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职业女装:创造力首先源于“敢于提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12:03
      摘自骆新的新浪微博




二十多年前,我曾经跟杨澜一起在央视《正大综艺》共事,我当导演,她做主持。每次录像前,她都会针对脚本,提出一连串问题,有时候,也弄得我很烦。“何必呢?稿子怎么写,你就怎么说嘛!”我说。对我这种说法,她摇了摇头,并告诉了我一桩她上大学时的见闻。

 

    她那会儿所在的班级,请了一名美国外教。第一次上课,外教鼓动大家踊跃提问,但很遗憾的是,中国学生大多比较拘谨,竟无人举手。外教掏出一美元,放在讲台前的桌子上,说:“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就可以拿走这一美元。”台下顿时窃窃私语,但还是没人提问,甚至,有同学认为,这简直就是资本主义世界“拜金主义”式的诱导,绝不能上当!外教很尴尬。眼见快下课了,这名外教有点急了,大声地对学生们说:“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研究或学说,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外教的意思,纷纷举手……当然,问题的质量不一定很高,但课堂的气氛却一下子活跃起来。下课铃打响了,外教满意地离去,尽管到最后,也没有人主动拿走他放在桌子上那一美元。

 

    杨澜后来出了一本书,叫《我问故我在》。我很理解,她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标题。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们的教育界就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培养学生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命题,其实存在一个隐形的条件,就是“问题”已经被假定事先存在了,你的作用,就是尽力解题——当然,不能排除,已经被人提前设定好了一个“正确答案”。

 

    毋庸置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真正代表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创造力的最重要体现,却是能不能“提出问题”。遗憾的是,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思维当中,超出教学大纲的“提问”,往往代表着离经叛道,总被教育者视为“无效劳动、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而横加指斥,最后,整个社会能提出问题,恐怕也只有老师和领导了,其余者,全都成了解题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上说,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进入工业和后工业时代以来,中国已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几乎所有影响人类的工业制品,我们全都能制造,但是,却没有一样产品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九十年前,李大钊先生说:“人生之最高理想,在于求达真理。”对真理的探究,不仅依赖对事实的尊重,更离不开提问的勇气。而人的思想,如果一旦被各种条框所桎梏,如何去探究、抵达那未被发现的世界?又如何能够创造未来?

 

    十几年前,我去法国旅行,曾通过朋友拿到一份法国中学生的历史考卷,其中有一道题目,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是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的决战,英国和普鲁士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战役,也结束了“拿破仑帝国”。与我们中学的考卷不同,法国人并没有问:这次战役,是拿破仑跟谁打的?是威灵顿公爵?还是库图佐夫元帅?在1815年打的?还是1812年打的?拿破仑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意义何在(重要的是,这个“原因”和“意义”,竟是有标准答案的)?……他们的问题,完全出乎想像:如果拿破仑一世没有在滑铁卢被打败,请问,当今欧洲的格局,会有什么不一样?

 

    我的朋友还告诉我,法国人的许多这类考试,学生是可以带教科书参阅的,但是,就算你翻遍了教材,恐怕也找不出所谓的“正确答案”。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想知道一种知识在哪里存放,并不是件难事,难的是,你将通过什么样的思维工具找到它们?并通过这些既有内容,创造出富有建树的观点!重复他人,非我所愿,独立思考,才是王道。

 

    不久前,英国驻沪领事馆为伦敦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举办了一个酒会(那会儿,伦敦尚未陷入治安骚乱)。在酒会上,我听到英国总领事在介绍英国的时候,仅仅用了三句话:“我们是一个拥有悠久市场经济传统的国家,我们既强调法制又充满自由和活力;我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排名世界第二;我们是全球文化和创意的中心!”

 

    我知道,这种自信心,一定不会诞生于一个成天苦苦钻研“标准答案”、从不敢提问和质疑者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