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工务人:永不沉没的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1:30:04
永不沉没的定远





铁甲舰(steel battleships) 每艘造价620万马克,由德国坦特伯雷度(该地二战后划归波兰,现名什切青Szczecin)的伏尔铿(Vulcan)造船厂建造,1881年开工,同年12月28日“定远”舰下水,次年11月28日“镇远”舰下水;1885年二舰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

等待回国的“定远”舰


舰船资料: “定远”、“镇远”属同级舰,在西方又被称为“萨克森”改进型军舰。铁甲舰在当时海军中的地位相当今天的航空母舰,二舰当时堪称“亚洲第一巨舰”。二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动力为两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8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6200匹马力,航速14.5节(“镇远”为7200匹马力,航速15.4节),续航能力4500海里/10节,配有照度为8千支烛光与2万支烛光的探照灯各一具,由3台发电机(“镇远”为2台发电机)提供70千瓦的电力。装甲总重为1461吨、铁甲堡水线上装甲厚14英寸(355.6mm)、水线下装甲厚12英寸(304.8mm)、主炮露炮台装甲厚304mm,炮罩厚15mm,司令塔装甲厚203mm,煤柜载煤量700吨、最大载煤量1000吨、编制329-363人,管带为总兵衔。


刊载在1888世界海军年鉴上的“定远”舰线图,李玉生先生提供

主要武器: 主炮为克虏伯305mm后膛炮4门(分左右2座双联装露炮台,水压动力,每门炮重31.5吨,25倍口径)、克虏伯150mm后膛副炮2门(露炮台式,首尾各一门,每门炮重4.75吨,35倍口径)、75mm克虏伯舢板炮4门、37mm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8门、57mm、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各2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两舷各一具、舰尾一具,备有21枚鱼雷)。

此外两舰各装备舰载鱼雷艇2艘(一说3艘),分名为“定一”“定二”、“镇一”“镇二”,排水量16吨,艇长19.5米,110匹马力,航速15节,装备1门37mm哈乞开斯机关炮、2具14吋鱼雷发射管(艇艏左右各一),4艇在威海卫保卫战后期都随同“左一”逃跑,“定一”在威海西海岸搁浅,被日艇拖出后,在阴山附近海面被风浪击沉;“定二”、“镇一”逃至烟台附近搁浅,后自毁;“镇二”被击中在刘公岛铁码头附近沉没,后被日军捞起编入日本舰队,改名为“第二十八号”。

悬挂德国商船旗,刚刚抵达中国的“定远”、“镇远”二舰

舰史: 1880年(清光绪六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通过中国驻德国公使李凤苞向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造船厂订造, 并派刘步蟾、魏瀚、陈兆翱、郑清廉等驻厂监造,该级舰设计时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舰——英国“英弗来息白”号和德国“萨克森”号二舰的优点,为“遍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北洋大臣李鸿章亲自为二舰命名,“定”、“镇”二舰和“济远”舰为同批建造,本应于1884交付中国,但当时正值中法开战,德国遂以此为理由拒绝交舰,直到1895年中法议和后方将交付中国,三舰悬挂德国商船旗由德国水兵驾驶护送于1885年10月底抵达天津大沽口交付中国,其中“定远”舰成为北洋水师旗舰。

访问日本时停泊在长崎港的“定远”

1886年8月北洋水师“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在停泊日本长崎补给、维护时(据推测是为铁甲舰例行上油,以防锈蚀,当时因中国尚无可以容纳铁甲舰的船坞,所以只得前往日本),“定”、“镇”二舰的坚甲巨炮引起日本朝野一片恐慌。13日、15日中国上岸休假的水兵因嫖妓和购物与日本人发生争斗,造成多人死伤,后在中国的外交、军事压力和西方列强的调停下,以互赔损失告终,史称“崎案”。自此之后日本便下定决心以“定”、“镇”二舰为假想敌,制造了所谓的三景舰。


被日军掳去后编入日本舰队的“镇远”舰

两舰均参加了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海战中日本舰队旗舰“松岛”被“镇远”舰主炮命中,引发大火而丧失战斗力,被迫退出战场。但由于北洋水师是突然遇敌,准备不足,“定远”、“镇远”弹药匮乏,在海战中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力。二舰又参加了其后的威海卫保卫战,1894年11月14日“镇远”舰在进港时因不慎触礁受伤,又由于旅顺船坞被日军攻占而无处修理,已不可能出海作战,管带林泰曾于次日夜引咎含恨自杀。“定远”舰于1895年2月4日夜被突入港內的日军“第九号”鱼雷艇偷袭受伤,9日“定远”被日军由占领的炮台炮火击中受重创,次日“定远”舰被自爆,2月17日“镇远”舰被日军掳去编入日本舰队仍名“镇远”,成为日本海军的第一艘铁甲战列舰,曾参加日俄战争及明治33年在神户举行的海上观舰式大校阅,1898年被定为二等战列舰,1905年12月改一等海防舰,1911年4月1日除籍做为武器靶舰,1912 年4月6日出售拆解,所遗铁锚、铁链被日本政府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以此羞辱中国人。


收藏在军博的“镇远”舰铁锚

抗战胜利后受尽屈辱的“镇远”舰遗物于1947年由招商局“飞星”和“隆顺”轮船分两批接回祖国。


图为定远管带刘步蟾。

军官: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字子香,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福州)北洋水师右翼总兵,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并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在英国实习其间担任英国地中海舰队旗舰副舰长,回国后参与制定了《北洋水师章程》,在黄海大战中指挥舰队英勇杀敌,在威海卫即将失守、“定远”舰被重创失去战斗力时,毅然决定把自己监造并一直指挥的“定远”舰自爆,当日夜间一代海军名将追随自己的爱舰为国成仁。

“定远”舰副管驾李鼎新,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英学生,民国时任海军总长。

“定远”舰副管驾泰莱(Taylor),英国人,从海关借调。

“定远”舰帮带大副江仁辉,船生出身。

“定远”舰驾驶大副朱声岗,福州船政学堂毕业,清末重建海军时任“楚有”舰管带。

“定远”舰鱼雷大副徐振鹏,广东香山人,留美幼童,福州船政学堂毕业。

“定远”舰枪炮大副宋文翙,广东香山人,留美幼童,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甲午战前调任“广甲”舰帮带大副,清末重建海军后历任“江元”、“镜清”舰管带。

“定远”舰枪炮大副沈寿堃,天津水师学堂毕业,留英学生。

“定远”舰炮务二副高承锡,福州船政学堂毕业。

“定远”舰枪炮三副孙景仁,福建闽县人,船生出身。

“定远”舰船械三副蒋拯,福建侯官人,天津水师学堂毕业,民国时先后任烟台海军学校校长、海军马江临时警备戒严司令、海军部军衡司司长、练习舰队司令、第一舰队司令、海军总司令,授咸威将军。

“定远”舰总管轮陈兆锵,福建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民国时先后任海军部舰政局局长、江南造船所所长、福州船政局局长、福州海军学校校长、福州海军飞潜学校校长。

“定远”舰总管轮迈斯脱,德国人,任职期间1885-1889。

“定远”舰总管轮阿壁成(Albrecht.J),德国人,黄海海战中受伤,被清廷授予三等第一宝星勋章,赏戴双眼花翎。

“定远”舰帮办总管轮尼格路士(Nicholls),英国人,黄海海战中忠于职守,负重伤身亡,经李鸿章奏请,给予其家眷三年薪俸以示抚恤。

“定远”舰大管轮陈楠,机匠出身。

“定远”舰二管轮林敬先。


“镇远”舰管带林泰曾,北洋水师左翼总兵,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并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黄海大战结束后退入威海卫军港时,“镇远”舰不慎触礁,丧失了战斗力,管带林泰曾自觉愧对国家,于当日夜含恨自杀。


“镇远”舰继任管带杨用霖,原“镇远”舰帮带,船生出身,继任后威海卫旋即失守,杨用霖不愿向日军投降,1895年2月12日北洋水师又失去一杰出将领。

“镇远”舰帮带大副何品璋,福州船政学堂毕业,民国时任海军总司令处军需长、军衡长、参谋长。

“镇远”舰帮带马吉芬(Philo Norton Mcgiffin),美国人,安那波利斯海军学校毕业,黄海海战中作战负伤,被清廷授予三等第一宝星勋章,赏戴花翎。

“镇远”舰鱼雷大副汤金城,船生出身。

“镇远”舰鱼雷二副池兆瑸,福建闽县人,船生出身。

“镇远”舰枪炮大副曹嘉祥,广东顺德人,留美幼童,天津水师学堂毕业,民国时任海军部次长。

“镇远”舰炮务哈卜门(Heckman),德国人,黄海海战中作战受伤,授水师参将。

“镇远”舰炮务二副陈成捷。

“镇远”舰炮务二副沈叔龄,福州船政学堂毕业。

“镇远”舰总管轮陆麟清,福州船政学堂毕业。

“镇远”舰大管轮王齐辰,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民国时任海军第一舰队轮机长、海军总轮机长等职。

“镇远”舰二管轮刘冠南,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民国时任海军总轮机长、江南造船所所长等职。

“镇远”舰二管轮林维藩,福建闽县人,天津水师学堂毕业。

定远”舰历史年表(1880-1895)


1880年7月11日(光绪六年六月五日) 清政府决定在国外订购两艘新式铁甲舰,并命令经办大臣李凤苞等“悉心酌度、认真经理,以期适用”。
1880年12月2日(光绪六年十一月初一日)驻德公使李凤苞与德国伏尔铿厂草签第一号铁甲舰订造合同,造价374482英镑。
1881年1月8日 (光绪六年十二月初九日)第一号铁甲舰订造合同正式签字。
1881年2月 (光绪七年正月)福建船政派魏瀚、陈兆翱、陆麟清等带匠首7人前往德国监造铁甲舰。
1881年4月18日(光绪七年三月二十日)赴英接收“超勇”、“扬威”的丁汝昌在德国参观建造中的第一号铁甲舰。
1881年5月23日(光绪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李鸿章电告李凤苞,订购第二号铁甲舰。
1881年8月22日 (光绪七年七月二十五日)李鸿章电告李凤苞,第一号铁甲舰被命名为“定远”号。
1881年10月9日(光绪七年八月十七日) “定远”的姊妹舰,第二号铁甲舰被命名为“镇远”。
1881年12月22日(光绪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定远”舰下水。
1882年7月13日 (光绪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李鸿章派刘步蟾等11人前往德国验收、协驾“定远”舰,“以资练习”。
1884年8月23日 (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中法马江之战爆发,福建船政水师近乎全军覆没。
1884年8月26日 (光绪十年七月初六日)清政府向法国宣战,中法战争正式爆发。德国宣布中立,已竣工的“定远”舰被迫滞留德国。
1884年11月27日(光绪十年十月初十日)新任驻德公使许景澄检验“定远”舰,与李凤苞办理交接事宜。
1885年6月9日 (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中法新约》签订,中法战争结束。
1885年6月11日 (光绪十一年四月二十九日)清廷下旨,命“定远”等舰迅速回国。
1885年7月3日 (光绪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定远”、“镇远”、“济远”三舰由数百名德国海军官兵驾驶、护送,从德国基尔港出发回国。
1885年7月20日 (光绪十一年六月初九日) “定远”等舰到达直布罗陀。
1885年8月5日 (光绪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定远”等舰到达波赛。
1885年8月16日 (光绪十一年七月初七日) “定远”等舰到达亚丁。
1885年9月12日 (光绪十一年八月初四日) “定远”等舰到达新加坡。
1885年9月19日 (光绪十一年八月十一日) “定远”等舰到达香港,因“定远”需在港卸载替广东省运送回国的雷艇,“镇远”、“济远”先行前往大沽。
1885年10月4日 (光绪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定远”北上前往大沽。
1885年11月8日 (光绪十一年十月初二日)天津镇总兵丁汝昌、津海关道周馥在大沽验收“定远”舰,举行仪式,升中国龙旗。
1885年11月17日(光绪十一年十月十一日)李鸿章在丁汝昌、周馥等陪同下,亲往大沽验收“定远”等舰。
1885年11月18日(光绪十一年十月十二日)李鸿章亲自乘坐“定远”,率“镇远”、“济远”出海航试,前往旅顺。
1885年11月20日(光绪十一年十月十四日)由旅顺返回天津。
1885年11月24日(光绪十一年十月十八日)李鸿章为驾驶铁甲舰回国有功的刘步蟾、邱宝仁等请奖,
1886年3月14日 (光绪十二年二月初九日)李鸿章上奏清廷,酌定“定远”舰编制331人,每月薪粮公费5711两银,每年医药费300两银。均由海军衙门发放。
1886年5月14日 (光绪十二年四月十一日)醇亲王出京大阅海军。
1886年5月18日 (光绪十二年四月十五日) “定远”等舰护送醇亲王由大沽抵达旅顺。
1886年5月20日 (光绪十二年四月十七日)醇亲王登黄金山,观看“定远”等舰演阵、打靶。
1886年5月21日 (光绪十二年四月十八日) “定远”等护送醇亲王前往威海。
1886年5月22日 (光绪十二年四月十九日)醇亲王亲自检验“定远”舰。
1886年5月23日 (光绪十二年四月二十日) “定远”等舰护送醇亲王回大沽。
1886年7月18日 (光绪十二年六月十七日)丁汝昌率“定远”等六舰由威海出发,巡视朝鲜巨文岛、釜山、元山及俄国海参崴等处。
1886年8月7日 (光绪十二年七月初八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赴日本长崎访问、维修保养。
1886年8月15日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六日)中国上岸休假水兵与日本民众及警察发生冲突,史称“崎案”。冲突中,“定远”舰官兵死4人,伤25人。
1886年8月18日 (光绪十二年七月十九日) “定远”维修保养完毕。
1886年9月3日 (光绪十二年八月初六日) “定远”等舰由长崎出发,巡阅仁川。
1886年9月9日(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二日) “定远”等舰到达烟台。
1887年2月8日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六日) “崎案”定议,以中日双方互赔损失告终。
1887年12月10日 (光绪十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中国订购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等舰回国,丁汝昌率“定远”等舰在厦门迎接。
1888年5月5日——16日 (光绪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四月初六日)李鸿章巡阅海军,乘坐“定远”查勘大沽、旅顺、威海、烟台等处防务。
1888年10月1日 (光绪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北洋海军章程》颁布施行,北洋海军正式建军,“定远”舰被定为舰队旗舰。
1889年3月25日 (光绪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由上海回北洋,驻泊大沽。
1889年4月12日 (光绪十五年三月十三日) “定远”等舰由大沽返回威海。
1889年4月26日 (光绪十五年三月二十七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由威海前往大连湾演习。
1889年5月6日 (光绪十五年四月初七日)舰队返回威海。
1889年6月29日 (光绪十五年六月初二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抵达朝鲜仁川。
1889年7月17日 (光绪十五年六月二十日)舰队返回威海。
1889年9月3日 (光绪十五年八月初九日) “定远”等舰前往旅顺。
1889年12月2日 (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抵达上海。
1890年1月11日 (光绪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定远”等舰从上海出发巡阅台澎防务后抵达香港。
1890年3月6日 (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六日) “定远”舰在香港爆发撤旗事件,事后北洋海军总教习琅威理去职。
1890年3月21日 (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初一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访问西贡、新加坡、小吕宋等南洋各口。
1890年5月30日 (光绪十六年四月十二日) “定远”等舰回到威海。
1890年7月22日 (光绪十六年六月初六日)丁汝昌率“定远”等南北洋军舰前往大连湾演习。
1890年9月3日 (光绪十六年七月二十日) “定远”等舰巡视朝鲜仁川、天冠山、釜山各口。
1890年12月9日 (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定远”等舰由威海开赴上海、香港。
1891年1月1日 (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国近代海军的缔造者之一、总理海军事务醇亲王去世,北洋各舰下半旗10日致哀。
1891年1月21日 (光绪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北洋舰队在香港开始越冬操练。
1891年2月9日 (光绪十七年正月初一日)驻泊香港九龙的北洋舰队早晨在“定远”舰举行新年团拜。
1891年2月25日 (光绪十七年正月十七日)北洋各舰自香港返航。
1891年2月27日 (光绪十七年正月十九日)下午,北洋舰队抵达厦门。
1891年2月28日 (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日)北洋舰队离开厦门。
1891年3月5日 (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五日)晚,北洋舰队抵达吴淞。
1891年3月21日 (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二日)舰队回到威海。
1891年3月31日 (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北洋舰队抵达大沽。
1891年5月5日 (光绪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北洋舰队前往大连湾。
1891年5月11日 (光绪十七年四月初四日)北洋舰队到达旅顺。
1891年5月23日-6月9日 (光绪十七年四月十六日-五月初三日)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
1891年6月26日 (光绪十七年五月二十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应邀前往日本访问。
1891年6月28日 (光绪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 “定远”等舰到达日本马关。
1891年6月29日 (光绪十七年五月二十三日)舰队前往神户加煤。
1891年7月1日 (光绪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舰队由神户前往横滨。
1891年7月5日 (光绪十七年五月二十九日)舰队抵达横滨。
1891年7月9日 (光绪十七年六月初四日)日本天皇接见丁汝昌及各舰管带。
1891年7月10日 (光绪十七年六月初五日)丁汝昌率各舰将领参加日本外相在东京小石川的后花园举行的游园会。
1891年7月16日 (光绪十七年六月十一日)丁汝昌在“定远”舰接待日本国会议员及记者。
1891年7月28日 (光绪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舰队前往长崎。
1891年7月30日 (光绪十七年六月二十五日)丁汝昌电告李鸿章,转呈刘步蟾添购船炮的请求。
1891年8月8日 (光绪十七年七月初四日)舰队离开日本回国。
1891年8月11日 (光绪十七年七月初七日)舰队回到威海。
1892年1月30日 (光绪十八年正月初一日)北洋各舰在威海举行春节团拜。
1892年6月23日 (光绪十八年五月二十九日)丁汝昌率舰队再次访问日本。
1892年7月16日 (光绪十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定远”等舰抵达朝鲜釜山。
1892年7月23日 (光绪十八年六月三十日) “定远”等舰返回威海。
1892年11月21日 (光绪十八年十月初三日)舰队前往大连湾、旅顺等处操巡。
1894年3月3日 (光绪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访问新加坡。
1894年3月11日 (光绪二十年二月初五日) “定远”等舰访问马六甲、槟榔屿等地。
1894年3月29日 (光绪二十年二月二十三日)李鸿章上奏,要求为“定远”等舰购买速射炮。
1894年4月4日 (光绪二十年二月二十八日)舰队由新加坡返航。
1894年4月27日 (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二日)北洋舰队抵达大沽。
1894年5月17日-27日 (光绪二十年四月十三日-二十三日)李鸿章检阅海军。
1894年6月3日 (光绪二十年四月三十日)朝鲜政府致函中国,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东学党起义。
1894年7月25日,中国军舰和运兵船在朝鲜牙山口外遭到日本海军偷袭,史称丰岛海战
1894年7月25日 (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丰岛海战爆发。
1894年7月27日 (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五日)丁汝昌率北洋舰队主力至汉江口外搜寻日本舰队。
1894年7月30日 (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八日)舰队返回威海。
1894年8月1日 (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日)中日两国互相宣战,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1894年8月2日 (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二日)丁汝昌率北洋舰队第二次巡弋大同江口。
1894年8月9日 (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九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再次巡弋大同江口。
1894年8月12日 (光绪二十年七月十二日)北洋舰队第四次出巡,前往海洋岛。
1894年8月13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十三日)舰队返回威海。
1894年8月14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十四日)接李鸿章电令,舰队出巡庙岛、秦皇岛、山海关,绕金州至旅顺。
1894年8月15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十五日)晚,舰队抵达山海关。
1894年8月19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十九日)晚,舰队护送军火船“图南”、运煤船“四平”至旅顺。
1894年8月21日(光绪二十年七月二十一日)舰队在旅顺添煤、修理。
1894年8月22日(光绪二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舰队从旅顺开出,绕烟台巡弋威海以东洋面。
1894年8月23日(光绪二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夜,抵达威海。
1894年8月29日 (光绪二十年七月二十九日)北洋舰队第五次出巡,夜过海洋岛,寄泊洵岛。
1894年8月30日(光绪二十年七月三十日)舰队在大鹿岛附近巡弋。
1894年8月31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初一日)舰队巡弋光禄岛、汕岛,下午抵达大连湾。
1894年9月1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初二日) “定远”等舰到达旅顺。
1894年9月2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初三日)舰队回到威海。
1894年9月12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三日)舰队前往旅顺,商议为“经远”、“来远”添设尾炮。
1894年9月13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四日)早晨,舰队抵达旅顺。午后接到日舰在威海港外出没的报告,下午3时返航威海。
1894年9月14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五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至成山角巡弋。
1894年9月15日 (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六日)丁汝昌率北洋舰队主力到达大连湾,等候护送运兵船前往朝鲜。
1894年9月16日 (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七日)北洋舰队护送运兵船到达大东沟,“定远”等舰在大东沟口外12海里处下锚。
1894年9月17日 (光绪二十年八月十八日)中午11时左右,中日两国舰队遭遇,黄海海战爆发。
1894年9月18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九日) 凌晨,北洋舰队返回旅顺修理。
1894年10月18日(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日)修整后的北洋舰队由旅顺驶回威海。
1894年10月25日(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七日)丁汝昌率“定远”等舰至成山、石岛一带巡弋,不见日舰而还。
1894年10月26日 (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八日)早晨6时,2艘日本军舰出现在威海口外,丁汝昌率“定远”等舰迎击,日舰逃走。
1894年10月29日(光绪二十年十月初一日)上午丁汝昌率舰队抵达旅顺,下午到达大连湾。
1894年11月7日(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日军攻占大连,北洋舰队撤至威海。
1894年11月10日(光绪二十年十月十三日)丁汝昌率舰队到达天津。
1894年11月12日(光绪二十年十月十五日)北洋舰队离开天津前往旅顺。
1894年11月13日(光绪二十年十月十六日)北洋舰队到达旅顺,下午6时离开前往威海。
1894年11月14日(光绪二十年十月十七日)凌晨,丁汝昌率北洋舰队抵达威海,“镇远”进港时不慎受损。
1894年11月21日 (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四日)日军攻陷旅顺。
1895年2月2日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日)日军攻陷威海卫城及北帮炮台。
1895年2月5日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日本鱼雷艇凌晨偷袭威海港,“定远”舰中鱼雷,丁汝昌欲驾舰冲出东口,但无奈进水过多,最终被迫搁浅在刘公岛东面的浅滩上充当“水炮台”。
1895年2月6日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二日)下午,“定远”舰锅炉炉火熄灭。
1895年2月10日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十六日)午后,为防战舰落入敌手,丁汝昌、刘步蟾等下令将“定远”炸散,当晚刘步蟾自杀。
1895年2月17日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日军完全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覆灭。


.停泊在岸旁的“定远”舰


1895年2月4日被自爆后“定远”舰


.自爆后“定远”舰上的残破景象


刚被日军俘获的“镇远”舰


在旅顺船坞内的“镇远”舰


.“定远”舰模型(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站友 明白 提供



.“定远”舵轮 被改造后保存在日本长崎著名观光景点“格洛弗”公园内日本最老的木质西洋建筑“古拉巴阿邸”(GURABA园)中(5尺的舵轮幅轴间铺上桌板,舵轮底下加装单轴三脚,舵柄仍然伸向四方成为一可以转动的咖啡桌.) 站友 弓云先生 提供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收藏的“定远”舰模型 制作者:赵幼雄


收藏在日本的一件“定远”舰模型(1)

收藏在日本的一件“定远”舰模型(2)


位于日本太宰府天满宫的定远馆,大门是用“定远”舰的舰材制作而成,并特意保留了上面的弹孔 站友 张文先生提供

击中日舰的一颗305mm炮弹



北洋时期的一张“定远”舰照片,可以看出采用的是维多利亚涂装。

摆放在日本佐世堡海军墓地门口守墓的“定远”舰305mm穿甲弹 (1)


摆放在日本佐世堡海军墓地门口守墓的“定远”舰305mm穿甲弹 (2)


现存日本的“定远”舰舰钟


摆放在日本“三笠”舰公园内的两枚“镇远”舰305mm炮弹

2002年12月22日,由中船重工第七○一研究所设计、威海市港务管理局投资的“定远”铁甲舰复原项目正式通过专家论证。作为一个永久性水上建筑,让人们铭记历史,毋忘国耻。

“定远”舰记录了中华民族一段悲壮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该舰是当时世界上海军中罕见的大型铁甲舰,其装甲厚,吨位大,炮火重,利于防御。由德国伏尔锵造船厂制造,1883年11月28日下水,作为北洋水师的旗舰,曾参加过中日黄海海战。1895年2月5日,该舰在威海卫保卫战中被日本鱼雷击中,日军占领刘公岛后,将“定远”上的设施掠夺一空后,将其再次爆破炸散,整体打捞已无可能。据七○一研究所研究员吕永盛介绍,在广泛查阅中外有关资料、倾听国内外有关专家意见基础上,经过技术人员近3个月的辛勤劳动,目前,“定远”铁甲舰复原设计方案已基本定型。

谈起复原“定远号”的初衷,威海市港务局负责人说:“复制‘定远’的目的是让国人铭记历史,毋忘国耻,激发民族自强精神,弘扬炎黄子孙爱国报国精神。同时,‘定远’的复原力求保持原貌,内涵丰富,它作为一个展示历史的景观,具有其它旅游景点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威海知名度。”

专家们认为,复原“定远号”铁甲舰,对于加强国人国防观念、增强海洋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了解,该项目由威海市港务管理局斥资数百万美元兴建。到2004年,一艘长91米、宽19.5米的钢质复原“定远”铁甲舰将会“停泊”在威海港湾。




“定远”舰船体建造工程正式开始

2004年3月21日,“定远”舰艏艉龙纹泥模制作完成,

每条龙长3米有余


2004年5月,船体建造已过2/3,“定远”雄姿即将再现


2004年6月,船体大合拢完成

2004年8月,龙纹、火炮等设施开始安装,全船即将下水(1)



9月13日上午九点,船台上的“定远”披红挂彩 喜气洋洋


升龙旗


2004年11月1日,大口径火炮安装全部就位
 

2004年11月9日,船体建造接近尾声,“定远”即将重回威海


提督办公室


2004年12月22日,舰体设施已基本安装就位


定远号纪念舰 行驶中



海军官兵向定远号纪念舰 敬礼。




沉入水底的铜牌的内容是这样的:永志不忘 北洋海军 定远回归威海 2005年4月16日。

结束语:
碧海忠魂 黄海一役 虽然我们中国败了 我们的舰队败了 但是上至提督下至官兵们都是光荣的。 都是英雄好汉。没有降夫只有烈士。也正是此役 拉开了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对我怏怏中华明目张胆的侵略历史虽说自宋明时
代就有很多倭寇频繁搔扰海境 但以国家为形式的侵略则是从黄海一役开始,在此,我不得不咒骂万恶的老妖婆,修了自家一个园子,败了整个一个中国。

自写四言一段 以馈辛苦看帖的诸君:

定远再造 龙魂苏醒
缅怀先烈 克尽己责
步蟾世昌 英灵不灭
佑我中华 武威盛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