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裁者的迷宫奖励:郑板桥诗画及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58:27

 

 山    居

 清·郑燮

 一间茅屋在深山, 白云半间僧半间。

 白云有时行雨去 ,回头却羡老僧闲。

 

 《板桥题画竹石》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

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 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

不能归享。   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

味,历久弥新乎?     

     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

                                                    

                                                     竹 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效李艾山前辈体

(清)郑板桥

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一片梧阴,何处秋声起?

 

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

(清)郑板桥

十载杨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赋诗送贼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被罢官后,靠卖画为生,尽管他的字画很好,但因无权无势,也卖不出好价钱。

一天深夜,郑板桥被一阵声音惊醒,只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不好,有贼。但郑板桥没有惊叫,而是轻轻吟出两句即兴诗:“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近我门。”那小偷一听趴在地上不敢吱声。只听郑板桥继续吟到,“诗书腹内藏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他说的的确是实话,那时郑板桥刚被罢官,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偷。

小偷转身溜出房间,这时,身后传来“出户休惊黄尾犬,”小偷一听,那就只好爬墙喽。当他刚翻上墙头,又听见“越墙莫损兰花盆。” 小偷转头一看,墙头上还真有一盆兰花,那可是郑板桥的心爱之物。

小偷慌忙越墙逃跑之间,不小心还是碰掉几块墙砖,惊动了郑板桥家的黄狗,追上小偷咬住不放。郑板桥赶忙披衣出门,喝住黄狗,把小偷送出院门,最后又吟送了两句诗:“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机智而嘲讽的诗句,使盗贼羞愧难当,于是撒腿逃之夭夭。

 

                                        郑板桥的长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中有余钱,瓴有余酿,瓮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活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俗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内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强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沁园春•恨》

清·郑燮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颠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郑板桥(1693~765) 清朝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寒

微,自幼丧母,由后母抚养。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请赈得罪上司而

被罢官。郑板桥为政清廉,有才干,关心人民疾苦。罢官后居扬州,以书画

为生。

     

      擅兰、竹、松、菊、石等,尤以兰、竹著称其师法石涛

吸取徐渭、高其佩等人的创作思想和笔意。其画构图注重剪裁,崇尚

洁,以侧锋画兰、竹,笔墨潇洒纵逸,苍劲豪迈。其画通过题跋诗文,表

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具有新意。其画论主张对所绘对象作直接观察,抒

个人的真情实感。

      

       其书法在行、隶之间,以画法作书、结体,行款纵横错落,整整

斜斜,人称“乱石铺街”,自称“六分半书”

        

           郑板桥工诗文,为文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

章,不可作奴才文章”。其诗能反映、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其文

真率自然。

    

      有《郑板桥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