦的圣人。佛陀说法四十五年(有说四十九年),付正法眼藏于摩诃迦叶,于公元前543年(一说464年)5月于拘尸城外的娑罗双树下涅槃,寿八十岁。句意谓若当时有法可得,燃灯佛即时便可传授,就不必授记,预言当来世方能作佛了。’以因为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指实相、如实之相。诸法如,就是“诸法实

. 74 .

相”意思。这里的如来,乃是真性之名,不是指佛的色身。真性就是真如,真如不离诸法(万物)。据《智度论》说,万物各有形体、特质、规律,因而表现为各各相(即有相);但相虽“各各”,而“空”则是相同的,这才是诸法的实相。所以如来就是真性,真性“本空”,诸法的实相也是“空”,因此说“如来”就是“诸法如(诸法实相)的意思。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谓如果有人说佛得到了法,并且称其名为无上正等正觉,那么这不是真实。因为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真性,真性乃是佛本身就拥有的,而法则是外在的。借法去除外来妄执,就可以见到真性,怎么能说于法有所得而称名为真性呢?如来于菩提无上道,得之于心传,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有无虚虚无。句谓假如要勉强说如来有所得,那么,如来获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既非实有也非虚无——无上正等正觉是明真性之法,此法不是真性中所有,也属虚妄,所以说“无(非)实”;但又要依赖它明真性,所以说“无(非)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又名万法,一切诸法,为

. 75 .

万物之称。根据《大智度论》卷二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类:一是有为法,二是无为法,三是不可说法。有为法、无为法表现出各各相、实相;不可说法表现为非非相,不可言喻,只可心传,皆是佛法法是用来修行而达到成佛的工具,不可拘泥于法,也不可无法。在这个意义上说,佛就是法,法即是佛,如来所说的一切事物,都是佛法。因为如来所说的“一切法”,无外道邪说夹杂其中,乃是清净之法,所以说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佛恐怕人们拘泥于法,所以特意指出:一切法并非真性中所有,亦不是真实,不过是虚名,借以修行而已

如者,圆融无碍之义。有可言说者为通达,不可言说之通达则假名为如如,此表般若神妙之用,非凡见所可意测,故曰不可思议,也即不必思议。世尊于燃灯佛所,若谓有法可得,世尊自且不承,何可执实;若谓无法可得,燃灯佛授记又岂是子虚乌有。若以为有法如来得者,当时燃灯佛就不以“释迦牟尼”之号授记于世尊,谓世尊来世当得作佛。正因为世尊不取于法,但也未尝无证,故为授记。且燃灯佛之授记也是法,皆不可说,不可取。世尊

. 76 .

于燃灯佛所,虽证得无上菩提,但并不执取于法,因为不执取于法,故得无得之得,才是证无上菩提。佛即觉义,言从大觉中于一切法能如其义而通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为是如义而说之法。以如义而说者,方是无实也无虚,无实无虚才是诸法如义之本相,如来之妙用。由觉慧中起见,方知法无定法,以无定法故,一切法但存假名而已。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音场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指佛的法身,与释迦的应身(为化度众生而应现的种种之身,通常显现为丈六小身)相对而言。色身有相,所以是非大身,是名大身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不是真实的大身,虚名为大身而已。因为法身无相,广大无边,所以借名为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意谓菩萨也如“大身”一样不是真实的,没有实体,只是取个名字叫菩萨而已,因为真性中没有觉众生,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意谓如果认为众生确实存在,而“我”应当去灭度他们,那就执着于我相,认“无”为“有”了。因为一切众生只在业缘中呈现,

. 77 .

真性中并不存在。有这样的见识,自然就不能称他为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句谓一切皆空,实际上并没有事物叫做菩萨。事实上真性中并没有“法”可用来命名众生,也没有“法”可修行至菩萨的。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佛说诸法,其根本是真空无相。没有“我”,是离开了我相的执着;没有“人”,是离开了人相的执着;没有“众生”,是离开了众生相的执着;没有“寿者”,是离开了寿者相的执着,所以佛说的一切法中没有我人四相

此分为初地菩萨入道位,显法身意境,为初证道时非可言说者而说。世尊说“譬如人身长大”,下即无言,意谓譬如有人已证到大身时又如何呢?须菩提答意谓证大身者,就是显法身,法身无相,其意境非可言说,只具假名而已。故世尊又告曰“菩萨亦如是”,即无名可名,名且不可得,何况度众而可起度众之念呢?是故一切法皆不应执取,取即四相随立。此句总括前文,呼应第三分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云云,否则即非菩萨,为一总结,并非重文。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装饰佛土。’是不名称作菩萨

. 78 .

果存有“我当庄严佛土”的功利心,那就表明还没有把我相看空,还有“庄严”的执着。佛土就是心土,心净无相,如何庄严?我人四相未除,又怎么能称为菩萨呢。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所说,乃是庄严心佛土。心土本来清净无相,不必借助装饰,所以说‘即非庄严’;非庄严中又有妙庄严存在其中。(《净土论》说:心土‘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心常清净,不染诸相,就是庄严佛土,所以又叫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通晓,洞达无我法即无我,非我。我在佛教中意为自我、物体自性,指支配人和事物的内部主宰。我有二种:一是法我(法的自体),二是人我(人的自体)。我有真假之分:人身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借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常一不变的我体;法为因缘而生,也无常一不变的我体,所以人我、法我都是假我,一旦因缘离析就不复存在。只有自在无碍、佛性常住、不由因缘和合而生、也不为因缘离析而灭的“我”,才是真我。屏弃假我,就是无我者,如来说名称说真是菩萨意谓非一切法的核心是无我法,执着于我相即为虚妄。通达、信解无我之法,才是真正的菩萨。”

此段而后,是世尊为须菩提等已证得后的大众

. 79 .

作最后究竟决定语,意谓必如是才可以名为究竟登佛地。“心净则佛土净”,最初决定,在先净其土,但不可执取有佛土可庄严,更不可执取有庄严之法,若取相执法,则不名庄严,不名菩萨。唯人法两空,通达实相,方可利己利他,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此言当净其体,为第一决定者。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如来具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无论在凡、在贤、在圣,与凡夫、诸天、小乘人、菩萨、诸佛一体无别,与众生平等;如来能用智慧知见三界众生各种妄心,照了诸法实相,彻观真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凡夫肉身所具有的眼睛,见光不见暗,见前不见后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说如来也有肉眼,表明如来与凡夫没有区别,凡佛一体。”“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前后内外山岩石壁真见无碍。天眼是色界天人所具有眼睛,凡人只要修习禅定也可得到,不管远近内外昼夜,天眼都能看见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说如来也有天眼,表明如来与诸天无别,佛

. 80 .

与天一体。”“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说如来有慧眼,表明如来与缘觉、声闻无别,佛与小乘一体。”“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能见三世佛法,种种方便,量根施道,不失其时。指菩萨之眼。即菩萨为度脱众生、照见一切法门的智慧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说如来有法眼,表明如来与菩萨无别,佛与菩萨一体。”“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指佛陀之眼,圆明普照,无始劫前,无终劫后,一切因果,如对目睹,毫发不失。即佛陀具有种种眼而能照见中道实相的智慧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说如来有佛眼,说明如来与诸佛无异,佛佛一体。如来五眼之说,反映了大乘佛教“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的思想。如来在凡同凡,在贤同贤,在圣同圣,在圣同贤,在圣同凡。佛与众生平等,因为佛由众生修炼而成,具有众生性;众生与佛平等,因此具有内在佛性,皆可修炼成佛。”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

. 81 .

意云何?如一全,整个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相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音鼠,用于动词,即计算佛世界佛教认为:凡一大千世界中,必有一佛设化,所以大千世界亦称作佛世界。一说佛所住的国土称佛世界,如是宁多不意谓有与整条恒河中这些沙数相等的恒河,将这么多恒河中的所有沙去数佛世界,一沙为一佛世界,那么佛世界算不算多?”“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如许,如此国土一切有情的住处,有净土、秽土的区别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心与“色”相对。佛教把世俗世界划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认为这三界均处于生死轮回中,是有情众生赖以生存的三种境界,三界中一切皆由心造,心是产生现象世界的本源,这就是“三界唯心”。这里指心念,如来悉全能,都能知见。三界中众生,若起心动念,产生妄想,就会有形相;佛具备六种神通(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神足通、漏尽通),其中的他心通和天眼通,能知见众生的心念和行为。何以故?如来说诸各种心,皆为非心,是此,只是名为心意谓众生心念虽多,总是虚妄之心,妄心就是非心。能识得妄心为非心,

. 82 .

才称之为本心。众生本来没有妄念,不起妄心,这就是自性本心,也就是佛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众生闻如来说诸心,认为是真实。其实,过去已灭,未来未起,现在虚妄,瞬息万变,三世皆空。三世之心本来无有、本来虚妄,所以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全不可得,不得妄心,才能常住真心。这个真心,就是真性。只有真性自无量无数劫来,常一而不变。因此,在佛教看来:真性空寂,不生不灭,湛然清净,哪会有前念、今念、后念产生呢。”

肉眼者凡圣同具;天眼者通而无阂,外道也有,非佛独具;慧眼者具足智慧,识人根器夙命,即开金刚般若之妙用,宗下所谓只眼者是,非外道庸凡之所有;法眼者,通达法要,总持一切陀罗尼门,开佛知见,诸漏已尽,得大方便,融入不二之眼。成佛当具无上知见,然而佛不异于众生者,有肉眼,故不异于外道;有天眼,以同具色根二性,有见于外相。外道仅通天眼,佛具足前四种眼,具慧眼法眼以全其用,四眼具足,故名佛眼,不是佛另有一眼。此名道通,通达大道,无不悉知。什么叫大道?即如实知自心,知自心则知众生心,同一不可得。

. 83 .

了达一切不可得,是名知见,并知知见也属于幻,皆为非心,是名佛知见。以佛眼故,遂通诸心非心之义,次第假定为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而已,实则一切不可得。此福德性,亦非有相之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可喻,更不得以多寡名之。故若干国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则以知见本同体而无凡圣之别,此是开佛知见之究竟当决定者。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法界就是实相、法性,它是一切众生身心的本体,要想修证到弘通融合的境界,就要求真正的福德。如果执着于有相的财施,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福报。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用来布施,是人以凭借这个因缘指得以形成事物,引起认识和造就业报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使事物生起、变化和坏灭的主要条件为因,辅助条件为缘,得福福报,福德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实有,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认为福德无故缘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 84 .

如果凡夫布施七宝,执着于福德实有,那么这就是有相布施,他的福德有限,终不免轮回之苦,所以如来不认为他获得的福德多;如果不执着于福报、即不存有福报之心,那就是无为福德,行离相布施,其福无量,所以如来认为这样的人反而会获得大的福报。”

佛知见之所以异于凡夫外道者,在觉不在迷,觉即佛,迷即众生。成就佛知见者,为无上福德性,不是世间福德相。实则必有虚,多则心有尽,故不可言实,不可言多。此言当净其见,为第二决定者。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要想见到真正的法身如来,必须离一切色和相。因此,凡夫不可执着有相,而应从无身中见一切身,从无相中见一切相,这才叫色身具足、诸相具足。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凭借具足具备满足,圆满完备色身一切可以感知的形质叫色,由地、水、火、风四大合成之身叫色身,也即肉身认识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谓不应该凭借圆满完备的有相的色身去认识法身如来。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

. 85 .

足色身如来所说的具足色身,是从俗谛来讲的;如按照真谛来说,就没有色身,因为色身就是如来的报身,报身和化身都不是如来法身;如依中道来说,“具足色身”也不过是假名。”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指如来种种变现神通之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佛心空寂,湛然清净,哪里会有色身诸相可见,如来种种变现神通之相也不过是种种幻相而已。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如来所说的具足圆满的种种变现神通之相,也是按照俗谛来讲的;如按照真谛讲,则没有具足诸相,因为“诸相”并非如来的实相,也不过是个名称而已。”

此分是圆证色相之究竟当决定者。前为初学人执色相而说,不得已而开示说色相具足之理。现言如来是法身,不可以色见,不可以相求。凡具足色身与具足诸相者,必内证法身圆满,通达妙理,不立内外诸见而始显。凡诸色相,以及山河大地,形形色色,无一而非实相,故如来不可以色相见,但也不可以离色相见,如是通达,方名具足。因为法、

. 86 .

报、化三身,总不异一身,因为初学人未入不二之境,故假分为三。若初显法身,则当圆证不二之境,即今山河大地,法界遍满处,无一不是我法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明知幻化非实,因为色空不二,佛也不妨具足而有之。未修人每不知法身为何物,初学人又以显法身为菩萨成佛事,非我有分而惊怖之,及修至见法身时,又偏执于法身,惊喜如得至宝,反生厌离色身之想,不能通达实相。入地菩萨,亲见实相,融入不二。明心而见实相者,不同凡见,彼自知色相非相,但存假名而已。明此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前不偏有,此不着空,这正是亲见实相融入不二之时。如是无上微妙法,原非肉眼可见,梦中可得。此言当净其相,为第三决定者。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佛为度脱无量众生而说法四十九年,所有记录他说法的经典都存在,为什么佛自称没有说法?因为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是空的、皆无实体,不可执着。说而未说是“非说”,真正的佛法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因此“无法可说”,作用乃是真正的说法,“非

. 87 .

说所说”,才算真正的般若。

“须菩提,汝勿不要认为如来作兴起,产生此,这个念头:‘我当应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毁谤佛,不能解理解我所说故缘故。佛告诉须菩提:不要认为如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应当有可宣讲的佛法。”其他人也不可有如来说法的念头。如果认为佛在说法,就是曲解如来所说的一切法,就是毁谤如来。因为他不了解佛所说的法都是空的,都没有实体。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叫做说法前面说没有定法可说,这里讲无法可说,是因为本来无法,特为众生去除妄执而说罢了。此法难道是真实的么?众生即得悟解,就不用此法了。真性难道有法可说吗?不过是虚名为说法而已,没有法可说,才是真正的说法。从另一角度来讲,如来应须菩提所问而答,是不是说法?实相般若不执着有,却也不是绝对否定有;不执着无,却也不绝对否定无,有法无法,有说无说,皆不可拘泥。无中生有,有归于无,般若正在有无之间。”

此段是说法究竟当决定者。说法以不着念为宗。谓说法有相可取者,即执为无法可说,心中立此见,

. 88 .

即属有相;若以为有所说法,也着于相,着相即背觉合尘,不是正觉,故曰谤佛,是未解如来真实义,因为佛即觉义,言佛有所说法是轻慢自己的觉性,怎么名究竟呢?故不应取法。说法有以不说为究竟者,遂执不开口为说法,则木石也是在说法了,哪有此理?说则说,不说则不说,说不说,两不着取,两皆无心,唯以慧照力,决知其为无法可说,不是不开口如木石之无说。智者了知此义,名不说而说。什么叫不说而说呢?谓世尊说法,不关音声言语,行住坐卧即是说法。当知法身无形,内证无言之理,外能为他说,体自空寂,说法无形,不取相而说,不离相而说,如是而说,即真具足,是真说法者。世尊涅槃时告众曰,谓我曾说法四十九年者,非我弟子;谓我不曾说法者,亦非我弟子。此言说法当净其意,为第四决定者。

尔时须菩提起问之时慧命博闻强识,以智慧为命的意思,是对比丘的尊称。一说是长老的别名,意思是智慧高,寿命长。须菩提年高德劭,所以尊称他为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虔诚信仰之心不?”佛言:“须菩提,彼他们

. 89 .

不是众生,非不双重否定,犹言“又是”众生须菩提担心未来世众生难以信解此法,所以提出疑问。佛担心听法者会误认众生为实有,所以说彼非众生;众生从业缘中显现,业尽则灭,难道有真实的众生吗?但是既然有众生之身存在,又不可谓之非众生,故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指凡为众生者,即所谓一切众生,如来说非众生,是称作众生一切众生,如来都认为不是真实的,只是假名为众生而已。在未来世中,假若敬信佛法,就能入圣见,超然于众生之上,成为非众生;如不信佛法,就入凡夫见,仍属众生范畴,成为非不众生。换言之,未来世中,只有觉悟的众生(即发菩萨心的众生,而不是普通的众生),才能信解此法,证得佛果。由“尔时慧命须菩提”至“是名众生”,这一段共六十二字,为姚秦鸠摩罗什译本所无,相传是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长安兴善寺灵幽法师据濠州钟离寺石碑经文补入,一说据北魏菩提流支译本补入。”

此分谓正信。心以正信为具足,而正信之理不分正法末世,佛与众生体性无二,一切众生皆同证无上平等正信,毕竟齐成佛道,不可因末世而疑之,所谓难信之法,就是信这个。以同体论,众生也是

. 90 .

假名,不应有所分别,以烦恼论,众生自是众生。须菩提恐大众尚存二见,故特反问曰,未来世去圣已遥,闻此无上至道能深信不疑否?佛言彼虽值末世,仍具足佛性,不得以众生视之,故曰彼非众生;而以烦恼颠倒而论,又不得谓非众生。以如来慧眼观故,凡圣同体,故曰如来说非众生,只是假名不可废,是名众生而已。能如是实信,非分别,非不分别,是名正信。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自性本来空寂,所以没有佛法可说;无法可说,也就没有一法可得;无法可得,也就没有菩提可证。无上菩提乃是本性中固有之物,既没有失去,自然就“无所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里指佛果,为还是无所得耶句谓是“得”还是“无所得”呢?须菩提根据如来无法可说之理,推断如来大概无佛果可得?”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些许佛法可得,是名阿耨

. 91 .

多罗三藐三菩提妙性本空,无法可说,所以没有一法可得;既无一法可得,难道还有菩提可证么?小乘修行,认为虽然无“我”,却有法可得;若认为有些许佛法可得,就是贪恋有相,被法所束缚。大乘般若修行,认为既无“我”也无法,对一切诸法无取无得,破除一切执着,这才称得上无上菩提。”

此分谓正觉。正觉和无上菩提是指证得无所得之境,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得无所得,是名正得,觉无所觉,是为正觉。故须菩提问言,佛所得之无上菩提,正以无所得,是名为菩提。佛印可曰,如是如是。凡蒙佛印可者,即表与佛不二,使后人可深信不疑。佛又重告之曰,我于无上菩提实无有少法可得,若有少法所得,即有多寡高下之见,心非平等。此平等者,言绝对无比量分别之义。一切法无不从觉性中流出,而觉性本来具足,非由外得。所谓法者,言妙用则不无,言真际则不有,遂假名曰法,以无我人四相,起个名叫无上菩提而已。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为求自己的福报及功德而修习一切善法,这是凡夫的“行善”;为求菩提道果而行善,虽行善却没

. 92 .

有行善之念,没有求福德之心,这才是“净心行善”,才是真正的善法。

“复次,须菩提,是此,这法性平等,无有高下高低的区别,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是法,指的是真性。按照大乘佛教的观点,众生都具有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都有佛性,从这一点上来说,上至诸佛,下至蝼蚁,没有高下之分,所以是平等的。凡夫被烦恼、有相蒙蔽,不见自性,才妄生分别。以因为无我我相,无人人相,无众生众生相,无寿者寿者相,修修行一切善法指佛接引众生悟明真性之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真性,之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是因为真性中本无我人四相,只要离开诸相虔诚修善法,就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但是真性存于自心,本身具有,不可以从外界获得,只有自悟自证才能获得。所以佛果并非自外而得,而是自内而得,自悟而得。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如来无法可说,无法可得,因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身外之法,无需佛来说法,佛也无法可说。本来无此善法,不过是借此以开悟众生,

. 93 .

让众生脱离诸相而自见真性而已,所以虚名为善法。”

此分也谓正觉。“无有高下”正显一切法性平等。若言有高有下的话,则是由于众生分别执著之妄见。一切法性既无高下,又哪有无上菩提之法,故曰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无以名之,假立此名而已。佛之所以成佛,正因为证到平等之法性。

若执以为菩提,我有所得,是立我;又以为实有菩提可得,是立人;我与菩提相对,是立众生;此见执持不舍,如保寿命,是寿者,由此则起多寡高下不平之别。故唯善巧运用。妙观起修,以一切法,都不离菩提觉性,觉性本来具足,无所谓得与不得,无所谓善法与恶法,言幻法则不无,言体性自空寂,觉此觉者,是名正觉。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要想证得无上菩提,到达最高觉悟境界,就需要智慧和福德。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获得无与伦比的福智呢?那就是领受、奉持、读诵《金刚经》,并且能教化别人,使他人解脱烦恼。教化就是法布施,它所成就的智慧,所培育的功德要远胜于财布施。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

. 94 .

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相等七宝聚聚集,有人持用用来布施佛问须菩提:如有人将聚集如许多须弥山一样高的七宝用来布施,所获福德当不可计数,还有什么布施能超过这种福德呢;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领受奉持读诵,为他人说演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用七宝布施,就是住相布施,所得福德不过是世间之福,有时而尽;受持诵念并为他人演说般若真经,不仅利己,而且利他,这是法布施。如此福德胜过七宝布施所得福德百千万亿倍,以至用算数来计,用譬喻来比方都说不清楚。”

此分谓正度。前第三分以度众为成佛资粮,此分谓正度,意言以大乘法度众起智作证,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正因,岂财施所可比拟其福德于万一。但佛不复有能度与所度之念。随缘度化,度亦假名,佛与凡夫,都非实有,此即大利法施,是名正度。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如来化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却又认为实在没

. 95 .

有一个众生被他化度。众生之所以成为凡夫而需要化度,是因为“我执”和妄念掩盖了自性,佛不过教众生觉悟,使众生去除妄念而能见自性,求得自身的解脱。所以,众生迷惘时,佛度众生;众生觉悟后,自度成佛,这就是既“化”又“无所化”。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应该梵语波罗蜜,意为到彼岸,喻修行者乘着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恼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一般指引导众生入佛门和使人出家,学佛修行,使众生解脱生死之苦,即度脱,教化。也指解脱,即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得大自在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事实上无有众生如来度度脱如来虽然广设法施,济度众生,但是没有度脱众生的念头。在如来看来:众生产生无量无边的烦恼,被妄想掩盖了菩提自性;佛不过教众生觉悟,除去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断绝贪、嗔、痴三毒,使众生没有诸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净而见自性,众生乃自性自度,自得佛果,所以事实上没有众生可化度,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如果认为有众生是如来所度,那就是执着于我人

. 96 .

四相,就不是真如来了。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又称异生,指迷惑事理,流转生死,住不正道者之人,以为有我我人四相的核心是我相,如来既然没有我相,为什么时时称“我”呢?当知这是如来假名称我,并非有真我。在如来看来:有我为妄,无我才是真;世间俗人则反其道而行之,认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佛对须菩提说,称凡夫并非真有凡夫,只是名为凡夫而已。一切众生按其本性皆可成佛,只因为有妄想和执着,所以才没有成佛,眼下暂时为凡夫。凡夫只要脱“俗”即可为佛,从这一点来看,凡夫与佛不过一步之遥。”

此分也谓正度。佛度众生,不着能度所度之念者,以实际理地,无有众生为如来度者,如来若立此念,即立四相,不得名为菩提。故随缘外化,不废假名,所言我和凡夫者,乃一时之方便言说,成此大利法施而已,是名正度。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佛有三十二相、四辩(四种辩才)、八音(八种美妙声音),但这些都属于佛的应身和化身,不是佛

. 97 .

的法身所具有的。法身无形无相,而色相是眼根的幻化,音声是耳根的幻化,如果想以色相、音声见观(观想)或者寻求法身如来,那么永远也不可能见到如来的法身之体,永远到不了真正的佛境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用,凭借三十二相观观想,反观回想如来不前文说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这里说用三十二相观如来,区别在目视为见,心想为观?”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可用三十二相观如来世尊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又发出此问。须菩提一时没有理解佛的深意,认为“见”与“观”有别,所以轻率地回答说:“是的是的!可以凭借三十二相来观想如来的法身。”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简称轮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就位时,由天感得轮宝,转动轮宝而降伏四方,所以称转轮王。又飞行空中,故曰飞行皇帝。在增劫,人寿增到二万岁以上,转轮圣王则出世。因其轮宝有金、银、铜、铁四种,故称金轮圣王、银轮圣王、铜轮圣王、铁轮圣王。宇宙共分四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东胜身洲的人身形特别殊胜;南赡部洲有赡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西牛货洲以牛为货;

. 98 .

北俱卢洲于四洲中国土最胜。日月升起,北洲夜半,东洲日没,南洲日中,西洲日出。只有南赡部洲有佛,其余三洲因福报很大而没有佛。金轮王统治四大部洲,银轮王统治三大部洲,铜轮王统治二大部洲,铁轮王统治一大部洲。南阎浮提是铁轮王统治。转轮王于轮宝之外,还具有六种宝器,合为七宝。《长阿含经》里为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神珠宝、玉女宝、居士宝、主兵宝;《俱舍论》则为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即是如来二句意谓假如可以凭借三十二相来观想如来法身的话,那么,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他岂不就是如来了?转轮圣王因福业甚多,所以色身也具足三十二相,但是转轮圣王又岂能与佛相比,《智度论》曰:“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菩萨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别?答曰:菩萨相者有七事胜转轮圣王。菩萨相者,一净好,二分明,三不失处,四具足,五深入,六随智慧行不随世间,七随远离。”。”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按照我解理解佛所说义义理,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须菩提经佛反问后恍然大悟,迷心顿释,所以才说不应该用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谓真我,指法身如来,以音

. 99 .

即声音,这里借指耳我,

是人行邪道邪路,不能见如来如来指真我,即真性之佛。法身如来(真性之佛)无形无相,离一切有,所以不能凭借形色(眼)观见、凭借声音(耳)寻求。假如执着于有,想凭借形色声音求真性之佛,就是走入邪道,永远不能得见如来之性。只有内观反照,即性而修,见无所见,闻无所闻,知无所知,证无所证,那么如来就能得之于方寸之间。”

此分谓正相。言三十二相属于幻相,以法身为体故,显形于外者,必由于内,以外衡内,法身也不妨有相好。世尊告须菩提曰,在你的观念中,果然以为如来有三十二相可取吗?须菩提答言如是如是,意谓如来虽属法身无相,但终不能离相而见,以我观之,由外衡内,不妨取如来之三十二相。佛告须菩提,如汝所说,但世人未显法身,不解其义,在观念中偏以三十二相为如来,则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与佛又有什么何区别呢?一落偏执,徒取相而忘体,则将误认转轮圣王具有的三十二相,当作如来,而淆惑是非。须菩提顿然觉悟,遂曰,如我解佛所说方便之义,是不应率取三十二相以观于如来的。世尊遂重说偈曰,若以色见、声求于佛者,

. 100 .

是执取佛为有形相,其人已离正见不能妙观如来了。世尊此偈,诲佛子不许以色见身求,并呵之为行邪道!正救众生一时执有之病。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佛教认为:诸法因果各别,所以非为“常”;因果相续,所以非为“断”。如果认为没有因果相续之理,那就是断灭之见。真正发愿求无上菩提心的人,在一切诸法里,不说常法,也不说断法,而是讲中道了义。无断无灭,不落断灭相,才符合佛法。

须菩提,汝若假如产生如此想法:‘如来不以凭借具足相福德智慧诸相圆满充足缘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句谓假如你产生这样的念头:如来不是凭借具足一切福德智慧诸相而获得无上正等正觉,那么就是一种断灭见。千万不要这样想,不要认为没有功德也能够悟道成佛。’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指一切法都绝灭而不用。断灭:没有未来,没有延

. 101 .

续,没有因果,一了百了,即没有意志力的动作反应。’莫作是念句谓假如你认为,发愿求无上菩提心的人,不是讲中道了义,而是说一切法都绝灭不用,这种观念就是错误的,不要产生这样的念头。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诸法绝灭不用的相状。真正学佛的人,如想求得大彻大悟,首先不能落入断灭相,产生断灭见。对执着有相的众生,本经反复强调无相,强调佛法无有,因为众生觉悟后,就不再需要佛法;但未悟之前,发愿求无上菩提心的人,却不能否定佛法,必须依法修行,所以不可说佛法绝灭而不用法。佛在前面说不能着相而见如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现在又告诉须菩提,也不能不着相见如来(不要认为如来不以具足相得佛果)。对相与法,既要破有相有法,又不可执着无相无法。如作有相观,是偏见;如作无相观,也是偏见;非有非无,不着两边,才是正道。”

此分也谓正相。前分言三十二相属于幻相,不可执取,但证得无上菩提者,又岂无具足相呢?若作是念,谓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无上菩提,则又偏空而入断灭,这是不可以的。故此分急急提转,勿使偏空,曰莫作是念,谓如来之得无上菩提,并

. 102 .

不以具足相而得,倘离具足诸相,又怎么表现菩提之得不得呢?且菩提非内非外,非相非非相,法身非相,亦不离相,法身虽不应取相而见,也不可离相以见。偏执于有,自失本体,若复着空,顿成断灭。故妙用不废,非取有为,非离有为。有为而不着,即是无为,无为而立见,即等有为。如世尊行忍布施,而不贪住于涅槃。如果涅槃而可住者,岂是真涅槃呢?不住涅槃,生死自了。大德云,诸佛说空法,为度于有故,若复着于空,诸佛所不许,“不许”是言不许其断灭。故佛曰莫作是念,戒之至再。两分合观,其义即圆,此取相之最正者,是名正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通晓一切法无我,成就无生法忍,就进入了大乘境界。行大乘菩萨道的人,不以求福德之心、不为自获果报,而以菩萨心肠济度众生,自然对世间一切福德不贪不受;唯其不争福德,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与他比福德。

“须菩提,若菩萨这里指受如来教法的大乘僧侣或居士以满充满恒河沙等相等世界七宝这里泛指财宝,持用布施,若复

. 103 .

有人知通晓,领悟一切法无我,得成成就忍耐。大乘佛教认为到达涅槃彼岸的途径有六种,即六度,其中之一便是忍波罗蜜,内容为忍受一切违逆、受苦受难之境而不起嗔心,安住于佛道,认可佛教真如信仰。其重点在安于苦难及耻辱,所以叫“忍辱度”。这里指无生法忍(无生法:指远离生灭的真如实相理体,即不生不灭之法。无生法忍:真性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摇,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真正知道一切法无我,就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也自然成就无生法忍,进入大乘的境界,那么他所得的功德胜过七宝布施而得的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缘故。真正行大乘菩萨道的人们,做善事不想求福德的果报,所以不受福德。”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对于顺情之境产生贪得无厌的爱心著,是故说不受福德菩萨济度众生当然有福德,但他们不贪恋世间的福德果报,只想利益一切众生,自己并不领受功德,而是回向(回向就是回转个人或大众所修的善业功德,趋向指定的方向或目标,去达到某种你所希

. 104 .

望要做的用途。最好的回向是把所做的善行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希望自己和他人皆成佛果,共证菩提。)给法界一切众生,所以说不受福德。尽管菩萨本不为了自受福报而度众生,而福德却会自然随之。因为通达无我之法,成就无生法忍,对福德不贪不受,那么福德更加巍巍,自然超过七宝有相布施所得的福德。”

此分也谓正相。福德性空,谁为受者?以不执有,不落空,是真发无上菩提心而成此福德言,菩萨不贪着福德,正以福德性空,才成就无生法忍。知一切法无我,能所双忘,体用一如,正是无上福德,非恒河沙世界七宝所能比似。如是有为而不着,有相而不取,有福德而无染。下而三十二相,上至涅槃福德诸相,无不以妙观正之,是名正相,是取相之最正者。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佛有三身:法身[又称自性身,法性身,指有情众生先天具有的法性(即佛性、真性、本觉,如来藏。),以此为成就佛身之因,并以佛法证得的真如法性之身]是如来,报身[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福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的佛果之

. 105 .

身(如释迦佛)。]是世尊,化身(即应化身或变化身。佛为度脱众生,随三界六道不同需要而变现的色身或其他种类的幻化身。)就是佛。法身是自性的本体,它常住寂灭,无在无不在,遍满一切处,不生也不死,不来也不去,不坐也不卧,没有来去坐卧之相,所以威仪(举止动作)寂静,如如不动。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这里指真性佛,即法身如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来、去、坐、卧就是指行、住、坐、卧。佛教徒的行、住、坐、卧都有一定的规范,以保持严肃庄重而不损威德,所以称为四威仪。世人只看到前文中世尊进入舍卫城乞食、还至本处、敷座而坐说法,误认为既然世尊来去坐卧与常人无异,就可凭此认识法身如来,不知真性佛无形无相,不可用来去坐卧来形容,所以此人根本不懂佛法,不理解佛所说的义理。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所从去,故名如来如来本指乘真如之道而来三界开示真理、垂化众生的化身佛,他无所不在,遍十方世界,能随众生业缘随时变化。但是法身如来却无形无相,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如来是既无来去之迹,也无坐卧之形,这就是所谓“无所从来、

.106 .

亦无所去”的道理。”

此分谓正行,仍言心不取相。行住坐卧是凡夫之举,是幻身的幻动作,若以为如来有来去坐卧之相,是执来去坐卧为如来。如来者,即妙心,以本不生,故曰无所从来;以终不灭,故曰亦无所去。本无来无去,不生不灭,怎么能以来去坐卧之相指为如来呢?至于如来的幻身动作,若在幻相而言,自有来去坐卧,如释迦自天而降为太子,弃王位入道,山中六年,登金刚台,睹明星成佛,说法四十九年,双林示疾而逝,分布舍利等等,又可不必定执无诸来去相。即如来四十九年来去之幻相,是属以幻度幻,终非实有。心无执取贪着,是名正行。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一合理相,就是一合相。“合”指汇合、聚合、遇合,所以一合相就是聚合相。微尘累积为世界,血液、骨头、皮肉和合为人,水分子凝结为浪花、江河……都是一合相。这种“一合相”不过是物质世界的现象,也是虚妄的,不可执着。因为一切都是“空”的,都不可能永久存在,但只有“空”才可以生出“妙有”,生出万物。

.107 .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打碎,碎裂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众指聚集在一起。微尘众,即无数微尘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实有,确实存在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微尘其实也不存在,也是空的,只有真性为实有,其余一切都是虚妄的。依此类推,三千大千世界也不是真实的,也是假名,是一种暂时存在,实际上宇宙间没有永恒的物质存在。从另一角度来看,微尘比喻妄念之多,世界则是幻身的别名。微尘为因,世界是果,微尘、世界比喻因果关系。世界起自于微尘,而轮回则由于妄念。众生在妄念中产生贪、嗔、痴,妄受三界幻果,这同微尘积成世界是一样的道理。既无妄念(微尘),又哪来幻身(世界)呢。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指众缘和合,即聚合相,和合色、受、想、行、识五阴等成为人,聚合众微尘而成世界,人、世界就是五阴、微尘的 “一合相”。

. 108 .

二句意谓,假如认为世界确实存在,那么不过是它的聚合相而已。一说一合相指真性,真性遍虚空法界,一而不可分为二,合而不可析为散。那么这二句就谓:假如认为世界确实存在,那不过是真性而已。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微尘、世界为因果关系,执着这种因果关系为实有,就是被有相束缚。微尘、世界既然不是实有之物,那么一合相也是虚妄的,也非实有,只是虚名为一合相而已。”“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只是凡夫之人,贪著贪恋,执着其事其事:指世界上聚合而成的事物。要真正懂得一合相也是虚妄的,并非实有,必须靠学佛之人的自省、自悟、自证,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解说)。只可惜凡夫俗子们,不懂得世界幻成的道理,贪恋五阴和合的色身,执着于微尘聚合的世界,被有相缠缚,沉沦六道,无由解脱,这才是最可悲的。”

此分也谓正行。世间的一切相,大到世界,小到微尘,总不离法界性而立此一合相,何况微尘、世界根本无有。若依之而更立所谓一合相者,只可慧见而不可言说。此一合相,在凡夫以肉眼分别,即认为实有;在明心解义的菩萨视之,也是非相,

. 109 .

是名一合相罢了。若以妙观故,一合相者,即是一法界之实相,因无一处不是如来。若以肉眼观故,一合相者,凡夫认为实有而贪着其事,不知世间一切幻相,散之为三千大千微尘,合之为三千大千世界,散合都幻,非有实体,假名为一合相而已。但约实际言之,尽十方虚空遍法界,终不出如来藏性之所建立,由微尘而世界,由世界而微尘,一切一切,皆属虚妄,故佛不立微尘世界为微尘世界,但存诸名而已。故当一切时,一切不染,一切不执取,才是行住之至净者。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发愿求无上菩提心的人,应该离开一切妄见;对一切佛法,应如此知、如此见: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不要自生法的执着相。其次,能产生正确的知见固然重要,但还有那么一个“知见”存在,因此还会有烦恼,如果知见不生,“知”也空,  “见”也空,一切皆空,那就是涅槃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义理

. 110 .

假如有人讲,佛说有我人四见,这个人明白我所说的道理吗?”“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相”是现象,“见”是见解;“相”是眼见,“见”是心取;我人四相在于外形,我人四见则在于内心(属于意识中的执着)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我人四见是说意识中认为实有我人众生寿者,而事实上在真性中并不存在,所以只是虚名而已。佛为大众说法,不离四见,但又不拘泥于四见,学佛之人如能悟解这一点,才算真正理解如来所说的义理。”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觉了曰知,也即自悟、自觉,如是见思虑推求而决择事理叫做见。一说就眼识曰见,即见识,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众生初入道时,必定要借助佛法,入道之后,不可执着佛法而产生法相。发愿求无上菩提之人,应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应见一切众生无漏智慧本来具足,应信一切众生真性无

. 111 .

生无灭,如此知见、信解、了悟我佛如来之意,就能不生法相。同时,这也是诸法真实之相:诸法本来无有,法相其实虚妄,并不存在,假名为法相而已。”

    此后两分是佛为大众作最后决定,言诸法本空,无我无法,众生妄执为有,佛为破执,假说我法。佛问须菩提曰,我今说法已竟,若复有人,意谓我说此法,亦有我人等四见,则其人为能真解我所说义否?须菩提云,否也,是人不解如来说法之用意。为什么呢?以世尊说我人等四见者,是为未解人而说,原非得已,明眼人自知一切法,都不可执取,即非四见,只是具四见之假名而已。所谓法者,在行者自己活用,凡发无上菩提心者,于一切法,但应如所教住,曰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而已。但非不取于法,虽取而不起法相诸见,故曰不生法相。然而法相虽不立,妙观又不无,更无有为无为之见,这才是真般若如如之妙用。如果执取如何知见信解,则又起法相了。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又本经讲:“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故我

. 112 .

们不论做了任何善事和功德,决不可执着于善事和功德以求福报,决不可存有我做过某某善事和功德之心。善事和功德随缘而做,做后便放下。要达到不思善,不思恶,清净无为的境界。因为现实世界的一切,都如梦幻泡影、水月镜花、海市蜃楼;即使佛、菩萨的“应化”——随缘应现化身、教化众生,使入佛道,也不是真实的,因为所有众生都能自性自度。只有发大彻大悟的菩提心,一切时一切处不执着于事物的相状,归向真性毫不动摇,才是学习本经的正确态度。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充满无量阿僧祗不可计量之数,极言其多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指发愿求超脱三界的觉悟众生,持受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阐述,解说,其福胜彼指用七宝布施所得之福德。前文说用与恒河沙相等世界的七宝布施,此处则极言用无量阿僧祗世界的七宝布施,但其所获福德仍然比不上受持演说此经的福德。经中以布施无量七宝作陪衬,极力称颂受持演说此经福德的段落有八处,回环往复,循循善诱,使听众一步步进入菩提妙境

. 113 .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追求,执着于相,如如由如理智证得的真如。如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前一如字是助辞,即如其所有的如;后一如字是指永恒存在的真如真如谓永恒存在的实体、真性,也即宇宙万物的本体,即事物的真实情况,真实性质。它与“性空”、“法性”、“自性”、“佛性”、“法身”等属同类概念,一般解释为绝对不变的永恒真理或本体)不动佛自问:怎样对人演说本经?自答:不执着有相,懂得真如不动的道理。真性无形无相,遍虚空法界,常住而未尝动,所以说如如不动。“为人演说”是文字般若,“不取于相”是观照般若,“如如不动”则是实相般若。何以故?

一切有为造作法指事物及其现象。有为法:谓由因缘造作、无常变幻的现象世界,如梦梦境幻术、幻境、泡水泡影子

  如露朝露,露水亦如电闪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偈共用六个比喻,是《金刚经》的精华所在。生老病死、贫富贵贱、士农工商、赤白青黄、馨香臭秽、深浅高低、有无虚实……世间万事万相,都如同梦寐之非真,如同幻术之蛊惑,如同水泡之暂时,如同影子之易灭,如同朝露之易消,如同闪电之倏忽,所以《维摩

. 114 .

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说:“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只有了解真空无相,才能悟“梦、幻、泡、影、露、电”六个比喻之虚实,证实相般若如如不动之理。《金刚经》的根本是以破相为宗,以了空为义,假如能够发无上菩提心,受持这四句偈,观现象世界如同梦幻泡影,那么就能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从“善现起请分第二”到“应作如是观”为本经的主要组成部分,称为正宗品

以法授人,为人演说,当不执法相,不废法相,湛然不动,是名不取于相。以说法者如,受法者如,合于真如,故曰如如。演说诸法者,正为度有,不依有为法,何以入无为。弥勒菩萨偈意,不取不为,不废有为,是为涅槃。但起妙观之用,观境境空,观心心忘,一切有为法,无一不是幻,如是活泼自在,才合金刚般若之用而体自显。今世尊为人演说者,以化身而不住涅槃,演说而不取诸相,是以如

. 115 .

如不动。不动即不惑之义,不惑则明,是故众苦只缘取相,最乐无过明心。闻法至此,哪有不皆大欢喜而决定信受奉行者的呢?

 

结    尾

    经文的结尾叫流通分,即流通品,一般内容是佛将所说之法付嘱弟子,使流传后代、通行四域。流通分与开头的序分是佛经中固定的程式化文字。

佛说是经已完毕,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佛教四部众之一,指出家修行受具足戒的女性佛教徒优婆塞意为近事男、清信士、善宿男,亲近奉事三宝之意。佛教四部众之一,指在家奉佛、受过五戒的男子,也即居士优婆夷意为近事女、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亲近奉事三宝之意。指在家奉佛、受过五戒的女子,也即信女,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信受即信仰并接受。信受奉行表示听众服膺之意。谓服膺如来所说的教法,信仰接受,遵照执行

佛说至此,大众开悟,得未曾有。大欢喜者,即证入轻安欢喜之至。是在正信,是在实受,以事

. 116 .

证理,是为奉行,岂是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布施所可比拟者的!

有僧问越州大珠慧海禅师:说何法度人?师曰:贫僧未曾有一法度人。曰:禅师家浑如此。师却问:大德说何法度人?曰:讲《金刚经》。师曰:讲几座来?曰:二十余座。师曰:此经是阿谁说?僧抗声曰:禅师相弄,岂不知是佛说耶。师曰:“若言如来有所说法,则为谤佛,是人不解我所说义。”若言此经不是佛说,则是谤经,请大德说看。僧无对。读者至此,试代此僧解围,说一句看。

 

 

 

 

 

作者:夏省虞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港口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电子信箱:lygxsyu@163.com

         邮编:222046

佛历2551年1月27日

公历2007年3月16日定稿

. 117 .

帝释及三十三天的故事

帝释,即释提桓因,世俗称玉皇大帝。帝释是忉利天王,他管理忉利天、四天王天和我们人间等以下各道。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二天,加上当中的帝释天,就成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有这样一段因缘:过去很久以前,有个穷女子,见到一尊迦叶佛塑像,像上的金已剥落,她觉得很不庄严,于是发心要为佛像从新装金。但她太穷了,实在没有钱,无力之下向人乞化,把一点点钱积聚起来买金。好不容易金买好了,又请三十二位工匠来修缮佛像和贴金,匠人感于贫女乞讨钱财来为佛像装金的虔诚,就共同发心义务来完成这一项工作。由于这一福德善根因缘,他们后世全部生到忉利天上,三十二个工匠做了三十二天的天王,贫女做了三十二天的天主。

    帝释也是佛法的护法神,常来人间听佛说法。当其听法时,对佛所说的世间无常等道理,尚能深自领悟,但一回到天上,即被天上的欲乐所迷,忘记了什么叫无常,当然不能如法修行。

关于这一点,佛经中有记载:有次帝释来人间听佛讲法后,表示回到天宫,一定要好好修行。待

. 118 .

帝释回到天宫后,佛的神通第一的大弟子目犍连尊者,为了考验帝释是否真修行,紧随帝释之后,也到了忉利天宫,竟见帝释终日在享受五欲快乐,根本忘了修行这回事。目犍连为了警觉帝释,以神通力令天宫震动。帝释惊悸之余,一眼看见目犍连,即很诚恳地说:“尊埏,你怎么与我开这么大的玩笑,使我的宫殿都震动起来了?”目犍连开示他说:“刚才你从佛处闻法回来,说要如法修行的,怎么一回到天上,就忘得一干二净,只知道享受欲乐呢?天宫震动,是警告你世间一切是无常的,欲乐不可贪着,是不可靠的,你怎么这样迷恋于欲乐呢?”

 

阿修罗王与帝释的故事

阿修罗喜欢与帝释作战,其原因是下面这个故

事引起的:

阿修罗王有一个女儿叫舍脂,其貌长得的确很美,世间少有。后被帝释所知,就娶舍脂为妻,这样阿修罗王就成了帝释的老丈人,彼此间的感情是很好的。

帝释与舍脂婚后不久,为了表示对老丈人的尊敬,特请阿修罗王到天宫去游玩小住,并厚礼相待。

. 119 .

等到阿修罗王游兴没有了要回去时,帝释为了表示隆重起见,特意命天兵天将的仪仗队,排列两旁恭送。哪里知道阿修罗不但不领女婿的盛情,反而猜疑帝释有意在他面前显示威风,恐吓他,心中老大的不高兴!

帝释虽然是忉利天的天主,但经常来人间听道。若有佛出事,就来人间听佛说法。无佛出世时,就来人间听仙家讲道。有一次,帝释欲来人间听仙家说道,其妻舍脂怀疑帝释在人间有外遇,竟与帝释大起交涉,帝释以实际情形相告,舍脂就是不信,要随帝释同来人间侦察。帝释因她是个女子,不宜来到人间而予以阻止,哪里知道越阻止,舍脂就越加疑心,非要随帝释下人间不可,可帝释就是不许。她也不再强求,等待帝释坐上宝车要来人间之时,舍脂运用神术,隐身躲在宝车后面。等到到达了人间之后,帝释下了车,舍脂也现身出来。帝释见了,责备了她几句,并用花茎打了她几下,致使舍脂大发娇颠(撒泼),直闹到帝释陪罪才罢休。

    可是在旁边的仙人,因听到舍脂的娇声莺语,失去了神通,帝释就更为震怒,舍脂也由此而更加怀恨在心,总觉得帝释欺人太甚!

. 120 .

过后,舍脂将经过情形向父亲阿修罗王哭诉,阿修罗王一听,不禁怒气冲天,并说:“帝释以前叫天兵天将向我示威,今又欺负我的女儿,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发动无数阿修罗兵将,向帝释天宣战,直接攻击天宫。由于阿修罗有较大的神通,竟然足踏海底,手撼天宫,使帝释天大败而逃。从此以后,帝释天与阿修罗就经常发生战争,虽互有胜负,但帝释失败的时候要多,因而常常地感受苦恼!

到佛陀出世之后,帝释向佛求救。佛告诉他,在与阿修罗作战时,就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帝释后来就命令天兵天将这样称念,果然大获全胜,而使阿修罗失败,逃匿于藕孔之中,不敢再与帝释天作战。

 

 

 

 

 

 

 

 

. 121 .

《金刚经》常见词语注释目录

词                页      词                页

A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      阿那含            27

阿罗汉            28      阿兰那            29

阿修罗            42      阿僧祗劫          67

B

比丘               2      比丘尼           116

钵                 3      布施              13

般若              45      般若波罗蜜        45

波罗蜜            46      报身             105

不可思议          63

C

持戒              17      嗔恨              56

初日分            61

D

弟子              43      第一波罗蜜        54

第一义            14      度                96

大乘              63      大身              77

断灭             101      断灭相           102

. 122 .

词                页      词                页

F

佛                 1      佛土              33

佛眼              81      佛世界            82

福德              14      福德性            23

法                12      法相              18

法眼              81      法身             105

非有想非无想       9      非相              15

非法相            18      非身              36

凡夫              97

G

歌利王            55      国土              82

果报              69      供养              42

功德              53

H

慧眼              52      慧命              89

荷担              64      恒河              39

花香              65      护念               5

回向             104      合掌               5

后五百岁          17      后日分            61

化身             106      化生               9

. 123 .

词                页      词                页

J

戒                17      净信              18

金刚              45      经                45

具足相           101      具足              85

具足诸相          86      劫                62

见                85      偈                23

K

诳语              58

L

离欲              29      来世              53

利益              57

M

摩诃萨             8      灭度               10

N

涅槃               9      那由他            67

P

菩萨               5

Q

祗树给孤独园       1      乞食               3

七宝              22      轻贱              66

. 124 .

词                页      词                页

R

然灯佛            31      如语              58

如来               5      如如             114

忍辱波罗蜜        55      忍辱仙人          56

忍               104      肉眼              80

人相              10      人                41

人见              64

S

释迦牟尼          73      舍卫国             1

身命              51      身相              15

寿者相            11      寿者见            65

色                13      色身              85

三千大千世界      22      三昧              28

三十二相          48      善男子、善女人     6

善法              93      善根              17

湿生               9      斯陀含            26

四维              14      思量              14

思议              62      实相              52

受持              23      世尊               3

世间              39      世                53

. 125 .

词                页      词                页

世界              48      授记              73

T

塔庙              43      通达              79

天                39      天眼              80

贪               104

W

微尘              47      微尘众           108

围绕              65      我见              64

我                78      我相              10

无色               9      无想               9

无馀涅槃           9      无诤              28

无诤三昧          29      无我法            79

无生法           104      无生法忍         104

X

信心              17      信受奉行          116

信解              53      贤圣              21

心                 6      小法              64

相                10      须菩提             5

须陀洹            26      须弥山王          35

修福              17      虚妄              15

. 126 .

词                页      词                页

Y

应身              77      优婆塞           116

优婆夷           116      有为法           114

有色               9      有想               9

因缘              84      异语              58

衣                 3      业障              66

由旬              35      一念              18

一切法            75      一合相           108

义趣              52

Z

住                13      罪业              66

最上乘            63      尊重弟子          43

诸法如            74      真如             114

转轮圣王          98      作礼              65

庄严              33      长老               5

众生见            65      众生               9

众生相            11      中日分            61

章句              17

 

 

. 127 .

 
  取消 换一张  上一页 1... -1-1-1-1-1-1-1... -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