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影实录是真的吗: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51:37
金洲随笔:课堂教学的N个细节(14)2007-06-03 22:08, 郑金洲, 1054 字, 1/124, 原创 | 引用春暖花开的时节,教室的窗户开着,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正在给四年级的小朋友上课,一支蝴蝶飞了进来。一位同学首先看到了这只美丽的花蝴蝶,在他的小声惊呼下,其余的孩子也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这支蝴蝶。课堂上一阵骚动,几乎没有人还能关注教师的讲课。教老师看到这种场景,灵机一动,说道:“同学们,大家看,小蝴蝶也来听课了,它是来看看哪些同学在认真听讲,哪些同学没有仔认真听讲,下课后我们在讲评一下。”话音一落,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转向了教室前的黑板,几乎没有再被这只蝴蝶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飞进教室的蝴蝶

郑金洲

 

春暖花开的时节,教室的窗户开着,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正在给四年级的小朋友上课,一支蝴蝶飞了进来。一位同学首先看到了这只美丽的花蝴蝶,在他的小声惊呼下,其余的孩子也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这支蝴蝶。课堂上一阵骚动,几乎没有人还能关注教师的讲课。教老师看到这种场景,灵机一动,说道:“同学们,大家看,小蝴蝶也来听课了,它是来看看哪些同学在认真听讲,哪些同学没有仔认真听讲,下课后我们在讲评一下。”话音一落,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转向了教室前的黑板,几乎没有再被这只蝴蝶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教师的教学机智体现出来的了,借助于这种机制,学生的注意力扭转了,课堂恢复了原有的秩序。课后,不少听课的老师对这位教师课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发表了赞许性的意见,觉得这位老师具有应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当时,我说了几句不大中听的话:这件事情的处理,反映了教师的机敏与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但这种处理方法并非没有可商榷之处。首先,老师面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同学,按照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完全知道小蝴蝶是来干什么的,是来看谁听讲吗?肯定不是。其次,老师承诺课后讲评一次,讲评了没有呢?没有。换句话说,老师的承诺没能兑现。一定程度上,老师是用一种带有欺骗性质的手法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意无意之间,向学生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一个人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目的达到了,也就可以了。

我总觉得,课堂上没有哪一个问题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大量的问题是两难性的,是进也难退也难左右为难的。上述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假如认为这样就解决问题了,没有发现隐含着的其他问题的话,那么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就局限在“不诚实”的水平上了。课上大量问题是“按下葫芦起来瓢的”,老师既要看到葫芦,也要看到瓢,尤其是要看到正在浮上来的“瓢”。认识到“瓢”的存在,才有可能认识到要进一步解决“瓢”的问题;如果认识不到它的存在,也就谈不上问题的解决了。教师解决问题的水平就有可能永远局限在“葫芦”的水平上。

课堂对教学智慧的挑战是巨大的,一个教师穷其全部智慧有时也难以应对来自于课堂上的压力与挑战。教师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敏锐地察觉到还存在的其他问题,并且着力对后者进行思考与探索。在问题的深入探究中,形成自己的智慧和独到的教学本领。不浅尝辄止,不将问题解决限定在表面水平,才能引向问题的深层研究,才能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