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超速20怎么处罚:找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3:56: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第45—46页“找最大公因数”。教学目标:(您制订的目标是如何体现在各个教学过程当中的?在过程当中有没有目标中没有却在过程中很重要的体现了来?)1、使学生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从教学设计上看,是您教给学生用列举法找公因数,那“探索”二字如何体现?短除法要教吗?)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2、使学生会用恰当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理解几个数公因数的内在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理解新知 (一般来说,学习一样新知识要体现一下它的必要性,而且这个环节往往会安排在第一步。看您的设计,好像没有体现。试问,公因数有什么用?如果第一环节要体现公因数产生的必要性,那又应该怎么设计?这样的设计是不是会更有趣些?)1、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来自花环队的12名同学要排成整齐的方阵进场。有几种不同的排法?你能把所有的方法都找出来吗?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2:1   2   3                                 12   6   42、锣鼓队有18名同学,有哪些排法?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18:1   2   3                                 18   9   63、师:刚才把这两组人排成方阵的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数学上的什么方法?(找因数)板书:12的因数:1、2、3 、4 、6 、12   18的因数:1 、2 、3 、6、9 、18   4、现在请你仔细观察12和18的因数,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和哪些不同的因数?让学生观察、思考,指名回答:12里有因数1、2、3、6;18里也有因数1、2、3、6(或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师: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在数学上我们就说1、2、3、6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这个“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板书:12和18的公因数:1、2、3、6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6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列举法5、用集合图来表示如果用一个圆表示12的因数,用另一个圆来表示18的因数,那么12和18的公因数要写在哪里好呢?怎样表示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这种关系?学生讨论,师板书集合图。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4,12    1,2,3,9,18                        6                        ↑                   12和18的公因数在数学上我们还可以这样来表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12,18)= 6 ,你能看懂吗?二、尝试练习,巩固新知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用集合图表示(同桌各选一题完成)。                                    8的因数       10的因数1、8的因数:   10的因数:                                  ↑8和10的公因数                        8和10的公因数    (8,10)=                                2、20的因数:                   20的因数                   25的因数25的因数:                  20和25的公因数:                             ↑(20,25)=                               20和25的公因数    三、拓展应用,探索规律(大凡上公开课,总想有个亮点,您的这节课预设应该亮在这儿,不知道您有没有试教,这部分亮吗?据我的推测,学生可能不是很感兴趣。太复杂了。呵呵……当然这只是猜测。)1、找出下面两组数的最大公因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①(10,5)=            ②(10,1)=(12,2)=              (8,9)=(4,20)=              (7,11)=(15,3)=              (5,8)=(7,21)=              (25,27)=⑴独立在练习纸上完成;⑵反馈结果,交流: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特点。⑶根据交流情况相机板书倍数关系、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等⑷师:是不是有这些特点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有这些规律呢?⑸各小组分工验证:①倍数关系;②1和自然数;③连续自然数;④两个质数;⑤一个质数,一个合数;⑥连续的奇数。⑹小组长收集验证材料,得出结论,补充:②1和自然数(非0);⑤一个质数,一个合数(非倍数关系)。师:今后遇到有这些特点的两个数时,找最大公因数时就可以运用了。但如果没有这些特点,或一时看不出特点的话,还是要用列举法来找最大公因数。(通用性越强的方法越好。还是那句话,这个环节的设立是值得斟酌的。)2、找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口答)1╱24    3╱24   5╱24    6╱24   14╱24   23╱24   24╱24 四、质疑问难,总结回顾问题1: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会不会超过这两个数?(连较小数都不会超过)         一定小于较小数吗?(不一定,可能会等于较小数)问题2:学习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有什么用?五、深化知识,运用提高1、引回到情境:1、2、3、6作为12和18的公因数,在排队上对你有什么启发?(每行的人数一样或排得的队数一样,这样显得更整齐)幻灯片演示排队情况。2、如果有个27人的方阵要排在花环队和彩队的后面,你觉得怎么排更合适?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反馈。(实际上就是求12、18、27这三个数的公约数)3、用一用:小琳的房间是长方形,长45分米,宽30分米,小琳的爸爸准备装修,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面砖,要选边长为几分米(整数)的地面砖,才能不用锯分又能整齐地铺满地面呢(一般,较好的教学设计,是以少而精为显著特点。您的这节课怎样向这方面靠拢?试试只用三道题,上一节课,但这节课要饱满,有厚度。)1、课堂各环节设计,关于“学生自主性”是否体现得不够?2、还有没有更合适的引入?本来还想了一种思路:直接讨论得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已任意写两个数,自主探究如何找到它们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再从学生自己写的两个数中收集有特点的一些数,如:倍数关系、连续自然数等来讨论有特点的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规律性,最后再回到生活运用。这种设计是否会更开放些(设计开放了,教师能把握吗?先考虑这个问题),学生有探究,是否可行?3、有特点的数的最大公因数规律“三、拓展应用,探索规律”部分,在本堂课中应处于何种地位?如果花很多时间通过思考、交流、合作验证,是否合适?是否会偏离本堂课的教学重心?4、总觉得这种设计太传统,学生愿意学吗?但不知哪些地方可以有创新的设计。5、……有这么多问题,说明您在思考。有人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我觉得,解决一个问题比提出一个问题重要。如果您能解决上述问题,您的设计一定更完善。很遗撼,没有您想要的答案,只是写了我的一些想法。如果我的想法让您产生新的想法并形成新的设计,那就达到我的目的了。PS:意外地接到朋友的请求,让我“指导”一下她的教学设计。呵呵,我也就毫不客气地接受了。看了设计,边看边写,写了点东东,算是交流吧。http://hbteachers.cn文章来自: 小学名师教学网,详细参考:http://hbteachers.cn/sx/bs5s/70350_2.htmlhttp://hbteachers.cn文章来自: 小学名师教学网,详细参考:http://hbteachers.cn/sx/bs5s/7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