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畜女子监狱三邦:美国正在导演一场新的货币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2:50:07

美国正在导演一场新的货币战争

王燕

来源:环球视野


    “对中国下手,绝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的问题。”宋鸿兵在《货币战争》一书中的预言,在2010年春天似乎正渐渐成为现实。


    通过欧元危机解决掉了欧洲意欲重塑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威胁后,被一路捧上天的人民币终于成了美国的下一个目标。


    强大的外汇储备、宽松的货币政策、疯狂上涨的房地产价格……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经经历的,如今中国正在经历中,连来自美国的本币升值压力都如此相似。“广场协议”25年之后,人民币正成为美国刀俎下的“鱼肉”。


    “美国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金融专家吴念鲁说。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指出“中美汇率已经进入实战状态”。

        美国点燃货币战争

    当下,全球外汇市场正处于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货币贬值”被迫成为各国货币当局干预汇率的非常手段。先是日本政府进场干预日元汇率,然后泰国、哥伦比亚、巴西、韩国、越南先后投入到这场汇率大战中。


    而造成这次全球利率和经济面临混乱局面的,正是美国。近期以来,以撇债和刺激出口为目的的美元贬值意愿突出,跌跌不休的美元贬值加剧了其他货币的升值压力。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贬值以保全国内经济的如意算盘牺牲的是他国的利益,爆发汇率战以至贸易战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


    显然,美国便是点燃这场货币战争的祸首。今年以来,美元发动全球货币战争的意图十分明显,先是欧债危机风声未过,欧元却对美元升值,随后是日元对美元创15年新高,近期美元的矛头又对准人民币和其他亚洲货币。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称,美国的负债率越高和美国国债海外持有者持有越多的话,美国通过通货膨胀方式来撇清债务的动机就越强。


    而通过预设某种货币升值,加速热钱涌入炒作这种货币快速升值,其后再在热钱撤退过程中造成这种货币极度过剩,最终迫使这种货币严重贬值、丧失信誉,则是美国发动货币战争的路线图。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逾2.4万亿美元,其中70%以上以美元形式储备。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认为,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每升值1%,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将产生约168亿美元的损失。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最终如美国所愿升值40%,那么中国外汇储备中仅美国国债一项就将损失约6720亿美元,也就意味着中国所持美国国债的80%将不翼而飞。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在现实中,金融界专家算的这笔账非常实在。由于中国2.45万多亿国家外汇储备中的60%以上,购买了美国资产——美国国债及其他债券、证券,总额约为1.5万亿美元。这些债券均用人民币折合美元后购买而且始终以美元估值,这些美元资产都是中国银行已经支付人民币购买的,因此,其实际资产量将因人民币升值及美元贬值而发生大幅度缩水。


    美国政府声称,人民币币值目前被低估40%以上。这就意味着,美国将施压要求人民币最终升值40%,这样一来,中国所持有的美元资产将自动减少40%,即每1万亿美元资产自动缩水4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民资产损失近3万亿人民币。这个数字接近于中国2009年GDP总额的10%。


    这似乎印证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所发表文章的观点: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持续贬值,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预计遭受的投资损失最终恐达20%至30%以上。中国已经使它自己陷入了一个美元陷阱。


    克鲁格曼的话一点不假。美国人一直把自己的贸易逆差和庞大的赤字归咎于中国的汇率问题,实际上也是企图转移国内经济疲弱和复苏缓慢尖锐矛盾的一种方式。美国是吃准了中国,如果美国国债大幅缩水,中国所持美国国债不仅打了水漂,还可以拖垮中国经济。所以说,成为美国最大“债主”并非是中国的福分,相反还会让中国成为对方敲打的对象。


    美国人深知,中国买美国国债,最怕的就是美元贬值导致美债缩水。明白了这一点就该清楚了,当美国人要求中国增加购买他们的国债时,叫中国是他们的“战略伙伴”也好,当美国人抨击中国的金融和货币政策,要求人民币升值时,叫中国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也罢,都是出于他们自身利益的考量。

    前车之鉴:日本教训值得借鉴

    没有房子,却仍然需要每个月偿还房贷,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过日元升值导致的那场经济危机的日本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今年56岁的木村就是其中的一员。1987年,木村在一家大报社上班,年薪是现在的两倍。那年,他花9000万日元(100日元今约合7.57元人民币)买下了位于东京市中心的一套三居室公寓。


    虽然现在看起来,房价高得离谱,但是木村当时完全承受得起:房价只是他9年的收入总和。更重要的是,1984年时,这套公寓还只卖6000万元。在日本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房价被普遍认为还会涨。


    “现在的中国人和当时的日本人一样,认为自己的国家处在一个上升通道中,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一位当年的亲历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上百万人从事房地产买卖,人们花超过自己年收入10倍还多的钱买房子,向银行贷款。地价与房价越涨越离谱,但人人都相信:不动产投资一定赚钱,土地价格只会涨不会跌。到最后,买房的人眼睛眨都不眨,不像买,像抢。”日本丸红商社地产业务负责人井阪忠明回忆说。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年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股市暴跌了70%,房地产开始了连续14年的下跌。


    木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失去了工作,当时他还欠银行5000多万日元的贷款,由于无力偿还,公寓被银行没收。至今,木村仍然在还这笔贷款。而他当年的房子,现在的售价只有2500万左右。


    对于日本经济泡沫的成因,虽然尚存一些争议。但是回看历史,泡沫的产生与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难脱干系。
    1985年前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高速成长已经引来了美国的不安。日本出口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日美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正式结束了美国长达70年债权国的辉煌历史。


    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经济,美国开始通过一些政治手段压迫日元升值。1985年9月,美、日、法、英和联邦德国五国财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前美联储主席沃克回忆说:最令人吃惊的是当时日本的大藏大臣竹下登,主动提出允许日元升值10%以上。


    “日本政府对当时美国日益上升的保护主义感到惊慌,准备接受一次日元的大幅度升值,以缓解对美贸易关系。”前日本银行行长天丰雄后来这样解释这次让美国意外的“大度”。此后,在美国强大的压力下,日元兑美元迅速升值: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


    为抵消日元升值给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大幅降息。而被日元升值打击得元气大伤的日本出口商为弥补亏空,纷纷从银行低息借贷炒股票。日本股市三年之内涨了300%,房地产也涨幅惊人,东京一个地区的房地产总值就超过了当时美国全国的房地产总值。


    由于日元升值,美元贬值,很多日本人为自己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的疯狂购买而沾沾自喜。1989年,日本三菱土地公司甚至重金收购了美国最高的建筑洛克菲勒大楼,“购买美国”的声音喧嚣一时。


    巴黎的马赫索大道上,一批又一批挎着相机、旅行者打扮的日本人成群结队地涌进了爱马仕、古驰、夏奈尔或路易威登的店铺。他们腰部鼓囊,脸色红润,兴奋地东张西望。几个日本人费力地从挑花了眼的同伴中挤出身子,指着货架上精心陈列着的气质高雅的皮包,手指在空中斩钉截铁地划出一道直线,大声嚷道:“这一排全要了。”


    这个场景发生在1976年。当时,日本经历了高速增长,正以眩目的姿态招来世界关注。


    一切看起来何其相似。近三十年后,兴奋的表情再次出现在巴黎的奢侈品店中,只不过,面孔由日本人换成了中国人。但在当年的日本,危机却正悄悄袭来。


    1989年初,为了防止泡沫进一步扩大危害日本经济,日本开始提高利率,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日本股市由最初的下跌,变成恐慌性出逃。股市暴跌,地价急剧回落。股市的崩溃迅速传导到银行业、保险业,直至制造业。“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许多家庭的财富化为乌有,许多人因偿还不了债务而自杀,日本经济从此陷入了长达二十几年的衰退。在高峰期,日本的GDP相当于美国的71%,2009年,日本的GDP只相当于美国的35%左右,比1980年的38%还要低。

       为维持美元地位打压别国

    汇率可以说是美国打击对手驾轻就熟的手段了。上个世纪,拉美、日本、东南亚都曾经在美国的汇率和货币攻势下陷入过危机。


    与那一轮货币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压这些国家良好的发展势头不同,此轮对人民币“开战”,包括之前运用隐性手段打击欧元,美国的主要目的都是维持美元的霸权地位。“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痼疾,是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美国想通过打压别国,拖延国际货币体制改革,维持美元地位。”吴念鲁说。


    早在2008年8月,研究外汇很多年的谭雅玲就曾告诉记者,此次金融危机,对欧元和欧洲的伤害最大。她认为,美国通过货币的优势,在调整自身经济的同时,连带使欧洲陷入困境。


    “美国如果不能让自己比别人好,便可以让别人比它差。”谭雅玲说。


    此后一年多,在各种国际会议上,欧洲多次表达了想趁金融危机重塑国际金融体系的想法,并因此与美国争议颇大。最近几年,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也只有欧元。


    而今年1月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突然使欧元变得岌岌可危,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甚至做出了“欧元20年内消失”的预测。


    “欧元危机背后掺杂了更深层较量,即美元与欧元主导权较量的‘货币战争’。美国更乐意看到欧元的‘衰落’,以继续维持美元的国际货币支付地位。”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一位专家告诉记者,欧元出了问题,更是让美国在提人民币汇率问题时显得有恃无恐。

    中国情状不如当年日本

    很多学者都在中国经济上找到了日本当年的影子:同处于增长的黄金时期;市场对于货币升值存在强劲预期;金融环境比较宽松,尤其在宽松银根、低利率政策方面,中国经济与日本当年情况十分相似。在2005年到2008年,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后,中国也开始出现房地产和股市大幅上涨的现象。从外部环境上看,美国现在对中国经济的吹捧与当年先给日本经济戴上“高帽”也不无二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处于持续的高速发展时期,以美国媒体为首的西方媒体对日本经济奇迹进行了全方位的热炒。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79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傅高义推出一本名为《日本第一》的书。书中称,战后日本在许多方面已超过一直以世界老大自居的美国。


    伴随着日本经济继续高速发展,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像美国学者哈维在《硬币的金融学校》一书中写道,日本正在对美国进行和平占领,在不久的将来,日本人将占有美国人的灵与肉。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的这些年,西方舆论也经历了从“威胁论”到被要求“拯救世界”的“责任论”的变化。


    根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2009年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的崛起”成为过去10年中的世界头号新闻,其受关注度甚至超过了伊拉克战争和“9•11”事件。


    美国《福布斯》杂志在2009年12月更是直接打出了“中国已是超级大国”的标题。与此同时,冀望中国在金融危机中“拯救世界”的声音贯穿了2009年,要求中国做“负责任的经济体”的声音也经常出现。


    “先是威胁论,然后要你负责任;先是捧你,最后杀你,这是美国惯用的套路。”吴念鲁说,但中日还有很大的不同。


    当年日元已经属于国际货币,可以兑换;日本的海外资产非常多,这些都是眼下的中国不具备的。同时,日本的GDP峰值时占到全球总量的17%多,而中国现在尚不足10%。


    “日本当年的资本市场比我们发达,金融体系比我们健全。”吴念鲁说,中国的实力还不如日本,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更不能屈从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