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局mp3打包:再谈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22:22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悟道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是不是说悟道之后立刻就要死去?当然不是。孔子的时代,人的生命朝不保夕,战乱、灾荒频仍,自十五岁至五十岁的男子,随时都得从军打仗,一死就是成千上万人。人生苦短,在有限的生命里,如果“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那将是人生最大的悲剧。道家说:“人生如白驹过隙。”佛家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孔子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易经》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学它,就可以明“天道”、“人事”。是以孔子晚年学《易》,韦编三绝。在当今时代,人生是无比的忙碌,以致活的跟蚂蚁一样的累,人跟动物变得没有区别。忙是什么?即是“心亡”也。亡,一般指“死去”,即死亡;也可表示“遗失”,如歧路亡羊。如果忙是指“心死”,那么,人连心都死了,还有什么好活的?行尸走肉而已。哀莫大于心死!如果忙是指“心遗失”,那么,孟子说过:“为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放心”,即是“亡心”,即是“遗失心”。人一定要把遗失的心找回来,把濒死的心救过来。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求道,这样才会无悔人生。当然,儒家所求之道,主要顾及“人道”;而道家所求之道,主要是指“天道”;而佛家所求之道,是超出人天之外,成为“无上正等正觉”。其实,儒释道三家本为一体,皆可证得无上正道,只是因人制宜,方便教导而已。如治病与药,因症而异,没有一粒灵丹包治万病的。但是,一法通,万法通。只要一门深入,儒释道三学皆可令人转凡成圣。所谓,殊途同归也。从其他方面来说,人的最大痛苦,在于无明(愚痴)。而一旦真正得道觉悟,则最难在于教化。对牛弹琴,并不困难;难在对聋弹琴!又譬如“喻色于盲”,将是何等艰难!你再怎么解释,盲人是永远不会知道真正的颜色是什么样子。“上士问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闻道。”孔子悟道后,教学数十年,却仍无人知其心意。故其曾多次感叹“知我者,其天乎?”所以释迦牟尼菩提树下悟道后,首先想的是即刻证入涅槃,最后为了教化众生,才继续示现人间。孔子的“朝闻夕死”之说,或许与释迦有同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