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节目遭停播知乎:(0302)金川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2:13:55
金川区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腾格里沙漠南缘,东经101°29′至102°34′,北纬38°至39° 。古“丝绸之路”从此经过,是新欧亚大陆桥沿桥城市之一。南面临永昌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武威相连;西与张掖毗邻,金昌市人民政府在本区,又有金川公司、八冶公司驻金大企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目录
城市概况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
金川位于河西走廊东部腾格里沙漠南缘,东经101°29′至102°34′,北纬38°至39°
   金川区
。古“丝绸之路”从此经过,是新欧亚大陆桥沿桥城市之一。南面临永昌县;北靠内蒙古自治区;东与武威相连;西与张掖毗邻,金昌市人民政府在本区,又有金川公司、八冶公司驻金大企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全区总面积3770平方公里,总人口19.3多万人,辖宁远堡、双湾两镇,6个街道办事处。区内现有2个国营农场、1个区属园艺场、2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林场,27个行政村,164个村民小组。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朝鲜族、藏族、彝族、裕固族、维吾尔族、侗族、锡伯族、布依族、土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
金川区辖6个街道、2个镇:滨河路街道、桂林路街道、北京路街道、金川路街道、新华路街道、广州路街道、宁远堡镇、双湾镇。
金川区始建于1985年,系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镍矿储量居全国首位,被誉为祖国镍都。
区人民政府住所地金昌市北京路,邮政编码:737100,电话区号:0935。 自然地理
金川区系金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金昌市政治、经 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是新兴的 工业城市,又是我国最大的镍钻生产 基地和铂族元素提炼中心。东邻民 勤,西靠山丹,南接永昌,北连内蒙 古阿拉善右旗。区内总人口20.99万 人,总面积3019平方公里,辖2个 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27个行政村, 26个社区居委会。属于典型的温带 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 行政区划
金川区辖6个街道、2个镇:滨河路街道、桂林路街道、北京路街道、金川路街道、新华路街道、广州路街道、宁远堡镇、双湾镇。 2000年,金川区辖6个街道、2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20490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滨河路街道25146、兰州路街道14688、北京路街道15265、工人新村街道27187、新华路街道32469、广州路街道35203、宁远堡镇30938、双湾镇24006。 人口民族
1990年底人口为66988人。其中城镇人口11328人,农村人口55660人。人口出生率工19.08‰,增长13.38‰。民族:清乾隆两征金川之前,是藏族聚居地,经战乱后,驻屯清兵留下来和大量民户入屯垦殖,居住的民族成份有了很大变化。
1990年底,有藏、汉、回、羌、俄罗斯族、蒙古族、哈萨克、壮、黎、白、土家等14个民族。在总人口中,藏族占56.93%,汉族占36.82%,回族占5.02%,羌族占0.97%,其他民族占0.26%。 经济资源
西北部地区山势平缓水草丰茂,是天然草场畜牧区。东南部高山峡谷地区河谷两岸的冲积阶梯状台地为农耕   金川区
地,半山缓坡亦有耕地分布,为农业区。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地面积25.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木材蓄积量1291万余立方米。主要树种有云杉、冷杉、铁杉、松、柏、桦等。野生食用菌类有松茸、黄丝菌、羊肚菌等10余种。有虫草、贝母、鹿茸、麝香等名贵中药材。深山密林中栖息着樟、鹿、苏门羚等珍稀动物。 经济林木以雪梨、苹果、花椒、核桃为主,分布于河谷和半山地带。解放前,有雪梨8000余株,解放后得到极大发展,已达80余万株。金川雪梨色鲜味醇,核小化渣并有止咳化痰的医疗功效,是主要名土特产品之一。
县境东部、东南部、北部、东北部、西部、西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锂辉矿、云母、辉钼、金绿宝石、海蓝宝石、刚玉重沙、花岗岩、铅锌、砂金、铌钽、银、锶、钨、铜、铀等20余个品种。水能资源丰富,有水域面积9.5万余亩。大金川平均总流量561立方米/秒,水能理论蕴藏量306万千瓦,可开发量181万千瓦,年电能90.66亿度,已开发3902.5千瓦,年发电量687万度,占可开发量的0.29%。
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解放前耕作技术落后,生产水平极低,大多数土地种植鸦片,农业经济畸形发展,农民生活贫困。解放后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48年,有耕地4.5万余亩。解放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地力。
1990年,有耕地面积8万余亩,播面达10余万亩(包括复种面积)。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胡豆、洋芋、青稞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大麻等。解放后,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改革了解放前的粗放耕作制度,修建了水利设施,灌溉面积由解放前的4000余亩,增加到3.59万亩。推行农业实用新技术,农业机械也广泛引进使用,引进粮食、油料、水果等优良品种,产量大幅度提高。
1949年,粮食产量仅5440吨,1990年,提高到24812吨,增长4.58倍;油料总产4000公斤提高到39吨,增   金川区
加8.75倍;雪梨、苹果产量达14250吨。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2496万元,年均增长4.22%,农村人均收入400余元。解放前,畜牧业生产落后,牧民逐水草而居,疫病流行,制约了生产的发展。解放后,牧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牧区建起了简易棚圈和永久性房舍,建立了兽防网络,控制了危害牧畜疫病。牧业生产机械的引进,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家畜禽的改良普遍开展,促进了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产品牧区以牦牛、绵羊为主,农区主要是毛猪、山羊。
1949年,全县牲畜存栏5.21万头,1990年达18万余头,增长3倍多。畜出栏率1949年和1988年分别为:牛1.46%,4.89%;羊2.62%和89%;猪28.96%和48.88%。畜产品基本能满足县内市场需要,还有部分外销。解放前,县内只有酿造、铁器用品、银器、土陶等小手工业作坊从业人仅40人左右,工业几乎为空白。解放后,先后办起了伐木、粮食加工、水果加工、电力、酿造、机械制造维修、建筑建材、缝纫、制鞋等县属国营和社队企业。
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得到很大发展。解放前的商业是以贩运烟土为主。少数行商将药材、兽皮等土特产品贩运内地,换回食盐、火柴、小百货、土布等生活必须品。解放后,商业有了大发展,建立了民族贸易公司等商贸机构,商业供销网点遍布城乡各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720万元。财政收入不断增长,1952年总收入为20.56万元,1990年财政收入413万元,比1952年增长20倍。 社会发展

金川区自然景色(4张)
解放前,境内仅有3条与懋功(个小金)县相通的古道和通往丹巴、绰斯甲、马尔康的几条古道。崎岖曲折,   金川区
狭窄陡险。交通运输艰难。解放后,修了刷经寺至丹巴的公路干线,沿大金川贯穿县境。1958年,修建了可尔因至壤塘的干线公路,沟通了与观音桥区的联系。
1990年底,全县修建了区乡公路5条,全长59.5公里,还修建了林区公路和乡村机耕道。公路通车里程864公里,机耕道共计483.34公里。有载重汽车240辆,货运量12万吨,货运周转量3360万吨公里。有客车7辆,客运量3.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47人公里。 清代,通讯靠塘汛驿传,清末撤销。民国时期设有邮政代办所,后升为三等乙级邮局。设施落后,业务量小。解放后,邮电通讯事业蓬勃发展,业务范围和业务量均不断扩大。1990年邮电业务总量达35万元,邮路总长137公里。邮路投递93公里,农村电话通路196杆程公里,明线377对公里,开发21个乡镇61个村的通讯业务。
境内险峻奇秀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形成了相辅相成的风景旅游区。东南部的索乌山山势险峻,自然风光与嘉绒藏区悠久的宗教文化融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西部的观音庙建筑宏伟,在全国藏区都享有较大声誉。广法寺集历史、宗教、文化为一体,沙耳神仙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汇。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
金川区人民文化生活(19张)
文化解放前夕,全县仅有小学17所,教师21人,学生380人。藏族聚居地区没有一所学校,仅寺院给和尚教学藏文。解放以来,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有幼儿园7所,入园幼儿244人,职工22人;小学173所,在校生7858人,教职工56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o%;普通中学7所,在校生3231人,教职工339人。有文化馆(站)9个和书店、电影院、广播站、电视差转台、体育场等文化、体育、娱乐设施。
解放前,没有专门的医疗卫生机构。解放以来,建起了人民医院、防疫、妇幼保健站、区、乡卫生院、卫生所人民医疗保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医疗卫生机构29个,医院病床384张,卫生专业人员317人,建立卫生保健网点84个。科技队伍从无到有,全县有各类科学技术专业人员113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97人,中专以上学历769人,高级职称人员12人,中级职称92入,初级职称1029人。其它:民国24年(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在境内建立了“中共大金省委”(后名金川省委)和“格勒得沙中央政府”(嘉绒语,意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政府),成为根据地,历时近两年。 节庆活动
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旅游景观
榆林窟
又名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南70公里处。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而命名。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景点特色:二十五窟盛唐壁画,是世所罕见珍品。
河沟自然生态风景旅游区
位于县城25公里处,区内高差悬殊,海拔2000—3900米,气候在水平、垂直方面差异明显。林区内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乔木树种5种,灌木树种10种以上,草本100余种,大小动物上百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的有:马鹿、林麝、獐子、岩羊、雪鸡等十余种。
景点特色:这里集森林、草原、冰川为一体。
永昌军马场
永昌军马场
处永昌县西南部草原,这里南依祁连,北接大黄山,草原面积约100万亩,是河西走廊的放牧基地。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中国名马山丹马就出产在这里。近年来国内外有多家影视单位曾在这里制作过影视节目,是理想的西部风光游胜之地。
景点特色:历代系国家皇家军牧场。
西大河
位于永昌县西南部的祁连山谷,其最高峰冷龙岭海拔4442米,这里常年积雪,有现代冰川生成。“天山积雪”为永昌古八景之一。流域上游面积约900平方公里,库容6800万立方米的水库。水库东北侧有省保单位汉代鸾鸟县遗址。这里山势陡峭,森林茂盛,草原丰美,多有奇禽异兽,冬春之景相映,景色壮观,是夏季河西有名的避暑旅游之地。
景点特色:亚洲海拔最高的引水工程“引硫济金经过。
金川峡水库
金川峡水库
位于县城北,建于1959年,总库容量6500万平米,水库大坝两端山形似两条纵脊扬爪的青色巨龙,二龙合抱水库大坝。这里山势高峻,海拔2293米。峡谷两山夹峙,怪石突立,山影遮日,晦明有时;谷底村庄稀疏,树木密匝,折流回旋,滔声清越,颇具长江三峡神韵。盛夏之际,整个金川峡十里峡谷气候凉爽,游人如织,羊肉馆、茶社、酒肆依势搭建,星罗棋布,有百余家,殷勤为游人提供纳凉、餐饮、休闲服务。
景点特色:附近的原始森林的景观,相当壮丽。
云庄石窟
位于永昌东南25公里的云庄山,古代云庄山有多处寺观,现存晋代以来的石窟21座。云庄山主峰山势高峻,形似莲花,曲径盘上,山崖多有石刻。山上被云杉、山杨、地柏以及金露梅等灌木覆盖,为永昌八景之一
景点特色:存有最古老的石塔。
北海子塔
北海子塔
北海子塔位于永昌县城北武当山南的金川河南岸石台地上。又名金川寺塔、双河楼塔。楼阁式实心砖塔,八角七级,通高25米。1-3级交错开门,至顶端寇以圆锥形铁刹。塔基层东、西壁题有“定西戍”、“光东阁”砖雕匾额。
景点特色:塔角装有琉璃兽头及风铃,层层置单檐,以砖叠涩衬挑出。
钟鼓楼
位于永昌县城中心,又名声教楼。楼分台基与楼体两部分,通高约35米,台基边宽22米,属重檐庑殿顶建筑,二层三檐。下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南北正中置隔扇门,左右两面装槛窗,斗拱为单翘单昂,造型典雅庄重,上层层檐柱向内收缩,檐下置望台,四面连同。面阔进深仍同下层。上为庑殿式屋顶,最高造宝一具,人不可及。台基为夯土板筑。四周包砖,东西、南北两道,拱洞纵横其中,可通达四街。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造艺精湛,高耸挺拔,宏伟壮观。
景点特色:钟鼓楼规制仿西安钟楼。
骊靬遗址
骊靬遗址
位于今永昌县城西南10公里处的骊靬村,古城墙正中竖有一石碑,上刻“骊靬遗址”四个大字。碑的后面也刻有碑记,叙述建骊靬县城的经过和历史。现在骊靬遗址城墙残存部分长不过30来米,高不过3米。
景点特色:呈S形的土城墙。
金川公园
金川公园位于市中心,建于1983年,占地448亩。公园总体布局以人工湖为中心,分为人工湖、观赏区、憩息游览区,儿童游戏区,生产管理区等。整体布局层次分明,园中有园。人工湖有玉液池,眉湾、丹霞湖、静泊。丹霞湖是人工湖的中心区,东、西有碧春舫和清爽轩,西北面是梅岭,北面是云雀台。三山隔湖相望。
景点特色:形成了一个自然山水的缩影。 建置沿革
金昌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休屠壬辖地,自西汉武帝置县,到元初的千余年间,曾设弯鸟、番和、细靴 显美、番禾、焉支等郡、县。元置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沿用至今。1936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进驻永昌,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永昌区(县)政府,仅存23天。
1958年10月,永昌县白家咀发现大型硫化铜镍矿。随着镍矿的开发,昔日黄羊出没、人迹罕至的荒漠戈壁上建起了一座新兴的工业城镇一金川。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金川区自然景色(4张)

金川区人民文化生活(19张)

词条图片(7张)

参考资料 1
金川(百度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8%E8%CA%D6%BD%F0%B4%A8
2
金川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iamjinchuan
扩展阅读: 1http://www.xzqh.org/quhua/62gs/0302jc.htm
2http://www.17u.com/destination/s_detail_17352.html
3http://www.hhjcq.gov.cn/Enterp/index.asp
4http://qzd.cn/qh/area/28/350/
5 百度金川http://tieba.baidu.com/f?kz=411481469
开放分类:演员,歌手,艺人,行政,区划
“金川区”相关词条: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山丹县景泰县永昌县临洮县七里河区渭源县城关区凉州区红古区古浪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山丹县景泰县永昌县临洮县七里河区渭源县城关区凉州区红古区古浪县