葳蕤怎么读:生死本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4:04:06
 提出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两个概念的,是心理学泰斗级人物——弗洛伊德,他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死本能”的概念与“生本能”相对,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生本能表现为自卫,繁衍,出于自我保护和壮大的原则。而死本能却恰好相反,表现为攻击破坏和毁灭(包括对自我的)。生与死的本能我们都与生俱来,也终此一生不会变。这是人心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两种种本能力量。

生本能是指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和繁衍壮大本能。具体表现为你的性欲,性冲动和性交能力以及自我躯体保护和心理保护。比方说:看到适当的异性,会引发起你的性冲动,想与之性交。这就是你的生本能的体现。不要以为这个念头很肮脏,这样的念头无论男女都会有。这只是人的生本能的很正常的体现,只要还是在生育年龄阶段的人,无可避免的会有这么一个“滥交”的冲动念头。自我躯体保护比较的容易理解,就是当发生危险的时候,自己会意想不到能做出保护自己的行为。就好象要往下掉的时候,力气增大的N倍,紧紧抱住东西不让自己往下掉。这其实也是你生本能的表现.人们常说的本能。而心理防御机制就复杂多了,但都是出于保护原则。比如自己喜爱的人死了,内心会一下接受不了这个信息,继而会先否认,说那是假的,没有死。这个心理防御机制我们叫做否认,在这里的表现是是为了避免打击过大,好让心理承受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再慢慢接纳下来。总的来说,生本能就表现为使自己不受伤害和繁衍。

而死本能却恰好相反,表现为攻击、破坏或许是自我虐待、毁灭。与使自己“生”作对。在这里我想先问一下大家:你们有没有在看到绝美景色时候会产生一种可能会希望个体消失、消融在景色中的冲动?在爱情关系中,情侣在做爱时达到了极度高潮体验,也会有种‘如果死在此刻就好了’的感觉?又或是曾经有过从高处跳下的冲动么?曾经想投身飞驰的车流么?曾经不可遏抑地想到自己被溺死、被刀割的场面么?虽然以上的种种都是冲动性质,你未必会实现这种冲动,不过以上的这些一刹那出现的念头种类,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的出现过。而这些种种表现,其实都是你的死本能作崇。死本能的向外体现表现为伤害人,这个通过以战争为最高形式表现出来,而对内的发展就是自残行为。心理机制也是防御,是逃避和放弃的防御机制。总的来说,死本能就是表现为毁灭,无论是自我的还是对外的。这里多说一句:和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极度渴望死亡的病态心理不同的是,瞬间的死亡冲动更接近于一种人类特有的情感。而抑郁症的患者,是因为生死矛盾念头的较量.
生死这两种本能的能量非常的巨大,如果事实瞬间释放的话,其能量之大简直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人很多时候都是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稍有一点遏止不住的冲动死本能能量比生本能要大的话,恐怕就会由生入死,这些都只是介乎一念间。生是死的原因,死是生的原因,二者互为因果,生死本能互相制约、互相转换都统一灌输在人一生的心理发展中。生本能有时会制约死本能的作用,比方说在危险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自虐和自残的行为,有时候惩罚性的刺伤自己,但是当疼痛产生的时候,你的生本能又产生作用了,让你觉得生命的可贵,又制止住了自残的行为。这就是你的死本能在释放的时候遭遇到生本能的阻击制止,既有效的释放了你的潜在的死的能量,又避免了你真死。从而有效的使你的生死能量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而生本能也会受死本能制约,比方说你会莫名其妙的会有走向彻底的真正的宁静(死)的冲动。人的一生,就交替的发展这两种心理能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不同的情景之下,这两种本能的不同的表现。

弗洛伊德又给生命本能取名为厄洛斯——希腊爱神之名,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五比特。它直接被包含在“原欲”里。它是每个人身上的创造力量和肯定力量。它也包含所有的自足和自卫的欲望。
生本能一如其名是个人力量的来源,它坚强地袒护生命和代表生命的每件事物。
哉们时常读到一些不平凡的英雄事迹,这些英雄竟然能在看似绝望的情况下坚持抵抗,而获得最后的胜利。有些人半疯狂地在沙漠里流浪了几个星期而遇救;有些人躺在木排里又渴又饿,却能在太平洋上飘流一个多月不死;有些人受到惨酷的刑罚后仍然活着,这些都是生命本能发挥力量的戏剧化的例子。它也常表现在我们的快乐,野心、亲人感,爱、乐观主义以及生活的其他方面上,只不过这一些时候的表现比较不明显罢了。

“死本能”是什么?
按照弗洛伊德的主张,死亡本能的学说是多数人特别难以接受或了解的。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而达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这个自毁的冲动(还是按着弗洛伊德看法)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改转了方向。不过有时候生命本能失去这种力量,这时死亡本能可能借着“自杀”方式表现出来了。
莎士比亚盼《哈姆雷特》剧本里有段台词是以“生存或不生存(死亡)……”开头的。这里他提出了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死亡对人类具有吸引力。他也提出了为什么结果也许又不那么吸引人的一些理由。哈姆雷特王子对“不想寻死”所提出的理由,是那紧护着生命并且保卫着它的生命本能。
生命本能迫使死亡本能以各种形式伪装起来。如果得到强烈的自毁的愿望,会无法抗拒而使得一个人不能不自杀。否则,这个人顶多只可能成为一个被虐待狂,一个享受自己身心痛苦的人罢了。他或许也可能把所有“毁灭能”的方向转向外界,而成为侵略性的人、虐待性的人,甚至也许是个谋杀者。
在同样的压力下,其他的人可能就既溺于酒或药物,也可能变得时常容易发生意外。甚至于一个人的不能坚守工作,可能正是表现这种压力的巧妙形式呢!如果要提提较广泛而似乎无关的表现方式,咬指甲的习惯就是一个。
一般人都承认死亡在某种环境状况下是诱人的。比如说在一个人有绝症缠身时;但若是要说服人们相信在普通情况下死亡也一样地吸引人(即使不是这样明显)可就不易了。不过在弗洛伊德提到死亡本能以前,早有一些人谈论到死亡的诱惑了。
  例如:
  莎士比亚。
  死的震击似爱人的技巧
  它是伤害者
  也被欲求着
  约翰.济慈:
  我在黑暗中谛听多少次,
  几乎爱上了安逸的死亡;
  在诗思里,轻唤他的好名,
  求他把我一息带往天上,
  如今死去似乎最为富丽
  在午夜里溢然魂离人间…

你曾经有过从高处跳下的冲动么?曾经想投身飞驰的车流么?曾经不可遏抑地想到自己被溺死、被刀割的场面么?你可能会觉得这些极端的做法太“BT”,非“正常人”所为;但“咬指甲”、“想文身”这类的想法是不是很常见呢?至少,“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句话应该主动说过吧?但你是否知道,在心理学专家眼中,这三类完全不搭界的情况其实毫无差别,至少从产生的心理原因来看,它们都是源于同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死亡本能。
尽管如此,我们常被自己的突如其来的极端想法吓一跳。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字,全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我们脑海中刹那的死亡冲动是否有一天真会转化成自杀的行动?而上帝造人时,为什么非要留这样一个“自我毁灭”的“后门”,然后又把开门的钥匙留在我们这些经常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痛苦徘徊的人手中呢?
7月2日京城一家媒体报道,一福建小伙在北京游历两天后,登上国贸附近高三十层的富尔大厦顶楼俯瞰京城全景,随后突然产生从三十层纵身跃下的冲动,幸好被及时赶到的警察和大厦工作人员救下。而当小伙被救下后告诉记者,他在顶层看到美丽的景色,顿时很想融入其中,于是迸发了跳下去的冲动。
这一则消息同样出现在北京多家平面媒体上。当日在网络上也被几百家网站和论坛转载。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上,网友纷纷跟帖。奇怪的是,平日里毁誉参半、甚至以骂居多的跟帖风格这次出现了“大逆转”———近92%的人态度“一边倒”,对该男子纵身跃下的冲动表示了响应。
新浪网的一位网友留言道:“我有这种感觉,而且尾椎骨处还会有某种感觉,可能是进化过程中猿人时代下树的记忆残留”,更有网友说:“不过说句实话,我每次站在高一点的楼上向下看的时候就有一种错觉,想感受一下跳下去的感觉,所以我一般不敢向下看,那种感觉很可怕,真的,好像有魔力吸引我一样!”也有人觉得“太夸张了吧,还需要被‘救下’,刚搬到高层时,我常有这种感触,后来习惯了就没了。”
记者在小范围内组织了一个微型调查,结果几乎全部被调查者都有过类似的死亡冲动!其中5人有过从高处跳下的冲动,2人想过冲入车流,1人曾有过拿刀割脉的冲动,1人有冲向火海的冲动,1人曾经想将自己溺死在游泳池中。不过参与调查者也都表示仅仅是冲动,不会付诸实施。  北科报:你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会有这种冲动?
“新闻报道中那个想从楼上往下跳的年轻人的案例只是死本能导致的死亡冲动中的一种。”向程告诉记者,像人在极度开心时会哭出来、极度幸福时刻会希望死去,极度绝望时会焕发出强有力的生的力量,这就是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转换。“死本能表现为攻击、破坏和毁灭。死本能向外表现,就体现为伤害他人,而以人类战争的最高形式达到顶峰;死本能向内发展就表现为对自我生命的否定、自毁和自杀。而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转换构成了人的生命过程的全部内容。”
“人有很多本能,死亡本能是从一出生开始就有的。和人生存的本能一样,死的本能也是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的。”郭蓄芳主任在回龙观医院心理病房工作多年,对于生和死这一人生永恒的话题有着更深入的认识,“有些人可能不承认或者意识不到自己的死亡本能。只要一个人想到过死,这就是死本能的表现”。

  人的死亡本能是人放弃和逃避的防御心理。很多人常说,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人们这么说的时候可能仅仅会感到内心的一股悲凉,但实际上这正是死本能的表现。

  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希望用想象的“结束”的方式来把这种体验定格

  和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极度渴望死亡的病态心理不同的是,瞬间的死亡冲动更接近于一种人类特有的情感。

  “死亡冲动是人在原始情感中所共有的。当人面对美丽的景色,觉得特别高兴的时候,都可能会有种希望个体消失、消融在景色中的冲动。在爱情关系中,情侣在做爱时达到了高峰体验,也会有种‘如果死在此刻就好了’的感觉,人们内心中爱的本能达到一定强度值会希望用死亡去定格它,就像用照相机定格一样。爱的本能就是人生的本能最重要的表现。这与神经症患者的自杀是不同的。神经症抑郁患者的自杀行为和自杀念头表达的则是生与死的较量与矛盾。”向程说。

  “人在美景面前的死亡冲动实际上是用‘结束’来定格此刻的美好。在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希望用想象的‘死’的方式来定格体验。这与自杀完全不同。我觉得人希望‘幸福地死去’,实际上并不会真正地去死,只是对人类生命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颠覆。”
• 由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泰斗都曾在作品中表达对死亡的态度,也就可以理解了。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在他的笔下,死亡和生存一样美丽;莎士比亚也曾在《安东尼和克利奥佩特拉》中写到“死的震击似爱人的技巧,它似伤害者,也是被欲求者”。他们往往不是消极抵抗和悲观的,而是将死亡赋予了许多美丽的令人向往的色彩。
  危险情况也容易唤醒死本能,而情感乃至身体上的自残自虐能部分抑止死亡冲动

  “那个年轻人有想跳下来的死亡冲动是很正常的反应。”朱建军教授也这样答复记者,“而且死亡冲动的表现形式和危险的存在形式是相对应的,有任何一种形式的危险存在,就有相应的死亡冲动的表现形式存在。比如有的人手里拿着一把刀,可能会有拿刀将自己划伤看着血汩汩流出来的冲动,甚至是拿刀将自己扎死的冲动。有的人手里拿着枪,可能也会产生对着自己的脑袋来一枪的冲动。”
  “危险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自虐和自残的行为,会使死亡本能受到生存本能的压制而减弱。”郭蓄芳主任认为具有非主流性格的人,可能会撕扯自己的头发、拿刀割伤自己,“但有时候刺伤自己,让他们感到疼,其实反而避免了自杀,”她举例子说,比如有的人为了惩罚自己拿刀割自己,当剧烈的疼痛产生时,这种疼痛会让他觉得一方面惩罚了自己,因减轻了自己的愧疚感而感到释放,另一方面让他觉得疼痛,反而觉得生命的可贵,从而避免了自杀。而有的人会通过某种轻度的自虐来满足自己潜在的死亡冲动和本能。
名词解释

  “死本能”和“生本能”:这是佛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所提出的。“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死本能”的概念与“生本能”相对,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

  死亡冲动:死亡冲动(death-wish)指的是人自毁的欲望。生命冲动与死亡冲动是本能力量(力比多)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体现。

  弗洛伊德认为死亡的本能驱使人走向死亡,那样才有真正的宁静。只有死亡,人才能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专家观点

  不必恐惧死本能

  如果死亡冲动经常出现,是否更容易导致自杀

  “生本能和死本能有两种关系,”向程说,“一种是相互斗争、相互矛盾关系。这在想自杀的神经症患者身上体现更多。往往体现为一种生存本能是否能够压制住死亡本能的较量;另一种是最自然也是最原始的相互转换关系。生是死的原因,死是生的原因,二者互为因果,这是生本能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这种死亡冲动与神经症患者根本不同。”而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死亡冲动应该属于第一种,是很自然的情况。


  “我觉得人们没有必要对偶尔出现的死亡冲动感到害怕,就像人没有必要对噩梦感到恐惧一样。”向程对于人们某些过度的担心表示了否定,“人会潜意识地用令人恐惧的场景和想象表达一个并不令人恐惧的、甚至是美好的愿望。也许,我们只需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死亡本能和死亡冲动所表达的意义,揭示表象背后的真相,不要总是怀疑自己有这样的死亡冲动就是有毛病,就是非要自杀不可。”
很多年轻人喜欢文身,认为这是一种时髦的表现,但郭蓄芳认为:“时髦只是借口,这群人中有的可能是具有边缘人格特质的人。”他们会通过自伤和自残获得快感,并且有抑止不住的冲动。死亡本能的冲动正是通过自残和自虐得到了释放。他们用一种较轻的伤害来稍稍满足一下对死亡的向往。
  咬手指的行为,可能也是死亡本能的一种隐蔽体现。咬手指的成年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儿时被父母忽略缺乏爱,而延袭了用大拇指替代乳头的快感,但另一方面咬手指同样是一种自虐,分不清咬手指是痛感多还是快感多。也许他们是通过咬来避免孤独,获得满足。也许他们是用咬手指这种轻度的自虐来满足自己潜在的死亡本能。
  容易产生死亡冲动的10大场景:1、在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向下俯瞰美丽的景色时。2、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看着潮起潮落时。3、手中拿着锋利的刀时。4、站在大桥上向下看滚滚流过的河水时。5、站在大马路边看奔流不息的车流时。6、屏息着沉在游泳池底时。7、情侣在做爱时。8、在面对一桌美味的食物时。9、在险峻的山顶向四处远眺时。10、当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人在车内时。

而死的本能是说,人从骨子里就渴望毁灭,他们要摧毁一切秩序,反抗一切权威。对于渴望毁灭的人来说,任何疯子与之相比都要更理性。
或许经济或物质的发展能够满足人的生的本能,但是对死的本能却是无效,而且死的本能的力量一旦积聚到最后,不得不以爆炸的形式得以释放,其产生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解决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宗教,二是民主。宗教给人一种寄托,不管是现世还是来生;民主提供给人一种宣泄的手段,其实民主的集会和游行有时和狂欢节的狂欢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民主还可以满足人们对已有秩序和权威的正常颠覆。

弗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一组相对的概念。“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死本能”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

人在极度开心时会哭出来、极度幸福时刻会希望死去,极度绝望时会焕发出强有力的生的力量,这就是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转换。“死本能表现为攻击、破坏和毁灭。死本能向外表现,就体现为伤害他人,而以人类战争的最高形式达到顶峰;死本能向内发展就表现为对自我生命的否定、自毁和自杀。而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转换构成了人的生命过程的全部内容。”

“人有很多本能,死亡本能是从一出生开始就有的。和人生存的本能一样,死的本能也是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的。”郭蓄芳主任在回龙观医院心理病房工作多年,对于生和死这一人生永恒的话题有着更深入的认识,“有些人可能不承认或者意识不到自己的死亡本能。只要一个人想到过死,这就是死本能的表现”。

“人在美景面前的死亡冲动实际上是用‘结束’来定格此刻的美好。在情感达到一定强度时,希望用想象的‘死’的方式来定格体验。这与自杀完全不同。我觉得人希望‘幸福地死去’,实际上并不会真正地去死,只是对人类生命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颠覆。”

  由此,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泰斗都曾在作品中表达对死亡的态度,也就可以理解了。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在他的笔下,死亡和生存一样美丽;莎士比亚也曾在《安东尼和克利奥佩特拉》中写到“死的震击似爱人的技巧,它似伤害者,也是被欲求者”。他们往往不是消极抵抗和悲观的,而是将死亡赋予了许多美丽的令人向往的色彩。

  “那个年轻人有想跳下来的死亡冲动是很正常的反应。”朱建军教授也这样答复记者,“而且死亡冲动的表现形式和危险的存在形式是相对应的,有任何一种形式的危险存在,就有相应的死亡冲动的表现形式存在。比如有的人手里拿着一把刀,可能会有拿刀将自己划伤看着血汩汩流出来的冲动,甚至是拿刀将自己扎死的冲动。有的人手里拿着枪,可能也会产生对着自己的脑袋来一枪的冲动。”

“危险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自虐和自残的行为,会使死亡本能受到生存本能的压制而减弱。”郭蓄芳主任认为具有非主流性格的人,可能会撕扯自己的头发、拿刀割伤自己,“但有时候刺伤自己,让他们感到疼,其实反而避免了自杀,”她举例子说,比如有的人为了惩罚自己拿刀割自己,当剧烈的疼痛产生时,这种疼痛会让他觉得一方面惩罚了自己,因减轻了自己的愧疚感而感到释放,另一方面让他觉得疼痛,反而觉得生命的可贵,从而避免了自杀。而有的人会通过某种轻度的自虐来满足自己潜在的死亡冲动和本能。

“死本能”和“生本能”:这是佛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所提出的。“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死本能”的概念与“生本能”相对,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

弗洛伊德认为死亡的本能驱使人走向死亡,那样才有真正的宁静。只有死亡,人才能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生本能和死本能有两种关系,”向程说,“一种是相互斗争、相互矛盾关系。这在想自杀的神经症患者身上体现更多。往往体现为一种生存本能是否能够压制住死亡本能的较量;另一种是最自然也是最原始的相互转换关系。生是死的原因,死是生的原因,二者互为因果,这是生本能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这种死亡冲动与神经症患者根本不同。”而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死亡冲动应该属于第一种,是很自然的情况。

咬手指的行为,可能也是死亡本能的一种隐蔽体现。咬手指的成年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儿时被父母忽略缺乏爱,而延袭了用大拇指替代乳头的快感,但另一方面咬手指同样是一种自虐,分不清咬手指是痛感多还是快感多。也许他们是通过咬来避免孤独,获得满足。也许他们是用咬手指这种轻度的自虐来满足自己潜在的死亡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