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期刊8月:广州 宗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47:30

2005•发现广州】发现点 
  
主题:宗教  
  广州的宗教形态可谓非常丰富,除了天主教和基督教传入广州稍晚之外,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在广州均有上千年历史:255年,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广州从事翻译佛经,是目前所知佛教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306年,葛洪从中原南来广州从事道学研究和写作;隋末唐初,西亚各国商人来到当时已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的广州,伊斯兰教从此传入广州……可以说,宗教文化是广州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部分,而众多保存至今的寺、观、教堂既是宗教活动场所,也融合了优秀的建筑、绘画、雕塑、园林、音乐等艺术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荔湾区 
1.华林寺(荔湾区佛教) 3  
南朝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印度名僧达摩从海路到广州,在华林寺附近登岸并建西来庵,是达摩在我国最先传播佛教之地。后人为纪念这位高僧,称其登岸处为西来初地,一直沿用至今。西来庵历代均有扩建,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701年)改称华林寺,是当时的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  
地址:广州下九路西来初地华林寺前街31  
要求:请在寺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华林禅寺四个金字 

2.仁威庙 (荔湾区道教) 3  
该庙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仁威庙是一座供奉道教真武帝的神庙。自宋以来,历代乡民皆"率其私钱"修葺或重建。清乾隆年间重修前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进房舍。后两进和东序则是乾隆年间增建的。现主体建筑略呈梯形,占地2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仁威庙内的木雕十分精致,头门均做成木雕的工艺构件,雕刻吉祥纹饰,遍施金彩。而顶部为五山风火山墙。正脊是石湾文如塑造的陶塑人物瓦脊,上有"同治丁卯"字样。其木雕、石雕、砖雕各具特色,陶塑、灰塑工细劲秀,给人们留下深刻而强烈的印象,仁威庙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龙津西路泮塘仁威庙前街20  
要求:请在庙门口合照,相片出现有仁威祖庙四个金字的黑底金边竖匾 

3.露德圣母堂(荔湾区天主教) 5  
建于1890年,哥特风格的建筑,该堂原为法国驻领事馆的教徒过宗教生活而设,花园南边建筑一座圣母山,安放露德圣母像。露德圣母堂有一个尖塔,正面也是上中下三段式,现在建堂经过了重新的粉刷,和整个沙面建筑群色彩统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沙面大街14  
要求:请在教堂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有天主教露德圣母堂几个字的石牌。

海珠区 
4.海幢寺(海珠区佛教) 5  
寺处相传为南汉千秋寺所在地。南汉开国君主曾在这一带大兴土木,除建寺院外,附近还建有梳妆楼、刘王殿及郊坛等,但宋元以来多废为民居。明代富商郭岳龙于原千秋寺处筑建宅苑,占地极广。明朝末年,僧人光牟从郭家花园中募得一块地皮拟建寺院,仅以旧宅稍事修葺之后挂上海幢门匾。清初巡抚刘某捐资为之正式建成山门。山门在今南华中路处,那时 ,还是海边(珠江古称珠海),佛教寺庙中有经幢(刊刻经文的石柱),寺名即取滨海佛寺之意。是清代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地址:南华中路和同福中路之间今海幢公园内  
要求:请在海幢公园同福中路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海幢公园四个黑字的横匾 

5.纯阳观(海珠区道教) 10分(此点注意车多人杂)  
纯阳观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此观规模颇大,原有山门、灵官殿、大殿、华陀先师亭、朝斗台以及亭、廊、厅、阁等建筑二十多间,占地面积约万余平方米。现仅存山门、灵官殿、拜亭、大殿、朝斗台。1987年大殿、灵官殿、拜亭等建筑先后重修。  
地址:海珠区五凤村漱珠岗上  
要求:请在售票处所在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广州市道教纯阳观的牌子

6.玉虚宫 (海珠区道教) 10  
玉虚宫(又称北帝庙),建于北宋年间。现庙内还保存了8块重修北帝庙的碑记,上刻有1755年《重修北帝庙碑记》中黄埔税口肆员"等重要文字资料。庙前还有部分拆建后遗留的石刻、石柱等文物。北帝庙 为村中保存较好的古建筑,在多次修建过程,海外华侨都给予了捐款。  
地址:海珠区琶州塔东南黄埔村内  
要求:请在玉虚宫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有玉虚宫三个金字的黑底金边竖匾  

7.基督教河南堂(海珠区基督教) 5  
基督教河南堂创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原是位于岐兴中约的中华基督教同寅会礼拜堂,民国23(1934)因开辟马路,同寅会礼拜堂迁移到洪德五巷建堂,民国24413日新堂建成,称中华基督教教会洪德堂,文革期间,教堂被学校占用。1981年将主堂收回,同年222日复堂,正式称为基督教河南堂。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其中主堂两层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主米,庭园面积350平方米,主堂二楼是拜堂,有座位400多个。  
地址:洪德路洪德五巷23  
要求:请在教堂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基督教河南堂”6个字。

越秀区 
8.三元宫(越秀区道教)5  
是岭南现存历史较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据史书记载为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所建,明代万历年间重修时始称三元宫。三元宫坐北朝南,在越秀山南麓,依山而建,渐次升高,现存各殿堂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布局以正对山门的三元殿为中心,殿前拜廊,东西连钟鼓楼。大殿后为老群殿,大殿两侧自南向北,东侧为客堂、斋堂、旧祖堂、吕祖殿;西侧钵堂、新祖堂、鲍姑殿等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应元路11  
要求:请在石阶前合照,相片中出现三元宫三个金字 

9.怀圣光塔寺(越秀区伊斯兰教) 3分(此点合照时注意路上车辆)  
建于唐初,是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清真寺之一,为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至圣穆罕默德,故名怀圣寺。地处古阿拉伯商聚居的蕃坊。寺名怀圣是怀念伊斯兰教创始人至圣穆罕默德之意。又因寺内有一光身柱形塔,故又称光塔寺。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曾毁于火,至正十年重建;其后明清时期先后重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光塔路56  
要求:请在光塔围墙外面合照,照片中出现怀圣遗基四个字及光塔。

10.六榕寺(越秀区佛教) 3分(此点合照时注意路上车辆)  
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原名宝庄严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北宋初毁于火灾,宋端拱二年(989年)重建,改名为净慧寺。元符三年(1100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曾来寺游览,见寺内有老榕六株,欣然题书六榕二字,后人遂称为六榕寺。寺内宋代始建、清代重修的千佛塔,因塔身檐壁色彩斑斓而有花塔之称。六榕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殿堂房舍多为清代以来重建、新建。花塔位于寺院中央,平面呈八角形,外观9层,内连暗层共17层,高57.6米。外观朱栏碧瓦,丹桂粉墙,宛若冲天花柱。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市六榕路87  
要求:请在寺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有六榕”2个金字的金边黑底的横匾 

11.光孝寺(越秀区佛教) 3  
以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为岭南佛教丛林之冠,占在面积3万平方米,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年,曾是南越国的王苑。三国时东吴都尉虞翻居此讲学,多种诃树,故称虞苑诃林。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禅宗六祖惠能在此与寺僧论风幡后公开身份、削发受戒,开创佛教禅宗南派。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定名为光孝寺,并沿用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光孝路109  
要求:请在寺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有光孝寺三个金字的黑底金边横匾

12.圣心大教堂(越秀区天主教) 3  
是我国最大的哥特式石结构建筑物,又是天主教广州教区的主教堂。因教堂由花岗岩砌筑,故俗称石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政府依据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借口清朝廷在教禁期间没收过天主教在广州的教堂,威胁清廷赔偿损失,强迫官府出租原两广总督行署地,兴建此教堂。由法国工程师稽明章(Guillemin)仿照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式风格设计。在1863128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全部石头采凿于香港九龙,建筑工程浩大,历时25年,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竣工。负责施工的总管为广东揭阳人蔡孝。工程耗资40万法郎。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广州市一德路旧部前56  
要求:请在教堂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有广州圣心大教堂的白色石牌

13清真先贤古墓(越秀区伊斯兰教) 5  
亦称"回回坟""响坟",是唐朝初年第一位来华传播伊斯兰教的赛阿德?艾比?宛葛素的墓,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墓室坐北向南,形制上圆下方,宽深约6米,东西墓壁各有一小窗,墓壁及厚。室内筑成拱顶,犹如悬钟。墓园为庭院建筑,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建有拜殿、方亭等,建筑面积750.84平方米。国内外穆斯林视先贤古墓为小圣地,前来拜谒者络绎不绝。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越秀区解放北路901号(兰圃西侧)  
要求:请在牌坊前合照,要出现牌坊上的先贤石墓道几个字 

14.大佛寺(越秀区佛教)3  
(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龙上应天上二十八星宿而建。明代扩建为龙藏寺。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清代中叶为大佛寺的鼎盛时期,寺院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住僧百余人。但目前寺院面积只有5000余平方米。  
地址: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  
要求:请在寺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有大佛古寺四个金字的黑底横匾

15.五仙观(越秀区道教)3  
首建於北宋,重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该观坐北朝南,门上的大匾上有清人书之五仙大观四字。依山而建的五仙观,现存有头门、后殿、东斋与西斋。其木构架保存十分完好,玲珑新巧。后殿东侧有裸露的红砂岩层,上有巨大的脚印状凹穴,古人一向以为这是仙人足迹,得以保存下来。明清两代,这里分别以穗石洞天五仙霞洞列入了羊城八景的行列。观内还有著名的岭南第一楼和大禁钟值得一看。  
地址:惠福西路(米市路西面)  
要求:请在五仙观外合照,相片中出现五仙古观”4个字。

16.东营寺(越秀区伊斯兰教)8  
始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占地面积536平方米。该地是明代中期广州四卫之一的小东营故址。1966年起该寺由本市回满族工厂借用多年,回民亦多在此办丧事。1982年,寺管会对该寺进行全面大修,充实治丧设备,作为回民治丧处。原有大殿、水房等维修后仍可供礼拜用。  
地址:越华路小东营1  
要求:请在寺门口合照,相片出现小东营清真寺几个字

17.锡安堂(越秀区基督教)5  
1901年创立于油栏门(今海珠南盐亭东街),创建人是旅美归侨余锡生牧师。1913年迁建于西濠二马路。后因该处成为商业闹市,于1935年迁往西瓜园(今人民中路392)购地建堂,19362月新堂落成,取名锡安堂,意为上帝圣殿1947年加入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文革期间被关闭,后经市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收回教堂,于1980921日恢复宗教活动。1983年收回副堂,逐渐恢复各项事工活动。复堂后至1989年,受洗者有776人,参加主日崇拜者约500人。  
地址:人民中路392  
要求:请在教堂前合照,相片中出现有基督教锡安堂”6个字的横匾

东山区 
18. 东山堂(东山区基督教) 5  
始创于19095月,1926年经改扩建为现今的两层楼。教堂采用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实用面积38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教堂面积677平方米。19997月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广州市东山寺贝通津9  
要求:请在教堂门口合照,相片中出现基督教东山堂”6个字

19.无着庵(东山区佛教)8  
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南方一座历史悠久的比丘尼道场,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名。无着庵由来机(比丘尼)禅师于清康熙6年(公元老派1667年)购地兴建,原名无着地,取清静无染着之意。在清代是羊城著名的尼众道场。  
地址:广州市东山区德政中路丽水坊50  
要求:请在无着庵围墙外合照,相片中出现南无阿弥陀佛”6个字及丽水坊的牌子。

20.基督教救主堂(东山区基督教)5  
广州早期具有圣公会教堂特色的建筑。1912年由中外基督教教徒集资兴建。外墙用红砖砌筑,铺砌绿色琉璃瓦,主体建筑前上建一四角攒尖顶方形塔楼,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  
地址:东山区万福路184  
要求:请在红色大门前合照,相片中出现广州基督教救主堂”8个字。

2004?发现?广州】

荔湾区

荔湾区必做题(共10分):
(1) 八和会馆 在荔湾区恩宁路上,矗立着一个全世界华人侨胞都耳熟能详、神往眷恋的传奇式建筑――八和会馆。当年八和会馆像一座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娱乐城,灯饰璀璨,夜夜笙歌,粤剧红伶名优竞相登台亮艺,接戏卖戏;戏迷票友追星族们更是欣喜若狂地听戏点戏,捧戏欢戏。八和会馆的昔日神话,令存留至今的恩宁路成了一处令人心驰神往的粤剧之街。西关也因此被称为粤剧粤曲故乡
要求:请在八和会馆正门照相,相片内要看到八和会馆牌匾。 
地址:广州荔湾区恩宁路。


(2) 华林寺 禅宗始祖达摩来华后,人们便在绣衣坊附近营造传教建筑,名为西来庵。今下九路的西来正街、西来西街、西来东街等街巷名称都是为纪念达摩禅师传教命名的,也都与西来庵名字有关。风神萧疏的佛祖达摩从印度东来,在西来庵传教佛经,广播衣钵,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立起了重大开山启蒙作用,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庵称西来庵。 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宗符禅师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庑寮室,并改西来庵为"华林寺"
要求:请在华林寺门前合照,照片内要看到华林禅寺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初地华林寺前街。


(3) 粤海关大楼 粤海关设立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海关之一,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粤海关税务司在现关址正式建立公署。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粤海关大楼工程在现址奠基, 19165月竣工。大楼坐北向南,建筑面积4421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东南立面用花岗石砌筑,高四层。顶筑穹隆顶钟楼,钟楼四面各砌塔司杆双柱,高13米,置大型四面时钟,内有5个大小不一的吊钟,为1915年英国制造。室内基本布局、结构保存完好。原正中拱券门上粤海关”3字,改为广州海关”4字。
要求:请在海关对面合照,照片内构图要有大钟。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沿江西路。


(4) 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是古代中国唯一、世界第四大的对外通商口岸。它覆盖范围约为今天的东至仁济路、西至杉木栏路、南至珠江岸边、北至十三行路的一片地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允许发展对外贸易,指定广州等四个地方为通商口岸。但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又限定只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从清初开始,凡是外商来华贸易或办理其他事务,都须经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进行,并先由12个商人取得操纵贸易特权,号称洋行,随后复加一人,定员为13人,即为世所知的十三行。十三行实际上是兼有商务和外交双重性质的半官方组织。
要求:请在十三行路,文化公园后门合照,照片内要出现文化公园的名称,以及请另拍一张十三行路的路牌的相片。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路。

(5) 西门口瓮城遗址 西城门瓮城遗址位于广州西门口,是广州明代城门仅存的一个,同时也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个。瓮城又名月城,是我国古代常见的一种用来屏蔽城门的小城,其作用是增强城池的防御力量。目前发现的瓮城遗址已挖掘了瓮城的南半部分,北半部跨越中山七路,至今仍压在民宅底下。
要求:请在西城门瓮城遗址门口合照。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与人民北路交界处。


荔湾区附加题(选做):

海角红楼游泳场 荔枝湾是著名的风景区,历来是人们游乐,玩耍的重要地方。千百年来形成西关独特的风情。它原是南汉皇与妃嫔大摆红云宴;后来成为文人墨客饮酒赋诗和平民百姓游乐、啖荔、饱览风光的好去处。人们乘坐游艇、舢板沿荔枝涌出珠江,到海角红楼,沿途红荔夹岸,荷香数里,海鲜虾艇、鱼生粥艇、烟酒果艇来往穿梭。管弦声、咸水歌声、嬉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南国城郊水乡风情画,令人陶醉万分。
要求:请在泳场门口照相,相片内要看到泳场的名称。
地址:广州市珠江大桥中大坦沙岛河沙路侧(5分)

清代旧当铺 是一座保留较完整的清代古当铺。前座为原当铺营业厅,后座为原当铺碉楼式的当物仓库。因目前仍为民宅,暂未有对外开放。游客可领略其外部结构风貌。
要求:请在当铺门口照相,相片内要有旧当铺的文物保护标牌。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华贵路(4分)

岭南艺苑 当代花鸟画大师赵少昂于30年代在西关湛露直街创办岭南艺苑
岭南艺苑位于第十甫湛露直街是赵少昂先生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创办的。为当时赵少昂先生在广州讲学传艺场所,培养出大批国画人才,学生遍布海内外――西关才子之称的米庸斋和李曲斋,就为西关的书画艺术发展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要求:请在艺苑外合照,照片内要有岭南艺苑文物保护牌匾。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和平西路湛露直街(3分)

时敏学堂 1898年,在康梁维新变法的直接促使下,邓家仁(字君寿)、邓家让(字恭叔)两兄弟共同创办了广东首家民办新式学校,取名时敏学堂,寓意敏于时务。时敏学堂于1905年更名时敏中学堂,邓家仁任校长;1912年再改名为私立时敏中学,1922年停办,校舍用作国民大学办学基地. 20世纪50年代初,国民大学并入华南联合大学,校址改作某厅办公大院。现旧址旁另建有时敏苑,立有石碑。
要求:请在时敏苑内照相,相片内要出现时敏宛三字。 
地址:广州荔湾区多宝路。(2分)

广雅书院 院名取自广者大也雅者正也。首任学长为梁鼎芬,后任有朱一新、廖廷相、邓蓉境、谭莹、丁仁长等广东著名学者。学员由两广各州府县严格挑选,各选拔100名,一律住院,外出需请假、学不进益者开除,考试成绩70名内均有奖励,学制3年等,由于教育管理严格,培养了不少人材。课程分为经学、史学、理学、文学4门,学生可自由选择,兼习文章之学,原定学制3年,后改为9年。教学既吸收传统方式,又具有新学的特色,对广东教育产生过一定影响,是当时全国有名的书院之一。
要求:请在书院门口照相,相片内要有广雅两字。
地址:广州市西村西湾路(2分)


仁威庙 始建于宋皇钓四年(1052年),而明代天启年间、清代乾隆年间和同治年间又相继进行过大规模修建,清乾隆年间重修前只有中路和西序的前三进房舍,后两进和东序则是乾隆年间增建的。最值得强调的乃仁威庙的始建和修建都是由泮塘十八乡乡民自发捐资!这是民间百姓自己建构的一座祈福圣殿和心灵庙堂!
要求:请在仁威庙的左右华表其中一条旁合照,照片内要出现华表。
地址:荔湾区龙津西路(2分)

泰华楼 泰华楼是清咸丰年间探花李文田读书的书斋。因珍藏东岳泰山碑西岳华山庙碑早期的拓本故名。后陈澧书有泰华楼匾。泰华楼,园门向东,硬山两坡顶,内进为书斋房舍和庭院,庭院置假山、种植花木。书斋坐北向南,面宽三间,硬山顶,青砖砌筑,是1988年重盖的,形式风格如旧。李文田清咸丰九年(1859)探花,官至礼部兼工部右侍郎,参预内阁办事。支持刘永福抗法斗争,热心广东家乡水利建设事业,募款修清远石角围、三水大路围、华田围等堤围。该楼于199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要求:请在泰华楼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多宝坊。(2分)

沙面 露德教堂 今天的沙面,四面环水,一幢幢西方古典建筑,散布在绿荫花丛之中,环境十分幽美,但它是经过了一段历史变迁而成的。100多年前,沙面是与沙基相连的沙洲,叫拾翠州。初期的沙面建有警察局、英领事馆、礼拜堂等,现已不复存在。现存沙面的建筑都是19世纪以后建设的,沙面西洋建筑风格千姿百态:其中露德教堂是梁柱结构。外形仍仿哥特式,具有哥特式风格。
要求:请在教堂外合照,相片内要能看到教堂主体外形。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大街。(1分)

文塔 根据民间传说,文塔是供奉魁星(亦称文曲星),掌握文人骚客功名命运的神塔。文曲星手执一笔,谁被此笔点中,便可高中进士、举人等科举功名。所以,文塔的建筑外观酷似一支笔尖向上的形状!龙津西路隐居着一个小庭院,名"云津苑",里面有一座被视为"风水宝物"的古塔--文塔。
要求:请在云津苑前或文塔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西路(1分)

锦纶会馆 现存建筑为道光年间建成,是为奉祀锦纶行内先师张骞而建的。雍正九年《锦纶祖师碑记》记述:当时在广州从事丝织业的有数百家,他们共同出资兴建了关帝庙作为丝织行家聚集地。后来丝织业日益发达,行内人越来越多,于是又在雍正元年(1723)集资在关帝庙左边兴建了锦纶会馆,用于供奉祖师张骞。
要求:请在会馆外正门合照,照片内要能看到锦纶会馆的字样。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康王路(1分)

越秀区

越秀区必做题(共10分):
(1) 中山纪念堂 坐落在越秀山南的东风中路,即孙中山总统府遗址上。它是为纪念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兴建的。19291月奠基,193110月落成。中山纪念堂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为3700平方米,高49米,四方以4个重檐歇山抱厦,拱托着中央以八角攒尖式收束的巨顶。外形色彩十分鲜明,有香港白色花岗石的底座和石阶,淡青色辽宁大理石的墙裙,镶乳黄色贴面砖的墙身,彩色水磨石的梁坊,紫红色水磨石的柱子,其上宝蓝色石湾琉璃瓦顶层叠舒卷,显容格外雍容华贵,有如仙宫琼阁。19627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要求:请在中山纪念堂门前合照,相片要以纪念堂为背景。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

(2) 五仙观 五仙观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相传在周夷王时,有5位仙人骑着口含谷穗的5头羊飞临广州,把谷穗赠给广州人,祝愿广州永无饥荒,言毕仙人腾空而去,羊化为石,故广州又称羊城、穗城。人们为了纪念这5位仙人,建造了五仙观,塑五仙骑羊像,奉祀观内。据阮元《广东通志》记载,五仙历代观址曾多次迁建,宋代在十贤坊(现省财厅一带),南宋后期至元代在古西湖畔 (今教育路一带)。明洪武十年 (1377),布政使赵嗣坚将五仙观改作广丰库,因而五仙观再迁建于坡山现址。。门上石匾有清同治辛未(同治十年即公元1871)由文渊阁大学士、两广总督瑞磷书写的五仙古观”4个大字。现头门与东西斋部分的旧建筑已作为民居。这里在明清两代先后以穗石洞天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19632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要求:请在五仙观门口照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

(3) 石室 圣心堂(又名石室), 位于一德东路,坐北向南。因教堂以花岗石砌筑,故称石室。是我国最大的一座哥特结构建筑物。教堂东西宽35、南北深78.69米,建筑总面积为2754平方米。南面山墙两侧为一对尖顶的石塔,高58.5米,象征升向天堂,皈依天土。塔顶为八角尖锥体,内分3层,东塔顶楼装有4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可击发出高低不同宏亮的钟声。西塔顶楼原安装有机械计时钟,南、西、北二方塔壁均镶有罗马字钟面。顶楼与地面有旋梯相通。山墙有精美边饰,山尖刻花瓶花束以十字架结顶,中段为大攻瑰花窗,下辟3个尖拱门。这座教堂堂址原为清两广总署行署,1857年 (咸丰七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的军舰炮击,夷为平地。19627月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石室现为省、市天主教爱国会的所在。
要求:请在石室门口照相。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一德东路。

(4) 光孝寺 光孝寺在光孝路,以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为岭南佛教丛林之冠。据《光孝寺志》记载,寺址初为西汉,第五代南越王赵建德壬府。三国时,吴国骑都尉虞翻谪徒居此讲学,辟为苑囿,多植滔婆、诃子,时人称为虞苑,又称诃林。虞翻身后,家人舍宅始创佛寺,名制止寺。其后寺名屡易,先后称王苑朝延寺,王园寺、乾法性寺、乾明禅院、崇宁万寿寺、天宁万寿禅寺、报恩广孝禅寺等等。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易广孝为光孝,从此光孝寺用至今。现在面积仍达310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的山门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瘗发塔,其西有大悲幢、西铁塔,其东有六祖殿、伽蓝殿、洗钵泉,再东有睡佛阁、洗砚池、东铁塔等。寺内诃子、菩提等古木婆裟,巨榕如伞,环境开阔幽静,不啻祗园名山。1961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年代重修,现为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要求:请在光孝寺门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

(5) 番禺学宫 番禺学宫在清代以前是番禺县的县学和祭祀孔子的文庙,每年农历二月、八月在此举行一次祭孔典礼。当时承宣街(今北京路)以东属番禺县管辖,故县学设于此。据同治年间修纂的《番禺县志》载,县学始创时附在郡学的西庑。宋淳?元年(1241年),番禺县知县诸葛征在县东南5里创建,后毁。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又暂附在南海县学。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吴忠、训导李昕在现址创建。19285月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举办,现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1953年,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完成了修缮复原并开放。同年周恩来为第六届所址题字: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9613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又多次拨款进行维修。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是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华侨和国际友人游览的重要场所之一。
要求:请在番禺学宫门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


越秀区附加题(选做):
大石街 明宣德七年(1432)建贡院于此。为南北走向的大石板路,故名,今存。
要求:请在大石街街名牌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4分)

史巷 广州许多街巷的得名都事出有因,有纪念某一事件,也有纪念某一名人。而广州仓边路上的史巷之得名却颇为奇特,它竟然与一件抢劫案有关。清朝嘉庆年间,广州城内发生了一宗轰动全城的杀人抢劫案。当时负责审理此案的是当地县令龚鲲。龚鲲接案后,心中疑惑:为什么家人皆死而戴氏却独生?龚鲲在其中细细查看,最后拘捕了其中一位男客,认定他和戴氏有染,并施以酷刑。两人被打得求生不得求死不成,只好屈打成招,承认两人是奸夫淫妇,联手谋财害命。龚鲲当时有一助手名叫史国光,他最后令案情大白天下,杀人者偿命,戴氏和男客被无罪释放。史国光坚持正义的做法得到了广州百姓的赞扬和拥戴。为了纪念这位正直的人,大家将史国光当时住的仓边路上的一条小巷称为史巷,并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要求:请在史巷巷名牌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仓边路(4分)

大佛寺 大佛寺是供奉梵释诸像的佛教寺庙。据修纂于宣统年间的《番禹县志》记载,此地明代是龙藏寺,后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六年 (1649)毁于火,康熙二年(1663)春,平南王尚可喜等捐资仿京师官庙在此建造大佛寺,翌年冬竣工。大佛寺昔日规模宏大,殿宇栉比,主要建筑有头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和大殿;两侧建有廊庑、方丈、香积厨等房舍。现仅存大殿和东面一小部分廊庑,以及碑记一方。大殿坐北朝南,而阔736.32,进深525.36米,19架用6柱,回廊周匝。歇山顶上斋紊胎板、筒瓦及勾头、滴水。灰塑瓦脊的行龙、牡丹等脊饰已残缺不存,尚存一鎏金胡芦形宝球。大殿及东面廊庇现为街道工厂使用。
要求:请在大佛寺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3分)

庐江书院(何家祠庐江书院又名何家祠始建于清嘉庆茂辰年(嘉庆十三年,即公元1805),道光、光绪年间重修,为布局甚有特点而且基本保存完整的书院建筑。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有倒座、照壁、正祠,两侧有东西试舍,东南有何家祠道门楼,东北有魁星楼,占地共1722平万米。门楼向东在流水井巷边,锅耳风火山墙,碌筒瓦面,绿璃瓦剪边,高两层,门上有楷书何家祠道石额。照壁现存石座,壁身部分已毁于60年代。正祠深3进,硬山顶,灰塑博古瓦脊,碌简瓦面,绿琉璃瓦剪边,金木雕花檐板。头迸面阔3间,深213架,磨砖对缝,墀头有砖雕,花岗石额上刻庐江书院。 现在,正祠为流水井幼儿园使用,其余为民居。此外,在文德路116号有附属建筑何家试馆,尚存门楼、书舍等,现为民居。
要求:请在庐江书院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3分)

怀圣寺 怀圣寺地处古阿拉伯商人聚居的"蕃坊"。寺名怀圣,是怀念伊斯兰教创始人、至圣穆罕默德之意。相传为阿拉伯默德那国传教士阿布?宛葛素于唐初创建,至今有10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元至正三(1343)曾毁于火,至正十年重建,明成化四年 (1468)及以后经多次重修。怀圣寺布局紧凑而错落有致。入寺需经过由甬道相连的3门。头门门额用阿拉伯文书清真寺,二门门额书怀圣寺,三门门额书教宗西域。三门后面为看月楼。寺内西南角,矗立着著名的光塔。19627月公布怀圣寺光塔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寺现为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所在。
要求:请在怀圣寺门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光塔路(3分)

广州府学宫 ?州的官?在古代主要有三家:?州府??、番禺胯??(今天的掾嘱所附近)、南海胯??(今天的第十一中附近)?加呃些??的坐?人必??取得秀才儋格。府设府学,县设县学。府学有府学宫,县学有县学宫。每月初一、十五,已考取入学的生员,须到学宫拜谒孔子神牌。学官则出课题令诸生回家中钻研、习作文章。这些学宫,在科举考试废除前,实际上是科举的预备场所。入县学、府学必须经过童生试。科举考试分岁、科两种。岁考每年一次广州府学宫始建于宋庆历年间,历代多次迁徙、扩建、重建,至乾隆而臻于完备,号称岭南第一儒林。在咸丰七年(1857)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宫遭英法联军炮击焚毁。同治三年(1864)重新修建。
要求:请在广州府学宫现址门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3分)

广州城隍庙 城隍庙原是供奉守护城池神祗的坛庙。据道光年间修纂的《南海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 (1370),诏封天下神,规定各府、州、县设立城隍之神,前奉木主,后塑神像,于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拜祭。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后经多次重修,先存建筑是清中期风格。随岁月流逝,昔日的建筑多已不存,仅大殿及拜亭尚在。拜亭绿琉璃瓦歇山顶,面阔6.2米,进深79架,檐柱及金柱各4根,均为花岗岩抹角楞柱。抬梁式构梁,用如意纹驼峰斗?承接,雕工较精细。大殿为人字形风火山墙,瓦面坡度陡峭。大殿及拜亭基本保存完整,现为广州试验仪器厂车间。
要求:请在城隍庙前合照,相片要以城隍庙为背景。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忠佑大街(2分)

应元书院 在广州越秀公园南面,有一条路叫应元路,这条路的得名还颇有一段来历,其与广州清代的应元书院的得名有关。清代同治九年,广州布政使王凯泰捐资办了一所学院,专门提供给举人出身的人继续求学。辛亥革命后,当局为了纪念革命党先驱朱执信,在应元书院旧址建立执信中学,执信中学当时确是出了不少的名人,校董会中有李大钊、蔡元培、廖仲恺等知名人士,教员中有邓颖超等,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当时曾就读于该校。后来执信中学迁往执信路,应元书院的旧址上新建了广州市第二中学。
要求:请在应元书院现址门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应元路(2分)

宛葛素墓(清真先贤古墓) 在桂花岗 (今兰圃西邻)。相传早期伊斯兰教著名传教士阿布?宛葛素在广州逝世后,为教徒营葬于此,是广州著名的一座伊斯兰教古迹。慕园门额上书“清真先贤古墓。园内为庭院式建筑,广植花木。西面有堂3间,前面为敞口厅,北面为礼拜殿。墓室筑成拱顶,形如悬钟,内成洞形,人在其内诵经或讲话,有回声相应,故俗称响坟。墓署唐贞观三年(629)所建,似不可信。但墓的下葬年代也不会太晚,因为从墓园内现存殿堂等建筑物的结构方式看,则为明代建筑风格。 
要求:请在清真先贤古墓门前合照,相片要有清真先贤古墓六字。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解放北路(3分)

粤王井(越王井) 越王井又名九眼井,在应元路。屈大均《广东新语》称,九眼井相传尉陀所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称佗饮斯水,肌体润泽,年百有余岁,视听不衰广州诸井此最古。丘逢甲有诗咏日:凿井秦人老塞烟,抱孙雄踞海南天,江山不改遗民尽,独坐秋风自品泉。《通典》谓南海(广州),有天井门,天井即越王井,门是石门。现越王井九孔井盖残石尚存,井身全部石砌,百径2.1米。因井底淤积深仅7米,其旁有 九眼古井石碑。19838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省科学馆后院围墙内。
要求:请在越王井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应元路省科学馆内(1分)

东山区

东山区必做题(共10分):
1)基督教东山堂 该堂肇基于广州五仙西。清同治九年(1870年),传教士购得五仙西铺屋,改作寄庐,开设男女学校及福音堂。清宣统元年(1909年),于东山寺贝通津9号重建新堂,并于当年成立东山浸信教会,按立余瑞云为牧师。因信徒日增,遂于民国16年(1927年)将旧堂扩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楼房,占地1000平方米,设有1300个座位。1979930日,首先复堂。1986年收回被占的房地产,将主日学堂和副堂房屋借出办广东协和神学院。1987年,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基督教协会迁此办公。
要求:请在东山堂门口合照
地址:广州东山区寺贝通津。

2)朱执信墓 朱执信墓墓园共4000多平方米,绕以崇垣,台阶层叠,丰碑高耸,树木葱宠。碑文、墓表分别由孙文、汪兆铭题书。1936年秋,因发现墓地有白蚁,遗骸迁往执信中学校内,原墓则为衣冠家。执信中学内之墓园,占地500多平方米,墓包呈馒头形,高3米多,周长10余米。19633月,公布两处墓址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朱执信 (18851920),名大符。原籍浙江萧山,生于广东番禹。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
要求:请在朱执信墓正门合照,相片内要出现朱执信三字。
地址:广州东山区先烈东路驷马岗。

3)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原为惠州会馆,旧址南边为东园,西面及后边均为民居。19259月底,国民党中央党迁往旧省议会,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从大德路的临时会所迁迸这幢房子的办公。19265月,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和第二次广东省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联合举行。大会决定在这幢房子的前院左右两侧,建廖仲恺先生纪念碑工农运动死难烈士纪念碑各一座。1925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建立了中国工人阶级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1988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要求:请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门口合照。
地址:广州东山区越秀南路。

4)无着庵 由明末高僧天然和尚之妹来机禅师创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比丘尼道场。原名无着地”.由天然和尚题,盖取清静无染着之意。天然和尚(1608-1685),俗姓曾,名起华,番禺人,明崇祯六年(1633)癸酉举人,後闻佛法,遂弃儒学佛,礼庐山道独禅师出家。其妹出家,法名今再,字来机,壮严接法於天然和尚,为罗浮山华首台曹洞正宗三十五代禅师。来机为弘法利生,阐扬宗风,遂於羊城小南门外购地兴建道场。据庵碑所载,无着庵始建於康熙六年(1697),历时十一载,颇具规模,为羊城著名尼众道场。无着庵现存大雄宝殿、大悲殿、地藏殿和僧房等建筑物。 
要求:请在无着庵前合照,相片内要出现无着庵三字。
地址:广州东山区德政中路。

5)宏城公园 2000428日,位于广州二沙岛的宏城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该公园占地总面积659987平方米,园内种植大量珍贵的岭南高大树种,配以大面积的草地、山石和亭榭,成为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绿化公园。该公园由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开发建设,是广州市首座由企业投资建设的公园。该公园委托广州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
要求:请在宏城公园门口合照,相片内要出现宏城公园四字。
地址:广州东山区二沙岛。


东山区附加题(选做):
星海音乐厅 落成于199833,占地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设有1500座位的交响乐演奏大厅,460座多功能厅,100座专业视听欣赏室和4800平方米音乐文化广场,还有集视听等服务功能的音乐图书资料中心,是我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音乐殿堂.
要求:请在星海音乐厅前合照。相片内要出现冼星海像
地址:广州东山区二沙岛。(4分)

鲁迅故居 白云楼西侧第一道门2楼,是鲁迅的故居。西南和北面的墙壁上有多处白水泥制作的"白云楼"3个字,至今还见残迹。这座楼建于1924年,原供邮政部门使用,西段第一道门的门额上现在仍有用水泥制作的邮局两字。当年,鲁迅租赁了2楼的13房,于1927329日从中山大学钟楼迁到这里居住。1927?五”后,鲁迅辞去了中山大学的职务,蛰居白云楼写作,鄙视新权贵们的威迫、利诱以及特务的盯梢。他以锐利的笔锋,写下了《可恶罪》、《小杂感》《扣丝杂感》、《谈"激烈"》、《略谈香港》等大量杂文。197912月公布白云楼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要求:请在白云楼前合照,相片内要出现白云楼三字或邮局二字。
地址:广州东山区白云路。(2分)

鲁迅纪念公园 这座占地2600多平方米、投资2700多万元的公园是一个以鲁迅先生19271―9月间在广州工作生活的足迹为主线,以纪念鲁迅先生光辉一生为主题,广州首个以名人名字命名的纪念公园。公园共分三大部分,入口广场区、浮雕广场区和瀑布广场区。从东侧正中进入公园,迎面就是鲁迅先生的头像。塑像左侧为一涌泉,名乳泉,取鲁迅先生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之意。 
要求:请在鲁迅纪念公园合照,相片内要出现乳泉二字。
地址:广州东山区白云路。(2分)

东风公园 东风公园位于广州大道北西侧,占地面积4.2公顷,其中草坪绿地3公顷。公园以亚热带风光为特色,环境优美。大门广场设有造型美观的喷水池,以宽阔的大草坪烘托,高低错落的棕榈和富有岭南特色的树木、花卉为背景,景色怡人。公园还设有大型滑浪戏水设施、健身健美室是一个老幼咸宜的综合性公园.
要求:请在东风公园水荫路正门合照,相片内要出现东风公园四字。
地址:广州东山区水荫路。(2分)

培正中学 座落在广州市东山区培正路,占地6万平方米,校舍古朴典雅,环境幽静优美,是广州市花园式单位。1994年培正中学首批被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培正中学是广州百年名校之一,创办于1889年。1907年始建东山新校,三十年代又在香港、澳门建分校。培正建校以来,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培正校友遍布海内外,世办各地共有76个同学会。兴建了培正百周年纪念堂、胡忠堂科学实验大楼、林炳炎基金教学大楼。
要求:请在培正中学门口合照,相片内要出现培正中学四字。。
地址:广州东山区培正路。(2分)

陈济棠公馆 陈济棠公馆是一座园林式建筑,建于1930年,由工务局技佐罗明?设计。公馆院门向东,门内建八角亭,主楼建于院子中部,院北面建附楼,院南面原建有水池和假山,现已在水池假山处建了办公楼,现为省妇女联合会使用。该公馆于199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济棠(18901954),曾先后参加护法、护国运动和讨伐陈炯明的战争,历任粤军团、旅长,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讨逆军第八路军总司令,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委会常委等职。主粤期间,重视发展广州的经济建设,颇有建树。
要求:请在陈济棠公馆门口合照。
地址:广州东山区中山一路梅花村。(2分)

天字码头 天字码头是广州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珠江轮渡码头,天字码头在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形成,已有270余年的历史。根据《广州府志》记载,雍正七年(1729年)布政使王士俊在码头旁修日近亭(又称接官亭),供接官之用。官员卸任离广州时,也是在此亭恭请圣安,然后才下船起航赶路。由此,天字码头成为只供官员使用的码头,民船不得在此停泊,所以老百姓都称之为天字第一码头天字码头就这样被传开,而且成了它的正式名称。
要求:请在天字码头石碑前合照。
地址:广州东山区北京南路。(2分)

中山医科大学 座落在中国南方最大的城市广州市中心,校园典雅,环境优越。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卫生部属全国重点医科大学。地处广东,毗邻港澳。1978年再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为全国4所重点西医院校之一。目前,学校设有8个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岭南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与成人教育学院。200110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
要求:请在中山医科大学的孙逸仙石像前合照。相片内要出现孙逸仙石像
地址:广州东山区中山二路。(1分)

三多轩 "三多轩笺扇庄"创于清朝道光年间(1825年),创始人黄其佩先生。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以经营宣纸、笔墨、端砚文房四宝而闻名国内外,与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并称为中国三大文房名庄。"三多轩"这间老字号从创始人黄其佩先生传到黄金海已历三代。"三多轩"旧址在广州市高第街221号(即今高第路56号),但由于高第街交通不便,于1958年迁往北京路仍沿用"三多轩"招牌名称。"三多轩"1989年从北京路搬到文德路继续经营。
要求:请在三多轩前合照。相片内要出现三多轩
地址:广州东山区文德路。(1分)

白云宾馆 白云宾馆是广州市知名的涉外酒店,位于繁华的环市东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宾馆建筑呈岭南园林风格,环境幽雅舒适,拥有各类型房间及写字楼共797间。附设的风格各异的中、西餐厅及宴会厅提供粤、京、川、淮等风味菜及西式餐食,可同时容纳近1300人进餐。雄踞广州第一高楼近20年。
要求:请在白云宾馆门口合照。
地址:广州东山区环市东路。(1分)

海珠区

海珠区必做题(共10分):
(1)海幢寺 明代,僧人光牟募于业郭龙岳,稍事修茸,题额为海幢。 清康熙初年大规模扩建,是当时广州市四大丛林之一。先后由僧人池月、今无及平南王尚可喜、巡抚刘秉权等增建大殿和前面的天王殿,后面的塔殿,左右两侧的韦驮殿、伽蓝殿,以及藏经阁、观音殿、药师佛母党、方丈、山门、香积厨、斋堂等建筑,规模宏壮,成为清代广州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民国期间,寺内建筑多被拆毁,改为海幢公园。大雄宝殿建于康熙五年(1666)目前逮筑基本保存完好。寺内旧物尚有:清康熙五年(1666)铁铸的幽冥钟,重约750斤;廉熙十四年乙卯 (1675)由今无募捐铸造的大殿铜钟,重约l吨;光绪七年(1881)由广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会衔发布立石的《禁妇女入寺烧香示》碑;相传是明代郭氏庭园原植的鹰爪兰一株,主干已枯朽不存,但从树头萌发的新仍生长繁茂;植于两殿之间的斜叶熔一株,树龄在400年以上。大殿及大部分寺址为海幢公园范围。
要求:请在海幢寺门口照相,相片内要有海幢两字。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南华中路。

(2)中大牌坊(北门) 解放前这里是岭南大学所在地,岭南大学的正门就是北门。那时候这里也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单门牌坊,莘莘学子出入学校都要从珠江边的码头摆渡。20世纪50年代中山大学从石牌搬迁到这里,逐渐增多的学生使北门外小摆渡的沟通能力日渐捉襟见肘。不久,南面新建的新港路使得南门的交通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为了师生的方便,中大正门舍北取南。文化大革命期间,北门刻着中山大学的石牌坊倒下了。新建的北门牌坊来源于中大在石牌时期的古牌坊校门,主要由牌坊、中大校徽、中大校训及中大校史等部分组成,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牌坊是古色古香的中国双层牌楼。由混凝土构成外贴石片和花岗岩的牌坊竖立其中,面向珠江,与校园内孙中山先生的立像保持同一方向,恢复了其中轴线端点的位置。
要求:请在牌坊前合照,相片内要有国立中山大学四字。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

(3)琶洲塔 琶洲塔在海珠区琶洲。这里原是珠江中洲渚,两山连缀形似琵琶,故以为名。传说水中常有金鳌浮出,故又称海鳌塔。这座明代的风水塔由光禄勋丞王学增等倡建,名工匠龚坤主持工程。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奠基, 二十八年 (1600)落成。此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内膛为八角直井式,外观9级,内分17层,高50余米。梯级为穿心壁绕平座式,盘旋而登顶层。现在楼板全坏,已不可登。塔每级设龛。塔顶为八角攒尖顶,顶檐原有铁铸雁形角梁伸出悬钟,已掉落。塔旁尚存《琶洲鼎建海鳌塔记》石碑一块。琶洲砥柱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塔北原有北帝庙,西南有海鳌寺,均已圮。19633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要求:请在琶洲塔前合照,相片内要有《琶洲鼎建海鳌塔记》石碑。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琶洲。

(4)赤岗塔 赤岗塔是建于明代的风水塔。坐落在海珠区赤岗一红砂岩山岗上。明万历四十七年 (1619)由直指王命璇倡建。是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珠区赤岗五凤村,是广州市明代建筑中较具特色的古塔之一,与琶洲塔、莲花塔并称为广州明代三塔。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为楼阁式青砖塔,平面为八角形,内膛八角直井式,塔高53.7米,首层直径12.5米,外观9级,内分17层。赤岗塔是红砂岩垒砌,基面原为灰色斑岩铺砌。塔基八角均镶有1617世纪西方人形象的托塔力士,是广州明代石雕佳作,也是研究明代对外交往的实物资料。
要求:请在赤岗塔前合照,相片内要有赤岗塔。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

(5)邓世昌纪念馆 座落在广州珠江之南的海珠区宝岗大道龙涎里邓氏宗祠内,占地面积四千七百平方米,是族人在邓世昌英勇殉国后,于一八三四年用政府的抚恤金扩建成为一座三路、两进、三院、两庑,占地4700平方米的典型岭南祠堂式建筑。该馆于1994年纪念邓世昌殉国100周年时设立。
要求:请在邓世昌纪念馆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龙涎里。


海珠区附加题(选做):
七星岗古海岸遗址 这里有大片裸露的红色岩系砾岩,前面连着一块宽敞的海蚀平台,石崖下部有一连串半米深的浪蚀洞,使上部成为额状突出,高约2米,是五、六千年前海浪拍击冲蚀而成的遗址。遗址包括海蚀崖、海蚀洞穴和海蚀平台,说明当时南海海岸就在这里,这是目前世界上少数深入内陆的古海岸遗址之一,由我国地理学家吴尚时教授1937514日发现。
   要求:请在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牌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海珠区石榴岗(5分)

瀛洲生态公园 位于海珠区东南部的新窖镇小洲村。小洲村在元朝开村,这里土地肥沃,河网纵横交叉,村民聚居地犹如汪洋中的一小片绿洲,故称小洲,又称瀛洲。村内古桥蚝屋、小舟流连,构成了一幅独特、古朴的水乡风情画。公园占地面积约140公顷,是广州市最大的农业的生态公园。
要求:请在瀛洲生态公园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窖镇小洲村(4分)

卫氏大宗祠 位于海珠区新?镇沥?村,占地1911平方米。建于明朝年间,19938月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卫氏大宗祠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有仪门、门楼、前廊、主殿、厢廊等。从祠堂进入前座,可仰望"百世周宗"横匾,而门楼的"燕子斗"拱相传只有皇帝国戚才有资格建造,两旁还有一对柚木对联写着"文章华国,诗礼传家";主体建筑东西两翼有青龙、白虎巷,天街有花岗岩砌成的宽阔平台,四周围有花岗岩栏杆等。主脊上有动物和人物塑像造型,瓦檐有木雕檐板封瓦口及各种柚木木雕屏风、对联、横匾,工艺颇为精致。
要求:请在卫氏大宗祠前合照。
地址:海珠区新?镇沥?村(4分)

大元帅府 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原为广东士敏土厂,建于光绪二十一年 (1891)二月。1917年和1923年,孙中山曾两次在此建立大元帅府。191791日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为元帅,李福林为大元帅府亲军总司令,与段棋瑞北京政府相对立。下设内政、外交、财政 建设4部,法制、审计、航空3局,秘书、参谋、金库3处。19251月,孙中山应邀北上讨论国是,由胡汉民代行大元帅职务。19257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府大本营遂告结束。
要求:请在大元帅府旧址门口合照。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3分)

十香园 十香园是晚清著名画家居廉、居巢的居室及作画授徒之所。居廉字士刚工画草虫花卉,精篆刻。父早故,堂兄居巢 (宇梅生,18111865)授以绘事,后合称二居。二居重视写生,擅于运用撞水撞粉法,所画花卉虫鱼生动明丽,别具风格。著名的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等曾在此学画。十香园占地约640平方米,南倚隔山,北面马涌,四周以青砖砌墙围成小院,环境清幽,富有诗情画意。1983年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由居氏后人居住。
要求:请在十香园门口合照。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中路隔山怀德大街(3分)

纯阳观 纯阳观为广州著名道观,又是"古宋怪石""溪山如画"的胜地。开山祖师李明彻,字飞云,号青来,广东番禺人。纯阳观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动工,道光六年 (1826)建成,道光九年(1829年)立碑。寺观规模颇大,先后建成山门、灵官殿、大殿、拜亭、东西廊坊、步云亭、东西客厅、左右巡廊、库房、怡云轩、朝斗台等。占地约10000余平方米米 寺观坐北向南,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但几历沧桑,许多键筑已毁,现仅存山门、灵官殿、拜亭、大殿、朝斗台。纯阳观为市道教协会使用。19633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要求:请在纯阳观门口合照,相片内要有纯阳观三字。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五凤村东漱珠岗(3分)

北帝庙(黄埔村) 位于海珠区新?镇的黄埔村,被考古学家们确认为黄埔古港的遗址所在,黄埔古港是明清广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代以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黄埔古港原称酱园码头,现在岸边仍保留一条海傍街,大大小小的祠堂散落在黄埔村,原有的32间祠堂,由于各种原因拆掉了13间,但现存的19间祠堂,都是建筑精美。中国古代港口当中,曾经有过许多闻名于世的大港,如广州、泉州、扬州、宁波等等,但让广州人非常自豪的是,这些港口当中,只有广州长盛不衰,据说在世界上,只有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可以相提并论。 
要求:请在黄埔村北帝庙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镇(3分)

广州国际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东南部、新城市副中心琶洲岛,规划用地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建成具有国际标准展位一万多个、室外展场2.2万平方米,建设规模是目前世界第二大会展中心,面积仅次于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已竣工的首期工程占地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拥有三层共16个标准展厅,展厅总面积16万平方米,有国际标准展位10200个。
要求:请在会展中心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岛(2分)

中大廖承志像 立于中山大学校园内的纪念廖承志先生的石像廖承志廖承志,出身华侨家庭,祖籍广东惠阳,1908年生于日本东京。父亲廖仲恺、母亲何香凝都是国民党元老。1923年,他入广州岭南大学中学部。翌年,结识了来家找父亲的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夏,廖承志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回上海后,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一生跨越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和共产党领导的共产革命他整个家庭的历史就是国共恩怨的具体体现
要求:请在廖承志像前合照。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中山大学内(2分)

中大惺亭 原岭南大学惺社同学于1928年捐建,为史坚加、区励周、许耀章三烈士纪念亭。史坚加为辛亥革命烈士,区励周、许耀章为1925年沙基惨案烈士。现每周周三晚为英语爱好者聚集交流的英语角。
要求:请在惺亭前合照,照片中要有惺亭二字。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中山大学内(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