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七十二术txt下载:百岁教授的长寿“四方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5:05:24
103岁高龄的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南开大学教授杨敬年,至今仍“自理”、“自主”地生活,读书、著作不辍——

  杨敬年1908年出生,湖南汨罗人。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发展经济学创始人,南开大学财政学系创办人。1936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1948年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译有《英国议会》、《白劳德修正主义批判》、《不稳定的经济》、《经济核算制原理》、《经济分析史》及《垄断资本》等;曾任南开大学经济系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学会常务理事等,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收入《大洋洲及远东地区名人录》;1998年,90岁高龄的杨敬年依然笔耕不辍,翻译完成英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百岁时撰写《期颐述怀》一书,回顾其百年人生。

秋日的午后,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杨敬年教授拄着拐杖向我们缓缓走来。落座之后,他将拐杖放在茶几上,和我们攀谈起来。看着这位百岁老人,我们迫不及待地问起他长寿的秘诀,杨敬年没有让我们失望,他将自己沿用百年的健康理念总结为四句话:“坚持每天锻炼,合理饮食起居,健康心理状态,不断运用大脑。”

  坚持每天锻炼

  杨敬年笑言自己只有眼和腰不舒服,但都没放在心上。“我要感谢我的眼睛,让我用了100年,如今还留给我几分光。我还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久站,但不妨碍我运动。”每天早晨,杨敬年都会进行40分钟的运动,练练歇歇。“蹲起我能做10个”,杨教授有些得意地说道。或许这对一般人来说不算什么,但杨敬年已是百岁高龄,腰也不好,能做到这样已属难得。“运动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一天不运动就跟没吃饭一样。”年轻时,杨敬年喜欢骑车、打网球、骑马……即使是在牛津大学深造期间,在赶论文过程中,他也会抽出时间用散步来缓解疲劳。1948年,杨敬年回到南开大学后更是天天做早操。1974年到1994年这20年里,他还每天坚持做针对穴位的“回春健身操”。此后由于不能久站,他又改为 “312”按摩法。杨敬年面对我们的疑问解释道:“‘3’是人体的三个穴位,‘1’是腹部,‘2’是两条腿。”

  合理饮食起居

  在日常的饮食起居方面,杨敬年教授的生活很规律,即使到了晚年,也依然如此。“我每天凌晨3点起来看一个小时的书。看完书之后简单地活动活动,然后再睡一小会儿就起来吃早点,中午也休息一会儿,晚上看完新闻和天气预报,8点钟就睡了。”

  对于饮食,杨敬年也有自己的考量。比如早餐,杨敬年说道:“牛奶里加入燕麦片和蛋白质粉,还有一个鸡蛋和两个小豆包,量不是很多,但营养很丰富。”在吃的方面,杨敬年坦言自己没有特别的要求,“做什么吃什么”。至于睡觉,22点到凌晨3点这段时间杨敬年一般用于睡眠,凌晨3点到7点这四个小时是他精神最好的时候,因此,他将这段时间用于工作。

  健康心理状态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而杨敬年也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告诉我们:“我对政治、婚姻、做人都遵循儒家思想——道德高于一切,对其他很多事情都是遵循道家的思想——满不在乎。”杨敬年的人生道路正是遵循这两个原则。在“文革”时期,杨敬年曾背负“右派”的标签走过20年;1974年,妻子突发脑溢血而终身瘫痪;两年后,独子病逝……面对这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杨敬年都挺了过来,凭的就是自己的这两点原则。

  有人觉得好心态要依靠先天的性格因素,杨敬年却不这样看。“要有文化,有哲学修养,心理才能健康。”他告诉我们,“我从小就读四书五经,到13岁就能全部背诵下来,能写一些古文。”杨教授用他的亲身经历诠释了获得健康心态的方法。“要多读一些中国古典书籍”,他告诉我们:“有了文化修养才能站在高角度看问题,指导行动。”

  不断运用大脑

  杨敬年到86岁的时候才离开讲台,而后的两年他还在写书,90岁时还翻译了《国富论》……如今他已103岁,虽然视力下降,但还每天坚持看1小时文章,他说:“我得把它们打印出来,把字放大,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除了看文章,杨教授最大的休闲方式就是看电视剧,而且他更喜欢用DVD看喜欢的影片,说着还和我们交流起来,“《雪豹》你们看过吗?我最近正在看,感觉挺好的。看电视剧就像体验生活,体验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情。”杨教授善于用脑,连看电视剧也要思考一番,难怪他以现在的高龄谈起话来还能逻辑分明,丝丝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