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违章查询网:附子配伍治六顽疾 云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7:45:08


  附子,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其药大辛大热,刚燥善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里扶阳的要药。临床应用只要辨证恰切,配伍得当,可治各种病症,尢其对疑难急症、沉寒固疾,屡起捷效。现举例如下:

  

  附子配麻黄治疗肾咳

  

  肾咳,又称肾经咳嗽。证见咳嗽,腰背引痛,甚则咳涎等,是肾受寒邪所所致,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中麻黄散寒解表,附子温经助阳,细辛助麻解表、助附
温经。麻附相配,一发一补,使表解而无损于阳。如治朱姓老妇,值秋咳嗽30年。近旬咳呕并作,涕泪痰涎俱出,甚至小便失禁,伴形寒,腰背酸痛,苔白,脉
弦,诊断为肾咳证。药用附子5g,麻黄3g,旋覆梗10g,代赭石20g,党参15g,制半夏10g,陈皮10g,甘草6g,细辛3g,服10剂后症状消
失。

  

    附子配桂枝治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年届40~55岁之间,月经从不正常到绝经,其所表现的生殖生理变化和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症侯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认为肾气渐衰,天癸
将竭,冲任虚衰,精血不足,调节阴阳相对平衡的功能失常,出现肾虚症状,治用桂附地黄丸。方中桂枝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附子温补脾肾、扶阳散寒。桂附相
配,温经散寒,又生肾气。肾以肾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所以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药中,意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如治王妇患更年期综合征2年,畏寒肢冷,
气短懒言,面色晦暗,面浮足肿,大便溏薄,月经紊乱,腰酸,寐劣,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脾肾阳虚证,治用附子6g,桂枝6g,党参10g,炒白术
15g,茯苓15g,山萸肉10g,山药15g,丹皮10g,泽泻10g,生地10g,服药45剂而诸症皆平。


  附子配干姜治慢性腹泻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为特征。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有外邪、内伤,有虚证、实证,外邪与湿胜有关,所谓“湿胜则濡泄”。内伤与脾虚有关,所
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若泄泻日久不愈者脾阳虚衰,进而导致脾肾阳虚,常见大便时溏时泻,稍进油腻之物,便大便次数增多,肠鸣纳差,腹中冷痛,形
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用附子配干姜温肾暖脾,力宏效速,《证治要决》谓“附子无干姜不热”。如治张男患慢性泄泻3年,日行大便3~4
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热毛巾温敷,其痛方缓,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大便常规正常。用附子6g,干姜10g,党参15g,炒白芍15g,乌梅6g,苍术
10g,随证加减,调治20多剂而获效。


  附子配薏苡仁治阑尾包块


  阑尾包块是阑尾坏疽或化脓经抗菌消炎治疗后热退痛止,血象正常。但阑尾形成包块或硬结,体质虚弱,右下腹部稍有隐痛不愈,在恢复过程中其阑尾包块日久
难消,用薏苡健脾化湿、导浊下行,配附子药宏力专、直达病所而温里散结。苡附合用,使阳气通、凝浊化,包块自散。若加清热解毒的败酱草,名薏苡附子败酱
散,古人专治肠痈证。现代用本方加味治疗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阑尾包块效果较好。如治汪姓患阑尾包块20多天未愈,来中医诊治。证见神疲乏力,右下腹稍
隐痛,怕冷,大便通畅,纳可,苔薄白腻,脉细弱。B超提示:右下腹阑尾包块4×3.2cm。治用薏苡20g,附子5g,穿山甲10g,桃仁10g,败酱草
15g,赤芍15g,红藤20g,莪术10g,皂角刺10g,牡蛎20g,治疗1月余,复查B超阑尾包块消失。


  附子配大黄治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的病机非常复杂,其病位在肾脾,由于长期的慢性肾炎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致肾功能不全或衰弱。临床表现为腰酸,乏力,颜面浮肿,纳差,苔薄
腻,脉沉细,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指数增高。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证。用附子温补脾肾,配大黄泻下通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可使肠道再吸收增加,致合成
尿素的原料氨基酸量减少,使血中的必需氨基酸浓度增加,致尿素氮合成体蛋白;可抑制体蛋白分解,致血中尿素氮及肌酐下降,促进肝肾组织合成尿素减少;可促
进尿中尿素氮的排泄。因此,附子大黄,寒热并用,温阳降浊,用治慢性肾衰、尿毒症效果显著。如治张姓患慢性肾功能衰竭2年余,头昏,神疲,腰膝酸软,形寒
肢冷,双下肢水肿,按之似泥,纳可,苔白腻舌胖,脉沉细。尿蛋白++,尿素氮9.6mmol/l,血肌酐458umol/l,尿酸553umol/l,血
压150/90mmHg。证属脾肾阳虚。药用:附子6g,生大黄(后下)15g,黄芪30g,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党参15g,蛇舌草
30g,生白术15g,汉防己12g,调治3月,水肿消退,余症消失,复查尿蛋白:阴性,肾功能示:尿素氮7.8mmol/l,肌酐126umol/l,
尿酸315umol/l,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附子配白术治肺心衰


  肺心病是以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反复发作所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扩大而出现右心代偿不全及呼吸衰竭。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肺,累及于
心,病变多端,但与脾肾有关。临床表现为面色灰暗,心悸气喘,不能平卧,四肢清冷,下肢水肿,小便短少,舌质淡胖,口唇紫绀,苔滑腻,脉沉细滑等一派脾肾
阳虚证。附子入心脾肾经,温肾阳气,增强心搏,白术补脾利水,附术合用,既能温壮脾肾之阳气以祛水湿,更能增强心脏功能以供血供氧,使心肺功能得以恢复。
如治黄姓患慢性肺心病3年,下肢水肿1月余,咳嗽胸闷,心悸气促,动则更甚,小便短少,形寒肢冷,苔白腻,舌胖质瘀紫,唇绀,脉沉细有止歇。药用:附子
10g,白术20g,茯苓20g,黄芪30g,丹参20g,白芍10g,陈皮10g,党参20g,桂枝6g等,治疗3周,尿多肿退,咳止气平,诸症向安。

附子一药,古而有之。此药乃毛莨科植物乌头的肥大块根。药书谓此药性味大辛,大热,有毒。可入心、脾、肾三经。一般认为此药有回阳救逆,温阳脾肾,散寒止痛之功能。

    此药的应用历史悠久,是一味十分难得的中药材。中医临床应用此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的,《淮南子》一书中已有记载:“天雄,乌喙,药之大毒也,良医以活人。”古之医家善用附子者首推汉代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一书中, 用附子者20方,37条:《金匮要略》有11方,16条。(内有乌头,附子并用者未计算在内)。其中对附子的品种的选择,以炮附子为最多,用生附子者次之。用乌头者有5方6条,用天雄者只有1方.著名的方剂如附子汤、附子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大黄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干姜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术附汤等。应用得当,颇有立杆见影之功效。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也十分推崇附子,认为此药乃药中之“四维”,《景岳全书》有语指出附子与大黄为药中之良将,人参、熟地为药中之良相。此语十分客观而有见地。好用温热药的窦材曾在《扁鹊新书》中曾言: 保命之法,艾灸第一, 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推崇附子为续命起死之要药。善用衰竭; 轻清药物著称的一代大医家叶天士在其《临诊指南医案》中也有应用附子为主方的医案。至于近代名医应用附子善治杂病者也是为数众多。而且对此药的配伍应用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其所著《衷中参西录》中云:审证既确,用药以胜病为主。用石膏附子,不必拘泥常规,有病则病当之也。近代医家陈耀堂也曾说:余临证40年,遇大症、危症,用附子每收到意外的疗效。近代名医祝味菊,众人戏称祝附子,临证善用附子治疗疾病,每获奇效。

    笔曾师从当代名医陈苏生先生,其早年师从祝味菊,亦善用附子治病救厄,取得非常好的疗效。笔者刚习医之初,在淮南山区学采草药,遇一老妇病危,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尤其,尿量减少,四肢欠温,神疲怯寒,面色灰滞,舌色淡,舌质胖,舌苔白,脉膊沉细,尺脉弱。辨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水湿内盛。即予温肾利水,处以真武汤变化,重用附子而获奇效,使准备后事的家人欣喜若狂,备感惊奇。也曾重用附子为一旅日华侨治疗双下肢寒冷疼痛而获良效。

  附子单味应用有效,配伍应用则更显其将军之风。例如四逆汤中的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其回阳救逆之功更胜一筹。《证治要诀》云:“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则补命门。” 徐洄溪在《兰台规范》中云:方之既成,能使药之症各全其能,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此成方之妙也,历代擅长应用附子的医家对附子的配伍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人参配附子(参附汤),温阳而益气,提高了救逆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之症;黄芪加附子 (芪附汤),可促进固本之能,温阳而固表,治气虚自汗之症;白术加附子(术附汤),增加温中健脾之功,温脾燥湿,治脾虚泄泻之症;地黄加附子(地附汤),增强补血生血之功,治疗血虚低热之症;当归加附子(温经汤),增强温经养血之功,治妇人月经延期,血海虚寒之症;桂枝加附子,增强通阳疏络之功,温经通络而止痛,治风湿相博,肢体酸楚之症;石膏加附子(千金越婢汤),起到了清热强心作用,用于治疗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确有良效。亦有取附子之温以抵消主治药物的消伐作用。如麻黄加附子(麻附细辛汤),温经发表而散寒。因虑麻黄发汗过度而惧其亡阳,加附子则汗出而阳不虚脱也,可治伤寒失表,心阳不振之症;大黄加附子(大黄附子汤),温阳通便而逐邪,使其通下而不伤中,可治伤寒心下痞实之症;黄连加附子(附子泻心汤),扶阳而泻热,取其黄连泻心,附子护阳,虚人汗出心下痞者宜用之;龙胆泻肝汤嫌其寒,可加附子以去其寒而强肝,方为柴牡附龙煎,对慢性肝炎有一定的疗效。此外,蝎附同用,可治小儿慢惊虚风抽搐;栀附同用,治寒热疝病;椒附同用,治中寒泛酸;气逆吐清水者;苓附同用,可温肾利水,治阴水浮肿,少腹账满;败附同用(苡仁附子败酱草)治慢性肠痈;羚附同用,治头风偏头痛久治不愈者。

    以上为笔者临症与读书之心德,撰写如上,敬请指正为盼。

   
    附子诚大将军之药。其温里散寒,回阳救逆的功效是其它中药难以代替的。因此古人开方每用之,今人因其有毒(实其真性情所在)开方唯恐避之不及。很是可惜。
附子为通十二经纯阳要药 

  附子辛热,有大毒,其性走而不守,功能助阳补火,散寒除湿。附子为百药之长,功兼通补,温补阳气,有利于气血复原,散寒通阳,可促使气血畅通,对经治不愈的难治病,余每在辨证基础上辄加附子而获效。

  配麻黄温肺化饮治肺胀

  附子味辛,辛入肺经,故能温肺散寒,助阳固表,与麻黄配伍,宣补并用,攻补兼施,则善治肺胀咳喘。肺胀一证,饮邪充斥,淹蔽阳气,以致阳不外卫,无能御邪,稍一冒寒触风,即可引动伏饮,挟感而发,证属本虚标实,此非一般宣肺化痰药所能胜任,三拗汤、华盖散、小青龙汤等之麻黄功在宣散,温阳之力多嫌不足,惟有加入附子一味,温扶阳气,庶可克敌,临床凡见咳喘频发,咯痰清稀,背俞寒冷,舌苔白腻等阳虚阴凝证者,取小青龙汤加附子投之,每能奏效。

  配生脉养心温阳治胸痹

  附子主入手少阴心经,功能大补心阳,其性走而不守,善于祛除寒邪,疏通血气,用治胸痹有一举三得之妙。心居阳位,为清旷之区,凡心阳不足,阳气失于斡旋,寒邪乘虚而入,两寒相得,凝滞气血,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则胸痹心痛。证见脉细而微,舌胖而淡属阳微阴弦者,当取附子汤温阳散寒;若见脉虚而数,舌红质干属气阴两亏者,则宜附子合生脉散同用,用附子振阳,生脉养阴,共成复脉之师。

  配茵陈暖脾化湿退阴黄

  附子性大热,不仅祛寒,尚能燥湿,故张元素谓:“附子温暖脾胃,除脾湿。”与退黄专药茵陈相使而用,温阳化湿,专治阴黄。黄疸发病,当以湿邪为要,所谓“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湿性粘滞,缠绵难祛,最易遏气损阳,故而黄疸日久不退,必然损伤阳气,加重水湿的停滞,遂成阴黄变证,症见肤色如烟熏,舌润脉沉,治此当在茵陈剂中,佐以少量附子,振奋脾阳,以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效。

  配石苇温肾通淋疗尿石

  附子气雄,擅补肾阳,温膀胱之气,与石苇等清利通淋之剂同用,则有温阳行气,通淋排石之力。石淋一证,肾虚气化失利为本,湿热蕴结下焦为标,肾主水,司二便,肾阳旺盛,气化有权,生化有序,湿热无以蕴结,结石无法形成,若肾阳衰弱,气化乏力,清浊泌别失司,湿浊无法下注而沉积为石,治疗若拘泥清热通淋,不但结石难以攻下,且久服攻利,反有耗气损阳之弊,而施以温肾通阳之附子,以补代通,阳气充盈,气化则能出焉。

  配大黄温阳泄浊治关格

  附子与大黄相配,乃取《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之意,主治寒积实证,多用于慢性肾炎尿毒症期、脾肾阳亏、寒湿内生、浊邪弥漫三焦。小便不通者曰关,呕吐不止者曰格。大黄为降浊要药,有祛浊通腑之力,惟其性寒凉,久服必伐肾阳,附子辛热,功能温散寒浊而开闭结,并能制大黄寒性而存其走泄之性,二味同用,共成温散寒浊,苦辛通降之剂,而奏通关除格之功。

  (以上经验仅供医师同道参考)


http://www.ycmf.com.cn/renda/node5487/node5503/node5507/userobject1ai1152246.html
糊涂王子 2007-11-28 18:17 附子应用指征的探讨
woshiwo08 发表于 2007-1-10 11:56:00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可知附子的主治的确非常广泛。一切阳虚证(包括亡阳证和各科各种病症引起的阳虚证)、一切寒证、一切痛证(以寒为主)均必用或应当用附子。风、水、饮、痰、湿、气滞、血瘀证均应当或可以用附子。气虚、血虚可用附子,阴虚证也有试用附子的机会。实热证中湿热证可用附子,其它实热证也有试用附子的机会。这里大致把运用附子的有把握程度,分作“必用”、“应(当)用”、“可(以)用”、“有试用的机会”四个层次。应用的指征则应该与主治相应。这里笔者特别要强调,附子的应用指征不能笼统地讲,因为附子主治太广,笼统地讲根本不可能讲清楚,所以应该是不同的主治之下有不同的应用指征。这里不得不提到前人总结附子应用指征的弊端――就是过于笼统,乃至等同于阳虚证的辨证要点,其结果对于应用附子实际是不利的,反而可能起到限制附子应用的结果。

比如徐仲才先生总结徐小圃先生“用附子的指征是神疲,色光,肢清,脉软,舌润,小便清长,大便溏泄不化,但见一、二症,便放手应用。”后又说“阳虚症端倪既露,变幻最速,若疑惧附子辛热而举棋不定,必待少阴证悉具而后用,往往贻噬脐莫及之悔。”徐先生前面谈的是应用附子的指征,后来不知不觉中把用附子的指征等同于阳虚证(而且是外感热病中的阳虚证)的辨证要点了。这是习惯性思维的结果。再比如有学者分析吴佩衡先生用附子之指征,前面罗列了许多症状,最后总结其中“最重要的指征是:身寒肢冷,溺清便溏,口润不渴,或渴喜滚饮而不多,口气不蒸医手,唇淡白或发青,舌质淡或夹青色,苔白或滑腻而润,脉沉取无力,或沉、紧、弱者,均为附子之适应证候。另有辨识寒证之十六字诀:‘身重恶寒,目瞑
糊涂王子 2007-11-28 18:17 附子与19味药的药对
2006-05-15 21:41:32 崎翁斋主人@-Hlgg /article/-Hlgg-ulZKMj.html 复制 评论
来源:http://www.aiaiyi.com/bbs/viewthread.php?tid=1005496&extra=page%3D1

每天学懂一味药,我从药对开始学,先从附子开始吧,资源来自中国中医药信息网还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创内容。
药对名称: 大黄、附子
性味: 大黄:苦、寒。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大黄:归胃、大肠、肝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1、腹痛便秘,手足厥冷。2、痛经,经闭。
作用分类: 攻下药
配伍机制: 大黄苦寒攻下,荡涤胃肠积滞,泻下逐瘀力强。附子大辛大热,温阳散寒。二药配伍寒温并用,互制互补,互制,攻下无伤阳之弊。互补,能温经散寒,通瘀调经,共下寒实。
用法用量: 大黄:6-9g。附子:6-9g。
临床应用: 大黄:治湿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期,里急后重,瘀停经闭,
糊涂王子 2007-11-28 18:18 附子与大黄的配伍妙用
  附子大辛大热,大黄大苦大寒,两药性味,有如冰炭,何能融于一方而建功?张仲景妙手遣药,开附子与大黄配伍之先河。考《伤寒论》附子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即是此例。

仲景创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篇:"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前条之痞,乃热痞兼阳虚之候。治热痞当用苦寒药,但有碍于阳气之复;而扶阳徒用辛热药,则痞满愈增。故仲景取大黄(及黄连、黄芩)泄热消痞,附子(炮)温经扶阳。且三黄得附子,其苦寒不致留滞阴邪;附子得三黄,其燥热不致劫阴伤津。更妙的是,方以麻沸汤(沸水)渍三味寒药,取其气轻以散热;附子别煮浓汁,取其味重以复阳。尤在泾云:"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后条之寒疝,以腹痛大便不通为主症,脉弦紧,为寒实要眼,此寒实积滞之候。仲景取附子温经祛寒,大黄泻下通便,并佐以细辛散寒止痛。既属寒证,取附子温散寒邪,当属自然;但内有积滞,何药下之?就药物泻下性能而言,温药不如寒药,故仲景取大黄苦寒泻下。如此寒实证,非温不能散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积,是故变寒下为温下一法。

仲景配伍之法,或相辅相成,如麻黄配桂枝,大黄配芒硝;或相反相成,如麻黄配石膏,半夏配黄芩。而相反相成中,最难驾驭的莫如大黄配附子。明代张景岳说:"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足见附子与大黄同施,更难以操作。"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论》)若有寒证,当用热药;若有热证,当用寒药;而寒热并存者,当何治之?清代邹树在论述大黄附子汤方义时说:"可知寒热对待之证,遂施以寒热对待之治。"这种取药性寒热对立统一的配伍方法,正是经方奥义之所在。

后世发挥

后世医家对附子与大黄配伍的发挥,建树不多。其承上启下,影响较广的是唐代孙思邈所创拟的温脾汤。孙氏温脾汤共有5方。其中《千金要方》3方,《千金翼方》2方。5方中有4方含附子、大黄与人参、干姜,其中又有3方还有甘草等。如此配伍,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温阳之中寓有导滞之功。而被后世医家采用较多的则是《千金要方?卷四十九?脾脏方》中所载的温脾汤,原方"大黄四两、人参、甘草、干姜各二两,附子一枚大者。"主治"下久赤白连年不止及霍乱脾胃冷实不消。"(此方后还记载一温脾汤,多桂心一味,主治相同)孙氏在附子、大黄配伍中,增入人参、干姜、甘草,意在补益脾阳,温下冷积。与仲景大黄附子汤均寓下法于温药之中,惟本方偏于温阳补虚,治阳虚冷积为宜。

至宋代许叔微著《普济本事方》,书中所载温脾汤为附子、大黄、厚朴、干姜、甘草、桂枝。主治"痼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泄泻。"后世评述,认为许氏此方深合仲景以温药下之之法。

清代医家徐灵胎则将附子泻心汤删为附子大黄两味,指出"附子补火以温积寒,大黄通闭以除结热。寒热各制而合服之,是偶方中反佐之奇法也"。并明确指出是方治"阳虚热结,心烦,恶寒汗出,便闭,脉沉者。"使得应用该方指征更明确,药义更简捷。温病学家吴鞠通则将附子大黄用于寒疝之痛,称其配伍为"苦辛温下法"。清末四川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善用附子泻心汤加肉桂治疗淋症,他说:"方书多用利水清热之品,是治热结一法,而遗化精一法。余意方中加安桂二三钱,以助附子之力,而又能化气,气化精通,热解邪出,何病淋之患哉?"

民国时期名医张锡纯对附子泻心汤的应用别有新义。他认为该方大寒大热并用,医者恒不敢轻试。故改附子以黄芪代之。他说:"太阳之府原有二,一在膀胱,一在胸中。善用附子者,所以补助太阳下焦之府;用黄芪者,所以补助太阳上焦之府,二府之气化原互相流通也。"遂拟变通方为大黄3钱、黄连2钱、生黄芪3钱,以代附子泻心汤之用。

笔者在学习经方基础上,反复研读先辈们的经验,将附子与大黄配伍应用于疑难病,疗效确实满意。附子与大黄的配伍应用,应注意两味药的炮制得法。凡大便稀薄者,用制大黄;而大便秘结者,用生大黄。凡用附子,均用炮制过的,不得用生附子。用10g以上者,必须先用水煎0.5~2小时以上。根据附子与大黄配伍的作用,近年来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菌痢、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盆腔炎、慢性胆囊炎、尿毒症、慢性阑尾炎、肾功能衰竭,凡见阳虚寒积、瘀滞不解者,均可使用。初试者,可从小剂量开始(例如各3g),随其症情逐渐加量,常可收到预期疗效。

http://www.kpao.net/doctor/part4/B5u196ERQ19607.html
糊涂王子 2007-11-28 18:18 邢 斌 :附子运用禁忌探讨――附子运用体会之七
作者:邢 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打印本文 收藏到我摘 收藏到新浪

摘要: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附子该用在哪儿,不该用在哪儿,是用附子的首要问题。这里我们谈谈附子的禁忌。附子应用范围很广,寒热虚实里面,寒证必用附子。热证中湿热可用,其他也有试用附子的机会。...

临床快报 药市动态 违法广告 医保动态 药品价格 流感疫情 保健常识 妇科课堂 医改动态 全文: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附子该用在哪儿,不该用在哪儿,是用附子的首要问题。里我们谈谈附子的禁忌。
  附子应用范围很广,寒热虚实里面,寒证必用附子;虚证中有阳虚、气虚、血虚可用,连阴虚也有试用的机会;热证中湿热可用,其他也有试用附子的机会;实证中风、水、饮、痰、湿、气滞、血瘀均应或可用附子。咋看之下,真不知什么地方不可用附子。显然这与一些传统看法和一般人的认识是相左的。《本草经疏》就说:“若非阴寒、寒湿、阳虚、气弱之病,而误用之于阴虚内热、血液衰少、伤寒、温病、热病阳厥等证,靡不立毙。”但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可知《本草经疏》的说法是有问题的。至于在某些医生的心目里,恐怕口渴、不寐、盗汗、血证、热痹、癫狂、便秘、高血压、细菌感染、舌红、苔黄、脉数都是运用附子的禁忌。岳美中先生就认为吐衄、肠红、暑月湿热都不宜服附子。但是,这些症状或病症绝不是决定用不用附子的标准。一方面,孤立的症状不能说明什么,要结合整体的辨证看。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即使是阴虚等证候也有试用附子的可能。再说,附子不是单用,而是与其他药物合用,而且可以调整剂量,所以完全可以根据病情恰如其分地调动附子的偏性。
  写到这里,不难发现,标题是附子的禁忌,实际却在破除附子的禁忌。的确是这样。由于前面所述讲大大扩大了一般人心目中的附子应用范围,使得过去认为的附子的禁忌变得不再那么绝对了。当然,话说回来,笔者决不是鼓励滥用附子,诸如亡阴、热毒壅盛等传统视为禁忌的病症、证候,还是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即使是前文提到有试用附子机会的情况,也是应该慎用附子的。
  关于用附子的禁忌,传统的说法不可尽信,经过前面的分析,已无疑义。但是,到底哪些真是用附子的禁忌呢?本文只是提出问题而已,还有待深入的研究。笔者在此提出一条研究的思路,即深入研究古今医案文献,对用附子而导致不良后果的医案或报道(但要排除附子中毒)加以总结,以此来归纳用附子的禁忌。这一思路的要点,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臆测,避免空谈。
附子中毒特效解毒剂的发现!谈谈你的感想

附子中毒临床症状极为复杂,最为突出的是心律失常,湖南某大学急诊科来一患者,病情危重,心律失常急诊医师无法控制,即请心内科的医生会,才开一方,心律又变,复开一药,未及用药,心律失常类型又变,最后只好弃手。
当班医生无奈,只好请科里的主任会诊,该主任系西学中的师带徒出身,西内硕士毕业后一直从急诊,会诊后亦无法用药,但在下级医师面前却不能丢了面子,只好苦苦思想,无法,从中医理论入手,附子大辛温之品,其为患为热毒,当以苦寒之品解之!遂进药房寻中药苦寒解毒针剂,最后选中“双黄连注射液”,没想到,用药不到5分钟,心律失常缓解,1小时后各种中毒症状全部消除,该主任每次讲座时谈到此事,都赞中医理论的神奇!其后该陔每有附子中毒即用该法,全部患者无一例死亡。
归耆建中汤加附子治疗褥疮的临床经验

日本医学介绍

  作者用归耆建中汤加附子治愈了老年人重症顽固性褥疮四例,现将其中二例报道如下:

  例一、59岁,女性。帕金森综合征(PS),长期卧床,褥疮。患者有脑血管异常病变,多次发生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长期卧床,以致臀骶部发生褥疮,疮面直径2cm,深Ⅲ度,周围皮肤紫黑,并有10cm大小皮下囊肿形成。分泌物培养有绿脓杆菌,经西医清创换药,护理一年多,有所改善,但始终不愈合,从1996年4月开始用归耆建中汤加附子(方中黄耆6克,炮附子先用1克,后增至2克)治疗,一个月后,褥疮周围皮肤红润,结合褥疮护理相配合,疮面很快愈合。后因患者哮喘发作,未再用归耆建中汤巩固治疗。

  例二、64岁,女性。患糖尿病、高血压病、脑梗塞、心肌梗塞。曾经心肺复苏抢救治疗,为植物人。由于长期卧床,在臀骶发生大面积褥疮,面积有7cm×7cm大小,深Ⅳ度,并有MRSA感染。因三年中一直由西医清创换药和褥疮护理,未见效。1997年2月开始用归耆建中汤(方中黄耆20克)治疗,一个月后,疮面缩小,后加炮附子1.5克,褥疮明显好转,MRSA转阴,再加重黄耆为30克,炮附子6克,治疗6个月,褥疮愈合。

  归耆建中汤自古一直用以治疗顽固性疮疡、皮肤溃烂病变,是从《金匮要略》黄耆建中汤演化而来,首载于日人华冈青洲的《疡科方荃》中,谓曰:“治痈疽溃后脓液不止,盗汗自汗者”。在《类聚方广义》中也记载有归耆建中汤“善治诸疡脓溃后,荏苒不愈,虚赢烦热,自汗盗汗,脓稀不止,新肉不长者”。作者曾用黄耆建中汤治疗老年人卧床不起,有较好疗效,老人很快起床活动,病情改善。归耆建中汤是黄耆建中汤加当归,可明显改善和加强病人的血液循环,例二病人在用药30分钟后,从皮温图像表明,褥疮周围的皮肤温度明显上升,而且使病人的翻身,改变体位变得比较容易,有利于解除疮面的压迫及预防新的褥疮发生。如褥疮顽固难治,日久不愈,则加炮附子,可加强归耆建中汤的温通作用,加速褥疮疮面愈合。同时发现归耆建中汤加附子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使褥疮感染MRSA、绿脓杆菌者很快转阴。所以归耆建中汤加附子是治疗顽固性褥疮的有效良方。

  归耆建中汤加附子方剂的组成是:芍药8克,桂皮4克,大枣4克,甘草2克,生姜1克,饴糖20克,当归6~10克,黄耆、炮附子随证加减。

近20年附子超大剂量应用概况
作者:罗昌国等:近20年附子超大剂量应用概况 来源:www.chinesemedicines.net 打印本文 收藏到我摘 收藏到新浪

摘要:附子之大剂量应用,古已有之。如唐代《千金药方》就有记载用附子达“四两”者(合今约130g,按五版《方剂学》所在古今度量衡换算法),近人祝味菊、吴佩衡等都能善用大剂量附子屡起沉疴。但同时,也有不少医家因畏其剧毒而不敢应用,或用之不当,反致中毒。为此,笔者总结了近20年附子大剂量应用的文献报道,希能窥其应用......

临床快报 药市动态 违法广告 医保动态 药品价格 流感疫情 保健常识 妇科课堂 医改动态 全文:    附子之大剂量应用,古已有之。如唐代《千金药方》就有记载用附子达“四两”者(合今约130g,按五版《方剂学》所在古今度量衡换算法),近人祝味菊、吴佩衡等都能善用大剂量附子屡起沉疴。但同时,也有不少医家因畏其剧毒而不敢应用,或用之不当,反致中毒。为此,笔者总结了近20年附子大剂量应用的文献报道,希能窥其应用概况之一貌,予同道以抛砖引玉。

1文献分析
1.1适应证附子为剧毒中药,其超大剂量应用风险很大,若非确因病证需要,万不可轻意运用,所以准确地选择适应证非常重要。黄全法认为须是脾肾阳虚,脾胃虚寒,心阳不振以及寒凝经脉之顽痹以阳虚表现为主者。温诚荣认为主要选用阳虚火衰,沉寒痼冷之重症,对一般阳虚及阴阳两虚之证应谨慎使用。若阳盛阴虚之证或属阳刚之体者应禁用。并认为下例症状可作为重用附子的参考:亡阳厥脱,阳虚大汗淋漓,久病畏寒不退,脘腹冷痛难愈,肢体冰冷,长期呕吐清涎,水泄无度,阴盛水肿难消,阳痿火衰,寒痹重证,严重阳虚头痛或眩晕等。张氏认为用大剂量附子治疗风寒湿痹偏重之痛痹为主,症见关节酸麻沉重,疼痛剧烈遇寒痛增,舌淡紫、苔白腻,脉弦紧或沉紧。也有人认为大抵痹证疼痛剧烈,或苔白,或脉细,或畏寒,具备任何一症,即可放手用附子,不必左右顾忌。张学义认为附子大剂量久煎(1 h以上)主要有温阳、固汗、镇痛作用,适用于病程长、阳气大虚,漏汗、自汗和体弱久病人络、疼痛不已的;一般煎(30 rain左右),主要起激发阳气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凝聚、阳虚水泛的患者,病程长短不限,体质强弱均可。王彦伯经验附子用于引阳归舍3~5 g足矣,遇阴冷沉寒,必重用其效方弘。粟长远认为大剂量使用附子,在顽固的寒湿痹痛,腹痛及危急的阳虚病人中,往往能力挽沉疴。对于以上所述病证,根据各医家经验,疗效肯定。适应证主要是阳虚、寒凝重症,病程多较长,久治不效。

1.2剂量  帅焘总结云南名医吴佩衡用附子经验,发现其对一般性虚寒证,附子用量通常为20~ 100 g,急性阴阳格拒、阴盛阳虚之危候,则为60~ 250 g。恽铁憔用附子经验凡亡阳之证和阳虚重候当用50 g以上。潘清海认为寒痹痼疾用量30~ 45 g(夏季适当减量)。许信国认为常规剂量不能取效,辨证确为虚寒之“附子证”者,可逐渐递增至 30~60 g。顾玉蓉、张云鹏都重用附子治疗痛痹(含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剂量均为30 g。张广玉治风寒湿痹重用附子,剂量为15~30 g或更多。周嘉善治痹证寒湿重者,常用附片30~45g。王彦伯认为量愈大其毒性愈大,故以不超过100 g为宜。赵树珍认为以不超过30 g为宜。黄全法根据阳虚程度,掌握在30~120 g之内,夏季应以30 g以下为宜,且不可随意加大剂量。温诚荣认为重用附子的剂量,一般以60~150 g为宜。有人总结王子泉老中医应用附子经验:一般证候用量可在25~30 g,重症可至50~60 g,少数危急重症可至100 g以上。杜仲平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属阳气虚弱型、及腰椎骨质增生而引起的坐骨神经痛、雷诺氏病而见阳气不足、寒湿阻络型时往往将附片用到50 g。潘清海认为服药后再判附子增减进退有“三问”:睡眠、小便、动静。若服药后变得久不能睡,或烦躁不宁,或彻夜不眠,小便黄赤或短涩,即当减其用量。关于什么是超(大)剂量应用,《中国药典》还未有明确的标准。附子常规剂量为3~15 g,那么大于15 g无疑是超剂量应用了。以上所引各医家所用剂量都是超(大)剂量。但各医家超(大)剂量的频度不一样,是否有一个比较确定的超剂量频度最能发挥附子的功效,尚不清楚。

1.3煎服法煎煮方法不当已被公认为附子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大剂量应用附子的时候,欲要保证用药的安全,就必须严格煎服方法。温诚荣L2J认为必须做到:①久煎:先将附子直火煎煮2 h以上,直至药液不麻舌为度,再加入他药合煎。②加姜:凡重用附子,可根据病情加干姜或加生姜同煎,加姜煎可消除附子之毒性,防止附子炮制不佳,又可增强其温阳散寒之效。③1剂药煎煮2次,但每次药液不必1次顿服,可多次分服,但应日尽1剂。④使用大剂量附子,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做到三五剂见效收功,若要继续使用,可逐渐减量。周康应用大剂量附子时,并未先煎,而是先冷浸l h,然后与他药同煎20~30 min,煎成药约为250 mL。王彦伯认为用量无论多少,务必先煎。20g以下,不少于 0.5 h,20 g以上不得少于1 h,否则有中毒之弊。黄全法认为所用附子须是严格按炮制规范处理的熟附片。将附片同生姜或干姜(用量为附子的等量,或 1/2,或2/3)文火久煎90~120 min后,将滤出液同他药再煎20~30 min,此为头煎。二煎如上法,时间可适当缩短。两次药液混合,早晚各1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7 d时,须停药2~3 d,以防蓄积中毒。赵树珍认为大剂量应用时必须煎煮2 h以上,至不麻口为度。丁振声在重用附子治疗寒痹时,佐以 3:1的干姜或生姜,先煎60 min,认为不仅毫无毒性而且疗效准确。潘清海认为18 g以上应先煎,先煎时间可根据所用克数,按每克先煎沸1 min累加。即15~30 g时,先煎30 min;45 g,先煎45 rain;60 g时,先煎60 min。张广玉认为15~30 g,混合生甘草、生姜先煎60 min后再下余药同煎;30 g以上则用上法煎2 h以上。顾玉蓉在重用附子(30 g)为主治疗寒重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与干姜10 g先煎30~60 min,后下诸药再煎20~30 min,认为附子量大而不中毒,关键在于炮制、久煎减毒。帅焘总结云南吴佩衡先生的经验为:“凡有附片之方剂,必选用较大之煮药器,加多量开水,以猛火将附片煮熟。剂量五钱至二两者,煮熟二至三小时;如加量,则应增加煮沸时间……煮熟后,由他人先试尝药液少许,总以不麻口为度,可免服后中毒。试尝后半小时内,如不麻口,再入余药煮十分钟,即可服用“。董晓明将附片捣为小于包谷之颗粒,开水煎煮10 min后便为糊状,尝之已无麻味。认为种改进后的煎煮既缩短了煎煮时间,又节约了药物用量。凌华根据潘清海报道:汤剂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直接受药材体积的影响,药材体积越小,与溶媒(水)接触的机会越多,有效成分就越容易被浸出,并指出:药材碎后的粒度以2~4mm最佳。对传统附片煎煮法进行了改良,即将含附片之汤剂(后下、包煎、熔化、冲服、另炖、另煎煮除外)捣碎为散,用冷水浸泡3 h以上(以12 h左右为最佳),文火煮沸30 min左右,连煮2~3次,每4 h服1次;附片用量10~ 200 g,共观察224例,1532人次,无1例发生中毒反应。严肖玲认为先煎能减低毒性,但不影响疗效。9~12 g先煎50min;15~20 g,先煎1.5 h;25~30 g先煎2.5 h;35~50 g先煎3 h。杜仲平对于乌头、附子煎煮时间的经验是:lO g左右水沸时算起煎煮30 min即可;15~20 g煮45 min以上;20~30 g需煎煮60~90 min;30 g左右煎煮90 min;50 g左右煎煮120 min;60 g以上必须煎煮180 min。已故老中医王子泉认为消除附子的毒性,关键在于煮透,而不是控制它的用量或避免使用某些品种,只要按照下述方法煎煮服用,就不会发生问题:①煎煮用具最好用药罐或砂锅,如果容量不够,亦可用洁净的铝锅。煎煮前,尽量一次加足水,待水开后再投入附子,如中途水不够,只能添加烧开的沸水,切勿中途断火或加入冷水。②煎煮的时间要以附子种类及用量而异,常规剂量的黑、白附子,煎煮 1~2 h就已足够,如是盐附子、乌头,或附子剂量达到200 g以上,就要煎煮2~3 h,然后取出少许放在嘴里嚼一下,如果不感到麻口,就可加入其他药物同煎了,否则,还要再煮一段时间。③服药的碗一定要干燥,勿沾冷水,服药前后,勿进生冷及酸涩食品,勿当风受凉。总之,改良煎煮法来降低附子的毒性是很具备操作性的,易于规定。根据以上医家经验,已找到一些有效方法,对此继续加大研究,使其更加完善和可靠,笔者认为很有必要。

1.4配伍附子大剂量应用中,其抑毒增效药物的配伍非常重要,临床历来有此报道。温诚荣在重用附子时方中必加姜:凡重用附子,可根据病情加干姜或加生姜同煎,因加姜可消除附子之毒性,防止附子炮制不佳,又可增强其温阳散寒之效,还认为复方尽量药味精简,力求药专力宏。刘朱岩对附子与干姜、甘草、大黄、木通和生地5种中药配伍进行研究,认为均有抑毒增效的功能;另外,常用的此类药对还有附子伍白芍、附子伍芩连、附子伍粳米、蜂蜜。翟连俭发现乌梅伍干姜也能抑毒增效。严肖玲总结附子与解毒药的配伍:温里祛寒或回阳救逆与干姜、肉桂、炙甘草等同煎;寒热并用者可与木通、黄连、生姜、甘草同煎。陈道群等认为大量用附子时必须配伍生姜或干姜。回阳救逆多配干姜,温经散寒多配生姜。配伍比例大多是l:1或3:2。即附子30 g,生姜30 g,或附子30 g,生姜20 g。

    遵照此法大量用附子30~60 g从未发生过意外。有人总结《金匮要略》监制乌附毒的配伍特色:①配生姜、干姜,辛以散寒;乌附与姜的比例一般为1:l或2:l,用回阳救逆者,选用干姜;用温经散寒则用生姜。②配甘草、白蜜,甘润缓解。甘草与乌附的比例一般是1:2或2:3;白蜜与乌附的比例一般为1:1或3:2。③配乌梅、甘草,酸甘化解。并指出使用乌头、附子而中毒与否,与药物剂量虽有一定关系,但其关键还在于配伍和煎煮方法。同时指出学习仲景以生姜、干姜、甘草、白蜜、乌梅等药缓解乌头、附子之毒,还须注意:一是要剂量大,应与乌附之量构成比例。二是使用方法宜活,既可单独配伍生姜、干姜、甘草、白蜜、乌梅,也可联合用药。三是配伍与久煎相结合。另外,在配伍抑毒机理的实验研究方面也已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乌头、附子与甘草、生姜、远志、黄芪、黑豆等同用,总生物碱含量确实减少。此外,金银花、绿豆亦可解毒。

2讨论
    没有任何理由怀疑附子大剂量应用的功效。检索出的病例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均是初用常规剂量附子不效,后逐渐加大剂量至数倍以上方取效。如温诚荣治疗中风后遗症l例;翟连俭运用黑附子治验4则;丁振声治疗坐骨神经痛1例等。现在的问题是附子大剂量应用已有很多个人经验,但还没有成熟的可靠标准。至少存在以下问题:①附子超大剂量应用客观依据是什么,即在哪些情况下附子可以或必须超大剂量使用。②附子大剂量应用其剂量副度相差很大,是否可以制定比较统一客观的剂量?以及如何确定附子大剂量应用中的超剂量副度(相对常规剂量),其与病证、配伍、地域、个人体质、炮制等因素之间有无相关及相关度是多少?③附子为剧毒中药,实验已经证明,煎煮附子确实能使其中毒性较大的乌头碱类生物碱分解为其他成分,从而大大降低毒性。目前的问题是附子大剂量应用其煎煮方法各述不一,哪些经验较成熟可靠尚不知道。比如有人对吴佩衡先生运用附子进行小样本统计,发现中毒者竟有11.3%。另外,附子煎煮中,多只考虑其制毒效应,对附子不同功效的发挥考虑得较少;还有就是在煎煮制毒过程中,多考虑延长煎煮时间,对其他煎煮条件诸如压力等考虑也不够。④根据中医治病特点,复方才是中医治病和中药发挥药效的依据,但目前对附子大剂量应用的配伍规律还知之太少。

3展望
    附子为常用中药,据“万方数据库”统计,其在 500张常用著名方剂中的使用频率为13.20%,排第 9位。近年附子超大剂量的应用更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也为某些疑难重急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脏传导阻滞等)的治疗带来诱人前景。本篇由于篇幅所限,仅从临床角度对附子超大剂量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涉及。总之,笔者认为采用大面积的临床文献调研,结合生药、炮制、现代药理药化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附子超大剂量应用进行系统整理研究,是目前中医和中药、临床和理论研究都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摘自:《中国中药杂志》文/罗昌国  张瑞贤

http://www.39kf.com/cooperate/lw/zxjh/02/2006-09-18-263930.shtml
糊涂王子 2007-11-28 18:21 就“应用附子的十禁三问”与见微知著商榷并诚


见微知著兄为余所敬佩之本论坛高人,其言每有精义,读来受益颇多,前不久兄台在《【求助】至阴药和至阳药的服法.》([url="http://www.shanghan.com/bbs/showthread.php?t=10186"]http://www.shanghan.com/bbs/showthread.php?t=10186[/url]
)一贴中提及“应用附子的十禁三问”,


QUOTE:
  研究已知,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六种生物碱。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左右。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不齐,ECG示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过量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
附子应用要坚持十禁三问
十禁:1.面赤不用;2.舌质红、苔黄不用;3.谵语烦躁不用;4.尿少色赤不用;5.脉数有力不用;这5种临床表现为阳热实证,绝对不能用附子。但临证要与假热证区别,如面红如妆,语言重复而低微,脉浮大无根等,这些是虚阳上越证,是可以用附子引火归原的。6.有严重肝肾疾患及心肌疾患病人勿用;7.体质衰弱、阴虚内热者勿用;8.妊娠期勿用;9.房室传导阻滞者勿用;10.不能与半夏、栝楼、贝母、白蔹同用。
三问:即问病人服附子后,1.睡眠如何?2.尿量多少?3.动静状态。简言之,病人服用附子后,睡眠安然,尿量增多,活动自如而无躁动不安状,为附子用后的正常反应。反之,则应考虑为附子的禁用病证。

实实高论,后生受益。然兄贴中所言“6.有严重肝肾疾患及心肌疾患病人勿用;8.妊娠期勿用;9.房室传导阻滞者勿用;10.不能与半夏、栝楼、贝母、白蔹同用。”,余有不同之见,不知当否,因提出与兄商榷,以期明理。同时也希望诸同道一畅胸怀,各抒已见,共同明确附子的使用宜忌,俾附子之用有规矩法度。
1、有严重肝肾疾患及心肌疾患病人勿用  我认为这在很多时候却是附子的应用的证,如临床常用的茵陈术附汤,真武汤则常常出现在这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景岳全书》谓其“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强阴,暖五脏,回阳气,除呕哕霍乱,反胃噎膈,心腹疼痛,胀满泻痢,肢体拘挛,寒邪湿气,胃寒蛔虫,寒痰寒疝,风湿麻痹,阴疽痈毒,久漏冷疮,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小儿慢惊等证。”其中之“暖五脏、回阳气、胀满、阳虚二便不通”等适应证当可见于当今心、肝、肾疾病的极期,现代研究认为“附子强心、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参见《中药药理学》(利益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p108)】此亦似与心、肝、肾疾患无明显相背,见微兄之论以何为据,望明示。

2、关于妊娠期的应用,余认为当本“有故无陨,亦无陨也”之旨。

3、对于“房室传导阻滞”当不为禁忌。临床所见此类病症除“病窦”之“慢-快综合症”外均见心率缓慢,亦即见迟脉,多属阳虚阴盛之候,附子正当用之。余前不久亦曾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炮附子30 麻黄10 细辛10)治疗同事伏某见六脉沉微之房室传导阻滞效果很好。《中药药理学》(同上)谓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实验动物有“改善房室传导,加快心率,恢复窦性心律”的作用。

4、至于十八反之说,王延章主编《重审十八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有详尽论述,认为其可以同用且疗效卓著。本人临床中只用过甘草、海藻配伍治疗寒疝(急性睾丸炎),消肿止痛,见效迅速,亦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至于其他未曾试用过,还望贤达详申。

一已管窥,以砖盼玉! 运用附子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的体会  (转)





笔者在治疗消化系统部分疑难病时,意外发现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适当配伍附子,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分别介绍如下。


1 淤胆型肝炎


本病属祖国医学“黄疸”的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目黄、身黄、小便黄、皮肤瘙痒。至今无特效药和方法治疗,中医辨证多属湿热、疫毒、瘀血所致的阳黄证。治疗多从清热化湿、解毒、化瘀入手,其效果多不令人满意。笔者临证时常尊俞长荣所言“灿灿橘子黄,并非尽阳黄”。在辨证的基础上配伍制附子治疗。


患者,男,45岁,干部,2001年5月初诊。患黄疸病14个月,曾在省级某权威医院确诊为“淤胆型肝炎”,并经中、西医治疗年余未见明显效果。刻诊:目黄、身黄如橘子色,皮肤瘙痒,脘痞纳呆,肢困乏力,大便色白,舌质暗红,苔白厚偏黄,脉弦滑。血清总胆红素225μmol/L,凡登白试验直接阳性。证属湿热、瘀毒内阻的阳黄证(湿重于热)。治宜清热化湿、活血解毒,佐以温通。处方:茵陈60g,栀子20g,大黄7g,白术20g,丹参30g,莪术15g,制附子12g,甘草9g。10剂后,自觉皮肤瘙痒减轻,脘痞消失,食欲增;30剂后皮肤瘙痒明显减轻,大便色由白转黄,身困乏力消失,饮食正常。血清总胆红素142μmol/L。60剂后皮肤瘙痒消失,身黄、小便黄消失,唯目微黄。血清总胆红素51μmol/L,原处方稍加减,继续治疗1个月,诸症悉除,血清总胆红素16.5μmol/L。又巩固治疗1个月,随访半年未复发。


2 多发性胆囊息肉


本病属祖国医学“胁痛”的范畴,有的无任何症状,只能在B超下才能查到。本病多以手术治之,但不愿手术和不宜手术者,又多求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本病多采用疏肝利胆,活血化瘀之法,但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笔者临症时在上法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附子一味,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患者,女,58岁,农民,2001年9月10日初诊,半年前在某县级医院经B超查出胆囊多发息肉,因害怕手术,多处求中医治疗,服药半年,不但无好转,且息肉逐渐增大。刻诊:右胁下微痛,时有不适感,左侧舌边有少量瘀点,余无它证。彩色B超提示:胆囊内息肉7个,最大者7mm×6mm。证属痰瘀内凝胆囊,治宜疏肝利胆,温阳、化瘀、化痰。处方:柴胡15g,香附15g,白芥子20g,金钱草20g,水蛭9g,制附子10g,甘草9g。10剂后,右胁下微痛、不适感消失,服30剂后复查彩色B超,胆囊内剩3个息肉,最大者5mm×3mm;服药60剂后复查彩色B超,胆囊息肉已全部消失,巩固治疗1个月,随访半年未复发。


3 慢性萎缩性胃炎


本病属祖国医学“胃脘痛”的范畴,辨证多属胃阴虚和气阴两虚证。治疗也多从养阴益气入手。笔者过去治疗本病。由于受西医诊断的束缚,一点温热药也不敢问津,唯恐化燥损伤胃阴。但常规用药,多疗效不佳,而且大队滋补胃阴药又碍胃,使病人食欲下降,后试用附子予以反佐,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此便在辨证用药基础上每每伍用附子。


患者,女,71岁,农民,2002年3月6日初诊。8个月前在某市级医院经胃镜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经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刻诊:胃痛隐隐,纳呆,时有干呕,口干不欲饮,舌红无苔、有津,舌边尖糜烂,脉沉细不数。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证属胃阴亏乏,日久胃阳受累,治宜滋胃阴、益胃气,佐以温阳通络。处方:太子参20g,白芍12g,生地20g,麦冬20g,山药30g,佛手6g,公英20g,土元9g,制附子6g,甘草6g。服药10剂后,胃脘痛基本消失,舌糜痛明显减轻,余证同前。30剂后,诸证消失,舌已生出薄白苔,质微红。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明显改善。上方稍有出入续治1个月,复查胃镜,胃粘膜已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http://www.shanghan.com/bbs/thread-10718-1-1.html
糊涂王子 2007-11-28 18:22 略谈妊娠用附子的体会 

www.shouxi.net   贺慧媛, 刘长天 2006-7-3 17:55:45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年 6 月 第 4 卷 第 6 期 

关键词:妊娠期;  附子;  妊娠忌药 

  关键词:妊娠期;  附子;  妊娠忌药


    附子,是妊娠期忌药。《本经》将其例为下品,云:“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温痿辟拘挛及痛不能行步,破症瘕积聚,血瘕金疮”。由于此药大热大毒,走而不守,有破坚作用,且后世方书有胎前不宜热之说,所以张路玉氏认为附子为坠胎百药之长。自仲景之后,妊娠少有用者。
然而,远自《金匮要略》即有“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的条文。历代医家评论颇多,不过临床医案较少。笔者于妊娠曾屡用此药及其他妊娠禁药,感到如用之对证,处方周详,不但效佳,且毫无伤胎之虞。符合《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的说法。现举二例如下: 
 
  病例1:  女,35岁。经产妇。怀孕7个月,忽腹部疼痛,绵绵不休。经多方治疗,痛益甚,笔者诊时已月余。患者畏寒,腹部更甚。口中和,喜热饮,泛清涎。脉弦而无力。先以逍遥散加味以调气安胎无效。不得己,乃用《伤寒论》附子汤原方(附子15 g,茯苓15 g,党参25 g,白术25 g,白芍15 g)连服3剂而愈。至期产一男甚壮。


  讨论:傅青主云:“妊妇有畏寒腹痛因而堕胎者……谁知是气虚不能摄胎乎?夫人生于水、亦养于火,非气不充。气旺则火旺,气衰则火衰……胎日加长,而气日加衰,安得不堕哉!……无如人拘于妊娠之药,禁而不敢用,故致堕胎”。魏念庭论附子汤云:“急温脏回阳以救胎、法当附子汤。用附子而佐以参术固气安胎、洵善治也”。诸前辈的识见、征之临床是完全正确的。


  病例2: 女,27岁。田间劳动时,忽遇雹雨琳之。此后患左腿疼痛,时轻时重,已年余。近两月来,痛楚异常。多方治疗而痛无少减,乃来就诊。患者体质中等。左上腿部有一块疼痛固定不移。疼痛剧烈,不红不肿,手摸如冰。患部喜热畏寒,入夜尤甚。每夜服索密痛2~3次,方能挨至天明,苦痛不堪。且又有近4个月的身孕,脉紧大,此乃痛痹。因阴寒凝滞而致。现已寒湿沉积于筋骨之间,治当以通经散寒为主,兼顾胎元。处方:川乌10 g ,全蜈蚣2条,炮甲珠10 g,威灵仙15 g,麻黄15 g,独活15 g,生芪50 g,当归25 g,桑寄生25 g,菟丝子25 g,续断15 g,乳香15 g,没药15 g,熟地50 g,牛膝15 g,炙甘草10 g,鹿角胶15 g(冲服)。水煎服。局部再用武力拔寒散敷之。    方义:用川乌、麻黄以开寒痹;蜈蚣、甲珠、威灵仙、独活通经络,且助乌头散风寒;生芪、当归补气血、扶正祛邪且养胎;乳香、没药合当归以行血;寄生、菟丝子、鹿角胶、续断合归芪以护胎元;牛膝引诸药而下行;甘草和诸药以解毒,三剂痛大减,六剂痊愈。至期产一女甚壮。


  讨论:妊孕药忌歌中,提出妊娠忌药数十中,推之尚不止此。初学者,不可不知。有识者,无需拘执。以愚主见,胎前一切杂证,俱当以杂证正法医之,不必谓某药动胎,某药堕胎。若疑而不用,病反难愈。久病不愈,胎焉能安?此乃因小心而误事也。


  此例患者,身孕已近4月。所用之药,有毒甚之川乌、蜈蚣,行血之牛膝、乳、没、穿山甲等。近半数皆为妊娠禁忌药。但连服6剂病痊且胎安,何也?经云:“妇人身重,毒之奈何?对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有故者,谓有病也;无殒者,无殒乎胎也。周学庭曰:“黄芩安胎者也、乌附伤胎者也,而胎当寒结,黄芩转为伤胎之鸩血乌附又为安胎之灵丹。白术安胎者也,芒硝伤胎者也,而胎当热结,白术反为伤胎之砒霜,芒硝又为安胎之妙品。无药不可以安胎,无药不可以伤胎,有何一定之方,有何一定之药也。彼本草所注安胎,药性所言禁服,不过为初学导之先路。拘成见者,赵括读父书而丧师;知变化者,孔明添灶而退兵也”。

《金匮要略》附子运用浅析
*丁国平  何顺华  (江西省樟树市中医院 331200)
关键词:附子;运用
附子在《金匮要略》中运用十分广泛。该书前22篇,载方205首,其中用附子(包括乌头在内)者23首,占十分之一强。观就其运用附子的规律作一粗试的分析,以就正于同道。
1     附子的主要功用
1.1  回阳救逆
附子大辛大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泻等引起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阳气行将亡失之危证。如四逆汤治阴盛格阳之呕吐,证见“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通脉四逆汤治阴盛格阳之寒厥下利,证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而蛔厥者”;乌梅丸治“烦躁吐,心腹痛剧、吐涎沫,得食则吐,手足厥冷”之蛔厥等,均是取附子回阳救逆之功。
1.2  逐寒止痛
对于风寒湿邪相搏,痹着肌表,经脉不利而致周身骨节疼烦,可用附子逐寒除湿止痛。如桂枝附子汤治表阳虚风邪偏胜之湿痹;白术附子汤治表阳皆虚之湿痹;桂枝与芍药知母汤治风寒外袭,渐次化热伤阴之痹证;均是取附子逐寒止痛之功。此外,薏苡附子散治胸阳不振,阴寒较甚,痛势剧烈之胸痹,亦是取附子逐寒止痛之功。
乌头与附子属同类植物,乌头系附子之母根,两者性味功用均相近似,但乌头之性味比附子更为辛温雄烈,其逐寒止痛之力更强。对于发作性疼痛,证属沉寒痼冷,痛急而有肢冷汗出者,则选用乌头。如乌头汤、乌头赤石脂丸、大乌头煎、乌头桂枝汤、赤丸等,均为此等证候而设。
1.3  温里助阳
对于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下利。胸腹冷痛,食纳不佳等脾胃虚寒症状者,附子有温里祛寒,水湿内停的腹满痛呕吐;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温中助阳,通利气机,治阳虚阴凝,饮留胃中之“气分病”;黄土汤治虚寒便血;大黄附子汤温阳通便,以下寒结;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肿,振奋阳气,治“肠痈已成”;附子汤温阳散寒,暖宫安胎,治妊娠阳虚寒甚腹痛等,均是取附子温里助阳之功。
1.4     温肾化气
附子功能峻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气化功能减退所致的诸证,皆可用附子治之。如肾气丸,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治“虚劳腹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治“短气微饮当从小便出者”;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者”;治“妇人烦热不得卧,但有饮食如故之转胞不得溺者”;瓜蒌瞿麦丸治“小便不利,水气内停”;麻黄附子汤治“少阴正水”,证见身面浮肿,小便不利,脉沉小者,均是取附子温肾化气,上蒸津液,下行水气的功能。
2    附子常用配伍方法
2.1  配伍干姜:回阳救逆之功尤著,戴原礼曾云:“附子无干姜不热。”[1]方如: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等。
2.2  配伍肉桂:温补肾阳,鼓舞肾气,共奏“益火之源,以消阴一翳”之功。方如肾气丸(肾气丸中桂枝,后世多易肉桂)。
2.3     配伍桂枝:温经通阳,祛风除湿。方如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2.4  配伍白术:温阳除湿,以治痹痛。方如白术附子汤。
2.5  配伍桂枝、白术,兼行表里,助阳化湿,止痹痛。方如甘草附子汤。
2.6  配乌头、蜀椒、干姜:逐寒止痛之力尤宏,《医宗金鉴》云:乌附椒姜“一派大辛大热别无他顾,峻逐阴邪而已。”[2]方如乌头赤石脂方。
2.7  配薏苡仁:以行温里散寒,除湿宣痹之效。方如薏苡附子散。
2.8  配半夏:共奏温中止痛,散寒降逆之功。方如附子粳米汤。
2.9  配麻黄、细辛:有温发里阳,通彻表里之能,使阳气通行,阴凝解散,水饮自清。方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2.10 配大黄:寒温并用,大黄寒性受制而走泄之性存,故可温下寒结。尤在论云:中焦寒结“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3]两药合用,正具此功。方如大黄附子汤。
2.11 配麻黄:温经发汗,方如麻黄附子汤。
3  附子的用法用量
3.1  用法:凡亡阳急证,需回阳救逆者,多用生附子,且须配伍干姜,方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用于止痛,则多用炮附子,无须配伍干姜,便应以寒湿病因为准,方如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薏苡附子散等;属沉寒痼冷之剧痛,则用乌头,故凡寒湿历节、寒疝腹痛、胸痹心痛、寒气劂逆等证,均用含乌头之方治之。
附子、乌头含有乌头硷等有毒成份,对人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以及反射功能有麻痹作用,故入药时均应先用武火久煎。有资料报道:“加热至四小时以上,可使乌头硷完全破坏,但附子功能并没有损失”。[4]乌头除久煎外,还需与白密同煎,这样既可缓和乌头毒性,又可增强疗效。
3.2用量:用于回阳救逆时,一般用量较重,如在四逆汤中,“生附子用一枚”约合今制21克;在通脉四逆汤中用“附子大者一枚”,约合今制30克。
用于逐寒止痛,用量亦重,如桂枝附子汤,用“炮附子三枚”, 约合今制63克;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用“炮附子二枚”, 约合今制42克。治疗一般虚寒性疾患,则附子的用量均较轻。
现在附子用量大致如下:用于回阳救逆,一次可用9~15克,用于止痛,一次可用6~9克,用于一般虚寒疾患,一次可用1.5~6克。
综上所述,《金匮要略》中运用附子的范围相当广泛,组方遣药,十分巧妙,用法用量缜密权衡。这些宝贵经验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后学借鉴。
参考文献
大剂附子之我的体验 (转自伤寒论坛)

首先说明,我不是中医,只是一个病患家属,也是一个中医爱好者,曾经在网络长时间为女友求医看病。

从去年8月底开始一直到今年4月,我女友一直在吃含有大剂姜附的药,其中以四逆汤、人参附子汤、附子理中汤为主。其诊疗过程至今还放在老版民间中医论坛,每天的情况我都有详细的记录和反馈。

女友网上看病初期,就有畏寒怕冷、易发高烧、心痛、心跳每分钟50次以下、脉结代、头晕、无神、易困、月经血块多、量大、月经先期、卵巢囊肿、几天大便一次并且经常腹泻的症状,被认为是阳虚内寒,所以吃了大概7个多月的大剂温阳药,但是病情一直没有见好,只有极短期的时间当附子用到60克时心跳能达到60次以上,但随即会降下来并出现病情反复。吃过7个月之后,心跳还是维持每分钟50次以下,最低39次,还是脉结代、还是心痛、还是怕冷、还是易发高烧、还是几天大便一次并且腹泻、还是月经先期,而且头晕头痛的厉害,晚上无法入睡、长了大量的白头发、身体胖了20斤、经常口干口渴喝大量水不解渴、经血更多更难止住了,每次月经几乎都有血崩的迹象。

最近看到论坛上温阳风很盛,尤其强调大剂温阳,我不知道这样用的坛友是不是有真实的体验,我女友吃了7个多月,我也受温阳的风气影响在去年冬天吃了一冬天大剂四逆汤和大剂附子理中丸,但是我口腔溃疡的症状也没有见好,并且起了一额头的痘,到现在还没完全好。

我对中医是个门外汉,但是一年多的治疗经验,我也有些体会:

阴阳互根,不是对立的两个反面,而是相辅相成的。阴为体,阳为用,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我们的世界就是阴阳平衡的,片面强调阳重要或者阴重要,都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阴为体,阴虚,阳何以用?凡病皆属阴阳,但分好几个层次。就说阳虚,也分阳虚阴不虚和阴阳双虚等各种情况,所以仲景才会说知犯何逆,随症治之,只见阳虚,就大剂温阳,片面强调阳的重要性,这是管中窥豹,也是流弊,其危害更甚。

若阳虚阴不虚,体足阳不用,自可一鼓作气,用大剂温阳之药,振奋阳刚,攻克病邪。

若阴阳双虚,则阳无体可用,此时妄用大剂温阳之药,必更伤阴体,纵能暂时取得成果,必不能持久,兵力不足却发给长枪大炮,就是打下来能守住么?而此战必导致更大的伤亡,这是简单的道理。病势至此,妄用大剂温阳,跟西医用激素之法无异。我女友用大剂附子使短期内心脏跳动正常,其道理想必就是如此,阳药的劲过了,病情也就反复了。大剂阳药灼伤阴液,夜不能寐,头生白发,经血难止,也就很好理解了。

病至阴阳双虚,大剂温阳,灼伤胃阴,炼液成痰,阻塞经络,造成脏腑极虚,而经络极实,我女友现在经常喝大量的水还不解渴,而身体非正常的胖了20斤,也可以解释了。现在吃了半年辛凉辛润之品口渴的症状才有所好转。

正邪相争,帮助正气有两种方法:
1:直接帮助:比如四逆汤
2:间接帮助:滋阴养血
一个是强行上马,一个是加强基础。如果兵力充足,自可一鼓作气拿下敌人,此四逆之法。如果兵力不足,本身打不了鬼子,不能再发大炮了。此韬光养晦滋阴养血之法。

如果正气足了,即便不用驱邪的药,人体会自动驱邪的。人不吃饭能有劲吗?吃饱了就想活动活动,饿着肚子能打仗吗?饭是阴,劲是阳,很简单的道理。谁有劲了,都想活动活动,这就是李东垣,张景岳......这类人的根本宗旨。

气血阴阳,不光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气血阴阳有深浅之分,所以吴先生的人体使用手册上面讲阴虚为病的最深一个层次,想必不假。阳虚好复,因为体未伤,尚属量变,但是阴体受伤,不是一时间能够恢复的,这是质变。如辩证不清,滥用大剂阳药,灼伤阴体,给病人带来的损害很可能是不可修复的。阳虚是人有力气,但是不干活,阴虚是人根本就没劲干活,同是表现懒惰,哪个严重?不是一目了然吗?阴虚的话,再去温阳,相当于强迫人干活,阴更受迫害。

观仲景金匮肾气丸,纳少量桂附于滋阴剂中,十中之一,为什么却是补阳的药呢?源其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柯琴的话,更值得片面强调大剂温阳者一看:“夫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功,火之用也,非指有形者言也。然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

最后,奉劝强调一味大剂温阳的诸位朋友,其一,先入为主,分门别派,看谁都阳虚,绝对不可取。其二,辩证清楚,分清病所在之层次部位,如果是阳虚,再温阳不迟。其三,片面强调附子之好处,更不可取,当用则用不当用则绝不能用,附子不是万用灵丹其四,请不要随意在网上给人开药方,网络是虚幻的,病人却是真实的,吃药的都是病人,请确定自己是个合格的中医师之后,再给人看病不迟。开方之前,请更要详细地辩证,连个舌相都没看到就处方,是不严谨的,按《大长今》里面的话说:太傲慢,盲目相信自己拥有的知识,而不是详细地考量病况,没有恐惧之心,是没有做医生的资格的。网络诊病本就不可取,所以更请不要拿网上的病人练习处方,请敬畏生命,对生命负责。

平正中和,阴阳之道。阴阳失衡了,自然才赐予我们分属阴阳属性的药,片面强调温阳或者片面强调滋阴,左倾或者右倾,都是路线问题,看不到革命成功的。中医分门别派,实在是中医之忧,请各位告诉我,仲景属于哪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