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之旅进藏迅雷下载:郑板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37:53



郑板桥当官“怪招”迭出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他们书画艺术不流于俗套,且风格独特。尽管这“八怪”所指何人有不同的说法,但其中都有郑板桥的名字。这是因为,不管从声望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郑板桥都是“扬州八怪”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1693--1765),字克柔,江苏兴化人,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山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

 

事实上,郑板桥不但在艺术上独辟蹊径,有其怪异之处;在为人处世上,也常常与众不同。尤其他在山东潍县做知县时,为政办案,都有许多“怪招”。

 

 

巧计妙法惩盐商  

 

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郑板桥从山东范县调到潍县任知县。潍县地处渤海南岸,自古盛产海盐。然而具有丰厚利润的盐业却多被官府和盐商霸占,百姓的生活异常困苦。为了谋生,一些穷苦百姓只能偷偷地贩点私盐救急,却常常受到盐商的欺压。对此,郑板桥非常气愤。他在《潍县竹枝词》中写道:“绕郭良田万顷赊,大都归并豪富家,可怜北海穷荒地,半篓盐挑被人拿。行盐原是靠商人,其奈商人又赤贫。私卖怕官官卖绝,海边饿灶化冤磷。”

 

有一次,某盐商将一个贩私盐的小贩捉到,扭送到县衙要郑板桥处置。郑板桥本来就痛恨这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盐商,但碍于当时的法律,他又不能不管。他见那小贩衣衫褴褛,形容凄苦,知其为穷苦良善之人,顿生怜悯之情。于是他心生一计,对那盐商说,我要对他严加惩罚,给他戴枷示众。那盐商听了十分高兴。于是郑板桥命人找来芦席,编成一个高八尺、宽一丈的大枷,中间挖一圆孔。他又画了许多竹子和兰花贴在枷上,然后让小贩将头钻进大枷的圆洞中,站在盐商的店门口示众。大枷将盐商的店门口堵得严严实实,前来观“示众”的人山人海,一天到晚络绎不绝,使盐商无法营业,损失很大。过了不长时间,盐商就受不了了,只得苦苦哀求郑板桥,撤销对小贩的惩罚。郑板桥见打击盐商的目的达到,这才撤掉大枷,释放了小贩。从此,盐商对小贩的欺压便有所收敛。

 

 

明断僧尼风流案  

 

郑板桥虽是封建官吏,却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但他的思想比较开明,对一些封建旧礼教敢于大胆反对。

 

据《小豆棚杂记》记载,在潍县某处,有两处庵寺“门当户对”,僧尼比邻而居。有一对妙龄僧尼经常来往,日久生情,不免坠入爱河。有一次,他俩约会时,被当地好事者捉到,以“有伤风化”为名,捆绑到县衙,请求县太爷发落。郑板桥升堂后,问明来由,见二人老实本分,并非淫荡之辈,遂生同情之心。他想,妙龄少年,男欢女爱,此乃人之常情,何罪之有?纵是僧尼,也免不了七情六欲,也要食人间烟火。想到这里,他对二人既不打,也不骂,在征得他俩同意的情况下,令二人还俗,结为夫妻。怕空口无凭,他又取来纸笔,郑重地写下判词:“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祧。从今入定风归寂,此后敲门月影遥。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

 

 

戏送“厚礼”刺钦差  

 

郑板桥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一向自律甚严:“人皆以做官为乐,我今反以做官为苦。既不敢贪赃枉法,积造孽钱以害子孙,则每年廉俸收入,甚属寥寥。苟不入仕,鬻书卖画,收入较多于廉俸数位。”(《家书》)同时,对那些以权谋私、坑民害民的官吏,他又十分痛恨。他把贪官污吏比作残害百姓的豺狼:“豺狼到处无虚过,不断人喉抉人目”(《悍吏》),每遇他们敲诈勒索时,便毫不客气地予以“回敬”。

 

有一次,一个钦差大臣到山东视察,在各地明里暗里地受贿敛财。当他来到潍县时,虽知郑板桥为官清廉,仍不肯罢休,千方百计地作出暗示,想从郑板桥这里捞点“外快”。郑板桥也心领神会,待钦差要离开潍县时,便派人给他送去一个大礼盒。钦差见大礼盒沉甸甸的,料定里面一定装了不少白银。待送礼人走后,他兴高采烈地打开礼盒一看,立即傻了眼!原来,食盒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一些潍县特产大萝卜!里面还附了郑板桥写的一首诗:“东北人参凤阳梨,难及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

 

钦差看了又气又恨,想报复郑板桥,但又苦于一时抓不到把柄,只得哑巴吃黄连,把一腔怒气憋在心里,灰溜溜的返回京都。

 

    从以上点滴趣事可见,郑板桥确实很“怪”。但他的怪,既非旧官僚的古板偏执,也非新官员的虚伪作秀。它是对贪腐的仇视,对弱者的同情,对百姓的关心,因此深得民心,合乎民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