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pro6什么时候发布:黄庭经《太上黄庭外景经》 列圣临坛降鸾引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2:10:17
黄庭经《太上黄庭外景经》
太上黄庭外景经
上部经第一
老君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厥前命门。呼吸庐间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黄庭中人衣朱衣。关元茂龠阖两扉,幽阙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老不衰,中池有士服赤朱。横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神庐之中当修治,玄膺气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理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间以自偿。子保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结幽阙流下竟。养子玉树令可杖,至道不烦无旁午。灵台通天临中野,方寸之中间关下。玉房之中神门户,既是公子教我者。明堂四达法海源,真人子丹当吾前。三关之中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绛宫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集。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淫俗专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鸡子长留心安宁。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常存玉房神明达,时思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玉女纥谒,闭子精门可长活。正室堂前神所舍,洗心自治无败(三点水夸)。历观五藏视节度,六府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固,物有自然道不烦。垂拱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寂寞廓然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宫,恬(竖心旁炎)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前,修德明达神之门。
中部经第二
作道优游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左竖心旁右炎)自乐何思虑,羽翼已具正扶骨。长生久视乃飞去,五行参差同根蒂。三五合气其本一,谁与共之斗日月。抱玉怀珠和子室,子能守——万事毕。子自有之持无失,即欲不死入金室。出日入月是吾道,天七地(走之旁回)相守。升降进退合乃久,玉石落落是吾宝。子自有之何不守,心晓根基养华彩。服天顺地合藏精,七日之午(走之旁回)相合。昆仑之上不迷误,九原之山何亭亭。中有真人可使令,蔽以紫宫丹城楼。侠以日月为明珠,万岁昭昭非有期。外本三阳物自来,内拘三神可长生。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返魄道自然。庶几结珠固灵根,玉(上竹下氏)金龠身完坚。戴地悬天周乾坤,象以四时赤如丹。前仰后卑列其门,选以还丹与玄泉。象龟引气致灵根,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常存,仙人道士非有异。积精所致和专仁,人尽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溉。试说五藏各有方,心为国主五藏王。受意动静气得行,道自将我神明光。昼日昭昭夜自守,渴可得浆饥自饱。经历六府藏卯酉,通我精华调阴阳。转阳之阴藏於九,常能行之可不老。肝之为气修而长,罗列五藏主三光。上合三焦下玉浆,我神魂魄在中央。精液流泉去臭香,立於玄膺含明堂。雷电霹雷往相闻,右酉左卯是吾室。
下部经第三
伏於志门候天道,近在子身还自守。清静无为神留止,精神上下开分理。精候天道长生草。七窍巳通不知老。还坐天门候阴阳,下于喉咙神明通。过华盖下清且凉。入清灵渊见吾形。期成还年可长生,还过华下动肾精。立於明堂望丹田,将使诸神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灵根,阴阳列布若流星。肝气周还终无端,肺之为气三焦起。上坐天门候故道,津液醴泉通六府。随鼻上下开两耳,窥视天地存童子。调和精华治发齿,颜色光泽不复白。下于喉咙何落落,诸神皆会相求索。下入绛宫紫华色,隐藏华盖观通庐。专守心神转相呼,观我神明辟诸邪。脾神还归依大家,致於胃管通虚无。藏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如玉都。寿传万岁年有余,脾中之神主中宫。朝会五藏列三光,上合天门合明堂。通利六府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王。通利血脉汗为浆,修护七窍去不祥,二神相得化玉英,上禀天气命益长。日月列布张阴阳,五藏之主肾最精。伏於太阴成吾形,出入二窍合黄庭。呼吸虚无见吾形,强我筋骨血脉盛。恍惚不见过青灵,坐於庐下见小童。内息思存神明光,出於天门入无间。恬(竖心旁炎)无欲养华茎,服食玄气可遂生。还过七门饮太渊,通我悬膺过青灵。坐於庐间见小童,问於仙道与奇方。服食芝草紫华英,头戴白素足丹田。沐浴华池生灵根,三府相得开命门。五味皆至善气还,被发行之可长存。大道荡荡心勿烦。吾言华矣慎勿传。
李祖注《黄庭内外景经》合印(附:陈毓照公开信)
道友们:学生们:诗友们:
您们好!这封信本来早就想写了,种种说不清的原因、一拖就拖拉了二三个月。还有几个上网计划也一样,也一起被轻易拖过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八十三岁了,未来岁月,能复几何?速修行善,确已嫌迟。
蒙马耒西亚佛协会长寄赠我这本西派祖师亲注的《黄庭内外景经》,如获至宝。我已反复研读多遍,确实感到延年有术,却死非难。人生在世能活几时,不转瞬间便眼花发白,老态龙钟。今天大梦忽醒,迷迷糊糊,又打开电脑,方才想到人生在世应趁现在还活着时多做点好事。其他好事不易做,既《黄庭经》为希世之珍,古仙深藏石室,得之者无不得道咸仙。自得此经始,我便立下重誓,要在活着前,将本经与书讯等一起上网,并印赠本径一万卷。几天来欠下的债已经堆积如山了。首先想到的是向每一个老道友、老亲戚、老学员各赠送一本。作为和大家构通的见面礼和开头场白;并引本经尾部几个灵验实例以明之:一是鲁妙典,有麓床道士遇之,授以大洞黄庭经。谓妙典曰:“黄庭乃1-35扶桑大帝宫中金书,诵咏万遍者,得神仙;但在勤心不懈耳。”经云:“诵之万遍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居山独处,咏之一遍,如与十人为侣,辄无怖畏。何者?此经召集身中诸神,澄正神气。神气正,则外邪不能干;诸神集,则怖畏不能及。若能形全神集,气正心清,则察见千里之外,纤毫无隐矣。特患人不能知,知而不能修,修之而不能精,精之而不能久。中道而丧,自弃前功。不惟有玄科之责,亦将流浪生死,苦报无穷也。妙典奉戒受经,入九是山,崖栖静默,每有魔试而贞介不挠。又十年,真仙下降,授以灵药,白日升天。士民即其地,为黄庭观以祀之。
二是 魏夫人。 魏夫人,任城人也。晋司徒剧阳文康公魏舒之女,名华存,字贤安。幼而好道,志慕神仙。……后奉扶桑大帝君命,特授夫人黄庭内外景经,令昼夜存念。读之万遍,必能洞观鬼神,安息天魂地魄,调和五脏六腑。生华色,返婴孩,乃不死之道也。……晋成帝咸和九年,岁在甲午,王君与东华君复来降,授夫人成丹二剂,乃托剑化形而去。径入阳浴山,与群真相遇,复诣上清宫玉阙之下,授夫人玉札金文,位为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与南岳夫人比秩。
受益于黄庭经之男女真仙甚多,如许栖岩、刘长生、何仙姑、麻姑等不能一一尽举。所以也决定把此信放在本经前面,以便得经朋友,能向上述诸真学习,有径可循。不致人云亦云,罔无头绪,失误乱投医也。
由于我已意识到同学们对人类能长生不老的认识十分肤浅,由于李祖《与人谈不死术》时曾经谈到“古有不死神,并无不死人。其神得不死,即是得仙人。”有的学生甚至以李祖这两句话为借口,硬说世上只有不死的神,没有不死的人。而李祖这篇《黄庭景经内外景经浅注》中,把人可长生不死之理解说的十分透彻。讲实际,长生不死是道家的总旨,我们的老祖宗老子是人可长生不死的惟一倡导者。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又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既然复归于婴儿了,不就是返老还童了吗。简要二段话,不但对人可以长生不死,作出肯定,还简要介绍了功法。
老子不但在《道德经》中谈、《西升经》中谈、《清静经》中谈,《黄庭经》中更是大谈特谈。老子述之,李祖解之,使长生不老之术彻肉见骨。真是妙语联珠,亲切如见。段落过多,我也无法逐段引证详述,只有各赠原著一本,请大家自己去参阅体会了。我也感到,《黄庭内外景经合印本》,是整部大江西派汇编的缩影,此文非深入学习不可。今后我将定为西派学员的必修课。恭请各位贤契自觉尊奉。到今天(2007年8月24)为止,初步估计已共赠出巴西5本、马来西亚四本、香港二本、台湾二本、大陆290本,合计约300余本。既预计将总赠数为一万本,从现实说,还只是个起头。我不能不给这一万位左右朋友寄予这样一个希望,希望每位朋友,能重视黄庭,研究黄庭,成为追求长生不老的发起人与躬行者。除此之外,本人还将成立一个长生不老研究院:兹将草案粗拟如下:
设想成立长生不老研究院的现划草案
“ ①初步计划的主持人名单为杨同金、朱勇、陆秀英、王星昌、胡志刚、徐茜莲、陈毓照等。
②第一步设想是先买下原气功院前面田地山场约50-100亩土地,
③将原气功院前移300公尺或5百公尺,将把方向改为坐南朝北或坐西朝东,也可两个朝向兼重并用。
④在东下前方成立一个深水湖泊,准备栽莲种菱与可作放生池利用。
⑤坐西朝东方向成立长生不老研究院,炼功场所与宿舍。
⑥如何优化环境,要待资金到位,组织人员聚齐后共同协商决定,并确立详细方案与落实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等具体健全制度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家可以在一起炼功,一起研究炼功功方法,一起解决生活问题,一起创造优越的生态环境。互敬互爱,互帮互学,相互护理。使法财侣地自然形成,桃源仙境,自力而就。   以上草案,是我个人的初步设想,给大家作个参考,并要求同学们能各抒己见,提出更现实更合理的可行方案,以便逐步落实施行。
古人云:人老归宗,叶落归根。我们已进入老龄化时期,老的后续便是死亡。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 我们必须探求超脱的路子,一定要达到超生了死的目的。再不能永远向原地踏步,让死亡这把锋利的刀口来对准我们,威胁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此草案虽现在仍不全面,而且还没有起步,但我十分自信,只要今后我们人人努力,不但此目的一定能达到,而且也一定能达到人人长生的目的。言不尽意,顺祝一起长生!
长生不老研究院发起人之一愚师陈毓照启
2007年7月15日初草
熟诵黄庭一卷经,仙位同登必可能。
超生了死全包尽,千岁麻姑又女婴。
八十三岁老小孩,玩童天乐又翻山。
四年瘫痪臭囊换,重焕青春学少年。
李祖注黄庭内外景经合印本目录
打字校点者言
2   太上黄庭经重刊引  2
序   文  2
广成子降于香江抱道堂亥年四月一日
2   太上老君降于香江抱道堂亥年四月一日   2
三丰子降于香江抱道堂亥年四月一日   2
列圣临坛降鸾引示之偈语
黄庭内外景科仪
4    开经玄蕴咒   4     黄庭真言    4    至心皈命礼   4
至心皈命礼   4     开经步云谒   4    黄庭经序   4  李祖黄庭内景经详注   5   黄庭经引  紫霞作   5
第一章   王少阳祖师仿黄庭韵语作开经偈   5 附三清虚皇宝录  5
第二章  黄庭正文首明炼己筑基之地   5
第三章承上章筑基而言,玉炼之功也。筑基炼己,为一串事。6
第四章  承上章申言炼己功中逐日浇培逐日防守之意   6   第五章承上章申言炼己之事   6
第六章言玉液工夫底于有成以足上数章之义
6   第七章言存神以泥丸为宗在心为要    6
第八章   总提五脏之神加六腑胆神在内胆藏识府亦可入藏也   7
第九章   言肺部重在调肺气 7
第十章   言心部重在呼心气   7
第十一章   言肝部重在存无英   7
第十二章   言肾部重在存水王  7
第十三章 言脾部重在养脾以方圆一寸为打坐之所则善于养脾者 8
第十四章   言胆部提出识字可补医书之缺  8
第十五章   六部之后再说脾部者以脾为养生妙用故详言之也子注亦详阅者着眼  8
第十六章   言三家相见产婴儿之义   9
第+七章 言阳火阴符昇涨落  9
第十八章 言三关重在人关  10
第十九章  言调神出壳之法 10
第二十章 言炼铅实腹  10
第二十一章 晓人以长生之路 10
第二十二章 言始终守中  10
第二十三章 言气神相引  11
第二十四章 言隐藏修道  11
第二十五章   言还丹火候  12
第二十六章  言神丹冲举  12
第二十七章 言得药12
第二十八章   言操真之妙  12
第二十九章  言练药养火   12
第三十章   言服气  13
第三十一章   言心意须知动静所谓一动一静   13
第三十二章   言两肾重在隐藏 13
第三十三章   言肝气表木液也   13
第三十五章   言神土妙用了性了命以脾神为主   14
第三十六章   14
《太上黄庭外景经》   15
第一章   15   第二章   15 第三章   15     第四章   15    第五章   15   第六章   15     第七章   16 第八章   16   第九章   16   第十章   16   第十一章   16   第十二章   16  第十三章  16 第十四章   16  第十五章   17   第十六章   17   第十七章   17   第十八章   17   第十九章 17 第二十章   17   第二十一章   18   第二十二章   18   第二十三章   18  第二十四章   18  黄庭经征验紫霞子集   18   许栖岩   18    黄  敬   18    王瑹   19 刘长生   19   应夷节   19  刘道成  19   龚元正   19    章察   19    陈慧度   19   刘翊  19仙女征验   19   藐姑麻姑   20    何二姑   20    鲁妙典   20   魏夫人   20  谢自然 20 何仙姑   20   崔少玄   21   薛玄同   21    黄庭考纪   21   跋   22   太上黄庭经重刊跋    22        无派后学天乐子誊入电脑感悟诗   22    略讥破点者   22
李祖注黄庭内外景经合印本
附 考 记 征 验
众圣降示偈语
太上黄庭经注解
抱道仙宫
香江          重刊
云鹤山房
浙江宁海帽峰山麓气功院天乐子校点后存入电脑
公元2007年5月6日
打字校点者言
黄庭内外景纷陈,明解如师世罕闻。不免痴生倾倒甚,一时深入希夷门。
深蒙马来西亚佛协会长素闻师父厚意,赐赠吾师亲注之《内外景经》全文。言浅意深,长生、大生、广生,历历分明,真吾指路之明灯也。
能不珍如赵璧,视为天宝,而朝夕供奉之。末页余《誊入电脑之感悟诗》已详言之矣,吾岂案头清供而已哉。黄庭者,虚室也,亦中央正位之土釜也。诸景者,如护卫之城郭,又安能以城郭而掩虚室哉。此吾所以欲公诸网上,而愿世之爱道者之共赏也。
内幕幕幕分明 ,吾师皆已浅释之,吾实不敢轻加一词,只能赞叹希有而已,惟愿普世之爱道者,共有之、共诵之,共勉之。长生世界,大同寰宇,诚可企也。
童心阁主人天乐子白
2007年5月13日
太上黄庭经重刊引
吕祖纯阳降于香江抱道堂辛亥年四月初一日
大道无名,名之、强名也。其中玄奥,自青牛西去,紫气东来。
道尊演世,有经留传。俾位高福厚者,有所悟参。殊知岁月无情,几许金书玉卷,随之湮没。或偶有高真,每多隐名远世。明珠自爱,不易轻传,遗世者如凤毛麟角。大道之窥,不得半孔而望。其光而复暗,非可惜耶!诸生抱道为怀,广行善功。明珠复彩,发扬光大,余亦甚慰焉。
序   文
纯阳子降于香江抱道鸾堂辛亥年四月一日
宏愿何日慰,有赖善坛广设,立教渡人。使其修心性,引之向贤。儒亦凭神助也。藉经传令,其得步骤明正,反入玄通,共免灾劫,同乐天真,吾所愿也。《黄庭》《道德》,广言大道。内外洞悉,入玄入化。其言浅,其意深,其流传少。非有因缘,未可得逢。彻悟其稀世珍宝,怡然多传广播,知音必增。乐道者多,大愿有望焉。
广成子降于香江抱道堂亥年四月一日
忆当年爱徒,二访崆峒,一意修行。舍富贵而乐荒山,远姬妾独修潜悟。玄入彻不跃而脱凡胎,其得天独厚耶。惟古今有异,人欲横流。虽圣贤辈出,设教如林。惜汉唐以后,授受崎岖。玉册尘埋,旁门左出。窥道者少,或神仙不欲渡世欤?非也。惟人欲远之,色念隔之,德稀道渺。斯乃不广去人
欲,厚民心,重光古镜。非经引径不可。黄庭二册,内外玄通。于修道之士,殊暗室明灯也。得观者少,有悟者稀。于今得广于世。且多方注释,静心把卷。有志求津者,其得天独厚矣,是为序。
太上老君降于香江抱道堂亥年四月一日
道德功次,世每有误。好道慕仙多,入圣登真少。未明本末,如何慎终始。舍近图远,不知功用。其志可嘉,其愚可悯。谁知黄庭二册,有径可窥。炉火烹炼,铅汞抽添。得其正法者,如入宝山满载归。正如广成大仙云:“其得天独厚耶。”非此幸也,夫登高自卑,必先完成俗负。无责无虑,心境涤然。从兹究悟,逸庆遄飞,天梯可上矣!
三丰子降于香江抱道堂亥年四月一日
夫近卷近道,深悟黄庭而登真者,代有高能。表表辈出,得传福厚,近卷慧高。由斯而观崆峒,藉此以跃龙门。其志贵坚,其意贵恒。由是心如游苍翠,意似玩烟霞。自然朱衣客可遇。他日登瀛洲,其传愈广,每况愈效。传者功,印者德,吾道以亨矣。
列圣临坛降鸾引示之偈语
太上道祖道德天尊降示
圆光聚顶化三清,百怪群魔尽震惊。不向黄庭勤净读,封神榜上未练名。
吕祖仙师降示
一卷黄庭细揣摩,道传心法尽包罗。若将玄妙参同契,虫臂鼠肝皆太和。
云中子仙师降示
不种前因何有果,名场一入如枷锁。莫如静养坐蒲团,一卷黄庭勤自课。
广成子仙师降示
道无涯岸深如海,未到参玄总杳然。只有灵台微妙境,黄庭熟读识心传。
大乙真人仙师降示
参透黄庭真秘诀,就将秘诀渡迷津。慈悲心事无人我,未肯逍遥独善身。
李青莲仙师降示
醒来复醉醉还醒,藻采纷飞写性灵。放浪形骸天地外,透参玄妙诵黄庭。
钟离权祖师降示
经传道德,吾教所宗。道经诸典,脱胎其中。黄庭虽杳,是此陶融。修真必读,悟彻皆通。

一窍玲珑七窍通,众缘不着万缘空。参知尽在虚无处,悟道应从微妙中。
吕祖仙师降示
琐琐红尘十九空,众生如在梦魂中,蓬莱多少人间种,太息群迷欠道功。

住念娑婆意未闲,名场利市锁玄关。心猿意马何难摄,六贼能降道自还。

大道无为意自闲,降龙伏虎守玄关。菩提静境尘情灭,堪忍蓬莱任往还。

心猿静处万缘空,莫任沉迷六贼中。不把心猿归寂灭,更从何处悟玄功。

春花红常遍,占尽是寒梅。任由魔百万,亭入灵台。耳闻与目见,处处是魔侵。关心在微妙,一切是烟云。

心猿归一道,六贼便无踪。一寸天君如水月,寂寂真空。童真漠漠岂痴聋,乍醒前尘一梦。离坎互交融,既济圆通。不能寂灭莫行功,胎息难安频妄动。丹田絮乱,何以循环气道,化入虚空。
张三丰祖师降示
静业从来水月清,心同明镜意如冰。离坎交填丹九转,一觉之间大道成。

菩提两字意如何,力能自度度人多,修成道果因何事,欲引群生出劫魔。
黄赤松仙师降示
摆脱五行中,心离六欲蒙。性心修彻底,玄妙即时通。

道功初乘在能仁,心不慈悲莫问津。从古神仙皆爱众,何尝祗有自修身。
白玉蟾真人降示
世人何以不曾闲,祗为名关与利关。关关受到如枷锁,看不空时脱去难。
张子房大仙示
一切有为皆幻影,功名伟业总成烟。图王定霸空如梦,基业何尝到万年。
何仙姑降示
修道原无性别分,蓬莱不少是钗裙。寄言至嘱诸坤道,青馨红鱼日继昏。
采和真人降示
还原返本即成真,不论童身白发人。玄妙贯通丹九转,大罗天上任栖神。
释迦牟尼佛降示
一切众生非我渡,一切众生皆自渡。不昧本来佛性生,心头自是慈航路。
阿难尊者降示
悟沏空空色色中,拈花微笑且圆融。我闻如是传经谛,正觉从来悟处通。
南海观世音大士降示
慈航路,眼底与心头。堪叹众生迷六贼。灵山彼岸,津梁大道不同游。妄起根因缘不结,因因果果几时休。
桃源功德佛降示
何堪世事历沧桑,大梦觉来粒粟藏。艳李红桃青翠竹,殊途原是共仙乡。
消灾延寿药师佛降示
苦口婆心我佛慈,晨钟暮鼓有谁知。可怜此岸娑婆世,欲度群生到几时。
太上道祖降示
大道无为万善基,百年岁月好修持。纷纭攘夺真如幻,一旦无常悔已迟。
扰攘人寰修善基,寸阴莫废道功持。蓬瀛喜迓当仁客,急起回头尚不迟。
堪笑世人毁善基,阴违阳奉枉修持。灰灰天网岂容漏,莫道如今悔已迟。
黄庭内外景科仪
吾山先生曰:“念经用科议,昭诚敬也。诵之须万通,研义理也。诚敬深,则守之专笃,义理熟,则行之无疑。此元君之所以宣演咒言颂偈,东华之所以劝人精研玉书也。诵此经者,须视为身心性命之秘文,勿徒以口吟,毕乃事也。”
开经玄蕴咒
丹霞麻元君作
天清地平,日晶月明。黄庭捧出,金简玉文。千真千圣,六甲六丁。万灵朝拱,一气相承。兀兀黄舆,腾腾素云。琴心三叠,天乐九成。持诵不懈,跨凤超升。无上神咒,碧城元君。玄蕴者,蕴一经之玄理也。此咒所蕴,津津有味。
黄庭真言
黄庭真人,剑印随身。斩关夺隘,风火雷霆。泥丸上将军,统领九部神。涌海下将军,统领九部神。丹元中将军,统领九部神。神威正将军,统领九部神。四九三十六,各按本宫营。真人有命,速速来临。听吾号令,守卫黄庭。一不许妄动,二不许妄行,三不许惊恐,四不许张声。各列斧旌位,各防邪魔精。清清净净,郁郁冥冥。雷声一震,大显威灵。带虎符,佩龙文,夺三关,心太平。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真言一篇,乃身中真言,非口里真言也。师徒授录之时,焚香承受。得闻妙音,必能召集身中之神,号令身中之气。夺三关而心太平,则还丹大事毕矣。妙哉!
至心皈命礼
先天化炁,太上老君。圣不可知,功不可议。无为居太极之前,有始超庶物之上。二月十五降生,一身亿万神变。紫气东来,传道德于关尹。流沙两度,化法相为世尊。产漆园方朔之辈,丹析微芒;开天地人物之先,道经浩劫。乾坤斡运,日月光明。至神至圣,至上至尊。至大无隅,至高无际。掌道立德大天尊,十方三界同称扬,洞天福地齐声颂。
至心皈命礼
扶桑辅相,月出(月出合为一字)明神君。碧海初潮,青阳一炁。东园公之化身,东王公之高弟。受灵符于伯阳柱史,传妙谛于钟离云房,结宝庵于玄圃。地辟烟霞,吐金字为黄庭。天开门户,自号白云老子。人胆紫府洞天。大慈大悲,大仁大愿,少阳帝君,恬淡无为天尊,中和立极祖师。
开经步云谒
三炷心香焚黄鼎,一条瑞气出金瓶。抱玄真,坐黄庭,生彩翰,养芝灵,早祈神佑开天门。
受录弟子    稽首顿首至心朝礼
太上大道玉宸天尊
老君炁化伯阳道祖
东华大帝少阳祖师
黄庭大道授录本师
拜礼圣号,思黄庭之本源也。此经乃修身妙书,原不在乎口诵。然居士羽流,每日持诵数遍,亦觉神闲气远,意静心清。
黄庭经序
万物有化化之理。化化者,转生也。云化为水,石化为玉,鱼化为龙,鲲化为鹏。物亦有前后之异,君子观于物,而叹人之根因,亦指是也。明有冷生者,长笛吹风,扁舟弄月。往来江湖间,若游仙然。或谓为冷谦再世,或疑为冷谦现身,皆不知也。瓢囊中尝有黄庭一部,自注自书,以金为字。有欲索观者,生不许。谓其书当转世乃出,此万历丙午间事也。亦越二百年,紫霞生而金书入梦。少习儒业,壮务功名。数举不第,淡然退止。间或以养生之书治其疾苦,一入目而若素熟习者。平时则濂洛经史,诗古文词,皆究心焉。然其读书之意,在明理,不在求名也。晋魏夫人,以诵黄庭经成真得道。尝欲觅一善注,广度良缘。久而不偿其志。后知冷生降世,与妙解俱来。固托丹霞青霞两仙姑授以元文,醒其夙悟。紫霞见之,初不能解其意也。乃尽继日之思,诵持千遍,
恍然若抽关而启龠者。由是墨渖淋漓,笔无停滞,凡经七昼夜而经书尽出。旁人观之,不知其何以滔滔赴纸也。岂非有宿慧在欤。予前观《道德》《阴符》诸书,既已心肯之矣。今见此《黄庭详解》,真叹为妙之又妙,元之又元,扫尽旁门,独开精奥者。自是而扶桑宫中,诸仙童女,又必磨金书之也。
吾山先生拜序
李祖黄庭内景经详注
丹霞青霞二元君传授本文
紫霞洞炼士涵虚注
黄庭经引
紫霞作
黄庭大道开天地,扶桑九老宫中寄。水朝东海浩无际,黄庭妙土能克制。授录神仙分节次,三十六与二十四。
内外首章文彩焕,此是东华开经赞。欲识黄庭古词翰,真经乃在第二段。玉宸演之为式程,老子删之存其精。
大哉吾道欲东行,青州郁郁吹红云。双髻小童超凡尘,牛背仙翁指夙因。授以玉书妙诀陈,烟霞洞养三奇灵。
名登紫府成上真,玄门一柱撑昆仑。启后承先两卷经,术延其命道全形。九霄飞下两元君,丹霞青霞皆天人。
曰传南岳紫虚云,世上黄庭多误文。上清仙吏下瑶京,秘本传之细讨寻。道纳科仪未邪驯,两姑纠正引长绳。
紫霞结叶制茅亭,依经作注开丹扃。
第一章   王少阳祖师仿黄庭韵语作开经偈
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宸君,闲居蕊宫作七言。
上清者,三清之一,灵宝天尊所居。在紫霞天中,开虚皇之先。《大洞经》云:“上清绝霞外。”又曰:“上清玉皇师”是也。太者至大,上者至尊。主持大道,号玉宸君,端拱上清。其间有蕊珠宫、太和殿、寥阳殿、翠璎房、道君在中说经。黄庭作于蕊宫,以授东华方诸,扶桑大帝君掌之。扶桑为群水所归之地。黄庭属土,故藏于扶桑宫中,以为镇水之宝。大帝君退居无为,,王少阳帝君得道,为东华首相,称东华帝君。始将《黄庭》赞扬,以传于世,故开经作记述。口气云,晋时魏夫人首得此本。又黄庭内景,旧名紫霞篇,见道书录。
附三清虚皇宝录
三清者,一炁所化者也。分三天、三境、三宝、三元、三君。玉清圣境,元始天宝君。上清真境,玉宸灵宝君。太清仙境,道德神宝君。九天生神气经云:三号虽殊,本同一也。洞章云:老君一炁化三清。故经典曰:开明三景,上无复祖,惟道为身,此皆可证者也。夫老君者,道气之祖,万化之宗。从先天先地虚无中生出一炁,名曰道炁。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九,九生万,万炁生万神。故持圣号曰:先天一炁,太上老君。老君以混洞太元之元炁于龙汉劫初,化生元始天尊,居清微天宫,尊号上皇道君。本经云:“紫清上皇大道君,太玄太和侠持端”是也。又以赤混太元之元炁,于龙汉开图,化生灵宝天尊,居禹余天宫,仍称太上老君。大洞云:“玉宸九天司,太上大老君”是也。又以冥通玄寂之元炁,于赤明元年,化生道德天尊,居大赤天宫,尊称三天大老。大洞云:“太始三炁,周真文,肇生明”是也。此三天者,在人比三丹。泥丸为玉清,绛宫为上清,丹田为太清。又有内三丹,黄庭为上丹,炁海为中丹,关元为下丹。修道者,居中而立,合三丹为一虚无,于无所住而生其心。犹之元本于一炁,三君本于一老君也。释氏云:“一体三身,先曰昆卢,次曰卢舍那,三曰释迦。”在人则上中下三元。虚皇者,玉皇也。昔有妙乐国,净德时王与宝月光王后,年老无子,梦太上老君授以婴儿有孕,诞生太子,逊位出家。精修至道,是为金阙玉皇天尊。位亚三清,三清退居无为,玉皇治事。在人身比绛宫元神也。黄庭第一句曰:上清紫霞虚皇前。盖上清为心中灵气,虚皇为心中元神,皆位中丹者也。故大洞曰:“上清玉皇师,玉宸大道君”云云。
散化五形变万神,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朗映出霄间。神盖童子生紫烟,是曰玉书可精研。诵之万遍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
五形者,头与手足是也。散化五形者,言居蕊宫之中,而与诸天仙人说法作为七言。则玉蕊之气,生于蕊宫;七言之章,灿为七宝。可以散布乎天关之头,人关之手,地关之足。溶化五形,混成一气。气气相续,变为万神。此七言之妙用,即是为黄庭经也。黄者中央之色,庭者四方之中。炼丹在此,结丹在比,还丹在此,养神在此。一神正位而中立,万神朝拱而环陈,黄庭之体用备矣。曰内篇者,别外篇而言也。夫化形之法,不离炼气。炼气之法,不外琴心。琴心者,调和神意也。三叠也者,三层也。以三层功夫,积精累气于三丹田。初叠下丹固灵根,二叠中丹号还丹,三叠上丹战九还。由是而体上生羽翼,翩翩飞舞,脱胎成仙也。胎仙飞舞之后,九阳真炁,上映天门。出乎丹霄之间。神光覆顶,号曰神盖童子。足下尽生紫气云烟。大洞经所谓:“金阙上景炁,十方晖紫烟”是也。三叠妙理,皆美玉无瑕,令人熟玩,故名曰玉书。可精思研究者也。诵之万遍,言行之纯熟,非徒日诵而已也。三天,即三清。升三清者,由下丹升上丹,太清升玉清也。道通泥丹,则脱离苦海。千灾可以消,百病可以痊。虎狼虽恶,全无畏惮,以其有真身也。真身,乃长生久视之人。不但是无畏金刚,亦且却老年永延也。
第二章  黄庭正文首明炼己筑基之地
上有魂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元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流冲润庐间。回紫抱黄入丹田,幽室内明照阳门。
魂灵者,心中元神也,在上。关元者,脐下三寸也,在下。少阳属胆,主东方,在左。太阴属肺,主西方,在右。密户乃夹脊关,主督脉,在后。生门乃脐堂穴,主任脉,在前,合上下左右前后,暗藏一个中字。此中乃虚无窍也。外日月一往一来,内日月一颠一倒。绵绵呼吸,均在此虚无窍中。故曰:“出日入月呼吸存”也。元炁者,太和之炁。氤氲交媾于其中,有如牛女相当,虚危相接,枢机相应。故曰:“元炁所合列宿分”也。紫烟者,阳气也。三素云,乃肺肝脾三经之气。脾为黄素中元君,肝为紫素左元君,肺为白素右元君。此三素也,紫烟为三素合一。上升下降之紫炁,其象如云。云行则雨施。由此日日灌溉,培五华而植灵根。五华者,黄芽也。培养黄芽,坚固丹基,则离宫充实矣。七液者”紫即紫河车。故曰:“回紫抱黄”,乃真土打合也。由外入内,结就丹砂。则幽室生白,则赫赫然烛照阳门矣。阳门者,玄牝之门也。
第三章承上章筑基而言,玉炼之功也。筑基炼己,为一串事。
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昼夜不寐乃成真,雷鸣电激神泯泯音民,茫茫也。
人皆以口为吃饭之口。执文泥字,不知道窍者也。《悟真》云:“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又曰:“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搦兔儿。”可知口中吞咽,非大道也。此口乃鼎器之口,金气相须,参同谓:“口四八,¨两寸唇”是也。紫阳曰:“玉池先下水中银。”子野上阳因先下二字,谓玉池在彼,为投纳水银之地。此非吃饭之口明矣。思谓玉池玉字,那指玉炼而言·其名在彼,其实为我抽铅制汞,即是先下之义。口为玉池者,规中一窍,其方如口,是为种玉之池,太和之宫。保合太和,则滋生灵液。灵液者,阴里生阳,真一之水,银铅之气也。得此灵液,饵而服之,玉液凝而灾害不侵。盖因玉池之中,先下水银,于我家擒伏朱里汞也。漱咽灵液者,先下水银也。以铅投汞,玉炼功纯,四体生光,渐形华彩。吹气如兰,百邪皆灭。猝然见于颜猊矣。广寒乃月宫。阴丹凝结之后,净净光光,如登清虚之府。昼不昏沉,夜也不昏沉,常惺惺地,眠如不眠,乃完成内丹性体。玉炼之时,采取后天中先天之气。声如雷鸣,影如电激。吾则守吾不神之神,泯泯然若无所知识而已。此炼己之功夫也。
第四章  承上章申言炼己功中逐日浇培逐日防守之意
黄庭内人服锦衣,紫霞飞裾云气罗。丹青绿条翠灵柯,七蕤玉龠闭两扉。重掩金阙密枢机,玉泉幽阙高崔巍。三田之中精气微,娇女窈窕翳霄晖。重堂焕焕明八威,天庭地阙列府斤,灵台完固永不衰。
黄庭者,中央土也。内人者,已性也。其中为汞性所居之地。汞火色赤,如服锦衣。其巾裾又如紫霞飞舞,四面皆云气包罗。丹青者,汞乃龙性,东方之木也。故曰丹,又曰青。绿条翠柯,极言木性畅茂耳。七蕤者,灵芽也。七乃火数,在人为心,于时为午,律应蕤宾之月,故曰七蕤。玉龠者,得玉液而养七蕤,如封锁也。闭两扉者,严防出入之门,止于中间也。金阙者,积金之府。重掩金阙、守气尤严也。枢机,斗柄也。居中善运,比人心之真意。密则隐藏不去也。玄泉者,元海也。幽阙者,生身处也。高崔巍,言在虚空处也。三田之中,三田之中间也。积精累气,全在中丹,其境幽微难测。娇女者,姹女也。即黄庭所结之阴丹也。窈窕者,渐渐长成。翳霄晖,即娇女名字。因其上荫玉霄之清晖,故以名焉。重堂者,绛宫为外明堂,黄庭为内明堂,故号重堂。八威者,八方威神也。上而天庭,下而地阙,严列刀斧斤斤。喻内守森严,不许外魔来犯也。从此内丹圆明,筑就灵台,完完固固,永不衰崩矣。
第五章承上章申言炼己之事
中池内神服赤朱,丹锦云袍带虎符。横径三寸神所居,隐芝翳郁自相扶。
中池者,元海也。内神者,内汞也。凝汞于黄庭,养汞于元海,以砂裹之。故曰服赤朱。丹锦云袍者,紫云绕身也。虎符,本在北方,而带虎符者,则在南方。符以金制之,仙家以为信验。取金水,而与木火。内神身佩虎符也。内神所居之地,横径三寸,即规中一窍耳。内神居中而立,右有一道人,号曰隐芝,即金气是也。左有一道人,号曰翳郁,即木气是也。隐芝乃伏气所生,故曰隐芝。翳郁乃结气而成,故曰翳郁。此二气者,自然与中池内神,意气相扶。久之纯熟,则神气冲和,汞性圆足矣。
第六章言玉液工夫底于有成以足上数章之义
天中之岳精谨修,灵宅既清玉帝逰,通利道路无停休。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虚无。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居华蒨灿,舌下玄膺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昇天汉。
天中之岳,心中意土也。中岳嵩山,为天作镇,位居其中。唐天文志,豕韦为中州,其神主乎嵩邱。鹑火得重离正位,曰天镇、曰中州,所以云天中也。曰鹑火曰离位,所以譬心中土也。此土也,必精诚谨慎以修之,心清意定乃可为神灵之窟宅。灵宅既清,玉帝常逰。玉帝比玉液也。三宫灌注,有泳游之象。通利道路者,子午河车也。无停休者,常常如是也。古仙云:“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此之谓也。明珠者,目中丹光也。学人朝夕玉炼,养成一颗灵明宝珠,时时有光华发现于眉目之间,有如珠光点点。故曰,“眉号华盖覆明珠”也。九幽者,阴也。日月者,丹也。古人结字,合日月而为丹。阴丹名九幽日月,洞照虚无,则本性灵明矣。又名守灵真人,常在灵宅之中。披丹锦之衣,可以却病延年。故曰:“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也。珠琚,美玉也·皆比玉液还丹。赤则光灼灼,灵则圆陀陀。一名华盖玉女。蒨灿者,美盛也。佛所谓“郁郁黄华”是也。舌下有玄膺一窍,为咽液之关津。得食则生,不得则死,故曰生死岸。清为天,浊为地。玄为天,黄为地。清乃天之元气,玄乃天之真水。出清者,白云朝上阙也。入玄者,甘露洒须弥也。清升于天门之上,玄降于天门之下。清玄二气,出入天门,玄膺承玄而导之。玄本初变之气,壅塞上焦,故玄膺一名玄壅。悬壅即是玄膺。医经云:喉以候气。又云:上焦如雾。玄虽水,仍是气也。故云二气焕。焕者,换也。气绚烂而变换也。遇玄气而服之,即可为升天入汉之体。张三丰先生云:“玉液还丹,得了后住世延年”是也。世人把入玄二字,囫囵讲过。黄庭经于此注明,人要出清,乃能入玄。入玄之后,乃炼还丹。岂易言哉。
第七章言存神以泥丸为宗在心为要
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眼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陇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愕峰字罗千,一部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居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至人之道,不烦词说,惟于口诀中存其真实而已。有如泥丸九宫,通身百节皆有神守之,然不必一一烦琐也。发、脑、眼、鼻、耳、舌、齿,其神皆有名字,统言之曰一部。人身有三部八景神,此上部也。一部之中,又只以脑神为宗,真不烦也。泥丸者,九真皆各有宫房。其宫房亦不甚大,方圆只有一寸。九真同处其中,同服紫霄之衣,飞罗之裳,并无异言异色,真不烦也。修道者但思一部之神,便能长生久视,寿考无穷。此一部神,非各有别个地方住居,只同居此脑中也。列其位次,共坐秩然不乱,大家向着外方。外方者,天外清高之境,泥丸是也。人不能收存一心,则诸神皆散。所存在心,自然彼此相当,聚在一处也。真不烦也。陈上阳曰:“神名最多,莫能枚举,所主者惟绛宫真人。”即所存在心之义也。泥丸九宫者,两眉间入一寸为明堂宫,太乙神居之。左有紫房,右有朱户。却入二寸为同房宫,中有三真,左元英右白元中黄云。却入三寸为泥丸宫,万神出入之所,黄老君名罕张者主此。又入四寸为流珠宫,五寸为王帝宫。明堂上一寸为天庭宫,洞房上一寸为极真宫,丹田上一寸为玄丹宫,流珠上一寸为天皇宫,总名为上部九宫。修三素丹者,于此凝结。三素者,即黄老三素君。大洞所谓“三素生泥丸”者也。
第八章总提五脏之神加六腑胆神在内胆藏识府亦可入藏也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翳郁道烟主浊清。肾神玄冥字育婴,
脾神常在字魂停,胆神龙曜字威明。六腑五脏神体清,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五脏只各言名字,而肝神独加翳郁道烟主浊清之句。盖肝神又名翳郁,其中有隐翳郁勃之气,是为道烟。主浊主清,清则龙性明,浊则龙性昏。丹家以火为龙,木乃生心之母也。与肝肺肾脾为五脏。脏者藏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肾藏精,脾藏意故也 。六腑以胆为正宫,中有识力,能藏能用,故特及之。腑者府也。如府库之充积,以备传用也。五脏六腑之中,神体清明,合而为一,化生道炁,运行周天,神与气随。故曰:皆在心内运天经。此心也,操则存,舍则亡。昼夜存之,自然不亡耳。补注: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属里,主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胆胃大小肠三焦,六府属表,主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黄庭论五藏并及于胆,胆兼行藏二义,何也?胆藏识为中正刚决之官,主少阳发生之气,能在威明乘庆云,是乃传送之正神也。详后胆部章。
第九章言肺部重在调肺气
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阙。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齐位。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已神不坏。
肺高如宰相,下临诸脏。故黄庭首发明之。《兰台秘典》曰:“肺为相传之宫,其宫形宛如华盖。”童子,即肺中神也。名皓华,字虚成,又号白元,居华盖之下。玉阙,乃肺中白气,重楼中降下之露珠,结成白阙。梁邱子注:谓为肾中白气,上与肺连。非也。七元者,心也。心有七窍,象北斗七星。窍中有神,动则生意。意乃神之子也。调和肺气,全仗七元之子。神属火,火生土。意属土,土生金故也。外应中岳者,人面以鼻为中岳。鼻即肺之外窍,呼吸相应,故与中岳齐位也。肺中之神,衣素锦衣,束黄云带,坐于华盖之下,殊快畅也。倘或肺气不匀,息泰发喘,一呼一吸,滞塞莽荡,何快畅之有。斯时也,急存白元之神,调和六气,务使自自然然,不阴不阳,不风不雨,不晦不明,则六气匀而外息匀,外息匀而内息亦匀。神仙长生久视,亦因气息匀而无灾无害也。其为气也,用之不竭,形躯有所薰蒸,故长存而不坏耳。
第十章言心部重在呼心气
心部之宫莲含花,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衣裳披玉罗,金铃朱带坐婆姿,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
心部为君主之宫,其形如莲未开时,初含花苞,下有童子,即心神丹元也。家于莲宫,为一身之主。顺适寒热,调和荣卫,衣丹锦而披玉罗。形如丹锦洁净如玉也。金铃朱带,形状非常。莲宫之间,坐舞婆娑。婆娑者,安闲自得也,调血理命者。心主血,性合命,血调命理,则身体光润,外不焦枯也。昔紫阳先生,奔走十年,而貌不衰,形不少疲。或问其何术至此?紫阳先生曰:“人之所以憔悴枯槁者,心使之然也。一念未已,一念旋续,尽日之中,刻无闲暇,宵之寐也亦若是,而神不存矣。吾无他,惟能定心而已。定则静,静则安,金丹可坐而致也。”口中有舌为心之苗,心动则舌动,舌动则口动。气从口出,心花丧矣。五华者,心中鄞鄂,即黄芽也。丹家于心花临绝之时,一呼其心,不使舌动神驰,口开气散。则心花将绝,登时复苏也。此炼心存神之法,久久行持,便可飞入太霞。太霞者,金乡也。《洞经》曰:“回金太霞乡”同此。
第十一章言肝部重在存无英
肝部之宫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诸关键聪明始。青锦披裳佩玉铃,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精,百疴不钟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
肝部之宫翠绕重重,其色青故也。青童,即龙烟,别号无英公子。《兰台秘典》称为“将军之宫,谋虑出焉。”曰将军,故主一身关。,曰谋虑,故聪明于此发生。披青锦而佩玉铃,公子之精神益著矣。肝则藏魂,而此兼言魄者,以魂魄本相拘耳。相拘则相和,相和则相制。相制则金津木液,既和且平矣。夫肝者开窍于目,液出为泪。此所以外应眼目,而为日月之精也。日月精,目中精华也。百疴诸病也,不钟不生也。诸病不生,合在常存无英。故肝神调摄耳。同用七日者,木汞投胎于金乡,七日来复,地雷鸣而浩气充满。肝所以象震卦也。凡人龙性不驯,则肝气损伤。肝气伤则肝经受病,奄奄欲绝也。惟于垂绝之际,急念养神之法,龙虎相交,混沌七日,则死者亦可复生。由是而摄魂还魄,木爱金义,金爱木仁,结成龙虎金丹。身中有宝,永无倾丧之忧矣。
第十二章言肾部重在存水王
肾部之宫玄阙圆,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诸六腑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苍锦云衣舞凤幡,上敷明霞日月烟。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生门。使人长生昇九天。
玄阙者,水府也。冥者,藏也。上,先天也。玄,水也。肾部之宫,即为水府。圆,合两肾而言,两肾之水,阴阳相包,如太极然,故曰玄阙圆。童子,即肾神。原名玄冥。今曰冥上玄者,言藏于先天真水之中也。水善利万物,六腑赖以滋养,故为六腑之主,而作九液之源。九液者,金液也。前言七液,乃心中灵液,为体根芽。兹言九液,乃肾中真液,而为外丹根本。求九液者,必须藏心于渊,合气于漠。生门之后,密户之前,将渭水立为黑基。黑中化白,水里生金。吞入腹中,遂名九液。故玄关为九液之源也。夫肾,司听,故外与耳相应。其卦为水,故生百液津。冥上玄深居其中,气包之如衣云锦,火照之如舞凤幡。朱雀所以对玄武也。太阳倒景,则明霞上布。而日精月精,皆有烟光,身体从此安泰。世人有百病千灾,急当存养肾神。肾有两部,左阴右阳皆属水。此二水者,无形之气也。日夜潜行不息,为生人之君主,故曰水王。对生门者,即对脐穴也。人能养此不损,则可以长生,而上昇九天矣。
黄庭经以肾为两部水王,与医家所论不同。秦越人三十六难经曰:“肾两者,非皆肾也。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肾止一也。”其后有赵氏医书,以七节为命门,仍言有两肾。左肾为阴水,右肾为阳水。中间为命门。言人身各具一太极,正象两肾之形。两肾中间为命门,静则合乎水,动则合乎火。一动一静,阴阳生焉。注家遂为赵氏两肾图,为发前人所未发。以黄庭经观之,其说犹未纯也。夫曰左阴水,右阳水是两部水也。然不得以七
节中为命门。以七节为命门,则二十四椎,止有二十三也。内经曰:“七节之旁,而有小心。”夫曰七节之旁,则七节之中,非命门也。秦越人以肾为一,盖执于右为命门之说。殊不知命门,即右肾之别名也。赵氏以命门在中间,盖执于左右两肾之说,亦不知命门即右肾阳水之别名也。吾今以内经与黄庭为正,七节了七节,两肾了两肾,左水右水皆是无形之水。左部动则为阴水,右部动则为阳水。阳水即命门之火也。故内经不曰左有右有,而曰旁有,是左右皆肾,左右皆从,左右皆小心。因有动静而后分阴阳,分水火,分左肾与右命门耳。少年气盛,两部水溢,上泛二十四节,故一身融畅,百病不生。及乎时至情动,色欲交感,心君动摇,始令两部水泄,精从内走,气自中冲,由五脏而上两颈升泥丸,与髓同下,头脑酥麻,自夹脊双关,至外肾而泄。两肾于焉亏损,斯命促肾虚,水火遂不匀矣。又曰两肾,兼内肾外肾而言。
第十三章言脾部重在养脾以方圆一寸为打坐之所则善于养脾者
脾部之宫属戊己,中有明童黄裳里。消谷散气摄牙齿,是为太仓两明童。坐在金台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中。主调百谷五味香,辟却虚嬴无病伤。外应天泽气色芳,光华所生以表明。黄锦玉衣带虎章,注念三老子轻翔,长生高仙远死殃。
脾部为转轮运化之脏,上从心系发来,贴于胃以磨谷。故其宫属戊己二土。脾兼胃也,中藏灵意,号曰明童。黄裳里者,黄在裳内,有文在其中之象。言意之藏于脾阴也。睥有何意,脾中之灵气,即脾中之灵意。灵气存,则能助胃气以消水谷。散其气以温各脏。五味入口,脾神主之,脾即使牙齿摄之。是摄五味者牙齿,而使之摄于牙齿者脾也。太仓者胃也。一腑一脏,两官相为为表里,故医典统名仓廪之宫。是言脾而太仓在其内矣。脾有明童,太仓共之。故曰:是为太仓两明童。夫明童者,坐在何处?坐在玄关耳。坐指燕居之地。玄关一窍,真意燕居,则运化之劳在乎脾,燕居之逸在玄关。庶几劳逸一致耳。金气为台,九重为城。方圆一寸,不大不小。命门真气,薰之蒸之,故在命门中也。此意也藏在脾,而休于玄关。故玄关一名太仓穴。陆仙静照图,所为长胎住息之所,是盖假胃气以立基。不在胃,亦不在玄关,何也?人生所需者气也。玄关即胃气而成,其胃气又从命门发出,升于空际或中脘之下,或黄庭之下,皆可聚气为玄关。故三丰仙师云:“黄庭一路是玄关。”又云:“玄关往来无定位。”然后知方圆一寸,全凭命门一气空中团结。不然者,太仓宽广,岂止一寸乎?脾主煽动,能调百谷之食,而和五味之音。脾善溶化,可却虚嬴之疾,而无百病之伤。天泽者,履卦也。脾虽则步履健,气色芳,光华著,内和外应,无不表明也。衣黄锦而元吉可占,带虎章而流珠可制,斯诚明童之灵异。此三老者,泥丸之真阳,玉帝之宾老,名三素老君,亦名罕张翁。大洞经曰:“真阳帝宾老。”又曰:“三老素罕张。”又曰:“三素生泥丸。”又曰:“老君罕张上”是也。注念三老者,寄意于泥丸。真阳破顶而出,故曰子轻翔。故曰:“长生高仙远死殃”也。
第十四章言胆部提出识字可补医书之缺
胆部之宫六腑精,中有童子耀威明。雷电八震扬玉旌,龙旗横天掷火铃,主诸气力摄虎兴。外应眼瞳鼻柱间,脑发相扶亦俱鲜。九色锦衣绿华裙,佩金带玉龙虎文。能存威明乘庆云,役使万灵朝三元。
胆缀于肝,中藏神识。其称六腑精者,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以之为首也。秘典云:“中正之宫,决断出焉。性刚直,善决断。肝虽勇猛,非胆不决。”故在六腑之间而有益于肝脏。经故连而及之。威明童子,即胆宫正识神也。丹家以胆识直入西南之乡,与气相守。万魔不犯,五蕴皆空。则能大耀威明,一阳复而地雷响。电光闪烁,八方震动。高扬玉旌,半空中赤龙旗绕,招集浩然之气,横天而来。火铃飞掷,赫赫扬扬。太上度人经有“掷火万里,流铃百冲”之喻。皆言药生法象也。能从火出,诸气交驰。虎凶水生。甲兵来会。有胆识者,遇龙虎相加时候,显大神威,独立不惧,故能主诸气力摄虎兵也。眼瞳炯炯,鼻柱峨峨,皆威明外应之象。胆藏精汁,滋养毛发。胆气冲和,汁充发美。故曰:“脑发相扶亦俱鲜。”九色锦衣者,胆形金色也。绿华裙者,胆彩碧色也。金玉龙虎诸丹,皆凭胆力成之。故曰:“佩金带玉龙虎文”也。修丹之士,能存威明童子则采药归家,乃有传送之神,与九三郎君,乘庆云而登帝阙。身中万灵,皆能役使。身中三元,皆可朝谒。此胆腑之所以与五脏并重也。
第十五章六部之后再说脾部者以脾为养生妙用故详言之也子注亦详阅者着眼
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字灵源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三老同坐各有朋。或精或胎别执方,桃核合延生华芒。男女回老有挑康,道父道母对相望。师父师母丹玄乡,可用存思登虚空。殊途一会归要终,闭塞三宝握固停。含漱金醴吞玉英,遂至不饥三虫亡。心意常和致忻昌,五岳之云气彭亨。保灌玉庐以自偿,五形完坚无灾殃。
脾长一尺,聊举其式,非真一尺也。越人云:“扁广三寸,长五寸,均不必拘,”盖人有大小长短耳。脾贴胃以消水谷。故曰:“掩太仓。”中部老君者,中元黄素君也。明堂者,绛宫也。意为心之主器,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发于事业,以治通身之气。故字灵源,言根心也。治百病,消谷粮,披黄衣、束紫带,佩龙文,带虎章。长精益命,全赖此老。此老乃五脏六腑之君王也。三呼神通者,同声相应也。三老同坐者,同气相求也。呼谷传声,全在中谷,其中有三呼之妙。上通天谷,下通灵谷,中通应谷。应谷即明堂,无非己意周知、故三呼我名而神自通也。三老同坐,又云各有朋者,盖炼精之先,必合胃脘二神,与中间黄宁,同消水谷,乃能化食成精,而助延年之本。大同云:“内有黄宁童,左有坚玉君,右有帝昌王”是也。黄宁即脾神。坚玉居左,主管胃气。帝昌居右,分散胃气。此三老同坐也。炼精之时,必合保肝通肺之神,与黄宁同事,乃能化精成气。仙经云:“命门合精延,守我身黄宁。左携元素君,右携朱郁灵”是也。修行之士,必取命门真气,和合肾精以延其年。总要在黄庭宫内守我脾神。左交保脾之元素,右交通肺之朱郁。同心合意为之,此三老同坐也。至于炼炁之时,必以黄老元君内转金母为木母,外转木公为金公。然后婴来配姹,以金合木,结而成胎。此亦三老同坐也。三老者,同心三人也。三关三炼,各有同心,故云:“各有朋”也。初炼精,次炼气,次炼胎仙,各有同坐之方位。故云:“或精或胎别执方”也。脾中神意,更有异名。桃核者,桃康也。肾中司命之神,即脾神也。姓桃名核,字合延,号道康。其称桃康者,撮其姓与号也。仙经云:“守命核道康,”举其名与号也。核者仁也。物以核为仁,人以心为核,宋儒以仁心为种子。核即真心也。合延者,能以命门真火,配合肾水而延龄,明其字义也。要之乃脾中正意,守治明堂,则名混康,言与桃康相混也。上阳云:“桃康主脾,”亦就混康时言守命守肾,则字合延。肾命坚固,华芒日生。男女修炼而知此,皆能返老还童。故曰:“男女回头有桃康。”仙经云:“入精六合房,回者变皓形。”即此旨也。桃康之功甚多,桃康之居甚广。有时在六虚,运河车而还精补脑。仙经曰:“桃君守六合,勒精卫泥丸”是也。有时在天谷,秘修昆仑。仙经曰:“保符泥丸内,守神曰桃康”是也。有时在内肾,即上文命门合精之解。有时在外肾,更为修养生资。张紫阳《八脉经》云:“人有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采阳气惟在阴跷为先。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牝门、曰死户、曰归根窍、复命关、曰酆都野、死生根有神王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涌泉。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尻脉周流。一身贯通,和气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康强,容颜返壮。在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生气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道父者,雄一之神,居天关中,即上泥丸之神气也。道母者,雌一之神,居地关中,即下透涌泉之神气也。一雌一雄,皆在人关洞房中,以意觉察。”仙经曰:“雌雄合王房”是也。上下相照,故曰:对相望。师父者,玄父也。师母者,玄母也。为丹家所取法,故曰师。玄父名叔火王,号左回明,居玄门中。玄母名高同生,号右回光,居牝户中。俱见元始仙经。要之意在内,而礼下于人。乾父交坤母,牡入牝中,即师母也。意在外而义配与道,坤母交乾父,牝入玄门,即师父也。此皆修丹家,内外动静阴阳消息妙意。故在丹玄之乡,夫以术延命,必须以灵父圣母,立为鼎器,而后以真意存养其间,则丹成飞昇。故曰:“可用存思登虚空。”存思者,非存想之谓,乃存真意而已。父母殊途合意土而一,会到归根处,遂为要终。闭塞三关者,金液还丹之后,何车乍歇,不必三关往来,只凭娘娘一意。牢封土釜握固存,蓄含金醴而吞玉英,哺之乳之,腹有灵丹,遂至不饥不渴,而三尸虫亡矣。此后则心意常知,欢忻昌泰,身中如五岳云起,篷蓬勃勃,大气彭亨。修身至此,惟保我灌入玉庐之金液,自偿其平生志愿,而五形完固,永无灾害之殃也。仙经云:“天皇上真炁,三元乘神回。拨尸命门内,解结桃康阶。”如是而脾中之意,得大休息,得大安乐。不必再做桃康。苦守本命也。
第十六章言三家相见产婴儿之义
上睹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星照九隅。五灵夜烛焕八区,子存内皇与我逰。身披凤衣卸虎符,一至不久昇虚无。方寸之中念深藏,不方不圆闭牖窗。三神还归老方壮,魂魄内守不争竟。神生腹中御玉当,灵注幽阙那得丧。琳条万寻可荫藏,三魂自宁帝书命。
三元非上中下三宝之境,亦非天地水三官之位,乃三素元君也。三元主青白黄三气,紫素左元翳郁仞,黄素中元圆华仞,白素右元启明仞,大洞经所谓“伏云三仞明”者是也。三元左上宫,故曰上睹。其气如天上连珠星,落落光明,,下临九隅。盖金木交并,结于洞房,光芒闪烁,遍照泥丸九宫也。 五灵者,青灵、丹灵、皓灵、玄灵、黄灵也。五灵,乃五行五老炁。夜烛者,五炁朝元,如夜间火光也。煥八区者,宝光烛夭,发现于九宮八卦也。吕祖师云:“八卦气中潛至宝,五行光里隱元神。”即是此义。内皇者,土也,子金也,我木也。子在内皇,则土里藏金,與我家木公同遊六虛,披鳳衣,佩虎符。盖以南方之赤凤,驾西方之白虎。火逼金行;金一至而顷刻之间同昇天宫。故曰:不久昇虛无也。由是而会三姓于元宮,返三素于黃庭。结胎于方寸之间,念念深藏,所谓牢封土釜也。内而不方不圆,外而闭牖闭窗。《参同》云:“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潛深渊,浮游守规中”是也。三神,即三元之神。返还归根,人虽老而气如少壯。魂魄内守者,金木相拘也。不爭竟者,木金相克而反相生也。养之育之,神生于腹,口啣玉璫,灵真特露。此人名涵虛子,返己洞观,神注幽阙,那得有丧亡之日哉。将見日长月盛,如林条之森森,高摚万寻,枝柯繁茂,下可蔭藏多人,而为众生之甘棠也。三魂永久,魄无丧倾,天书下降,命为真人。
第+七章言阳火阴符昇涨落
灵臺郁蔼望黄野,三寸異室有上下。闲关荣卫高玄受,洞房紫极灵门户。是昔太上告我者,左神公子发神语。右有白元併立处,明堂金匮玉房间,上清真人当吾前,黄裳子丹气频煊。借问何在两眉间,内挟日月列宿陈,七曜九元冠生门。
灵台,心境也。非肉团亦非绛宫。黄野,中央也。天心来复之际,其阳从地中涌出,一灵凸起,白云起于方寸,是号灵台。观郁霭二字可知。郁霭者,田中郁勃,杳霭之气,浮空而起,出乎中央。气从此升,以心观之,坦坦荡荡。故曰望黄野。由黄野而上泥丸,心意稍休于此。三寸者,泥丸宫也(见前七章注内)。异室者,泥丸之别宫,洞房宫也。二宫有上下之分。闭关者,防守也。荣、阴也。卫、阳也。高玄,上真也。洞房宫中,三真共守。左一真守荣,右一真守卫。中为高玄上真,合荣卫而受享之。洞房中有紫极殿。上真至此,有一刻端拱无为工夫。又有灵门灵户,往来出入,是昔太上圣人。切切告我者,左神公子属木,出神语则木生火矣。仙经云:“混化六内,洞房列火兵”气变之象也。右神白元属金,饼立处,则金木交也。仙经云:“¨朗然洞房中,婴儿为赤子”液化之时也。洞房之前,又有明堂宫。明堂之下,又有金匮玉房。金匮属日宫,在人为左目。玉房属月宫,在人为右目。间者,从两眉间下也。再下则绛宫当前。上清真人,绛宫主君也。过此以往,一点落黄庭。黄裳者,文在其中,包固养之也。子丹者,金胎也。胎气渐长,丹气煊蒸。两眉之间,不觉有丹光放出。借问何在两眉端,内边有左日右月。星辰列宿,相挟而陈前故也。服七曜之炁,则斗柄旋天步。九元之光,则璇玑转地。由是七曜九元,上观生我之冂,温养脱胎矣。仙经曰:“净真手握斗,足蹑九元星。挥执天地关,精神生命根。”此之谓也。
第十八章言三关重在人关
三关之中精气深,九微之内幽且阴。口为天关精神机,足为地关生命扉,手为人关把盛衰。
三关皆积精累气之所。精气充满故曰深。九微者,初九潜龙之地,栖神处也。故曰幽且阴。夫泥丸为天关,而此曰口。此口乃玄膺一窍,其津符,即自泥丸生来,实精神之机括也。丹田为地关,而此曰足,此足乃涌泉一穴,其气脉即与丹田相通,实生命之凭依也。绛宫为人关,而此曰手,此手乃总持门。其执中者,即是绛宫主人,实盛衰之把柄也。盛衰以阴阳消长,言非圆几比凭依也。
第十九章言调神出壳之法
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乙流珠安昆仑。重中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玉堂绛宇尽玄宫,璇玑玉衡色阑杆。瞻望童子坐盘桓,问谁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千千百百自相连,一一十十似重山。云仪玉华侠耳门,赤帝黄老与我魂。三真扶持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日月飞行六合间,帝乡天中地户端,面部魂神皆相存。
夫出神者,须得调神之地。调神不外乎三宫。若欲得此三宫,必先存于玄丹宫。玄丹在上丹田上,即仙家操炼阳神出入之所。其次则太乙宫,其三则流珠宫,共安于昆仑之上。昆仑乃脑中极高处。流珠在昆仑前,常有太阳相照,化尽阴魔。太乙在昆仑后,内有救苦天尊,解除诸厄。玄丹在昆仑顶,空清绝埃,三宫重重,其中有金楼宝阁十二所,环绕玄丹。自高望之,自下观之,皆是真人。又有玉堂绛宇,尽是玄宫。此昆仑所以称神仙都会也。其巅见七星朗朗,举手可摘,如白玉灿然。故曰璇玑玉衡色栏杆。璇玑者,北极星也。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晋书天文志)。斗神覆护,三灾不能为害。洞经曰:“上极旋曜杪,携衿大帝房”至此方脱凡也。夫移丹顶上,以虚炼虚,乃神仙极品。忆前此胎仙初结,瞻望童子,坐下丹而盘桓者。问谁家子,犹在我身乎?是不可以不去也。此人何去哉?入于泥丸耳。泥丸即上昆仑也。一神去则万神随,千千百百自相连也。下方过则上方接,一一十十似重山也。登萧台而步玉京,云仪玉华两旁护卫,故曰侠耳门也。赤帝黄老,主长生大道,在人为真心真意,真汞真土。与我魂者,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赤黄与我,合为三真,相扶相胥,三而为一,共入泥丸宫内,紫翠房中,而食仙津。房津者,髓海也。北方五炁,从斗中生,司五土,故北斗名为五斗。五斗焕明,仍是北斗七元。此时斗宫除死,故星光分外璀灿。挟日月而飞行,邀游乎六合之间,始而近,继而远,既而展臂天门,只见帝乡在前,接天中而离地户。一条大路,正正端端,吾从此而飞升矣。阳神出舍,如我面部一般,魂神皆相存也。或问神仙有脏腑否?涵虚日:读此句便知。吾人炼形而仙,形全则神全,万形生万气,万气生万神。人身全部,件件皆有。
第二十章言炼铅实腹
呼吸元气以求仙,仙公公子已可前。朱鸟吐缩白石源,结精育胎化生身,留胎止精可长生。三气右回九道明,正一含华万充盈。遥望一心如罗星。金室之下不可倾,延我白首返童婴。
求仙之方,必先呼吸元炁。呼吸元炁者,炼铅实腹也。元气乃玄中元素之气。东方上仙公,无英公子主之。仙公木公也。公子木公之长子也。子继父体,后称金公。亦号金九木三。即悟真曰:“金公本是东家子”是也。公子先姓木,次姓金,能化元气,从虚无中来。陈上阳云:“素练郎君,寄居西川,出入骑白虎,乳名真种子者”是也。洞经云:“〃无英真上玄,玄中元素炁,是仙公公子。乃东方无上真人,亦西方无上祖气。”寻其气而呼吸之,可与仙公公子,并驾而前。朱鸟,赤凤也。白石源,白金化为白液也。吐缩二字,妙自我吐之,我缩之。种铅得铅之诀也。结金精而育胎仙,可以化吾生身。能化吾生身,胎仙已成。留胎仙而禁止精路,阳关一闭,个个长生也。三炁者,太玄太元太始之炁。此炁一生,即运斗柄,左旋于督脉之后,右回于任脉之前。后则九曲黄河,上只九折天津(天津九星),前则九曲长江,九道皆分明也。正一乃上清道派,正一左仙名帝宾,正一右仙名琳和。二仙共守鄞鄂二门,在人为中和,二炁动静双持。洞经云:“正一左右仙,长扶虚灵室”是也。含华者,取坎填离,养鄞鄂而成五芽,乃令我腹中充盈。腹中充盈,一心自见。一心者,丹光也。即不二圆明也。遥望一心,俨如众星罗列。丹光者,气象也。金室者,即藏一心之处。防守严密,其下不可倾圮也。知不可倾而存之,则延我白首,老人返为孩子也。
第二十一章晓人以长生之路
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长谷玄津绕郊邑。六龙散飞难分别,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灭。但当吸气炼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海决百渎倾,叶落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己行,专闭御景乃长宁。保我泥丸三奇灵,恬淡闲观内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愁矣匪事老复丁,思咏玉书入上清。
琼室在泥丸宫内,其中有八素之云,环而集之。八素者,即上部八景之气也。云签七笈,太微黄书,乃九天元母自然之章。元始天皇,名为八景飞经。广生大真,名为八素飞经。青真小童,名为豁落七元。多宫八素神气,呼其名者,八素环集,所以招摄身中诸神也。泥丸夫人,即太虚九光龟山元母,姓玉名启珠。盖雌一之神也。或问曰;天宫亦有夫人乎?曰:有。天上人间,其理一也。晋有魏夫人,受《黄庭经》得道,位为紫虚元君。领南上司命,加南岳夫人。秩比仙公,今为黄庭授录祖师。故知天上常有夫人也。泥丸夫人,比人身立中,生正之母气。以母伏子,结为胎仙,移居泥丸。故夫人当中立云。又泥丸天宫,首枕昆仑之墟,上有长谷玄净。长谷,则洪涛万丈,玄津,则弱水九重。与瑶池翠水,互相围绕,比金仙之郊邑也。郊在邑外,散仙所居,有春山元圃诸景。邑在郊内,正仙所居,有层城高楼元室丹房。金碧丹青,不可名状,号西那之都。六龙驭天者,胎仙正到泥丸。或散或飞,一时难以分别,放而复收故也。至此得长生正果。夫长生者,本人精气而成。养生之道,最忌房中交战,自促其生。禅家云:“闺阁中物,割舍不得,便为渗漏。急字最不得沉痛。”天无促人之心,人有自促之路。欲火催而性命亡。天虽迟延,人自迫急。嗟乎!嗟乎!惋其死矣,能不哀乎!神望人生,鬼望人死。今何为寻死作鬼,而令神之哀泣乎!死趣者,祸乡也。圣贤仙佛魂不灭,酒色财气魂必灭。为房中忽之祸乡,则三灵灭矣。爱生恶死者,别无他法,但当吸母炁,炼子精。保一寸之丹田,居一尺之安宅,凝神聚气于其中,便可治吾生也。若不然,只当着气如大海,精如百渎。决之倾之,水源涸而根本不润。则叶落树枯,失去青青之色矣。故经云:“气亡液漏,非自己可行之事。”惟当专心一志,严闭御女之景,乃可长生康宁。何也?泥丸为精气神聚会之地,名曰三奇灵。御景一闭,精髓不驰于外肾。保身者,保我泥丸。欲念一动,即时提上昆仑。恬淡闲观,心内自然明白,不为物欲所迷。一物不干,则物物长干,心泰定而安闲矣。人皆以老为愁,心泰平者,愁亦不必愁也。老还丁壮,有修炼之书右。于是而思咏玉书,以求入乎上清。上清乃人身心宫。能入上清,则炼己到真境。而玉清,自可渐及矣。
第二十二章言始终守中
常念三房相通达,洞视得见无内外。存漱五芽不饥渴,神华执巾六丁谒。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起自形中初不阔,三宫近在易隐括。虚无寂寂空中素,使形如是不当污。九室正虚神明舍,存思百念视节度。六脏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云路。
三房者,黄庭元海丹田也。三房一气,通达无滞。常念者,十二时中,时常以正念收入。一念黄庭为黄房。黄房有气,即在黄房安心。二念元海为二房,二房有气,即在二房安心。三念丹田为丹房。丹房有气,即在丹房安心。心不离气,气不离心,心气相依,执中有权,非执一也。玄关往来无定位,故三房相通达回。孔子《易翼》曰:“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言九三乾乾,只是因时候,气不可执三为中也。又曰:“九三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言九四或跃,其刚气或从此生。使人疑似,无容揣测,不可执四为中也。此儒门通达之旨。《金刚经》曰:“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堤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云何则执,如是则不执也。又曰:“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有所得则言不执,无所得则不执以为执也。又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法至此,圆妙极矣。身内身外,皆当如此,是释门通达之旨。今读《黄庭经》通达密谛,而后知三教圣人,传心相似。特无通人提出,遂至各执一见耳。洞视者一通观之,得见道气,即依道气而立。道心道气,两无所执。无在无不在,无住无不住。以无定之气,融无定之心。只要入定片时,则玄关发现,无内无外也。存漱五芽者,服饵金华也。金华从黑铅中出,取之为白金,制之为戊土。土数五,故号五芽。契所谓:“铅体外黑,内含金华”是也。金华,为先天一炁,得之虚无,升于泥丸,变为美津,吞入腹内,则金液充盈,不饥不渴也。《参同》曰:“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而至坚。”即漱五芽之义也。华有三华,在外为金华,在内为玉华,通灵为神华。神华执中,胎仙有金华覆顶。外景曰:“中有真人巾金巾”是也。六丁谒者,言阳神在我,阴神应令也。六丁为阴,主丑卯巳未酉亥。六甲为阳,主子寅辰午申戌。道书云:“丁为六甲之阴官,精室与金室同,急守勿泄,闭而宝之者。”即前两章“金室之
下不可倾。专闭御景乃长宁”也。形中地中,以即人身会阴一脉,生精产铅之所。《易》曰:“在地成形。”故形中在地中也·起功修练,本自形中采取,其景界初不空阔。既而有三宫,以为结胎养丹之地。三宫,即上文三房也。近在己身,易于隐括形神。又况其至虚至无,寂寂然悬于空中,素净无瑕。使形中一窍,有如是洞明,则不当为其卑污也。九室者,亦金室之称。其室正虚,可为神明庐舍。存思百念者,精思密念之意,非多想也。节度者,周天进退之径路,时常审视,刻刻运行。六脏修治,日日新、而又日新,勿令其故。行当撒手翱翔,飞入云路也。五脏言六脏,取胆部藏识之义。黄庭与医书不同。
第二十三章言气神相引
治生之道了不繁,但修洞玄与玉篇。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高拱无为魂魄安,清净神见与我言。安在紫府帷幕间,立坐户外三五玄。烧香洁手玉华前,共入太华璇玑门。穷研恬淡道之园,内视蜜鸲眄尽睹真。真人在己莫问邻,何处远索求因缘。
治身之道,养身妙道也。养身以三部为主,了不繁言。知其要者,但修洞玄与玉篇,已得三之二矣。洞玄者,三洞玄奥,万法之宗,即人身下元,黄庭元海丹田也。玉篇者,养王灵文,万法之主,即人身中元,绛宫明堂心窟也。兼行形中八景神者,并合上中下三部而运行之,万法之王也。八景,名八景飞经,在人身分为三部。三八二十四真,皆出于自然。洞章二十四章者,六根八识,三魂七魄也。又内文所载,诸真皆有名字。上部八景者,脑神觉元子字道都;发神玄文华字道衡;头皮神通仲众字道连;目神虚鉴生字道微;舌神始梁峙字道岐;顶髓神灵谟盖字道周;膂神盖历辅字道柱;鼻神通龙玉字道平。中部八景者,喉神百流放字道通;肺神素灵生字道平;心神焕阳昌字道明;肝神开君童字道青;胆神龙德拘字道放;左肾神春元真字道卿;右肾神象地无字道生;脾神宝元全字道骞。下部八景者,胃神同朱育字道辰;穷肠中神兆腾康字道还;大小肠神蓬送留字道厨;胴中神受享勃字道灵;胸膈神广瑛宅字道仲;两胁神辟假马字道成;左阴右阳中神扶留起字道圭;右阴左阳中神包表明字道生。此三部者,在人精思存念,驾河车而搬运之,则二十四真皆安。洞经曰:“八景运常宁”是也。高拱无为者,集诸神于泥丸,高高在上,端拱无为,则诸神听令,阳魂阴魄,并合上升,安然不动也。不动之中,方有道心发现,名曰清净神。出而相见与我言,安身之地安在何处?紫府帏幕间也。紫府者,绛宫也。帏幕间者,心包络中也。人身有包络一经,所以障隔秽气,使心清净也。既有安心之所,坐立自如,户外可逍遥也。古歌云:“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心有七窍,以比七星。七星以北天门为户,北方之水,向西而流,将入金乡也。至此有降心之功,三五玄妙,于此而明。三五者,金水合为一五,木火合为二五,戊己并为三五,相将共入黄庭也。烧香者,保合太和之气。洁手者,洗心退藏于密。玉华乃阴丹,内边姹女也。治生以阳丹阴丹婴姹相见。从高降下,共入太室璇玑门也。太室,即太中极。黄庭一室最虚闲,结丹在此,斗宫在此。魁四星为璇玑,所以从藏法身也。璇玑主静,玉衡主动。动则出而静以养丹。在此门中,穷研真道,恬然淡然。有为返无为道之园也。内视密眄,只见有金色道人,居乎其间,尽见我真身也。真人在我家,不复问西邻,此修身一大结果,一大因缘。近在己身而得,何处远索因缘哉。玉华比阴丹者,天上有玉华仙女,居无欲天,为玉皇左侍。书谥曰玉华君,主下界三十六洞。学道之流,每至秋分日,即持簿书来访。有道之士,主化元精元炁,施布仙品。后降生人间,为唐汾州刺史崔恭之女,名曰少玄。尝以黄庭经致于其父,使读万遍,以延一纪。观此,则玉华为仙女。故丹经借以比阴丹也。
第二十四章言隐藏修道
隐景藏形与世殊,含精养气口如朱。带执性命守虚无,名入上清死录除。三神之乐由隐居,倏忽遨遊无遗忧。羽服一振八风驱,控驾三素乘晨霞。金辇正立从玉舆,何不登山诵我书。郁郁杳杳真人墟,入山何难故踌躇。人间纷纷臭如币。
景,光也。(音境又作影见稚川集)。韬光,匿迹也。此就入山炼大还时言,非同积铅炼己混迹尘俗也。吾师曰:“潜身崔壑,惟畏人知。人所贪者我不贪,我所得者人不得,”宜其与世殊也。含精养气,有诸内必形诸外。口如丹朱,此练己后之证验也。带,近也。君子之道,不下带而允执厥中,合性命为一。守虚无而生仙胎,姓名入上清矣。上清记名,则死录除。三神者,非三老君,亦非三元君。乃南方三炁,生于太无。在人即木汞,位兼东南。三神之乐由于去南方而隐居北方,得以全其性命也。水中火发,足下云生。倏忽之间遨遊,上达无遗,下达无忧也。羽服者,仙人之衣,。仙衣一振,则八风齐驱。控驾三素,则晨霞可乘。晨者,日也。日初出而霞光起,吾即乘之上斗。金辇正立者,阳气直冲也。从以玉舆者,真意相随也。此皆修身至道,载在我仙书中。彼世人者,不肯隐景藏形,不知此中乐趣,何不登我深山,诵我金书乎!其山在杳蔼幽微外,郁郁云深,杳杳谷邃,乃真人所隐居之墟也。未入此山者,多以为难。殊不知一入便入,有何难事。惟其故自踌躇则难耳。踌躇不前,眷恋人间名利。以我观之,纷纷者,其铜臭有如币藏,一旦籍没,则荡然空矣。洞经曰:“三真出太无,玉户映晨霞。回神九重府,南昌发琼花。”言寄三真于太无,南投北而生身,光照玉户,即乘晨霞而出,回神九重,仍入离宫。南昌发琼花,火里又生金莲也。可与本章三真晨霞等句参看。
第二十五章言还丹火候
五行相堆返归一,三五合炁九中节。可用隐地回八术,伏牛幽关罗品列。三日出华生死际,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焕照入子室。能存玄冥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
修身不外五行,相推与相生各异。五行相生是顺,五行相推是逆。逆乃易数也。顺则金生水,逆则水生金,水中铅是也。顺则木生火,逆则火生木,火中汞是也。且金伐木而滋荣,水克火而既济。五行来往,一炁相成。谁生谁克,一本共根。故曰返归一。三五合气者,与前三五玄不同。做言三个五,此言三合五也。三合五庚为嫩气,再加五日为两弦之气,再加七日为十五月圆之气。阳气纯全,九九数足。故曰三五合气九九节。吾师云:“五千四十零八日,铅遇癸生采宜急。急驰黄道莫迟延,老君名为回八诀。”隐地八术者,还丹术也。北宋刘翊,诵《黄庭经》遇老子授以隐地八术,遂成仙去。人疑其另有丹术,误矣。还丹大道,天隐地中。一阳住处,适当七日之后,八日归黄道也。欲求九九之道者,正可用此隐地法,乃能得太上回八之术。伏牛幽关者,藏意于生身处。收罗众品陈列,丹炉至三日而生,明月现庚方,铅华发而生死际,乃行合丹之事。际者,交也。汞迎铅入之时也。孔子告路,要先知生,后知死。知得生处,乃可去死知生,是立命功夫。丹家言,心死神活,尚是尽性的事。至于去死方活,却要在知生处下手去死。死了后方才复生也。世上丹经,都只说个死生,不能说到生死。惟孔论与黄庭,能言之生死交际之后,河车运行,上泥丸而入洞房。洞房者,泥丸前宫也。其中有昭昭灵象,斗日月在内,此三素丹光也。父曰泥丸者,三素生泥丸,必先有灵父圣母。故以泥丸为父,雌一为母。雌一即泥丸夫人也。母挟三光而行,焕照子室。子室者,黄庭也。雌一为金母元君,以金并木,父母相见,犹之婴姹相逢也。十月情浓,遂产胎仙。迥念当初乳哺,必资外来真水,而入内炉。水神曰玄冥。能存玄冥,则万事皆毕。故一身精神,不可损失也。含精养神,育婴之道备矣。
或问涵虚曰:“孔子言知生知死,言明理乎?言修身乎?”曰:“明理、可以修身也。成圣成仁,皆在乎此。”子路有敢死之心,孔子先教他知生。生即在当死处。可死便死,一死长生。见危授命,危即是生身处,特患其不知耳。这里不死,虽生犹死。这里一死,死中得生。这路结缨,即子路生处,即子路死处。生即死,死即生,生死关头,分得开,合得拢。总要知寿可万年处,方才下手去死,则生死皆知也。子贡问仁?夫子曰:“无不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仁即生处,知得便死。睢阳信国诸公,至今尚在,此皆生死之际也。内而修身,知得到生处,方知得可死处。生处去死,不落空亡。故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圣人之言,内外皆通。
第二十六章言神丹冲举
高奔日月无上道,郁仪结璘善相保。乃见玉清虚无老,可以回颜填血脑。口含灵芝朝玉皇,腰带虎录佩金珰。驾歘接坐宴东蒙。
高奔日月者,阳神冲举,跳出阴阳,证位大罗玉清无上之道也。郁仪结璘者,攀扶日月阴阳二神也。一云东方为日月所出门户,地祗于此且望送迎,为郁仪结璘之神。要之乃服日餐月者也。比人身阳丹阴丹。郁仪者,浑合阳仪而成。结璘者,服食月到而聚。二品丹法,能送人迳上三天,故曰善相保。自此高奔,乃见玉清宫中,虚无大老。在人为泥丸宫。移丹至此,可以回衰颜而填血脑。填之云者,脱胎换鼎,血髓皆化为神奇,能以实充
虚也。口含者,服饵也。灵芝,瑞草也。生三秀山中,仙家名为三秀草。芝有五种,灵芝为最。比灵丹也。食灵丹而朝玉皇,洞经谓“三秀登霄庭”是也。虎录者,金录之称。珰亦用金,全身皆金色也。歘音忽,飚车也。又忽然吹起猊。驾歘者,乘忽然之飚车上接帝座,赐宴东蒙也。东蒙在泰山西南,为海天仙人遊宴之所。零陵何仙姑,自号采芝仙子。尝遊三秀山中采一芝,献于太上。一日在永州坛壁,作三秀神芝记云:“天中有三秀山,上产瑞草,号曰灵芝。芝有五种,灵芝为最。”上帝命三仙姑守六与地宜也。一藐姑信州得道,一麻姑宜城行道,一何姑增城得道。三姑以黄庭内景经相传,自为一脉,受土帝金敕玉印,掌人间福善子嗣,及洞天仙籍。今为黄庭授录祖师。凡遇阴德之士,功深行苦,至于希夷,仙姑即应感而至,食以灵芝,立孕胎仙。宋有马氏,供麻姑采芝图,后生一神仙宗伯。
第二十七章言得药
玄元上一魂魄炼,一之为物最罕见。须得至真乃顾盼,至忌死气诸秽贱。六神合集虚中宴。结珠固精养神根,玉匙金龠常完坚。闭口屈舌食胎津,使我速炼获飞神。
玄元者,二炁也,生人之初有三炁,曰太玄太元太始,生上中下三部。形从气生者也。修丹与生人同理。欲求先天气者,须知玄元中,乃有无上真一之气。是气也,必合阳魂阴魄,而其气乃出。一之为物,有心求之不可,无心求之不得,故曰最罕见。然虽罕见,亦必求见。只恐见其假,不见其真。须得乾坤鼎炉,空空洞洞中,有意无意,忽然而来,如雪花如者,乃顾盼之。切忌死而不活,及诸般秽贱。如红铅、秋石、闺丹、泥水之类,则不足观矣。六神,即前第八章所言,心肺肝肾脾胆也。胆识传送,五炁朝元,故云合集虚中也。宴,食也。铅来见汞,子食母炁也。结珠者,还丹也。还丹之后,精从内守,神与精凝。此固精养神之道,灵根可充实矣。玉为阴丹,匙(竹氏上下合并为匙)与匙同,内外二丹如龠匙之封锁,则性命完坚矣。闭口不言守中气,屈舌不伸忘外味。如此,则自食胎津,保灌玉炉以自偿也。外炉增减,抽铅添汞,使我速速炼之,得成飞仙也。
第二十八章言操真之妙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黄童妙音难可闻,玉书绛简赤丹文。字诗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火兵符图备灵关,前昂后卑高下陈。执剑百丈舞锦幡,十绝盘空扇纷纭。火铃宵冠坠落烟,安在黄关两眉间,此非枝叶实是根。
开曰二句,说得至庸至常。将黄庭真言,和盘托出,乃经中要言也。故外景亦言之,仙人道士,本无神奇,惟是积精累气,以成真人耳。其中赖黄童保合黄童妙音久矣。不可得闻也。惟古来玉书,绛简赤文丹文,犹记其字曰黄庭真人。所以巾者,金巾也。金巾覆顶,比铅气随身。由是而负六甲,持虎符,开七门,以进阳火。七门比心中七窍,心生意故也。火兵比阳铅,符图比火记。备灵关,守进路也。灵关,即玄门,一号九重铁鼓,又名下鹊桥,乃练丹发火之处。前昂向脐穴,后卑向尾闾。一高一下,陈列分明。气冲于上,手执通天剑,百丈之长,从上取之。紫光飞电,如舞锦幡。幡有十绝者,名玄武旗,可以招摄神气。空中盘绕,摄气之喻也。而又有回风相送,宛如宫扇之纷纭。火铃闪闪,霄冠昂昂。一队甲兵,落在紫烟之际,有若士元夜宴,三鼓夺昆仑也。此气也,起在玄门为阳长,升在泥丸为阴生。又须安在黄关,左金匮,右玉房。两眉之间,则火兵化为王师。有如甘雨之降而植灵芽。此非枝枝叶叶,实是生人之根也。
第二十九章言练药养火
紫清上皇大道君,太玄太和侠侍端。化生万物使我仙,飞升十天朝玉轮。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修之可长存。急功锻练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内守坚固真之真,虚中恬淡自致神。
紫清即高上大有之天,玉清宫也。元始上皇大道君所居。左有太玄道父,右有太和真人。侠持殿端,太玄分炁,太和合炁,致中和而化生万物。修道者,从身中专注,紫清上皇见玄和二炁,神为主而气归之,则能化生一物,使我得仙也。飞升十天者,喻阳火之上升也。十天在九天之上,十极大罗天宫,为谓天最高之处。十者,成数也。生之为一,成之为十,即十真十仙也。洞经日:“十真登紫房,帝子化金仙。转入十仙门,八景齐洞明”。皆喻阳火升顶也。玉轮者,月轮也。气候转移,必观月度,昼夜往来,七日来复之候,正好精思用功,切勿贪眠误事。丹家以一月消息,观易之四象。初一至初七,七为少阳。初八至十六,九为老阳。十七至二十四,八为少阴。二十五至三十,六为老阴。此用九用六之义。老阴加一日为七,晦朔之交也。老阴后六日为七,来复之时也。此皆宜思之熟者,人能修之,可以长存也。但其中有自然法度,不可急功锻炼,失却自然之妙。是道也,由然一念精诚,亦由一心专注。由外入内,结就胎婴。内守坚固,此真之又真者也。总要虚中调养,恬恬淡淡。则神化之功,自可坐而致也。
第三十章言服气
百谷之时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返老得还婴。三魂勿勿魄糜倾,何不食气太和清,故能不死入黄宁。
百谷之实,乃土地精华所产,以济生人之用者。治为五味,美馔可餐。然此是外美,非内美也。好食五味者,一腔邪魔,腥膻满腹。夫神明好清,而臭味淆乱之。胎气宜养,而臭味零落之。脾土伤则饮食难化,颓然老矣。何以返老还婴乎!
勿勿,忽忽也。又飘举貌。魂出鼻孔而飘举,魄因肉糜而丧倾。五味之食,湮没性灵多矣。何不食气养神,食气养胎乎。太和之气,清而不浊。保合太和,利贞可卜,故能长生不死。入与黄宁童子,同作元灵也。洞经曰:“元灵黄房中,内有黄宁童。”盖人身胃脘神,也主消水谷,仙家名黄屋玄翁。绾合戊己二土,使人成仙得道。本经脾部云:“坐在金台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中。能食太和者,自能入此中宫也。嘉祥白驹观有二道士,性耽房虚,一刘淑、一杨峻,皆病赢弱,不能留形住世。尝遇仙师,各赐道名,杨曰道果,刘曰道愚。二人没后,降乩干其友曰:“吾某某灵魂也,不随魄丧。”人初生时,先有灵魂附体。魂清人清,魂浊人浊。其魄乃父精母血成者。魂不至、胎不落。坠地之后,乃食母气,长嗜五味,及其死也,魂秉虚灵,还归觉路。魄食糜肉,因此丧倾。道果道愚,玄门之魂也,刘淑杨峻人家之魄也。魄受伊孙之享,魂为太空之游。吾侪没后,仍还未生本来。不恋他家儿女。惟曾寄魂于母胎,欲做一番事业。魂原未消,只此念及父母耳。魂见其尸,宛如粪土。魂飞户外,常踏云中而行。餐天地空炁,其魄守墓庐,恋堂室依依不散,能祸福子孙。若魂则无此也。日前养性一番,死后更为空绝。无空无碍,无殃无煞。但不能现形说话,以其为虚灵也。有能现形者,皆魄在人间,领受尸气之余,百谷之精,是以有精爽耳。神仙魂魄相拘,形神俱炼。故能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吾二人一片虚灵,将俟天缘,投生再炼。”此明性之言也。语甚怪,有至理,故记之。
第三十一章言心意须知动静所谓一动一静
心典一体五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善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目曜景暮闭藏,通利精华调阴阳。
典,掌职也。心典者,心意也。心为君主,意为掌职。如人间典礼典乐之官,为夫子掌职也。意生于心,故曰一体。主治五脏,故曰王。土有内外,动静有定无定之翁。动者,属阳为外,静者属阴为内。外所以通两家之和好,故无位而动,内所以传一时之过送,故有位而静。动以采药,静以炼药。不动而先天之炁如何招摄得来,不静先天之气如何凝结得拢。静在黄庭之内则有定,动在黄庭之外则无定。无定者,无形无象之真土,不落有无,不立方所。动而采药为黄婆,静而炼药为土釜,以之结胎为黄庭。黄婆者,调和阴阳。土釜者,烹炼铅汞。黄庭者,静养谷神。静则言定,非真有黄庭也。动则言无定,非真有黄婆也。心典动静之分,如此如此。即此念之,则修德行道,功夫偕行也。但此真意,必从真心发出。至清至洁,至洁,善气相迎,自生光明之象。心静意即静,坐也。心动意即动,起也。坐起吾俱,宛若共栋梁焉。栋,屋脊也。梁,负栋者也。栋梁,比心意之相依也。昼日耀景,则意动而行。暮夜闭藏,则意静而止。朝屯暮蒙,通利一身精华,而能调和阴阳者也。
第三十二章言两肾重在隐藏
经历六合隐卯酉,两肾之神主延寿。转罡回斗藏初九,知雄守雌可无老。知黑见白气自守。
六合者,二六相合,十二时也。自子至巳为六阳,行督脉之后。自午至亥为六阴,行任脉之前。故曰:经历六合。卯酉者,出入之门;隐则隐于门中也。此处名归根窍、复命关、金木交并处。两肾者,内外二肾也。其神玄冥,能存玄冥万事毕。其神桃康,男女回老有桃康。延寿之方,莫外乎水升火降。水升,则踏罡步斗,火降,则转罡回斗。藏,潜也。初九潜龙,藏心于渊也。藏初九,则知雄守雌,精神坚固也。故曰可无老。藏初九,则知黑见白,铅汞可相拘也。故曰气自守。洞经曰:“分形散六合,泥丸易去别”是也。身中六合者,其中有上下四围处,皆名六合一玄丹宫。中结元始王,高观六合处。
一泥丸宫,飞霞散天日,凝焕六合房。一洞房宫,混化六合室,洞房列火兵。一两肾中间,桃君守六合,勒精卫泥丸。皆见大洞仙经。一黄庭宫,本经云:“六神合集虚中宴”是也。至此章,言经历六合,以十二时言之,非宫庭也。
第三十三章言肝气表木液也
肝气郁勃清且长,罗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专内不倾,上合三焦下玉浆。玄液云英去臭香,涤荡发齿炼五方。取津玄膺入明堂,下溉喉咙神明通。坐视华盖游贵京,飘颻三素席清凉。五色云气纷青葱,闭目内盼自相望。使诸精神还自崇,七玄英华开命门。通利天道存玄根,百二十岁犹可还。过此守道诚甚难,惟待九转八琼丹。要复精思存七元,日月之华救老残,肝气周流终无端。
人有一身,必须真水灌注。真水,即真气也。水始于北而归于东,故论天下之水者,于东为最。太乙救苦天尊,居东华方诸宫,崇仁重生。扶桑大帝君,称东方九炁九老。王少阳祖师为扶桑首相,共治水府,如胆之副于肝也。洞经曰:“东华发始晖,高晨映上清。泛然雪波间,寂盼泥丸城。”又曰:“大帝九老京,校山登扶桑。河海皆受事,立示应会方。”即此观之,东方为生气之祖,在人为肝。肝之为气也,郁郁勃勃,源清而涨长,收罗众派,环列身中。方方得气,处处荞源。六腑之间,胆与三焦,领少阳之气;心与大肠,领阳明之气;小肠与膀胱,领太阳之气。肝称厥阴者,阳气于此归极。阴为阳根,诸阳所始,故能使日月星辰同生三光也。守东方气者,心要精,意要专,则内藏不倾。上合三焦之气而上,下合玉浆之水而下。三焦者,气冲也。上焦在胃口上,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脐旁。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亦治在脐。其实乃真元一气也。有藏无府,故古歌云:“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应。”但三焦统中下言,而此云上合者,上焦如雾,气喜上浮也。玉浆者,琼海也。主纳通身真液,注于中宫。上周为气,下流为浆。由是而玄液滔滔,云英郁郁。可以去脏腑之臭香也。出气则毛发如洗,吞液则牙齿皆盥。故曰涤荡发齿也。气无所不到,即无所不炼。故曰炼五方也。取津于舌下玄膺,注液于绛宫明堂。下溉喉咙,与心宫神明一气相通。既降之后,时时有白气生于肺宫,浮游玉京山上。故曰:“坐视华盖游贵京”也。其为气也,飘飘颻颻。青素君居左席,黄素据居中席,白素君后右席。三气以青气为主。空青满座,故曰三素席清凉也。又如五色云起,纷然空际,青青葱葱,一片东方之气也。闭目内盼,自心与自息,两两相忘,使诸脏腑精神还,自累以臻崇高。七玄者,内丹也。七乃离中之火,玄乃坎中之水。取坎填离,心中养就真阴,是为子气。仙经云:“超九祖,拔七玄。”九祖,乃先天祖炁,炼就金丹,即超九祖。七玄乃后天子炁,炼出灵芽,即拔七玄。英华者,黄芽也。故名七玄英华。以此驾玉液河车,故能开我命门,通利天津九道,而存玄牝之根。人能守此玄根,则保身待时,延年奉道百二十岁,犹可还丹。过此以往,欲求保生之道,诚甚难也。内丹了性,只活得如是耳。若欲了命,惟待人密寻九转金丹,八转琼丹,则能长存万劫。九属金,八属木,东住西邻,金回木运,琼浆入口,名曰九转八琼丹,即金液大还也。要人密密精思,常存七元。然后璇玑玉衡,默运日月。七元者,北斗元君,主人死生者也。日月以阴阳言,阴阴配而生金华,能救老人之衰残。古人有服日精月华者,即此术也。红日杲杲,明月团团,皆生于东海之上。可知人身肝气,亦自周流不息,始终无端也。
第三十四章言肺气表金也
肺之为气三焦起,视听幽阙候童子。调理五华精发齿,三十六咽玉池里。开通百脉血液始,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黑不知白,存此真神勿落落。当忆紫宫有坐席,众神会合转相索。
肺气从三焦起者,肺为五脏华盖,三焦为真元一炁。真元上升,肺乃受之。故从三焦起也。视听幽阙者,中下二焦,皆治在脐,返观内察,以候脐下之气。故视听必在幽阙。候童子,即候白元也。白元在肺,如何在脐。肺与真元,本一炁耳。真元至则白元至也。五华者,五炁也。肺气调则五炁调,肺气理则五炁理。故曰调理五华。五华精壮,则齿发亦精壮。此等功夫,全在夫纳炁。三十六咽者,阳行三十六吞,入我家金鼎以留朱汞。真汞外行不知,必谓三十六次,咽入口中玉池也。玉池在彼,见翁葆光陈上阳悟真注,内咽之津从外边玉池跃出,一撞三关,开通百脉。脑生血液,由此而始。紫阳云:“百脉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从此颜色生光,而得金玉之泽也。齿之动者日益坚,发之白者日返黑。黑则永不知白也。真神,乃白元之神。落落,乃疏疏之义。存此真神,最宜密密绵绵,不可竦竦落落。紫宫者,诸神会合之地也。当忆紫宫之间,亦有白元坐位。众神聚处,与我相合,转来相索于白元,以食金液也。
第三十五章言神土妙用了性了命以脾神为主
隐藏羽盖看天舍,朝拜太阳乐相呼。神明八威正辟邪,脾神还归是胃家。耽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保玉都。万神方酢寿有余,是为脾建在中宫。五脏六腑神明王,上合天门入明堂。守雌存雄顶三光,外方内圆神在中。通理血脉五脏丰,骨青筋赤髓如霜。脾救七窍去不祥,日月列布张阴阳。两神相会化玉浆,淡然无味天人粮。子丹进馔餚正黄,乃曰琅膏及玉霜。太上隐环八素琼,流溢八液肾受精。伏于太阴见我形,阳风三玄出始青。恍惚之间过清灵,戏于飚台见赤生。逸域熙熙养华荣,内盼沉默炼五形。三炁徘徊得神明,隐龙遁芝云琅英。可以充饥使万灵,上盖玄玄下虎章。
隐藏,以藏意,言羽盖所以隐身者。看天舍,观天心也。天心乃太阳之气,伏蒸而成。契所渭:“下有太阳气,伏蒸须臾间”也。脾主太阴,则必与太阳相对。故曰:“朝拜太阳乐相呼,”喻意气之相合也。神明即真意,为八方之威神。一正可以辟百邪。脾与胃相为表里,故脾神还归是胃家。家即戊己宫也。耽养灵根、勤修黄芽也。黄芽一长,则根本不枯。闭塞命冂者,静守黄庭也。前所谓“方圆一寸命门中”也。保玉都护琼珑也。吕祖云:“朝朝炼液归琼珑,夜夜朝元餐玉英。”即保玉都之义。万神方酢者,身中万神冥酢。于此仿佛跻堂称寿,庆祝有余也。是为脾神建极,在乎中宫。五脏六腑之神明,皆相聚焉,此其所以为王也。上合天门,下入明堂,是为归根之象。守雌存雄者,悟真所谓“雄里怀雌结圣胎”也。本经云:“三光焕照入子室。”正在此时。故曰顶三光。三光覆顶之地,外方内圆,神在其中,即黄庭宫也。由是而通理血脉,五脏丰肥,骨青筋赤,髓白如霜,皆脾所造就者。此脾也,更能救护七窍之心,涤除不祥之气。日月列布于中,阴阳开张于内。只见那雄一雌一,两神相会。溶溶漾漾,化生玉浆。陆子野名为神水,陈上阳决为真精真气。玉浆入口,淡然无味。此即天仙化人之粮也。子丹者,金液也。金液还丹,乃雌雄二神,交感中宫而生,故曰子丹。进馔比服食,其餚正黄者,黄芽满前也。洞经云:“舐炼五芽珠,含善味长生。”金丹大要云:“刀圭入口,运己真火以养之。”运火之际,忽觉夹脊真炁,上冲泥丸,沥沥然有声,似有物触入脑中。须臾如雀卵颗颗,自颚下重楼,如冰酥香甜,甘美无比。觉有此状,乃验得金液还丹,除徐咽归丹田。如此服食,乃曰琅膏玉霜,可称仙馔。太上者,至大至尊之称,表金胎神室也。金胎神室,隐隐然环而绕之者,若集八素之琼室焉。八素化为八液,自上达下,肾受其精。自此而后,常常不绝闭目,内观脏腑,历历如照烛。渐次金光覆顶也。伏于太阴之间,恍然见我真形。太阴,脾也。脾在上,而忽在下。此乃无形之土,非有形之土;乃无定之土,非有定之土。乃仙经所言之土,非医经所言之土也。土中养育法身,自见飘飘然。阳风一起,从三玄之内,出乎始青之天钟。祖云:“第一混洞太无元,”从此化天宝君,治玉清境。其气始青。始青者,东方之天也。三玄者,三丹也。犹言脱胎换鼎,由下丹升上丹,径达始青,帝出乎震也。恍恍惚惚间,至于泥丸宫清灵之境,戏于飚台之上,与赤生相见。飚台泥丸丹宫上,赤生乃南极长生大帝。喻言木性圆明,赤洒洒光灼灼也。逸域乃逸宅,在玄丹宫内。洞经曰:“逸宅丹玄内”是也。此处为调神之所,熙熙如登春台,养我华荣,以待出壳也。内盼本身,沉沉默默,静炼五体,必生羽翰。三炁徘徊者,即前十九章中,三真扶胥之意。妙在徘徊二字,均闲泳优游,光景得神明者,炼神还虚,六通四达也。隐龙者,易所谓“龙蛇之蛰,以存身”也。遁芝者,敛迹名山,以食仙芝也。云琅英,神丹也。学人道成之后,尚有神丹一着,名赖天元服食。修丹至此,万神听命。故曰“可以充饥使万灵”。玄玄者,北天也。虎章者,金光也。北方有上玄玄天,主成仙作圣,清净无染。证不空果者,升入此天。上盖玄玄,头顶北天也。下踏虎章,足履金光也。
第三十六章
沐浴净洁弃肥鲜,入室东向诵玉篇。约得万遍义自宣,散发无欲以长存。五味皆至正气还,夷心寂秘勿烦冤。过数已毕体精神,黄华玉女告子情。真人既至使六丁,即授隐芝大洞经。十读四拜朝太上,先谒大帝后北向。黄庭内经玉书畅,授者曰师受者盟。云锦凤罗金纽缠,以代割发肌肤全。携于登山插液丹,金书玉景乃可宣。妄传事发告三官,勿令七祖受冥患。太上微言致神仙,生死之道此其文。
凡修仙道者,必须沐浴身心,至于净洁,弃尽肥薰,安于淡泊。入室东向者,先领东方生气。诵玉篇者,先行玉炼之功。约得万遍者,三年炼己,自在河车几千遭也。用力之久,一旦豁然,永性圆明。义自宣者,散发无欲者,逍遥自得,以此立长存之根。五味既至,黄中通理也。黄中通则正气还,正位居体,美在其中矣。夷心,平心也。寂秘,无闷也。息念幽居,勿染烦恼之冤孽也。过数已毕,内养纯也。体有精神,五形固也。黄华玉女,己性也。即黄婆也。告子情者,通情合性,可称还丹也。真人既至,丹道已成。役使六丁,阴魔拱手。隐芝者,金仙之号也。大洞经,元始天尊所作,授与玉宸道君。道君言,人能修到真人地步,吾即授以隐芝。金仙大洞经,以尽玄微之旨。得此经者,十读四拜存其诚,默朝上帝立其敬。先谒大帝九老,以受东方九炁。后乃北向而坐,以受北方之气,始于东北之义也。道君本大洞经义,演说黄庭内经,总教人恪守中央耳。名曰玉书,言言晓\畅。以书授人者为师。受书为徒者,必先盟誓。毋畔殷,毋怠堕,毋贪凡,此盟意也。云锦之衣,凤罗之裳,金作纽以结缠带,示信心之固结也。释氏学道,必须薙发。玄门立教,则以金纽绳结其信心,以代割发之意。全其父母肌肤,天上无落发仙人也。至于金简玉文,虽然授受必须携手登山,插血再盟,毋许妄传匪类;亦勿遇人不传。如此盟毕,液丹作证。液丹者,血神名也。夫而后,金书玉景之妙蕴,乃可宣陈。如有妄传,事不发露则已;事若发露,必告于三官以拷掠之,七祖同受冥患。三官者,天、地、水也。三官宫府,百二十曹,每年正七,十三官会集,考校不善,慎之慎之。勿令七祖阴灵,同受冥中患难也。太上微言,即指黄庭内文。能知文义,坐致神仙。神仙者,不死者也。欲求不死之道,岂有他哉,此即其至文也。得者宝之,授录者志之。黄庭经上卷(即内卷)终
《太上黄庭外景经》
丹霞、青霞二元君秘本
圆峤山紫霞洞涵虚子注
第一章
老子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上有黄庭下关元,前有幽阙后命门。呼吸虚无入丹田,玉池清水灌灵根。总真童子食胎津,审能修之可长存。
解:此章乃少阳祖师开经赞也。祖师曰:老君常念玉文,尝即《内景经》删繁就简,作为七言,仍名曰《黄庭》,别之曰《外景》。内外乃前后之称,非指身中内外也。其所称说者,一身五形,及身中万神,真要典也。太上以虚无为本,上下前后之间,其中有一虚无圈子,人能守此,呼吸则能深入丹田,养他家玉池中先天至清之水,以灌我家灵根。灵根固则丹基立矣。总真童子,即胎婴也。胎婴为万神之宗,朝朝养育,服食胎息玄津。如此修之,便可长生不死。灌灵根以后天养己言,食胎津以先天养丹言。此一赞之妙义也。世传《黄庭经》,将老子闲居二句删去,下改为四言,曰"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前有幽阙,后有命门,呼吸庐外,出入丹田,审能行此,可以长存。"总真童子句,诸本皆遗。不睹真函,几失庐山面目也。先余欲注《黄庭》时,忽感丹霞元君降于山斋云:"接魏夫人书,命子考注《黄庭》,并以阆苑秘本垂示。一日。"有餐霞 道人,得南岳弟子杨长史传本,以寄持平子,转示于余,合丹霞本参之,始识天宫秘籙,固自相同也。喜而志于注下。
第二章
黄庭真人衣朱衣,关门牡籥阖两扉。幽阙使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玉池清水土生肥,灵根坚固老不衰。
解:籥鑰同锁鑰也,其机括有牝有牡。关门之时,以牡入牝,则籥合而两扉亦阖,喻言神气交媾,如牝牡之相衔也。作壮字者谬。土生肥者,取他家玉池中至清无扰之水,日日浇培,则瘠土变为肥土,而灵根深稳,坚坚固固,至老不衰枯也。余见《内景》四章。
第三章
中池有士服赤朱,田下三寸神所居。中外相距重闭之,神庐之中务修治。玄膺气管受精符,急固子精以自持。
解:中池为气海,一曰中心,内有修身之士。服赤朱衣,指心神也。田,丹田也。田下一寸为关元,二寸为中极,三寸为会阴。皆神所居之地,非独中池也。中池与田下三寸,不无中外相隔之势,而重重紧闭,则内神不出。神庐者,神室也。神室之中,务修治清净,不许外缘相侵。绵绵若存,内养神火。忽而水来相济,则有玄膺气管,承受精符。精符者,以精合神,取水制火也。精在我家为子精。从此急急固济,以自扶持,则正一含华也。
第四章
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径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嘘吸庐间以自偿,保守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使以幽阙流下竟,养子玉树令可杖。
解:首句与《内景》"宅中有真常衣丹"同。宅,灵宅也,培养成阴丹之地也。一名庐间,一名方寸。横径量之,其长不过尺许,约束乎内神之上,务使内境不出,外境不入,守之在此,嘘吸在此,保养在此,盖藏在此,精神归根在此。幽阙使之,其流冲至下而竟,竟者止也。养子玉树者,灌溉灵根,使之琳条森森,可以为杖也,喻言内丹成就,扶持衰老之义。
第五章
至道不烦不旁迕,灵台中天临中野。方寸之中至阙下,玉房之中神门户。皆是公子教我者。
解:迕,逆也,又行也。至道逆行,然不同 旁门逆行。左上右下者,非正轨也。必须后升前降,乃自然之大路。灵台起于中天,即真心发现处也。下临中野,注意于中央黄庭。方寸者,规中也。阙下者,脐下也。玉房即《内景》之金匮玉房,言玉房而金匮亦在其内。夫人之神栖于目,故为神之门户,经所谓"机在目"者是也。此至道之要,皆是木公之子。指教我者。公子为震帝,为长子,为龙。龙从火出,汞性灵通,道教人先明己性。能明己性,即能自己醒悟。自己醒悟,即如公子之教我也。
第六章
明堂四达法海源 ,真人子丹当我前。三关之间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
解:明堂即明堂宫也。此宫在两眉间一寸之内。日月列宿,照耀光明,故曰四达。运药至此,为丹法会归之地。源头活水,从此化生,故曰法海源 。子丹者,金胎也。金胎乃真人之体,以金克木,母来见子,结成真身。故曰真人子丹。由明堂而入神室。神室在明堂之前,故曰当我前。三关见《内景》注内。子欲不死修昆仑,这句乃玄中妙语,不可不知。上昆仑为修炼阳神之地,长生远死之乡。此人所共知者,而尤不止此也。有中昆仑,隐在身中为至清至空之境。气与神合,浑浑沦沦,打成一片,如入万仞虚空。身之内虽有上中下三关,到此并无三关可分。一真特露,万象皆虚,离种种边,造巍巍境。张三丰 先生《道情》所谓,"无事真人里面藏,主翁端坐昆仑上"者是也。此处见先天长生阳神,无后天转劫阴神。故曰三关之间精气深,子欲不死修昆仑。诵《黄庭》者,须要在"之间"二字着眼。又有下昆仑,为修丹发火之源,皆所当知者。凡修昆仑者,须凝神于三关之间。此间有至清之精,至净之气。神入其中,深微浩渺,空空无无,心甚明白又不动念,一刹那间顿超上乘。世人见昆仑二字,即云诀在泥丸。若非吾山、保和二师频频指点,谁知致意于三关之间哉。
第七章
绛宫重楼十二级,宫阙之中五采集。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妙房中接。
解:绛宫在重楼之下。药入绛宫,必先下肺管重楼十二阶梯。宫阙之中,指黄宫言。追二炁于黄道,合三姓于黄宫,则五炁朝元,众美毕聚。故曰五采集。赤神之子,真意是也。由心生意,故曰赤神之子。中池者,元海也。五采相集之时,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定而不走,神气凝住,故曰立。中池之下有长城,金堤是也。又有玄谷,水乡是也。邑在其中,为修行人食采之地。如人间都邑,有城垣围之,濠沟绕之,乃严密处也。长生要妙,自房中得之,丹家名接命术。有如男女交媾,并非采战之事,乃神炁相胥,金木交并而已矣。
第八章
弃捐淫欲专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系乎长流心安宁,观志游神三奇灵。闲暇无事心太平。
解:首句之意,劝人戒色欲以固精也。寸田者,命门也。尺宅者,灵舍也。《内景》云,"方圆一寸命门中,"本经云,横径长尺约其上,乃养己存心之地。俗人作面门解,非也。心不安宁,由于扰扰外驰,长流不返。故须系之于内,以安其心。观志者,闭塞内观以持其志也。游神者,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有泳游自得之象。此时精气神,合而不分,故称为三奇灵。闲闲暇暇,无事无为,心境于斯太平焉。
第九章
常存玉房神明达,时念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神女谒,闭子精路可长活。
解:常存玉房者,刻刻存神也。闭目内守,神不外游,则愈定愈慧。人知其神之神,以为明达,而不知不神之神,乃真明达也。时念太仓者,时时调护,薄滋味以养之也。太仓为胃,意土居之。意所在,即太仓所在。不可执有形之胃也。仙家以玄关为太仓穴,长胎住息之所。《内景》云,"方圆一寸命门中,"吾山 以为意所燕居之地,真通论也。意土强盛,能使胃消水谷,饮食融化,故曰不饥渴。六丁之神名之为女者,阴神也。阳神在我,则能役使六丁,命其来谒。长生之道如此,总要闭子精路耳。
第十章
正室之中神所居,洗心自治无敢污。历观五脏视节度,六腑修治洁如素。虚无自然道之故。
解:正室者,中央神室,不偏不倚也。洗心退藏,自勤修治,无敢垢污焉。由是而内观五脏,历历如烛照,一身节度,皆可审视也。由是而内观,六腑一一修治,洁然如素,并无浊秽也。虚无自然之道,从古如此。故,原故也。
第十一章
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身自安。体虚无物心自闲,寂寞旷然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宫,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存,修德明善道之门。
解:物有阴物阳物,分乾坤内外。看此物字以内言。凡修内物者,有自然之理,不必多事,其事本不烦也。身安则精不动,心闲则神不扰,口不言则气不散。但当端拱无为,体虚无物,寂寞旷然耳。修理太和,守中独立,此之谓真人宫。恬恬淡淡,内无欲念,游于德园,玉芽灿灿。斯时也,清净无染,香洁无尘,则玉女长存矣。玉女者,内汞之喻也。德也者,人之所得于天,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物者也;修之所以复其虚灵之体焉。善也者,天之所赋于人,最初一点,乃性之根而心之蒂也;明之所以见其本来之真焉。大道之门,先教人尽性,亦在乎修德明善而已矣。
第十二章
作道优游身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羽翼已成正扶疏。长生久视乃飞去。
解:作道,言修道也。修道之士,或在人间,或出世外,须要优游自适,守吾身而独居焉。身中有性命,一者日日扶持,时时养育。先修玉炼以明性,后修金炼以立命,其秘要只是内守虚无耳。人生天地间,多思多虑,能守虚无,则恬然淡然,无为而为,何思何虑之有。仙家以炼气为炼羽翼。神完气足,则羽翼已成。扶疏者,神气条茂也。从此内全性命,外固形躯,隐显人间,长生久视,厌居尘寰,乃脱壳飞去。
第十三章
五行参差同根节,三五合契要本一。谁与共之斗日月,抱珠怀玉和子室。子能守一万事毕,子自有之持毋失。子欲不死藏金室。
解:参差者,错综互用也。五行顺序,则金水木火土相生相养。五行错综,则金木水火土相克相制。其间有木降金升,水主火宾之用,道有不可等齐者,故曰五行参差。然其一炁相成,则同根共节也。三与五合契,其数为八,分阴分阳,适当七日来复之后。溯其本则自虚无生一炁,一炁产阴阳,故曰要本一。此一炁也,养在虚无。谁与共之者,北极二曜是也。斗魁斗杓星辰动静而审时,离日坎月水火同宫而交炼,我只抱明珠,怀美玉,修和子室耳。子室即虚无也。有能守虚无一炁,待其来而擒之,则性命在我,万事皆毕矣。一之为物,子身自有,总要坚持勿失。失则死,不失则不死。子欲不死,必将此一藏之归于黄金室内,永远不离,则大丹成就矣。
第十四章
出日入月是吾道,天七地二同相守。升降进退一合九,玉石珞珞是吾宝。子自有之何不守?心晓根蒂养华采,服天顺地藏精海,七日之内回相合,昆仑之性不迷惑。
解:出日入月者,阳往阴来之路也。故曰是吾道。天七者,火之成数。火成于天,自上而下,未济之卦也。地二者,火之生数,火生于地,自下而上,既济之卦也。既未两卦,互相保守,此金水之事也。升降进退,即上下也。一合九者,金水不可离也。进则水中金升,退则金中水降,此增减之妙也。玉石珞珞者,比金液颗颗,如卵如丸,下于喉咙,而为吾身至宝也。金液还丹,人人自有,得之者可不守之乎?守之之功,所以深根固蒂也。而知其道者,莫妙于心。心晓于根蒂,举金水以养还丹,则灼灼陀陀,渐生华采。此等法功,要只服事乾天,顺承坤地。承天时行,收藏精海而已。精海者,元海也。七日来复之内,即起周星运回内院,与吾已结之丹,两相并合。养于中昆仑,调于上昆仑。空清一片,本性圆明,故曰昆仑之性不迷惑云。
第十五章
九源之山何亭亭,中有真人可使令。蔽以紫宫丹城楼,侠以日月如明珠。万岁昭昭非有期,外本三阳物自来,内养三神可长生。魂欲上天魄入渊,还魂返魄道自然,庶几结珠固灵根。
解:九源即《内景》所称九液源也。九为金,源为水。上言金水之用,此章言金水之根。九源在下昆仑,故曰九源之山。亭亭,山高貌。山中有真人,号玄冥童子,又曰桃康,可备使令之用。蔽以紫宫丹城楼,侠以日月如明珠,言其藏护之严密也。藏护密,则内火精纯,仙道可致。万岁昭昭,长明久视,非有期年之可计也。此大还之乐也。当其先修丹于内,创鼎于外,乾三阳而坤三阴,天地颠倒,宾主错综。以乾入坤,则三阳在外,霎时先天一物,不期而自来,名曰水中铅。以铅制汞,由外还内,聚精养神,以三阳补三阴,复成乾体,相接长生。三神者,三阴也。内养三神,外丹伏内丹也。内丹既伏,则清明镇定,可以长生。彼不长生者,临死之时,魂欲上天,魄欲入渊,魂魄不亲,铅汞各道。还魂返魄者,魂欲上而使之下,魄欲入而使之出,魂魄相拘。《悟真》谓"地魄擒朱汞,天魂制水金。"此大道自然之事也。修丹至此,庶几结就明珠,永固灵妙之根,而为仙人矣。
第十六章
旋玑悬珠环无端,玉钥 金籥身完坚。载地旋天周乾坤,象以四时赤如丹。前仰后卑各异门,送以还丹与玄泉。象龟引气至灵根。
解:旋玑者,进阳火而旋玑上运。悬珠者,退阴符而珠玉下垂。此二者,如环无端。其入内也,阳丹与阴丹交凝,玉钥 金籥,两两封固而本身完坚矣。载之以地,黄庭坤土也。旋之于天,白液乾金也。一周天内,尽乾坤阴阳之妙。其沐浴卯酉,盈虚生成,又象四时之分。至四时之推行,与四时之花实。十月霜飞,叶黄果熟,其赤如丹,此返本还元之所以名为丹也。养丹之地,前仰后卑,前则任脉止于小腹,其象仰;后则督脉起于尾闾,其形卑。一仰一卑,为金丹出入之门。其往来有各异者,出送之往,入送之还。还丹到手,付与玄泉。玄泉者,虚中一窍深渊是也。俗解作舌下廉泉,乃外行语。结句云,象龟引气至灵根,若非深处,安得谓之灵根哉。
第十七章
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昼夜思之可长存。
解:中即深渊之中,不在肉团心内。七门比七窍。肉团心有七窍,灵明心亦有七窍也。可与《内景》二十八章参看。
第十八章
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既。
解:太和之气,阴阳合成者。既,尽也。与天相尽,实无尽之谓也。
第十九章
试说五脏各有方,心为国主五脏王。一意动静气偕行,道自守我神明光。通我华精调阴阳,尽日昭昭夜自守。渴自得饮饥自饱,经历六腑藏卯酉。转阳之阴藏于九,审能行之不知老。
解:五脏以心为君,人以身为国,故心称国王。意由真心发见,静则与气相依,动则为气之辅。是二是一,故曰偕行。欲得真意,道在守神明。能守神明,则能生出真意,通我华精,调和阴阳。华精者,真铅也。铅汞相投,则阴阳和合。从此朝屯暮蒙,昼则昭昭而行火,夜则默默而行符。金水抽添,渴得饮而饥得饱矣。经历六腑者,元气充满乎一身,藏丹于卯酉门中。藏则转阳之阴,如潜龙之藏于初九,皆一意之动静为之也。审能行此,永不知老矣。
第二十章
肝之为气条且长,罗列五脏生三光。上合三焦下玉浆,我神魂魄在中央。津液流泉去臭香,立于悬廱舍明堂。雷电霹雳往相将,左卯右酉是吾宝。伏于玄门候天道,近在我身还自守。清净无为神留止,精神上下分开理。通利天道长生草,七孔已通不知老。还坐天门候阴阳,下于喉咙通神明。过华盖下清且凉,入清冷渊见吾形。其成还丹可长生,下有华池动肾精。立于明堂临丹田,将使诸神开命门。通利天道至灵根,阴阳布列如流星。
解:一本有肝气周流终无端之句作收,颇似此章大旨。或后贤注语,因七字混入经文,不忍弃之,附此。
肝之为气,条达而流长,萃然沛然,真可庇荫一身。内云六腑,此云五脏,脏腑皆木液之所滋润也。罗列五脏,脏脏维持,合三焦而下玉浆,则与真元一气,周流不息。肝藏魂,此并言我之心神肺魄,同在中央,以三姓会于黄宫耳。木生津液,化为流泉,可以涤去臭香,而著其清香。立于悬廱者,其津液欲下不下,其气势早含明堂。霎时间,流泉一泻,灌注三宫,胃中如雷电霹雳之声,则住明堂相将矣,下绛宫而归元海。此处为卯酉之门,左旋则气出,右转则液入,这是吾身至宝。戌亥之间,伏于玄门,又候大道之回旋。人言天道远,我言天道近,周天度数,即在我身,还须自守其法。清净无为,内神留止,精神上下分开条理,往往来来,疏通关节,通利一身大道,此即长生仙草也。由是殷勤灌溉,心地清明,七孔通达,永不知老矣。得此洪福,全赖阴阳二炁。炁升于天门之上者为清,炁降于天门之下者为玄。《内景》云"出清入玄二炁焕"是也。故必凝神息气,还坐天门,等候阴阳分判。到清升玄降之时,而后寒泉滴滴,下喉咙而通神明,过华盖而清且凉,入深渊而清清冷泠,洗心涤虑,见吾恬淡无欲之真形焉。此之谓还丹。其成还丹,可以长生矣。金丹未还之先,下有华池,名曰炁海,肾中之精于此生动。吾立明堂以观之,照临丹田,此即将军之官,主宰谋虑时也。将军之意,欲使诸神开命门,通利天道至灵根。而阴阳布列,早如流星之速也。
第二十一章
肺之为气三焦起,伏于天门候故道。清液醴泉通六腑,随鼻上下知两耳。窥视天地存童子,调和精华润发齿。颜色光泽不服药,下于喉咙何落落。诸神皆会相求索,下有绛宫紫华敷。隐藏华盖通神庐,专守心神转相呼。观我神明辟诸邪,脾神还归依大家。至于胃管通虚无,藏养灵根不复枯。闭塞命门如玉都,寿传万岁将有余。
解:首句见内注。修理肺气者,必先伏于天门,等候出入之故道。气化为水,则清液醴泉灌通六俯。此气也,随鼻上下,鹊桥相连。上则为气,下则为液。空中闻流泉声,知之者两耳也。又以内照之功,窥视天地之升降,以存白元童子,使之辅相六气,调和一身精华,滋润发齿,颜色光泽,永不服药。液下喉咙落落然,苑如疏雨,诸神相索,各脏均沾美味。下有绛宫,顺涓滴而紫华敷荣,隐藏于华盖之下,而通神明之庐焉。夫心与神,二而一者也。专守心神,务使心呼神,神呼心,时而在心,时而在脾,神皆明而不暗。观我神明,真可辟诸邪祟也。在脾为脾神,所至如归,常依脾为大家。至于胃管之间,下通虚无之境,藏养灵根,不使复枯。皆肺气之浇培,有以致之也。但此藏养之际,须要闭塞命门,洁如玉都,一尘不染,万虑皆清。由此灵根坚固,寿传万岁,亦将有余而无不足矣。
第二十二章
脾中之神主中央,朝会五神和三光。上合天门会明堂,通利六腑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王,日月列宿张阴阳。 通利血脉汗为浆,修护七窍去不祥。二神相得下玉英,上禀元气年益长。
解:脾属土,故其神位主中央。朝会五神者,攒簇五行之意。和三光者,运行斗日月也。上合天门会明堂,此句将上二章妙用点出。玄门候天道,脾神也;天门候阴阳,亦脾神也;天门候故道,亦脾神也。会明堂者,非眉间明堂宫,亦非绛宫,乃中央虚无也。通利六腑,调和五行,金木水火,以土为王。日月列宿,内有阴阳,谁与分之?脾神主张,通利血脉,化汗为浆。修护七窍之心,扫去不祥之念,皆赖脾神立中,意由心生故也。二神者,脾神心神也。相得者,是二是一也。下玉英者,玉液灌心,土亦生黄芽也。上禀元气者,以气补神,神资乎气,气足神完,年益长也。
第二十三章
五脏之主肾为尊,伏于太阴藏其真。出入二窍合黄庭,呼吸虚无见吾形。强我筋骨血脉盛,恍惚不见过清灵。坐于庐间观小童,内息思存光神明。出于天门入无间,恬淡无欲养华根。服食玄炁可长生,还于七门饮太渊。通我玄膺过清灵,坐于庐间见小童。问我仙道与奇方,服食芝草紫华英。头戴白素距丹田,沐浴华池灌灵根。五脏相得开命门,五味皆至善气还。被发行之可长存。
解:《外景》以肾列五脏之终,归于一而已矣。一为水,肾主之,故五脏以肾为尊。太阴属肺,伏于太阴者,真金生真水,真水藏真金也。出入二窍者,乾坤之门,阴阳之户,一金一水,一往一来,其中名黄庭,为收藏金水之所,出入相合之地。中即虚,虚即无,呼吸守中,则以天地之间为橐籥,活活泼泼,浑浑沦沦,秘秘绵绵,打成一片,圆陀陀,光灼灼,气足神足,而吾之真形可见矣。以后则强我筋骨,盛我血脉,恍惚之间,吾形不见,飞过清灵之境,升于中丹,此处乃神明之庐也。坐于庐下,观见一小小童子与我形貌如然。莫要管他,只守内息,思之存之,则天光慧发,神明益长。由是移神上丹,出于天门之上。与乾坤一炁相通,浩浩荡荡,清清空空,是我非我,是虚非虚,以道合天,入于无间。恬淡无欲,以养华根。华根者,仙种也。仙能辟谷,只服玄门之炁,可以长生不死。夫食玄炁者,又须调神入内,还于七门,日饮太渊。其还也,取道玄膺,路过清灵,仍坐庐间,见那小小童子,问我修仙之道,有甚么奇方。我告之曰,无他奇也,但能服食芝草紫华之英,头戴白巾,足距丹田,沐浴华池,浇灌灵根,五脏相得,一气冲和,揭开命门,丹光出鼎,五味皆至,善气还身。照此被发行之,得药筑基,炼己还丹,朝元返本,明善复初,皆在数语之中。此即仙道奇方,可以长存矣。
第二十四章
大道荡荡心勿繁,吾言毕矣毋妄陈。
解:老子作经至此,于是总束两句以勉人曰:以上所言者,皆大道也。荡荡然,至宽至正,无有曲径邪途。行之者,勿在繁杂之心而堕歧趋也。吾言毕矣,子毋妄陈于匪人之前,自取罪戾,宝之记之。
于是丹霞青霞元君手敲鱼鼓鸾板齐声颂曰:
两卷古黄庭,扶桑救苦经。人能披圣典,路不入幽冥。净室祥云护,高斋至德馨。大音群籁寂,道梵众仙听。座上名香绕,松间小院扃。外将术延命,内以道全形。玉板声声和,金书字字灵。世间善男女,同此驾云骈。至心朝礼
历代授录黄庭本师
黄庭经征验紫霞子集
许栖岩
许栖岩,岐阳人也。举进士,习业于昊天观。晨夕焚香,朝真礼圣。恪诵黄庭、老庄,以希长生之福。一日失路,至蜀山岩洞中,遇太乙真君。真君曰:“尔干人世,亦好道乎??”日日诵黄庭老庄耳。曰:“三景之中,得心何句?”对曰:“黄庭云‘但思一部寿无穷。’老子云:‘其精甚真。’庄子云:‘真人之息以踵。’”真君莞然曰:“去道不远也。”令坐,酌小杯饮之。曰:“此石髓也。稽康不能得,尔能得之。”遂引入太白洞天,许居月半,思家求还。真君曰:“汝饮石髓,寿可千岁。归去旋来,与子再见。此太白洞天瑶池上宫也。”许归问乡人年代?云已六十余载。复入太白山不返。
黄  敬
东晋大兴间,有黄敬者,为部从事。天资颖异,有神仙风。南海太守鲍靓,见而异之。因命其熟读黄庭,必有所悟。越日叩之?敬即仿黄庭歌曰:“大关之山有辅屋,想而见上翕习成。赤童在焉指朱庭,指而摇之炼真形。消遣三尸除死名,审能修之可长生。”靓闻而讶曰:“汝道器也。”敬事以师礼。靓谢曰:“比肩犹耻之,况师弟乎?”后为赤城大帝引去。
王瑹
东极真人王太虚,隐居王屋山中。咸通壬辰,王屋令王瑹,夙志好道,尝诵黄庭经,欲自为注解,未了深玄之旨。但日诵五十六遍,以表精诚。既而罢官,遂寻王屋小有洞天。初行数十里,石穴甚狭,渐乃坦然平旷,大放光明。峭壁倚空,直拔万仞。下有嵌室,可坐数百人。石床案几,俨若有人居者。案有经文一卷,未敢据取。稽首再拜言曰:“下士贱臣,形浊气秽。素慕长生之道,幸入洞天之中。今睹上天遗迹,玉案玄经,不敢妄取,愿真仙鉴佑。叩头良久,忽有人坐于案曰:“子其缑山氏仙裔乎?好道若此,可以名列青简矣。吾东极真人,子之同姓也。此黄庭宝经,吾之所注,今授于子,勉而勤之。复饲仙桃,以延其寿。子虽有志,未可居此。一十年后,期于兹山矣。”言讫不见。瑹乃挟经而出,容猊益少云
刘长生
长生真人刘处玄,字通妙,福州人,七真之一也。幼慕玄宗,喜读道德阴符黄庭诸经。遇重阳祖师,为讲明经旨。真人乃清净固守,乞食炼形,离人远物,退藏于天。定力圆满,天光发明。所注有道德注,阴符演,黄庭述,俱留于世。
应夷节
应夷节,字适中,汝南人也。喜读黄庭老子周易大洞诸书。持戒勤修,遇上清真人,度之。
刘道成
刘道成,灊山人也。学黄庭老子之术。精持香火,得大罗真符,全家升拔。
龚元正
龚元正,字端本,号冲逸,武陵人。大师天性淳厚,向道精专。端坐诵黄庭经,其后俨然而化。
章察,
章察,字隐之,成都人也。号冲逸居士。精研易理,常诵黄庭。遇南岳真一子,服一灵丹,化如蝉蜕。
陈慧度
陈慧度,频用人,初居恭山,后迁南岳。研太上黄庭经,佩五岳真形图。丹成,光气满山。
刘翊
刘翊,字子翔,苏州人也。仰企道德,精念黄庭。遇老君,授隐地八术,服五星华法,号元阳子。范文正公,少与之游,亦常闻其指归焉。
仙女征验
藐姑麻姑
藐姑者,麻姑之师也。出于太古。自昔东方太阳之精与西方太阴之气,化一女真,名曰玉女。性喜莲花,一尘不染。凡山有莲花形者,皆往居焉。东岳莲花峰有玉女池,西岳莲花峰有玉女盆,其遗迹也,玉女居两岳之间,清凝湛寂,混乎无伦。复移神于汾水之滨,法身藐小,人称藐姑。山以姑名,始称藐姑射之山。高阳氏时,广成子史名录图,以黄庭经五十卷授颛顼。玩而西游中条霍山,与汾水相近。蓦见藐姑,体合无为。复以黄庭内外景示之曰:“赤松、蒲衣、王倪、齧缺,皆得此道者。”为说黄庭之文,进以自然之妙。临行,嘱姑曰:“子后遇三十六人,同居廊下者,即汝弟子也。”领命讫,录图翁去。姑乃入豫章龙虎山,象山之麓,按黄庭以存其真焉。如道德崇高,无为自化。躬持清净,默运阴阳。一日见东方少阳之精,与兑方少阴之气合,化为神女。在少臯帝挚之墟,其地名鲁。姑往观之,一女婴抚掌坐地,笑眼向天,状猊如玉童子。知其不凡,变形为老母哺之,借地为姓曰鲁母,女曰鲁女。女性嗜胡麻。母即造胡麻饭,间常以生者继餐。服食既久,芳颜不衰,日行数百里,走及麋鹿。一切嘉谷尽辟之,人遂称为麻姑。藐姑恍然曰:“吾得三十六人于廊下也。”即现原身相示,肌肤如冰雪,绰约如处子。麻姑望而神惊。藐姑乃为说修炼根原,传以录图子黄庭妙道,命即在象山修之。山有良田美池,无异平陆。种麻得麻,更为易易。藐姑居象山之东,定神入石,有似人形,世奉为石夫人,祈嗣多应。相近有莲花峰,尤注意焉。东海王方平,游蓬岛西回,路遇麻姑,意气相投,结为兄妹。顺帝初,方平隐市朝,见汉室将颓,弃宫运遁。中平间,降临川蔡经家,命人问麻姑云,方平敬报。久不游民间,今集于此,想姑能暂来语否?有顷使还,闻空中答云:“麻姑再拜,不相见倏已五百年,尊卑有叙,修敬无阶。顷信来知,在彼登山颠倒而先受命,当按行蓬莱,今便暂往。如是当还,还便亲觐。愿未即去如此。”一时麻姑至矣。经举家皆见之,是好女子,年可十八九许,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衣有文章,而非锦绣。光彩耀目,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仙厨进馔。麻姑云:“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问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日。略半,岂将还为陵陆乎?”方平叹曰:“圣人皆言,海中行复扬尘也。”姑欲观蔡经眷属。时经弟妇,新产数日,姑望见知之,曰:“噫嘻!”且止方前。即求少许米掷之地,谓以去秽。视之,皆成丹砂。方平笑曰:“姑犹作少年戏耶,吾不复为此狡狯神通也。”姑指甲长如鸟爪。经见之,念背大痒时,得此爪爬之佳。方平已知。即使人引经鞭之曰:“麻姑,神人也,汝谓其爪可爬背耶?”复叱曰:“可速改邪念,吾鞭不可得也。”宴毕。姑乘云归去。
晋有麻狄者,为石氏筑城西陵,与邾城连。狄性凶,督丁夫甚暴。时藐姑在象山,常责麻姑,惟务嬉戏。教其勤立功行,以益身心。姑遵命,闻麻狄凶狠好杀,喜其姓麻,欲化之向善,乃投其家为女。年十二三,仪容甚好,绝似成人气象。狄爱之,皆称为小麻姑。姑屡谏狄曰:“杀人还自杀,好生还自生,”愿不妄杀也。狄不听,昼夜督工,惟鸡鸣稍息。姑恤之,假作鸡鸣,群鸡皆应。狄觉,欲挞之,姑遁入江西南城山中,上有丹霞洞。姑居其间,茹芝饮水。忽有东海高真景林子,寄以金书黄庭经,命其体固形躯。又闻有仙乐从灵山来,知有异人,往就之,遇文殊大师,受智利之妙。王方平念旧而来。喝姑曰:“浩劫高真,应世而降人间,据忘却耶。”自此指破前因。姑即长念黄庭,结坛修炼,年余成道,取神功泉水酿酒,携归探狄。狄思女目盲,大悔前非。忽闻女还,不胜喜跃。饮其酒两目复明。姑辞去,仍还象山,拜谒藐姑,以复其命焉。天帝闻之,敕封藐姑为大凝清静元君,麻姑为大祥慈惠元君。及麻姑之徒何贞阳,为清灵变化元君,并为送子三仙云
何二姑
何二姑,道号贞阳,广州增城人也。父讳泰,母安氏。二姑生时,紫云烧室,顶有六毫。年十三,随女伴入山采茶。失侣迷径,见东峰下有一道士,修髯绀目,冠高冠,衣轻绡。二姑亟拜之。道士曰:“吾王方平也,观子体态,当为上仙。”出一桃饲之,并授以经书一卷。谓之曰:“食此挑者,必能升天。欲解经义,须候麻姑。”二姑如其教,自是不饥不渴。惟经书文字,茫然不解。方平归蓬岛,为麻姑道其事。如即降增城教之,命食云母粉,并为解经书曰:“太上作黄庭经,先传颛顼,凡五十卷,以合河图之数。继授藐姑,约五十卷为一卷,名内景。继授东华。又因内景之义,再约一卷以传之,名曰外景。”东华传魏夫人,夫人广传于后。后人将内卷作三十六章,外卷作二十四章。内外首章,即东华开经赞也。历年既久,遂以赞为第一,而不知黄庭经真文。实从第二章起,但太上作之,东华述之,亦可以赞为首耳。经中有“太上告我者,太上隐还,太上微言”等语,此太上以前之太上,非东华称老子也。其书与道德经相为依辅。道德多言妙,黄庭多言窍。子熟读之,其升天汉不难也。二姑闻言,欣然信受。久之,往来山谷,轻身飞行,朝出暮归。心明鲜桃遗母,则天长寿间,诏命起行至中途,黄门使、见其容貌,意欲挑之。二姑早觉,曰:“中使奉命而来,有心如此,吾不复往矣。”踊身而上,不知所之。其后在豫章南城,累现于麻姑坛上,封清灵变化元君。
鲁妙典
鲁妙典,九是山女冠也。生即敏慧。性高洁,不食荤酒。十余岁而谓其母曰:“旦夕□闻食物臭浊,往往鼻疼病,要求不食。”举家怜之。居十年,又谓母曰:“人之上寿,不过百二十岁。哀乐日以相迫。况女子之身,岂可复埋真性,混于凡俗乎?”有麓床道士遇之,授以大洞黄庭经。谓曰:“黄庭乃扶桑大帝宫中金书,诵咏万遍者,得神仙;但在勤心不懈耳。”经云:“诵之万遍升三天,千灾以消百病痊。不惮虎狼之凶残,亦以却老年永延。”居山独处,咏之一遍,如与十人为侣,辄无怖畏。何者?此经召集身中诸神,澄正神气。神气正,则外邪不能干;诸神集,则怖畏不能及。若能形全神集,气正心清,则察见千里之外,纤毫无隐矣。特患人不能知,知而不能修,修之而不能精,精之而不能久。中道而丧,自弃前功。不惟有玄科之责,亦将流浪生死,苦报无穷也。妙典奉戒受经,入九是山崖栖静默,每有魔试而贞介不挠。积十余年,有神人语之曰:“此山大舜所理,天地之总,九洲之宗旨也。古有高蹈之士,作三处麓床,可以栖庇风雨。岁月既久,旋皆朽坏。今为制之,可以随性安息,默念黄庭也。”又十年,真仙下降,授以灵药,白日升天。士民即其地,为黄庭观以祀之。
魏夫人
魏夫人,任城人也。晋司徒剧阳文康公魏舒之女,名华存,字贤安。幼而好道,志慕神仙。子史经书,无不该览。摄心夷静,亲戚往来,一无关见,常欲别居闲处。父母不许。年二十四,强适太保椽。南阳刘文,字幼彦,生二子,长曰璞,次曰瑕。幼彦为修武令,夫人心期真灵,精诚弥笃。二子粗长成,乃离隔宇室,斋于别寝。将逾三月,忽感群真来降,各赐琅函。其间惟清虚真人王裒所授甚多。而景陵真人,又奉扶桑大帝君命,特授夫人黄庭内外经,令昼夜存念。读之万遍,必能洞观鬼神,安息天魂地魄,调和五脏六腑。生华色,返婴孩,乃不死之道也。其后幼彦物故,夫人扶养内外,旁救穷乏。携二子渡江。璞为温太真司马,至安成太守;瑕为陶太尉从事,至中郎将。夫人自洛达西南,寇盗之中,尝以黄庭经自随,多感神明保佑。既见二子成立,因得冥心斋静,累感真灵。凡住世八十三年,从晋成帝咸和九年,岁在甲午,王君与东华君复来降,授夫人成丹二剂,乃托剑化形而去。径入阳浴山,与群真相遇,复诣上清宫玉阙之下,授夫人玉札金文,位为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与南岳夫人比秩。夫人能棣书,尝述黄庭内景注叙,其后累降茅山紫霞官侍中。夫人令璞传法于琅琊王舍人杨义,护军长大许穆。穆子王斧并受黄庭升仙。陶贞白真诰所称南真,即夫人也。世世降神,不可殚述。
谢自然
谢自然,其先兖州人。父寰居果州南充,举孝廉。建中初李端以试秘书省校书,表为从事母胥氏,亦邑中名族。自然初生,性情颖异,不喜食荤血。年七岁,喜言道家事。辞气高逸。家在大方山下,顶有老君古像。自然从母逰,见而礼拜,即不愿居尘寰,母从之,乃徙居山顶。尝诵黄庭经内篇,及道德经。年十九,从司马子微及程太虚。贞元六年四月,刺史韩佾至郡,疑其妄。延入州北堂东阁,安之累月,方开阁出之。肤体宛然,昼气朗畅。佾乃令其女自明师事焉。其父本儒家,归见自然修道,绝粒不食,以为妖妄。亦锁闭堂中,四十余日,风神益爽秀。寰方惊异,任其所之。七年九月,韩佾舆于大方山,为之置坛,十一月,徙自然于州郭,九年,李坚至为郡刺史。自然告曰:“居城郭非便,愿依泉石,”坚即筑室于金泉山,移自然居之。山有石窦,水灌其中,可藻饰形神,挥斤气泽。所处丹房,尝有神物护之,亲属咸不敢近。自是呼为仙女之室。其后有天真上圣,屡降其室。自然居深山,日诵黄庭经十遍,有童子二人侍立。每一遍即抄录。至十遍,童子一人便将去上界报之。李坚与夫人同诵黄庭。先诵外篇,次诵内篙,即魏夫人传本也。自然云:“精思讲读者获福,浮慕粗行者招罪。”又言凡礼真像,四拜为重,三拜为轻。人能清静一室,焚香诵黄庭道德经,或一遍,或七遍,胜布施修斋。诵经在精思,不在遍数。多事之人,中路而退,所损尤多。不如原不会者,慎之慎之。修道要山林静居,不宜近村墟城郭,其以荤腥,仙灵不降,与道背矣。炼药饮水,宜用泉水,不宜用井水,乃须远家及血属,虑有情思忽起,即失修持之功。食米体重,食麦体轻。服气先调气,次伏气出入不由口鼻,令满身自由,则生死不能侵蚀。十一月诣州与李坚别云:“中旬时去矣”亦不更入静室,十五日辰时,于金泉道场,白日升天。士女数千人,咸共瞻仰。祖母周氏,母胥氏,妹自柔,弟季生,问其决别之语。曰:“勤修至道,□稍诵黄庭”而已。刺史李坚表闻,诏褒美之。坚述金泉道场碑,为记其详。
何仙姑
姑永州零陵人也。父讳英,喜布施。母氏钟,喜清静。一夕梦游潇湘之滨,见水面有缟衣女子。足下踏白莲花,浮波而至。曰:“吾潇湘神女也,将寄汝家,一游人世。”母注目久之,觉而有孕。以元和三年十一月初一日生。生不食乳,母搅莲粉饲之。年八九,姿容端丽,喜入女道观游。诸女冠教以经书文字,若素熟习者。十三岁怙持俱无,姑与老苍头守己幽居。性甘茹素,有求布施者,亦如父母在时,皆乐助焉。后有南岳观老女冠,募姑改注生真君像脏腑中,忽得黄庭经两卷。有跋云:“何人有缘,何人有福。若得此经,瑶池宴乐。”姑见而喜之,以为两何字,虽无定词,而今则明明合我也。请以他经易归。老女冠慨然相与。自此家居,长诵黄庭。年十八,守真不字。就家上女冠,焚香扫地,拜礼扶桑帝君。久之有青童君奉东华命,降于其家,授以紫芝丸饵之,并为讲黄庭琴心三叠,漱咽灵液之法。姑受之,自此,“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炼百邪玉炼颜”矣。零陵有求助于姑者,姑乃佯狂作癫。出入零陵市上,污体秽形。人乃目为疯癫,而不之顾。亦有强称为仙姑者。姑乃益加韬晦。年六十,乡里人皆物故,而姑乃如二十许人。适吕祖南逰衡州,见姑于市上,知为上根道器。度入终南,拜见钟祖。教以神丹服食,遂能身轻步虚,上下无碍。吕祖曰:“功夫至此,己臻大乘。”乃引之东遊,见少阳祖师于扶桑。又引见木公金母。金母推归阆苑,命扫蟠桃落花。积功已深,乃升东海为青霞洞真大元君,道号一阳。自此,则遊行人间,显迹最盛云:
崔少玄
崔少玄者,唐汾州崔恭之女也。其母梦神人绡衣驾红龙,持紫函,授于碧云之际乃孕。十四月而生。少玄既生,异香袭人,端丽殊绝。右手有文曰:“卢自列妻。”后十八年,归于卢陲。陲小字自列。岁余,陲从事闽中,道过建溪。远望武夷山,忽见碧云自东峰来,中有神人,翠冠绯裳。告陲曰:“玉华君来乎?”陲怪其诈。曰:谁为玉华君?曰:君妻即玉华君也。陲以言返告少玄。少玄曰:“紫霄元君,果来迎我,事已明矣,难复隐讳。”遂整衣出见。神人对答甚奇,陲莫能辩,逡巡揖退。陲乃就少玄问之?曰:“少玄虽胎育之人,昔居无欲天界,为玉皇左侍书,谥曰玉华君。为有欲想,谪居人世,为君之妻二十三年,未遇紫霄元君,体当与君相近。今既见之,不复与君近矣。”至闽中,独居静室,陲亦不敢轻践其门泊。陲罢府印,崔恭亦解组,遂得家于洛阳焉。陲以妻之誓,不敢陈泄于恭。后二年,忽谓陲曰:“少玄之父,寿算止于二月十日。我虽神仙中人,生于人世。为有抚养之恩,若不救之,无以报矣。”乃谓于父曰:“大人之命,将极于二月十七日,少玄受劬劳之恩,不可不代为获罪。”遂发绛箱,取扶桑大帝金书,黄庭内景经致于其父曰:“大人之寿,当数极矣。若非此经,不可救免。今将授父,可读万遍,以延一纪。”于是请恭沐浴,南面以跪。少玄当几侧,授以功章,写于青纸,封以素函,奏之上帝。又召南斗注生真君,附奏金阙。须臾有三朱衣人,自空而来,跪少玄侧进脯羞,翕酒三爵,手持功章而去。恭大异之,私讯于陲,陲讳之。经月余,遂与语曰:“玉清真侣,将于罪于太上,今复召为玉皇左侍书,欲返神景,还于无形矣。君莫泄是言,眙子父母之念。人世之情,毕于此矣。”陲闻其语,潜然泪下。曰:“浊界愚夫,忝污仙品,乞留指喻,以救沉迷。”少玄乃授黄庭真本两卷,及道诗一章。曰:“得之一玄,即授自天。太老之真,无上之仙,光含影藏,形于自然。真安匪求,神之久留。淑美其真,体性刚柔。丹霄碧虚,上圣之传。百岁之后,空其境邱。”言毕而卒。入敛九日,举棺如空。毁柩视之,但留衣蜕耳。后陲遇九是道士,王方平为解其诗。曰:“此玄珠心镜,宜秘宝之。”
薛玄同
薛氏者,河中少尹,冯徽之妻也。自号玄同。适徽三十年乃言。素志好静,称疾独处。焚香诵黄庭经,日二三遍以为常。又十二年,有青衣玉女二人降其室,光照庭抚,香风飘然。时秋初,残暑尚盛,而清凉虚爽,飘若洞中。二女告曰:“紫虚元君,主领南方籍,命诸真大仙,于六合之内,名山大川,有志道者,必降教之。子诵黄庭经,精诚感格。地司屡奏。简在紫虚之府,即日将亲降于此。”玄同洁诚以候。咸通十五年七月十四日,魏元君与侍女群真二十八人降其室。憩坐良久,示以黄庭澄神存修之旨。赐九华丹一粒,命八年后饵之。当遣玉女飚车,迎汝于嵩岳。言讫便去。玄同自是冥心静神。虽真仙降盼,光景烛室。灵风异香,云璈天乐。而徽不知也。及黄巢犯阙,冯与玄同寓晋陵。中和元年十月,舟行至渎口,欲抵别墅。忽见河滨,有朱紫官吏,戈甲武士序列,若迎候状。舟人惊愕。玄同命移舟近之,吏士皆拱拜。玄同曰:“未也,犹在春中。可且去。”遂散而隐焉。明年二月,玄同沐浴饵丹。二仙女密降,有三十六鹤,翔集庭宇。十四日称疾而卒。形质柔缓,状若生人。额中有白光一点,良久化为紫气。沐浴之际,玄发出生,立长数尺。十五夜彩云满室,忽尔雷电,棺盖飞在空中,失尸所在,惟存空衣而已。异香浃旬不散,时禧宗在蜀,浙西节度使周实表奏其事。诏付史馆出城,集仙录。
黄庭考纪
紫霞考黄庭内景经。自晋魏夫人传出。《文献通考》云:“《黄庭内景经》一卷,晁氏曰‘题大帝内书,藏阳谷阴,三十六章,皆七言韵语。’梁邱子序云:‘扶桑大帝命阳谷神王景林真人,传魏夫人,一名事华玉篇。’又陈氏曰:‘黄庭外景经一卷,务成子著,是南岳魏夫人所授者(老子在尧时称务成子),’”紫霞考内景经,实从魏夫人始。传外景经则不自魏夫人始传也。陶隐居《真诰翼真检论》,《上清真经》始末云:“晋哀帝兴宁二年,南岳魏夫人所授弟子,司徒公府长史杨君使作棣字写出,以传护军长史。许君及子上计椽,椽以讨子黄民。民以传孔默。后为土兴先窃写之,始济浙江,遇风沦漂。惟黄庭一篇得存,即内景也。”王右军所书外景,出在魏夫人
之先。右军以晋穆帝升平五年卒,是年岁在辛酉。后二年,岁在甲子,即哀帝兴宁二年,右军已卒三年矣。若谓外景经兴宁间始降于世,安得右君预书之。陈氏言外景一卷,魏夫人所授者。盖夫人合已传之外景,与未传之内景,并传于世耳。
紫霞考黄庭外景,旧曾分为三篇。《文献通考》云:“《黄庭外外景经》三卷。晁所曰序为老子所作,与法帖所载晋王矣,军所书本相同而文句颇异。其首有‘老子闲居作七言,解说身形及诸神。’两句,其末有‘吾言毕矣无妄练’一句,疑唐人附益之。不知黄庭首章乃东华赞语,从人不解经式,遂将赞语删去。故晁氏以法帖为真,反疑原本之伪也。”紫霞考皆太上化身所作。女仙传云:“录图作《黄庭经》五十卷,先传颛顼,继授藐姑,约五十卷为一卷,名曰外景。故东华传魏夫人,夫人并传于后。故皆云:‘化身作也。’”或问:“《外景经》既因《内景经》编,如何外景一卷又称尧时务成子著?《内景》一篇,反在晋时始出。”紫霞曰:“《内景》”在颛顼后传藐姑,《外景》继此而著。当时两经并隐,至汉时,而《外景》始大显,至晋时而《内经》始大显,亦因缘之适然耳。不得以《外景》早出,疑其为先《内景》而作也。”
紫霞考黄氏法帖书苑,言道家有《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遁甲缘身经》、《黄庭玉轴经》,世俗例祢谓《黄庭经》。《内景》乃大道玉宸君所作,即扶桑帝君传魏夫人者。《外景》为老子所作,即右君所书者。或谓玉宸乃灵宝天尊号。《内景经》不书老君,而书玉宸君何也?曰:“老君著《内景》,化身玉宸君,其清居无垢天宫,玉即无尘之义,宸乃帝君通称。”又云房答吕祖三宝三清论云:“天宝君治玉清境,灵宝君治上清境,神宝君治太清境。”《九天生神气经》云:“三号虽殊,本同一也。”又《西升经》云:“遍历九天,上升上清日阙,丹成蕊珠宫,此老君化身上清官也。”故《黄庭》开经赞云:“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宸君。闲居蕊宫作七言。”言居上清之境,紫霞之天,虚皇金阙之前也。太,至大也。上,至尊也。至大至尊之圣人,挚掌长生大道,居于无垢天宫之君主也。蕊宫,即珠宫。真灵位业图,有太和殿、寥阳殿、蕊珠宫诸名。
紫霞考,梁邱子《黄庭内景·序》,一名大帝金书。扶桑大帝君宫中,尽诵此经,以金简刻划之,故曰金书。
紫霞考,《黄庭》乃道家早有之书。崇文总目有记天皇氏,至帝喾受道得仙事,特上古传授甚秘,故知者少耳。
紫霞考,《野客丛书·西清诗话》黄伯思《东观余论》,皆言王右军只书《道德经》换鹅,无书《黄庭经》换鹅事。而王氏法书苑力辩其非;并云:“黄庭”换鹅,与《道德经》换鹅,自是两事。”李太白知之,故书右军一篇云:“扫素写经妙入神,送贺宾客越归云。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吕祖佩《黄庭》至道成后,犹不能舍。尝邎宿州天庆观,题诗云:“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鹤观古坛槐影里,悄无人迹户常扃。”
紫霞考,儒家所读《黄庭》,多以晋人帖本为正,此徒存余略而已。宋欧阳公云:“《黄庭经》普魏间养生之书。”其说专之养内,多奇怪。故其传之久,则易于讹舛;今处处异本,莫可考证。余家有《黄庭》石本,乃永和十三年晋人书。其文颇简,以较今世所传者,颇为有理。故为删正诸家之异,以石本为定。
苏东坡先生喜书《内景》,全册有书《黄庭经·赞》云:“余既书《黄庭内景》,以赠葆光道师,而龙岩居士复为作经。相其前,而画余二人像其后,笔势美妙,叹未曾有。遂为希世之珍。”故复赞之曰:“太上虚皇出灵篇,黄庭真人舞天仙。髯其两乡相后前,丱妙侠持清且研。十有二神服锐坚,巍巍堂堂入中矢。问我何修果此缘,是心朝空夕了然。恐非真人世真传,殿以二士苍鹄骞。南随道师历山渊,山人迎笑喜我还,问谁遣化考龙眠(子由先生亦有和韵)。”
陆放翁先生,尝得《黄庭》两卷真本,时佩诵之,故其年高德盛,屡形于诗。其书怀绝句云:“早佩黄庭两卷经,不应灵府杂膻腥。凭君为买金鸦咀,归去秋山制茯苓。”又道室杂兴云:“身是秋风一断蓬,何曾住处限东风。棋枰窗下时闻雹,丹灶崖间夜吐红。采药不辞千里去,钓鱼曾破十年功。白头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两卷中。”又道室即事云:“一簪残雪寄林亭,手把黄庭两卷经。琴调养心安淡泊,炉香挽梦上青冥。”张船山太史有仙才,可继太白、东坡两先生之后,喜读《黄庭》、《道德》诸经。有咏《道德经》诗云:“无儒无释况神仙,妙论凭空写自然。赞到犹龙犹恍惚,后人何处画先天。”咏《阴符》、《黄庭》诗云:“手点名香写道经,阴符抄罢又黄庭。胜看才士诗文集,播弄天机损性灵。”
刘道愚居士,号阳明。诵黄庭句云:“净几明窗只自知,黄庭一卷入深思。琴心弹破玄关理,静养溪山坐待时。”

昔吕祖赐紫霞诗,有“万里江山明月夜,开窗映雪读黄庭。”之句。其后紫霞感丹霞青霞两元君至云。受魏夫人托,授紫霞黄庭真本。举世间讹误,一一清证,以还秘阁旧观。并传科仪及天符云篆,真方外一大奇缘也。稣师事紫霞,亲见其盛。回头不觉二十余年矣。爰集黄庭成二绝句以志云:“殊途一会归要终,五色云气纷青葱。黄庭内经玉书畅,但思一部寿无穷。隐景藏形与世殊,扶荞性命守虚无。神仙久视无灾害,何不登山诵我书。”大江刘道稣始阳子识。
太上黄庭经重刊跋        抱道堂无名氏
上圣立教传经,阐扬道德真宗。本原真谛,导度众生。摆脱轮回,超离六道。以期同登大道,同乐天真。盖登道,非经引径不可。归真,则非修返本原不能也。《黄庭经》乃修真圣典。然因圣道,不易轻传,遗世甚少,真本难求,善注亦难得也。本堂本存此经真本上下两册,注解详尽而精微。吾人一本弘道之志愿,重刊发扬。但愿从此光大,有志者得悟迷津;有缘者渐入斯道。如登天之梯,若慈航之宝筏。则黄庭授受之功,太上度世之德,永垂不朽矣。是为跋。
李祖浅释黄庭内外景经二卷 终
李祖注黄庭内外景经合印本无派后学天乐子誊入电脑感悟诗
其          一
一卷黄庭细写斟,心根命蒂甚分明。岂仅不死延年药,胜过长生却老参。
其          二
越书越体越精神,长日三更到早晨。心境旷然无一物,晴空万里绝纤尘。
其         三
静守黄庭养谷神,果然愈活愈年轻。还多岁月无穷尽,自可前车掩后尘。
其         四
亮丽胸怀雪白心,虚空辽阔莫计程。千秋万劫犹瞬息,不尽先生变后生。
其         五
说素闻更忆素闻,遥赠黄庭二卷经。鱼跃鸢飞常活泼,逍遥阆苑与蓬瀛。
其         六
黄中通理甚分明,虚室何难集万神。抉破心肝连肚肺,冲开脑壳上空冥。
其         七
溺肛耳目尽藏神,逆转天涯海角心。碧落黄泉犹咫尺,千生万劫只倏瞬。
其         八
丹青紫与魏夫人,劳苦功高醒后人。点破黄庭内外景,惟留虚室净无尘。
其         九
录了黄庭识了心,万神朝祖拜天君。玉宸道体时时体,不复肾肝脾肺寻。
其        十
一卷黄庭添汇编,汇编从此更鲜妍。风流潇洒全世界,同享大同不老天。
略讥破点者
其        一
句逗不分尽一圈,古人标点太胡乱。仙机微露加破点,难出迷津殊可怜。
大意:偶翻古人遗著,不论原作或注解,不分逗号句号,都以一圈为志。忽然又发现许多破点,
不由随作是诗。
其        二
眉号华盖复明珠,裂石有声原句著。破点如何成眉号,加圈缝里岂非痴。
大意:内景经16页第二行李祖注中有“故曰有眉号。变明珠也。说明眉号下之圈(即。)是多余的,应略去之。
其        三
五九页中方所连,立方所动不自然。有无方所天注定,动采静封回味甜。
大意:第59页中有“不落有无不立方。所动而采药为黄婆。静而炼药为土釜。”我为之校正为“不落有无,不立方所。动而采药为黄婆,静而炼药为土釜”
其        四
堪羡方平隐市朝,弃官远遁为汉糟。若成隐士与朝见,岂不胡缠思绪淆。
大意:此诗是指出97页中破句之误。查原文之“方平隐市。朝见汉室将颓。弃官远遁。”应校正为“方平隐市朝,见汉室将颓,弃官远遁。”类似情况尚多,未便一一指出。
其        五
聊为指出解心焦,颠倒沾粘叹寂寥。若说养猪如老鼠,笔锋锥利罪难逃。
其        六
既然猪个都如象,岂不鼠瘟尽免了。毕竟主人堪喜悦,何须破点发牢骚。
注:上诗两首,是记某才子为养猪户主写对联的笑话。说明破点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把原来的善意祝颂之词,变为恶意的讥讽咒骂之语。特抄原文与破点如下:“养猪大如象,老鼠个个瘟。”一经破点便变为“养猪大,如象老鼠,个个瘟。”岂不使人烘堂大笑。奉劝世人,切莫不懂装懂,乱加校点。
记无能的自嘲(捧不起的刘阿斗谈起)  2007年7月29日
其        一
捧不起兮摔不烂,阿斗不愧叫刘禅。糊涂到死常安乐,智慧聪明谁得全。
其        二
不出茅庐确是贤,聪明施尽也徒然。死尸吓走活司马,长叹七星灯下眠。
其        三
逐鹿中原多少人,忠奸到底死留名。秦王汉武空千古,秦桧岳飞彻万今。
其        四
帝王将相甚聪明,谁不卿卿枉送命。有始大都无结局,长生不老有谁曾。
其        五
忽尔年臻八四翁,难伸难屈学愚公。移山填海志无了,一卷黄庭永记胸。
其        六
从斯拙智学糊涂,万有俱空独信无。节食俭衣无别事,晨昏长抱闷葫芦。
其       七
先天一炁有谁怜,只似一丝口鼻间。抱卵不移无间断,凡夫都可作神仙,
其        八
一丝牵动踵阴门,顶足交流性命根。九窍百骸都反本,五藏六府尽归心。
其        九
灵山塔下住吾心,反息循空听水声。及到神凝呼吸断,方见自己活观音
其        十
我命由我不由天,抱定一丝了万缘。上透昆仓牵海底,长生不死永延年。
十        一
黄庭一卷莫忘怀,性蒂命根彻底抓。诸景全忘无一物,惟居虚室寿无涯。
十        二
黄中通理甚分明,诸景纷陈着万神。一炁回流万物灭,至斯始见自天真。
十        三
活死人怜死死人,须趁尸在作仙人。莫教荒草长埋日,且趁身存活葬心。
十        四
茅庐未出定三分,六出还兼七纵擒。出师未捷身先死,千古空留诸葛名。
+       五
诚愿心甘作阿斗,黄庭一卷记心头。但祈撒遍全天下,都与神仙挂上钩。
十        六
男女仙人聚一堂,无分老少永健康。万古千秋常不夜,黄庭经放白毫光。
附破迷劝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范,忍辱谦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安分守己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它人过失扬。谨慎应酬须仔细,耐烦作事好商量。
多藏财物他人享,广积阴功后泽长。罪业难宽奸妇女,鬼神庄重孝爹娘。
从耒硬弓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定因闲口舌,招尤总为热心肠。
是非莫管分彼此,好歹何须论短长。争产争银殃早伏,行善修德福无量。
吃点亏时无大害,学些呆处有何妨。荣华总是虚花事,富贵尤如梦一场。
老病死亡谁可代,忧愁苦恼自承当。人虽奸巧夸伶俐,天自高头作主张。
曲径邪行真地狱,公平正道即天堂。奸雄欺世神难恕,刻薄人家后不昌。
一服保安和气散,两端勤俭训儿方。休斗胜来莫争强,百年一梦醒黄梁。
恃强凌弱朝朝闹,人祸天灾日日忙。转眼白头人易老,荒丘坟墓是家乡。
劝君及早回头悟,积善修行策最良。善气充时诸恶戒,消灾延寿姓名香。
后学艇帆子云水道人敬录
西派后学天乐子陈映宗引作《黄庭经》斋心颂,并作诗曰:
其         一
八十三龄转眼中,浮沉浪里若飘篷。善庥恶殛皆亲见,男盗女猖几得蒙。
朗读破迷歌一遍,分投内外景千封。心宽意洽常行善,不老长生不是梦。
其         二
黄庭遥胜醒迷歌,打破砂锅判佛魔。大肚能藏天地阔,细针可显宇宙空。
无忘寤寐踵呼吸,不落色空入扁傍。摩顶方踵竟日里,天长地久谷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