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蓝3s通话质量怎么样:弗拉基米尔·普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01:18

弗拉基米尔·普京

编辑词条

普京在搜搜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编辑摘要

摘要

全名: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文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英文(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
  昵称:瓦洛佳
  职务:俄罗斯总理,俄白联盟国家部长理事会主席,
统一俄罗斯党党主席
  身高:1.70米
  毕业大学:列宁格勒大学
  专业:法律
  毕业论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
  论文评价:优
  家庭:妻子柳德米拉,女儿玛莎和卡佳
  爱好:柔道,桑勃式摔跤,山地滑雪,游泳,马术,漂流
  专长:精通德语,熟练驾驶各种车辆及直升机,出色使用各种枪械
  最敬重的人:彼得大帝
  最喜爱的作家:契诃夫,陀斯妥耶夫斯基

目录

1普京档案
2个人履历
3回首当年
4特工印象
5幸福家庭
6个性魅力
展开

目录

1普京档案
2个人履历
3回首当年
4特工印象
5幸福家庭
6个性魅力
7普京语录
收起
编辑本段普京档案
  全名: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俄文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英文(Vladimir Vladimirovich Putin)
  昵称:瓦洛佳
  职务:俄罗斯总理,俄白联盟国家部长理事会主席,
统一俄罗斯党党主席
  身高:1.70米
  毕业大学:列宁格勒大学
  专业:法律
  毕业论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
  论文评价:优
  家庭:妻子柳德米拉,女儿玛莎和卡佳
  爱好:柔道,桑勃式摔跤,山地滑雪,游泳,马术,漂流
  专长:精通德语,熟练驾驶各种车辆及直升机,出色使用各种枪械
  最敬重的人:彼得大帝
  最喜爱的作家:契诃夫,陀斯妥耶夫斯基
编辑本段个人履历
  

2004.5 宣誓就职

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
  1970年入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学习。
  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
  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民主德国工作。
  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
  1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1996年8月,普京开始担任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1997年3月任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
  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
  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9日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8月16日就任总理。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
  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
  2004年3月14日连任总统、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家委员会主席。同年5月宣誓就任。
  2007年年末,宣布支持的下任总统候选人——梅德韦杰夫。
  在两届总统任期结束后,按照俄罗斯宪法规定于5月7日辞去总统职务。
  2008年5月7日起,任“统一俄罗斯党”主席。
  2008年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普京担任政府总理的提名。
编辑本段回首当年
  ◆难忘大杂院
  我家在列宁格勒市中心巴斯科夫胡同的一个大杂院里。我们的大院与另一个大院毗邻。我的童年时光就是在这大杂院里度过的。
  我家住在大院一幢5层楼里,房子是我父亲所在的车辆厂分给我们的。这楼很简陋,没热水,没洗澡间,厨房很小,还是公用的。楼梯一侧有锈迹斑斑的铁栏杆。楼道里经常有好多老鼠出没。我和我的小朋友们常常用棍子驱赶老鼠。在这楼梯上发生的一次惊心动魄的“人鼠大战”迄今还刀刻斧镂般地烙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次,我看见一只硕大的老鼠,便对它穷追不舍,直把它逼到了墙角。这老鼠走投无路,气急败坏,猛地掉转身,全力向我迎面扑来。这一切来得是那样的突然,我害怕极了。接下来,反倒是老鼠紧紧地追赶我了。只见它飞快地越过一个个台阶,转瞬就跳进了我家那一层的楼道。毕竟我比这老鼠跑得快。我以最快的速度推开我家房门,又砰的一声关闭。就这样,我硬是将这老鼠挡在了我家门外。
  上小学之前,我只能在我们大院里玩。我在外边玩,妈妈不放心,她常常从我家窗户探出身,问:“沃洛佳(普京总统的小名和昵称),你在院子里吗?”我要是在这院落里,那就好。父母对我看得很紧,未经他们许可,我不能随便走出这大院。
  然而,外面的世界对我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有时我不理会这些,就偷偷地溜出大院。
  五六岁时,我第一次悄悄地走到我家附近的一条大街上。这天是“五一”节。我好奇地向四面张望。街上人山人海,一片欢腾,热闹非凡。我呆呆地看着眼前欢天喜地的景象,不知为什么开始有点害怕起来。
  再稍大一点,我的胆子就越来越大了。有一年冬天,我背着爸爸妈妈,同几个小伙伴乘电气火车到郊外玩。到那儿以后,我们走着走着就迷了路,不知到了什么地方。天寒地冻,幸好我们带着火柴,于是,我们点起篝火。没吃没喝,我们都冻僵了,饿坏了。返回时,我们坐的还是电气火车。回到家,我挨了几皮带,从此我再也不敢独自随便出远门了。
  ◆不安分的学生
  我1952年10月出生,所以我开始上学时已经快8岁了。我家的影集里至今还保存着我刚上学时的一张照片:我身穿活像是军装一样的旧式灰色校服,端一盆花站着。现在我已不记得,当时为什么我不是拿一束鲜花,而偏偏端一盆花。
  我不大愿意上学,我更喜欢跟小朋友们整天在我们大院里玩,但又不得不走进校门。从一年级到八年级,我都是在第193学校上学。这学校就在我们家住的那条胡同里,我到校只有7分钟路程。起初,第一堂课我差不多都要迟到,所以冬天我根本就来不及好好穿衣服,原因是:穿衣,气喘吁吁地往学校跑,再脱衣——这都需要好多时间。后来为节省时间,我想了个“妙招”:干脆不穿外套,飞也似的往学校跑,从此我便能准时坐到自己课桌旁了。
  我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不用说,学校制定的那些规章制度我是不怎么遵守的。而学校是有组织的集体,它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严密的纪律。然而,当一个从小长在深山老林里的人乍一到了这种有组织、有纪律的环境里,他一定还会按原先的规则生活。而学校就像是在他周围拉起的一道护栏,圈在护栏里受约束,很不舒服。于是,我就开始想要“挪开”这道“墙”。
  这样“爱自由”、不安分,理所当然地要引起老师们的干预,调皮的学生不喜欢老师们这么做,便常常要做点什么反抗的表示;这样“爱自由”、不安分,调皮的学生之间也不免要发生冲突,于是,打架斗殴的事便接连不断。
  ◆头次挨打悟出道理
   大杂院孩子们打群架正是由此开始的,我是在什么时候遭暴打,因而不得不进行还击呢?我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这是在上面说的与我们相邻的那个大院里,即不在“我的”领地。
  第一次挨人揍,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那小子看上去是个瘦猴。不过,我很快便明白,他年龄比我大,力气也比我大得多。对我来说,这件事不啻是街头“大学校”,这“大学校”第一堂就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由此使我得到一次重要的、很好的教训。我从这一教训中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首先,我不对。当时,那孩子只是对我说了句什么,而我却很粗鲁地把他给顶了回去,那话简直能把人噎死。实际上,我这样欺负人家是毫无道理的。因此,我就当场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第二,如果当时站在我面前的是个人高马大的壮汉,也许我就不会对他这样粗暴。因为这孩子第一眼看上去瘦骨伶仃,我才觉得可以对他撒野。但当我吃了苦头的时候,我才明白不能这样做。我明白不论对谁都不能这样做,对谁都应当尊重。这是一次很好的、实在是有“示范意义”的教训!
  第三,我明白,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我对与否,为能进行还击,就都应当是强者。可那孩子根本就没给我任何还击的希望。根本就没有希望!
  第四,我应该时刻做好准备,一旦遭人欺负,瞬间就应当进行回击。瞬间!
  总的来说,我打架,并没有什么鲁莽和过火的举动。不过,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成为胜者,那么在任何一次对打中,你都要咬牙坚持到底。
  此外,我明确意识到,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卷入什么冲突。但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就应考虑无路可退,因此必须斗争到底。原则上说,这一公认的准则是此后克格勃教我的,但早在孩提时代我在多次打架中对此就已经烂熟于心、很好掌握了。
  此后,克格勃教我的还有另外一条准则:如果你不准备动武,你就不要拿起武器。不应该随意恫吓人。只有在你决定开枪的时候,你才须掏出手枪。假定你同谁发生了冲突,但在你最终决定“我现在要开枪”之前,你就不要操起武器。小时候在街头有时需用拳头明确我与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时,我就是这样做的。一旦你下决心打这一架,那你就要坚持到最后。换句话说,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小时候,打架是常事。为什么?反正无外乎小孩子们那些芝麻大点小事。但我敢说我们不是小流氓。我们不过是大杂院里一帮调皮的孩子。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是从大杂院的孩子沦为罪犯的。当然,我们“身边”某些有前科的成年人确有整天无所事事、终日游荡的,但他们同我们这些孩子没有任何关系,就像我们跟他们一样。
  顺便说一下,我们从来就不随身携带什么刀子或者铁拳套,而这两种凶器,上面说的那些有前科的刑事犯都应有尽有。我们小孩子在打架时顶多只是互相推推搡搡、动动拳头。我们从未用过卑鄙和凶残的手段。
  ◆尽享家庭温暖
  尽管家境不好,但家人总是尽可能多地给我以温暖。我是在爷爷奶奶和爸妈的百般爱护和精心培育下成长的。
  我爷爷是位技艺精湛的名厨,且有不寻常的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应邀到莫斯科郊区哥尔克镇工作。为当时住在那里的列宁及其家人做饭。列宁逝世后,爷爷被调往斯大林的一个别墅,在那里又工作了很长时间。退休后,他在莫斯科市委伊林斯科耶休养所又当了好多年厨师。12岁,即1965年爷爷逝世之前,我曾多次到这休养所小住,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许多幸福的时光。
  我父亲这人不苟言笑,表面像是有些冷淡。但我知道他爱我,关心我。至于母亲,她对我更是舐犊情深,处处围着我转。我知道,我是她的“惟一”(普京母亲先前生过两个孩子,但不幸都夭折了。41岁那年,母亲才生了普京。因此,普京被称为“迟到的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辈子除了我,母亲没有其他任何追求。每件琐碎小事都时刻体现着她对我的这种疼爱。
  应当说,我比许多同龄人都幸运,因为我能亲身感受到父母亲对我的关怀和呵护。这一点对我至关重要,因为这使我能够健康成长。
  那时我看见一个个家庭走向破裂、解体,其中许多是因为男主人毫无节制地酗酒而酿成的。我亲眼目睹这种悲剧,最初是在我们那栋有众多住户的大杂院里,而后则是在学校里。
  那时,虽然生活清苦,但我从未觉得生不逢时。其实,家道清寒、生计窘迫的何止我们一家,差不多家家都这样。在列宁格勒市内,家家户户住的大都是公房。居住条件有的好些,有的差些,但各家的生活水平大致都不相上下。有一年,我到科米自治共和国一个建筑队参加了一次义务劳动。回来后,我才买了第一件新大衣。此前,我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
  我的家就是我的一座堡垒。可以说,这是我最大的优势。当时虽然我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很显然,在父母心目中,最为珍贵的是我这个人。所以,即使我口头上什么也不说,但只消朝四下里看一看,我就有充分理由认为,我所处的家庭环境是最好的。对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
  早在上小学时我就想,将来上了大学,我可能不会尽力去炫耀我父母都是工人,母亲甚至还做过杂工(普京父亲参加过卫国战争,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一条腿落下终身残疾。战后复员到列宁格勒车辆厂,先后任工长和车间党支部书记。母亲没什么文化,做过清洁工,夜间为一面包房接货。后为某实验室洗试管,还在某寄卖店当门卫)。我想,如果在大学一年级我就能说我父亲是教授,母亲哪怕是副教授呢,那我当然会更高兴的。我不刻意强调父母的工种,但我从不因为他们的职业而感到羞愧。我一向敬重父母,一向亲切地对待父母。我清楚地知道,我的一切都是父母给我的。我也清楚地知道,作为普通人,父母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我生活得更好。正是有了他们,我才能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
  ◆人生第一个转折点
  上小学时,我的家人就有明确的暗示:日后我必须上大学。也许是为时尚早,这事还没提到“议事日程”,故谁也没有天天把这挂在嘴上,他们也没有在一起商量我应该报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
  上大学是谁也不愿轻易放弃的最低标准。严格讲,我父母自己大概也搞不清将来我到底应当去考什么大学,但有一点他们是铁定无疑的,那就是我必须接受高等教育。
  10年级中期,当我同父母说我准备考大学以后,他们自然没有什么疑义。从此,他们对我的学习也随之抓得更紧了。
  从10岁起,我就开始学柔道,教练一直是拉赫林。我这位教练对我考大学的志向不以为然,反倒力主我去报考大专。具体说,就是列宁格勒金属工厂附属高等技术学校。当时我是在该厂体育俱乐部练柔道。教练们很容易地能将其所有成员顺利转入这一学校,从而可使他们免除服兵役。
  有鉴于此,拉赫林就特意约见我父母并当面对他们说,根据我的成绩,实际上我可以被保送到上述高等技术学校,根本不用考试。他还对我父母说,这学校不错,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就是做天大的傻事。考大学本科是一种冒险,万一考不上,我就得马上参军入伍。
  听拉赫林这么一讲之后,父亲自然也就有些动心,原先一定要我考大学的想法也有些动摇。于是,他也开始做我的工作,要我按拉赫林教练说的去做。
  这样,我便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训练场上,拉赫林劝我;回到家,父母压我。说来说去,都是叫我放弃报考大学。
  但我说,我就是要考大学,就这么定了……
  “那你就得去当兵,”人们众口一词地说。
  “没什么可怕的,”我坚定地回答,“当兵就当兵。”
  不言而喻,服兵役将会推迟我进克格勃。但总的说来,这并不妨碍我去实现我的既定计划。耽搁几年时间,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原则上说,这对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关头。它要求我“孤注一掷”,作出抉择:要么现在一切我都自己做,一切我都自己定,从而走向下一个我所期望的人生新阶段;要么我认输,听别人摆布,既定计划全部落空。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众所周知,后来,我如愿以偿地考上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我的人生由此跨入一个决定性的新阶段……
编辑本段特工印象
  

KGB时代的普京(左)

1975年夏,刚过21岁的普京以优异成绩在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遂被分配到克格勃第401保密学校。
  普京在401学校只学习了一年。因成绩卓著,他被分配到克格勃某部侦察分队,每天在其特工科上班。特工科担负着特种任务:对外国人和外国使馆外交官进行跟踪。众所周知,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世界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对外国使馆实施严密监控。
  当时一般特工人员没有独用的办公室和电话。因此,他们好几个人不得不挤在一个房子里,每个房间只有一部电话,这给他们带来诸多不便。大家常常因为打电话而发生争执。年轻的普京当时已是中尉军衔。由于争强好胜,他常常处于争执的中心。普京总是毫不客气地抢过这惟一的一部电话和“局外”的朋友聊起来没完。为此,同事们戏称他是“煲电话粥能手”。
  “普京尽可以这么做,因为领导很器重他,常常对他另眼看待。”普京当年的同事维克托·弗罗利科夫说,“他还有分队刑侦科工作证。这可是一种特殊待遇。在我们侦察分队,持有这种证件的人充其量也就那么几个。谁也不知道普京在执行什么任务。我们也不便过问。当时我们有明确规定:不该知道的不问,对同事的工作不准随意打听。”
  不久,普京进了特工科开办的德语进修班。谁能获此机会,完全由科领导决定。据弗罗利科夫说,只有最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能被送到该进修班学习。进修班每周上三次课,每次两个小时。最初每班为8至10个人,每届四年,进修班严格实行优胜劣汰原则。所以,结业时即便只剩下一半也就算是很不错了。该德语班不发毕业证,只发结业证书,外语成绩存入个人档案。
  “沃洛佳(普京的小名)是我们的一位上级领导向我推荐的。”时任特工科科长的谢尔盖·彼得罗夫上校深情地回忆道,“第一次和普京谈话,我就立刻感到他头脑机敏、气度不凡,有出色的分析能力。情报工作最需要智商高、视野宽的人。我眼前的这位青年军官正是这样的人。因此,我们没谈几句,我就深深地喜欢上普京了。
  不久,普京被保送到了红旗学院。对克格勃许多青年军官来说,这可是梦寐以求的事。
  “既然普京在你们这里表现如此出众,那您为何要放他走呢?”记者大惑不解地问彼得罗夫。
  “的确是我亲自把普京保荐到红旗学院的。”彼得罗夫沉思片刻,满怀深情地说,“说句老实话,像普京这样出类拔萃、风华正茂的军官,我确实不愿意轻易放走。但我知道普京在业务上须进一步提高,虽然那时他已经升任少校。沃洛佳前途无量,日后必成大器、担大任。俗话说,庭院跑不出千里马。我不愿把普京窝在我们这儿,眼睁睁地耽误他的锦绣前程。”
编辑本段幸福家庭
  走进俄罗斯第一家庭,首先感觉到的是异乎寻常的整洁与温馨。在客厅一隅,壁炉在熊熊燃烧,一堆圆木整齐地码放在旁边,明艳的火光映衬出女主人柳德米拉的美丽与雍容。我们的谈话便由这温暖的壁炉展开。第一夫人凝视炉火,娓娓道来……
  ◆第一夫人也是平常人
  我喜欢俄罗斯传统的壁炉,尽管室内有暖气,但还是经常用它,或许是看重它营造的家庭氛围吧。
  时常有人问我,身为第一夫人,是不是觉得很难,会不会因身份的转换而改变生活习惯、兴趣和爱好?其实,在我看来,第一夫人首先是妻子,她应该分担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丈夫的喜与忧,当然,也包括对国家前途的巨大责任感。
  也有人认为,第一夫人是一国女性的缩影,其举止、穿着、言谈和待人接物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体现国家的传统与道德风范,也间接反映出该国妇女的地位。其实,第一夫人只是个普通人。她有自己的习惯、观点、爱好和情感,有自己的工作和计划。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她总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非常坦率地说,身为第一夫人,很难保留自己的本色。但我认为,这恰是最重要的。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肩负着自己的责任,并量力去完成。记得有位朋友曾对我说,生活总是带给我们种种惊喜,我们不断回答着同样的问题:这到底是考验还是诱惑?无论置身何处,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经受住考验、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对我来说,这至关重要。
  ◆做自己的形象设计师
  
  第一夫人拥有形象设计师似乎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我却没有。我总是凭直觉来选择服饰,而不是通过翻看时装图书、咨询时装顾问来捕捉时尚。
  我所有的衣服都是在俄罗斯订制的,有时我也购买成衣。在与朋友聚会时,我们经常讨论流行的话题,他们的话对我很有启发。
  我偏爱颜色亮丽、风格鲜明的服装。每当触摸到一段衣料,我脑海中就会思考这样的问题:用它做什么式样的衣服比较适合?从领口到腰身,一切构思都在瞬间成熟。至于它是否与时下的流行相抵触,我一般不大理点击查看大理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会。
  目前,我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上网和看电视。我喜欢戏剧,但很少去剧院。现实生活同样充满戏剧性,蓄积着多种情感。我也抽不出时间去进行私人参观和游览。
  音乐是我生活的重要点缀。我喜欢本国的流行音乐和歌手。我对音乐的喜好无章可循,只要旋律动听,就会饶有兴致地听下去。我对一些经典的浪漫曲百听不厌。老友聚会时,情之所至,我偶尔也会高歌一曲。普京不大喜欢唱歌,最近我甚至很少见到他。他实在是太忙了,总是公务会见和工作会议缠身。
  ◆对孩子分数不应苛求
   有记者经常问及我们教育一双女儿的秘诀,我总是一笑置之。其实,哪有什么秘诀可言,家庭氛围对于子女成长非常关键。普京也曾提到过,他是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在精心为女儿们营造这样一种氛围的同时,我还经常要求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她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小提琴。当然,她们也想外出散步、玩洋娃娃,或者什么都不干地闲着,但我希望她们在空闲的时候也能学到东西,不虚度光阴。教育孩子是门很大的学问。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应该平等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选择。我对女儿的健康非常关心,对她们的成绩并不太在意。重要的是知识而不是分数,如果她们得了3分或是2分,总是有原因的,毕竟还是孩子,偶尔可能会分神、淘气,对此不能过分苛求。
  孩子对父母应该是尊敬而非惧怕,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因未成年人犯罪心忧
  报纸上经常报道我前往监狱探视青少年犯的新闻。我在梁赞关押未成年女囚的监狱呆了整整一天,此前我还去过莫扎伊斯克的女子监狱。后来,杜马出台了对未犯重罪的犯人,尤其是妇女儿童的赦免令。人们都猜测这与我的活动有着某种联系,其实并非如此。
  我探访监狱是为了引起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绝大多数孩子犯罪是迫于外来压力,他们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只是在身陷囹圄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世界观的成熟,才开始悔悟当年的行为。许多人希望尽快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忘记先前的梦魇。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能深刻体会到他们的这种复杂心情。
  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坚信,这些于懵懂间被命运捉弄,关入铁窗的孩子一定能够改过自新,他们需要理解与温情。成人、国家必须伸出援助之手。只有全社会共同关心这一问题,才能帮助他们重新做人。
  青少年吸毒、卖淫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父母应该对此承担主要责任。当孩子们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同情、关爱,当他们无家可归,没有食物充饥时,将会本能地向他人寻求庇护与帮助。有人便利用孩子的轻信与痛苦,使他们沦为毒品或嫖客的奴隶。
  要改变这一现实,只能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父母多关心孩子的成长,社会充当他们的保护者,国家提高公民的福利,唯有如此才能减少无家可归儿童的数量,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人们都认为这属于社会问题。但是我希望每个人都将它放在心上,大家都来关心孩子,关心国家的未来,让他们有一个美好幸福的童年。我经常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有的令我不忍卒读。我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随丈夫出访广交朋友
  2001年对于普京来说是异常忙碌而充实的,我跟着他频繁出访。在访问过程中,他有他的工作,我也有自己的安排。
  与许多国家领导人的私人交往可以让我看到他们鲜为人知的、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使得我们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私交。出国访问的另一大好处便是能够帮助我们变换处理国内问题的角度。
  在2月访问奥地利时,我与克莱斯蒂尔总统夫人一同参观了位于维也纳的圣安娜儿童医院。我被深深震撼了:许多市民自愿前往医院,帮助医务人员照料患病的孩童。他们悉心照顾孩子,陪他们玩耍,给他们讲故事,尽其所能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孩子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来自成人关心,成人也从孩子身上看到一种久违的澄澈童心,感受到助人的乐趣。如果俄罗斯也形成这种风气该多好!
  在国外,我经常充满感情地谈到俄罗斯,谈到我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我深切地体会到,对俄罗斯、对俄罗斯人民及其灿烂文化的敬意正在恢复。了解俄罗斯的人越多,我们的朋友圈子就越大。
  我还有一个心愿:使俄语成为国际舞台上一种重要的交际语言。设在国外的俄语中心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能吸引更多外国人,宣传我国的多民族文化。
  普京日理万机,很少有空闲时间,不过,我经常会见缝插针地同他讨论这些问题,有时也免不了发生争执,但我们彼此尊重对方的看法,总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日常起居充满爱意
  我家共有三名狗“成员”,两岁半的卷毛狗托霞和它的三岁“男友”罗德奥,另一条小长毛狗科尼是普京的爱犬。它刚过完一岁生日。我们家的狗都非常善良、温顺。它们既聪明又勇敢。大家相处非常和睦。 每逢节日,如果有空,我们全家或是独享这一美好时刻,或是邀请几个朋友来做客。至于礼物,我或是什么都不送,或是精挑细选。我喜欢比较实用的礼物。我不是个特别有耐心的人,不会在两个月前就买好礼物,很长时间后才送出。普京和我不一样。他有足够的耐心,总是能给我带来惊喜。还记得生日那天,当我醒来时,发现床头放着一串金项链和一只十字架。原来他早在两个月前就准备好了。当时,我们一起去了耶路撒冷,他在那里买了这只十字架,并开过光。
  我们全家都是比较虔诚的东正教徒,通常每月去一次教堂。我不大愿意对别人谈及自己的宗教信仰,因为这是非常私人的事情。但我相信,在最美好的将来,人们会形成统一的信仰,至少是各种宗教和睦相处。没有战争,没有罪恶,也没有暴力。所以,爱与宽容是一切宗教都应该提倡的。
编辑本段个性魅力
  俄罗斯媒体称他为“黑盒子”,因为清瘦、冷峻的他像谜一般,那么高深莫测;与他私交甚深的俄罗斯著名歌手米盖尔·博亚尔斯基这样形容:“他好比一座冰山:你只看得见顶端,底下有多大谁都不知道。”他,就是50岁的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一个平民的儿子,一个柔道高手,一个前苏联时代的情报人员。平民出身培养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特工经历练就了他的沉稳和深藏不露,柔道训练造就了他的坚忍不拔。俄罗斯为他而自豪。
  ◆作为总统有原则也有人情味
  ◇镜头1 铁腕
  “哪里有匪徒,就打到哪里”
  2000年5月,普京登上俄罗斯政治舞台的中心,成为俄联邦第三届总统,这一年被俄罗斯人称为“普京年”。上任伊始,他就以重振大国形象为己任,大力推行带有明显实用主义色彩的大政方针,将国力衰退的俄罗斯逐步带上了复兴之路。
  无疑,普京是俄罗斯人当前梦寐以求的铁腕人物。他在走路时总是摆动手臂,给人以强健的军人的印象。他开着战斗机掠过战乱的车臣上空,声言:“哪里有匪徒,我们就打到哪里。如果在厕所里抓到土匪,就直接把他塞进便池里。”访问在车臣作战的俄罗斯士兵时,普京没有像往常一样进行视察,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具象征意义的做法——在猎刀上签名。
  ◇镜头2 果敢
  四度握手修复俄美关系
  在国际舞台上,普京频繁出访改善俄罗斯的外部环境,与美国总统布什半年之内“四度握手”,使俄美关系从相互驱逐外交官的恶化态势急剧升温。对于美国单方面退出美苏1972年《反导条约》,普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美国的决定是“错误的”。这虽然让人觉出一丝无奈,但普京言语之间包含的主要信号却是:当前奉行灵活务实对外政策的普京政府,“改善对美关系并非战术性外交策略,而是以维护俄罗斯利益为前提的战略性外交政策调整”。牐
  ◇镜头3 收敛
  被日本小姑娘摔倒在地
  咄咄逼人不是普京希望给人留下的印象,他是一个知道何时选择退却的聪明人。2000年9月,在日本访问的普京来到东京江道柔道馆参观,接过欢迎的鲜花之后,这位柔道高手和10岁的日本女孩一同走进柔道场地练练身手。结果,普京被小对手摔翻在地。
  败给年幼的女对手显然是普京的选择。至少,在日本的柔道场上,俄罗斯总统要显示的不是力量的绝对优势,而是对某种文化的共同认知。当人们从电视和报纸照片上看到普京被摔翻在地的情景时,没有人认为这是失态,而更多地认识了一个坚定中有温和、强势中有灵活的俄罗斯人。
  ◇镜头4 幽默
  为博英首相一笑恶补英语
  英国首相布莱尔首次访问俄罗斯时,普京在小酒馆里招待他,俩人像老朋友一样边吃边谈,一起去歌剧院看演出,在酒吧里推杯换盏,还直呼对方的昵称托尼和瓦洛加。
  普京还很幽默。一次,普京用俄罗斯语开玩笑地说:“在俄罗斯有这样一个笑话,俄罗斯男人在办公室聚在一起时,他们谈论的都是女人;当他们出了办公室与女人在一起时,他们谈论的都是工作。”遗憾的是,布莱尔听不懂这个笑话。
  此后几乎每天,普京都要向一位专职教师苦学一个小时的英语语法。当然,普京知道学习英语还有更多的好处:他希望布莱尔成为美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调解人。
  ◇镜头5 感性
  保护叶利钦不忘知遇之恩
  20世纪90年代,普京先后在叶利钦总统办公室和情报部门任职。1999年8月,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理。4个月后,时世、机遇和天赋让这个普通工人的儿子成为了俄罗斯联邦国家的元首。
  1999年最后一天的午夜12点,普京带着前总统叶利钦“珍惜俄罗斯”的嘱托,接过了宪法文本和总统权利的象征——祖国一级勋章和核按钮。他感激叶利钦的知遇之恩,他总是在公共场合不失时机的保护叶利钦及其一家,对叶利钦倍加尊敬并给予隆重赞扬;但同时,他也在努力摆脱束缚,开创自行决策的普京新时代。既有人情味又讲原则的普京,赢得了更多俄罗斯民众的心。
  ◆作为男人
  ◇俄罗斯女人的偶像
  论长相,普京绝不是那种让人一见钟情的美男子,但他却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在俄罗斯妇女的心目中,普京是全俄最性感、最有魅力的男人。
  只要普京总统在电视上一露面,俄罗斯一些妇女就肯定要和丈夫争夺电视频道的控制权,丈夫即便是在看精彩的足球赛转播,也只得忍痛割爱。许多俄罗斯人用普京的名字给孩子取名,普京到过的地方也都成了旅游热点项目。在普京的家乡,人人都记得当年那个无不良嗜好、不喝酒、有礼貌的年轻人,还记得他放松时爱唱俄罗斯民歌。2001年,俄罗斯最抢手的圣诞节礼物是一套2002年挂历,挂历的主题既不是风景名画,也不是妙龄女子,而是普京总统12张不同表情的面孔。
  很多俄罗斯人总结说,普京之所以很有女人缘,主要是因为他无论何时出现在公众面前,总是那么精力充沛,阳刚之气十足,而其中秘诀就是他坚持体育锻炼。普京11岁学习桑勃式摔跤,后又爱上柔道,当了柔道教练,甚至两度获得世界冠军的俄桑勃式摔跤运动员阿布杜拉耶夫还是他的得意弟子。
  对他的个人崇拜现象,普京尽管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接受了。
  不久前,当俄罗斯人从国家血腥的恐怖记忆中苏醒的时候,总统普京这位标准男子的民意认可率飙升。如果你打开收音机的调频立体声台,就可听到莫斯科上空回旋着一首歌:《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
  电台播放这首由三名女歌手合唱的歌曲,旨在让全国人民相信普京是领导国家走出那场人质危机的真正的男子汉。
  ◇女友说他很体贴
  时隔多年,与普京依然保持着友谊和好感的初恋女友加林娜这样形容:普京知识面很广,读书很多,尽管貌不惊人,但他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异常丰富,是一个既体贴入微、充满爱心,又不乏幽默感的男人。“我就这样迷上了瓦洛加(普京的爱称)。”
  中学时代,加林娜通过妹妹认识了普京。两人经常逛街、幽会,在大街上遇到酒鬼挑衅的时候,会柔道的普京总是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女伴,从没有让她有过不安全的感觉。在那个年代,普京的穿戴总是十分简单,似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衣服,但普京十分大方,从不看重钱财。
  如今,加林娜已有自己的家庭,过着相夫教子的平常生活,但当年与普京共同度过的青春美好时光,至今仍深藏在她的记忆中。“即便是现在,我有任何困难,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帮助我。他就是这样的人,从来不会忘记老朋友,不会忘记过去经历过的人和事,从来不记仇,不会报复人。”
  ◇作为丈夫
  2001年6月12日是俄罗斯的独立日。当晚,俄罗斯国家电视台首次在黄金时段播放了一部名为《普京,闰年》的个人生活纪录片,领衔“主演”正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本人:下班前,普京像大多数人一样将自己的办公桌收拾利索,然后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一告别。回到官邸后,他先来到游泳池,尽情畅游。运动之后,此时的他显得很放松,站到电子秤上称体重——75公斤。
  总统的生活是忙碌的,他与妻子和两个女儿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通常是,每天当他上班的时候,她们还在睡梦中,而当他下班的时候,她们又进入了梦乡。
  约会迟到还很大男人主义牐
  在很多俄罗斯女性眼里,普京是好丈夫的最佳人选。然而普京的妻子、俄罗斯第一夫人柳德米拉在一本名叫《权力之路》的传记中却道出了丈夫的诸多小缺点,不仅约会爱迟到,还是个大男子主义者,他对女人有两条黄金格言,“一个女人必须把家中收拾得干干净净”;“你不能随便赞扬一个女人,否则你就会宠坏她”。
  不苟言笑的普京求起婚来也格外有特色:他神色严肃地对柳德米拉讲:“我说,朋友,你知道我的性格很难相处。现在,你必须对生活做出抉择了。”柳德米拉的心一下子凉到了极点,以为普京是要跟她分手,于是她回答说:“你知道我的选择。我需要你。”结果普京马上说道:“既然这样的话,我正式向你求婚。我爱你。你同意嫁给我吗?”“是的,我同意。”“如果你不反对的话,咱们3个月后举行婚礼,也就是7月 28日这一天。”两人就这样定下了终身大事。
  嫁给一个间谍老公,日子并不轻松。“也许是他以前当间谍的职业习惯吧,我们在一起的所有日子,我总感到他在拿我做他观察和分析的试验品。要是你在一个间谍的目光下生活一个礼拜,你就明白那是什么滋味了。”
  柳德米拉最终选择了普京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因为在她眼中,丈夫虽然不是个完人,但的确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编辑本段普京语录
  ◆二十句话活一生
  我习惯于学会分出必要的时间,做点自己愿意的事。
  从事柔道是我一生中自觉自愿的事,它不仅是一项运动,而且似乎是一门哲学,它教会我对待对手也要心怀敬意。
  学习英语——对我来说有点儿像智力体育节目。
  电影,我也很喜欢看。
  书——当然很重要,但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家庭和朋友。
  至于信仰,我倾向于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这个问题拿到公众场合去讨论。
  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构成的,哪里没有矛盾了,哪里就将是一片荒芜。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需要鲜明地体现出一种品质——这就是宽容,依我看,宽容常常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人应当是自由的……
  我喜欢做的事,我就欣然而为。
  我觉得,没有弱点的人是没有的,每一代新人都将是更优秀的。
  做事越多,人就越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还有许多事没有做。
  我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
  我现在的朋友,基本上还是中学时代的,或者是在大学学习期间的。
  我从来不装样子。
  我希望公民把我看作雇来打工的人。
  求求你啦,最好别给我写小册子别塑半身像。
  我虽然经常注意,但也不能总是露出一副令人愉快的笑脸。
  偶尔也有颓废之感。
  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
  ◆总统语录
  ◇我们的后代将为伟大俄罗斯故事中的新篇章而骄傲,那些篇章将是我们共同写就的。
  ◇我清楚地知道,众多的俄罗斯居民生活异常艰难贫苦,这种感觉我铭记在心,这是我在决定经济政策时最好的顾问。
  ◇我不是什么救世主,而是俄罗斯的一名普通公民。我的感受同俄罗斯的任何一个公民的感受是相同的。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有这么一天,俄罗斯人能够说,我为生在俄罗斯而自豪。
  ◇即便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也要及时造出新一代潜艇来,因为这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
  ◇在回答西方记者关于俄罗斯政府是否会与车臣非法武装进行谈判时,普京义愤填膺地反问道:“你们怎么不和拉登谈谈?为什么不把他请到布鲁塞尔或者白宫去谈判,问问他想要什么,然后给他想要的,让他安静地离开?”
  普京意犹未尽地说道:“你们觉得不能和畜生做交易,我们为什么要和屠杀儿童的人谈判?没有人有权对我们进行道德说教,让我们和杀害儿童的人谈判!”
  ◇一次与外国记者见面会上,一位法国记者把车臣反恐与人权问题联系起来,责难俄罗斯“滥用暴力”。普京幽默的冒出一句:
  “如果你愿意成为伊斯兰极端分子的话,我请你到莫斯科来做包皮手术。我们有最好的专家为你解决问题!”
  ◇“不能再不顾老人们的死活,不能再无动于衷地眼见贫穷的儿童哭泣! ”
  在经历了10多年的混乱、崩溃、贫穷、屈辱等梦魇之后,普京对普通的俄罗斯人讲出了最简单的、却又是最震撼的话。
  一句话,使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败绩的背景反衬出了普京的光辉。
  ◇3月15日凌晨,普京当选总统后,有记者问,你是否想过再过4年卸任之后做什么?普京应道:“我还没有开始下个4年的工作,而你已经撵我退休了!”
  ◇2003年11月,在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会晤时敦促他们努力工作:“不要年复一年地嚼鼻涕!”
  ◇证明“铁腕”的最简单方法莫过于用马刀把敌人的脑袋砍下来。
  ◇说实话,他家那个大农场一点也不让我兴奋。他此前肯定也犯嘀咕,不知道邀请一个前特务机关官员到家里做客是什么状况,但还好,小布什老爸也曾经干过这一行,当过CIA头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还算是“一家人”,感觉不错。
  ◇一看见这些罪犯,你就恨不得把他们亲手扼死——当然这只是冲动之语。
  ◇2000年1月11日,谈美国部署反导弹防御系统:“美国这次的动机和他们任何其他的动机没什么不同:把你的房子点了煮鸡蛋!”
  ◇2002年11月13日,在奥斯陆会见德国大臣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反驳对方观点:“我不想说你的观点就是放屁,尽管这确实是放屁,但我们会带着善意听取你的意见。”
  ◇在我不工作时,我还是在工作。我的时间支配很严格。早上七点半起床。用过早餐后,去健身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然后就开始工作,不在克里姆林宫,就在总统官邸。就算只有一分钟空闲,我也会去健身房。我有一匹马,我会去灌木丛中散步,但这种情况很少。睡觉时往往已经是清晨一点半或两点了。
  ◇政治的艺术,就是寻求必须和可能之间的平衡。每次,我们面对的具体情形总是不尽相同。顺应局势,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我想这些年来,我一直是努力工作的,而且,我是真诚地工作的。人民一定感觉到了。我向你们保证,在今后的四年中,我将以同样的方式工作。
  不能为了任何人都不明白的某种荒谬理想而工作,应该始终以现实为基础,为如今生活的具体人,为明天和后天生活的子孙后代而工作。
  ◇我没有任何遗憾。有一些事情,本可以有另外的处理方法,但既然那么做了,我也并不觉得遗憾,仅仅是内心有些不安和些许不满而已。
  ◇我从不酗酒,一小杯伏特加,仅此而已。酒精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我享受达到既定目标的快乐。如果有什么事情阻碍我,我就将其除去。
  ◇我曾是很活跃的孩子,可以说就是淘气鬼。因为我不够高大,为了不辱斗士之名,我必须借助武力。刚开始打拳击,就被人打烂了鼻子。因此,开始练柔道。很快,我就发现了我的优势所在。我选择这个运动,是因为它可以让我称霸街头,我还发现,柔道让我改变。小淘气们的争斗变得无关紧要。体育使我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发展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它所蕴涵的哲学,是教你尊重合作者,为了目标不懈努力。在这个意义上,我就很不认同“结果不重要,重在参与”这个原则,它不适用于决策者,社会的缔造者,总而言之,对我来说,重要的是结果。
  ◇我有几个朋友。我定期去看望他们,但并不经常,这些都是挚友,他们直言不讳地批评我。这甚至成了他们的主要消遣!对我来说,他们很重要,因为他们与政治没有任何瓜葛。
  ◇我没有儿子,有两个女儿。我从不遗憾,在这方面,我很达观。对她们的期望,最重要的是爱情和发展。她们对未来有很多打算,但还没有做出决定。
  ◇我从未读过任何关于我的书,考验我的未婚妻的确是粗俗的。女性的感觉永远神秘莫测。必须面对这种力量,我不得不承认,采用特殊职业的特殊办法,毫无用处。
  ◆2008.02.14 任期内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
  ◇“我想感谢在座的每一位记者,感谢大家在过去的8年里和今天与我的通力合作。我很高兴能在这个记者招待会上看到大家,我们的工作是富有成效的,这个工作可以让俄罗斯乃至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们知道,俄罗斯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这里的人民是如何生活的,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打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十分感谢大家,祝大家一切顺利,再见!”
  ◇“我很满意地列举一组数字,以证明2007年对于俄罗斯来说是成功的一年。经济增长率为8.1%,这是几年来最好的成绩。俄居民购买力超过了意大利和法国,占世界第7位。俄居民收入增长了10%,2007年低收入人群和失业人数不断减少。工业生产增加了6.3%,加工工业增长了9.1%。此外,主要资本投资是8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达到 21.1%,私人资本比2006年增加了1倍,达到823亿美元,国家黄金储备增到1700亿美元、稳定基金达到 3.84万亿卢布。”
  “这就是我想对大家说的一切,我不会再用冗长的独白和枯燥的数字来折磨你们了。请大家提问吧!”
  ◇“我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不成功!我们确定的所有任务都得以完成、所有的目标都已达到、所有的工作都已实现。我现在想说的是,如果我们的措施再得当一些的话,我们的通货膨胀也许会低一些。”
  “当年,我们没有统一的国家,连国歌都没有,各个联邦主体的法律都或多或少地与联邦中央的宪法不符。我们恢复了领土的完整性和国家的统一。我们奠定了国家经济的基础,让俄罗斯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我深信,我丝毫无愧于两次选我当总统的俄罗斯人民。整整8年了,我像奴隶一样从早到晚地劳作,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力气。我满意自己的工作!”
  ◇“做别人做不了的决定对我来讲并不容易。你们认为布什很容易吗?”
  ◇“什么是民主?民主是人民的权力,这大家都知道。当我们的美国伙伴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导弹系统时,有谁问过捷克和波兰的民众他们是否同意?有谁问过他们?据我所知,大多数捷克人民对此并不喜欢。”
  ◇“他们想教我们如何选举,我看他们还是应该回家教教自己的老婆如何做红菜汤吧!”
  ◇“如果他们让我们感觉到了不安全,那么我有义务把我们的导弹对准那些让我们不安的目标!我们会兑现我们事先的所有承诺,但我们不会答应任何人为我们设置的什么条件!”
  ◇一位西方记者问道,“不久前,希拉里说,您曾经在克格勃工作过,因此您没有灵魂。您对此有什么评价?”普京回答道,“我认为,对于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首先应该有头脑。”
  ◇一位西方记者还问,“一些欧洲媒体报道称您是欧洲最富有的人。”这位记者的问题还没有问完,普京就在那里坏笑起来。这位记者接着满脸认真地追问,“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普京继续坏笑着说,“是的,这是真的!我不仅是欧洲最富有的人,我还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我的财富就是俄罗斯人民两次选择我让我领导俄罗斯这个伟大的国家。”
  ◇“承认科索沃独立是不道德、不合法的,欧洲人应该为此感到羞愧!”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欧洲的事情美国人就那么关心?究竟是欧洲人不安,还是美国人不安呢?”
  ◇“美国人当年还在月球上插过国旗呢?那又如何?别担心,我们会通过对话解决北极问题的!”
  ◇一位俄罗斯记者问道,“您能不能说说您到底为什么支持梅德韦杰夫呢?”普京说,“我已说过许多次了,我想再重复一遍。我很早以前就认识他,他的所有经历都证明了,他将在国家的最高位置上出色地工作。我相信,他将是一个好总统,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导人。除此之外,我还信任他。我就是信任他!把国家的最高控制权交给这样的人,我并不惭愧,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我已准备好作为一名总理去工作。我不会哭,而是会高兴,因为我有机会去以另一个角色工作,以另一个角色去服务我的国家。”
  ◇“如果我成为政府首脑,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我已经当了 8年总统,而且当得不坏……如果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我没有必要挂他的肖像”。
  ◇在被问及对梅德韦杰夫有何建议和忠告时,普京说,“我和梅德韦杰夫在一起工作已经15年多了,如果他到现在还需要什么监护和忠告的话,那么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这样支持他了。”
  ◇“我从来没有过干第三个总统任期的打算。从来没有!自从我担任总统的第一天起,我就为自己做了一个决定:不会违反俄罗斯宪法。这对于整体社会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原则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你知道,有人对烟成瘾,有人吸毒品上瘾,有人对钱上瘾。都说,最大的瘾是对权力的痴迷,我从未痴迷权力,我从未对什么东西上瘾。如果上苍让我能有机会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工作,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